教育综合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
教育综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制度2. 教育的本质是指()A. 教育的社会功能B. 教育的目的和任务C. 教育过程中的互动D. 教育的内在规律性3.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A. 终身化B. 民主化C. 等级化D. 个性化4.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A. 需要和诱因B. 兴趣和态度C. 目标和意志D. 情绪和兴趣5.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A. 相互排斥的B. 相互独立的C. 相互促进的D. 相互对立的6.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7.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选拔和淘汰学生B. 促进学生发展C. 增加学生负担D. 提高教师收入8.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规范、法律事实、法律后果B. 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C. 教育权利、教育义务、教育责任D. 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评价9.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推算法10. 教育公平主要是指()A. 教育机会均等B. 教育资源分配公平C. 教育结果公平D. 所有选项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 学习理论B. 教学设计C. 学生心理健康D. 教育评价12.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的目标可以分为()A. 知识B. 理解C. 应用D. 分析13. 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具有以下特点()A. 民主平等B. 尊师爱生C. 教学相长D. 单向传授14. 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社会需求B. 教育资源C. 法律法规D. 国际趋势15. 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A. 鉴定功能B. 诊断功能C. 激励功能D. 导向功能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福建教育综合案例分析(1)
(五)、实例分析1.一位老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双边活动:老师问:“邱少云身上是怎么烧着的?”学生答:“敌人打出的燃烧弹烧着的。
”老师又问:“邱少云身后有什么?”学生答:“有一条水沟。
”老师再问:“邱少云跳进水沟里没有?”学生答:“没有。
”老师接着问:“邱少云最后怎么样?”学生答:“牺牲了。
”有人认为这是启发式教学,你认为是吗?为什么?请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进行分析。
2.为了检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市教委检查组上午8时前来到了xx学校。
检查组长向该校校长说明来意后,校长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们正在上课。
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
”你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理解正确吗?为什么?3.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
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你认为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4.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
”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
”、“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可呆!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观点分析。
5.有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上课时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甚至有时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起来回答时,他又不会。
老师课下和这位同学聊天,问他原因,该生说:“班上的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傻,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时我总举手,是想向大家证明我不笨。
”老师了解了原委后,并没有批评这个学生,而是和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提问时,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
”在以后的课上,老师抓住该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并好好地表扬了他。
初中教师资格案例分析题解析
初中教师资格案例分析题解析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衡量一个教育工作者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考试中,案例分析题是评估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方式。
下面将对一道初中教师资格案例分析题进行解析。
假设题目如下:某初中新来了一名学生,叫小明。
据了解,小明原读小学时曾多次因男生之间的争执纠纷导致暴力冲突,并且多次违纪现象频发。
校方派老师小李负责跟进和处理小明的问题。
根据以上情况,请你分析小李在指导和帮助小明解决问题时应采取什么策略,并解释为什么。
解析如下:在面对小明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时,小李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采取一系列策略来指导和帮助小明解决问题。
首先,小李应该与小明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的个人情况、家庭背景以及其在学校的表现。
通过与小明的沟通,小李可以更好地了解小明的内心世界,找到他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小李应该通过正面引导来帮助小明改正不良行为。
在面对小明的错误时,小李可以通过积极正面的语言来引导他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小李可以告诉小明,如果他能够改正错误,将会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获得成长和进步。
此外,小李还可以为小明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
考虑到小明过去在小学时存在多次暴力冲突和违纪现象,有可能是因为他面临了一些心理问题。
因此,小李可以借助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开展一些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小明解决内心的困扰和焦虑,从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除此之外,小李还可以组织同学们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通过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可以让小明与其他同学产生更多的交流机会,增进友谊和团结。
同时,其他同学们的陪伴和帮助也能够让小明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关爱,有助于他摆脱不良行为的困扰。
最后,小李还应该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与小明的家长交流,小李可以了解到小明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并与家长共同思考和讨论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小明。
综上所述,对于这道初中教师资格案例分析题,小李应采取面对面交流、正面引导、心理辅导、组织同学参与以及与家长合作等策略来指导和帮助小明解决问题。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二(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二(含答案)
请你对下面的教学目标进行评价。
(1)能正确读写“陆续、应接不暇、灿烂、缝隙、照耀”等词语,会用“规律”造句。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3)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优点:①包含三维教学目标。
②目标具体明确。
③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能联系课文,体现课文特点。
(2)缺点:学生是学习主体,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不可用“让、使”等词。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及答案新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及答案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成为了父母们极为关注的话题。
