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历年考研试题心理学(1)

合集下载

考研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A. 认知心理学B. 生物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D. 地质心理学答案:D2. 心理学中的“观察学习”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班杜拉D. 罗杰斯答案:C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项属于最高层次的需求?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C4. 在心理学中,“心理应激”通常是指什么?A. 心理疾病的总称B. 个体对压力的生理反应C. 个体对压力的心理反应D. 个体对压力的行为反应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问题解决D. 社会支持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A. 遗传因素B. 社会环境C. 个人经历D. 饮食习惯答案:A, B, C7. 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哪些?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个案研究答案:A, B, C, D8. 下列哪些属于心理治疗的常见类型?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人本主义疗法D. 药物治疗答案:A, B, C9.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成年早期的主要冲突是什么?A. 自主性对羞愧B. 亲密对孤独C. 勤奋对自卑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答案:B10. 下列哪些是弗洛伊德提出的防御机制?A. 压抑B. 投射C. 升华D. 合理化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概念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或评估。

它影响个体的行为,包括选择从事的活动、在面对挑战时的坚持程度、努力的强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的恢复力。

高自我效能的个体更有可能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在遇到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人格)-试卷1.doc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人格)-试卷1.doc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人格)-试卷1(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我调控系统的核心是( )(分数:2.00)A.自我意识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认知3.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是( )(分数:2.00)A.环境B.实践C.教育D.自我调控系统4.气质类型的体液说的提出者是( )(分数:2.00)A.冯特B.荣格C.巴甫洛夫D.希波克里特5.人格理论的特质论的主要提出者是( )(分数:2.00)A.冯特B.荣格C.巴甫洛夫D.奥尔波特6.( )主要是先天的(分数:2.00)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机7.富有竞争性、敌对性,有很强时间紧迫感,这主要是( )的特点(分数:2.00)A.A型人格B.B型人格C.内向型人格D.外向型人格8.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 )(分数:2.00)A.自我观察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认知9.最能代表一个人的人格状况的是( )(分数:2.00)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机10.活泼好动、热情、外露,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主要是( )的特征(分数:2.00)A.多血质B.黏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11.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的人格特质理论将人格分成几层,不包括( )(分数:2.00)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B.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C.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D.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12.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认为其中( )具有最强大的力量(分数:2.00)A.本我B.自我C.超我D.三者都是13.奥尔波特将一个最典型、最有概括性并对一个人的各方面行为均产生影响的特质称为( )(分数:2.00)A.共同特质B.中心特质C.首要特质D.动力特质14.“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的是( )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心理学历年考研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历年考研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历年考研试题及答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考研试题通常涵盖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

以下是一套模拟的心理学历年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科学D. 植物学答案:D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的是:A. 意识B. 潜意识C. 社会意识D. 集体无意识答案:B4. 下列哪项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情绪B. 感知C. 动机D. 行为答案:B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是:A. 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B. 感觉期、运动期、运算期、形式期C. 感觉运动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逻辑运算期D. 感觉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人们在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7.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汀格提出,主要指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可能会改变其信念、态度或行为,使之一致。

8. 解释什么是“观察者偏差”。

答案:观察者偏差是指在心理学研究中,观察者由于个人的期望、信念或先入为主的观念,而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的现象。

这种偏差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准确。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和超我理论,并举例说明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答案: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和超我理论是其心理结构理论的核心。

本我代表着原始冲动和欲望,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则是现实原则的代表,调节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超我代表道德和理想,是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内化。

