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宗中心小学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校本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校本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校本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进一步规范校本培训的管理,提高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本制度制定。

二、培训对象
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所有教职工,包括教师、行政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

三、学时管理
1. 学时种类
(1)校本培训学时:由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所获得的学时;
(2)外部培训学时:由其他机构组织的培训活动所获得的学时。

2. 学时要求
(1)校本培训学时要求:每个学年至少完成规定的学时要求,具体要求由学校教务处确定并通知全体教职工;
(2)外部培训学时要求:每个学年至少完成规定的学时要求,具体要求由学校教务处审定后确认。

3. 学时管理流程
(1)教职工应及时了解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活动及规定的学时要求;
(2)教职工可自主选择参加外部培训活动,需提前向教务处报备;
(3)教职工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时要求,并及时向教务处提交学时证明;
(4)教务处负责收集、汇总和统计教职工的学时情况,并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

4. 学时有效性
(1)校本培训学时:必须参加完整才能获得学时;
(2)外部培训学时:必须参加完整并通过考核才能获得学时。

四、学时使用
1. 学时使用范围
教职工的学时可用于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晋升晋级等相关事项。

2. 学时使用期限
学时有效期为一个学年,逾期未使用的学时作废。

五、处罚措施
对未按规定完成学时要求的教职工,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记过等处理。

六、附则
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和修改。

以上所述为我校校本培训学时管理制度,希望全体教职工遵守,共同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本规章制度旨在加强对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的规范,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促进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全体小学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二、教师培训计划(一)每年学校应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和时间表。

培训计划应根据学校的教育需求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进行制定,并征求教师的意见。

(二)培训内容包括教学理论与技能、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学科教学研究等。

培训形式可以是集中授课、线上学习、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三、培训资源(一)学校应建立并完善教师培训资源库,收集整理各类培训资料、课件等资源,并向教师提供充足、便捷的资源支持。

(二)学校还应积极引进优秀的培训机构和讲师,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服务,增加培训的有效性和质量。

四、培训评估(一)每次培训结束后,学校应组织对教师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培训收获和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二)学校还应根据教师的培训学时和学习成果,评定不同级别的教师培训证书,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

五、培训激励(一)学校应制定培训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培训、学习成果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荣誉表彰。

(二)学校还可以通过加薪、晋升、教学评优等方式,激励教师参与培训,提高其培训的积极性和投入度。

六、培训管理(一)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管理机构或岗位,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资源的管理、教师的签到统计等工作。

(二)教师参加培训前,必须向所在学校提出培训申请,并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参加。

参加培训期间,教师应积极配合培训机构或带教老师的工作,完成培训任务。

七、违规处理(一)对于不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弄虚作假的教师,学校可根据情节轻重,采取扣发奖金、停止评优等惩罚措施。

(二)对于多次违反培训管理规定或严重影响培训秩序的教师,学校可依法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聘。

八、附则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宣传制度,确保全体教师了解并遵守。

学校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学校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培训学时要求1. 教师培训学时分为专业发展学时和岗位培训学时。

专业发展学时用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岗位培训学时用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2. 专业发展学时:教师每年需完成不少于72学时的专业发展培训,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24学时,远程培训不超过48学时。

3. 岗位培训学时:教师每年需完成不少于24学时的岗位培训,包括新教师岗前培训、转岗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

4. 教师五年内累计完成的专业发展学时不少于360学时,岗位培训学时不少于120学时。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1. 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信息技术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等。

2. 培训形式:采用集中培训、校本培训、远程培训、自主学习、实践交流等多种形式。

四、培训组织实施1. 学校成立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 学校根据教师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3.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同时开展校本培训。

4. 教师根据培训计划,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和形式,参加培训。

五、培训考核与评价1. 教师参加培训后,需提交培训总结、心得体会等材料。

2. 学校对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培训出勤、学习态度、学习成果等。

3. 教师培训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优晋级、职务评聘等工作中。

六、奖励与惩罚1. 对积极参加培训、成绩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无故不参加培训、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

