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讲解《牡丹亭·游园惊梦》
《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创作解读
《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创作解读1. 引言1.1 创作背景《牡丹亭·游园惊梦》是一部融合了音乐、歌舞和戏剧元素的经典作品,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其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
汤显祖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明代以唱本戏剧《牡丹亭》中,首次将旧曲引入文学形式创作,开创了文学戏曲的先河。
在他死后,清代戏曲文学家蒋宝瑞根据《牡丹亭》改编了《牡丹亭·游园惊梦》,使其成为中国古典戏曲中的经典之作。
汤显祖和蒋宝瑞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的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牡丹亭·游园惊梦》的创作背景充满了历史沧桑和文化积淀,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审美情趣。
这部作品不仅富有戏曲艺术的魅力,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情怀和审美理念。
通过对创作背景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部经典之作,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和艺术魅力。
1.2 作者简介《牡丹亭·游园惊梦》的作者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字长卿,号樊山,浙江嵊县人。
他是明朝末年至清初中国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明代戏曲四大家”之一。
汤显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曲创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品包括《牡丹亭》、《紫钗记》等。
他的作品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华剧祖”。
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以婉约风格见长,内容多以爱情悲剧为主题,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和精致的艺术表现。
在中国文学史上,汤显祖被尊为“戏曲文学宗师”,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 正文2.1 戏剧内容概述《牡丹亭·游园惊梦》是一部室内乐戏剧作品,其戏剧内容主要围绕着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的爱情故事展开。
在戏剧中,杜丽娘误饮情药,梦中遇见了柳梦梅,二人相爱并约定终身。
梦醒后,杜丽娘却发现自己已嫁给他人。
她决定食割断肠草,以求与柳梦梅在地府团聚。
牡丹亭最有名的一段
牡丹亭最有名的一段牡丹亭最有名的一段是《游园惊梦》。
《牡丹亭·惊梦》丽娘游园归来,困倦了,便伏几小睡,却作了个甜美的梦:梦见一个小生,拿着柳枝,向她说道:“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里。
恰好在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乎?”丽娘没有答话,只是想:“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小生一笑,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
”便牵丽娘衣袖,转过芍药栏前湖山石边说话去了。
丽娘怎会在梦中与一素昧平生的人幽会呢?原来一直受封建礼教禁铜的丽娘,没有人与她说过知心话。
与她最亲近的母亲,看她睡个午觉,也要说不符家教,看她绣对鸳鸯,也不以为然。
丽娘委实寂寞得很,渴望有人关心她同情她,当梦中人说出这“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八个字时,动魄惊心,怎能不引为知己?以柳枝求题,也不是一般市俗之见,他不是捧来珠光宝气的首饰,而是分文不值的垂柳枝。
戏里有一折“写真”,描写杜丽娘作自画像,可见她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在她眼里,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经济价值之间并不划等号,一草一木都可人画,对金银珠宝、乌纱玉带却看不上眼。
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有了共同语言。
心灵上的相通,在丽娘看来是头等重要的事,与此人为伴是幸福的,轻轻地一牵,便随他而去了。
《游园惊梦》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里的一折。
杜丽娘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一日,背着父母和塾师,和丫环春香到后花园游春,花香鸟语,触景伤情,游倦之后,回房休息。
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在花园中相会,并有许多花神一起来为他们做媒。
杜丽娘的母亲来到床前将女儿唤醒,母亲看见女儿神情恍惚;嘱咐她以后少去后花园。
杜丽娘虽然应允,但心里仍在追恋梦境,不久竟忧郁成疾。
【戏曲欣赏】京剧经典:385《牡丹亭-游园惊梦》
【戏曲欣赏】京剧经典:385《牡丹亭-游园惊梦》
雨中笠翁欢迎您!更多精彩请您欣赏:收藏分类100大项800余子项,主要有:影音曲舞、宗教神学、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植物动物、美女靓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异
域风情、书画旅游、花鸟鱼宠、娱乐八卦、幽默搞笑、人生
哲学、职场创业、饮食文化、体育武术、医疗救护、养生保
健。
百科常识、悬疑揭密、政治军事历史、奇闻异事、空间
美化、朗诵经典、音乐音画、戏剧舞蹈、曲艺小品、美图雷
照、怀旧、文化、读书、博览、影视、等内容谢谢光临雨中笠翁欢迎光临
京剧经典:385《牡丹亭-游园惊梦》。
梅兰芳谈《游园惊梦》
惊梦春香在小锣里用轻快的步子走下了场。
杜丽娘独坐在内场椅上,小锣一声一声慢慢地打着,等到锣声打住,场上已经完全静下来了,这才开始念下面的一段独白。
杜念:“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
春吓春,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