考研考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考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考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2. 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指的是: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C. 人本主义D. 认知心理学答案:A3.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是:A. 性本能B. 自我实现C. 归属感D. 社会认同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认知失调理论中的概念?A. 认知一致性B. 自我效能C. 认知冲突D. 认知失调答案:B5. 在心理学中,哪个理论强调了个体的主观体验和个人意义?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C. 人本主义D. 认知心理学答案:C6.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遗忘的速度是: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一直很快D. 一直很慢答案:A7. 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A. 加德纳B. 戈尔曼C. 马斯洛D. 罗杰斯答案:B8.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9. 下列哪项不是自我效能理论的组成部分?A. 行为结果期望B. 替代经验C. 个人控制感D. 社会认同答案:D10.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社会心理学B. 发展心理学C. 神经心理学D. 教育学答案:A, B, C2.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下哪些是观察学习的过程?A. 注意过程B. 保持过程C. 动作复现过程D. 动机过程答案:A, B, C, D3.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决策?A. 风险偏好B. 信息的可获得性C. 情绪状态D. 社会压力答案:A, B, C, D4.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成年早期的主要任务是:A. 建立亲密关系B. 获得自主性C. 获得成就感D. 获得信任感答案:A5. 下列哪些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问题解决C. 表达抑制D. 社会支持答案:A,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研究生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心理活动B. 行为表现C. 社会现象D. 生物进化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一部分是与潜意识相关的?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3.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情感B. 记忆C. 认知过程D. 行为4.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测量学中的常用量表?A.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B. 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C. 艾森克人格问卷D. 罗夏克墨迹测试5.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6.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是指什么?A. 认知与情感的不一致B. 认知与行为的不一致C. 认知与认知的不一致D. 情感与行为的不一致7. 哪个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为了减少或避免焦虑?A. 行为主义理论B. 人本主义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认知失调理论8.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治疗的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药物治疗D. 系统脱敏疗法9.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现象C. 心理疾病D. 心理测量10. 以下哪项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A. 婴儿期B. 学前期C. 青春期D. 成年期答案:1-5 ACBDC6-10 CCBD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

2.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并举例说明。

3. 解释什么是心理测量,并列举三种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

答案:1. 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过程,如知觉、记忆、思维等;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发展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临床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2. 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汀格提出,指的是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适感。

吉林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简述注意的品质

吉林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简述注意的品质

吉林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简述注意的品质
力比多学院组织心理学考研人背书啦,心理学考研人每天坚持背诵重难考点,睡前还能在力比多学院网校免费刷题,利用碎片化时间高效备考,关注心理学考研人威信公种号,回复每日一练,来刷题。

简述注意的品质,并比较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
(1)注意广度。

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活动任务和知觉经验。

(2)注意稳定性。

注意集中于某一客体或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

影响因素:对象本身的特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主观状态(主体的精神状态、主体意志力水平)。

(3)注意转移。

人根据一定目的,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的过程。

影响因素:原来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新事物的性质和意义,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 明确的信号提示)威信号心理学考研人。

(4)注意分配。

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品质。

影响因素:活动的熟悉程度,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

注意转移是人根据一定目的,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的过程。

转移是主动的,有目的的,符合当前活动需要,转移后会马上稳定。

注意的分散是由于某种刺激物干扰引起的,具有消极被动特点,是不自觉的,会干扰当前活动。

心理学考研真题完整版

心理学考研真题完整版

心理学考研真题完整版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考生的关注。

对于准备考研的学子来说,了解并熟悉历年真题是备考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为大家呈现一份较为完整的心理学考研真题,希望能对正在备考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以下哪个学派强调研究意识的结构?()A 机能主义B 构造主义C 行为主义D 人本主义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

A 正比关系B 反比关系C 对数关系D 常数值3、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匀速进行D 起伏不定4、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罗杰斯D 艾里克森5、下列哪种思维方式属于聚合思维?()A 一题多解B 举一反三C 推陈出新D 寻求唯一答案6、情绪的外周理论的提出者是()。

A 詹姆斯B 坎农C 沙赫特D 阿诺德7、以下哪种人格特质理论强调个体特质的层次性?()A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B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C 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D 大五人格理论8、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

A 从众B 服从C 社会促进D 社会惰化9、以下哪种智力测验主要用于测量儿童的智力水平?()A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B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C 瑞文推理测验D 麦卡锡儿童智力量表10、心理治疗中,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立者是()。

A 弗洛伊德B 罗杰斯C 贝克D 埃利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注意的品质包括()。

A 注意的广度B 注意的稳定性C 注意的分配D 注意的转移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A 问题的表征方式B 知识经验C 思维定势D 功能固着3、动机的功能包括()。

A 激活功能B 指向功能C 维持功能D 调整功能4、气质类型包括()。

A 胆汁质B 多血质C 黏液质D 抑郁质5、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吉大历年考研试题心理学(1)

