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说课稿_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描述作者童年时在故乡摇桂花、赏桂花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选择了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欣赏散文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散文这类文学体裁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方面仍需指导。

此外,学生对故乡的情感体验可能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朗读、讨论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散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教学难点:感受作者情感,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情感,体会课文内涵。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故乡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

3.理解课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欣赏散文:分析课文语言特点,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

5.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故乡的美好时光,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

新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师说课稿评课稿

新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师说课稿评课稿

新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师说课稿评课稿《桂花雨》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开篇明旨,写作者童年时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迷人,并过渡引出“摇桂花”;第三、四自然段具体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第五、六自然段写母亲回忆家乡金桂的同时点明“我”爱童年那阵阵的桂花雨。

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

但在创新能力、概括、思维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三、教学目标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有感情朗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前后拓展阅读,了解作者作品特色,并学习运用课文表达特点,仿写自己童年趣事的片段。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五、教法学法说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

教师利用电教手段或通过用图画创设多种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

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 桂花雨》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 桂花雨》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 桂花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在故乡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桂花季节,以及桂花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美好。

课文以桂花为线索,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富有诗意,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情感丰富的故事情节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到一些新的知识和表达方式。

然而,对于这篇课文中的乡土气息和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学生可能需要引导和帮助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会。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思想,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培养对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增强对生活的感悟和珍惜。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思想,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课文中的乡土气息和文化背景,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和表达。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展示桂花的美景和相关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桂花的美景和相关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2.朗读课文: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3.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桂花雨》部编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

《桂花雨》部编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

<桂花雨>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桂花雨》是部编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篇课文。

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以及习作和口语交际让学生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浓浓思念。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1-2自然段开篇明旨,写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迷;第3-6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第7-8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桂花,同时点题,写“我”爱童年的“摇花乐”。

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

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好好体会。

二、说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识字量和独立阅读的能力,也有了初步的欣赏与比较的能力,但是毕竟年龄较小,缺乏领会文本内在寓意的能力,难以透过文字体会要义。

同时,本班学生共52人,男生29人,女生23人。

在学习上,学生间的水平差异大,优秀的学生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阅读和写作能力,而部分学生语文功底则较为薄弱,不能独自理解文章感情以及上课消极,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

因此鉴于本班情况,语文课上将常用于分角色朗读、角色扮演等,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体会文字中蕴含的作者的浓郁思乡之情。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文的内容,从五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出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10个,包括多音字两个,并理解生字所组词语的意思。

2、学会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并尝试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2、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重点词、句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浓浓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2、理解哪里的桂花都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这句话。

(二)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公开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公开课的教材是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桂花雨》一课,这是一篇以描写桂花盛开、飘香的情景为主的文章。

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桂花的产地、特点以及桂花的花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写、感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对美的欣赏和珍惜之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桂花的特点和花语。

•难点:如何通过文字描绘桂花盛开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桂花的图片或幻灯片,带领学生感受桂花的美丽,并收集学生对桂花的感受和认知。

2.呈现(10分钟):朗读课文《桂花雨》,注重语音语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桂花的热爱。

3.解读(15分钟):解释生字生词,分析课文结构和表达的情感意境,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4.感悟(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对桂花的感悟和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活动设计(15分钟):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绘制桂花盛开的场景并配上诗句,展示学生的描绘能力。

6.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桂花的热爱和尊重,引导学生欣赏美丽。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桂花这一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图片、声音等多种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但也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悟,提升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去实地观察桂花,从亲身体验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以上就是本次公开课的说课稿,希望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领略桂花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语言文字表达的热情。

感谢大家的聆听和支持!。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桂花雨》是人教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的第7课。

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

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课文有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第二到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

五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童年的“桂花雨”。

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桂花树下摇桂花的欢乐的情景。

教学中能让学生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想象摇桂花的欢乐,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从教材编排上来看,本组课文都是思乡怀乡之作,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2个生字,。

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这一学习目标融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于一体。

如认识生字、读记词语是知识维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学习课文的应该达到的能力目标,又和自读自悟、与同学交流一样,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既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感情渗透的目标。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会存在多大的困难,但同时他们的语文素养现状决定了他们很难对语言文字形成丰富的想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文教案-第26课 *桂花雨。

2、启发学生谈谈自己难忘的事和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

2、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回忆童年的事吗?是啊!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

