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5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的,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花”“鸟”的内涵,二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并能根据对事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
2.本单元重点:(1)通过对比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这种手法的运用,使所描述的事物形象更鲜明生动。
如《白鹭》中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落花生》中把花生和桃子、石榴等进行对比;《桂花雨》中把故乡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对比;《珍珠鸟》中把大珍珠鸟的“胆小”与小珍珠鸟的“与人亲近”的前后对比,突出了事物形象,令人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方式理解重点句子,从而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和背诵课文。
(3)练习写作。
能够抓住事物特点,抒发自己的感情。
1 白鹭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宜、鹤、嫌”等12个字。
理解“精巧、配合”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
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课件,白鹭的图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宜、鹤、嫌”等12个字。
理解“精巧、配合”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具体内容包括:1. 诗歌《金色的草地》2. 讲读课文《秋天的雨》3. 语文园地一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诗歌《金色的草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
(2)讲读课文《秋天的雨》,让学生关注作者对秋天景物的描绘,学习生字词。
(3)语文园地一,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首秋天的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仿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诗歌《金色的草地》:作者:徐志摩景物描绘:金色草地、清澈小溪、飘落枫叶修辞手法:拟人、比喻2. 讲读课文《秋天的雨》:作者:张抗抗生字词:晶莹、凉爽、丰收、金黄景物描绘:雨中的菊花、金黄的稻田、硕果累累的果实3. 语文园地一:词语积累: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层林尽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秋天的美景”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秋天的美景无处不在。
金黄的稻田、硕果累累的果实、层林尽染的树林,都让人陶醉。
我最喜欢秋天的落叶,它们像金黄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秋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我热爱秋天,热爱这金色的季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学习课文、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教学方法整单元设计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教学方法整单元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生字词: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段落。
3. 提高阅读能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2.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文章内容。
3.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本单元的文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培养价值观:通过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单元选文丰富,有童话、散文、古诗等不同体裁的文章,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在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设计1.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 第二课时:深入探究文章内容,进行创意表达。
3. 第三课时:进行阅读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策略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进行评价。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阅读理解测试,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计划第一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册内容,激发对新学期的期待。
2. 学习生字词: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词义。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1.第一单元:《朱自清》
–课时安排:第1课至第5课
–教学目标: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理解《背影》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重点:《背影》文本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
2.第二单元:《写人》
–课时安排:第6课至第10课
–教学目标:学习写人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教学重点:描写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写人作文练习、小组互评、展示分享
3.第三单元:《记叙文》
–课时安排:第11课至第15课
–教学目标: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
–教学重点:讲故事的技巧、时间顺序的掌握
–教学方法:故事阅读、故事复述、故事演绎
4.第四单元:《诗歌欣赏》
–课时安排:第16课至第20课
–教学目标:学习诗歌的形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情感
–教学方法: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创作
5.第五单元:《寓言》
–课时安排:第21课至第25课
–教学目标:学习寓言的特点和寓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寓意、分析寓言的寓言语言
–教学方法:寓言阅读、寓言解读、寓言创作
总结
本教案以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为指导,设计了五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不同文体和题材的文章,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对教师教学提供帮助,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进一步的进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式教案整体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式教案整体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3. 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如语法、修辞等。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学生通过写作和口语表达,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观点。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大自然”,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讨论他们对大自然的看法和经历,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课堂阅读学生朗读课文,老师指导学生理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深层含义。
3.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短文。
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4. 口语表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看法和感受。
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总结和反思学生通过写日记或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测验成绩,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通过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评价他们的过程与方法掌握情况。
通过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评价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情况。
以上就是本单元的新式教案整体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 白鹭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配合、适宜、望哨、清澄”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精巧的诗。
”4.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了解作者借助白鹭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2.了解作者借助白鹭抒发感情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步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1.播放课件,认识白鹭。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欣赏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散文,用心走近白鹭,感受白鹭!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3.说说作者笔下的白鹭是什么样的?(是一首精巧的诗……)4.找出作者描写白鹭的句子,感受白鹭的美。
