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林木引种(2)
第三章 林木引种
一. 引种的概念和意义
1、引种的概念
每个树种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当它在自然区 内生长时,称乡土树种;当栽种到自然分布外时,被称 为该地区的外来树种。
把树种从原有的分布区扩展到分布区以外,或引种 外来树种,称引种。
1 )简单引种 : 引入地与原产地自然条件差异不大 或引入植株适应性广,只需采取简单地措施即能适应新 环境,并能正常生长发育。
4)肥水管理
南树北移:适当节制肥水,有利于提高的越冬性,使 其枝条较为充实,封顶期也有所提前。 北树南移:多施氮肥和追肥,用徒长的枝条以抵制短 日照的伤害。增加灌溉次数不仅增加了土壤湿度,同 时也提高了空气湿度和降低了地温,对于延迟封顶和 减少炎热也有一定的意义。 5)调节日照,改变生长节律
南树北移:适当早晚遮光,缩短日照,使组织充实。
2、降水和湿度
降水的多少,日照长度、强度和光的性质也 随之变化,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生长和
南树北移时,生长季节内日照延长,影响封顶或促 进副枝萌生,从而减少养分的积累,妨碍组织的木质 化和入冬前保护物质的转化,降低抗寒性。 北树南移时,则恰恰相反,由于日照长度变短,促 使提早封顶,过早封顶,严重缩短了生长期,窒息了 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更加剧了南方暑热气候条件所 造成的不良后果。
发育,需要一定比例的昼夜交替,既所谓光周期现象。
4、风
考虑风蚀和台风的影响。 从无风向有风地区引种不易成功,我国内陆西北地 区风大是该地区引种的一个重要障碍,沿海地区引种应 考虑台风的影响。
5、土壤条件
主要考虑土壤含盐量和pH。 土壤pH决定了树种的分布范围,从而形成各种不同植 物群落。北方土壤的含盐量高或带碱性是引种上的限制 因素之一。
林木引种技术规程
林木引种技术规程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林木引种技术规程这档子事儿!你想想看啊,这林木就跟咱人似的,换个新地方生活,那可得好好照顾着。
引种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弄的事儿,这里头的门道可多着呢!咱先说这选种吧。
就好比你要找个好朋友,那不得挑个合得来的呀!得选那些适合咱这儿环境的树种,气候啦、土壤啦,都得考虑周全了。
要是选错了,那可就像把热带鱼放到冰天雪地里,那不就瞎折腾嘛!然后呢,就是运输啦。
这可不能马虎,得小心翼翼地对待这些小宝贝们。
不能磕着碰着了,不然到了地儿都成病秧子了,还怎么茁壮成长呀!这就跟咱搬家似的,得把自己的东西都好好打包,不能弄坏了呀。
到了新地方,栽种也有讲究呢!坑得挖合适了,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就像给树准备一个舒服的小窝。
种下去之后,浇水施肥也得跟上,这就跟人吃饭喝水一样重要。
你不给它足够的营养,它能长得好吗?还有啊,后期的管理也不能掉以轻心。
得时常去看看它们,有没有生病啊,有没有被虫子咬啊。
这就跟照顾小孩子似的,得时刻关注着。
要是发现问题了,得赶紧解决,可不能拖拖拉拉的。
咱引种林木,不就是想让它们在咱这儿生根发芽,给咱带来一片绿色嘛!这要是不按照规程来,那不是白忙活一场嘛!你说要是随随便便就引种,不考虑后果,那会咋样?那可能会导致生态失衡呀!本来好好的生态环境,被一些不适合的树种给搅乱了,那可不得了!所以说啊,这林木引种技术规程可太重要啦,咱得重视起来呀!咱再想想,要是咱引种成功了,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多美呀!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提供氧气,多好的事儿呀!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得严格按照规程来办事儿。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林木引种技术规程,它可是关乎着我们的生态环境,关乎着我们未来的生活呢!所以呀,大家都得认真对待,别马虎了哟!让我们一起为了那一片绿色的未来努力吧!。
林木育种整理材料1
林木育种整理材料11.林木育种学:研究树木群体的遗传结构与改良方法,研究林木优良品种(类型)选育与繁殖的理论。
(或: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的原理与技术的学科)2.林木育种学的容:选-引-育-测-繁-保(1)引种: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本地没有的树种,即外来树种。
(2)选种:利用种内存在的丰富变异,在种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3)育——杂交、新技术与分子育种(4)测——遗传交配设计与田间试验测定(5)繁育途径——良种繁殖利用(6)保——基因资源的收集与保存3.林木育种的实质:发现变异,利用变异,选择变异,创造变异。
变异是林木育种的源泉林木育种的任务:是选育和大量繁殖遗传品质得到不同改良程度的林木繁殖材料,其最高目标是选育林木优良品种。
4.林木育种工作的特点1、育种资源丰富2、育种周期长3、树木可供研究利用的时间长,可以在遗传测定后进行再选择。
4、优良性状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方法得到保存和利用5、多数为异花授粉树种,遗传基础广泛和稳定,近交衰退6、在多数情况下,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林木品种或使用混合品种是适宜的。
品种:在原种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建立起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群体,即为品种。
5.品种(或优良品种=良种):是经人工选择培育,经济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生活要求;且性状遗传稳定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的植物群体。
品种的属性:人工选育;经济性状优良;主要性状整齐一致;性状遗传稳定;较好的适应性。
6.林木良种化过程:表型选择遗传测定良种繁育区域化测定(1)基本群体────→优良类型───→原种───→品种─────────→良种(多年多点栽培试验,中试)第一章基因资源1.遗传资源:称为基因资源),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总和。
2.基因资源的类别与特点:(1)本地基因资源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经长期培育和选择得到的优良树种、品种或类型。
特点:对当地生态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经济性状基本符合要求,可直接应用于生产;群体结构较复杂,经简单选择就能迅速有效的选出优良类型。
林木遗传育种
林木遗传育种:指研究林木的遗传与变异,并根据其特性及遗传变异规律研究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利用这种遗传和变异来改良林木的固有类型、创造新品种的技术与过程。
变异:亲子代间及子代各个体间性状有差异的现象.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能够连续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染色体: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上色的物质。