3. 对违反培训纪律、弄虚作假的教师,取消培训学时,并给予相应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为准。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一、培训目标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培训计划1. 培训内容设计根据学校的教学发展需要和教师的实际需求,确定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评价技巧、课堂管理、学科知识更新等内容,以及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主题培训。

2. 培训时间安排制定全年的培训计划,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培训时间合理地纳入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

一般情况下,可以每学期安排一次集中的师资培训,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分阶段的进行师资培训。

3. 培训形式选择培训形式可以采用讲座、研讨会、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教师的学习需求。

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多种学习渠道和机会,让教师能够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境中进行学习。

三、培训实施1. 师资力量学校可以邀请本地区教育专家、知名学者或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的老师作为培训讲师,也可以组织学校内部的教师进行内训或交流分享。

2. 资源保障在培训实施过程中,要保障培训的场地、设施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资源,确保教师能够顺利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3. 培训效果评估每次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教师对培训内容、形式和讲师的反馈,从而不断优化培训计划和实施。

四、培训管理1. 培训需求调查在制定培训计划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以便更好地制定培训内容和安排培训时间。

2. 培训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档案,记录教师的培训历程和成果,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3. 资金管理学校可以根据教师培训需求,制定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保障教师培训的资金需求。

五、培训激励为了鼓励教师参与培训,学校可以设立培训激励措施,比如通过认定学时,记录教学成绩,颁发培训证书和奖励等方式,对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和激励。

六、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了解培训对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情况,以便为今后的教师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

学校教师学时管理制度

学校教师学时管理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了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规范教师学时管理,确保教师学时真实、有效。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 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学时管理范围1. 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学术交流、进修学习等。

2. 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

3. 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学术团体等组织的各类培训、研讨等活动。

四、学时管理要求1. 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研讨等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确保学时真实、有效。

2. 教师参加培训、研讨等活动时,需按照学校规定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培训证书、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等。

3. 教师参加培训、研讨等活动期间,应遵守活动纪律,服从组织安排,不得擅自离场。

4. 教师应充分利用培训、研讨等活动时间,积极与同行交流、学习,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五、学时统计与考核1. 学校设立学时管理办公室,负责教师学时的统计、审核、汇总等工作。

2. 学时管理办公室定期对教师学时进行统计、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报学校领导审批。

3. 教师学时考核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体系,作为教师评优、晋升、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4. 教师学时不足,将影响其年度考核、评优、晋升等事宜。

六、学时管理与监督1. 学校领导对教师学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学时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2. 教师学时管理办公室定期对教师学时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3. 教师对学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权向学校领导或相关部门反映。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教师学时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加强我校教师学时管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3篇)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3篇)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一、培训管理目标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个人发展,建立健全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二、培训内容1.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2. 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的研讨;3.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的培训;4. 教材使用与评价方法的掌握;5. 专业知识的补充与拓展;6. 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

三、培训机构1. 校内培训:由学校内部的教研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2. 校外培训:参加教育局或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培训活动。

四、培训安排1. 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教师培训活动;2. 校内培训一般在周末或放假期间进行,时间不得超过一天;3. 校外培训根据培训机构的安排进行,时间可能较长。

五、培训评估1. 培训结束后,教师需提交培训心得和教学总结;2. 学校评估委员会对教师的培训成果进行评估;3. 对于参与培训积极、成果显著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六、培训记录与证书1. 学校建立教师培训档案,记录教师的培训情况;2. 对于完成培训任务的教师,发放培训证书,作为个人学习和发展的证明。

七、培训经费1. 学校每学期会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教师培训活动;2. 校外培训费用由学校承担,教师只需支付一部分差旅费用。

八、培训效果1. 学校建立教师培训效果跟踪机制,对培训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2.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教师的不足之处,进行进一步的培训或辅导。

以上为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的基本内容,具体的操作细则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补充。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第三条教师培训是指通过各种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对小学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能以及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

教师培训学时管理计划

教师培训学时管理计划

教师培训学时管理计划一、学时管理的重要性教师培训学时管理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学时管理,可以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因此,学时管理是学校教师培训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学时管理的目标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2. 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3. 帮助教师更好地服务学生;4. 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三、学时管理的原则1. 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和差异制定学时计划,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 灵活多样原则。