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描写白鹭的句子。
三、自主合作,交流所得1.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听录音,看看脑海中浮现了一只怎样的白鹭。
2.为什么会感受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颜色的搭配,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3.作者看到白鹭,是什么感受?指导朗读课文。
4.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美的?(1)指名朗读,提出要求:注意把白鹭的美及作者对白鹭的欣赏读出来。
(2)背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作者描写白鹭的句子,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3.体会作者借助白鹭抒发情感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白鹭为什么是一首精巧的诗?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一)赏读1-5自然段1.布置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2.集体交流,引导,感悟。
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
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二)赏读6-8自然段1.范读课文6-8自然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课文《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的内容,把握文中表达的情感;2.能运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和表达自己心爱的物品,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感受;3.能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时,表达自己对他人作品的认可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理解并各抒己见《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2.能描述并表达自己对心爱之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心爱之物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课文《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2.教学投影仪;3.班级学生作品;4.黑板、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所写的“我的心爱之物”,并请几位同学上前展示作品,其他同学需要注意观察。
2. 阅读课文《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10分钟)老师播放课文音频,学生跟随阅读,师生共同分析课文中作者对自己心爱之物的情感表达。
3. 学生展示作品(1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依次展示自己心爱之物的作品,其他同学需要认真观察,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想及赞美之词。
4. 表达情感(10分钟)老师指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心爱之物,表达对作品的情感和感受。
5. 小组讨论(15分钟)老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相互交流讨论自己心爱之物的特点,并讨论对他人作品的认可和欣赏之处。
6. 完成习作《我的心爱之物》(2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完成自己的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并互相交流、修改。
六、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强调对他人作品的尊重和欣赏。
七、课后作业写一篇《我的心爱之物》作文,展示自己对心爱之物的热爱之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活动,希望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并表达自己对心爱之物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组单元教学计划一、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的,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花”“鸟”的内涵,二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并能根据对事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
二、本单元重点:(1)通过对比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这种手法的运用,使所描述的事物形象更鲜明生动。
如《白鹭》中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落花生》中把花生和桃子、石榴等进行对比;《桂花雨》中把故乡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对比;《珍珠鸟》中把大珍珠鸟的“胆小”与小珍珠鸟的“与人亲近”的前后对比,突出了事物形象,令人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方式理解重点句子,从而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和背诵课文。
集体备课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主备人:魏永萍共同备课人:五年级组执教人:乔花集体备课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主备人:魏永萍共同备课人:五年级组执教人:乔花把果实埋在地里,即使成熟了也不急于表露。
三、读写结合,感悟写法。
(用时:10分钟)1.组织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2.出示父亲的话,启发思考:父亲借落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个什么样的人?引导感悟借物喻人的写法。
3.指导完成小练笔:试着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选择一种,模仿作者的写法写一写它。
1.分角色读课文。
2.齐读父亲的话,感悟借物喻人的写法。
3.完成小练笔。
4.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小练笔。
5.评议最佳小练笔。
四、积累语言。
(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背诵第10自然段中父亲的话。
2.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写法。
1.自由背诵第10自然段中父亲的话。
2.回顾课文的写法,交流感悟。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目标完成问题所在努力方向集体备课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主备人:魏永萍共同备课人:五年级组执教人:乔花四、拓展延伸。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单元说明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的,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花”“鸟”的内涵,二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并能根据对事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
2.本单元重点:(1)通过对比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这种手法的运用,使所描述的事物形象更鲜明生动。
如《白鹭》中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落花生》中把花生和桃子、石榴等进行对比;《桂花雨》中把故乡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对比;《珍珠鸟》中把大珍珠鸟的“胆小”与小珍珠鸟的“与人亲近”的前后对比,突出了事物形象,令人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方式理解重点句子,从而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和背诵课文。
(3)练习写作。
能够抓住事物特点,抒发自己的感情。
3.具体教学要点:《白鹭》教学要点:本课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白鹭的美。
重点是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式体现白鹭的美。
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时:2课时教学建议: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
借助图片体会白鹭不同形态的美。
《落花生》教学要点:本课采用种花生、收花生、品花生、评花生的顺序,讲述了平凡的花生的不平凡,从而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
重点是通过花生的平凡去品味不平凡的人生哲理。
课时:2课时教学建议:抓住人物的语言,并理解其含义,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多元识字。
《桂花雨》教学要点:本文回忆了童年故乡的桂花,着重描写了“摇桂花”。
重点是能通过回忆故乡的桂花,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
课时:2课时教学建议: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珍珠鸟》教学要点:本文讲述了小珍珠鸟由远离人到亲近人再到喜爱人的过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语文园地一》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学会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提炼主旨。
•掌握本单元中所学习的汉字书写和组词的技能。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讲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理解。
2. 难点•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及运用。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拓展及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铺垫课文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 学习篇章•词语分析: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段落理解: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和情节。