同源染色体:成对,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形态结构相同的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不成对,结构不相同的染色体。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测交:被检测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的杂交.性状分离: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
连锁遗传定律:处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遗传时,联合在一起的频率大于重新组合的频率。
表型模写:由环境引起的表型变化与由基因型引起的变化很相似,这种现象称表型模写。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相对基因染色体组:是指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记为X。
单倍体: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是正常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体。
同源多倍体: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
双单体:2n染色体组缺少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的个体。
四体:2n染色体组增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突变:遗传性状飞跃式的间断的变异现象称为突变。
细胞质遗传:染色体以外的遗传因子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又称核外遗传或染色体外遗传。
数量性状: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如花朵的重瓣性,叶片的大小等。
加倍效应:是指表作用于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效应之和。
互作效应/上位效应:由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
遗传力:亲代某一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
广义遗传力:用方差表示即基因型方差在总的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例。
狭义遗传力:表型方差中加性方差所占的比值.无性系:采用无性繁殖法繁殖的品种(品系)称无性系品种(品系)孟德尔群体:雌雄配子的结合不在特定的父母本间进行,也不限于在一个家系内以自交的方式去繁殖,而是在一个群体内所有个体间随机交配,任何个体所产生的配子都有机会与群体中任何其它个体所产生的异性配子相结合。
林木育种
遗传资源:也称基因资源或种质资源,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总和。
品种:指一个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一致性状的一群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其遗传性稳定,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C效应:通常将共轭体系中给出π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所显示的共轭效应称为+c 效应,而将吸引π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所显示的共轭效应称为-c效应二代种子园:是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且经过子代测定的特种人工林迁地保存: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育种资源:是遗传资源的组成部分,指在选育优良品种中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
外来树种:某一树种栽种到其自然分布区以外时称外来树种。
子代测定: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无性繁殖得到的植株和通过各种交配设计获得的子代所进行的田间对比试验,并根据他们的性状表现作出的评价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地域单元,也是用种的基本单位。
抗病性:树木与病原物在长期进化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中,逐渐形成和表现出各种抵御有害病原物的特征和能力,这在病理学上称之为抗病性。
优树:在某一或某些性状上远远超过同等立地条件下,同种、同龄树木的单株。
完全谱系设计:双亲都知道,交配组合之间没有亲缘关系不完全谱系设计:子代只知母本,不知父本一般配合力:指某一亲本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子代某一性状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的差值。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引种:把一个树种从原分布范围引入新地区栽培的过程。
驯化:通过人为干预使物种适应新环境或将动植物从野生状态改变为家养或栽培的过程。
种源: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即最初的原产地。
林木育种2
林木育种:以遗传进化理论为基础,研究林木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的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林木品种:产品的数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性状遗传稳定,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由人工选育出来的林木群体。
种类多层次变异:种源变异,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
经济林育种的目标:早实性、丰产性、稳产性、早熟性、优质加性效应:影响数量性状的多个微效基因的基因型值的累加,也称性状的育种值,是性状表型值的主要成分(相对稳定)。
非加性效应:由于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影响表型值的效应。
遗传力:广义、指群体中总的遗传变量与表型变量的比值。
狭义、加性变量与表型变量的比值。
配合力:一般配合力(GCA):指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亲本的若干交配组合子代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的离差。
GCA=X2—X..特殊配合力(SCA):指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特定交配组合子代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和双亲一般配合力的离差。
SCA=组合值+X..—X5—X2特殊配合力的利用:一是通过无性系选育和无性繁殖,二是建立特殊组合的杂交种子园。
育种值定义为一般配合力的两倍。
三种选择类型: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多向性选择混合选择:根据育种目标,从群体中按表型进行的选择,即挑选符合要求的一批个体,或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一批个体,且对选择出来的个体不分单株,混合采集种子或穗条,混合繁殖或造林,是一种不考虑上下代及与其他亲属根系的选择。