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3、齐读课题。

4、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阅读课文要求我们怎么学习?5、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自学这篇课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第26课 *桂花雨》。

6、师:老师已经把阅读提示细化了,请看阅读要求。

(出示课件)7、生:齐读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情况,师: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主要写了“我”小时候在故乡摇桂花的乐趣。

(主要写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院子里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3、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三、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1、师:指名读。

你喜欢哪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2、生: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师:为什么喜欢这段?这段描写了什么情景?生:自由发言。

师:喜欢这段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

(适时表扬)【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第2篇】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桂花雨》。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桂花雨》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

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段开篇明旨,写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迷人。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参加桂花节的经历,描绘了桂花节的喜庆气氛和家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同时,课文中的桂花雨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幸福的时光,对学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但是,对于课文中的某些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家乡文化和传统节日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增加对这些知识的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培养对家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生字词的掌握。

2.难点:课文中的某些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对家乡文化和传统节日的认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乡文化和传统节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出生字词。

3.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家乡文化和传统节日的意义。

4.朗读练习: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6.总结与拓展:对课文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和童年生活的价值,布置相关的写作和实践活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课文的重点内容。

教师考编面试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

教师考编面试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

教师考编面试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6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桂花雨》,下面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桂花雨》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本单元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人、事、景、物之间的情与理。

语文训练目标①初步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②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并且借桂花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通过前面几年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体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对于文章语言的分析和感受力仍有欠缺。

因此,需要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和言语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箩、杭”等2个生字,会写“懂”等10个生字,理解“缠着”等新词的意思,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了解桂花带给作者的美好回忆(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上课之前,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教法学法。

本课中我将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景创设法、品词析句法、批注阅读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阐述本课的教学思路环节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上课伊始,我会和学生做一个互动小游戏,(逛三园)请学生畅谈对桂花的了解,进而引出课题《桂花雨》。

这样的导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快速将学生带入文中。

环节二:整体感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

基于此,我会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工具书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在此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指导,重点强调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如“杭”的读音,“浸”的书写。

2023年部编版桂花雨说课稿(精选7篇)

2023年部编版桂花雨说课稿(精选7篇)

2023年部编版桂花雨说课稿(精选7篇)部编版桂花雨说课稿1(1663字)一、说教材内容《桂花雨》这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七课,这篇课文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的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

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的桂花,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的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桂乐和桂花雨。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

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高、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合计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会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

四、说教法学法1、直观教学法:由于对桂花的了解人们很陌生,带领学生亲自找到桂花树让学生对桂花的颜色、形状、味道进行直观了解和感受,拉近了学生和课文的距离,帮助理解重、难词句。

2、朗读体会法:通过学生自读、指定读、听读、演读帮助体会桂花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进行有效的语感培养。

3、启发诱导法:通过激发语、教学媒体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悟。

4、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五、说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回忆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能给大家说说吗?是啊!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7、桂花雨)上课一开始激发学生,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二)出示插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看《桂花雨》的插图,放录音朗读,让学生感知作者摇桂花的快乐,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三)朗读体会重点句段:1、自由朗读(2—6)自然段,说说你理解了什么。

把自己理解的内容给同桌交流。

桂花雨 说课稿(3篇)【五上部编】

桂花雨 说课稿(3篇)【五上部编】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3篇)《桂花雨》说课稿首先说教材。

《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描写生动、细致,充满感情。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

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为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并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135”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我设计以下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

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设问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以思乡为主题的课文,谁能说说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分别是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通过疑问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思乡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随后揭开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并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

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告诉老师你怎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做好铺垫。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桂花雨》教学教案篇一《桂花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桂花完美的回忆。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设计时我尽量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课文资料。

上完课后,我发现许多不足之处,反思如下:一、品析重点词语教学上的不足在介绍桂花的“香”这一特点时,孩子们都找到了“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这几个描述桂花香的句子。

我准备抓住重点字词,经过品读感悟的方式让孩子们比较得出哪里的桂花更香,但孩子们的品读并不到位,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区别。

这一个环节的效果没有到达。

二、时间把握不够准确,品读“摇花乐”资料草草收常在前一部分介绍桂花香的特点时,由于孩子经过理解重点字词和比较阅读后,没有得出杭州的桂花比家乡的桂花更香的特点,所以之后又用了一大部分时间去弥补这个问题,以致在后面体会“摇花乐”时,显得仓促。

