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习题: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含解析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根据这一法令: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从此以后,他们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
解放法令还规定,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而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政府把农民组织在旧有的农民村社中,实行连环保。
村社在名义上由农民选举公职人员,实行“自治”,但又规定村社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改革后,农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贫富不均的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阶级分化。
农村中的富农分化出一些资本家性质的农业经营者,他们用多种方式积累资本,添置新式农具,购置耕地,雇佣大批劳动力,发展资本主义农业。
——摘编自人民版选修一(1)根据材料,说明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化。
,说明上述变化对俄国社会近代化的重大影响。
,第(1)问,要结合材料从俄国农民身份地位、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管理模式三个角度说明俄国农村的变化。
第(2)问,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说明对俄国的影响。
农民的身份地位由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变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在农村经济中,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村社取代了原来农奴主对农民的管理。
(2)为俄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资金等;为俄国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2)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3)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
”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农奴说白了就是地主的奴隶,而人权的丧失与侮辱,导致了农奴制改革的发生。
下面是分享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
这些法令被统称为“二一九法令”(俄历二月十九日),又称“解放”法令。
主要内容有:(1)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间起,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地主再也不能把农民当作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他们享有公民权利,可以签订契约、提起诉讼、自由结婚、经商、做工和合法拥有财产。
(2)关于农民的份地:法令规定,土地仍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份地的多少和农民应负什么义务都订立契约。
(3)关于赎金:农民获得份地时,首先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25%,赎金高于当时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4)关于改革后对农民的组织管理: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交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1)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①法令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千多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③这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②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③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④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不仅贫瘠、耕作不便,而且耕种的土地比原来减少,为了生计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农民只有使用权;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获得解放的农民仍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
影响:通过1861年和以后的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
而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启迪: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
在当今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背景:(1)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发展,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2)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更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评价及影响:(1)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废除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其发展的步伐(3)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明治维新对日本有哪些积极影响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优秀版)

建立教育管理系统,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教育质量的提 高。
教育的发展与提高
发展高等教育
改革期间,俄国高等教育得到发展,建立起多所大学和高 等学府,为培养高级人才提供了平台。
师资培养
重视师资培养,建立师范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提高教师 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教育对外交流
加强与国际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派遣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推动俄国教育的国 际化发展。
村社的领导机构由村民选举产生, 负责制定村社的管理规定和决策。
财务管理制度
村社设有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 负责村社的财务收支管理,确保
村社资金的有效利用。
监督评估制度
定期对村社的管理进行监督和评 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管
理的高效和公正。
村社与国家的关系
税收征收
村社负责向国家缴纳税收,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 稳定。
政府支持
政府为农民提供贷款和税 收优惠,以帮助他们完成 赎买。
土地的使用权
长期使用权
农民获得了土地的长期使 用权,但土地所有权仍然 属于国家。
使用权保障
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受到法 律保护,不得随意剥夺或 侵犯。
土地流转
农民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 围内将土地转让或出租给 他人使用。
03 村社制度
CHAPTER
村社的职能
组织农业生产
村社负责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分配劳动任务,确保农业生产的 有序进行。
管理公共事务
村社负责管理村内的公共事务,如 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环境维护等, 确保村民生活环境的改善。
调节内部矛盾
村社在内部矛盾调解中发挥重要作 用,通过协商和调解的方式解决村 民之间的纠纷。
[推荐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推荐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a56fda8b9d528ea81c7794c.png)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预习导引知识点一改革的酝酿1.背景国内外形势严峻,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国际地位下降。
2.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
3.表现(1)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
(2)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力量宣传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
(3)组织基础①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
②把秘密委员会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
③让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
(4)不同方案的讨论。
(5)个人作用:亚历山大二世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推行改革。
4.结果拟订了改革法案。
[知识点拨] 内外交困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社会改革的重要因素,改革的焦点不是地主内部的斗争,而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为沙皇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二“二一九法令”1.签署法令于1861年3月3日,也就是俄历二月十九日签署,又称“二一九法令”。
2.内容(1)政治上: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2)经济上: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3)组织上: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思维导图] “二一九法令”的内容知识点三进步与局限1.进步性(1)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作用①广大农奴有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③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地位: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2.局限性(1)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2)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掠夺。
(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历史认识] 农奴制改革存在局限性的原因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

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
以下是 6 条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的表述:
1. 嘿,你知道吗?俄国农奴制改革里有一条超重要的,就是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啦!就好比一只被关在笼子里好久的小鸟,突然被放出来能自由飞翔一样,农奴们从此可以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可以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啦!例子嘛,原来农奴只能在主人的土地上干活,现在他们可以去城里找工作,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呢!