单株选择:是谱系清楚的选择,根据入选标准,从群体中挑选出优良个体,分别采种或采条,单独繁殖,单独鉴定的选择半同胞家系:同一个家系的种子,只有一个共同亲本;多性系选择的方法:连续选择、独立淘汰选择、选择指数法、多世代选择、直接与间接选择生物多样性: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
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异地保存:指把搜集到的种子、穗条在其他适宜的地区栽培。
四川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
四川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9.03.27•【字号】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号•【施行日期】2009.06.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号)《四川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NO:SC112331)已由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09年3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九年三月二十七日四川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2009年3月27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林木种子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行为,维护林木种子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林木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林木种子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林木种子工作,其所属的林木种子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工作。
林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种子管理中,国务院对其职责分工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设立林木种子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试验和推广工作。
林木种子管理和执法监督所需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五条实行省、市(州)两级林木种子贮备制度。
贮备林木种子所需贮藏设施,由同级人民政府按国家有关规定解决;贮备种子产生的政策性亏损,由同级财政对承储单位予以适当补贴。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林木良种选育、推广和使用,保护珍稀品种、乡土树种。
对在林木种子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
第二章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第七条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的生态区域,建立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区、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加强对特有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林木育种名词解释
林木育种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林木育种学:是研究林木群体的遗传结构、改良方法、优良品种(类型)的选育与繁殖的理论及技术的科学。
2、个体改良:以细胞学为基础,以改变个体的基因型,培育出优良个体为目的的育种方法。
3、群体改良:以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为基础,以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使群体平均数得以提高,培育出一个优良群体为目的的育种手段。
第二章林木选育技术基础1、物种(species):物种是由形态相似的个体组成,同种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而不同种间杂交则不育。
(林奈-瑞典科学家)2、形态学种:指分类学家在物种分类时采用的方法,主要形态上相似,有一定的分布区域的群体称为一个种。
3、生物进化( evolution ):指生物在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的过程。
4、种群或居群( population) :由分布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5、地理小种(geographic race):由遗传性状相似的个体组成的种内分类单位,有共同的祖先,占有能够适应的特定地域。
6、生态型(ecotype):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
7、地理(种源)变异:一个树种分布在广大地区,由于突变、环境的自然选择和隔离的作用,分化并产生了种内不同的地理生态种群,这就是地理(或种源)变异。
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变异。
8、立地间的变异:在一个种源区内,由于立地类型的差异而产生的一些变异。
9、林分间的变异:在相似的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间的差异。
10、个体间的变异:在同一林分中不同个体间的差异。
11、群体:指一群个体间可以进行随机交配的许多个体的总称。
12、群体的遗传结构: 群体中各种基因的频率,以及由不同的交配机制所形成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数量上的分布特征。
13、基因型频率( genotype frequency ):在一个群体中,某一特定的基因型个体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汇编
第一章绪论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任务:选育和大量繁殖遗传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改良的林木繁殖材料,其最高目标是选育林木优良品种。
良种:林业生产实践中,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的统称。
林木品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征和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育出来的林木群体。
主要途径:引种、选种、育种。
第二章基础知识一、物种与生物进化物种:是生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同一物种有明显的、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个体间能自由交配。
生物进化:拉马克提出,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在自然界,生物存在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趋向,生物对环境有巨大适应能力,环境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
