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内科护理学【讲义】 (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本节考点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护理措施
慢性肾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进行性发展恶化的最终结局,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引起全身各系统症状,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一、病因
(1)原发性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为最常见病因。
(2)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肾脏病变:如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等引起的肾损害最后均可导致慢性肾衰竭。
(3)慢性尿路梗阻:如结石、前列腺肥大等。
(4)先天性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肾发育不良等均可导致肾衰竭。我国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梗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等较多见。
二、临床表现
肾衰早期除血肌酐升高外无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基础疾病症状。病情发展到残余肾单位不能调节适应机体最低要求时,各个脏器系统功能失调,出现各种代谢紊乱,从而出现尿毒症的各种临床表现。
1. 消化系统:胃肠道症状是最早、最常出现的症状。初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此外病人有口气尿臭味、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舌和口腔黏膜溃疡。上述症状的产生与体内毒素刺激胃黏膜,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因素有关。
2.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疾病是肾衰最常见的死因。
1)高血压:大部分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少数发生恶性高血压。高血压主要是由于水钠潴留引起的,也与肾素活性增高和使用EP0/环孢素等有关。
2)心力衰竭:是常见死亡原因之一。与高血压、水钠潴留、贫血、尿毒症性心肌病等有关。
3)心包炎:可为干性心包炎,表现为胸痛、心前区可听到心包摩擦音,少数病人可为心包积液,多与尿毒症毒素沉着有关。尿毒症性心包炎是病情危重的表现之一。严重者有心包填塞征。
4)动脉粥样硬化:本病病人常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及胆固醇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迅速,冠心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3.呼吸系统表现:代谢产物潴留可引起尿毒症性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酸中毒时呼吸深而长。4.血液系统:贫血:尿毒症病人常有贫血的症状,为正常色素性正细胞性贫血,主要原因是:①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激素(EPO)减少;②破坏增加,如铁摄入不足;③失血;④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⑤体内叶酸、
蛋白质缺乏;⑥血中有抑制血细胞生成的物质。;出血倾向:常表现为皮下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外伤后严重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主要为尿毒症时血小板容易被破坏所致。透析能迅速纠正出血倾向。
5.神经、肌肉系统:早期常有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后期可出现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下降、判断失误,并可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尿毒症时有精神失常、谵妄、幻觉、昏迷等。晚期病人常有周围神经病变,以下肢受累最多见,病人有肢体麻木、烧灼感或疼痛感、深腱反射迟钝或消失、肌无力、感觉障碍等,可能与毒素潴留有关。
6.骨骼:可出现纤维性骨炎、尿毒症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肾性骨硬化症,骨病有症状者少见。肾性骨病可致骨痛、行走不便和自发性骨折等,发生与活性维生素D3不足、营养不良、铝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及继发性甲旁亢等有关。
7.皮肤表现:常见皮肤瘙痒。面色较深而萎黄,轻度水肿,呈“尿毒症”面容,与贫血、尿素霜的沉积有关。
8.代谢紊乱:尿毒症时毒素可干扰胰岛素作用,且加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性,故表现空腹血糖轻度升高,糖耐量异常。因长期恶心、呕吐使蛋白质摄入不足,出现负氮平衡及低蛋白血症。还有体温过低、高尿酸血症等。