正确的幼儿教育方法能够对孩子的成长发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实施幼儿教育中,教育者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采用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幼儿教育案例,来探讨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实施幼儿教育。
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五岁的幼儿,在学前班学习。
他在幼儿园的表现一直较差。
他对学习没有兴趣,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经常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同时,小明与同学相处时容易发脾气,导致无法与同伴和睦相处。
教师们对于小明的行为感到十分困惑。
分析:1. 缺乏兴趣和注意力集中问题小明在幼儿园的学习中缺乏兴趣。
这可能是因为课堂内容无法吸引他的注意力。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引起他的兴趣。
同时,让小明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自我管理能力不足问题小明在完成任务时常常遇到困难,无法自主解决问题。
这表明他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为了帮助小明养成自主性,教师可以逐步引导他,帮助他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并教给他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及时给予小明肯定和奖励,增强他完成任务的动力。
3. 情绪控制问题小明在与同学相处时容易发脾气,导致关系紧张。
这可能是因为他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缺乏有效的情绪控制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情绪管理的相关活动,教给小明情绪识别和调节的技巧。
同时,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帮助小明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答案新: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策略和建议来改善小明的幼儿教育情况。
1. 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兴趣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个人需求和兴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例如,通过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帮助幼儿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指导和引导,激发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教育综合知识案例分析题
[案例1]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参考答案]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
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2]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
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3]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
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参考答案]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
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4]“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四(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四(含答案)
读出课文的“对比”(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同上一册书”活动中,有教师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一)抓住课题重点词语对比
1.读读课题,说说你的发现。
2.找出课文中所有含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句子,读一读。
3.说说你发现的课题的秘密。
请对该教师的教学设计做出评价。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这篇课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比”,教师从课题重点词语对比开始,读出了课文的第一处对比,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从课题出发切入全文的阅读,并从课题引出“对比”,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师读出了教学的切入点。
教育综合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
教育学期末复习综合练习1、某中学有位新上任的语文老师,对教学非常认真负责,也能主动向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如经常去听他们的课,也看了许多教学视频。
但是令她苦恼的是,尽管她将那些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与方法运用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却总是不太好。
请运用教育学的有关原理分析令该教师苦恼的根源,并说说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①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②选择与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基于对具体的教学中多个因素的分析,包括:(1)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3)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4)学校教学时间、教学设备和条件等;(5)教师自身素养、教学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方法的类型与功能。
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和方法。
案例中的老师尽管教学态度认真,也乐于学习,但是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原因正在于此。
2、某中学初二1班转来一个学生小山,他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差,很少按时完成作业。
班主任李老师多次找他谈话,与他讲学习的重要性,小山每次都点头,但回到班上却表现依旧。
李老师家访后了解到小山的父母几年前离异,跟着母亲一起生活。
父母都很少关心她的学习,由于学习基础差,他跟不上班,对学习也没有兴趣。
如果你是小山的班主任,你将如何做好小山的教育转化工作?请依据德育中“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进行分析。
答: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
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是衡量思想品德形成的标志。
是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因素,由知到行的统一不是自然实现的,离不开情和意等因素的中介作用;在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等要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
所以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晓知以理,动知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及答案每张期末考试试卷中,都有案例分析题,共分。
一般是小题道,每题分,大题一道,每题分。
答题要求结合问题分析案例,每个案例字数不少于字。
所以掌握案例分析对于顺利通过考试非常重要。
对于案例分析题的评卷,既根据参考答案改,同时答题又不死扣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这里给出大家个案例,希望对大家考试有所帮助。
同时,这里都是实际的例子,对大家今后的实际管理工作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案例:青岛双星汪海的领导方式(分)青岛双星人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一段往事:年前,一个对大陆企业抱有很深成见的老台商气冲冲地来找双星总经理汪海,他要看看汪海用什么绝招,把一个和他做了多年生意的美国大客户抢走了。
他在双星一个车间一个车间地连转了三天,怒气慢慢变成了服气,最后,他抓住汪海的手,发自内心地说道:“真没想到双星规模这么大,真没想到你领导双星那么好!”不光老台商没想到,就是美国的大鞋商到双星看后也感到惊讶,但惊讶过后,则把他们在韩国、菲律宾的订货单拿到了双星。
纽约《世界鞋报》记者从美国鞋商人口中知道了双星的情况,在双星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他问总经理汪海:“请问您是怎样领导这样大规模企业的?采取了什么先进的管理办法?”对美国人的疑问,汪海的回答简单明了:“我们针对制鞋业劳动密集型、手工操作的特点,提出‘人是兴厂之本,管理以人为主’,坚持管理以人为本,采取了‘超微机的管理’,并且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哲学,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双星九九管理法’。
”对管理,汪海曾在字面上作过这样的诠释:“管”,就是对人和事、物的管,“理”,就是在管的基础上去建立新的章法、理顺各种关系;一句话,就是要人去管、要人去理。
