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近年来,围绕如何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增强监督实效,各级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从反腐败斗争的实践看,有不少腐败行为,特别是一些触目惊心的腐败行为,都是在“一把手”的岗位上发生的。

可见,对“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要花大气力解决的瓶颈性问题。

一、主要问题表现(一)上级监督不到位。

一些地方和部门党政“一把手”热衷于搞好和本人的上级领导之间的关系,削弱了自上而下监督力度,这些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用于和上级领导联络感情,为自己找靠山,一旦关系搞定,就会为所欲为、胆大枉为,有时候还能得到上级的庇护,从而削弱了上级领导监督的力度。

(二)同级监督弱化。

同级监督权的行使受制于被监督对象,取决于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民主作风和重视程度。

监督的决定权不在监督者自身,而是掌握在被监督者手中,客观上制约了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同级监督的有效实施。

有的领导班子集体和个人职责划分不明确,运用权力不规范,随意性大,透明度差。

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监督力削弱,缺少实质性内容,个别的甚至走过场,流于形式。

一些班子其他成员丧失原则,不讲党性,惯于看主要领导眼色行事,投其所好,客观上也助长了腐败行为。

(三)下级不敢监督。

现实工作中,下级对上级的监督难度更大,往往名存实亡,无法发挥作用,成为“多余”的摆设。

有的干部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运作、业务活动、社交往来等视而不见,明知不对也少说为上,生怕因此而得罪“一把手”,吃不了兜着走。

(四)自身不愿接受监督。

少数党政“一把手”政治理论素养较低,宗旨观念较为淡薄,没有从思想深处解决“为谁掌权”的问题,不愿接受监督,有的认为接受监督会影响自己的权威,是对自己不信任,不愿监督;个别“一把手”甚至私欲膨胀,讲关系不讲原则,讲私情不讲党性,工作中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千方百计回避或拒绝监督。

“一把手”的监督难点及对策

“一把手”的监督难点及对策

2018年第5期干部工作鹌香%嶙歲督礞羞氬磚象〇石学峰历史和现实经輙明,能否成功解决对“一把手” 的监督问题,是事关反腐败斗争能否真正深人并取得 明显成效的重大问题,也是新时代贯彻全面从严治党 方针的重大课题。

当前,我们对“一把手”的监督工 作,尽管力度不断加大,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 在较大的实际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亟需提出有效 对策。

―、对“一把手”监督的难点目前,我们对“一把手”的监督工作,虽然成绩斐 然,但依然存在监督难问题,突出表现为对“一把手” 的决策难监督、用人难监督以及使用资源难监督。

这 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一) “一把手”地位特殊,赋权过重过多“一把手”在整个领导班子中位居首位,处于“班 长”位置,是整个领导班子中的“帅”。

上级部门在让 “一把手”负总责的同时,也往往强化了“一把手”的权 力,授予了其更重与更多的权力。

在很多地区、很多 单位、很多部门,党政“一把手”大都由同一人担任,有 的“一把手”甚至身兼多职,许多重大事项,“一把手” 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还是监督者。

最为重要的 人权、事权、财权、物权往往都揽在“一把手,’个人手 中。

这种对“一把手”赋权过重过多的问题,直接致使 许多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都对“一把手,’产生依赖,由 此造成唯“一把手”意见是从。

(二) 监督结构不平衡,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失之于松一是自上而下监督太远,往往是‘雾里看花”,不 能精准监督“一把手”。

自上而下的监督在具体实践 中存在着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都难以克服和逾越的 障碍。

一方面,从主观层面来看,由于私心使然,有的 上级往往不愿监督下级“一把手”。

比如,有的上级与下级“一把手”之间已经形成利益共同体和订立‘攻守 同盟”,一旦‘祓出萝卜”将会‘带出泥”,因而对下级 “一把手”的监督往往流于形式,而且还千方百计和想 方设法阻碍对下级“一把手”进行监督。

