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系统的构成
城市道路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知识汇编说明:标“◆”为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1.道路工程划分的三大类型:公路、城市道路、特殊道路【含:矿道路、林业道路、机场道路、港口道路】。
2.城市道路组成:车行道、路侧带、分隔带、交叉口和交通广场、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台、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其它设施【安全护栏、照明设备、交通标志等】。
3.城市道路的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交通设施功能、公共空间功能、防灾救灾功能、形成城市平面结构功能。
4.城市道路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3)道路交叉口多;4)沿线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高;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
5.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常考虑的问题:城市发展规模、技术设计标准、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工程造价、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等问题。
6.城市道路划分的四种类型: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
7.根据道路所处的城市地理环境划分为:中心、工业、仓库、文教、生活、游览区道路。
8.◆城市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线道路。
9.城市道路快速路完全是为机动车辆交通服务的,快速路应设置中央分隔带,在与高速公路、快速路和主干路相交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形式;与次干道相交时,暂时采用平面交叉形式,但应保留建立立体交叉的用地条件。
进出口采用全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出入口。
如需设置,应设置辅助道路。
9.主干路上平面交叉口间距以800——1200m为宜。
10.城市次干路的作用:它是城市内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络,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及集散交通的作用。
11.城市支路既是城市交通的起点,也是交通的终端。
12.我国各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城市道路设计需经过城市总体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13.◆道路设计车速(计算行车速度):道路几何设计所依据的车速,即:在道路各项设计特征、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均良好的情况下,一般驾驶员能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行车速度。
道路分类分级及组成31896
▪ 设计年限:20年 ➢ 例如北京市的二环路或三环路
2020/5/23
17
2、主干道
▪ 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主要工业区、住宅 、港口、车站等地区,以交通功能为主
▪ 一般为六车道,非、机动车分离 ▪ 可以不设立体交叉,扩大交叉口来提高通行
能力 ▪ 两侧不宜设吸引人流的建筑物 ▪ 设计年限:20年
▪ 为车辆提供分向、分道行驶,设施和高速公路 基本相同
▪ 部分控制出入,一般应该设置隔离带 ▪ 交通量小客车15000—30000辆/天
2020/5/23
10
3、二级公路
▪ 联络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或者是通往大 工矿区、港口的公路
▪ 交通量4500—7000辆/天(中型载重汽车)
2020/5/23
2020/5/23
20
▪ 城市道路除了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 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分为I、II、III级
▪ I 级标准:大城市(人口大于50万) ▪ II 级标准:中城市(人口:20—50万) ▪ III级标准:小城市(人口小于20万)
2020/5/23
21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应该设
应该设 可设 可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横断面形式
双、四 单、双、三、
四 单、双、三 单、双、三 单、双、三
单 单 单 单 单
22
六、道路的基本组成
1、公路的基本组成
➢ 路基 ➢ 路面 ➢ 桥涵 ➢ 隧道 ➢ 排水系统: 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组成。 ➢ 防护工程: 加固路基边坡确保路基稳定的结构物。 ➢ 交通附属设施
11
4、三级公路 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适应交通量1000-4000辆/天。
城市规划原理第七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 研究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 一 2、 居住、交通、工作、游憩是城市四大功能 3、城市四大生命线:能源、交通、给水、电信 4、现代城市交通是一个组织庞大、复杂、严密而又 精细的体系,现代城市的特征是高效益和高效率。 其中的效率则主要是指城市的运转,其重要组成之 一就是城市交通。 5、所以城市交通对于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机动车停车位的确定
公共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
七、城市交通调查
1、交通量调查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础
1)交通量调查的对象
机动车、自行车、人行
2)交通流量调查分析
– 概念 单位时间(小时、日)内通过某一道路断面
的双向车辆数
高峰小时交通流量
– 典型区域、典型时间进行调查
– 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
C. 客运港位于货运港的上风方向
D. 综合考虑船舶航行、货物装卸、库场储存 及后方集疏
4 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归纳起来是——
规范--------大城市为5-7km/km2;中等城市 为5-6 km/km2。
建议-----6-8 km/km2。
干道恰当的间距为600----1000m,相应 的干道网密度为2—3km/km2பைடு நூலகம்
2、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红线宽度
快速干路 60—100米 主干路 40—70米 次干路 30—50米 一般道路 20—30米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1)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
2)自行车道宽度:1.0米/条
城市道路交通
城市交通道路问题一、城市交通相关概念1.城市交通及城市交通系统。
(1)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是指城区范围内的交通,是城市各种用地之间的人和物的流动。