”这段独白,念的声音要收敛些。
她坐在内场椅上,没有多少身段,完全要靠念得轻重适当,配合着脸上、身上那种懒洋洋的样子,来描写杜丽娘的因伤春而困倦。
末句“好困人也”的念法,首先要念得慢,每个字似断非断,逐步低沉下去。
这种极度幽静的气氛,不难把观众带进戏里。
[山坡羊],这是杜丽娘梦前唱的一支曲子,内容是描写她游园回来,勾起了心事,换句话说,就是她想找一个很满意的对象。
这种心事,要在今天来讲,太不成问题了,可是在封建社会里,吃人的礼教对于女子的婚姻向来是不给予自由的。
这出戏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反映出那时候的深闺少女对包办婚姻的痛苦。
杜丽娘不过是千千万万女子当中的一个鲜明的例子而已。
这支曲子是表达她心理难以告人的话,我们在唱做方面,必须要细致、深入,更要做得含蓄,唱得静。
杜唱:“没乱里春情难遣。
”这支曲子一开头就说她心里烦闷,对大好春光,实在是难以排遣。
杜唱:“蓦地里怀人幽怨。
”这是说她突然引起了满腹的幽怨,这里的“怀人”并没有专指哪一个人。
“蓦地里”,扶着桌子慢慢起来,又坐下。
表示她辗转反侧的情态。
“怀人幽怨”,用手抚胸,表示她一肚子的幽怨。
杜唱:“则为俺生小婵娟。
”“生小婵娟”就是从小美丽的意思。
“则为俺”,站起来,边唱边走到桌子右边。
“小”字腔里,左手扶桌。
“婵娟”,用右手下垂的水袖配合着略微抬起脚跟的右脚,随着节奏轻轻地来回摇晃两下,表示顾影自怜的意思。
“娟”字腔尾,在一记“扎”的板上有一投袖。
杜唱:“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这句是杜丽娘对她未来婚姻的一种愿望,希望找到个门第相当的如意郎君,成为美满夫妻,好的像神仙眷属一样(“一例”就是一样)。
唱上句和本句时,脸上应该带着一点欣悦的神气。
昆曲《牡丹亭.惊梦》赏析
昆曲《牡丹亭.惊梦》赏析昆曲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昆曲又称昆(山)腔,相传是元末明初昆山人顾坚始创,明嘉靖年间(1552年——1566年)经魏良辅改革,形成了委婉、细腻的曲调,人称“水磨腔”。
当时剧作家梁辰鱼的创作为昆曲奠定了牢固的文学基础。
在伴奏方面,除了弦索之外,又加上了笙、箫、管、笛等乐器,形成管弦并举,这比当时流行的其他声腔有很大的进步,令人耳目一新,于是很快流传开来。
至明万历年初,昆曲扩展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他南戏声腔的剧种。
随之由士大夫带入北京,与弋阳腔并为宫中大戏,当时称为“官腔”,从此成为剧坛盟主。
明万历至清嘉庆年间(1570年—1800年),是昆曲声名最辉煌、成就最显著的阶段,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以及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一时风靡天下,昆剧达到了鼎盛阶段。
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众多戏曲品种都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包括咱们熟悉的京剧。
比如,京剧演唱时没有大幅度的舞蹈动作,有舞蹈时一般都不唱,凡载歌载舞的剧目如《挡马》、《夜奔》、《昭君出塞》等都是由昆曲移植加工而来的;许多京剧艺术大师如梅兰芳等也都参加过昆曲的演出。
所以,“百戏之祖”的崇高地位,当之无愧。
而它的故乡,就在苏州的昆山。
若在此听上一段婉转流长的剧曲,或许就能在这耳濡目染中品位出些许江南的味道来。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明·汤显祖【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
〔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创作解读
《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创作解读【摘要】本文将对《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进行解读。
在引言部分中,将介绍该作品的背景和创作目的。
在正文部分中,将探讨历史背景、剧情解读、音乐描写、舞台设计和角色分析。
在结论部分中,将探讨创作意图和艺术成就。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该作品所呈现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本文将通过深入剖析各个方面的内容,展现《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的独特魅力,以及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中所追求的境界和价值。
通过阐释和评析,本文力图揭示该作品在戏剧创作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引言:背景介绍,目的正文:历史背景,剧情解读,音乐描写,舞台设计,角色分析结论:创作意图,艺术成就1. 引言1.1 背景介绍《牡丹亭·游园惊梦》是中国戏曲经典之一,融合了室内乐和戏剧表演,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艺术作品,更象征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牡丹亭·游园惊梦》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探索其音乐、舞台设计、剧情以及角色的特点和表现方式,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之美,同时也可以领略到其独特的审美魅力和艺术成就。
1.2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的深度解读,探讨其创作目的及艺术成就。
首先将对历史背景进行介绍,分析该剧在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将从剧情解读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以及情感表达,揭示作者的思想内涵和创作意图。
接着,将探讨音乐在该剧中的重要性和功能,分析音乐如何与剧情相互作用,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将着重分析舞台设计对于表现剧情和角色情感的重要性,探讨舞台布景、道具和灯光如何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真实而引人入胜的戏剧世界。
昆曲《牡丹亭》剧目《游园惊梦》中杜丽娘演绎研究
2020-1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民间奇葩,昆曲《牡丹亭》剧目《游园惊梦》中杜丽娘演绎研究李洁蕊(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摘要:《牡丹亭》由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创作,是昆曲的保留剧目。