另一方面,从 客观层面来讲,上级与下级“一把手”之间的层级越 多、距离越远、分工越细,就越鞭长莫及和越难全面深 入掌握下级“一把手”情况,监督力度就越薄弱。

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近几年,中共中央加大了干部制度改革力度,先后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暂行办法》、《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进一步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但从目前了解情况看,在对党政领导干部监督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部门权力过于集中,监督缺乏有效性。

当前,从一些官员腐败案件揭露的情况看,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商品化是其大肆敛财的体制原因。

一些财权、物权、人事权较集中的机关和部门,已成为腐败案件的高发区,主要官员“前腐后继”。

外部监督不力,相互制衡不够,内部监督虚位,是当前我国一些党政部门的普遍现象。

一些职能交叉的部门,又相互扯皮,对自己有利的抢着干,无利的互相推诿,损害的是国家和公民的利益,谋取的是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

二、对领导干部特别是行政"一把手"的实施有效监督不够。

一是缺乏同级和自上而下的监督制约机制。

某些监督环节的空档和误区,使一些本该受到严格监督的领导干部往往得不到有效监督。

一些地方主要领导身居要职,个人逃避监督,组织上的监督很不到位,有关制度也形同虚设。

二是集体领导流于形式。

一些领导干部独断专行,不尊重班子成员的意见,任意越权包揽;有的班子成员原则性差,看领导眼色行事,使一些错误意见也能通过合法程序。

三是维护党内制度的严肃性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对抵制、干扰和破坏党内监督的行为,目前尚无可操作的规定及检查的标准。

三、权力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的程序制约和保障。

目前,随着《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行政审批过多过滥的现象有所遏制,但一些地方和部门审批程序、办事程序仍然存在不规范、不健全的问题,譬如有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多数属于内部规章,对执行者缺乏强有力的约束。

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三篇

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三篇

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三篇篇一: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了党政“一把手”履行职责的效果。

首先,一些党政“一把手”在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不够主动的问题,只有等到问题发生后才采取行动,而不是提前预防和解决问题。

其次,一些党政“一把手”在监督工作中缺乏力度和决心,对于发现的问题往往采取了软弱的态度,不能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再次,一些党政“一把手”在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不公正、不公平的问题,对于亲信、关系户等特定人员的问题容忍度较高,容易出现黑箱操作和利益输送等不公正行为。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一些对策来加以解决。

首先,对于党政“一把手”要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其监督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要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的考核和评价,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和机制,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再次,要加大监督力度,对于违纪违法问题要依法追责,不论职位高低、身份贵贱,都要一视同仁,坚决维护监督工作的公正性。

此外,还要加强对党政“一把手”履职情况的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一定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通过加强党政“一把手”的教育培训、加强对其履职情况的督查和对不公正行为的严肃追责等措施,可以提高监督工作的效果,确保党政“一把手”履行职责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篇二: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任务。

首先,一些党政“一把手”存在贪污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次,一些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不力,对下属部门和干部的日常工作缺乏监督,并容易盲目追求政绩,导致工作效果不佳。

再次,一些党政“一把手”对于问题线索的报告和举报往往存在着漠视和回避的现象,丧失了监督工作的积极性。

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难点及对策思路

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难点及对策思路

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难点及对策思路加强干部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干部工作范围不断扩大,社会活动日益增多,干部监督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干部管理体制,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加强党政正职、关键岗位干部培养选拔,培养完善公务员制度”,并将“监督干部”写入了新党章。

这既是推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对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努力提高干部监督工作的成效,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干部监督工作的难点目前,我国对干部监督已经构成了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渠道多种的监督体系,获得了一定实效。

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干部监督容易的问题迄今没从根本上获得化解,在新形势下还构成了一些代莱监督难点。

