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美团与大众点评激战背后的营销新变

合集下载

美团vs大众点评SWOT分析

美团vs大众点评SWOT分析

美团vs大众点评SWOT分析双方优势劣势分析(SWOT分析)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1)中国餐饮业发展迅速,第三方餐饮业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第三方网络餐饮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

餐饮O2O商务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9年将超过2亿人次,餐饮O2O行业市场规模也将达到1249.6亿元。

(2)外卖成为本地生活O2O新的竞争焦点,通过入股整合饿了么,弥补外卖业务的短板,间接获得腾讯用户与流量支持。

可以充分利用与腾讯的平台整合优势进行创新性应用,谋求更显眼的入口位置,寻找新的业务合作方式。

(3)在宏观经济环境的多元化下,产品多样化,需求多样化,消费者个性多样化。

而国内的O2O项目技术推进改革还比较迟缓,用户端产品同质化严重。

我方进行了事业部制度改革对垂直行业进行深耕,布局相关产品和业务延伸。

在创新开发颠覆式的O2O产品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Threat(挑战)(1)团购市场产品混乱:今年所曝光的团购的乱象开始引起网民的警惕,产品以次充好、货物缺失,甚至以团购名义集资,携款逃逸,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2)政策真空,管理不当:越来越多的团购网站进入运营,出现百团大战的疯狂局面,千万市场秩序的混乱。

(3)盈利模式普遍单一,对资金吸引力较小:目前中国团购网站盈利大多靠佣金,拓展性不够强,导致一部分的外国投资公司开始撤资。

(4)在资本市场情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面临融资困境。

我方在十年运营期间已经融资六轮,低估值与高投资让创始人的股份在这六轮融资中不断被稀释,对公司控制权逐渐下降。

由于格局不明朗、烧钱太快、盈利未期,我方存在融资困难风险。

(5)传统PC端广告业务逐渐萎缩,拥有曝光能力和交易闭环的团购模式的出现,导致广告模式向交易模式迅速转化。

作为核心价值的“点评”体系受到团购网站由于交易产生的商户点评冲击,商业模式优势面临蚕食威胁。

浅析美团经营现状及发展

浅析美团经营现状及发展

浅析美团经营现状及发展1. 引言1.1 企业概况美团是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北京。

公司的使命是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让生活更便利。

截至2021年,美团已经在中国境内拥有超过5亿活跃用户,并在多个城市提供包括外卖、酒店预订、旅游度假、共享出行等各种服务。

美团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不仅覆盖了食品外卖、酒店预订等传统领域,还包括了社区团购、生鲜配送、医药保健等新兴业务。

公司不断探索创新,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服务行业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基于本地生活的多元化平台。

在中国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美团一直占据着领先地位。

公司通过持续的市场拓展和产品升级,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美团以其便捷、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

通过与商家合作,美团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市场和更高效的营销工具,实现了共赢局面。

1.2 市场地位美团作为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平台,市场地位稳居行业前列。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团在中国本土市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覆盖范围广泛,用户数量稳步增长。

其市场地位不仅体现在用户规模上,更体现在其多元化的业务版图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上。

在生活服务领域,美团已经建立起了强大的用户群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美团以其便捷的服务、优质的产品以及高效的配送体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其在餐饮外卖、酒店旅游、娱乐休闲等多个领域拥有强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闭环。

美团在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加强了与用户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美团在市场地位上的表现可圈可点,稳坐行业龙头之位。

未来,随着消费升级和科技发展的推动,美团将继续巩固并扩大其市场地位,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活服务,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2. 正文2.1 发展历程美团是一家始创于2003年的中国本土生活服务平台,最初是一家在线订餐网站。

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看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

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看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

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看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2018年,中国两家最大的团购网站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正式合并,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生活服务平台。

这次合并标志着我国团购网站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体现出团购网站逐渐面向综合性服务平台发展的趋势。

团购作为互联网产业中的一个分支,自2009年起便进入我国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和市场洗牌两个阶段。

在团购网站爆发式增长的初期,不少本土企业、国外企业纷纷入局,行业竞争激烈,但最终只有几家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如美团、大众点评、糯米网等。

从最初的团购到现在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改变。

在过去,团购网站企业主要以打折、优惠券等营销方式赢得用户市场,但随着用户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团购网站逐渐面临着发展转型的压力。

因此,在此次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中,综合性服务平台成为了两家企业合并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综合性服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深入全面的服务体验,比如餐饮、酒店、旅游、电影、KTV等;另一方面,综合性服务平台可以获得更多的用户资源,应对市场竞争。

此外,在合并后的新平台中,团购服务也将成为综合性生活服务的重要部分,通过团购服务实现用户消费升级。

因为团购不仅仅是简单的消费券和打折,更多的是针对特定的用户需求和消费场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可以预见,未来团购网站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个性化服务体验、精准营销将成为团购网站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同时,团购网站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感、用户口碑等方面的提升,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总之,随着我国消费升级和市场竞争的持续加剧,团购网站企业也将不断发展改变。

未来的发展,需要企业不断创新,积极拥抱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供更加全面、细致、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美团、大众点评互诉对方侵权 团购行业进入争霸模式

美团、大众点评互诉对方侵权 团购行业进入争霸模式

团购江湖上,双雄争霸戏码正在上演。

只不过,这次的方式是“对簿公堂”。

近日,行业“老大”美团控诉“老二”大众点评侵权盗取图片一案已获宣判,以美团胜诉告终。

上海徐汇区法院判令大众点评删除90张侵权团购摄影图片,并赔偿美团4.94万元。

前一场官司刚刚结案,时隔不久,大众点评又以几乎一样的理由将美团告上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伴随2014年上半年团购行业业绩出台,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双寡局面已经形成,但双方并没有放弃你追我赶。

打官司在某种意义上不是为了获取那区区几万元的赔偿,更多的是在争夺眼球。

坊间已经有消息传出美团和大众点评都在筹备上市事宜,谁先谁后结局可能会大相径庭。

从这个角度看,打官司这种举动便显得颇值得玩味了。

团购巨头的焦虑美团和大众点评近来不断对簿公堂。

最先是美团因大众点评盗取其网站摄影图片,于2013年年底向法庭提起诉讼。

据美团销售副总裁杨俊在其微博中所述,该侵权案近日已经由上海市徐汇区法院做出判决,以美团胜诉告终。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后大众点评又将美团推上了被告席,理由也惊人的相似,即旗下拥有著作权的逾百张图片遭到了美团网的侵权。

大众点评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其实这两个诉讼案件是差不多时间发生的,只是他们诉我们的案件早宣判而已。