其中,《游园惊梦》最广为人知,该曲目主要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本文着眼于《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剧目,阐述了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人物形象,并分别从人物塑造和人物情感的角度,围绕杜丽娘演绎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昆曲演绎;《牡丹亭》;《游园惊梦》;杜丽娘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5-0161-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5.077昆曲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昆曲剧本众多,其中《牡丹亭》广为流传,尤其是剧目《游园惊梦》中对美好爱情的刻画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开展有关于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演绎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了解昆曲剧目的内涵和传承昆曲艺术文化。
一、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形象汤显祖是《牡丹亭》的作者,他刻画出的杜丽娘是一个标准的封建社会大家闺秀的,她的言行与普通闺秀并无差别。
但是,在《游园惊梦》之中,杜丽娘展现出了区别于封建女子,她向往爱情,且勇敢地追求爱情,是一个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奇女子。
在剧目《游园惊梦》中,杜丽娘以16岁少女的形象出现。
作为官宦人家的独女,她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对父母无比孝顺。
在父母严格的教导和约束下,她成为了一个美丽、温婉、单纯、善良且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
但杜丽娘的乖巧只是表象,她因识文断字所以在书中看到了另一个世界,进而向往更广阔的天空,但在现实中却被严格的管束着。
在她的内心中,一直向往自由和爱情,并用于追求爱情,所以在游园后因梦生情;但也因现实与梦境的巨大差距和自己想要反抗却无能为力的自我认知而顾影自怜,最后又因情殒命。
梅兰芳讲解《牡丹亭·游园惊梦》
梅兰芳讲解《牡丹亭·游园惊梦》作者:梅兰芳游园惊梦,汤显祖《牡丹亭》一折,原作统称《惊梦》,其中“观之不足由他缱……”那支曲牌,也不叫[尾声],而叫[隔尾],戏至此未完。
在乾隆年间《缀白裘》里已分为游园和惊梦两折,[隔尾]也改成[尾声]了。
我来解释一下。
游园先谈《游园》。
[绕地游],杜丽娘上唱:“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这三句是剧作者介绍杜丽娘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起床后,站在幽静的庭院里,听到黄莺的叫声。
一上场就写出她独居深闺,闷闷无聊的心情。
杜在小锣里出场,九龙口站住,开始唱“梦回莺啭”,再慢慢地边唱边走,唱完“院”字,转身向里走去,接着春香就上场了。
她刚出场,披着斗篷,不能多做戏,所以身段不多,只是唱到“莺啭”向高处一指,“深院”平着一指,唱完坐下。
春香上唱:“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春香用轻快的步子上场,边唱边走,“尽”字已到台口,“沉烟”穿手、蹲身,“抛残绣线”做理线式,“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进门,转身蹲下,向外一指。
杜、春二人同样都是旦角,而春香唱的尺寸,应该比杜丽娘快些,动作也要活泼些,否则就分不出她们之间的年龄和身份了。
因此,昆曲里把她们分别叫“五旦”“六旦”。
春念:“小姐。
”念毕站在小边。
杜念:“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梅关”是指大庾岭,广东、江西交界的地方,宋朝在此设有梅关。
这是说杜丽娘清晨起来,带着隔夜的残妆遥望梅关。
春念:“你侧著宜春髻子,恰凭栏。
”这是从春香的口中在刻划小姐的应时春妆。
杜念:“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这是说杜丽娘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烦闷,割也割不断,越理越乱。
春念:“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这是说杜丽娘已经告诉催促开花的黄莺和燕子要爱惜春光,留给她们多看几看。
以上几句念白都押了韵,这是剧作者借了剧中人之口,在向观众介绍一些剧中的主要情节。
柳梦梅家住岭南,他从广东到江西来,必经过大庾岭,“望断梅关”,暗指杜丽娘日后朝思暮想的意中人就是柳梦梅,事实上杜丽娘当时并没有真的在望梅关,春香也不可能对莺燕下命令。
牡丹亭·游园惊梦PPT6人教版
简介汤显祖及《牡丹亭》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世界的东西方各出现了一位 戏剧大师:一位是英国的莎士比亚,另一位就是我们中 国的汤显祖。汤显祖善诗文词曲,在戏曲方面贡献尤著。 汤显祖还是明代著名思想家。他追求个性解放,提出以 情反理的进步主张,是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旗手之 一。《牡丹亭》是其代表作,又名《还魂记》,与汤显 祖的《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并称为 “ 临川四 梦 ” (四剧中皆有梦境)。同时,《牡丹亭》与《西厢 记》《桃花扇》《长生殿》又被合称为 “ 中国古代四大 名剧 ” 。《牡丹亭》问世之后,立刻广为流传,产生了 巨大影响,以至“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现代戏曲 大师梅兰芳曾排演昆曲《游园惊梦》是对该剧《游园》 一出最为完美的演绎,建议同学们课下找来欣赏。
简介《牡丹亭》情节
南安郡太守杜宝之 女杜丽娘,自幼被禁锢 在深闺内院。其父请一 腐儒陈最良终日向杜丽 娘讲授礼教。天性率真 的杜丽娘不堪束缚,便 与活泼的小丫环春香戏 弄陈最良为乐。
闺塾
简介《牡丹亭》情节
一天,杜丽娘与春 香游览花园,为妩媚的 春色所陶醉。归来后, 杜丽娘伏案小睡。在梦 境中遇少年柳梦梅。从 此相思缠绵。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一句运用了拟人修辞, 不说自己照镜子,却推说镜子偷看自己,可见杜 丽娘的活泼天性及此时喜悦的心情。
“迤逗的彩云偏”是说杜丽娘在镜中看到自己 春情荡漾的神态而略带羞涩。此句把怀春少女的 微妙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在封建社会里,像杜丽娘那样的大家闺秀是 不能轻意出门的。明朝作为女子行为准则的《闺 苑》里,就有这方面的明文规定。