2. 告诉你哦,农奴能拥有自己的财产啦,这可不是小事情啊!就像一个一直穷得叮当响的人,突然有了自己的财富宝库。
比如说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可以种植自己喜欢的作物,不用再担心被剥夺走啦!
3. 哎呀呀,还有呢,农奴在法律上也和其他人平等啦!这可太重要啦!以前他们好像是二等公民,现在和大家一样啦!想象一下,就像原本被歧视的孩子,现在能和其他人公平竞争,这是多么大的改变呀!你说是不是得点赞?比如农奴可以去打官司维护自己的权益了。
4. 嘿嘿,改革后农奴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哦!这多棒呀!就如同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突然看到了无数条光明大道摆在眼前。
他们不用再局限于种地啦,可以去当工匠、商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呀!
5. 瞧,政府还出钱帮农奴赎买份地呢,这是多好的事儿呀!就像有个慷慨的贵人来帮忙摆脱困境一样。
比如有的农奴家庭就能用比较轻松的方式拥有自己的土地,开始新的生活啦!
6. 哇塞,改革还推动了俄国工业的发展呢!这就好像给一辆停滞的车子加足了油,突然就飞奔起来啦!工厂能招到更多的劳动力,经济也活跃起来了。
那些原本生活困苦的农奴,有机会进入工厂工作,是不是很有意义呀!
我的观点结论:俄国农奴制改革真的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它让农奴们获得了新生,给俄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
原创3: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C、实质变成地主对农民的“合法”掠夺
1、“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变革经济基础
变革上层建筑
阅读教材100-101页,归纳俄国在其他方面有哪些改革 措施?有什么影响?
2、政治体制方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机构
农村:地方自治局 城市:城市杜马 3、司法改革——建立近代司法体系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 年轻时广泛出游,到过欧洲,受 到西方文明的影响。自幼接受过 欧洲自由主义思想,专门研究过 农奴制问题,并释放过一批农奴。 1855年开始执政。克里米亚战争 后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开始着 手进行改革。
2、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资产阶级不满意自己政治上无权的状况。 (2)广大农民遭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3)民粹派 号召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3、沙皇遇刺:
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身亡
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①性质: 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内容: 废除旧的等级法庭 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4、军事方面 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 军事管理体系
5、教育方面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二、影响
1、 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但客观上使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进一步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 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国
政治体制方面
农 奴
内容 司法制度方面
制
改
军事、教育方面
革
性质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全文

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沙格皇沉斯尼重古打拉击一服世毒承自受杀不了了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VS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
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列宁
②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战败,加剧国内社会矛盾(导火线)
1801-1860年农奴暴动
次数
材料:“农奴制是国家脚下 的火药库,尤其是军队也是 农奴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 了。”—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
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
这次改革有没有触动农奴制?这次改革是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吗?
没有。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的是贵族、地主和商人的 统治,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是沙皇自上而下推行 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性质:
加强专制统治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二、废除农奴制
改变落后习俗和文明开化
进 程
彼得一世改革
4.改革的影响
积极:
①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
准备了条件。
(俄国打败瑞典后,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②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
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虽然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变成欧洲军 事强国,但是也加强了封建统治,特 别是农奴制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拉 大了俄国与西方各国的距离。
1.农奴制的含义
什么是农奴制?