双星公司总经理曾专门研究了日本松下公司的管理,他发现,松下公司取得成功,除了得力于组织机构、管理技巧、科学技术外,更重要是得力于其经营理念,一种“繁荣、幸福、和平”的企业文化功能。
它把人的历史传统、价值标准、道德规范、生活观念等统一于企业内部共同目标之下,使企业如大家庭般上下忠诚和谐。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华版(一)内容介绍>>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
”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
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1)教育观: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
(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
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
”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
“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教育学案例分析题是教育学领域的常见题型,要求考生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解答。
本文将综合几个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并提供参考答案。
案例一:小明的学习方法小明是一个中学生,他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最近他的成绩出现下滑。
他的父母非常关心他的学习情况,希望他能拿回好成绩。
请分析小明的学习方法,并给出建议。
答案:小明目前的学习方法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他可能过于依赖纸质教材和老师的讲解,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他可能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建议小明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小明多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资源进行独立学习,培养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小明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将各科目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目标,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
3. 多种学习方式结合:推荐小明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如阅读、听讲座、参加讨论等,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案例二:实施素质教育某中学近年来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请分析该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答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该中学可能遇到以下问题:1. 实施难度大:素质教育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但可能会遇到师资不足、课程设置难以调整等问题。
2. 评价体系不完善: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难与素质教育相契合,导致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困难。
解决办法:1.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组织相关培训和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素质教育理念和实施能力。
同时,招聘更多素质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
2. 创新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作品展示、志愿服务记录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逐步减少对传统考试成绩的依赖。
案例三:高校选拔优秀生源某高校需要选拔优秀的生源,以提升学校整体实力。
请分析该高校在选拔优秀生源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答案:在选拔优秀生源的过程中,该高校可能遇到以下问题:1. 客观公正性难以保证:由于选拔过程主观性存在,可能导致不公平的情况发生。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8. 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1.某乡一所初中进行危房改造,乡政府公开向学生家长集资。
由于进度缓慢,乡政府便向学校下了一道命令,凡是缴了集资款的家庭,其子女可以在学校正常上课,否则要让学生停课回家催家长缴款。
结果,该校50多人的教学班只剩下10多名学生,教师无法正常上课,只好停课一周。
请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一事件。
正确答案:(1)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主要是政府的责任,不应摊派集资。
(2)乡政府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3)不缴集资款就停止学生上学,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也是违法的。
(4)教师因为学生少,而停止其他学生的课,侵犯了这些学生的受教育权,同样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教师:“你(教师)不仅仅是活的知识库,不仅仅是名专家,善于把理智财富传授给年青一代,并在他们心灵中点燃求知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花,你是创造未来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雕塑家,教育创造真正的人,就是你的职业”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段话。
正确答案:(1)新时代下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智力,智力包括许多方面,是多元化的,并非简单的成绩好。
(2)教师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学习,积累了长时间的经验才会有自己教学的方法,每一件教师都在教学活动中展示着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件辛苦而有价值的事情,当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成才后都会有很高的荣誉感及成就感。
(3)然而新时代对教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综合运用知识的人,而不是只会背书做题的“书呆子”,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就正体现了这一点,他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创造的个性。
教师对学生性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个影响过程就是老师在雕塑学生的未来。
3.小王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到某市郊区的一所小学任教,校长根据她来校后的工作表现,第二学期就让她担任了班主任。
期末考试案例分析综合练习题(战略管理)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考试案例(作品)分析题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对一家成人教育教训机构的外部环境所作的分析报告,请你根据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该作品进行客观的评析,指出其长处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企业名称:北京阿博泰克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简称“北大青鸟APTECH”)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 207 号北大青鸟楼二层主要业务:该公司是北京大学青鸟集团与印度阿博泰克公司 (APTECH)合资组建的专业 IT 职业教育公司。
公司服务于国内IT 职业教育领域,致力于为中国 IT 产业培养技能型紧缺实用人才。
公司采取特许经营的业务模式,在全国建立“北大青鸟 APTECH计算机授权培训中心”。
所有中心实行统一经营管理、严格保证教学质量,受到社会和业界的高度认可。
目前,公司已在全国20 多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100 余个重点城市发展了 240 余家授权培训中心,全体系教职员工10000 余人,培养学员逾30 万人,发展速度之快、经营规模之大、学员人数之多,在全国众多IT职业培训机构中一枝独秀。
年营业额达10亿元。
今后几年该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可能对该企业造成的影响,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1)政治法律环境方面:自从我国提出“科教兴国”的口号之后,政府对教育提出了很多的改进方法,相应也颁发了很多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
例如:普及计算机教育,开设各种专业技校,就可能就增加了很多学生的择校机会,就有可能分流一部分生源。