城市交通是一个独具特色、由多种类型交通组合而成的交通系统。
这些流动都是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出发点,以一定的城市用地为终点,经过一定的城市用地而进行的。
(2)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现代城市交通系统已经发育为一种立体化综合化的系统。
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包括城市道路、桥梁、轨道系统等;第二,城市客货运输系统,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人力三轮车、自行车、摩托车、私人汽车系统、个体客运系统,以及城市内部的货运系统;第三,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包括交通标志、信号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传输、控制等交通管制系统。
城市交通是一个集经济性与社会公益性于一体的领域,包括管理体制、城市规划布局、投融资体制、交通方式选择、公共交通运营组织、交通需求管理、交通流量控制与管理方面的内容,涉及管理、法规、规划、工程、财政、教育、环境、能源、信息以及人文等社会经济诸多学科领域。
这些方面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城市交通系统。
二、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问题和原因1.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
以太原市为例,2006年全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0.6平方米,太原市人均道路面积6.8平方米,而国外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5-20平方米。
尽管近几年太原市加大了城市道路改造力度,城市实有道路面积由2000年的1427万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2357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长8.7%,增长幅度较快,但仍赶不上城市民用汽车保有量年均14.9%的增长速度。
据调查,目前全国37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
有31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道路建设不断上升交通拥挤却还如此严重,其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积严重不足。
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1.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路基、路面、人行道。
2.路基的性能要求:整体稳定性变形量。
3.路面的使用要求:平整度、承载能力、湿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
4.路面的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分别铺设垫层、基面、面层。
5.面层性能: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6.高级路面的面层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上表面层、中面层、下表面层)。
7.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
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材料:整体性材料(无机结合稳定粒料)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8.垫层作用:①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②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③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④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9.垫层性能:水稳定性必须好。
材料:粒料(天然砂砾、粗砂、炉渣);无机结合稳定土。
厚度≥150mm。
城市道路的级别和类别10.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必须设分隔带)、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11.路面等级分为:高级(15-30年)、次高级(8-12年)、次干路(5年)、支路(5年)。
12.路面按力学分为: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力小;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
13.路基工程包括路基本身及有关的土方、沿线的小桥涵、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的项目。
多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
14.路基施工程序包括:准备工作、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路基土石方工程(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填筑路堤、平整路基、修正路肩、修建防护工程等)、质量检查与验收。
15.路基工序:挖土、填土、松土、运土、装土、卸土、修整、压实。
依照设计的平面、横断面位置、标高等几何尺寸施工,保证强度稳定性。
16.路基施工要求:①路基施工测量:恢复中线测量、订线外边桩(在道路边线外0.5-1m两侧,以距离5m、10m、15m钉木桩)、测标高。
城市道路设计第三章 城市主、次干路及支路
会车视距是在同一车道上两对向汽车相遇,从相互发现 时起,至同时采取制动措施使两车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 离。会车视距为停车视距2倍。 3、超车视距
超车视距是指汽车安全超越前车所需的最小通视距离。 城市道路不允许车辆越过中线超车,因此不存在超车视距。
4、路测带的组成及其宽度
组成:人行道、绿化带、公用设施带等。 (1)人行道
人行道最小宽度如下表所示: (2)绿化带
人行道树株距一般为4~6m,树池采用1.5m方形或1. 2*1.8m矩形。
21
22
(3)设施带 设施带包括设置行人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杆柱、信号灯杆柱等的宽度。红线宽度
较窄及条件困难时,设施带可与绿化带合并,但应避免设施带与绿化带的干扰,常用 宽度为:护栏0.25m~0.5m,杆柱1.0~1.5m. ( 4 ) 路缘石 是设置在路面与其它构造物之间的标石,俗称道牙。其形状有平式、立式、斜式等几 种,如下图所示:
规定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如下表。
6
7
3、平曲线加宽值及其过渡段
8
9
10
11
12
13
(2)加宽值的过度方式:直线过度、高次抛物线过度、回旋线过度、改进直线过度等。 (3)加宽缓和段长度设置的三种情况: 对于设置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采用与缓和曲线相同长度。 对于不设置缓和曲线,但设置有超高的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可采用与超高缓和段相同
土路肩:横坡度较路面宜增大1.0%~2.0%;
硬路肩:一般情况下横坡度与行车道横坡度相同,也可以稍 大于路拱横坡。
5.人行道横坡宜采用单面坡形式,坡度为1.5%~3%.