9.继发感染:以肺部和尿路感染常见,与机体免疫力低下、白细胞功能异常等有关,不易控制,多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1)脱水或水肿:因肾小管浓缩功能差而致多尿、夜尿多,又常有畏食、呕吐或腹泻,易引起脱水,晚期病人尿量可少于400ml/d。另一方面肾脏排水能力差,当水、钠的摄入量增加而不能相应的排泄,则引起水钠潴留,出现水肿、高血压甚至心力衰竭。容易脱水和水肿为尿毒症常见的特点。
(2)高血钾及低血钾:肾衰晚期,钾平衡失调多见。由于利尿、呕吐、腹泻、摄入不足可出现低血钾。终末期病人常发生高血钾,主要因进食水果、肉类多,尿量少及使用保钾利尿药造成。
(3)酸中毒:尿毒症病人都有轻重不等的代谢性酸中毒。因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下降,导致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严重者出现柯氏呼吸(kussmaul呼吸)。
(4)低钙血症与高磷血症:慢性肾衰竭时,尿磷排出减少,血磷升高。为维持钙、磷乘积,血钙下降。高磷低钙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增加,促使尿磷排出增多,终末期时尿磷排出不增加,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导致骨钙脱出,血钙增加,引起肾性骨病。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红细胞数目下降,血红蛋白多在80g/L(8g/dl)以下,最低达20g/L(2g/dl)。白细胞与血小板正常或偏低。
2.尿液检查尿量可正常但夜尿多,尿比重低,严重者尿比重固定在1.010~1.012。尿蛋白+~+++,晚期可阴性。尿沉渣有管型,蜡样管型对诊断有意义。可有红细胞,白细胞,若数量增多表示病情活动或有感染。
3.肾功能检查肌酐清除率多在30ml/min以下,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增高。血清电解质增高或降低,有代谢性酸中毒等。
4.其他检查 B超或X线平片,双肾体积小,肾萎缩,根据慢性肾脏病的病史,尿毒症临床表现和肾功能损害的指标,即可诊断本病。大便隐血实验可阳性,因消化道出血所致。
四、治疗原则
1.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加重肾衰的可逆因素如水电解质紊乱、感染、尿路梗阻、心力衰竭等,是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促使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的关键。
2.饮食治疗低蛋白(20~40g/d),高生物价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蛋白质入量根据肾功能加以调整,应保证供给充足的热量以减少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并补充多种维生素。有高血压、浮肿及尿少者应限盐。每日液体入量应按前1天出液量加不显性失水500ml来计算。尿量在1000ml/d以上而又无水肿者,可不限制饮水。
高钾血症者应限制含钾高的食物,尿量每日超过1000ml,一般无需限钾;限制含磷丰富的食物,每日食磷400~600mg。
3.必需氢基酸的应用慢性肾衰竭时,低蛋白饮食虽可降低血中含氮的代谢产物,但如摄入低蛋白饮食的时间超过3周则会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所以需要加用必需氨基酸才能使病人长期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另外,必需氨基酸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能利用部分尿素,使血尿素氮下降,改善尿毒症症状。
4.对症治疗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1)水钠平衡失调:一般失水可通过口服补充,重度失水者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水过多时,应严格限制摄入水量,有条件时最好用透析治疗。低钠时补充钠盐,低钠血症出现惊厥、昏迷等精神症状时,可用5%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钠过多常伴有水肿,应限制水、钠的摄入,使用利尿剂等。
2)高血钾:尿毒症病人易发生高钾血症,应定期监测血钾,高钾血症的防治同急性肾衰。
3)钙、磷失调:限磷饮食。活性维生素D3(骨化三醇)0.25~0.5μg/d口服,有助于纠正低钙血症。进餐时口服碳酸钙2g,每日3次,既可供给机体钙,又可减少肠道内磷的吸收,同时还有利于纠正酸中毒。4)代谢性酸中毒:毒性不严重一般可口服碳酸氢钠1~2g,每日3次。当二氧化碳结合力<13.5mmol/L 时,酸中毒明显,应静脉补碱。在纠正酸中毒过程中同时补钙,防止低钙引起的手足抽搐。
(2)心血管系统
1)高脂血症:治疗原则同其他高脂血症。
2)高血压:容量依赖型病人,限水钠、配合利尿药及降压药等综合治疗;对肾素依赖型高血压,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副作用。
3)感染慢性肾衰出现感染时,应积极控制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病情需要用药时可根据肌酐清除率、药物半衰期来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