种内多层次变异:(1)种源变异。
(2)同一种源不同林分变异。
(3)同一林分不同个体变异。
(4)个体内不同部分的变异。
二、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1. 突变:是指生物有机体的遗传物质不是由于遗传分离和重组产生的改变,可以是体细胞突变,也可以是生殖细胞突变。
2. 选择: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繁殖力不同使群体的基因频率变化。
3. 迁移:指群体间基因流动,包括个体迁入和迁出。
4. 遗传漂变:在小群体中,由于偶然因素而产生的基因频率变化,即某些等位基因没有被后代遗传而消失。
如果小群体的后代因环境改变而大量繁殖,原来被保留的个体称奠基者,奠基者产生的新群体不能完整代表其原来群体(的基因型),称奠基者效应。
5. 交配系统:(1)理想群体与有效群体大小。
(2)瓶颈作用。
(3)近亲交配。
近交系数,自交为1/2,全同胞交配为1/4,半同胞交配为1/8,同祖后代间交配为1/16。
三、遗传参数及估算1. 遗传力:反应遗传变量占表型变量的比率。
P=G+E (表型值二基因型值+环境值)V P=V G+V E(表型变异二基因型变量+环境变量)= V A +V NA +V E(V A加性变量,V NA非加性变量)VPH2= V G /V p (广义遗传力)h2= V A/V p (狭义遗传力)2.配合力:(1)一般配合力(GCA)=亲本子代组合平均值-子代总平均值用来反映加性基因的效应,此效应可以传递给子代。
《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大纲
《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林木遗传育种学(英文):FOREST GENETICS AND FOREST TREE BREEDING 课程编号:14241016课程学分:4.0课程总学时:64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林木遗传育种学是研究林木遗传与变异的规律,并以遗传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研究选育和繁育林木良种的原理及技术的学科。
遗传学部分主要介绍遗传的三大基本规律及其细胞学基础,遗传变异,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以及数量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育种学部分主要介绍林木选育技术基础,遗传育种资源和林木引种,种源与优树选择,杂交与倍性育种,无性系选育与繁殖造林,种子园以及遗传测定。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林木良种选育与繁殖的理论及技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遗传学与育种学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林木遗传改良上的科学研究问题与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系统和有重点地掌握遗传学基本原理、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及技术。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使学生明了遗传学是生物科学的最前沿,林木育种的特点和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对本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研究兴趣。
要求:了解遗传育种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遗传和育种工作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遗传学和育种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遗传育种学的定义(概念)、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难点:遗传育种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林木遗传学部分(31学时)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牢固地树立新陈代谢、世代演替、遗传变化等都离不开生物细胞的认识。
理解遗传物质在细胞的染色体上,染色体的行为是遗传三大定律的基础;掌握细胞的有丝分裂规律。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细胞核结构、染色体的超微结构;有丝分裂及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林本12(2)班林木育种学作业
北京林业大学继教院广西分院林学本科11(2)班、12(2)班《林木育种学》作业题第一章绪论1、林木育种的六大基本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林木育种学?林木育种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3、林木育种的基本程序是什么?第二章林木育种资源1 、林木育种资源工作包括哪些内容?2、林木遗传资源变异有哪几个层次?这些层次各对应林木育种中的那种选择方法?第三章林木引种1、什么是引种和驯化,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2、与其他育种形式比较,引种的优点是什么?3 、引种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4、选择外来树种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5、如何判断一个树种的引种是否成功?第四章种源选择1 、什么是种源、产地,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2、什么是种源试验、种源选择、地理小种?3、树木种内变异主要存在于哪些层次上?4 、树木种内地理种源渐变的规律是什么?在华南地区,分布于低纬度的种源与分布在高纬度的种源相比有哪些特点?5 、影响树木种内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如何?6、种源试验有哪些步骤?第五章优树选择1、什么是候选树、优树、精选树、对比树?2、什么是家系、全同胞家系、半同胞家系?3 、什么是无性系、无性系原株、无性系分株?4、家系与无性系的区别与联系?5、简述或者列表说明人工选择的三种方法(稳定性选择、定向性选择、分裂性选择)的区别。
6、为什么在同龄林和异龄林中选择优树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两种林分中选优方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六章遗传力、遗传增益和选择方式1 、什么是遗传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现实遗传力的区别是什么?2 、为什么遗传力的理论值大于等于零而小于等于1?3 、估算树木群体的遗传力的主要步骤是什么?6 估算树木的遗传力,常用树木的哪些群体进行估算?第七章杂交育种1、解释下列名词杂交杂种近缘杂交远缘杂交杂种优势杂交方式2、杂交育种的主要过程是什么?3、花粉技术中包括哪些内容?4、树木人工杂交有哪几种方式?树上杂交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第八章无性繁殖1、什么是无性繁殖,常用的无性繁殖方式有几种?2 、与树木的有性繁殖比较,无性繁殖的特点(优点与缺点)是什么?3 、无性繁殖在林木育种过程中主要有哪些用途?4、比较采穗圃和种子园的异同。
《林木引种》PPT课件
某一国家和地区树种少,也不一定说明这些国家和 地区不能生长更多的树种.