党内监督难落实。

党内监督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监督主体与客体利益密切相关,以致监督流于形式。

从上级监督看,在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提拔使用、轻监督管理现象,其监督形式大多以听汇报情况为主,辅以巡视、检查、届中届末考核。

作为监督主体的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由于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下级领导干部活动情况和问题,难以实施有效监督。

从同级监督看,领导班子成员在一起工作时间较长,对党政“一把手”各方面的情况最了解和熟悉,也最有发言权。

但由于“一把手”往往决定着领导班子成员的前途和升迁,班子成员大多只好看在眼里、闷在心里。

作为同级监督部门纪委、监察、审计机关,其干部配备、任免调动、经费开支等都由同级党政“一把手”掌控,其监督很难到位。

从下级监督看,对于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的权力运作、业务往来和社交活动,有些党员干部是比较了解的,却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害怕得罪“一把手”。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全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全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全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全问题一:权力滥用一些基层一把手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对策建议: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一把手的权力行使进行严格监督,加强对其行为的审查和约束。

问题二:腐败问题一些基层一把手纵容或者参与腐败行为,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的形象和效能。

对策建议: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强化监督检查,严惩腐败行为,提升一把手的廉政意识和法治观念。

问题三:官僚主义一些基层一把手迷信文件和程序,对群众诉求置若罔闻,形成官僚主义,影响工作效率和效果。

对策建议: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倡导务实作风,注重实际效果,减少繁文缛节,提升工作效率。

问题四:侵害群众利益一些基层一把手为了个人利益或者政绩考核,忽视了对群众利益的保护,损害了基层政府形象和民众信任。

对策建议:加强群众参与,倾听群众意见,做到公平公正,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民主监督。

问题五:能力不足一些基层一把手在管理和决策能力上存在欠缺,影响了基层工作效率和质量。

对策建议:加强培训,提升一把手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机制,确保基层一把手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

总之,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营造廉洁高效的政治生态,提升基层一把手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政治服务。

对于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建立更为全面、严格的制度和机制来进行有效监督。

需要采取措施来加强对基层一把手的约束和监督,确保他们行使权力符合规定,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利益。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对一把手廉政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

通过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教育,让一把手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影响。

通过多种形式和管道进行宣传教育,使一把手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腐败行为,注重政治品德和廉洁自律,坚决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对“一把手”监督的难点及对策思考

对“一把手”监督的难点及对策思考

对“一把手”监督的难点及对策思考对“一把手”监督的难点及对策思考中共xxxx区委副书记、区政法委书记 xx 从近年来反~斗争的实践看,不少~分子都是在“一把手”的岗位上腐化堕落的。

此前,新闻界披露的慕马大案,沈阳市“一府两院”几乎所有要害部门的“一把手”网络其中,再一次以触目惊心的事实,凸现了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性。

严酷的事实一再警示我们,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监督“一把手”难在那里“一把手”监督难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个老问题。

现在有,过去也有。

监督“一把手”难,有着许多深层次的因素。

一、监督意识淡薄因素。

我国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封建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传统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根深蒂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级领导干部。

首先,从监督客体“一把手”自身的情况来看,有些“一把手”认为自身素质高,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指挥和监督别人;对来自上级的监督,心理感到不舒服,认为是有意找“茬子”,是对自己不信任、不放心,思想上存在抵触情绪;对来自身边和下属的监督,心理不痛快,把班子内部的监督看成是拆台,把不同意见看成是“杂音”;甚至还有的对监督者进行打击报复。

在这种灰暗心态支配下,一些民主作风比较差的“一把手”往往大权独揽,以“老大”为居,惟我独尊,缺乏被监督意识。

“一把手”接受监督的程度,往往取决于本人的素质及对监督重要性认识的程度。

其次,从监督主体干部群众来说,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被监督者,又是监督者,有的担心影响上下级关系,怕遭到打击报复;有的虽然对一些领导干部的错误和违法违纪行为,内心是反对的,并与之保持距离,但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的从自身利益考虑,对“一把手”事事附和,甚至为了取悦领导,而甘于放弃党性原则。