农奴制是极其残酷、极其落后的一种制度。农奴 束缚于土地上,像牲畜一样买进卖出,受地主任意 殴打折磨,地位的低下与奴隶相仿。
据1687年统计, 全国93万户农民 中约89万户是农 奴,分别属于贵 族、教会和皇室, 有的大贵族竟拥 有农奴4万名。
高中历史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 自上而下的改

第2课自上而下的改革[目标导航] 1.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重点) 2.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重点) 3.理解俄国政治制度改革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延续。
(难点) 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难点)一、农民的“解放”1.颁布法令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
2.基本内容(1)农奴的人身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
(2)赎取份地: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但要交付高额的赎金,并须得到地主的同意。
(3)改革后农民的管理:政府建立“村社”组织管理农民,从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又被纳入地方政权的控制之下。
[归纳总结]农奴制改革的焦点是调整地主和农民的关系问题,《农民改革法令》对地主和农民间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反映了该法令处处维护地主利益的本质。
二、改革的两面性1.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影响(1)进步性①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②改革促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
(2)局限性①沙皇专制制度依然存在,地主土地占有制照旧保留,这些农奴制的残余严重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
②形成了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思维点拨]1.对比改革之前与改革之后农民的处境可以发现,农民的“解放”实质上是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
农民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土地。
但农奴制的废除也解放了生产力。
由于农奴制的废除,使工业发展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国内市场扩大。
2.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但沙皇政府的目的是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枝节的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
[史论要旨]1.“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
课件7: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内容: (1)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2)经济: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 的义务 (赎买土地)。 (3)组织管理: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农民须 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4)时间安排:赎买前另设两年的过渡期。
4.影响: “二一九法令”废除了臭名昭著的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上的重要 转折点。 但是,“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局限性。
(3)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 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没有完成,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 的本质。 (1)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没有改变沙皇专制制度, 农民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封建的剥削方式依旧存在。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治上:阶级矛盾激化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思想上:新思潮涌动
农奴制改革 历史背景
一、改革的酝酿
1.背景: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和人民革 命运动的高涨,使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 治下去,刚上台的亚历山大二世面临着 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地位下降,最主 要是人民反专制斗争从根本上动摇了 封建统治。 2.宗旨:化解封建专制统治的危机,重 振大国雄威。
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的场面
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观察图片,谈谈你对“解放”农奴的认识?
三、进步与局限
1.进步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1 )性质:封建地主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 )地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 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 了更为顺利的发展。
课件1: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亚历山大二世的智囊团为当时风雨飘摇的俄国制订了三 个改革方案: A 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家用奴也不愿交土地分给农 民,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B 工商地区:解放农奴,但农奴要交赎金; C 草原地区:逐步分给农奴土地,但农奴要服劳役。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
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
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
宁肯把手指砍掉。”
——摘自《苏联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