•朗读练习: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互动:让学生交流对课文的理解,讨论其中的难点和亮点。
3. 练习巩固•单词和句型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课文改写: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改写,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 课外拓展•阅读活动: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反馈和分享。
•作文习作: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发现不足和进步之处。
2. 反思•思考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之处。
•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调整教学策略。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真思考,积极表达,提高语文水平,培养综合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小兔拔河》这篇课文背后的寓意,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练习读懂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通过课文和练习,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小兔拔河》这篇课文,提出“拔河”的概念,并让学生分享一些和“拔河”有关的经历和故事。
2.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背后的寓意及主要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1.课文的主题是什么?2.主人公小兔的性格是怎么样的?为什么?3.故事的发展是如何的?4.故事的结局是什么?3. 集体朗读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以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和语感。
在朗读过程中注重情感渲染和语调的转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情境。
4. 课文分析教师对课文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较为难懂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动手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出这些难点。
5. 讨论分享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提出以下问题:1.故事中小兔们是如何克服了困难的?2.你认为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拔河比赛有哪些规则?你有没有参加过拔河比赛?感受如何?6.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情境。
7. 练习题教师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并同时对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进行练习。
三、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能力的考核。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落实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式教案整体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式教案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2. 掌握第一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词语。
3. 能够正确朗读、理解和运用第一单元的课文。
4.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和表达。
教学重点1. 掌握第一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词语。
2. 能够正确朗读、理解和运用第一单元的课文。
教学准备1. 课本《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2.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第一单元主题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概念讲解1. 向学生介绍第一单元的主题和内容,并简要解释相关概念。
2. 通过示例和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第一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词语。
听说训练1. 播放第一单元的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 组织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运用第一单元的词汇和词语进行简单的对话。
阅读理解1. 学生独立阅读第一单元的课文,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2. 小组合作阅读,学生互相讨论并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语言运用1. 引导学生根据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2. 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总结归纳1. 教师对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检查自己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学延伸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
2. 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阅读与第一单元主题相关的书籍。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口头评价。
2. 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书面评价。
参考资料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2.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册3. 课外相关阅读材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作文。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写一件自己心爱的物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致的描绘,表达出自己对这件物品的喜爱之情。
这篇作文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选材不当,不知道写什么;2. 描绘不具体,缺乏细节;3. 表达情感不到位,文章缺乏感染力。
因此,在教学本课作文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材,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具体描绘,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选择一件自己心爱的物品,并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致的描绘,表达出自己对这件物品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观察、体验和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物品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选择一件自己心爱的物品,并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致的描绘,表达出自己对这件物品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选材,以及如何进行具体描绘和表达情感。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选材和构思。
2.实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展示优秀作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具体描绘和表达情感。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一些关于心爱之物的优秀作文实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
2.学生准备:观察生活中自己喜欢的物品,为写作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谈话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心爱的物品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心爱之物的优秀作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写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以“自然界中的事物”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散文式的课文,从对花、鸟等自然界中的事物的描写中体会情感,初步了解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本单元分别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一篇略读课文——《珍珠鸟》、一个口语交际、一次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根据不同的意思用同一个词语写句子。
3.学习一些描写事物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写出自己对一种事物的感受。
5.把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并深入体会。
6.背诵古诗《蝉》并理解诗意。
三、单元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并深入体会。
2.学习一些描写事物的方法。
四、单元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写出自己对一种事物的感受。
2.领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从中得到启示。