在本节资料中,“缠”字写出了作者的急切心境,“使劲”、“喊”写出来了摇桂花的'乐趣,同时反映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可当时由于时间仓促,我只是让孩子们抓住重点字词一读带过,并没有采用课前准备的“用回忆生活、联系生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包含的情感。

”三、朗读形式单调。

本节课中孩子们朗读的形式仅有齐读、小组读和自由读的三种方式。

而这样的朗读形式很明显不利于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吸收,更谈不上到达以读促悟的效果。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观察到了有一部分孩子很想站起来挑战他人或小组的冲动,可我却忽略了这一点。

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采用过这种挑战式的朗读,效果甚好。

四、教师灌输得太多,孩子们自我表现的机会甚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教法】我通过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主要通过展示,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场景,想象作者描写的景象,感受作者小时候摇桂花的乐趣,体会文中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作者和母亲浓浓的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自制力较差。

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10-15分钟左右,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

如果学习只是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将会使他们的兴趣荡然无存,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说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授1.第一部分的教学,我在上课一开始就引入了课文的作者,琦君的资料:琦君1949年离开家乡,身在他乡,他却十分思念自己的故乡的桂花,从而引出。

作者在课文开头的一句话“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第一部分的教学也是围绕这句话展开,读读这个部分,想想为什么爱桂花,从而引出桂花香和摇花乐,两个教学板块。

(在课堂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教师授课时往往许多学生的注意力没随着教师的思路动,而是无意识的想别的事情去了。

如果教师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直接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过多的分散。

这时需要老师当机立断,简洁高效地找准切入点进行教学,减少学生由于过多的分散注意力而影响学习效果。

)2.感受桂花香,我主要是采用品味两句重点句子,桂花不与繁花争艳,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和桂花开的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重点抓住“迷人,浸等”感悟桂花的香气。

这里我采用让学生看着课件出示的提示(自读要求),进行自读,自己划句子,品读。

(在课堂中,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分散了学生的精力,也降低了注意力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恰当的适合,运用适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方法,提高注意力,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说课稿

慢读细品,让孩子们浸在语文的清香中——《桂花雨》说课稿一、基于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的制定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桂花雨》。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万物有灵,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都荡漾着情感的涟漪。

本文是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作品,散文的精髓是“形散而神不散”。

作者回忆了在故乡童年生活的点滴——桂花香、摇花乐、忆花雨、悟花情。

故乡芳香四溢的生活环境、童年摇桂花的快乐生活、家庭温馨和睦的氛围、母亲善良美好的品性,透过回忆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念之情。

思乡情学生通过对细节的朗读品味,几乎都能读出。

一堂课如果只是带领学生读出他们能领会的内容,这堂课对学生而言,就没有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升。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细细琢磨,作者是如何展现她的思乡情呢?——借桂花雨这一具体事物,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

如何借用具体事物,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乡情?这种写法值得学生学习,需要教师引导,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才会有精彩的生成。

于是,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1、通过对细节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借故乡的桂花雨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念之情。

2、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物展现乡情的写法。

以情感为抓手,以读带品,以读促悟。

二、基于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的选择如何选择教学重、难点?学生一读就明白的地方,不需要教。

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很容易理解的,我们简单教。

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他们不懂的,在文本背后所蕴藏的内容。

基于文本特点、学生学情及教学目标的设定,我将教学重点设定为:通过对细节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借故乡的桂花雨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念之情。

教学难点设定为:学习琦君借助具体事物,用细节描写,抒发思乡情的写法。

三、基于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散文的教学要抓住情感的主线。

深入文本,多种形式朗读、品味,既营造兴味盎然的课堂氛围,也引导学生沉下心来理解文本。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说课课文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说课课文课件

琦君,1917年7月24日生,浙江温州市瓯 海区人。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 文系教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 30余种,主要著作《青灯有味似儿时》《永是 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 《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 《读书与生活》等。
桂花
桂花:也称木犀,木犀科。花为黄色或白色,极 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 成熟。种类有金桂(金黄色)、丹桂(橙黄 )、 银桂(较白)、四季桂(稍白)。是传统的名贵 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 后,可做各种甜食。
桂花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面 的学习中,面 师和你们面 起认识了很 多面 作家,也欣赏了她们优美的篇章,面 如林海面 的 《窃读记》、叶面 玲的《我的长面 果》。今天,面 师 再给面 家介绍面 名面 作家——琦君。(课件展面 )下面 , 让我们面 起面 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 面》
①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 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②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不仅开花香,晾干了泡茶、 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也香甜 了人们的生活。
可是,让我着迷的小桂 花,却让母亲很担心, 为什么?
因为故乡靠海,经常有台风, 会把桂花刮走,影响母亲收花
默读课文,分别画出描述桂 花树和桂花香气的语句,想一想每 句话的意思,并与同桌交流感受。
作者觉得桂花树和桂花有什么特点?
桂花树
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 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 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偷里寻找, 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桂 花 很迷人;香飘十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桂花雨》说课稿
[教学目标]
1.会认“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