吉大历年考研试题心理学(1)

吉大历年考研试题心理学(1)林大学心理学历年考试试题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98年:应激,超前反应,倒摄抑制,定势,创造性思维,客观轮廓99年:激情,天才,灵感,前摄抑制,有意后注意00年:心境,想象,动机,倒摄抑制,创造性思维,记忆表象01年:最近发展区,气质,心境,原型启发,错觉,注意02年:原型启发,前摄抑制,离差智商,似动现象,自上而下加工03年:激情,最近发展区,有意后注意,声像记忆,高原现象,心境,前/倒摄抑制,聚合思维(辐合思维),闪光融合,实验法04年:应激,朝向反射,气质,动作技能05年:图式,空间知觉,内隐记忆,随意注意,动作技能,创造性思维,权力动机简答题:98年:1.简述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2.影响遗忘的主要条件是什么?99年:1.画图说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2.联觉是怎样的一种心理现象3.注意在人的心理活动上的功能有哪些?4.检束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00年:1.什么是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二者的关系如何?2.为什么说个性的本质是社会本质而不是自然本质?01年:1.心理学研究应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原则2.绘图并说明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模式3.简要说明创造性思维有哪些特点?02年:1.简要回答情感具有哪些基本品质2.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画图并说明Treisman的衰减模型03年: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2.语言和言语的区别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4.动机冲突类型05年:1.注意的功能2.人格的特征是什么3.简答需要的层次理论论述:98年:1.试述阿诺的机能系统理论2.试述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有哪些99年:1.述评几种主要的情绪学说2.举例说明性格与人的气质,能力发展的关系00年:1.你是如何认识心理的本质的2.举例论述性格,气质和能力三者的关系01年:1.举例并说明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2.你是如何看待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的02年:1.试述认知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2.联系实际并说明为什么个性的动力结构是心理结构的核心03年:1.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2.什么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如何渗透到普心和实验心理学中的04年:1.再认以及影响它的因素2.人格的主要特征3.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4.情绪的四纬理论5.优良气质品质及培养6.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的理论05年:1.试评析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2.试述意志行动中的挫折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99年:角色冲突,社会认知,人际沟通,民族心理,性别角色00年:社会认知,偏见,人际关系,群体凝聚力,民族性格01年:角色学习,社会认知,人际沟通,社会促进,集群行为02年:角色冲突,归因,偏见,群体凝聚力03年:偏见,人际沟通,时尚,群体规范,个人空间04年:时尚,偏见,民族心理结构,社会动机,宣泄05年:定势,角色丛,民族心理,群体凝聚力,集群行为,意向,归因,时尚简答题:99年:1.简要说明归因偏差2.挫折—侵犯理论的实验和理论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4.简述有关去个性化的研究00年: 1.简述角色冲突与协调2.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3.态度的构成要素4.人际吸引的机制5.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01年:1.社会学习理论2.社会态度的构成因素3.怎样说明人际吸引4.群体压力的形成过程02年:1.自我意识的内容2.测量人际关系的主要方法3.人际沟通的主要分类4.相符与服从5.民族心理及其特征03年:1.角色和人格的关系2.简述社会认知理论3.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4.民族心理5.利他和侵犯04年:1.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2.如何消除偏见3.如何协调角色冲突4.社会认知05年:1.简述偏见如何消除?2.简述角色冲突与消除的办法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论述题:99年:1.试论述不同的理论是如何理解态度理论的改变的2.通过经典的实验研究说明相符(从众)和服从的现象00年:1.试阐述态度改变的主要理论2.试论文化与民族心理01年:1.如何理解和阐释社会态度的形成和改变2.试论述文化与社会心理,民族心理的关系02年:1.如何说明与解释人的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03年:1.自我意识2.社会学习理论04年:1.人际沟通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请用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解释某种社会现象05年:1.利他行为2.试述几种典型的社会化理论。

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心理学学派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认识?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结构主义心理学C) 功能主义心理学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D) 人本主义心理学2. 心理学中,对于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的定义是什么?A) 心理学B) 心理学方法C) 心理学原理D) 心理学观点答案:A) 心理学3. 下列哪个心理学学派认为行为是受到环境刺激和人类研究历史的影响?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结构主义心理学C) 功能主义心理学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A) 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条件反射的概念。