(2)经济环境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居民用于教育的费用也逐步增长,但同时对教育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样就有利于教育质量高、对学生负责的教育机构的生存,而一些教育质量差又不改善的教育机构可能会面临淘汰的局面。
( 3)社会文化环境方面:以前人们认为工作之后只接受本职业的教育培训就可以了,但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人们认识到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是伴随人一生的。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六(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六(含答案)
阅读下列案例,完成后面的问题。
有两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学习时,同时上《广告》这一主题,甲教师设计的作业是“给家乡的杨梅设计一则广告”。
乙教师设计的作业是“给我们的学校设计一个宣传广告”。
在评课时,大家对这两道作业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把甲教师的作业改成:
1.你知道哪些家乡杨梅的广告?请介绍一个。
2.试一试,能不能把这个广告改得更好。
3.自己编一个广告。
把乙教师设计的作业改成:
1.归纳一下:我们学校有哪些特点?
2.在这些特点中,哪一点或几点最突出?
3.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把这些特点介绍给别人。
试评价修改后的作业。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修改后的作业内容“一是作业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经验水平相适应,与学习目标相配合;二是作业相对于学生的经历与生活有意义,能够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与探究”,符合“有意义”这一特征,也符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作业特征。
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其典型特征是需要学生付出努力,需要动脑思考才能解决。
作业选材从以课本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移,从片段感很强的重复训练向应用性的主题作业转换,虚拟情境的假设问题将被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所取代。
这主要是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使题目符合学生的需要,使学生乐意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题教育综合(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某幼儿园中班的一名幼儿,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由于家庭原因,小明在幼儿园的适应期较长,经常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为了帮助小明尽快融入集体,幼儿园的教师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
二、案例分析1. 问题分析(1)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等原因导致的。
(2)小明在幼儿园的适应期较长,可能是因为缺乏关爱、引导,导致他在心理上产生了排斥感。
(3)小明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可能是由于他害怕被嘲笑、被拒绝,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了障碍。
2. 教育措施(1)关注小明的生活,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为他提供有针对性的关爱。
(2)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小明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温暖,培养他的团队意识。
(3)引导小明与其他小朋友交流,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他的自信心。
(4)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
3. 教育效果(1)经过一段时间的关爱与引导,小明的性格逐渐开朗,愿意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2)小明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同伴们共同完成任务。
(3)家长对小明的成长表示满意,认为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值得肯定。
三、结论1. 在幼儿园教育中,关爱与引导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2. 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融入集体。
3. 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成长的重要途径,家长应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四、启示1.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与引导。
2. 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4.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第2篇一、案例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1)
电大《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绪论——第三章案例1:有人说:“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是学校领导的事情,教师是从事教学的,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
”问题:这种认识对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答: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之一在于指导教育实践。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按照教育和教学规律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去完成教育和教学的任务。
认真研究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特点,研究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状况,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遗产,从而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案例2: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
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出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
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是‘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
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
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用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
答: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
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案例3: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
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问题:你认为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答: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案例分析题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案例分析题教育综合知识考试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在当代社会,教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体制的完善,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拥有综合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教育相关领域的掌握情况。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教育综合知识考试案例,探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案例分析案例:某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
学生小明在数学课上总是无法理解和掌握课上的知识点,成绩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请给出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1. 确定问题根源在解决问题之前,需要先确定问题的根源。
为什么小明无法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可能的原因有多种,如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力不足、基础知识薄弱等。