(三)超高
1.超高:是指为了减小行驶车辆在曲线路段产生的离心力,将路 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形式。
现代城市道路系统的分类与功能
现代城市道路系统的分类与功能交通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对道路交通专业化的需求。
20世纪30年代之前,道路工程师中很少有人能够区分道路建设技术和交通规划的基础知识。
年,耶鲁大学开设运输工程专业课程,直到1942年,第一本《交通工程学手册》在美国吐版,成为交通专业实践的基础。
1922年,勒·柯布西耶出版的《城市主义》一书中,用图示描述了他的现代主义道路的分级结构和未来城市道路的图景。
他提出应该建立起等级化的道路系统来加速交通的流动。
在这7个级的道路系统中,交通流从最高级的城际高速公路V1向下分流至本地道路,最终导入最低等级的路径类型V7,即环绕建筑的步行道。
1950年,他把自己对道路分级的方法应用在印度昌迪加尔的规划中。
图1 勒·柯布西耶的道路系统示意图1942年,艾伯克龙比首次系统的贯彻功能分类的思想应用在大伦敦规划中。
1963年,柯林·布坎南在其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城市道路网分级和组成,后被英、美《道路规划手册》所采纳。
美国的城市道路分类方法具有代表性,根据道路特征和条件分为高速路(freeway and expressway)、主干道(Primary Arterial)、次干道(secondary Arterial)、集散道路(Collector)、地方道路(Local)5个等级。
从快速路到地方道路,可达性要求逐渐提高,通过性要求逐渐降低,道路两侧的开口限制逐渐降低。
干线道路主要提供机动交通功能,而地方性道路主要满足可达性要求,集散道路的功能介于机动性和可达性之间。
可见,里程较少的干线道路承担了更多的交通运输流量,而里程最多的地方性道路承担较少的交通运输流量.日本城市道路兼顾交通、防灾、空间、构造四种功能,依据道路的交通功能将城市道路分为高速路、基干道路(包括主干道和干道线路)、辅助路(次干道)、支路和特殊道路5大类。
表1 美国的城市道路详细分类及功能要求我国受前苏联的分类方法影响较大,第一代分类方法就是借鉴前苏联的经验。
市政道路建设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
市政道路建设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未来城市化进程仍将持续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持续改进和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资金方面,加大对市政道路建设的投入,通过吸引社会资本等多方面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在建设标准方面,加大监管力度,切实提升建设标准和质量,确保市民出行安全和舒适度。
在解决拥堵问题方面,通过优化交通规划、推进公共交通建设等方面来加以解决,进一步完善城市的道路交通体系。
在环保问题方面,加强环保意识,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建设,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机动车辆数量的增长,市政道路建设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通过规划和建设合理的道路网络,可以实现交通流畅,减少拥堵现象,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规模逐年扩大,城市地区交通需求持续攀升。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尤其是对于市政道路建设的投入不足,出现了交通拥堵的严重问题。
因此,市政道路的建设逐渐成为城市交通建设的核心领域之一。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市政道路建设环境与对策(一)市政道路建设环境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市政道路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1、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更多的人口聚集在城市中,城市的交通压力也逐渐加大。
因此,市政道路建设需要适应城市化进程,加强交通管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2、资源约束加剧:城市发展面临着土地、水源、能源等资源的限制,市政道路建设也不例外。
资源约束加剧将导致市政道路建设的成本上升,同时也可能限制其发展空间。
3、环境保护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市政道路建设也需遵循绿色低碳的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城市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
1. 公路的建设与管理隶属交通部门,城市道路则隶属于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部门.2. 城市道路的组成:(1)车行道,(2)路侧带,(3)分隔带(4)交叉口和交通广场(5)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台(6)道路雨水排水系统(7)其他设施3. 城市道路的功能:1交通设施功能,2公用空间功能,3 防灾救灾功能 4 城市规划及建筑艺术功能4.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应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5. 城市道路设计包括:几何线形设计和结构构造设计6. 城市的道路设计依据:1 设计车速2设计车辆3设计小时交通量4 设计年限 5 道路红线7. 通行能力: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8. 量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分界控制线,红线之间宽度即是道路用地范围,亦称道路的总宽度或规划路幅。