”美团方面尚未作出回应。

美团和大众点评可谓一对欢喜冤家。

当然也是在团购市场里大浪淘沙后胜出的两强。

自2010年年底团购模式进入中国后迅速遍地开花,2010年7月团购网站只有400多家,到了2011年5月就达到5058家,在10个月内增长率为10倍。

业内普遍认为,团购网站的魅力在于其O2O商业模式。

吸引线下商家到其平台,直接向全球数百万消费者提供优惠商品服务。

这也是谷歌会在2010年邀约60亿美元收购团购鼻祖Groupon的重要原因。

然而好景不常,经历了千团大战、恶意竞争、资本断粮、裁员关站等状况后,轰轰烈烈的团购大跃进时代结束,各家开始闷头提高精细化运营能力。

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看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

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看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

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看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近日,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一事在互联网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一合并不仅是两家公司的策略调整,更意味着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将呈现出新的面貌。

围绕这一话题,我们不妨来详细分析一下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看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走向。

从合并的动机来看,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可以看作是两家公司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团购市场中的一种战略调整。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团和大众点评一直是团购市场的领头羊,两家公司的竞争一直在不断升级。

合并之后,双方可以共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这种合并的背后,其实也暗含着团购市场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企业需要寻求更多的合作方式来应对市场的变化。

从合并后的影响来看,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将对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合并后形成的新公司将拥有更多的资源和用户数据,有望提升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合并后的公司将在产品与服务方面更加丰富和完善,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合并后的公司将更加强大,有望引领团购市场的发展方向,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与创新。

可以说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将推动我国团购网站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整个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从合并后的挑战来看,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也面临诸多挑战。

合并后的整合以及管理层的调整将是一个漫长而繁琐的过程,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良好的合作。

合并后的新公司将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和监管压力,需要更加谨慎地运营和发展。

合并后的新公司将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和市场变化,需要更加敏锐地洞察市场动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可以说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虽然有望推动行业的发展,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来应对和解决。

美团网与大众点评网合并案剖析

美团网与大众点评网合并案剖析

的行业市场下实则暗涌丛生 ,一方面 ,实体经济 和股市经 还涉及餐饮 、酒店 、休 闲娱乐 、电影 、丽人 、婚庆 、亲子 、家装
济表现均不佳 ,020的“烧钱”特质和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使 等几乎所有本地生活服务 。2015年4月推 出“闪惠”业务 ,主
资本在该行业的投资更为理性 和冷静。另一方面 ,020作为 张去团购化 ,对 团购业造成了一定 的冲击 。2015年下半年
务风险进行衡量 ,从而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参 考 文 献 :
(三)收 购后对被收购资产进行有效整合 部分公 司收
[1]贾超 :《我 国资产证 券化 中存在 的 问题 与对 策研
购失败是 由于其未能在 收购后对 被收购公司进行有效 的 究》,《经济 币))2009年第9期。
拆分和整合 ,企业收购只有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才可以说
高 达 80%。020作 为 当前 互 联 网 行 业 大 热 且 极 具 潜 力 的 发 众点评不仅作为信 息服务平 台,为用户提供商户信 息 、消
展模式 ,再加上政府政策 的支持 ,其未来普遍被看好 ,引发 费点评及消费优惠等信息服务 ,同时也 通过投资收购与内
了移动互联 网行业又一新发展热点 。然而 ,看似一 片风光 部发展相结合 的方式来建立 自己的020生态体系。其业务
低折扣 的优质服务 ;为商家找到最合适 的消 费者 ,给商家 2015年 10月 7日 ,美 团 和大 众 点 评 的合并 正式 完 成 ,双 方 股
提供最大收益的互联网推广”。网站在业务上奉行“T”型战 东 已就 合并 签 字 。10月 8 Et,美 团 网与 大 众 点评 网联 合 发 表
的重要变量 。这是2015年继58同城 网与赶集 网 、滴滴打 车 酷讯之后 ,美团布局酒店 、旅游等垂直领域 、完善“rI’’’型业

美团VS大众点评:营销战背后的策略与逻辑

美团VS大众点评:营销战背后的策略与逻辑

销推广的线上线下结合也成为必然。

2)争夺用户的关键渠道美团与大众点评均是主打本地生活服务,提供吃喝玩乐等消费资讯。

他们的用户与分众楼宇人群高度重合,年龄均集中在 20-45 岁,是以城市白领、上班族、商务精英为主的优质消费人群。

再加上,当下电视媒体收视率持续下降,视频网站推广型微电影越来越无人问津,均淹没在信息的洪流里。

而分众的这种楼宇广告却不一样,它是属于强制推送。

它抓住的是大众的无聊时间段和碎片化空档期。

因为在等电梯的那一刻,看楼宇广告,是你避免尴尬和消除无聊的最佳方式。

所以,如果能在黄金时间(上下班时间)向其潜在消费者推送广告内容,围猎的效果自然明显。

第二个问题:美团为何主攻一二线城市,而大众点评则抢攻三四线城市?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两家公司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基因来回答。

大众点评十年的发展让其在生活服务领域树立了地位和门槛,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其拥有难以撼动的地位和口碑。

而美团网作为后起之秀,自成立以来在交易额上保持年 300% 的增速,三四线城市「根据地」遍地开花,亦让外界对其产生了势不可挡的印象。

正因为如此,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也有着相应的差异。

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曾经撰文称,「普哥和大众点评、美团的很多员工接触过,大众点评的员工文艺小资,美团的员工更加生猛拼命…… 大众点评总部上海,拼搏的氛围更弱,听说高层已经开始宣传狼性文化,试图激起员工的创业热情;美团总部北京,危机感更强,已经在望京租下两栋楼,快速向大公司的方向推进。

」显然,正是因为两家深知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才会展开新一轮的攻势和不同策略。

对于大众点评来说,借助微信获得流量入口后,大力拓展三四线市场成为重中之重,而美团来呢?则开始需要「农村包围城市」,向一二线城市人群纵深和收割。

「跑」与「吆喝」,美团与大众点评均是「千团」中的佼佼者!作者:书客(微信ID:shukewenzhai);via:创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大众点评网营销竞争力的提升对策研究

大众点评网营销竞争力的提升对策研究

大众点评网营销竞争力的提升对策研究摘要身为目前全新的消费方式,网络团购逐渐被消费者所了解且得到了认可。

但是怎样从中寻找到符合网络团购的最合适的商业方式,得到更多的顾客、网站效益的合理循环,就是上述课题分析的重点。

本文以大众点评网这一网络团购行业龙头企业为代表,详细分析其商业模式,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