学时管理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同时要注意多样性,采用多种形式的学时安排。

3. 目标导向原则。

学时管理要立足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需求,以实现培训目标为导向,确保培训效果。

4. 公开公平原则。

学时管理要公开、公平、公正,教师要有机会参与学时管理的制定和分配。

四、学时管理的策略1. 制定学时计划。

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师的需要,制定年度学时计划,明确学时安排和内容。

2. 细化学时管理。

学校要将学时管理细化到每个教师,从培训需求、学时获取、学时使用等方面进行具体管理。

3. 多元化学时形式。

学时不仅可以包括传统的课堂教学、学术讲座,也可以包括线上学习、教学观摩等形式,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元化安排。

4. 强化学时反馈。

学校要建立学时反馈机制,了解教师对学时培训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学时计划。

五、学时管理的实施1. 学时需求调查。

学校要在每学年初开展学时需求调查,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为制定学时计划提供依据。

2. 学时计划制定。

学校要根据需求调查结果,制定年度学时计划,包括学时内容、学时形式、学时安排等。

3. 学时获取方式丰富。

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学时资源,包括购买学时资源、邀请学科专家授课、开展线上学习等。

4. 学时使用监管。

学校通过签到、学时节数统计等方式对学时使用情况进行监管,确保教师按计划使用学时。

小学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小学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小学培训学时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培训工作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小学教师参加的各类培训活动。

第三条小学培训学时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确保每位教师都有平等的培训机会,培训学时分配公平合理。

2. 质量优先原则:注重培训内容的质量,提高培训效果。

3. 绩效导向原则:将培训学时与教师绩效考核相结合,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

4. 终身学习原则:倡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章培训学时安排第四条小学教师培训学时分为必修学时和选修学时。

第五条必修学时包括:1. 教育法律法规、师德修养等方面的培训;2. 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3. 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培训;4. 本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培训。

第六条选修学时包括:1.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自行选择的培训项目;2. 校本培训、教研活动、教学观摩等;3. 本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培训项目。

第七条教师培训学时每年不得低于规定学时,具体学时要求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第三章培训学时登记与审核第八条培训学时登记:1. 教师参加培训后,应及时填写《教师培训学时登记表》;2. 学校应设立专人负责培训学时登记工作,确保学时记录准确无误。

第九条培训学时审核:1. 学校应定期对教师培训学时进行审核,确保学时真实有效;2. 教师培训学时审核结果应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培训学时管理与考核第十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培训学时管理制度,明确培训学时管理职责,加强培训学时管理。

第十一条学校应定期开展培训学时管理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二条教师培训学时考核:1. 学校应将教师培训学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2. 教师培训学时考核结果应与教师工资待遇、职务晋升、岗位聘用等挂钩。

小学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小学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小学培训学时管理,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小学教师参加的各类培训活动。

第三条小学培训学时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平公正原则;(二)规范有序原则;(三)注重实效原则;(四)持续改进原则。

第二章培训学时认定第四条培训学时认定是指对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的学时进行统计和记录的过程。

第五条培训学时认定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培训活动需经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批准;(二)培训内容应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三)培训方式应多样化,包括集中培训、网络培训、校本培训等;(四)培训效果应明显,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

第六条培训学时认定程序:(一)培训活动举办方负责收集培训资料,包括培训通知、培训计划、培训签到表、培训考核结果等;(二)教师根据培训活动内容和个人需求,选择参加培训;(三)培训结束后,教师将培训资料提交给所在学校;(四)学校审核培训资料,确认培训学时;(五)学校将培训学时录入教师个人培训档案。

第七条培训学时认定标准:(一)集中培训:每半天计2学时;(二)网络培训:每半天计1学时;(三)校本培训:每半天计1学时;(四)教研活动:每半天计1学时。

第三章培训学时使用第八条培训学时使用是指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合理利用培训学时参加各类培训活动。

第九条培训学时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个人发展需求优先原则;(二)培训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三)培训学时合理分配原则。