可能是由于地理条件,某些树种传播不进去,或者地质 年代气候变迁等,许多树种因不适应恶劣的气候环境而灭绝, 气候转好后,被灭绝的树种不能再出现,
可见扩大树种分布区 是可能的,虽然某些 树种有其自然分布区, 但可以人为扩它的分 布。
泡桐是华中、华北平原地区的速生用材树种,有悠久的栽培历史。20世纪50
年代前,只在河南、山东一带少量零星栽植,之后,在河南、山东、甘肃一带广 泛推行桐粮兼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河南一省间作面积就超过22万hm2。
银 杏
我国林木引种工作有如下特点和问题:
1. 林木引种工作在地区间开展不平衡 南方开展较多,北方较少,三北、盐碱地、石灰岩等造林困难 地区,树种引进少。 2. 引种目标比较单纯 偏重于速生用材树种,集中在杨树、热带松属和桉树上,而 对经济林、绿化树种、灌木重视不够,近年情况有所改变。 3. 对引进外来树种的配套技术重视不够 如伴生树种、林下灌木、菌根、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等。
欧美杨、美洲黑杨、欧洲黑杨是我国华北地区
引种最广泛的树种.但是,我国的杨树受天牛和其它食叶害虫 危害相当严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欧美杨:欧洲黑杨×美洲黑杨
日本落叶松原产日本,我国引种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东
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地区都有引种。其中,山东、 辽宁引种最早,成为东北和北方山地重要造林树种,也成为 南方海拔1000m~1500m地区的速生用材树种。
不适宜碱性。
土壤的排水及通气性与土壤的组成、结构,底盘的有无、 有机质含量、地貌等因素有关。
池杉 Taxodium ascendens
浅析林木引种的几个问题
引进新的林木品种,提高林木品 质,增加林木产量,提高森林生 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林木引种的意义
生态意义
林木引种可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 物多样性,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经济义
林木引种可以提供新的林木品种,提 高林木品质,增加林木产量,提高林 业产业的经济效益。
林木引种的现状
气候因素
01
02
03
温度
不同树种对温度的要求不 同,一些树种在特定温度 下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
降雨量
降雨量对林木的生长和分 布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 树种对降雨量的需求也不 同。
光照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的基础,不同树种对光照 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土壤因素
土壤类型
不同土壤类型对林木的生长有着 不同的影响,例如酸性土壤适合 某些树种,而碱性土壤适合其他
林木引种的技术
种质资源选择 种子处理技术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技术
选择那些生长速度快、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种质资源进行引 种。
根据不同的树种和种子特性,采取适宜的种子处理技术,如催 芽、消毒等,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存活率。
根据不同的树种和生长环境,采取适宜的栽培技术,如整地、 种植密度、施肥等,以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林木引种的未来展望
未来,林木引种将进一步拓展引种范围,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提高引种技术和育种水平,培育更多 优质的林木品种,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林木引种的挑战与对策
强化风险管理
加强对引种物种的风险评估,制定严格的引种审批程序,避免生 态入侵等风险。
加强适应性研究
在引种前进行充分的适应性研究,确保引种品种能够适应当地环 境。
第三章 遗传育种资源和树木引种
二、生物多样性和遗传流失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2、遗传多样性的检测 3、遗传流失及其危害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己如前述,生物多样 性包含3个层次的内容,即生态(生物群 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种内遗传多 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
1、遗传资源的重要性
(2)在集约经营和选育过程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少 数经济性状上,从而使群体或个体的遗传基础变窄。 一个优良的品种不仅应具备优良的经济性状,同时也 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为选育优良品种,必须具备丰富的资源作后盾,不断 地引进,补充新的资源,多世代育种工作才能顺利开 展,不会受到很大制约。防患于未然,必须重视遗传 资源的调查、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
