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新闻传播30年_回顾与展望_贾广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6月中州学刊June,2014第6期(总第210期)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No.6ʌ新闻与传播ɔ
中国环境新闻传播30年:回顾与展望∗
贾广惠
摘㊀要:自从1984年‘中国环境报“创刊至今,中国环境新闻传播走过了不平凡的30年历程㊂30年来,环境新闻传播经历了启蒙呐喊期㊁群体曝光期㊁环境议题多样化期三个阶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题材不断拓展,内容逐渐丰富,影响力不断加大,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㊂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环境新闻在媒体处于弱势地位并被放逐于边缘,权力操控与资本的侵蚀严重制约了它的发展,环境新闻自身又由于 运动型 一阵风 的不稳定状态很难形成权威性的影响,还缺乏稳定的激励机制和人才保障㊂今后,在加大学术研究力度的同时,环境新闻传播应该朝着题材拓展㊁时空把握㊁主题深入开掘等方面继续努力,以期在改变人们的环保意识㊁促进环境治理方面更有成效㊂关键词:环境新闻;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G210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6-0168-05
一㊁引言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召开,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会议㊂此后,国内工业化带来的 三废 问题开始受到关注,环境治理开始起步㊂1984年,中国国家环保局成立,并确立了 环境保护 的基本国策㊂1984年,‘中国环境报“创刊,这是世界唯一一家以环境生态为报道对象的专业媒体,它的创刊标志着中国环境新闻规模性传播正式起步,至今已走过30年历程㊂今天的环境新闻已经成为媒体的常客,频繁地展现于公众视野中,如中国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成为近年来典型的环境议题,引起全社会的忧虑㊂显然,中国环境新闻传播在有限而持续地呈现环境风险,最终通过自然灾变与人为环境事故相交织的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强行介入到人们生活中,设置媒介议题㊂30年来环境新闻传播呈现出怎样的阶段性特点,有怎样的变化与发展㊁成就与问题,今后应该如何扩大传播影响㊁获得良好发展等,都是需要回答的重要命题㊂
二㊁环境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
中国环境问题紧随着工业化而出现和发展,环
境新闻传播总是针对环境问题而进行建构,这种建
构背后有深刻的社会运行机制㊂按照阿瑟㊃摩尔的
观点: 新信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使环境治理的新
信息模式应运而生,在这一模式下,信息的生成㊁处
理㊁传输和使用成为环境变革的基本动力来源㊂ ①环境新闻必然揭示环境问题,带动环境治理㊂简略
回顾环境新闻传播走过的30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呈现出不同的特点㊂对于中国环境新闻的发展阶段
有不同的划分,张威教授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将环
境新闻传播历程分为:呐喊时期(1980 1990年)㊁
理性主义的照耀(1990 2000年)㊁全球化时代(2000年至今)㊂②从整体看,他的划分看到了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个文化启蒙时期,新闻报道展现了对重大问题的深度思考和焦虑呐喊,试图唤醒人们的文明意识与行动;但是对此后的环境新闻历程仅仅按照年代整数划分,就显得有些机械㊂环境新闻传播有自身的阶段性特点,在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
收稿日期:2014-01-3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环境保护传播研究“(10CXW014)㊂
作者简介:贾广惠,男,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徐州㊀221009)㊂861