在上述前提上进行探究,将重点放到目前网络团购产业的发展空间上。

本文从商业方式的众多组成要素上进行分析,对大众点评网的运作方式以及盈利方式开展全面的探究。

将对其宏观市场环境的探究以及本身综合实力的探究当做前提,具体从商户资信评估和信用监测、信息资源的把控性、寻求优质合作伙伴优化购后体验、支付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等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利用对行业性的综合探究以及大众点评网的详细探究,本文得到了下面的结果:大众点评网的运营模式要想取得可持续性的发展,需要出台更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规避行业问题;为完成本身商业方式的创新必须紧紧抓住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时机;团购网站个体具体针对自身商业模式的缺陷,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进行弥补;待行业发展成熟可后,向综合型团购网站或优惠券运营商转型是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网络团购;大众点评网;商业模式;局限性;对策建议ABSTRACTGroup shopping online has been known well and recognized by consumers. How to find out the best business model for group一shopping websites to realize the virtuous cycle of attracting consumers and make profit for the websites is the p品o品ty of the research.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Public Comment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group一shopping online industry and points out its limita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looking forwards the prospects of the industry.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operation and profit model of the Pubfic Comment inthe aspect of the nine elements of a business model, and points out the present s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websites. In the analysis of its business model,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external market environment and its competitiveness, this articleresearches its problems of monitong the merchants' credit, controlling the resources of information, seeking excellent partners to optimize the post-purchase expeence and completing and innovating the payment mechanism, and so o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dustry of group-shopping online and the researches on the Public Comment, this article makes conclusions as following. If the group一shopping would fike to make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needs to introduce mor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o avoid the industry problems; it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mobile Internet's development to innovate its business model; for a specific group一shopping website, it should take a se品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medy the defects of its business model. After the industry becomes mature, it can consider transferng itself to be a comprehensive group一shopping website or a coupon operator.Key Words: Group一Shopping Online, The Business Model of Public Comment, Limitation, Suggestions目录摘要 (2)ABSTRACT (3)1前言 (6)1.1绪论 (6)1.11研究目的及意义 (6)1.12研究内容与方法 (7)1.13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8)1.2相关文献与理论 (9)1.21 团购网站研究现状综述 (9)1.22 团购网站相关理论综述 (10)1.23团购网站竞争力理论与基本概念 (11)2大众点评的发展概况 (14)2. 1 公司简介 (14)2.2大众点评网商业模式构成要素 (16)2.3 大众点评公司的营销组织结构 (19)2.4 大众点评用户增长态势 (20)3 大众点评营销环境分析 (21)3.1大众点评宏观环境分析 (21)3.2大众点评微观环境分析 (24)3.3大众点评的SWOT分析 (27)4 大众点评的营销竞争力问题分析 (30)4.1大众点评网商业模式局限性 (30)4.1.1资信认证机制漏洞 (30)4.1.2信息粘度和资源把控性弱 (31)4.1.3社交关系扩展不足 (32)4.1.4支付与验证机制缺陷 (33)4.2 产品竞争力问题 (33)4.3 市场推广问题 (34)5 如何提升大众点评团购网站营销竞争力 (36)5.1提升商品竞争力建议 (36)5.1.1产品组合策略 (36)5.1.2商品种类的多样性 (37)5.2利用大数据应用提升市场推销力建议 (38)5.2.1大众点评大数据应用前景分析 (38)5.2.2大数据应用的案例 (38)5.2.3大众点评应用大数据的条件 (39)5.2.4大众点评大数据应用的尝试 (40)5.3提升网络控制力建议 (42)5.4大众点评网商业模式优化建议 (42)5.4.1资信评估与历史信用监测 (42)5.4.2加强信息资源的把控 (44)5.4.3寻求优质合作伙伴优化购后体验 (45)5.4.4支付验证机制完善与创新 (45)5 结论与展望 (47)5.1研究结论 (47)5.2研究的局限性 (49)5.3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50)参考文献 (51)1前言1.1绪论1.11研究目的及意义身为目前兴起的重要购物模式之一,网络团购在持续发展的时候,其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

市场营销-美团外卖服务营销策略分析论文

市场营销-美团外卖服务营销策略分析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和经济社会的到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得到上升和提高。

“互联网+”在2015年时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这个时代以崭新的面貌,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

而“互联网+餐饮”也在这股浪潮下应运而生,同时给餐饮行业带来巨大变革。

在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面前,我国外卖行业遭遇转型调整期,如何更好的克服困难占据一席之地,是当下迫在眉睫的问题,实现外卖行业的繁荣发展,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针对美团外卖的服务营销分析。

以“美团外卖”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基本理论综述来展开,通过分析美团外卖的发展历程、营销现状与营销环境,利用SWOT分析法总结出其优劣势、机遇与挑战、现存问题等,最后得出在市场竞争下的可行之道。

关键词:美团外卖;服务营销;O2O模式;市场竞争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age and economic society, Ch ina’s national economic level is steadily rising,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re also constant ly improving. In 2015, "Internet +" was first written into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The wi d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 new look to this era and brought great cha nges to people’s lifestyle. The "Internet + catering" also came into being under this wave and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the catering industry. In the face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newera, China’s takeout industry has encountered a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and adjust ment. How to better overcome the diffhculties and occupy a place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ac hieve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akeout industry, the service marketing analysis f or meituantakeou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takes "meituan takeout" as the researchobject,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basic theory review,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eituan t akeout'sdevelopment history, marketing environment and marketing status, using the S WOT analysismethod to get meituan takeou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 nd challenges,existing problems, etc. analyze its service marketing content, and finally get the feasible wayunder the market competition.Key words: meituan takeout: service marketing; 020 model: market competition目录1 引言……………………………………………………………………………………P62 绪论……………………………………………………………………………………P6 2.1 选题背景……………………………………………………………………………P6 2.1.1 理论价值…………………………………………………………………………P6 2.1.2 现实意义…………………………………………………………………………P7 2.2 研究综述……………………………………………………………………………P8 2.2.1 国内研究现状……………………………………………………………………P82.2.2 国外研究现状……………………………………………………………………P93 美团外卖营销环境与分析……………………………………………………………P9 3.1 外卖简介及行业分析………………………………………………………………P9 3.1.2 餐饮O2O行业分析………………………………………………………………P10 3.2 外卖宏观环境分析…………………………………………………………………P10 3.2.1 政治环境…………………………………………………………………………P10 3.2.2 经济环境…………………………………………………………………………P10 3.2.3 社会环境…………………………………………………………………………P11 3.2.4 技术环境…………………………………………………………………………P11 3.3 外卖微观环境分析…………………………………………………………………P11 3.3.1 内部环境分析……………………………………………………………………P11 3.3.2 消费者分析………………………………………………………………………P11 3.3.3 商家分析…………………………………………………………………………P12 3.4 SWOT分析法…………………………………………………………………………P12 3.4.1 优势………………………………………………………………………………P12 3.4.2 劣势………………………………………………………………………………P13 3.4.3 机遇………………………………………………………………………………P13 3.4.4 挑战………………………………………………………………………………P14 3.5 现存问题……………………………………………………………………………P14 3.6 解决问题……………………………………………………………………………P154 美团外卖服务营销策略………………………………………………………………P16 4.1服务产品的营销策略………………………………………………………………P16 4.1.1 产品服务…………………………………………………………………………P16 4.1.2 销售服务…………………………………………………………………………P16 4.1.3 管理服务…………………………………………………………………………P17 4.1.4 宣传促销服务……………………………………………………………………P17 4.1.5 售后服务…………………………………………………………………………P17 4.2 客户服务的营销策略………………………………………………………………P184.3 美团外卖营销策略实施保障………………………………………………………P185 结论与展望……………………………………………………………………………P19 5.1 结论…………………………………………………………………………………P19 5.2 研究展望……………………………………………………………………………P20 参考文献…………………………………………………………………………………P21 致谢………………………………………………………………………………………P23美团外卖服务营销分析1 引言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开启,“互联网+”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传统餐饮行业受到冲击,餐饮O2O平台也在时代的呼唤下应运而生。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美团外卖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美团外卖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美团外卖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有所提升,消费者对于餐饮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由于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外就餐的性价比增高,消费者自己开火做饭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是选择在外就餐。