9. 城市道路的施工程序:1)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2)先深后浅的原则3)先道路工程后安装工程的原则4)先道路工程后绿化工程的原则10. 快速路与主干路属交通性道路;次干路兼有交通性与生活性两重性功能并以交通功能为主;支路一般为生活性道路;快速路及主干路是路网的骨架,次干路与支路是对交通走廊的补充。
11. 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1快速路规划2主干路规划3 次干路规划4支路规划 5 环路规划 6 城市出入口道路规划7 交叉口规划12. 道路网的密度:是指单位城市用地面积内所有的各级道路的平均长度。
13. 道路网络节点分类:立体交叉口和平面交叉口。
平面交叉口又细化为全无控制交叉口,优先控制交叉口,信号控制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14. 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为四种类型:方格网式,放射环式,自由式,混合式15. 方格网式:优点是交通分散,灵活性大;缺点在于道路功能不明确,交叉口多,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16. 放射环式路网:有点是有利于市中心区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道路功能明确;缺点是容易将各方向交通引至市中心,造成市中心交通过于集中,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路网17. 自由式路网:有点是不拘一格,充分结合自然地形,线形生动活泼,对环境和景观破坏较少,节约工程造价;缺点再与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较分散。
浅谈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的构成
浅谈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的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是指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对城市道路交通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监控设备、信号控制器、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以及交通管理中心等组成。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对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的构成进行浅谈。
1. 监控设备:监控设备是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摄像头、雷达、电子警察、车载监控设备等。
摄像头是最常见和重要的监控设备,它可以实时监控道路交通情况并录制视频,同时还可以进行车辆识别、行人识别、车道识别等功能。
雷达可以通过无线电波感知周围车辆的速度、位置和距离,用于实时监控交通流量和交通事故预警。
电子警察是一种交通违法抓拍系统,通过自动识别违法行为并记录相关证据,用于提高交通违法的查处效率。
车载监控设备主要安装在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辆上,用于监控车辆运行情况和提供安全保障。
2. 信号控制器:信号控制器是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控制交通信号灯的工作。
信号控制器可以根据交通流量和时间自动调整信号灯的时序,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信号控制器还可以实时获取交通流量数据,用于交通拥堵分析和优化调整。
3. 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是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中的数据获取和传输设备,主要用于采集监控设备和信号控制器等各种设备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
数据采集器可以采集交通流量、速度、占有率等各种实时交通数据,同时还可以采集监控设备的视频和图片数据。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是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对采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展示。
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可以将采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实时计算和分析,生成交通流量、拥堵、事故等交通指标和报表,并向交通管理中心、交警部门等提供相关的交通信息和预警。
5. 交通管理中心:交通管理中心是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的指挥调度中心,主要负责监控和管理城市道路交通情况。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4)
第五章主要专项17个知识点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对外(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城市交通(道路、轨道和水上)2)城市交通系统:3个系统组成: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道路系统(通道);交通管理系统(管理与控制)。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是与城市用地布局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的规划工作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1)影响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要有利于交通分流。