无论对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监督意识淡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权力过于集中因素。

“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关于当前党员干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及对策措施的分析

关于当前党员干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及对策措施的分析
涉 案人 员都 是 部 门的 “ 一把手” 。 同级 的领 导成 员 之 间彼 此是 最
违法党 政领 导干 部 的惩处 力度 。严 防对 举报人 打击 报复事 件 的发 生 .充 分调 动权 力监督 、民主监督 、群 众监督 和舆论 监督 等方 面
主体 的积极 性和 主动 性 。在全 社会 形成 一种 人人参 与监督 ,个个
意 识 。发 动广 大基 层干 部群 众对领 导干 部实施 监督 ,加大 对违纪
以调 整他 们职 务和 工作 ,达 到提 高 党内监 督整 体效 应 的 目的。 二 、党 员干部 监督 工作 中存 在 的问题 第 一 .政 治思 想观 念 的淡薄 。近年 来 由于 干部本 人缺 乏道 德 修养 ,不 注重 加强 学 习 ,世 界观 、人 生观 、价值 观 发生扭 曲 ,是 他们 走 向违法 违纪 的总 根源 。一 些领导 干部 在任 职期 间 ,个人 权 力欲恶 性膨 胀 。严 重破 坏民 主集 中制原 则 ,对 党章 、党规 、党 纪 视 而不 见 . 曲解 党 的路线 方针 政策 。 淡忘 了党 的优 良传 统和 作风 。 第 二 ,干部权 力 的相对 集 中。 在领导 干部 违法 违纪 案件 中 ,
督 管理 的基础 。
熟悉 的 。下 级 与其 接触 较多 也比 较 了解 。但 往往 因 “ 一把 手 ”赋 权过重 而难 以对其 实施 有效 监督 。权 力过 分 集 中于个 人或 少数人 手 里 ,达到 一 定程 度便 形成 了官僚 主义 .从而破 坏 民主 集 中制 、 集体领 导 和个 人分 工负 责制 ,形成 班子 成 员和 下属不 敢对 “ 一 把 手”监 督 的不正 常 现象 。 第 三 .干部 监 督 制度 的不 完 善 。现 在 虽 建 立 了一 系 列干 部

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近几年,中共中央加大了干部制度改革力度,先后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暂行办法》、《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进一步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但从目前了解情况看,在对党政领导干部监督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部门权力过于集中,监督缺乏有效性。

当前,从一些官员腐败案件揭露的情况看,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商品化是其大肆敛财的体制原因。

一些财权、物权、人事权较集中的机关和部门,已成为腐败案件的高发区,主要官员“前腐后继”。

外部监督不力,相互制衡不够,内部监督虚位,是当前我国一些党政部门的普遍现象。

一些职能交叉的部门,又相互扯皮,对自己有利的抢着干,无利的互相推诿,损害的是国家和公民的利益,谋取的是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

二、对领导干部特别是行政"一把手"的实施有效监督不够。

一是缺乏同级和自上而下的监督制约机制。

某些监督环节的空档和误区,使一些本该受到严格监督的领导干部往往得不到有效监督。

一些地方主要领导身居要职,个人逃避监督,组织上的监督很不到位,有关制度也形同虚设。

二是集体领导流于形式。

一些领导干部独断专行,不尊重班子成员的意见,任意越权包揽;有的班子成员原则性差,看领导眼色行事,使一些错误意见也能通过合法程序。

三是维护党内制度的严肃性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对抵制、干扰和破坏党内监督的行为,目前尚无可操作的规定及检查的标准。

三、权力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的程序制约和保障。

目前,随着《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行政审批过多过滥的现象有所遏制,但一些地方和部门审批程序、办事程序仍然存在不规范、不健全的问题,譬如有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多数属于内部规章,对执行者缺乏强有力的约束。