而随着互联网的进步,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外卖成为了餐饮业中的新贵。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点餐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美食,而不用将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去饭店的路程上,使大量的消费者钟情于外卖的使用。

美团外卖作为外卖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其经历了残酷的市场竞争和淘汰之后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在营销上有着过人之处。

本文通过对美团外卖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其营销策略的优点所在,并且查缺补漏,为其更为完善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建议。

关键词:美团外卖;市场营销;策略;建议;1市场环境分析首先从政治环境角度来看,国家对于外卖行业的监管相对较为严格,在2017年以来相继出台了诸多关于外卖行业监管的政策,例如《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等,并且当年即开始实施,整治力度非常严格。

从这方面可以看出,由于外卖行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而行业内又缺乏自身的监管,爆发出了很多不良事件,产品质量备受质疑,使国家必须出台相关的政策对外卖行业进行整顿,确保行业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从经济环境角度开看,由于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稳中有升,国民收入水平提升速度较快,消费者对于餐饮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而且随着餐饮企业数量增多,规模化效应开始逐渐展现,餐饮的价格也在逐渐下降,消费者订外卖的性价比逐渐提高,也就使更多的消费者放弃了在家里做饭的做法,开始逐渐使用外卖。

大量的市场需求使外卖行业快速发展,总体而言,就外卖行业来说,当前的经济环境非常良好;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消费者对于外卖的认同感有所提升,甚至外卖已经成为了大量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需求。

尤其是90后的消费者,由于自身对于做饭不够了解,对于外卖的依赖程度最高。

而且在严格的监管下,外卖食品的质量有所保障,消费者的认同感更加增强,对于外卖行业的发展来说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从技术角度来看,外卖行业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各大外卖A P P平台,逐渐开发出自己的技术,并且建立了完整技术体系,使消费者在订购外卖的时候更加便捷,支付安全也能够得到保障。

2021如何在大众点评上面运营和营销

2021如何在大众点评上面运营和营销

大家好我是食在成都,接触并运营大众点评已有6个年头,从一名大众点评运营成为第三方服务于各大商家,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下我对大众点评的一些经验与看法,一起探讨一起进步!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2021该如何在大众点评上面营销~1、平台流量看法动向2、商户运营与包装3、推广通的运营4、流量、榜单、排名机制5、差评的应对处理6、霸王餐理解7、首页推荐、大V探店及评价的理解(一)平台流量看法与动向从15年美团大众点评合并后,两家平台终于正规化,对于违规刷数据(收藏、评价、流量、曝光、销量)严格了许多,当然带来的却是两家合并后,美团处于市场垄断的地位,餐饮行业美团提点高得离谱,让本不堪重负的商家更加的难受,以前的餐饮环境很简单,现在却很复杂,不去跑推广通很难有曝光的机会。

所以我们目前得迎合平台规则做精细化运营。

今天我们暂时现讲大众点评,后面再讲一期美团。

说起流量,目前大众点评依旧有一些用户群体和流量,但是相对以前变少了很多,现在流量美团的流量要远远大于大众点评,但是大众点评依旧有他的作用,对于头部以及做品质的商家,大众点评的作用要远大于美团的。

美团就显得尤为粗暴,卖排名+推广通预算,可以简而言之,有钱曝光的流量越多。

关于平台动向,去年大众点评一直在推商家笔记以及视频首页推荐流,可能是看到短视频的崛起,点评也想要去中分一杯羹,目前包括探店笔记、商家笔记都是可以带来一定的流量的,有点像小红书,做用户分享,不光是只有对商家的评价,也会有一些其他维度的东西,大众点评的流量以后会依旧分布在这几个地方:榜单、首页推荐流、推广通、关键词展示。

(二)商户运营与包装对于一个新店该如何去包装和运营呢?以餐饮行业为例首先填充店铺内容:丰富头图,也就是店铺外面的第一张图片,其次是五个首图,商家视频、活动及代金券还有折扣、团购套餐、商家新鲜事儿、推荐菜动图把上面内容填充好了,你的店铺算是基本成型了,当然成型跟有战斗力还差的远。

完成上面步骤后,外面就要开始丰富店铺内的一个基础数据,比如收藏、菜品点赞、代金券的销量、尤其是评价,大量的好评会让你的星级快速的提升星级。

美团VS大众点评:谁将站在O2O市场之巅(上)

美团VS大众点评:谁将站在O2O市场之巅(上)

美团VS 大众点评大众点评::谁将站在O2O 市场之巅市场之巅((上)2015年07月06日美团和大众点评美团和大众点评,,这两家团购市场的幸存者这两家团购市场的幸存者,,从市场攻坚到融资大战寸土必争从市场攻坚到融资大战寸土必争。

似乎只有时刻处于竞争之中竞争之中,,才能对仍未完全消失的焦虑起到些许抑制作用才能对仍未完全消失的焦虑起到些许抑制作用。

今年5月中旬,曾有传闻称美团将与大众点评合并,不过随后双方都出面对此表示否认。

此种消息能够在一时之间迅速传开,大概是受到前不久同样发生在互联网行业里的两起合并案的影响。

不同于滴滴与快的以及58同城与赶集的合并案例,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的基础似乎并不那么明朗,双方虽然各具规模,但并未达到可以吞并对方的程度。

最新的团购行业报告显示,美团4月份的成交额为88亿元,市场份额占比61.2%,大众点评为31.5亿元,市场份额占比21.9%。

虽然在交易额上落后于美团,但大众点评的优势在于,平台用十多年积累换来的大量商户的点评数据,这已成为目前生活消费最大的决策入口。

而美团在上线之初便定位于交易,这使得用户消费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对平台缺乏足够的忠诚度。

不过,美团显然也已经意识到在UGC 内容方面的不足,不再仅停留于交易。

山雨欲来风满楼,捕风捉影的合并传闻未能应验,但却隐约预示着一场更为激烈的竞争即将到来。

今年1月份,美团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为7亿美元,随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大众点评也完成一轮8.5亿美元的融资。

各自备足资金之后,美团与大众点评在O2O 市场或许将迎来一场决战。

虽然这场决战的结果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我们在对双方商业模式、经营思路以及市场战略等方面的对比中,或许能找到一些端倪。