“奈何天”“谁家院”六个字里凝聚着杜丽娘对命运 的感伤,是痛苦的心声。杜丽娘面对良辰美景,而无 赏心乐事,只有寂寞苦闷、无限哀怨。
景、情、戏、思 四位一体《牡丹亭·惊梦·皂罗袍》赏析
景、情、戏、思四位一体:《牡丹亭·惊梦·皂罗袍》赏析作者:张琼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510631 该文发表于《语文月刊》2006年第4期【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惊梦》在《牡丹亭》的结构中居于重要位置,女主人公春情始发,是整部戏的情感基础,其中的唱词《皂罗袍》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雅丽脓艳而不失蕴籍,情真意切,随景摇荡,充分地展示了杜丽娘在游园时的情绪流转,体现出情、景、戏、思一体化的特点。
一景现情发,情入景存《皂罗袍》紧紧贴合主人公情绪的当前状态和发展走向进行布景。
“姹紫嫣红开遍”,艳丽眩目的春园物态,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叩开了少女的心扉,然而,主人公并非只是流连其中,只“入”而不“出”,接承第一眼春色的是少女心中幻设的虚景,她预见到浓艳富丽之春景的未来走向——“都付与断井颓垣”,残败破落的画面从另一个极端给予少女强烈的震撼。
“春色如许”开启了主人公的视野,使之充满了诧异和惊喜,接踵而来的对匆匆春将归去的联想则“轰”的一声震响了少女的心房,使之充满了惊惧和无奈。
女主人公心花初放紧接着又上眉头的景象,包蕴的是无奈的情绪——“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在这里意识到生命的困境,换个角度看待这些唏嘘,则里面并不仅仅残存着纯粹的悲观意绪,主人公情绪跌入低谷之后,仍念念不忘“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云霞翠轩”、“烟波画船”,美好的事物始终深刻内嵌于少女的思维深处,我们不难从中窥探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期待,为下一段奇遇柳梦梅、为情而死的故事找到心理依据。
在这段唱词中,从喜乐到苦痛的情绪流变紧紧扣咬着从浓艳的实景向残败的虚景的转变,读者很难剖判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的严格界限,只因在此处,景现而情发,情入而景尤存。
二情之萌,戏之始戏的本质就是矛盾冲突,成功的唱词应该到位地呈现戏剧的对抗性运动,《皂罗袍》内蕴着激烈的斗争,本身就是一出“戏”,这一曲情词到位地呈现两种景致的对立和反差,主人公自然而生的春情和管制人情的礼教的冲突则是潜在的、且更为深刻的。
最后的《游园惊梦》
最后的《游园惊梦》将《游园惊梦》搬上银幕,是夏衍的建议。
1959年春,作为分管电影的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在主抓向新中国建立10周年献礼故事片拍摄之际,向梅兰芳先生提出,《游园惊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中最为精彩的折子,如果由梅兰芳和俞振飞合拍一部彩色戏曲片,是能够表达作者笔下精心塑造的杜丽娘、柳梦梅这两个人物的。
梅兰芳不禁跃跃欲试。
梅兰芳与俞振飞是老朋友了,早在20年代初,二人就建立了友谊。
1933年梅兰芳迁居上海后,慕俞派唱腔之名,曾向俞振飞专门学习昆曲,俞还曾为之吹笛伴奏。
同年二人即同台公演《游园惊梦》,40年代以后,他们又曾多次合作演出该剧。
《游园惊梦》的拍摄付诸实施,是1959年10月。
时任上海戏曲学校校长的俞振飞率师生应文化部邀请赴京参加庆祝建国10周年演出,其中重头戏就是在民族文化宫礼堂,由俞振飞亲自登台,特邀梅兰芳与之合演《游园惊梦》,在首都文艺界引起极大轰动。
首场演出刚结束,北影厂就将影片拍摄之事决定下来,并邀请戏校的女生们担任戏中花神演员。
国庆献礼演出过后,北影即邀梅兰芳、俞振飞以及言慧珠到西长安街全聚德聚餐,厂长汪洋首先宣布在年内拍摄《游园惊梦》计划,正式约请梅兰芳扮演杜丽娘、俞振飞扮演柳梦梅、言慧珠扮演春香,并当场介绍导演许珂、摄影聂晶、美工秦威、化装孙鸿魁等和他们见面。
梅兰芳即席发言,谈到1955年在北影拍过彩色戏曲片《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一晃已是4年,虽然自己在舞台上演戏还不致显出老态,但电影就恐怕难以藏拙。
汪洋笑着说:“我们这几年对拍摄彩色戏曲片的化装及洗印的技术方面大有进步。
”随即又对当时还很年轻的孙鸿魁说:“你要负起责任,把梅先生的化装搞好,要保证出现在银幕上的梅兰芳比舞台上更美,更年轻。
”孙鸿魁也笑着回答:“我一定尽力而为。
”在拍摄准备中,梅兰芳遇到的主要问题还是化装。
令他一直为之困扰与牵挂的,就是毕竟年已六旬却要饰演妙龄少女,要真正做到以光彩照人、美丽绝伦的形象出现于银幕之上,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浅析《牡丹亭》“游园惊梦”的现代演绎
浅析《牡丹亭》“游园惊梦”的现代演绎作者:毛梦婷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19期摘要:昆曲作为中国的“百戏之祖”对中国戏曲的发展影响深远,近年来更是受到多方重视。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旧时的戏曲舞台越来越无法适应当代人生活的节奏与习惯,各种《牡丹亭》改编本应运而生。
“游园惊梦”历来是《牡丹亭》舞台上的保留曲目,文章从2011年电视剧与白先勇的改编入手,分析这一曲目的现代演绎。
关键词:游园惊梦《牡丹亭》电视剧白先勇改编引言昆曲作为中国的“百戏之祖”,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已经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象征之一,《牡丹亭》更是其中的代表作。
汤本《牡丹亭》自问世以来,以强大的艺术魅力引得无数观众为之伤心、为之神摇。
然而,如今“快餐文化”正压挤着传统的娱乐与消费方式。
戏曲,作为旧时娱乐的主要方式,同样有此遭遇。
如何让这门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生机,成了众多大家思考与争议的热点。
一、“经典热”带来改编热潮在“经典热”的背景之下,众多传统名著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一阵又一阵的改编热潮随之兴起。
(一)戏曲舞台式微与影视舞台的推广随着电子产品与互联网的不断推广与更新,人们拥有很多较之过去没有的娱乐方式。
戏曲依靠戏院的生存方式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同时夸张的语言、动作、妆容及失真的舞美也与时下的审美方式不符。
尽管戏曲在民间依然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观众的断层是致命伤。
不可否认,中老年人群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资深“票友”,但年轻一代对于戏曲艺术更多的是“无感”。
戏曲不断脱离普罗大众的日常审美,戏曲舞台难逃式微。