增长的不同态势下,这种传播是有明显变化的,据此划分才有合理的依据㊂笔者认为,基于将经济态势㊁环境形势与政府行动三方面的综合,可以把环境新闻传播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㊂
1.第一个阶段:启蒙呐喊期(1984 1991年)20世纪80年代是个沸腾的时代,文学与新闻的呐喊具有文化标签的意义㊂文学呼唤人的觉醒,新闻展示 新 的世界,各种新思潮开始流行㊂1984年‘中国环境报“的创刊,标志着中国环境新闻的专业报刊出现㊂虽然1979年新华社电讯稿‘风沙紧逼北京城“第一次展示了环境议题,第一次表达了环境忧思,但没有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注意㊂进入80年代中期,环境新闻关注的工业 三废 问题㊁环境卫生问题才开始进入政府议程㊂人们热烈追求的现代化出现了一种 二律背反 :一方面开放搞活㊁发家致富激发了人们空前的创造热情, 有水快流 成为共同遵循的口号;另一方面环境危害静悄悄出现和发展,盲目开发带来了河水变质㊁土地聚毒㊁动植物灭绝等危机,但却没有引起注意,媒体的报道并不多㊂因此,部分媒体和记者发出的呐喊显得弥足珍贵㊂
1987年‘中国青年报“刊发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 大兴安岭火灾系列 (‘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报道,第一次将自然灾害归因到体制问题: 自然灾害之所以造成重大损失,扩大为重大灾难,是官僚主义㊁麻木不仁㊁不负责任㊁违反科学规律瞎指挥造成的㊂ ③当时的报道第一次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给予了强烈关注,推动着反时弊的社会舆论,也启发了公众的环境意识㊂‘人民日报“记者㊁诗人徐刚同样焦灼地关注中国所剩无几的森林,他的‘伐木者,醒来!“影响深远㊂徐刚热烈赞美森林带来的美好馈赠,愤怒地控诉了那些肆意毁坏森林与盗伐㊁滥伐天然林的野蛮行径㊂此后,何博传的‘山坳上的中国“从中国的粮食㊁土地㊁森林㊁河流㊁人口等全方位㊁多层次揭示了中国发展的危机④,引发了社会的忧思㊂但到80年代后期,文化启蒙越来越失去强大的舆论影响,加之其他因素的干扰,环境问题被遮蔽㊂
2.第二个阶段:群体曝光期(1992 2003年)1992年对中国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㊂邓小平南巡讲话,拉开了中国新一轮经商热㊁开发热的序幕,经济增长不断提速,同时带来的副产品 环境污染遍地开花,不断走向失控㊂记者㊁作家陈桂棣通过艰苦㊁深入调查推出了‘淮河的警告“,曝光了淮河流域因污染失控带来的农民生命被摧残㊁癌症高发的恶果,一时影响颇大㊂1993年,在全国人大特别是中国环保元老曲格平的力推下, 中华环保世纪行 奋力出击 28家在京媒体开展了持续至今的专题环境报道㊂ 世纪行 是一场国家级媒体行动,依靠的是国家支持,全国人大与中央14个部委组成了 世纪行 组委会给予组织保障㊂它被赋予极大的权力开展舆论监督,28家国家级媒体每年根据组委会确立的主题集体出动,主要内容和目标是宣传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将法律监督㊁舆论监督㊁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环境与资源重大问题的解决㊂1993年以来, 世纪行 持续曝光淮河领域的污染问题,这是由于深受污染之害的淮河多次爆发污染事故,媒体的多次揭露促使国家调查之后实施了治淮工程㊂ 世纪行 还多次深入其他地方揭露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焦点访谈“的多次曝光更是得到上级领导批示,惩治了很多环境违法行为,直接促使了问题的解决㊂
另一方面,媒体尝试摆脱权力制约㊁针对自然灾难与人为过失引发的环境危害㊁追求更为自由的群体曝光行动,格外引人注目㊂1998年的世纪大洪水与特大沙尘暴,直接暴露了环境恶化的后果,震惊了社会,舆论批评之声不绝,随后国家开始实施退耕还林㊁退牧还草以及全面禁伐天然林政策㊂但紧接着北方发生了连续三年的冬春强沙尘暴,又深深刺痛了国人,这时期出现了一些反响强烈的追踪沙源地的新闻报道㊂环境新闻传播在这一时期较之80年代有了明显的转变,即由被动变为自觉,由一时延为常态,从中央涉及地方㊂不仅如此,曝光的深度㊁力度㊁广度都有了拓展和提升,暗访(‘焦点访谈“)㊁调查㊁追踪手段普遍运用,个案背后的官僚腐败㊁体制痼疾被追问,环境题材大大拓展,从对森林破坏㊁河流污染的关注拓展到对可可西里珍稀动物藏羚羊被疯狂猎杀㊁云南红豆杉遭剥皮等的关注,以及中国环保NGO组织(如 自然之友 成为国内首家民间环保组织,催生了全国和地方各类环保社团)出现,媒体持续关注和跟进㊂
3.第三个阶段:环境议题多样化㊁事故化(2004年至今)
21世纪以来,基于利益冲突的个案式 事件 增
961
中国环境新闻传播30年: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