教师首先需要与小明进行交流,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以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
2.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针对小明的问题,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步骤。
根据小明的学习状况,确定他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可以尝试引导他改变学习方法,如使用图表、实例等方式加深理解。
同时,鼓励他参与数学学习小组活动,促进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学习动力。
3. 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分享小明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家长会议、亲子活动等,促进家校间的密切联系。
4. 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
为了帮助小明克服困难,教师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
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有趣的数学课件,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组织数学实践活动,让小明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鼓励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针对小明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让他参与学习小组活动、鼓励他自主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他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同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增强小明的自信心。
初中语文教育实践案例分析与综合评价题
初中语文教育实践案例分析与综合评价题初中语文教育实践案例分析与综合评价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在初中阶段尤为关键。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初中语文教育实践案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案例背景某初中的语文教育实践案例发生在一所位于城市中心的学校。
该校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学校组织的一次文学创作比赛。
教育目标该次文学创作比赛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学校希望通过这个比赛,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启发,积累素材,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和技巧。
教育实践学校在比赛前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和指导活动。
首先,语文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然后,学校邀请了一位著名作家来给学生做讲座,分享他的写作经验和创作心得。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一次集体阅读活动,让学生共同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在比赛中,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进行创作,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
学校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学校还邀请了一些专业作家和语文教师来担任评委,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审和点评。
教育效果这次文学创作比赛在学生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对文学的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学生们的作品涉及各个领域,内容丰富多样,体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通过这次比赛,学生们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他们学会了如何进行文学创作,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
其次,他们通过阅读和写作,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比赛中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了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综合评价这次文学创作比赛是一次成功的语文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期末复习综合练习1、某中学有位新上任的语文老师,对教学非常认真负责,也能主动向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如经常去听他们的课,也看了许多教学视频。
但是令她苦恼的是,尽管她将那些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与方法运用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却总是不太好。
请运用教育学的有关原理分析令该教师苦恼的根源,并说说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①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②选择与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基于对具体的教学中多个因素的分析,包括:(1)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3)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4)学校教学时间、教学设备和条件等;(5)教师自身素养、教学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方法的类型与功能。
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和方法。
案例中的老师尽管教学态度认真,也乐于学习,但是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原因正在于此。
2、某中学初二1班转来一个学生小山,他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差,很少按时完成作业。
班主任李老师多次找他谈话,与他讲学习的重要性,小山每次都点头,但回到班上却表现依旧。
李老师家访后了解到小山的父母几年前离异,跟着母亲一起生活。
父母都很少关心她的学习,由于学习基础差,他跟不上班,对学习也没有兴趣。
如果你是小山的班主任,你将如何做好小山的教育转化工作?请依据德育中“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进行分析。
答: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
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是衡量思想品德形成的标志。
是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因素,由知到行的统一不是自然实现的,离不开情和意等因素的中介作用;在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等要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
所以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晓知以理,动知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对小山进行教育转化工作也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作用,必须做到晓知以理,动知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具体措施(略)3、为体现教学新理念,赵老师决定在教学中自己少讲,将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和同学间的合作学习。
他认为,这样做不但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自己也能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
可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找老师发现效果并不好。
试结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对赵老师的教学改革不成功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答: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的过程。