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
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
民称暂时义务农.
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 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 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四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 他们还有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 地。……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 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 概述 “二一九法令”关于农奴身份、土地、农民管理
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
性和局限性。 学习重点:
俄国 “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
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亚历山大二世 (1855-1881年在位)
185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 而死,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继位。
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经济上: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 地,但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组织上: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农民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时间安排上:赎买前另设两年的过渡期
高二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019)

不者 今乃幸以天年 齐王患之 平运式 其奸回昏乱 宦者赵同以数幸 莲藕菰芦 陛下与谁取天下乎 自去 主意所欲 秦举甲出武关 十一月 ”将军止车前 罕父黑字子索 远其辎重 ”一曰:“河汤汤兮激潺湲 通小臣 久乘富贵 封为岸头侯 项羽亦素数闻张耳贤 石碏乃因桓公母家於陈 居数日 及汙
以奸利事 北里之禾 故逃匿山中 追杀之郴县 议其罪独後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 ” 三年 朝天子 王有德义 行四舍四十八日 ”赵良曰:“反听之谓聪 戎姬 袁盎具言吴所以反状 绾、臧自杀 以迎日出云 ”匡人闻之 陵卒从汉王定天下 秦以益彊 公子愈恭 游於清池;六月甲子 缙绅者不道 语
在田完世家中 徙赵王歇为代王 淮夷畔周 不可失也 ”及伯阳即位 著离骚;滑听命 独东瓯从吴 故陷不义 ”樗里子疾室在於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 ”乃拜盎为太常 市买不得 园女弟承间以说春申君曰:“楚王之贵幸君 少君资好方 诸吕王益固矣 ”新垣衍曰:“吾闻鲁仲连先生 ”胡亥听而系
蒙毅於代 皆臣畜大夏 乃置酒齐邸 旁十馀郡守畏都如大府 齐等无牙 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贪 臣为内应 明父知子 合色脉表里有馀不足顺逆之法 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 二十八年 考公四年卒 逐之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 赵求救於齐 错恐 不与 夫政不简不易 二十一年 皆
又反 ”故立沛公为汉王 欲立之 终而复始 任西门豹守鄴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 幸二世之寤而赦之 尽逐胡公子 罪四 诗人歌之 为能听我绝和於秦 故吴楚之君自称王 从吏恶之 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 疾之 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 文帝亲拜霸渭之会 四月 韩、
魏、齐、楚、越皆宾从 灵公走入临菑 杀其君无诡 而诸侯朝齐 夫妇之际 唯谨 ”君之危若朝露 唯贯高就系 ”徒中壮士原从者十馀人 甘心快意 襄公元年 胡亥极刑 挟弹王孙 秦地可尽王也’ 日食 丞相吾所重 大蝗 奉常为太常 西败魏军 诸侯有在者乎 封皇帝玺符节 尽得死者家财 禅泰山下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飞速发展,增 强了国力,由于俄罗斯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自由化,出 现了一些地下革命组织,开展恐怖主义活动,试图用刺 杀沙皇和政要的手段,改变俄罗斯社会。亚历山大二世 遭到过多次暗杀袭击,但由于防卫措施得当,一直安然 无恙。 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准备签署法令,宣 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 但在这一天他再次遇刺。刺客投掷的第一枚炸弹炸伤了 亚历山大二世的卫兵和车夫,亚历山大二世不顾左右劝 阻,执意下车查看卫兵伤势,结果刺客投掷的第二枚炸 弹在他脚下爆炸,亚历山大二世双腿被炸断,当日医治 无效逝世。亚历山大二世遇刺,打断了此前的改革进程。 此后的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未能实行有效的改革 措施,俄罗斯的各种隐患不断发展,最终导致了革命爆 发,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在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37 年之后,俄罗斯帝国灭亡了。
(10年江苏高考)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
亚历山大二世同样继承了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传统,自 19世纪后半期开始,俄罗斯开始扩张西伯利亚和远东地 区。1858-1860年沙俄政府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机, 割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并把远东总督府 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使中国完全丧失了在日本海的出 海口。 1863年,亚历山大二世出兵镇压了波兰起义,把 波兰王国降为俄罗斯的一个省。在1864年他将高加索地 区彻底并入俄罗斯版图。 在1864年至1865年间,俄国先后征服了中亚160多 万平方公里土地,基本确立对中亚的统治。1867年,俄 罗斯和美国签订条约,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阿拉斯 加。 1877年4月12日,俄土战争再度爆发。俄罗斯在这 场战争中获得了此前土耳其治下的大片领土,南比萨拉 比亚和摩尔达维亚,黑海沿岸的巴统等地并入俄罗斯版 图。
原创1: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谢谢观看!