第十条培训学时使用程序:(一)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培训计划,提出培训学时使用申请;(二)学校审核培训学时使用申请,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三)学校将审核通过的培训学时使用计划通知教师;(四)教师根据培训学时使用计划,参加各类培训活动。

第四章培训学时考核第十一条培训学时考核是指对教师参加培训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第十二条培训学时考核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客观公正原则;(二)全面评价原则;(三)注重实效原则。

中心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中心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中心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学时管理制度,每位教师参加县级以上的培训应达240学时,县级安排的学习培训机会,因学校原因未妥善安排教师参加学习,造成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不合格者,由学校承担责任;属于教师个人原因(安排了未参加培训或参加培训没有遵守培训纪律)造成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不合格者,责任自负。

第三条根据县局安排,认真推荐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并及时向县级继续教育管理机构上报参训教师的相关资料。

对安排的培训任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参加培训。

第四条参加县级以上的各种培训,派出人员达到五人以上的,要指派专人负责参训人员的学习及安全管理。

管理人员要主动与培训管理机构联络,及时协调解决学习培训中的相关问题,并做好管理记载,培训后及时向所在单位领导汇报参训人员的学习、出勤、生活等情况。

第五条参训教师要端正学习态度,按时参加学习培训,遵守作息时间,不早退,不迟到,(培训时间一般为上午8点至12点,下午2点至6点),每场培训要提前10分钟入场。

认真听讲,主动做好听课笔记。

积极参加互动交流,按时完成学习培训任务和培训安排的相关作业。

第六条参训教师在培训场地内,要关闭手机(或调整到振动档),不准接听电话,不准高声喧哗,不准随地吐痰,不准吸烟,不能任意走动,爱护培训场地内的公共材物。

第七条参训教师要关心集体,顾全大局;尊重教师,团结互助。

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参与任何有损祖国尊严、荣誉和有损教师形象的活动。

加强组织纪律性,以身作则,发挥良好的社会风尚,注重个人品德修养,不打架斗殴、不赌博、不酗酒。

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行为准则。

第八条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要做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注册、加入管理群。

保证在线学习时间,认真按学习流程完成每个学习环节的学习任务。

按时完成作业,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平台交流和作业中,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严禁抄袭别人作品的行为发生。

严格遵守“上网文明公约”,不准在“班级讨论区”发表与学习培训内容无关的帖子,做一个文明网民。

中小学教师培训学时认定和登记管理办法.doc

中小学教师培训学时认定和登记管理办法.doc

中小学教师培训学时认定和登记管理办法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小学、中等专业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的教师。

第二条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包括:(一)参加进修班、培训班或者研修班;(二)到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进修;(三)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四)出国(出境)进修、考察、培训;(五)单位组织的学习和有考核的自学;(六)接受现代远程教育;(七)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

第三条教师培训以5年为周期,总学时不低于360学时,其中县级以上培训学时不少于240学时。

第四条教师培训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分层组织实施,主要包括校本培训、县级培训、市级培训和省暨国家级培训。

第五条培训项目应明确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和学时等内容,并以文件形式在组织单位(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学校)的网站公布。

未经公布的不予认定。

第六条校本培训由学校按年度制定计划,报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或指定的教师培训机构审查批准后实施。

未经审查批准的不予认定培训学时。

第七条教研、科研、电教等其它教育机构组织的教师培训须纳入同级教师培训规划、统一部署,集中或分别组织实施。

未纳入规划的不予认定。

第八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实行单项认定和登记。

培训时间为一年内120学时。

第九条鼓励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学习途径提高学历水平。

参加与任教学科相一致专业的学历提高学习的,年度内完成1门以上课程学习并考核通过的,认定当年县级以上培训72学时。

第十条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一)作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发行的刊物(具有ISSN或CN号,不含增刊)发表专业性或教育类文章的,或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论文大赛并获奖的,认定年度县级以上培训24学时。

数量、等级不限,不重复认定。

(二)完成校本课题研究,结题通过当年认定校本培训24学时。

完成县级以上专职科研规划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发文设立的课题研究,在结题通过当年认定县级以上培训48学时。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效率,学校在听课、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培训内容,以解决教师教学中相应的实际问题为核心,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1.每周四下午4: 10—5: 40为全员培训时间。