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交易与信息交易与信息 比较美团与大众点评模式上的异同,我们常常把团购业务单独拎出来作为重点来谈,实际上站在观察者的角度,这往往导致结论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回溯大众点评的发展路径,它其实是一个基于商户点评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转型的过程,在转型的过程中恰好在团购业务上与后来者美团的业务有了高度重叠。

美团Vs大众点评:产品分析报告

美团Vs大众点评:产品分析报告
二、产品分析
产品基本介绍
交互分析:
评价:
1. 二者均采用便于在同级层面频繁切换的标签导航,符合大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习惯。 2. 从最新版本的主Tab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在继团购之后的战略转向版图更大O 2O 市场,但 是侧重点仍然是不同的,其中大众点评侧重推出“闪惠团购”这一活动。但是“美食”仍是二者竞争之处 。 3. 如今团购的概念更多的被020所替代,团购本身是一个“占便宜”的概念,那么接下来的需求场景将 变成人们走进商店通过扫一扫来获取优惠,所以美团的“扫一扫”入口较为隐藏。
特色功能分析 美团: 目前最新版美团新增了【上门服务】这一栏目,并将其设置为一级频道入口,包括美甲、车险、上 门洗车,接入这些上门服务可与美团现有业务模式形成互补。目前这些服务没有自营,而是通过搭 建平台来增强自身优势。
大众点评 : 大众点评推出了【闪惠团购】作为在团购概念逐渐弱化的今天来升级传统团购。闪惠作为过往团购 券的“升级版”产品出现,主打到店付款的概念。即消费者不必事先购买团购或预约服务,只需要在线 下消费后直接于商户页面买单,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注:文中分析不足之处,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wo shipm.co m)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美团Vs大众点评:产品分析报告
一、行业分析
市场分析 团购是中国本地生活服务O 2O 领域中最为成熟的业务之一。经过近5年的发展,中国团购市场竞争 格局逐步明朗,行业渗透率逐步提升。在现有的规模基础上,行业逐步向各个细分市场纵深发展, 不断拓展更多的场景化服务和消费模式。 2015年第1季度,中国团购市场季度市场规模达到304 .7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环比增 长8.9%。
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团购市场厂商交易份额美团占57%,领先团购市场,其实大众点评以24 .26% 排位第二。

毕业论文美团网的营销探究

毕业论文美团网的营销探究

毕业论文美团网的营销探究摘要随着美国的Groupon团购网的疯狂崛起,并造成了“史上最疯狂的互联网公司”的传奇,全世界都掀起了模仿它的狂潮。

美团网于2010年3月4号上线运营,是国内第三家团购网站。

它的上线,迅速引爆了团购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在短短的一年之内,中国的团购网站的数量达到了两千家之多,并且每天都有新的团购网站出现。

本论文首先介绍网络团购行业及美团网的现状、分析行业的发展环境,然后运用服务营销和网络营销的相关理论分析和探讨美团网的营销策略,最后总结了美团网的成功之处,给美团网提出改进性建议。

关键词:团购;美团网;服务营销;营销策略AbstractWith the crazy development of Group purchase network “Groupon”in the USA,a legend of “the most insane internet company in the history”is created. The prevalence of the Group purchase mode imitating Groupon company is raised. U.S. Mission Network which was on-line on March 4, 2010 is now china’s third Group purchase station. Its on-line ignites the development of Group purchase industry rapidly. Only in one year, approximately two thousand in china. And many Chinese Group purchase stations have been founded every day.Firstly,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dustry of Group purchase and U.S. Mission Network, and then have an analysis about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the Group purchase industry. Secondly, this paper uses the theory of service marketing and network marketing to have an analysis and discuss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the U.S. Mission Network. At last,summarizes the success of the U.S. Mission Network, and give improvement recommendations to the U.S. MissionNetwork.Keywords:Group purchase;U.S. Mission Network;Services Marketing;marketing strategy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的目的,意义 (6)1.3研究方法及思路 (6)1.4本次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7)第二章行业现状及美团网概况 (9)2.1网络团购行业的基本现状及发展前景 (9)2.1.1网络团购定义及基本概况 (9)2.1.2网络团购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9)2.1.3网络团购的发展前景 (11)2.2美团网概况 (12)2.2.1美团网简介 (12)2.2.2美团网的企业文化和市场定位 (12)2.2.3美团网的模式 (13)2.2.4美团网的现状分析 (13)第三章美团网的营销环境及SWOT分析 (16)3.1美团网的营销环境分析 (16)3.1.1 法律环境 (16)3.1.2 经济环境 (16)3.1.3 沟通渠道和物流环境 (17)3.1.4 竞争者环境 (18)3.2美团网营销的SWOT分析 (19)3.2.1优势(strength) (19)3.2.2劣势(weakness) (20)3.2.3机遇(opportunity) (21)3.2.4挑战(threat) (22)第四章美团网的营销策略分析 (24)4.1产品策略 (24)4.2价格策略 (25)4.3渠道策略 (26)4.4促销策略 (26)4.5人员策略 (27)4.6有形展示策略 (28)4.7过程控制策略 (28)第五章美团网的营销总结及建议 (32)5.1美团网的成功之处 (32)5.2美团网需要改进的地方 (33)致谢 (36)参考文献 (37)第一章绪论“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购物模式在中国兴起。

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看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

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看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

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看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近日,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正式合并,引发了业内外的关注与热议。

这一重磅消息对于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让人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和想象。

本文将从合并后的影响、团购网站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讨论,探究这一合并对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一、合并后的影响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意味着在消费者端和商户端覆盖面更加广泛,用户资源更加丰富,整合产生的效益将更为明显。

首先在用户端,合并后的美团点评将拥有更多的用户数据和消费行为数据,有利于精准营销和用户画像的建立,提升用户黏性和转化率。

其次在商户端,合并后的美团点评将具备更强的商家资源整合能力,为商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和更强的资源支持,推动商家营销和用户消费的双向增长。

合并后的美团点评也将拥有更强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支持,加速在本地生活服务、外卖配送、旅游度假等领域的布局和拓展。

在市场层面,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将对整个团购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合并后的美团点评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团购行业的领先地位,形成绝对的市场竞争优势,提高行业集中度,压缩市场份额,加速行业整合和洗牌。

合并后的美团点评将对其他团购网站企业构成更大的竞争压力,提高行业门槛,加剧市场竞争,推动行业发展向垄断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将对团购网站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推动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变革。

二、团购网站的发展现状团购网站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形式,已经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团购网站企业主要以美团、大众点评、糯米等为代表,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团购平台。

这些团购网站企业在业务范围、用户规模、商家资源、资金实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经成为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团购网站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团购网站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寻求突破和创新。

美团网O2O营销论文

美团网O2O营销论文

1 前言1.1 研究背景现如今,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迅速,O2O网络营销模式也随之应运而生,以其新颖的特点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眼球。