19世纪末,当电影作为新兴事物出现在大众眼前时,引起了人们高度的注意和极大的好奇心。
不可否认,电影、电视剧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戏曲舞台难以媲美。
那种直观的视觉爆炸,多种高新科技手段的融合和应用在极大地满足人们的视听需求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欲望。
随着电影、电视剧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革新,影视舞台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牡丹亭游园惊梦原文及赏析
牡丹亭游园惊梦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牡丹亭游园惊梦原文及赏析【导语】:游园惊梦在《牡丹亭》中是非常经典的一个情节,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赋予这般断井颓垣。
《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创作解读
《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创作解读
《牡丹亭·游园惊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室内乐戏剧。
本剧以唐代诗人
元稹的辗转牡丹亭为背景,讲述了男主角柳梦梅和女主角杜丽娘相爱但遭到了阻挠的故事。
在短短的十五折中,作者展现了爱情的伟大与悲剧。
《牡丹亭·游园惊梦》是一部室内乐戏剧,它的舞台设置在一个花园中,充满了浓郁
的诗意。
这种设置使得剧中的爱情显得更加浪漫,离奇的情节也更加引人注目。
舞台上的
花园还具有隐喻的含义,它代表了夫妻之间的美好生活和幸福。
本剧的主要情节是男主角柳梦梅和女主角杜丽娘的爱情故事。
他们两人初见时一见钟情,但因为众多的障碍无法在一起。
柳梦梅先是遭到家族的阻拦,后来更是因为病重而去世。
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充满了悲剧色彩,让人们感到十分的心痛。
作者通过描写柳梦梅和杜丽娘之间的爱情,展现了爱情的伟大。
他们两人为了彼此不
顾一切,甘愿承受一切的痛苦。
在柳梦梅病重去世时,杜丽娘甚至携带着儿子去寻找柳梦梅。
这种坚持与付出让人们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与奉献。
《牡丹亭·游园惊梦》还融入了许多中国文化元素,这也使得它成为了一部具有独特
魅力的作品。
通过对元稹牡丹亭的引用,作者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追忆。
在剧中加
入了许多古代诗词,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华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创作解读
《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创作解读《牡丹亭·游园惊梦》是中国古代戏剧作品中的一部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珍宝。
而在室内乐戏剧创作中,《牡丹亭·游园惊梦》的创作解读更是引人关注。
本文将对《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创作进行解读,探讨其艺术意义和独特魅力。
我们需要了解《牡丹亭·游园惊梦》的故事情节。
这部戏剧以唐代的传奇故事为基础,主要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
故事中,祝英台因家族原因被迫订婚,梁山伯则为了追求真爱,最终绝食而亡。
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的死讯后,决心去亲自祭拜他的坟墓,在坟前哭倒而死。
梁祝二人在地府相逢,终成眷属。
整个故事情节充满了悲剧性的暗示,对爱情与人生的演绎非常深刻。
作为室内乐戏剧创作,《牡丹亭·游园惊梦》所展现的独特魅力在于其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
它不仅有戏曲演员的表演,更融合了室内乐队的音乐演绎。
音乐作品与戏剧创作结合的好坏,在于结合之后的完美呈现。
而《牡丹亭·游园惊梦》所呈现出的戏曲演员与室内乐队的协同表演,使得整个演出更为生动真实,更加具有感染力。
通过音乐和戏剧的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故事情节的悲壮和深刻的内涵,使得观众对悲剧故事更加投入。
作为经典戏曲作品,《牡丹亭·游园惊梦》的音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音乐部分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并融入了现代室内乐的演奏技巧,赋予了作品新的艺术魅力。
在室内乐队的伴奏下,唱腔更加生动深刻,古典与现代的碰撞创造了极具魅力的音乐韵味。
《牡丹亭·游园惊梦》的音乐在室内乐戏剧创作中是如此的引人入胜,美妙动人。
还需要强调的是,《牡丹亭·游园惊梦》在室内乐戏剧创作中所展现出的艺术意义。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戏曲传统的经典传承,更是室内乐与戏剧结合的典范之一。
通过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赋予了它新的现代气息。
室内乐戏剧创作不仅仅推动了古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更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享受。
《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创作解读
《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创作解读
《牡丹亭·游园惊梦》是一部由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所创作的传统戏曲作品,被誉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之作。
而室内乐戏剧《牡丹亭·游园惊梦》则是对这部传统戏曲作品的一种创新解读和表达。
本文将对《牡丹亭·游园惊梦》这一室内乐戏剧创作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在音乐、舞台表演和故事情节方面的独特之处。
我们来看看室内乐戏剧《牡丹亭·游园惊梦》在音乐方面的创作。
在这部作品中,音乐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的,它不仅是对传统戏曲音乐的传承和创新,更是与故事情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室内乐戏剧《牡丹亭·游园惊梦》不仅使用了传统戏曲音乐元素,还融合了西方室内乐的演奏方式和节奏。