2.全体教师要严格遵守培训时间,按时参加,不迟到、不早退。

特殊情况须提前向分管领导请假。

培训出勤纳入学校出勤中,按出勤进行量化。

3.培训内容以专题问题解决、条件性知识和结构性知识等为主。

4.采取专题讲座、读书研讨、美文推荐、文本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校本培训。

5.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要参与互动和交流,积极思考或发言。

6.每一位教师要根据学校工作和自身实际,完成相关的培训任务, 及时上交各种培训材料,未完成任务的按未上交材料进行考核。

7.每学期不参加培训累计5次以上(含5次,病假除外)取消年终评优资格。

8.以教师合作组为单位进行捆绑式评价,学期末进行总结评比。

教师培训学时统计管理规定

教师培训学时统计管理规定

教师培训学时统计管理规定1. 报名参加培训教师培训学时统计管理规定,是为了规范教师培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在参加培训前,需要提前向所属学校或教育机构报名。

2. 培训内容和形式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学术研讨、教学技能提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等。

培训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进行,根据个人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培训项目。

3. 学时统计方法教师培训学时的统计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培训时数来计算,每参加1个小时的培训活动计为1个学时;二是根据培训项目的学术或实际价值来评估,经专家评审后确定学时。

4. 培训证书的获得教师在完成培训后,需要向培训机构申请获得培训证书。

培训证书是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有力证明,也是评价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

5. 学时的有效期教师培训学时一般具有有效期,在有效期内使用。

超过有效期的学时将不能作为继续教育学时的计算依据。

6. 学时记录管理学校或教育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学时记录管理系统,保证教师培训学时的准确统计和管理。

学时记录包括教师的报名信息、培训项目和学时数等。

7. 学时的补充和转移教师在参加培训时,可能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全部学时的要求。

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学时的补充。

同时,教师参加其他机构或学校的培训,也可申请将学时转移到自己的学时账户中。

8. 学时的使用范围教师培训学时的使用范围是教师职业发展和继续教育的需要。

教师可以将学时用于升级职称、参加教育学术会议、出国交流等方面。

9. 培训机构的资质认证为了保证培训的质量和可信度,培训机构需要经过相应的资质认证。

教师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可以考虑是否具备相关认证,并参考其他教师的评价和经验。

10. 学时管理规定的监督及评估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学时管理规定的监督,确保其有效实施。

教师个人也可以通过参与学校活动、教研讨论等方式,评估学校的学时管理规定是否合理。

总结:教师培训学时统计管理规定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小学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小学培训学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小学培训学生的学时管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学时计算规定1. 学时计算方式:以课时为基本单位计算学时,一节课时为1个学时。

2. 学时分配规定:不同科目的学时分配按照教学计划确定,根据学科难易程度,知识广度和深度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

3. 学时使用规定:学生应按照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时使用,不得擅自调整学时分配。

4. 学时统计规定:学时统计应由专门负责的教师或管理人员进行,确保学时的准确统计和使用。

第三章学时管理流程1. 教学计划制定:(1)由校领导和教研组老师共同制定小学培训教学计划,明确每门学科的学时分配和教学目标。

(2)教学计划每学期更新一次,根据教学情况适时调整。

2. 学时安排和调整:(1)学生应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学时,并认真完成每个学科分配的学时。

(2)若学生因故无法按时参加培训,需提前向教师请假,并经批准后补课。

3. 学时统计和反馈:(1)学时统计由教研组负责,每学期进行一次统计,并通报给学生和家长。

(2)学时统计结果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参考,促进学生成绩提高和学习态度端正。

第四章学时管理制度的执行1. 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时管理制度,按时参加培训课程,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2. 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时,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3. 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学时管理的监督和指导,保证学时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学校要定期对学时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完善,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和有效性。

第五章特殊情况处理1. 若学生有特殊需求或身体不适,需向教师请假并出具相关证明。

2. 学生擅自缺课或拒绝参加学时安排,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第六章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负责解释和执行,学生和家长需遵守并配合执行。