五、单元教学准备PPT课件六、单元课时划分《白鹭》 2课时《落花生》 2课时《桂花雨》 2课时《珍珠鸟》 1课时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1课时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2课时语文园地 2课时1.白鹭2.落花生3.桂花雨4.珍珠鸟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以“书海撷英须效率”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共安排了四篇精讲课文——《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冀中的地道战》;一次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教学本单元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的方法。
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
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带着问题读课文,通过常规的圈画,在快速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组的重点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从而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优秀教案(共7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优秀教案(共7课时)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美丽家园”,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本单元共包含7篇课文,分别为《草原》、《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灯光》、《开国大典》、《开国大典》、《开国大典》。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文中某些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可能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
2.难点:对文中某些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
2.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3.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5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进行讲解和示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习作是什么,习作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2.掌握描写一个自己心爱之物的写作方法。
3.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示心爱之物的魅力。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2.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感受和情感的能力。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自己心爱之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习作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2.描述心爱之物的细节,展示其独特魅力。
难点1.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描写心爱之物。
2.如何表达对心爱之物深深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物品图片或物品实物,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心爱之物是什么,为写作做准备。
学习任务(30分钟)1.讲解习作的写作特点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心爱之物进行描写。
2.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师生互动,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写作。
总结(10分钟)请几名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分享心爱之物,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鼓励。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写作任务:写一篇《我的心爱之物》习作,要求生动具体,感情真挚。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激发学生表达自己情感和情感的能力,通过写作习作展示学生对心爱之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紧密,学生参与积极,但仍有一些学生表达能力有限,难以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因此,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增加口语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确保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维,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融会贯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案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作文。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写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通过介绍这件物品的外貌、功能、特点等方面,表达出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材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观察不细、表达不准确、感情色彩不足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并将这种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对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受的生活态度。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他们在作文中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心爱之物,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2.示范法: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和描述。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图片、实物等。
2.学生准备:观察自己心爱的物品,准备作文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物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达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自己心爱的物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的外貌、功能、特点等,表达出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教师的表达。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展示自己心爱的物品,并用语言描述。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描述的准确性。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名学生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全班学生进行指导。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起步”,包含了《草原》、《bolt》和《灰雀》三篇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对于一些生僻的字词和文中的深层含义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字典、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大意。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提高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3.写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交流。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字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本单元的主题“起步”,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分别呈现《草原》、《bolt》和《灰雀》三篇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针对每篇课文,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同时,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可以通过查阅字典或小组讨论的方式。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对于学生未能回答正确的问题,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的感想和体会。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例如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的“起步”故事。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期第一单元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含作业设计)

五上第一单元一花一鸟总关情一、目标与内容(一)学习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24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正确书写29个生字,理解并会写2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课文背一背。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体会、积累蕴含作者感情的句子。
4.能尊重不同见解,梳理总结大家的意见,制定出班级心爱之物展览会公约。
5.练习写自己的心爱之物,能够抓住事物特点,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并乐于分享习作。