O2O(Online To Offline)通过互联网这一第三方平台将线上交易与线下享受体验相结合。

它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O2O网络营销模式分为实物类商品营销和本地生活服务类商品营销两大类,经营实物类商品的模式相当于B2B、B2C模式,而经营服务类商品的模式则属于本地生活服务O2O模式,也是O2O网络市场发展的重点。

团购即“Business To Team”,作为O2O网络营销模式的典型代表,他发挥着聚集陌生的广大互联网用户的作用,使之形成一个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团,从而获得较低的折扣。

它需要在线支付费用,团购商家薄利多销,运行团购的网站从中抽取佣金。

网络团购提高了对商家和用户的议价能力,使消费者获得较为可观的让步利润,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聚集大批的消费者①。

然而,团购的进入门槛低,容易被模仿和学习,各种网站团购如雨后春笋办建立起来,“千团大战”逐渐兴起,团购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导致团购行业的诸多问题暴露出来。

所谓O2O网络团购,是指一定数量的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渠道组织成团,以折扣购买同一种商品。

团购中O2O模式大都是以本地化服务为主的,很多网站团购在选择服务型商品的时候忽略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盲目扩大市场,导致付出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成本之后,并没有得到理想的利润。

美团网是中国销售额最大的独立团购网站,也是国内建立最早的团购网站。

本文将结合美团网自身的特点,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针对在美团团购中的消费者的O2O意向进行研究,通过消费者的偏好的变量自身的特点来对在线的消费者进行考察,观察消费者在美团团购中有哪些偏好,这些偏好对O2O影响如何,然后提出相应的美团团购发展的建议,从而促进网络团购不断向前、健康发展。

所以,最终选定《基于消费者结构特征的O2O网络营销模式研究——以美团网为例》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

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看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

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看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

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看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
我国团购网站企业在过去几年中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最近,
大众点评和美团两大互联网企业宣布合并,这意味着中国团购市场又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变革。

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后,这两家企业将共同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O2O网站。

这个合并
将让这两家企业拥有更多的用户、更多的资源和更强大的实力,同时也将导致市场上的一
些小型企业被迫退出市场。

那么,这个合并将如何影响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呢?
首先,这个合并将会加速市场竞争的加剧。

大众点评和美团作为行业领导企业的合并,将会迫使其他的团购网站企业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实力和创新能力。

这意味着团购网站企业
需要更加关注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而不仅仅是通过价格战谋求获利。

其次,这个合并将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随着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的实施,这两家
企业的用户数量将会大幅增加,这也将为广告商和商家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渠道。

这将
促进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并推动团购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最后,这个合并将带来更多的资本支持和资源整合。

大众点评和美团的并购对于整个
团购市场来说也是重要的,因为这将带来更多的资本支持和资源整合。

这也将为其他的团
购网站企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资本来源,同时也让整个团购市场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

总而言之,大众点评和美团的合并将大大影响我国团购网站企业的发展,拓宽了市场
机会,加速了市场竞争,提高了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这个合并将
促进整个团购行业向更加完善和成熟的方向发展。

美团的营销方案

美团的营销方案

美团的营销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市场定位在策划营销方案之前,首先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和消费习惯。

美团的主要客户群体包括年轻人、上班族、家庭主妇等不同群体,他们对生活品质和便利性的需求较高。

美团的市场定位应以提供优质生活服务和便捷消费体验为主。

二、产品推广美团的核心产品包括团购和外卖两大业务,针对这两大业务的不同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推广策略。

对于团购,可以通过联合商家推出优惠活动、打折促销等方式提升销量;对于外卖业务,则可以通过推出新品、举办美食节等活动吸引顾客。

美团还可以通过与一些知名品牌合作,推出联名活动,提升品牌曝光度。

与星巴克合作推出专属礼包,或者与必胜客合作推出外卖套餐等。

三、线上推广除了线上推广,美团也可以通过线下推广增加曝光度。

可以在商场、超市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立宣传展台,派发优惠券、商品样品等,吸引顾客关注。

还可以与地方商家合作,推出联名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五、数据分析数据是营销的核心,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直观了解用户行为、消费习惯等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推广。

美团可以通过用户画像、消费者行为分析等手段,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精准推送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美团作为国内领先的生活服务平台,需要不断创新,提供优质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科学的市场定位,多样化的产品推广,线上线下结合的推广策略,以及数据分析来完善营销方案,相信美团的市场地位会更加牢固,业务范围会不断拓展。

【美团的营销方案】文章仅为探讨性内容,实际执行时还需综合考虑市场环境、竞争态势等因素,不断优化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第二篇示例:一、市场分析在制定营销方案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市场分析,了解当前市场情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

美团主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包括大众点评、饿了么等生活服务平台。

美团需要针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要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以便制定更加精准的营销策略。

美团论文

美团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美团网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门类管理学专业市场营销(2)班学号1106431060姓名指导教师翟光红2015年5月12日摘要从2010年开始,短短的五年间,团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网络团购并没有消亡,相反正好赶上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班车。

而美团网作为我国团购行业的一员,自成立以来迅速以其出色的网络营销模式创造了中国团购行业的奇迹。

本文首先研究了美团网的经营现状,了解了美团网的盈利模式和业务状况;其次针对美团网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国内团购行业的不成熟以及企业自身等因素,美团网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如人才不足,盈利空间较小等问题;最后根据问题的针对性,提出加大人才投入,控制成本和扩大市场促进盈利等对策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美团网经营现状团购O2OAbstractStarting in 2010, just five years, group purchase has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the network group buying not dead, instead just in time to catch the mobile Internet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bus. And the network as a member of the group buying industry in China, since was established the rapidly for its excellent network marketing model created the miracle of group purchase industry in China. At firs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atus quo of management, and network to understand the beautiful group net profit patterns and business conditions; Followed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due to the immature domestic group-buying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itself and other factors, in view of the beautiful group net operating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such as lack of talent, imperfect marketing strategy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of specific aim,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investment, perfecting marketing .Key Word:Mei Tuan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Tuan Gou O2O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4)一、美团网概述 (5)(一)美团网成立与发展 (5)(二)美团网定位 (5)(三)美团网盈利模式 (5)二、美团网经营现状 (6)(一)美团网主要业务模块发展情况 (6)1.猫眼电影的发展情况 (6)2.美团酒店的发展情况 (6)3.美团外卖的发展情况 (7)(二)美团网成交额及营收 (8)1.美团网成交额 (8)2.美团网营业收入及利润 (8)三、美团网经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9)(一)网站技术开发人才短缺 (9)(二)售前审核流程不完善 (9)(三)经营优势难以保持 (9)(四)宣传形式单一 (10)(五)盈利空间较小 (10)(六)O2O发展遇到挑战 (10)四、促进美团网发展的对策 (10)(一)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 (10)(二)加强对商家的售前审核 (11)(三)创新团购网站营销模式 (11)(四)宣传手段多样化 (11)(五)适当加强成本控制和扩大市场 (11)(六)加快O2O的发展 (12)结语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前言中国团购兴起比国外晚,2005、2006年基本是萌芽状态,一直到2010年开始才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短短的五年间,团购经历了资本宠儿、千团大战、恶意竞争、移动春天等一系列过山车式的发展,但所幸到现在为止,网络团购并没有消亡,相反正好赶上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班车。