通过对音乐的精心设计和运用,使得整个戏剧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韵味,加深了观众对戏曲文化的感受和理解。
在舞台表演方面,《牡丹亭·游园惊梦》也进行了创新。
传统戏曲作品往往以宽阔广场和大型舞台为表演场地,但室内乐戏剧《牡丹亭·游园惊梦》将表演空间缩小到了室内,通过精心设计的布景和灯光效果,营造出一种更加贴近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氛围。
演员的表演方式也更加自由灵动,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内心情感的体现,这与传统戏曲表演的刻板和程式化有了一定的区别。
在故事情节方面,《牡丹亭·游园惊梦》也对传统戏曲作品进行了重新演绎和创作。
虽然故事的情节基本沿袭了《牡丹亭》的原著,但在细节的处理和情感的表现方面,却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和情感需求。
整个戏剧的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引人入胜,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创作解读
《牡丹亭·游园惊梦》室内乐戏剧创作解读
《牡丹亭·游园惊梦》是一部室内乐戏剧创作,旨在以戏曲传统的艺术形式为基础,
结合现代音乐与舞台表现手法,呈现出对《牡丹亭》的全新诠释。
该作品在策划和创作过
程中,运用了多种不同的艺术手法和艺术形式,使得整个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性和音
乐性。
在音乐层面上,《牡丹亭·游园惊梦》采用了室内乐的形式,创作了一套完整的音乐
主题,从而使作品具有高度的音乐性。
整个作品的音乐构图相当完整,音乐主题的运用和
转化具有极强的延续性。
戏曲的唱腔、说书人的吟唱、古箏、笛子等传统乐器与电子合成
音效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冲击。
在歌词上,在保留传统唱
腔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词汇及流行音乐元素,使得作品不仅具有古典美学的高度,而且
更具有现代化的时代感和时尚性。
在舞台表现手法上,《牡丹亭·游园惊梦》也采用了现代化的手法,并运用了多媒体、灯光技术、投影等技术手段,创造出许多新颖、现代化的舞台场景。
同时,该作品还融入
了戏剧性的表演语言,呈现出独特的角色形象和深刻的人性关怀。
通过对《牡丹亭》中经
典故事进行重新演绎,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的思考与反思,展现了人类在面对爱情和命运中
的悲欢离合,深刻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梅兰芳与昆曲《游园惊梦》研究
2021-03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民间奇葩,梅兰芳与昆曲《游园惊梦》研究周婧(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江苏苏州215000)摘要:梅兰芳是一位在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表演艺术家,形成的表演艺术体系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观念、艺术理论、艺术实践,是对中国戏曲的优秀承载。
本文基于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深入分析梅兰芳对昆曲《游园惊梦》的解读,然后从昆曲《游园惊梦》角度反观梅兰芳的戏曲电影探索,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全方位的、科学的学艺帮助。
关键词:梅兰芳;《游园惊梦》;审美价值中图分类号:J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8-0137-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8.066一、前言昆曲与电影作为两种艺术体系与美学风格不同的艺术门类,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逐渐交叉相融的背景下,昆曲与电影融合进程在逐渐加快。
梅兰芳作为《游园惊梦》戏曲电影的主角之一,真正将艺术规律高度电影化。
因此,深入研究梅兰芳与昆曲《游园惊梦》,对今后戏曲电影美学形式与创作规律的探索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体系梅兰芳居于“四大名旦”之首,饰演过贵妃天女、小家碧玉、巾帼英雄等诸多类型的角色,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可以说“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是其中的一个符号,其中的昆曲最具代表性。
昆曲是中国丰厚文化的积淀,在一段历史时期内被称为“百戏之祖”。
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昆曲虽面向大众,但更多为文人士大夫服务,晦涩难懂的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昆曲的传播。
梅兰芳自认为没有“体系”,但梅兰芳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所说的“梅兰芳表演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戏曲美学思想、艺术实践的描述与总结,自然能够成为国民偶像、京剧旦角的代表,在中戏曲现代化探索道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昆曲发展提供更多先进的思想与理论。
三、梅兰芳对昆曲《游园惊梦》的解读(一)案头与场上的间离昆曲贯穿梅兰芳的生命历程,自梅兰芳登台演出以来,出演的昆曲有《西厢记》《玉簪记》《风筝误》《牡丹亭》等,其中《牡丹亭》的《游园》与《惊梦》最能彰显梅兰芳的昆曲唱功,被誉为东西方戏剧创作的双璧。
《牡丹亭》在《游园惊梦》中的互文文本功能
《牡丹亭》在《游园惊梦》中的互文文本功能
《牡丹亭》是《游园惊梦》中的一首经典曲子,它以其精致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把人们带入一个美丽的牡丹花园,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宁静。
歌词中描述的牡丹花园,满园繁花,绚丽多彩,让人们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歌曲中还描述了牡丹花园中的一些景象,比如清澈的湖水,湖边的柳树,湖中的荷花,以及湖边的小船,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宁静。
歌曲中还描述了牡丹花园中的一些动物,比如鸟儿在枝头歌唱,鱼儿在湖中游泳,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宁静。