国际林木遗传资源工作的发展
日本把遗传资源的保存作为林木育种工作的组成部分。 该国自1964年以来,对主要造林树种(包括用材、经济林、能源 林、山地造林绿化树种以及外来树种)的优良天然林和人工林, 在种子丰收年采种育苗,营造人工基因库。 自1976年后,对次要材种资源也采取了保护措施。 到2000年保存主要树种无性系19350个,家系3789个。 同时,全国保存原始天然林(森林生态系统林)26处,共32万 hm2,森林生物遗传资源保存林29万hm2;森林遗传资源保存林 377处,9600 hm2;植物群体保存林350处,11万hm2;优良基 因保存林53处,610hm2。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2)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 物种是生物进化链上的基本环节,虽然处于不断变异与不断发展之 中,但同时也是相对稳定的。 任何物种都具有特有的基因库和遗传组成。 所谓基因库(gene pool)是指一个群体中所包含的基因总和。 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程度。多种多样的物种是 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与物种的组成密切相 关。当生态系统丧失某些物种时,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失调, 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物种多样性 的现状、形成、演化及维持机制等。 调查、评估与预测物种受威胁的程度,分析濒危物种种群的动态变 化和生存能力,是研究物种多样性的重点。
林木育种学:第三章林木引种
2、种苗检疫
3、登记编号
对引进的树种,一旦收到材料,就应该仔 细登记。
4、引种栽培试验
4.1 第一阶段
4.2 第二阶段
4.3 第三阶段
(二)引种的方法
南树北移的技术措施
北树南移的技术措施
(三)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
可能采取哪些措施?
大量引种实践表明,外来树种在新地区的经济性状表 现,往往是和在原产地的表现是相似的。这是选择外 来树种的依据。
(二)比较树种原产地和 引种地的生态条件
“气候相似论”:只有引种地和原产地的气候相 似,木本植物的引种才能成功。
该理论的作用
成功的实例
该理论的不足之处
(三)研究树种的历史生态条件
1953年,苏联植物学家库里奇亚索夫提出了植 物引种驯化的“生态历史分析法”。
(四)要充分注意 种内遗传变异
不同树种适应性差异很大,在引 种前要充分了解它的适应性;
“引种要结合种源选择”,这已 成为引种工作中的一条; 降水量和湿度; 风; 土壤条件
1 .气温
温度最显著的作用是支 配植物的生长发育,即 限制植物的分布。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年平均温度、最高最低 温度及其持续时间、季 节交替特点等。
年平均温度
极限温度
低温的持续时间
总结
2. 日 照
光照对引种的影响 大致包括:昼夜交 替的光周期、日照 强度和时间。
光周期
光周期在引种中的应用
不同光周期的植物引种后的反应
3. 降水和湿度
4. 风
风也是引种成败的关键因子之一。
例如:巴西橡胶,原产赤道附近的高温、高湿、 无风地区,引种到我国海南岛无风地区,生长 良好;
林木引种驯化
· 林木引种具有树木试验生态学的作用,将能大大丰富树木栽培的知识。
➢ 三、引种的重要性 · 1、 快速、经济。与其它育种方法相比,引种所需的时间短,见效快,投
入的人力物力少,因而是最为迅速而经济地丰富本地植物种类的一种有效 方法。
成功的。 · 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些基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
达出来的性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达出来。
二、引种的遗传学基础
· 引种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适应范围内迁移 。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不同植物种类,其适应 范围相差很大,同一植物种类的不同品种间在适应性上也存在差 异;品种自体调节能力与品种基因型的杂合性程度有关。
林木引种驯化
第一节 引种驯化概念
一、引种驯化
· 广义的引种:是指从外地和外国引进新植物、新品种以及和遗传 育种有关理论研究所需的各种遗传资源。
· 狭义的引种:将植物品种从原有分布范围引入新的地区栽种。 · 简单引种 :引种地与原分布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种植物本
身适应范围较广,只需采用简单的栽培措施就能适应新环境并能正 常生长发育。
➢ 一、引种驯化的程序 · 2、选择引入材料
引入材料的观赏性状或经济性状必须符合引种目标的要求; 引入材料对当地风土条件适应的可能性。 这些工作可以通过查阅有关的研究资料; 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 · 3、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编号登记(档案-后期档案) 登记项目:种类、品种的名称,繁殖材料种类,材料来源和数量,收到日期 ,收到后采取的处理措施(假植、定植等)。来种登记、繁殖登记 将每份材料的有关资料如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观赏性状、原产地生态特 点等记载说明一并归档。不做无档案的引种!