【完整版毕业论文】案例分析——美团网

【完整版毕业论文】案例分析——美团网

【完整版毕业论文】案例分析——美团网案例分析——美团网一、案例背景:所谓团购(group purchase),就是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消费者连个起来,来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求得最优价格的一种购物方式。

根据薄利多销、量大优价的原理,商家可以给出低于零售价格的团购折扣和单独购买得不到的优质服务。

由美国的Groupon模式出现之后,启动了原本平静的团购市场。

国内的团购网站始于2010年,短短8个月已经发展到千家,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8月底,国内初具规模的网络团购企业数量已达1215家。

其中尚未包括未开团、或已倒闭的256家团购网站,及开团或开团次数很少的小型团购网站。

2010年3月4日,饭否创始人王兴重出江湖创建团购网站美团网。

王兴在第一时间觉察到了“Groupon模式”的商机,在国内建立了美团网。

在他看来,网购网站聚集了大量有针对性的用户去撬动商户,这形成了一种新的C2B模式。

目前王兴对该网站的定位为:新型团购网站,最大的特点是每天只卖一件商品,折扣很大,例如原价100元的红酒品尝套餐只卖50元,但是有24小时的时间限制以及最低人数限制。

美团的宗旨是:为消费者找到最值得信赖的商家,同时让消费者享受到超低折扣的优质服务。

后来美团网结合中国实际,推出了由原来每天一次团购一单的团购方式改变成每天一堆团购,增强了美团的竞争力。

并且由于团购没有达到人数,就不会成交,所以消费者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和承担风险。

二、案例简介1、商业机遇:团购的火热来源于美国的Groupon网站的成功网络,加之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商业模式也被快速实现模仿,2010春,国内的团购如春笋般遍地开花。

并且由于电子商务进入门槛较低,团购的产品多为服务类产品自创建以来所团购的产品以餐馆、酒店、美容、健身、SPA等服务产品为主。

因此边际成本和物流成本较低,业务团队具有极高的议价能力,能提供极大的折扣。

团购网站受欢迎可以由三方面说明:1)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简单,无法抵抗的折扣诱惑,面对商品具有紧迫感和新鲜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月,在美团与大众点评之间的团购大战再次上演,这场大战的背后,是阿里巴巴与腾讯在O2O本地生活角逐的缩影。

在激战背后,营销渠道之间同样也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争夺,透露出的O2O走势也发人深思。

美团和大众点评激战的背后最近,笔者在等电梯的时候发现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广告极具火药味。

大众点评喊出“团购看电影只需五块钱……五块钱的快乐是什么?”,美团则针锋相对,“你总要吃一次饭,约一次会,看一次电影……随时随地用美团……美团一次美一次”等,两家团购公司在分众楼宇广告狂欢滥炸正面交锋。

大战的节点锁定在5月17日,这个谐音为“我要去”或“我要吃”的日子被两家团购公司看中,开始巨资投入造节营销。

大众点评在23个新进城市推出“5块钱的快乐是什么”系列团购。

其中,第一波“5块钱看电影”活动推出了30万张5元钱的电影票,堪称其史上力度最大促销。

美团同时推出“美团一次美一次”的主题广告,向用户推销“团购美食、电影、婚纱……”。

除了正面战场,还传出美团刷单的消息。

据报道,美团发动基层工作人员集体对大众点评的团购订单进行刷单行为,以期阻止这些优惠活动到达大众点评用户手里。

团购行业今年很忙。

先是大众点评获得腾讯入股,进驻微信,后来美团据传获得C轮融资,并要赴美上市。

两家公司更是大手笔在楼宇广告上激战,繁荣景象犹如回到了当年团购兴盛时刻。

团购在几年前大热之后曾经诞生了千团大战,然而后来迅速降温,行业开始优胜劣汰,形成美团、大众点评、百度糯米等少数团购公司的竞争格局。

团购在今年迅速升温的本质原因,是BAT巨头看准了O2O本地生活的大市场,希望借助团购在线下商户资源和用户上的积累,实现跑马圈地。

可以说,美团和大众点评的PK,正如快的和嘀嘀打车的出租补贴大战一样,都是阿里和腾讯为了争夺本地生活O2O的大战。

因此,团购大战的本质是为了实现用户的争夺,是为了实现用户对O2O消费习惯的培养。

无论是之前的3.8节大战,还是这次的5.17大战,都是希望借助造节营销,通过低价等手段实现对用户资源的迅速积累,使用户形成针对餐饮、电影票等本地生活服务在线上购买、线下消费的O2O 消费习惯。

营销战:线上与线下的双线PK?从上述本质来看,团购大战的核心在于营销大战,尤其是美团和大众点评的背后大佬实力相当,营销的作用就更加凸显出来。

纵观这几次团购大战,可以看到他们的营销套路也日益成型,除了在社会化媒体玩话题营销之外,主战场也在线下的分众楼宇广告上展开,他们的营销战为什么会同时在“社会化媒体”和“分众生活圈媒体广告”间展开呢?原因之一,团购的推广,需要同时覆盖线上和线下渠道。

作为本地生活O2O的核心,团购的营销具有和纯线上非常不同的特点,因为O2O是线上购买、线下消费,这意味着团购公司和用户的接触点有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需要同时在线上和线下去影响用户。

线上的营销方式主要通过网络广告、SEO、社会化媒体等方式,而线下渠道中最有效果的当属本地生活空间媒体,典型的如分众生活圈媒体,因其覆盖酒店、商场、电影院、公寓、商务写字楼等用户消费和生活的主要场景,能与线上形成有效地无缝整合,在以得用户得天下的商业黄金准则面前,这种方式,自然是围猎目标人群的最佳方略。

原因之二,团购要想实现最好的传播效果,就需要同时影响用户的主动和被动信息获取渠道。

主动式,通过如微信、微博、搜索等入口主动获取信息;被动式,占领用户主要生活空间路径,如用户在上下班上下电梯的时候,无意识地被楼宇电视信息强制地影响,线上信息碎片,繁杂,多元化,线下信息精准,强制,无干扰,两者有效地组合,用户一般情况很难逃脱,为什么组合在一起更有效那双方为什么均采取“社会化媒体+分众生活圈媒体”双轮驱动组合方式呢?其组合的优越性有那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触媒习惯、组合效应、性价比思考。

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看电视,纸媒的时间在大趋减少,碎片化地接触手机,电脑时间增多,消费者从喜欢一个事物到采取行动,时间成本和效率快速提高,他们多数通过线上查看口碑,搜索结果来指导行动,从DCCI网民触媒时间和内容来看,社交媒体,朋友圈,搜索是主要路径,所以占据线上阵地意义重大。