2. 如有需要对学时管理制度进行调整,需经过学校领导同意后进行。

3.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三年,期满后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或更新。

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教师培训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培养优秀教育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之道。

一、意义与背景良好的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对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培训能够帮助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其次,制定规范的培训学时管理制度有助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素质高、专业强的教师。

再次,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时管理标准不统一,有的学校设定的学时标准过低,导致教师培训意愿不高。

其次,教师培训学时管理过程中存在官僚作风,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管理方式,使得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再次,教师培训学时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影响了培训的实际效果。

三、问题解析面对上述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

首先,应加强对教师培训学时标准的统一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时标准,提高教师培训的可操作性和吸引力。

其次,要推行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线上线下结合、自主学习、集体研讨等形式,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再次,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评价体系,将培训效果与教师职业发展挂钩,形成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四、加强学时管理制度为加强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建立专门的教师培训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评估教师培训。

其次,加强对教师培训教材和内容的把关,确保培训资源的质量和有效性。

再次,建立教师培训学时档案管理系统,记录每位教师的培训学时情况,便于管理和评估。

最后,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对培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中心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中心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中心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一、培训目标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教学水平;2.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3.加强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晋升和成长的机会;4.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促进教师间的合作和交流。

二、培训内容1.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培训:包括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教学方法与策略、课堂管理等;2.学科教学能力培训:针对各学科的教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包括课程设计、教学计划编制、教学评价等;3.教育技术培训:包括教学软件应用、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多媒体教学等;4.学科研究和教研活动培训:加强教师的学科研究和教研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5.教师职业发展培训:包括教师职业规划、教师发展路径、职业素养培养等。

三、培训形式1.短期集中培训:组织专家或高级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培训课程,授课时间一般为1-3天;2.长期跟踪培训:定期邀请专家或高级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和培训,持续时间为数月到一年;3.自主学习培训:提供教师自主学习的资源和平台,鼓励教师进行个人学习研究,如参加学术研讨会、学科讲座等。

四、培训管理流程1.培训需求调查:每年初,教师需填写培训需求调查表,汇总各个学科和年级的培训需求。

2.培训计划编制:根据需求调查结果,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和地点等。

3.培训实施:根据培训计划,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并通知参训教师参加。

4.培训评估:每次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了解培训效果和教师反馈,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培训改进。

5.培训记录和档案管理: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培训记录和档案管理,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依据。

五、培训资源和支持1.财力支持:学校提供必要的财务支持,用于培训活动的经费开支。

3.学习资源:学校提供学习资源,如教育教学杂志、学术文献、电子教材等,供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4.员工福利:学校为参加培训的教师发放相应的培训证书、奖励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

六、培训效果评估每年末,通过教师满意度调查、学生评价、学科成绩等多种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进行分析总结。

中心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中心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中心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对中心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的规范,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培训需求分析1.每学年初,学校教务处组织开展教师培训需求调查,收集教师的培训需求。

2.教务处根据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制定当年的培训计划。

3.培训计划应与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相适应,体现学校的培训重点和特色。

第三章培训组织和实施1.学校成立教师培训委员会,由教务处主任担任主任,各科组长和骨干教师担任委员。

2.教师培训委员会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并负责培训的组织和落实。

3.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等信息。

4.培训内容应紧密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注重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5.培训方式可以有教学讲座、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形式,以满足不同教师的学习需求。

6.培训时间应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和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参与培训。

7.培训地点可以在学校内部进行,也可以选择外部培训机构进行。

外部培训需经过教师培训委员会审核。

第四章培训管理1.培训管理工作由教务处负责,配合各科组长和骨干教师共同完成。

2.教师参加培训前需提前向教务处提出申请,并填写培训报名表。

3.教务处根据培训计划和教师的申请情况,审核教师的培训资格和参训名额。

4.教师参加培训后,需按要求参加培训活动,并及时提交培训心得和报告。

5.培训结束后,教务处将对培训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并对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

6.教师培训成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不参加培训或培训成果不达标的将受到相应的处理。