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与管理

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与管理

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与管理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与管理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与管理――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第二党支部理论研讨小组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措施。

党政一把手是党政领导班子中的主要负责人,在党政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相对完整、全面的领导功能,手中握有很大的权力,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这决定了加强对其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用人权、财物权和重大工程项目决策权的集中,有些党政一把手就是因为经不起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最终跌入犯罪的深渊。

因此,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加强对领导班子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领导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重要保证,是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几年随着干部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监督乏力的局面。

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仍然是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深层次的、有效的监督依然是当前监督工作的难点。

缺乏系统有效的监督措施,重使用轻监督,不愿接受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较为突出。

一、在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㈠党政一把手主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匮乏。

如何解决好监督的客体即党政一把手的自律问题,是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的前提条件。

一些党政一把手党的宗旨观念淡薄,没有从思想深处解决“为谁掌权”的问题。

视自己为不受监督、不被监督的“特殊干部”,不愿接受监督。

一些党政一把手把上级的监督认为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不放心;把同级的监督视为跟自己过不去、找别扭;把下级的监督视为让自己丢面子、失威信。

甚至拒绝监督、反对监督、拖延阻挠监督。

㈡民主集中制流于形式,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

目前相当一部分党政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坚持不好,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致使一把手在班子中形成“家长制”和“一言堂”而没有得到应有的监督和批评。

0530当前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0530当前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面临的问题、对策及建议一、面临的问题1、监督的制度存在缺陷。

一是制度软弱。

在当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制度设计与制度绩效存在较大的差距,相当一些制度难以有效地从形式上、从纸上落实到现实工作中去;二是制度缺位。

在制度的设计上,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关键环节还没有制度出行之有效的制度,导致了制度的缺位;三是制度失灵。

在社会转型高速发展、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的一些方面的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已经明显不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需要。

2、监督的效力存在弱化。

一是上级监督鞭长莫及。

领导干部往往按分级管理原则由上级党委、纪委和组织部门进行考察监督,应该说,来自上级的监督,是最具约束力的监督。

而事实上上级党组织及监督部门远离下级驻地,常常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下一级干部的真实思想、生活、工作情况。

二是同级监督有名无实。

来自单位内部同级之间的监督,是最直接的监督。

但目前,好多单位对干部的监督要求一般化。

制定的监督制度比较原则,具体实施细则少;有的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做摆设,流于形式;有的没有根据新情况、针对新问题及时建立相应的制度,导致内部监督滞后,无章可循。

领导班子内部相互间怕影响团结、怕影响威信、怕影响个人前途,彼此不愿、不想监督。

下级监督无能为力。

来自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是最客观、公正的监督。

但由于有些单位该公开的事项不公开,下级不知内情,无法监督;群众害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

3、监督的范围不够宽、渠道不畅通。

当前,组织部门囿于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监督手段还比较匮乏,导致领导干部的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监督以及党政“一把手”工作圈的监督还存在着盲区和真空地带。

此外,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大都不是通过组织考核、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正常渠道发现的,往往是通过群众举报、有关部门反映获得的,或是从公检法办案中带出来的“副产品”,真正通过正常的组织监督渠道得到干部问题信息的并不多。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全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全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全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全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基层一把手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然而,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权力过分集中、廉政建设不力、决策错误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下面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首先,对于权力过分集中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制约和平衡机制来解决。

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权力下放,让更多职能和权力交由下一级进行决策和管理,减少一把手的职能集中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确保一把手行使权力符合规章制度,不违法乱纪。

其次,针对廉政建设不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方面,要强化廉洁行政建设,加强廉政教育和培训,提高一把手的廉政意识和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廉政纪律,打击腐败现象;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监督,建立举报和投诉机制,引导民众参与监督,推动基层一把手廉政建设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再次,为了解决决策错误问题,一把手要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自身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决策思维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加强调研和调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到科学决策,减少决策错误的概率。