但是,线上传播也带有明显的缺点,信息庞杂,碎片化、多元化,即使在消费者主动获取资讯的方式下,也很难做到精准,加上在开放空间的强干扰性,品牌信息很容易被稀释和丢失,而对于一场严谨的营销行为来说,这肩负着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市场地位的重任,所以明智的营销者多数会采取优势组合的方式,来确保信息精准到达,营销目标的实现,从美团和大众点评抢占同时发力抢占分众生活圈媒体,就能窥斑见豹。

而一个媒介投放的行为,不仅仅是只考虑组合效应和触媒习惯,更重要的判断指标是性价比的考量;社会化媒体以其短平快,投资回报率高的特点被品牌商喜爱,而仅仅完全靠社媒的势能是完全不够的,所以一定要选择更加的优质的媒体来相互辉映,才能完成品牌的脱变,这也就是为什么性价比高的分众生活圈媒体备受推崇,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必争之地的原因,从小米到roseonly,褚橙亦是如此。

事实上,不止是团购公司热衷于采用这种组合营销策略,其他互联网生活服务公司也在使用这种方式。

如携程和同程网、易到用车和大黄蜂、嘀嘀打车和快的。

面对电视,视频广告价格上涨的媒介环境,如何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营销模式,美团与大众点评此次的营销组合玩法,值得玩味和思考。

明茨伯格被称为管理学界的离经叛道者,在其《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中,他并没有给战略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是把战略理论归结为十个学派,并一一点评。

他认为,简单从一个角度来解释战略就好比是盲人摸象:摸到鼻子的人说大象是一条蛇,摸到耳朵的人说大象是一把扇子,摸到膝盖的人说大象是一棵树,摸到尾巴的人说大象是一根绳子,摸到大象身躯的人说大象是一堵墙营销3.0版本,令人应接不暇。

那么,营销的本质是什么?很多人觉得这是已经有定论的话题,不值得讨论,当然也有人说营销就是4P,或者4C,则是典型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最初在美国,营销的含义是:若干市场因素的各种结合从而影响市场供给,这些因素包括促销、推销、有组织的销售活动。

1967年,菲利普构建为出发点的产物非但对人们的工作无益,反而使人迷失。

营销理论需要从本质上去解构。

解构主义领袖人物雅克一个问题不可以一次性、终极性地解决,而只能是分步走,分时间、分空间、分不同的角度来解决。

对营销的重建与深度认知,须先从各方面多视野地去看待营销,尽力地去勾勒出它的一个暂时性的全貌;然后再对这个全貌的每一侧面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与吸收。

现在,就让我们解构营销本质,蒙上眼睛,一步步去摸营销这头大象。

1流通说1922年,美国学者弗莱德促使商品所有权转移和实体分销所做的努力。

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把营销定义为是引导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或用户所进行的一切业务活动。

对于生产部门来讲,专业化和劳动分工造成了不同的供应能力;对于消费者来讲,他们对满足需要的形式、任务、地点和获得效用有不同的要求。

消费者与供应商在空间、时间上的分离性构成了企业产品、服务价值实现的障碍。

营销正是为了消除这种销售障碍,是产业社会打通生产不一致和五个分歧造成的。

两个不一致是指:①数量的不一致,生产者喜欢大量的生产与消费,消费者则偏好少量的购买与消费;②种类的不一致,生产者专业化生产种类较少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则需要更多的种类。

五个分歧是指:①空间分歧,生产者倾向于在生产最经济的地方设厂,而消费者则位于很多分散的地点;②时间分歧,在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时候,消费者可能不想消费,而且把商品从生产者运送到消费者那需时间;③信息分歧,生产者不知何人在何时何地以何种价格需要何种商品,消费者并不知道何时何地以何种价格获得何种物品;④价值分歧,生产者以成本和竞争价格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消费者以经济效用和支付能力衡量价值;⑤所有权分歧,生产者拥有对他们自己并不想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权,消费者想要他们并未拥有的产品和服务。

亨利大生产的手法释放出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形成了低价格的有效循环。

这种经营思路是以刺激消费为基础的,在汽车行业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打通了销售障碍的关键。

流通说的关键在于提高这种从生产到消费对接的系统效率。

基于流通说,企业营销策略的关键就是如何使产品或服务能够高效率贯穿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以及消费领域。

企业的广告推动,终端的拦截和促销,都是为了使这个对接过程更有效率,同时减缓甚至阻止对手对接。

流通说提醒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客户角度或企业角度单方面来思考问题,而是将两者打通,去追求价值链层面上的共赢。

很多企业以为把货铺到了超市等终端零售点,就可以达成销售;但是,这仅仅打通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并没有和消费者进行有效对接,十多年前长虹在彩电大战中的崩盘就缘于此。

从策略上讲,流通方式与流通速度是营销的关键。

流通方式由营销组合决定,而流通速度由营销效率管理决定。

管理营销效率,应该关注六大核心效率:价值信息传递效率、交易过程效率、产品/服务交付效率、售后服务效率、客户忠诚度管理效率和销售绩效效率。

2需求管理说我曾当面向菲利普哪一个词语可以精准定义营销,他给出的词就是Demand management,即需求管理。

科特勒这样定义营销:识别目前尚未满足的需要与欲望,估量和确定需要量的大小,选择和决定企业能最好地为它服务的目标市场,并且决定适当的产品、劳务和计划,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

需求管理说在当今营销界占主导地位。

其客户导向从根本上抓住了企业利润的来源点;另一方面,需求管理说也是众多营销思想流派中体系构建最为完善、最为系统的学说,这种系统性也造成了它的可接受性。

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需求管理说的策略体系大致都是从环境分析开始到消费者分析,然后根据STP战略,找到细分市场和适当定位之后,来设计营销战术组合。

这种战术组合被E.杰罗姆旁若无人式营销观念是难以与现实的市场竞争相适应的。

此外,需求管理说过于关注交易前的营销活动,忽视交易后的营销活动。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需求管理说在当今营销学说中贡献最大,使用最广,实践性最强。

3竞争说市场营销的本质不是为客户服务,而是算计,包围并战胜竞争对手。

杰克传统的营销认为企业必须满足消费者需求,但是通过满足需求,美国汽车公司就能成功与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抗衡吗?到底营销的源点与本质是需求还是竞争?视竞争乃至战争为营销本质的学派认为:在市场上满足客户需求的深度不是取胜的关键,企业没有市场,是因为市场被竞争者占据和封锁;市场也不是没有需求,只是竞争者让需求发生在他的身上。

顾客需求如同森林中的肉,企业如一群狼,取胜的关键在于比其他狼群跑得快。

竞争说之所以把考虑竞争放在注重客户之前,是因为市场上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企业很难寻求到客户需求的最优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