答:条件反射是一种研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原本不具备特定反应的刺激,通过与另一个具有该反应的刺激的关联而获得了产生相应反应的能力。

2. 请简要说明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之间的区别。

答:经典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将一个中与具有固定反应的刺激进行重复关联,使得中也能引起相同的反应。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通过行为的后果来增强或减弱该行为的发生频率。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论述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答:心理学在教育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心理学研究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认知和情绪发展,从而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其次,心理学研究可以揭示研究和记忆的原理,帮助教育者设计更好的课程和研究材料。

此外,心理学研究还可以为教育者提供评估学生研究成绩和行为问题的工具。

综上所述,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以上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试卷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准备考试。

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感觉和知觉B. 思维和语言C. 行为和情绪D. 社会和文化答案:D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是:A. 社会因素B. 遗传因素C. 潜意识冲突D. 环境因素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4.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哪些心理过程?A. 感觉和知觉B. 思维和语言C. 情绪和动机D. 所有以上答案:D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至11岁之间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6. 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春期的主要冲突是: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与羞愧C. 同一性与角色困惑D. 亲密与孤立答案:C7. 下列哪项是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者?A. 班杜拉B. 弗洛伊德C. 斯金纳D. 马斯洛答案:A8.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社交需求答案:C9. 在学习理论中,强化是指:A. 增加行为发生频率的过程B. 减少行为发生频率的过程C. 改变行为发生时间的过程D. 改变行为发生地点的过程答案:A10. 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A. 加德纳B. 戈尔曼C. 马斯洛D. 弗洛伊德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A. 遗传B. 社会支持C. 个人经历答案:ABCD2. 根据阿布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些属于缺失性需求?A. 尊重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BC3. 以下哪些是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人本主义疗法D. 行为疗法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D. 临床心理学答案:ABCD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学习效果?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D. 学习材料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

吉林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

吉林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

吉林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
今天国内心理学专业辅导机构勤思教育为大家带来的是吉林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真题,现在为大家详细讲解考点“错觉的定义及造成错觉的原因”,想要真题的小伙伴可以向在线老师索取!
错觉是指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某种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它可以发生在各种感觉通道以及不同感觉通道之间,主要有视错觉、听错觉、味错觉、视听错觉、形重错觉等。

造成错觉的原因主要有:
①眼动理论
眼动理论认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是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

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
②传出准备性假说
该理论认为,错觉是由于神经中枢给眼肌发出不适当的运动指令造成的,只要人们有这种眼动的准备性,即便眼睛实际上没有动,错觉也要发生;威信号心理学考研人。

③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该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了变
化。

结果,人们看到的轮廓发生了相对的位移,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各种错觉;
④深度加工和恒常性误用理论
该理论认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

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现象。

2017年吉大应用心理学考研真题

2017年吉大应用心理学考研真题

2017年吉大应用心理学考研真题
普通心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注意
2.动机
3.人格
4.操作技能
5.错觉
6.依恋
二.简答
1. 知觉恒常性含义、类型及成因
2. 技能迁移含义及类型、特点
3. 图式对语言理解的作用
4. 唤醒理论的内容
三.论述
1. 试述晶体智力、流体智力的联系与区别,以及此种智力理论的现实意义
2. 专硕答,学硕不必答)试述人格成分、特点及其成因
3. (学硕答,专硕不必答)试述心理测验的含义及制定标准化心理测验需要考虑的要素。

如果要设计一份“大学生心理需求”问卷,你如何将测验的要素体现出来?请写出问卷制定过程的步骤。

社会心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罗森塔尔效应
2.自致角色
3.社会认知
4.类化原则
5.社会心理和行为
二. 简答
1. 外貌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2. 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
3. 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4.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三. 论述
1. 解释规范性社会影响的从众现象,并举例分析
2. (专硕答,学硕不必答)爱情三角形理论
3. (学硕答,专硕不必答)材料:印度狼孩卡马拉刚被发现时,其行为如走兽一样。