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小院,感受让作者及她的母亲魂牵梦绕的桂花吧。

(板书课题,相机补充琦君的资料)
一、说教材
《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本文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开篇明旨,写作者童年时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迷人,并过渡引出“摇桂花”;第三、四自然段具体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第五、六自然段写母亲回忆家乡金桂的同时点明“我”爱童年那阵阵的桂花雨。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
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
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四、说教学方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

教师利用电教手段或通过用图画创设多种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

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师基本采用了全放的方式,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去,适当的点拨,学生通过动口说、动手表演以及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快乐,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3、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朗读。

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在教学中我把指导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

1.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2.这篇课文的第一句说道:“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昨天我们品味了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谦虚,不骄傲;是因为它的香气迷人,令人陶醉。

喜欢桂花,更重要的因为原因是什么呢?
(二)精读感悟课文2—6自然段
第一步:质疑问难,直奔重点。

1.课件出示“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2.学生抓住“摇花乐”和“桂花雨”进行质疑,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写下有思考价值、牵一而动全身的问题。

(怎样摇?摇桂花的心情如何?摇桂花的“乐”在哪里?是怎样的桂花雨?为什么叫桂花雨)。

(三)精读感悟,自主探究。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2、3、4自然段。

要眼到、心到、手到。

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问题?勾画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自学,小组内交流。

3.集体交流。

交流的要点:
1)“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理解“浸”,从这句话感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读出桂花的芳香。

2)第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①提出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急切的心情?
②教师和学生分角色读读母亲的对话,互换角色读。

③体会摇桂花的快乐。

首先指名读有关的句子。

“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呀!”评议,听出快乐吗?接着出示课文中的插图想象与作者一起感受摇桂花的快乐,学生看图想象边表演边说摇桂花的动作,和作者一起分享童年的欢乐。

然后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在桂花树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桂花雨吗?桂花雨美吗?美在哪里?此时落在你头发上、脖颈上、身上的不是雨滴,而是那细小、芬芳的桂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最后学生兴奋而激动地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大家一起喊。

分组读,评议。

④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读3、4自然段。

(四)突破难点,升华感情。

1.重点理解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的5、6自然段,读后提问你们能读懂母亲的心思吗?学习小伙伴讨论、交流。

接着进行说话练习:
外地的环境好,还是()。

外地的生活好,还是()。

然后抽生读5自然段读出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五)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2.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读全文,读出作者对“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的桂花的热爱之情。

带着对课文的感悟和体验回到课文,实质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也是对整体的
回顾。

3.拓展练习。

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说一说你童年难与忘怀的人和事,或说一说你喜欢的植物或家乡的特产。

六、说板书设计
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3.桂花雨摇桂花摇落桂花,如雨飘下充满欢乐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点点桂花雨片片思乡情杭州赏桂花
思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深埋心中
又现故乡桂花情
桂花:
也称木犀,木犀科。

常绿小乔木,高达15M,冠卵圆形。

叶对生,硬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具疏齿。

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

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

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

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

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

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教学板书]
3 桂花雨
爱桂花——迷人的香气
摇桂花——桂花盛开香飘十里
摇桂花——纷纷细雨
思桂花——杭州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
又思故乡桂花乡思永存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充满快乐
阵阵桂花雨片片思乡情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用抒情的笔调写下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

文首开篇明旨,写小时候“我”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童年的“摇花乐”,文章后半部分,写母亲思家乡的桂花。

上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以下两点:
一、谈话营造阅读期待,感受桂花迷人的香。

在具体教学中,抓住一个“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二、享受“摇花乐”,体悟母亲的思乡情怀。

借助朗读,把文字化成一幅幅画面,从画面中点出这是思乡之雨、回忆之雨。

这样的处理,主要是抓住了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牵出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的留恋,以上种种让作者魂牵梦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