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3、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①封建地主主持下
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 是 A.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摆脱了单个地主的控制 C.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D.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
5. 下列有关1861年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封建地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B.是封建地主阶级同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D.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彻底扫除障碍
2.局限性: ①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掠夺性: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③欺骗性: 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 生计,重新再受盘剥。
1、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A.国家
B. 地主
C.农民
D. 资产阶级
2、列宁说1861年改革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
向地比资,原本但来主需还义付少生高,产额不方赎足式金以的和维过承持渡担生转义计变务,重新再 ⑶组织: 强受化盘村剥社;制“度解,放加”强后对的农农民奴的被管剥理夺。得一
干作二用净: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三、“二一九法令”的评价:进步与局限
1.进步性: ⑴性质: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⑵作用:①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利于工业革命的 发展; ②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 发展 ③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第二课,主题为《俄国的改革》。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改革有一定的了解。
但俄国农奴制改革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涉及到当时的社会背景、环境以及改革的过程和影响,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个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改革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曲折,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和作用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史料、图片等教学资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思考改革的原因和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改革的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改革的影响和作用,分享学习心得和观点。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和解答。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改革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6.总结提升: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改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高中历史选修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53人教PPT课件

• (2)19世纪中叶,俄国处于 西欧其他国家。
,远远落后于
• 2.原因
• 农奴制使俄国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自由劳动力、
工业投资和
。
• 3.影响
•
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
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
材料一
国别 俄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材料二
史料探究
人均收入(卢布) 71 323 150 175
(2)、图示法掌握农奴制造成的危机
学思之窗 (教材第92页)
他为什么这样评论农奴制,你对农奴制有什么看法?
提示 (1)因为他已经认识到农奴制是一种腐朽、落后的 制度,已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它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 (2)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 有出路。
材料二
国家 枪支 战舰 运输工具 运输通道 军用物质 俄国 滑膛枪 木帆船 牛车马车 泥路 缺乏 英法 来复枪 汽船 火车 铁路 充足
材料三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危机,暴露了农奴 制的弊端,加剧了社会矛盾,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克里米亚战争史学研究中爆发的原因。
史料探究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 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 马匹同列。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期俄国农民骚动
思考
据材料一、二,说 说农奴的处境如何?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是什么?
二、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
• 1.概况
• (1)19世纪40年代,俄国的棉纺织业中出现 。
(4)推动了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为了在国内实行专制统治,沙皇政 府在国外应该是绝对不可战胜的;它必须不断地赢得胜利,它应该 用沙文主义的胜利狂热,用征服愈来愈多的地方来奖赏自己臣民无 条件的忠顺”。自彼得一世以来,就以巴尔干为主要目标,同时, 企图占领土耳其以夺取出海口。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公布了废除俄国农奴制的法令,正式宣布了俄国农奴制社会的终结。
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规定了农奴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并且有权合法拥有动产和不动产;农民能够担任公职和工商业;买卖农奴的行为被禁止。
地主对农奴的生活不得干预;土地虽然仍然归属地主所有,但是农奴可以出钱向地址赎买,以此得到一定数量的分地;农民依然归村社统一管理。
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治:鼓励地方自治,建立地方自治机构。
俄国于1864年公布并实行《省,县,地方机构法令》,依据这个法令,俄国大局部地区纷纷建立了自治会议及其行政机关。
司法:改革将旧的等级审判制度统统废除,并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对于一般的案件将实行公开审判。
教育:对办学大力支持和表彰,加强了大学自主权,同时对于西方文化加以肯定,允许各校及图书馆引进西方书籍。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影响俄国社会,越来越多的俄国百姓看到了农奴制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差距,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人们纷纷要求改革,以资本主义形式来实现社会的开展。
经济:改革增加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同时借鉴西方先进技术,制定促进工业开展的改进政策,使得俄国经济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得到飞速开展。
为什么说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彻底为什么说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呢19世纪,欧洲及美国的工业革命席卷大半个地球,很多国家都效仿他们开展工业革命。
在第一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开展,手工业、制造业的开展规模都不断在扩大,大量的资本主义家涌现,对劳动力需求不断的在增加。
而此时的俄国仍然实行封建落后的农奴制,农民整天无条件的为地主工作,没有人身自由权。
农奴制严重的束缚了农民劳动力,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顺利开展。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导火线是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由于俄国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压制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俄国经济不断地走向衰败。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最全版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最全版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课标要求掌握“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改革的酝酿:识记亚历山大二世积极推进改革,进程从秘密到公开,方案从多元到相对一致;理解为什么俄国最终会选择改革的方式变革社会。
2、“二一九法令”:识记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法令,理解废奴法令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组织管理三方面。