《牡丹亭》的旋律和歌词,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宁静,让人们沉醉其中,让人们流连忘返,让人们沉浸在一种美丽的牡丹花园中,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宁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说杜丽娘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烦闷,割也割不断,越理越乱。
春念:“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这是说杜丽娘已经告诉催促开花的黄莺和燕子要爱惜春光,留给她们多看几看。
以上几句念白都押了韵,这是剧作者借了剧中人之口,在向观众介绍一些剧中的主要情节。柳梦梅家住岭南,他从广东到江西来,必经过大庾岭,“望断梅关”,暗指杜丽娘日后朝思暮想的意中人就是柳梦梅,事实上杜丽娘当时并没有真的在望梅关,春香也不可能对莺燕下命令。所以除了“宜春髻子”一句,春香有左手掐腰,右手指头的身段外,其余都没有做派,下面念的才正式进入戏里的生活。
“遍青山”,在大边台角朝上一看。“啼红了”,边唱边走到下场门角。“杜鹃”,合扇倒拿画圈。
杜唱:“那荼蘼外烟丝醉软。”
“荼蘼外”指荼蘼架的外面。 春香领着杜丽娘走到上场门角,冲荼蘼架看一下。“烟丝”,两手缠着打两个小圈子。
杜唱:“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得先。”
提问者: 梦醒宝宝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最佳答案
牡丹亭剧情:
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冲破约束,私出游园,触景生情,困乏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杜宝升官离任,在女儿的墓地建造了梅花观。柳生进京赴试,借宿观中。他在园内拾得杜丽娘殉葬的自画像,请有所钟,终于和画中人的阴灵幽会。柳生依暗示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成夫妇,同往临安。杜丽娘的教师陈最良看到墓地情况,柳生又不辞而别,就往临安向杜宝告发柳生盗墓之罪。柳生在临安应试后,恰逢金兵南侵,延迟放榜。安抚使杜宝在淮安被围。柳生受杜丽娘嘱托,送家信传报还魂的喜讯,反被囚禁。金兵退却后,柳生高中状元。杜宝升任同平章军国大事,拒不承认婚事,强迫女儿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才得到和解。
这是一句叫起板来唱的念白。“也”字的念法,要先由细而慢慢地放出来。
〔步步娇〕,这支曲子的内容是描写杜丽娘在闺房的生活。
杜唱:“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上句是说明幽静的庭院里吹来了花絮,下句是形容花絮在春天的庭院里飘荡的样子,由飘来的一线游丝引起了杜丽娘的万缕情丝。
“来”字站起来,春香有一句夹白:“请小姐梳妆。”
这三句是剧作者介绍杜丽娘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起床后,站在幽静的庭院里,听到黄莺的叫声。一上场就写出她独居深闺,闷闷无聊的心情。
杜在小锣里出场,九龙口站住,开始唱“梦回莺啭”,再慢慢地边唱边走,唱完“院”字,转身向里走去,接着春香就上场了。她刚出场,披着斗篷,不能多做戏,所以身段不多,只是唱到“莺啭”向高处一指,“深院”平着一指,唱完坐下。
春念:“小姐。”念毕站在小边。
杜念:“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梅关”是指大庾岭,广东、江西交界的地方,宋朝在此设有梅关。这是说杜丽娘清晨起来,带着隔夜的残妆遥望梅关。
春念:“你侧著宜春髻子,恰凭栏。”
这是从春香的口中在刻划小姐的应时春妆。
杜念:“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杜唱:“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便赏心乐事”,二人并立台口,互相搭肩。“谁家院”,各伸食指互碰三次,同时互对眼光三次。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来都是好事情,但作者在下面加了奈何天、谁家院,就使好事落了空,马上能把杜丽娘伤春的情绪透露出来,足见名家手笔之妙。
杜唱:“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上面四句,是说杜丽娘看到翠轩、画船,联想起园内晴天和阴雨的景致。
杜唱:“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锦屏人”是泛指富贵中人,“韶光”就是春光。这句的意思,是说那些富贵中人平日只知道争权夺利,哪里有时间来欣赏这些天然美景呢?
“锦屏人”,杜回身边唱边走,向小边台角走去。“韶光”,伸出双臂,比出满园的春光。“贱”字一扭头从小边走到大边,表示轻视韶光的意思。
以上两句是暗地里形容杜丽娘的美貌。唱到这里,已来在花园门口了。
春念:“来此已是花园门首,请小姐进去。”
二人先后进门,转身挖开,杜在小边,春归大边。杜先左右环顾一番金粉半零星。”
杜念完了,春在大边蹲身向下一指。 春念:“这是金鱼池。”
“朝飞”句,二人对扯圆场,杜从里走到小边,春从外走到大边。“云霞”句,双进门,杜仍在小边,双手拿扇,左右各摇摆一下,再向远处一指。
杜唱:“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雨丝”句,二人同向后倒一步,各用扇抖着,双手打圈两次,并随着打圈的节奏下蹲。“烟波”句,都用云步斜着向下场门角移动,各把扇子倒拿着,做出摇船的姿势。
春香上唱:“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春香用轻快的步子上场,边唱边走,“尽”字已到台口,“沉烟”穿手、蹲身,“抛残绣线”做理线式,“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进门,转身蹲下,向外一指。
杜、春二人同样都是旦角,而春香唱的尺寸,应该比杜丽娘快些,动作也要活泼些,否则就分不出她们之间的年龄和身份了。因此,昆曲里把她们分别叫“五旦”“六旦”。
梅兰芳讲解《牡丹亭·游园惊梦》 :
游园惊梦,汤显祖《牡丹亭》一折,原作统称《惊梦》,其中“观之不足由他缱……”那支曲牌,也不叫[尾声],而叫[隔尾],戏至此未完。在乾隆年间《缀白裘》里已分为游园和惊梦两折,[隔尾]也改成[尾声]了。
我来解释一下。
游园
先谈《游园》。
〔绕地游〕,杜丽娘上唱:“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
杜丽娘就边走边唱走向妆台。
“院”字坐下。“摇漾”,春香替她解下包头,还做一下梳头的姿势。
杜唱:“停半晌。”
这句的意思是歇一会儿,没有身段可做。春想利用这个时间,给杜丽娘脱斗篷。
杜唱:“整花钿。”
整理鬓花后站起来。
杜唱:“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没揣”是没有想到的意思。“菱花”是镜子,这就是说杜丽娘在镜子里突然看到了自己的半个脸。
杜念:“春香,可曾吩咐花郎,扫除花径么?”