经过7年的社会教育,卡马拉掌握四五个单词,勉强学几句话但不能与人正常沟通并参与正常社会生活,16岁左右去死,并且智力相当于三四岁的儿童。

试述:狼孩为什么不能正常回归到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大历年考研试题心理学(1)
林大学心理学历年考试试题
普通心理学
名词解释:
98年:应激,超前反应,倒摄抑制,定势,创造性思维,客观轮廓
99年:激情,天才,灵感,前摄抑制,有意后注意
00年:心境,想象,动机,倒摄抑制,创造性思维,记忆表象
01年:最近发展区,气质,心境,原型启发,错觉,注意
02年:原型启发,前摄抑制,离差智商,似动现象,自上而下加工
03年:激情,最近发展区,有意后注意,声像记忆,高原现象,心境,前/倒摄抑制,聚合思维(辐合思维),闪光融合,实验法
04年:应激,朝向反射,气质,动作技能
05年:图式,空间知觉,内隐记忆,随意注意,动作技能,创造性思维,权力动机
简答题:
98年:1.简述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2.影响遗忘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99年:1.画图说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联觉是怎样的一种心理现象
3.注意在人的心理活动上的功能有哪些?
4.检束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00年:1.什么是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二者的关系如何?
2.为什么说个性的本质是社会本质而不是自然
本质?
01年:1.心理学研究应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原则
2.绘图并说明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模式
3.简要说明创造性思维有哪些特点?
02年:1.简要回答情感具有哪些基本品质
2.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3.画图并说明Treisman的衰减模型
03年: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4.动机冲突类型
05年:1.注意的功能
2.人格的特征是什么
3.简答需要的层次理论论述:
98年:1.试述阿诺的机能系统理论
2.试述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99年:1.述评几种主要的情绪学说
2.举例说明性格与人的气质,能力发展的关系00年:1.你是如何认识心理的本质的
2.举例论述性格,气质和能力三者的关系
01年:1.举例并说明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
2.你是如何看待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的
02年:1.试述认知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联系实际并说明为什么个性的动力结构是心理结构的核心
03年:1.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什么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如何渗透到普心和实验心理学中的
04年:1.再认以及影响它的因素
2.人格的主要特征
3.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
4.情绪的四纬理论
5.优良气质品质及培养
6.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的理论05年:1.试评析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2.试述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99年:角色冲突,社会认知,人际沟通,民族心理,性别角色
00年:社会认知,偏见,人际关系,群体凝聚力,民族性格
01年:角色学习,社会认知,人际沟通,社会促进,集群行为
02年:角色冲突,归因,偏见,群体凝聚力
03年:偏见,人际沟通,时尚,群体规范,个人空间
04年:时尚,偏见,民族心理结构,社会动机,
宣泄
05年:定势,角色丛,民族心理,群体凝聚力,集群行为,意向,归因,时尚
简答题:
99年:1.简要说明归因偏差
2.挫折—侵犯理论的实验和理论
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
4.简述有关去个性化的研究
00年: 1.简述角色冲突与协调
2.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3.态度的构成要素
4.人际吸引的机制
5.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01年:1.社会学习理论
2.社会态度的构成因素
3.怎样说明人际吸引
4.群体压力的形成过程
02年:1.自我意识的内容
2.测量人际关系的主要方法
3.人际沟通的主要分类
4.相符与服从
5.民族心理及其特征
03年:1.角色和人格的关系
2.简述社会认知理论
3.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4.民族心理
5.利他和侵犯
04年:1.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
2.如何消除偏见
3.如何协调角色冲突
4.社会认知
05年:1.简述偏见如何消除?
2.简述角色冲突与消除的办法
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论述题:
99年:1.试论述不同的理论是如何理解态度理论的改变的
2.通过经典的实验研究说明相符(从众)和服从的现象
00年:1.试阐述态度改变的主要理论
2.试论文化与民族心理
01年:1.如何理解和阐释社会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2.试论述文化与社会心理,民族心理的关系
02年:1.如何说明与解释人的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
03年:1.自我意识
2.社会学习理论
04年:1.人际沟通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请用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解释某种社会现象
05年:1.利他行为
2.试述几种典型的社会化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