另外,基层一把手还存在不少其他问题,如形象管理不善、担责拒责等。

对于这些问题,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方面,要提高一把手的言行举止水平,注重外在形象的塑造和维护,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要提高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勇于担责,善于承担,不推卸责任,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通过多种对策来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制约和平衡机制、强化廉政建设、提升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形象管理和担责拒责等方面的改进,才能使基层一把手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人民群众服务,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更好的成效。

当前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李利立来源:《决策探索》2012年第10期我们党从始至今,从上至下,十分注重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建章立制、警钟常鸣等一系列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但与党的事业的发展需要相比,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仍很薄弱,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拿出新措施,找出新办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监督管理意识不强一是不敢监督管理。

下级对上级怕“意见好提日子难过”;上级对下级怕得罪人,或因为自身不过硬,怕“拔出萝卜带出泥”;同级之间,则怕伤和气,影响关系。

二是对监督管理内容理解狭窄。

把廉洁不廉洁当成监督管理的唯一内容,忽略了对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三是不懂监督管理。

认为监督管理是执纪执法部门的事,明哲保身,洁身自好。

(二)干部监督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和完善补充,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体系和制度已经比较健全,任期审计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等均有较强的针对性。

但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执行不到位,有的形同虚设,有的虎头蛇尾,有的时紧时松,造成许多“漏洞”。

(三)能否严格贯彻党纪条规的严肃性问题党纪条规在实际操作当中,遇到权力、人情关系等干扰时常会大打折扣,本应严肃处理的却被轻描淡写的批评教育取代,本应彻底清查的却以就事论事为借口,浅查则止,以致一些领导干部的违纪违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制止,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导致的不良后果(一)形成多项监督上的“真空”区一是上级鞭长莫及的监督“盲区”。

在实际工作中上级组织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下级干部的真实思想、生活、工作情况。

二是同级有名无实的监督“暗区”。

单位内部制定的监督制度比较原则,具体实施细则少;领导班子内部相互间怕影响团结,彼此不愿、不想监督。

三是下级无能为力的监督“特区”。

有些单位该公开的事项不公开,下级不知内情,无法监督。

(二)部分领导干部思想不佳、作风不实少数领导干部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名利思想较为严重,在工作中只是琢磨如何快出“政绩”,漠视群众疾苦、置实际于不顾,玩数字游戏、做虚假文章。

“一把手”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把手”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把手”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把手”违法违纪的案件呈上升之势,“一把手”成为腐败高发人群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

因此,如何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是当前狠抓反腐倡廉工作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一把手”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

首先是班子成员时刻处在“一把手”的管理领导之下,其监督活动受“一把手”的直接制约和约束,不敢监督。

其次是单位纪检组(纪委),在领导体制上同时受同级党委(党组)或“一把手”和上级领导机关的双重领导和制约,他们的领导权、财政权均掌握在同级党委(党组)或“一把手”手中,客观上形成了一种附属型的隶属关系,不能对“一把手”实施有效监督。

再次是普通干部群众由于缺乏对领导活动和政策规定的了解,加上“一把手”政务公开不够、民主氛围不浓以及监督手段不健全等原因,无法实施有效监督。

二是专门监督机关和监督部门对“一把手”监督缺乏针对性。

上级监察机关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下级“一把手”活动的情况和问题,难以实施有效监督;人大的监督往往对事不对人,缺乏有针对性、实质性的处理;政协的监督只是在会上提提意见,缺乏权威性,监督效果不大。

三是监督制度对“一把手”的监督缺乏可操作性。

一些单位虽然建立了不少监督制度,但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单位制度相对滞后和不配套,有的制度原则性规范多,可操作性细则少,规范对象泛指多、针对“一把手”少。