第五章培训保障1.学校对教师的培训费用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

2.学校与外部培训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培训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3.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究和教学比赛等活动,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4.学校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设施和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

第六章违纪处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教师,将按照教师管理规定进行相应的处分。

教师培训课时管理制度

教师培训课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规范教师培训课时管理,确保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教师参加的各类培训活动。

三、培训课时管理1.培训课时计算(1)培训课时以实际授课时间为准,每课时为45分钟。

(2)培训课时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环节。

2.培训课时记录(1)培训组织者应提前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课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

(2)培训过程中,培训组织者应做好培训课时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参加人员、培训效果等。

(3)培训结束后,培训组织者应将培训课时记录整理归档。

3.培训课时审核(1)培训课时记录由培训组织者审核,确保培训课时真实、准确。

(2)培训组织者应定期对培训课时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培训课时补休(1)因故未能参加培训的教师,应在培训结束后的一周内,向培训组织者提出补休申请。

(2)培训组织者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补休时间,确保教师完成培训课时。

四、培训课时考核1.培训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结业考核。

(1)平时考核:培训过程中,培训组织者根据教师参与情况、学习态度、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考核。

(2)结业考核:培训结束后,组织结业考试或撰写结业论文,考核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2.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

五、培训课时管理职责1.培训组织者:负责培训课时安排、记录、审核、补休等工作。

2.教师:按时参加培训,认真完成培训任务,积极参与讨论,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3.学校领导: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确保培训课时管理制度的落实。

六、附则1.本制度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小学的教师培训工作。

第三条教师培训的目标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第二章培训计划第四条学校应每学年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等,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条教师培训计划应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进行制定,注重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核心目标。

第六条教师培训计划可以包括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在线培训等不同形式,以满足不同教师的学习需求。

第三章培训内容第七条教师培训内容应围绕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标准、教育科技等方面展开,注重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八条培训内容还应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师德师风、心理健康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第九条教师培训应注重校本化培训,鼓励学校和教师共同设计和实施培训项目,促进培训效果的提高。

第四章培训评估第十条教师培训结束后,学校应组织进行培训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培训效果、培训满意度等。

第十一条学校应依据培训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第十二条教师培训评估结果应在学校进行总结,为后续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五章办公流程第十三条学校应设立教师培训工作小组,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安排的组织、培训评估的实施等工作。

第十四条学校教师培训工作小组应定期开会,研究讨论培训相关事项,并形成相关会议纪要。

第十五条学校应及时通知教师参加培训活动,并提供必要的培训材料和资源支持。

第十六条教师参加培训活动需提前向学校申请,学校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协助,确保教师顺利参加培训。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七条故意拒绝参加培训或擅自缺席者,学校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给予纪律处分。

第十八条学校或培训机构如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培训规定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所有。

归宗中心小学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归宗中心小学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

归宗中心小学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办法为加强我校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学时管理制度,根据《六枝特区教育局中校学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办法》、《郎岱镇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一、登记对象全校在职在编教师。

二、登记范围(一)集中培训县级行政教育部门或教研机构举办的培训活动;(二)远程培训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远程培训。

(三)校本培训1 、中心校按照每学期开展的镇级培训或教研活动;2、我校按照每学期开学初上报审批的《校本培训申请表》开展的各类校本培训活动。

三学时要求全体教师平均每年接受继续教育时间为72学时,5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

其中县级以上(含县级)培训不低于240学时,校本培训(乡镇培训计入校本培训学时)不低于120学时。

四学时这算1,参加特区级以上培训所得结业证(或合格证)上未注明学时数的按每天8学时计算;2,参加特区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机构组织的培训,有组织单位核定学时;3,参加镇级培训或校本培训,均按照《申报表》所定学时计算;4,承担各级培训任务的授课教师,按实际授课时数的2倍计算相应级别的学时数。

五学时登记程序和办法(一)上交中心校初审备案教师在接受乡镇级以上培训后,持证书(原件)、学习笔记(原件)、学习心得(电子文档和A4纸4号字体打印的纸质资料)到中心校审核员处检查无误后开具《教师培训返校报账凭条》,作为教师回校后报账凭据(如果是全员培训或人数较多的集中培训则由学校教研员统一收交检查)。