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1)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还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2)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的形成;(3)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学生的积极主体作用表现在:(1)学生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2)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体现的独立性、创造性。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⑴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
⑵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⑶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
⑷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受锻炼得发展。
原因:没有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统一起来。
改进:(1)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的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2)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学法态度和学习方式的正确引导。
4、上课铃一响,初二某班数学教师手捧批改好的作业本兴高采烈地推开教室门,突然“啪”的一个纸团向他飞来,正好打在他脸上,学生们随着大笑起来,尔后鸦雀无声。
在紧张的气氛中,教师看到了坐在后面一排的一位男同学勾着头红着脸,不时偷偷地瞄老师一眼。
恶作剧的制造者显然就是这个学生。
教师正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但看学生的表情已有悔意。
问题:(1)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此刻这位教师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为什么这样处理?理论依据是什么?(提示:运用德育原则与方法的相关原理进行分析)(2)如果该教师立即严肃批评这位学生,并要求他马上向老师赔礼道歉,下课后上交不少于500字的书面检讨,请问这种处理方式行不行?(提示:运用教师素养及师生关系等相关原理进行分析)答:(1)处理方法:该教师可以有意无意的走到这个学生身边,告诉全班同学说自己刚才被吓了一跳,因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砸向了自己,心理在想,这下完了,我要破相了,幸好是一个纸团,不然真的我就会破相了,你们也担心老师被砸伤脸不?是啊,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由此看来,我们在教室里玩耍时还是要小心哦。
接下去继续上课,待下课后再找这个学生谈话,鼓励他自己说出事情发生的经过,并随机进行教育。
理论依据:正面教育原则——教育者以说理疏导的方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
贯彻要求:①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
②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
③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
④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答(2)不行。
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1)民主平等;(2)爱生尊师;(3)教学相长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思想基础: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上,而是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建立在对学生坦率、开朗的基础上;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或是提供利用的资料库,而是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的向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2)建立教师威信影响教师威信的因素: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善与同学交往的能力;教师对评价手段的合理运用(3)善与同学交往师生交往经历的基本步骤:接触——亲近——共鸣——信赖(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善于换位思考、理解学生,满足学生正当要求。
5、在教《鱼》一节课时,林老师事先在水盆里放了一条活鲫鱼,上课时让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鱼体表面、背鳍、胸鳍、腹鳍、尾鳍,然后问学生各种鳍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一下给问住了。
这时,林老师用剪刀把鱼的尾鳍剪掉,结果学生发现鱼在水中无法前进了;他又把胸鳍及腹鳍剪掉,结果鱼体在水里失去平衡;再把背鳍剪掉,鱼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喘气。
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各种鳍的作用。
上述案例中林老师运用的什么方法?正确贯彻了什么原则?运用的是演示法,正确贯彻了直观性原则。
(1)直观性原则的内涵。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6、子路和冉有两学生都问孔子“闻斯行诸”的意思,孔子回答子路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你干什么事情都得先听他们的意见再做。
”而回答冉有则说:“听到一个道理就去做做看。
”公西华很奇怪,问孔子为什么同一句话解释不一样,孔子说:“冉有胆小怕事,所以我鼓励他;子路好勇自负,所以我要遏制他。
”请分析孔子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2)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意义。
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有其特点,尤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每个教师有职责去发现人才和培养这些人才。
因材施教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为国家更好地培养人才(3)贯彻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了解学生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
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特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重视探索和采用一些特殊措施或制度,以保证每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如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请有关学科的教师或校外专家进行特殊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参加一些有关的课外小组和校外活动、有关的竞赛;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按能力分班教学;开设一些选修课以照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允许成绩优异的学生跳级.使他们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7.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文后的问题。
材料一,“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
”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
材料二,“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贵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
”——叶圣陶(1)分析材料一,你认为“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2)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
材料二中,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1)①课堂里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②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③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要更重要。
(2)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
落实主导性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①启迪学生做人;②引导学生会学习;③激励学生会思考;④指导学生能实践。
8、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
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
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④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案例中,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规律,无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发挥,采取的是一种粗暴的、强制的手段,结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学生休学。
(2)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