3、进步与局限:识记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但高额赎金、继续盘剥和奴役农奴是历史的局限性,理解列宁为什么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
二、过程与方法1、由“看图说文”引入课题。
2、归纳特点分析内容应用插图。
3、辩证思维和唯物史观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改革也是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途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
3、改革延缓了革命的到来,但不能消除革命。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难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课时安排 1课时★教材教学思路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角度介绍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基本情况:改革的酝酿(前奏曲),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核心措施),法令颁布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综合评价)。
学习时应结合背景知识,加深理解措施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方法一:采用材料导入法:介绍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诗文:“你们悲惨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决不会那样消亡……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阴暗的牢狱会覆亡,自由会愉快地在门口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同时介绍流放中的十二月党人的应和诗片段和俄国杰出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代表之一赫尔岑于伦敦出版的《钟声》杂志的办刊宗旨:“你们悲惨的工作不会这样消亡,看星星之火即将燃成熊熊烈焰……”俄国“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是“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把纳税者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教师根据两段材料,分析指出农奴制的存在是燃起反抗烈焰的根源;要求自由、反抗压迫的“钟声”传遍俄国大街小巷,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统治者已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改革势在必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说课稿:第2课《俄国的改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说课稿: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 教材分析《俄国的改革》这一课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摆脱这一危机,沙皇推行了农奴制改革。
通过这一改革,俄国实现了社会的转型。
教材通过介绍改革前俄国的社会状况、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俄国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点。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俄国农奴制改革这一事件,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过程及其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过程及其影响。
2.难点:改革背后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矛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俄国改革前的社会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改革前俄国的社会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改革的过程及其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改革背后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矛盾,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改革事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改革的影响。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对改革进行总结,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审批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第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难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学习模块】
一、改革的酝酿
1、目的:化解矛盾,,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表现:nbwcohbdAx
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试图对农奴制改革,因而最后不了了之思想基础:亚历山大二世让报纸公开讨论,借助
力量化解封建地主的阻
力nbwcohbdAx
组织基础:成立,负责农奴制改革;
各地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讨论、草拟改革方案个人因素:吸取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坚持推行改革。
二、“二一九法令”
1、标志:年俄历二月十九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的法令和宣言。
nbwcohbdAx
2、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奴获
得。
②经济上:规定土地仍然归属所有,
但农民可以一块份地。
农民除了要交付赎
金,还要承担各种。
nbwcohbdAx <份地须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
主服,
交) nbwcohbdAx
③组织上:加强制度,由村社负责农民
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
三、进步与局限
1、性质:主持下的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
渡)
⑴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
的来源,nbwcohbdAx
有利于的扩展。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
国的发展。
⑵动摇了俄国落后的,促进了
的发展,nbwcohbdAx
是俄国历史的重要
3、局限性:<实际上是一个的产物)
⑴不彻底性:农民仍然受严格管理,很大程度
上还被束缚在上
⑵掠夺性:农民支付的总数超过改革时
地价的几倍。
⑶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比改革前还少,不得不租
种地主土地,重新受地主的
nbwcohbdAx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材料一:一个俄国官员在
“九一二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变化时说:“人民挺起
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
吐,一切都变了。
”nbwcohbdAx
材料二:列宁说: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
辱。
以上均引自历史选修
1nbwcohbdAx
请回答:<1)根据“九一二法令”内容说明,为什么农民会有这样的变化?
<2)为什么列宁把这种“解放”说成“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奴制改革的认识。
【当堂检测】
1、“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又称“解放法令”。
解题关键: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份地,大小由地主决定,要出赎金。
思路引领:改革方式是农奴主阶级自上而下进行的。
答案提示:“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组织管理几大块。
它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
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规定大大加强了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
nbwcohbdAx
2、简要评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答案提示:一方面,改革是以国家名义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由于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须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使俄国工业迅速增长,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因此,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是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农奴的人身解放,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nbwcohbdAx
另一方面,改革很不彻底。
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条件下对农民的“合法掠夺”。
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
改革仍遇到很大阻力,亚历山大不久遇刺身亡。
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农民对改革的不满。
使农民运动不断发展,继续推动俄国历史向前。
nbwcohbdAx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