四是监督时机相对滞后。

监督机构在对“一把手”的监督上普遍存在重事后查处,轻事前、事中监督,重自我监督,轻外部监督,重集中监督、轻日常监督的倾向,习惯于运用年度考核、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述职评议等时机对“一把手”进行监督,疏于对他们进行及时、经常性监督,往往难以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加强对基层“一把手”的监督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目前在监督基层“一把手”时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监督的有效性,也影响了基层党的建设和社会稳定。

以下是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建议:问题一: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监督基层“一把手”时,监督机制仍然薄弱。

一些地方政府内部监督制度尚未完善,监督者的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出现腐败和权力滥用的问题。

对策建议: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基层“一把手”的监督力度。

加强行政监察机构的建设,严格落实监察责任制,确保监督的有效性。

同时,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监督能力。

问题二:监督方式不适应。

目前,监督基层“一把手”的方式主要是依靠行政监察和检察机关的力量,但是这些机关在资源和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难覆盖到每一个基层单位和每一位基层“一把手”。

对策建议: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

可以通过建立举报渠道,鼓励公众积极举报基层“一把手”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同时,加强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使监督更加全面和有效。

问题三:监督结果反馈不及时。

目前,对基层“一把手”的监督结果反馈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甚至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对策建议:加强监督结果的及时反馈。

监督机构要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被监督单位和监督对象,鼓励被监督对象及时整改,解决问题。

同时,监督机构要加强与其他部门、机构的协作,提高监督结果的综合性和权威性。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并加强监督结果的及时反馈,才能确保监督的有效性,提高基层“一把手”的履职能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监督基层“一把手”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预防腐败、保持政府清廉的重要措施。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当前,监督基层“一把手”的工作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虽然我们的国家和地方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许多原因,监督工作难以落实,导致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具体来说,监督基层“一把手”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部分基层“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高管能力不足,工作水平不够。

这种现象尤其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较为明显,基层“一把手”将权力聚拢在自己手中,一人独占。

而且一些领导能力不太好,管理不严,工作成绩不佳。

其次,监督机构缺乏足够监管能力,甚至成为基层“一把手”的辅佐部门,监督力度不足。

有些监督机构不仅无法对“一把手”进行有效的监督,甚至成为他们的员工,违背了监督的目的。

再次,一些“一把手”滥权乱作为,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由于其中一些人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滥用职权,大量的国有财产被挪用,导致群众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监督机构建设。

政府要不断修订完善基层监管制度,增强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机构的工作效能,弥补监督机构的不足,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深度。

二、建立群众监督机制。

政府应当完善各类举报、诉求和监督渠道,加强对群众代表会议、民主选举、轮流值班和调查问卷等的监督,尽快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独裁、个人独揽大权是行使职权的最大忌讳,方法是做好工作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能够严守职守、深入基层的干部队伍,真正实现权力清明、公开、透明、责任心强等目标。

四、提高基层“一把手”领导水平。

各级政府应当对基层“一把手”的能力素质进行评价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严格执行职权的分工和限制,规定权力的一人独占原则,完善他们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高其工作水平。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有望有效地解决目前监督基层“一把手”存在的问题,为基层官员提供一个规范化、健康化和规范化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行政能力、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民众营造出一个更为安定和和谐的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权力过分集中于“一把手”个人手中,权力运作缺乏有效的制约。

重大决策权相对集中,民主集中制往往形同虚
设。

二是权力的行使与承担的责任相脱节。

我国政府及政府内部的组织管理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党委系统实行的是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委员会集体领导制度。

但往往出现了重大决策失误、失职渎职、用人不当等问题,却没
有去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

三是一些“一把手”自律意识淡薄,不愿接受监督。

有的过于自信,总以为自己不错,无可挑剔,用不着别人监督;有的认为接受监督会影响自己的权威;有的自视高人一等,自认为不受监督乃天经地义;甚至有个别的“一把手”个人私欲膨胀,讲关系不讲原则,讲私情不讲党性,工作中独断专
行,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个人说了算,千方百计拒绝监督或
逃避监督。