春念:“已吩咐过了。”
杜念:“取镜台过来。” 春念:“晓得。”
春香下场取了镜台再上场。
春念:“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在此。”
杜念:“放下。”
春念:“是。”
春香把镜台放在大边斜摆着的桌子上。
杜念:“好天气也。”
春念完了,杜从小边过来,春转到杜的背后,形成一个前后式的高矮像。
杜念:“池馆苍苔一片青。”
左手举扇,右手向外指。春从杜的身后绕回小边。
春念:“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金铃”有两种解释:一说是系在树上的护花铃,为的是惊走飞鸟;一说是系在鞋上的小铃铛。古代女子被关在屋里,不许随便外出,往往杂佩随身,鞋上有铃,使她走起路来有声音,这也是当时以为能限制女子行动的一种无上妙法。如从曲文的对仗来看,以鞋对袜,最见工整,“疼煞”的形容也才贴切。要拿身段的对衬来讲,上句“绣袜”低指脚下,下句“金铃”高指树上,这倒比较合适。两说何去何从,还有待于仔细研究。
杜唱:“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这是杜丽娘听到春香对她的赞美,抱着一种欣慰的情感,道出自己的爱好,“爱好”就是喜爱美丽的意思。“一生儿爱好”,两手捧胸,冲春香看一下,表示她从小就是爱美。“是天然”背着双手微微点头,显出愉快的样子。
二人合唱:“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恰三春”,边唱边走出闺房,杜丽娘出门站大边,春香关好门归小边。“无人见”,杜、春二人同把扇子在面部左右晃三晃,做遮面的身段,表示无人看见。这种身段在昆曲里叫“三羞”。
汤显祖原著里,这两句仍规定由杜丽娘唱,它在“你道”前面,春香有一句夹白:“今日穿插的好”,文气衔接。等搬上舞台后,就改为春香唱了。这一改动很早,远在《缀白裘》里已经如此。拿曲文的“你道”来说,春香唱勉强的很,但从表演上讲,上句的末一个“现”字和“你道”之间的唱腔接的太紧,这地方要夹上面的一句白是有困难的,观众既听不清楚,又会搅乱杜丽娘的唱;如果春香不夹这句白,杜丽娘唱“你道”二字也是落空。当年老辈演员们可能是发现了这一难题。既然杜、春二人谁唱都落空,而原著里春香的夹白和杜丽娘这两句唱词,同样都写的是春香在赞美小姐的穿戴,春香在这出戏里唱的机会少,要给她找点戏,改由她唱,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好姐姐〕,这是进了花园唱的第二支曲子,它的内容是描绘一些园中实景——青山和花鸟。里面有杜丽娘看到的,也有听到的。
杜唱:“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这里的“青山”并非指的一座大山,只不过是园林中的一些点缀,类如长满了青苔绿草的假山或是土山。这里的杜鹃指的是杜鹃花,又名映山红,花不会叫,为什么要用“啼”呢?因为也有一种鸟名叫杜鹃,相传它常哭出血来,所以作者借用“啼”字来形容花的红艳。
这时杜丽娘刚出闺房,承受庭院里的春光,脸上应该露出赏春的心情。
合唱:“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
二人要对扯圆场,杜从里走到小边,春从外走到大边。“鸟惊喧”,杜已扯到小边台角,向右面高指。
合唱:“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羞花”,仍在小边台角往下一指。“闭月”,冲大边台角走去,手比月亮,向左高看。“花愁颤”,用扇略抖。
“翠生生”是颜色鲜艳,“茜”是绛红色。上句是指杜丽娘身上穿的鲜艳的裙衫,下句是指她头上戴的镶嵌着多种光灿灿的宝石簪子。
“你道翠生生”,杜、春二人双进门,转身仍归大边。“出落的裙衫儿茜”,杜丽娘随着唱腔的节奏,慢慢打开扇子,用右手指扶着扇面,头部左右三摆看自己的裙子。同时,春香也随着节奏有三次指裙的身段:先右手背过去,用左手指裙,又翻过来脸冲外,把团扇靠在手臂上,用双手指裙。“艳晶晶花簪八宝填”,杜丽娘上一步站在台口的中间,春香用轻快的步子走过来,在杜的身后,先左后右地两次替她整簪,杜丽娘也在前面配合春香的整簪动作,用打开的扇子先右后左地摆两下。唱完这句,春归小边,杜退大边。
“没揣菱花”,左手扶桌,右手翻袖高举,先看桌上摆着的大镜子,再看春香在她背后举着的小镜子,然后回来又看一次大镜子。“偷人半面”,杜、春二人转身脸冲里,照前样看三次。
杜唱:“迤逗的彩云偏。”
“迤逗”是牵惹的意思。这是说,刚才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的半个脸,因而牵掣着只能看见云鬟的偏影。“彩云偏”,杜在大边,可再照照镜子,或整整衣袖。春香回身去取折扇、团扇各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