(二)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三)教材分析本单元编排了精读课文三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略读课文一篇《珍珠鸟》,这些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
《白鹭》通过对白鹭诗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落花生》借助花生的特点,抒发了作者“要做有用的人”的感悟;《桂花雨》叙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童年回忆,把思乡怀旧之情倾注其中;《珍珠鸟》通过对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作者与珍珠鸟的美好情谊。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情抒发感情的方法”,把情感寄托在描述的事物中,是文章表达情感的常见方法。
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品味表现事情特点的语句,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本单元课文描述的不同事情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习作的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重在引导学生围绕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这是在把内容写清楚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学生习作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的设计重在抓住四篇文章中的共通价值,即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并从课文学习中受到启发,发现事情的特征与抒发的感情之间的关联,并能关注身边的事物,写出对身边事情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白鹭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
(觅食、栖息、低飞)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
(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学生背诵有关白鹭的诗句。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精巧的诗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意境。
)3.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 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
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
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第五小节--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听听课文6-11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三、赏读6-11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范读课文6-11小节。
(音乐稍低)2.指名交流捕捉到的关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觅食、栖息、低飞)3.布置学生自读自悟: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
第一幅图--白鹭觅食(第6小节)(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恬静安详,如诗般迷人!(3)欣赏画面并取画名:多美的一幅画,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
文中不说白鹭“叼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5)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指导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
第二幅图--白鹭栖息(第7小节)(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栖息图”是啊,白鹭垂钓美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3)看看图,读读画面下的文字,再说说你们的感受吧?(4)指名交流感受。
(5)点击画面隐藏的文字“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然登高,独处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瞭望吗?(6)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
(7)配乐齐读课文。
的确,郭沫若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
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第三幅图--白鹭低飞(第8小节)(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低飞图”及第8小节的内容。
(3)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
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看白鹭乘着夕阳归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目睹白鹭的亲身经历。
▲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般的美!第四幅图--白鹭全部生活场景(1)展示白鹭生活场景组合图,配乐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3)指名集体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4)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5)全景图中显示第11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6)齐读第11小节。
让我们和郭老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吧!(7)板书:韵味无穷的诗四、赏读全文,总结全文1.赏读全文。
也许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
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2.齐读。
(音乐渐高)3.指名说说欣赏了全文以后的感受。
4.教师总结:老师最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人类发现美的眼睛。
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五、布置课外作业1.背诵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2.阅读类似课文《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1、白鹭颜色的配合精巧的诗身段的大小觅食白鹭觅食图栖息白鹭瞭望图韵味无穷的诗飞行白鹭低飞图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读拼音,写字词。
1.她衣着朴 sù(),但是让人感觉很美。
2.这个xiázi()里装着一只kǒu shào(),那是老师送给我的礼物。
3.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ái hè()非常喜欢在这里停留。
二、选词填空。
嗜好爱好1.打篮球是我的(),因为打篮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大家的友谊。
2.他有吸烟这个不良(),因此身体很不好。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受。
〖m〗第四课时一、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的下面打√。
色(素速)适(宜以)白(鹤贺)(兼嫌)气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2.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3.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它却很悠然。
()三、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B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句话运用了()的写作手法。
A比喻 B对比 C拟人2.落花生教学目标: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8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6个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3.理解父亲借花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字词的理解,了解花生的特点和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弄清课文的主次。
2.难点是想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及其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常识的资料。
2.教师准备落花生和其他果实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和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谁能猜出这是什么?(板书课题。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花生的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
2.导入新课。
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
本文的作者有一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的童年时光。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疏通字词。
(1)要特别注意①正音:“榨”是翘舌音,读zhà,不读zà;“空地”的“空”读第四声;“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②写字:“慕”的中部是不要多写一横,不要写成“目”,下部不要少写一点,不要写成“小”;“亭”下面是“丁”,注意不要写成“子”;“吩咐”都是“口”字旁;“亩”和“播”都有一个“田”字。
排火车读生字:亩(mǔ)播(bō)浇(jiāo)吩咐(fēn fu)亭(tíng)榨(zhà)慕(mù)矮(ǎi)(2)新词理解。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
2.自由读课文。
(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长句子注意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