四是对“一把手”重使用轻管理,疏于监督。

往往只注重对“一把手”的工作实绩特别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监督,忽视对其思想、作风,特别是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

对党政“一把手”存在的问题,总是遮遮掩掩,处理起来也是避重就轻。

五是同级班子成员碍于情面,不便监督。

有的班子成员认为“提了没有用,还得罪人,不如不说”;有的担心被“一把手”误解自己有“野心”、想“篡权”,不敢监督;有的怕反对意见提多了会当成“闹不团结”,影响自己的前程,不愿监督。

因此,往往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团和气的状况。

六是下级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

有的同志认为自己职位卑微,上级“一把手”的态度可以决定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打击报复,故宁可“多栽花少栽刺”,信奉“是非面前莫开口”的处世哲学,不敢挺直腰杆对上级领导进行监督。

七是群众不知情,无法开展监督。

有的“一把手”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不经过群众讨论,重大决策不与群众商量,使群众很难真正有效地行使民主监督权。

八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没法监督。

目前,对一些“一把手”“八小时”以外的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导致监督管理工作缺乏预见性和针对性,收不到应有的实效。

二、采取对策:
一是强化自我监督。

上级党组织要切实改变重选拔轻教育的倾向,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不断提高对自我监督重要性的认识,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警钟长
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是强化上级监督。

县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承担起对下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监督的主要责任。

要建立健全上级
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负责同志,与下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定期谈心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函询回复制度,使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经常化、制度化;要建立健全惩戒制度,对那些长期拉帮结伙、工作平庸、群众意见大的“一把手”,上级组织部门要及时发出诫勉通知,限期改正。

对没有改正甚至出现新问题的,要进行组织处理。

三是界定权力范围。

在建立权力制约机制上,除要认真贯彻落实已有的领导工作制度外,还应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建立严格限制一把手权力行使的相关制度。

如,建立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制度。

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审批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上,都必须经集体讨论研究,班子成员包括“一把手”每人都只有一票的权力,任何个人都无权作出决定;建立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制度。

集体决策后必须按照分工由领导个人负责贯彻和落实,任何个人都不能越权插手他人负责的工作;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等,以制度严
格制衡一把手权力行使。

四是强化党内监督。

要把目前党内法规对罢免问题的原则规定具体化,制定操作性强的罢免程序,使罢免制度得以实施
和发挥作用。

还比如,要建立同级监督责任制,不仅要有实施同级监督的具体内容、尺度和责任,而且要有不接受监督和放弃监督如何处理的具体规定,做到监督有条例,操作有细则,从而使党内监督有章可循,提高党内监督的效能。

五是强化群众监督。

首先,要实行党务、政务公开制度。

把有关重大事项的决策原因、决策依据、决策执行过程和结果,通过一定的形式向干部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公开保证公正。

其次,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包括信访举报和民意测验、民主评议为主的群众监督,人大和政法系统的法制监督,政协和群众团体的民主监督,报纸、电视、电台的新闻舆论监督等。

第三,要让干部群众在领导干部的任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要拓宽群众参与干部工作的渠道,扩大领导干部民意测验、民主推荐的范围,使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对“一把手”的升降去留拥有发言权。

六是强化财经监督。

要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对领导干部行使事权、财权进行监督和审计。

一要逐步扩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

二要把审计的关口前移,变离任审计为主为任
期内审计为主,由被动的事后审计改为主动地事前和事中审计。

三要运用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

把审计结论作为考核、
评价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七、强化责任追究。

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情况,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对负有责任的“一把手”,提出责任追究的处理意见及建议,并严格实施。

既要杜绝那种借口集体负责,而实际上谁都不负责任的现象,又要避免不分责任轻重,搞“一锅端”的做法,更要防止本末倒置,在责任追究上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切实使违法违纪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受到应有的责任追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