第三章 引种
第三章引种第一节引种的概念与意义一、引种的概念世界上的植物都有它们自己的进化体系和分布范围,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原来的自然分布区迁移到其自然分布区以外的地区种植叫引种。
引种是有目的人类活动,而自然界中依靠自然风力、水流、鸟兽等途径传播而扩散的植物分布,则不属于引种。
广义引种:将植物从其分布区(野生类型)或栽培区(栽培类型),人为移种到新地区。
即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包括引进新的品种和引进新的种质资源。
生产性引种(狭义引种):把外地的优良品种经过适应性试验后,直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成为生产用种。
简单引种:是指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并能正常开花结实。
驯化引种:是指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以致于必须采用杂交、诱变及选择等措施来改变植物的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并正常开花结实。
二、引种的意义1、是植物育种的有效途径2、扩大良种的种植面积,延伸作物种植界限3、充实育种资源中国的园艺为世界园艺做出了巨大贡献,如:美国受栗疫病的为害最严重,在十九世纪末从美洲栗中选出了几个优良品种,并建立了生产性栗园,但在栗树进入盛果前,整个栗园就毁于栗疫病了。
而后波及整个美洲栗的分布区,毁灭了全部大树,并使美国栗几乎不成为一个经济树种。
直到中国栗的引入,才挽救了美国的栗生产。
第二节引种的原理一、引种的遗传学原理遗传学告诉我们,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即P = G + E假如把E作为定数,那么G就成为决定引种效果P的关键因素。
引种的遗传学原理就在于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的大小及其遗传。
品种的遗传适应范围大小,主要受品种基因型的严格控制,控制的方式就是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自体调节能力和缓冲作用。
据D.lewis(1955)等研究认为,基因型杂结合程度越高的类型,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引种步骤和措施
(一)引种步骤 1.引进树种的筛选
2.种苗检疫 对引进的繁殖材料,
特别是病虫害严重的树 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 疫制度。
3.登记编号 对引进的树种,一
旦收到材料,就应详 细登记。
4.引种栽培试验
引种试验一般分为2—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了解外来树种的适应性,如对 气候、土壤的适应情况,病虫害感染的情况,存活情 况等等,并摸索栽培技术。试验时间为轮伐期年龄的 10-20%,小区株数为5-25株。
对第一阶段试验中表现良好的种和产地,作 第二阶段的试验。这时主要了解高、直径的 生长进程、干形、保存率等等。试验时间为 轮伐期1/2,小区株数为16-25株。
在上两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选留少数最有希望的 外来树种作大面积的栽培试验(第三阶段),了 解木材产量,用当地广泛栽培的树种作对照,采 用相同的农业技术措施,以便作出判断,决定是 否推广。小区株数为100株。
4.适当的繁殖方式
由种子繁殖的苗木,一般认为阶段发育年轻,容易适应新地 区的环境条件。
5.农业技术措施
(三)树木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
1.能适应当地环境条件,不需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能够正常生长;
2.不降低原有的经济价值; 3.能够用该树种固有的繁殖方式进行繁殖。
思考题
1.引种和驯化的含义,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2.对待外来树种和乡土材种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对待引种工作要采取既积极又审慎的 方针? 3.在选择外来树种中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4.就你家乡引种成功和失败的外来树种各1—2个, 分析其成败的内在原因。 5.试以我国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为例,讨论我国 各地区从哪些国家和地区引种容易取得成功。
(二)主要措施
1.引种要结合种源和优树的选择
种源多,尽可能从生长、干形或抗性等较条件类型作试验
不同的坡向和地形等会造成温度、土壤湿度等方面的显著差 别,对保证引种成功有重要作用。“适地适树”极为重要。
3.配合引种进行杂交
当引种地区的生态条件不适于外来树种生长时,常通过杂交 改变种性,增强对新地区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