(二)登记审核1、乡镇级以上培训。

教师返校后凭有关材料原件及复印件(证书、学习笔记、学习心得)到中心校审核员处检查无误后在复印件上签字,由学校登记员将培训内容学时数等填入《六枝特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学时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并收集齐证明材料(培训文件或通知、证书、学习笔记、学习心得)复印件装入教师个人培训档案袋。

2、中心校组织的镇级培训由中心校负责人审核相关材料(培训方案、参训教师签到册、学习心得、活动图片)后由中心校登记员填写《六枝特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证书》(以下简称《证书》)并盖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宗中心小学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办法
为加强我校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学时管理制度,根据《六枝特区教育局中校学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办法》、《郎岱镇教师培训学时管理制度》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登记对象
全校在职在编教师。

二、登记范围
(一)集中培训
县级行政教育部门或教研机构举办的培训活动;
(二)远程培训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远程培训。

(三)校本培训
1 、中心校按照每学期开展的镇级培训或教研活动;
2、我校按照每学期开学初上报审批的《校本培训申请表》开展的各类校本培训活动。

三学时要求
全体教师平均每年接受继续教育时间为72 学时,5 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

其中县级以上(含县级)培训不低于240 学时,校本培训(乡镇培训计入校本培训学时)不低于120 学时。

四学时这算
1,参加特区级以上培训所得结业证(或合格证)上未注明学时数
的按每天8 学时计算;
2,参加特区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机构组织的培训,有组织单位核定学时;
3,参加镇级培训或校本培训,均按照《申报表》所定学时计算;4,承担各级培训任务的授课教师,按实际授课时数的2 倍计算相应级别的学时数。

五学时登记程序和办法
(一)上交中心校初审备案教师在接受乡镇级以上培训后,持证书(原件)、学习笔记(原件)、学习心得(电子文档和A4 纸4 号字体打印的纸质资料)到中心校审核员处检查无误后开具《教师培训返校报账凭条》,作为教师回校后报账凭据(如果是全员培训或人数较多的集中培训则由学校教研员统一收交检查)。

(二)登记审核1、乡镇级以上培训。

教师返校后凭有关材料原件及复印件(证书、学习笔记、学习心得)到中心校审核员处检查无误后在复印件上签字,由学校登记员将培训内容学时数等填入《六枝特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学时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并收集齐证明材料(培训文件或通知、证书、学习笔记、学习心得)复印件装入教师个人培训档案袋。

2、中心校组织的镇级培训由中心校负责人审核相关材料(培训方案、参训教师签到册、学习心得、活动图片)后由中心校登记员填写《六枝特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证书》(以下简称《证书》)并盖章。

学校登记员填写《登记表》并收集材料装入教师个人培训档案袋。

3、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由学校登记员收集材料(培训方案、参训教
师签到册、学习心得、活动图片)交中心校审核员审核后,如实填写《登记
表》和《证书》加盖学校公章,并将相关材料装入教师个人培训档案袋。

(三)逐级审核
每年11 月底,学校登记员对该年《登记表》所登记教师学时进行汇总交学校审核员进行审核,签字盖章。

12 月初由中心校负责人审核签字盖章后上报特区教育局教研室进行审核。

每学期,学校对学时登记情况作一次公示,无异议后加盖公章存档。

(四)证书验证
中心校将对学校学时管理工作随时进行抽查。

每年12 月底将所有教师《证书》交教育局人事股进行验证。

审核、验证结束后,各单位负责人将相关材料存入学校教师培训档案,《证书》由教师个人保存。

六、加强管理,严格审核
(一)机构设置
我校审核员由杜贤担任,登记员由王贵秀担任。

审核员与登记员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做好学时登记工作,对登记结果负责,做到内
容完整、手续齐全
(二)学校要切实按照登记、审核、认定等各环节开展工作。

同时要为教师建立教师培训个人档案袋,规范教师培训档案管理。

归宗中心
小学
2011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