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条件(不越级衔接、尽量正交;交叉口道路不超过5条,交叉角不小于60不大于120。
与对外交通衔接得当。
(3)满足环境和管线布置的要求道路最好能避免正东西方向,应有利于夏季通风、冬季抗御寒风。
避免过境交通穿越市区、交通性道路穿越生活居住区。
道路规划为工程管线的敷设留有足够的空间。
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现状调查,资料准备及图纸;道路系统初步规划方案(功能、骨架要求);交通规划初步方案(交通量预测及分配,道路面积密度的预测);修改道路系统规划方案(深入研究道路红线、断面、交叉口);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含平面图、横断面图);说明书。
4)城市道路分类按城市骨架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按道路功能分类:交通性、生活性道路。
5)城市干道网类型方格网式道路系统:地形平坦,利于布置,对角联系不便,非直线系数大,穿越中心区。
环行放射式道路系统:以广场组织城市,利于联系外围,环形干道利于中心外的市区和郊区联系。
放射形干道易把外围交通引入市中心,环行干道使城市呈同心圆扩张。
自由式道路:非直线系数较大,较易形成活泼、丰富的景观效果。
混合式道路系统:方格网+环形放射式的大城市发展后期效果较好。
链式道路网,由一两条主干道作纽带,串联较小范围的道路网,兰州。
6)城市各级道路的衔接原则: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让交通,适当分离(公路与城市道路)。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不得直接与城市生活性道路、交通性次干道相连。
对于特大城市,可直接引到城市中心地区边缘,连接城市外围高速公路环路,再由此环路与城市快速路相连。
高考地理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类型专题复习
采用这种形式的道路系统,车流将集中于市中心,特别是大城市的中心,这样尽管环形道路起分散作用,但交通较复杂易造成拥挤现象。
放射形道路系统如长春市是在旧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看出它是受理想城市模式和传统平面构图规划思想的影响。
其次有无锡市,它是历史悠久的古城,为大运河和沪宁铁路所贯穿,道路从中心地区自然向交通方便的地区和太湖风景区伸展。
2.方格形道路系统也称为棋盘式,把城市用地分割成若干方正的地段,系统明确,便于建设,适用于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一般中小城市有较多的方格形道路网的形式,例如北京市、西安市、苏州市等一些古城均以这种形式为主。
3.方格对角线道路系统方格形道路系统在规划上处理不好,易形成单向过境车辆多的现象,经过改进成为方格对角线式,解决了交通的直通,但对角线所产生的锐角对于布置建筑用地是不经济的,同时增加了交叉路口的复杂性。
4.混合式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是前几类形式的混合,并结合各城市的具体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可以集中其优点,避其缺点。
例如在某大城市中,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原以方格式为基础,可将放射环形同市中心所采取的方格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混合形式,发挥放射环形和方格式道路系统的共同优点,因此是比较适用的好形式。
5.自由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多在地形条件较复杂的城市中,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于交通运输的要求及便于组织交通,结合地形变化,路线多弯曲自由布局,具有丰富的变化。
但要合理规划,有组织有规律。
道路横断面类型共有四种形式:一块板断面(单幅路)、两块板断面(双幅路)、三块板断面(三幅路)、四块板断面(四幅路)。
一块板形式一块板形式是所有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都在同一条车行道上双向行驶。
在混行状态下,机动车的车速较低。
所以一块板道路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量不大的状况下能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
特点:一块板道路能适应“钟摆式”交通流,即上班早高峰时某个方向交通量所占比例特别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下班晚高峰时相反方向交通量所占比例特别大。
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要点
第一章总论1 所谓城市综合交通即是涵盖了存在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
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关系。
从形式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等。
从运输性质,城市综合交通又可以分为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两大类型。
从交通的位置上,城市综合交通又可分为道路上的交通和道路外的交通。
城市综合交通又可以按交通性质和交通方式进行分类。
2 在城市规划中主要关注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关系和对外交通设施在城市中的位置。
3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4 城市景观可以根据人在不同环境下对城市面貌的视觉感知分为三种,都同道路密切相关,(1)宏观景观,(2)中观景观,(3)微观景观。
5 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是一种集中式封闭的城市布局方式,城市往往围绕政权中心(宫城、衙署)布置,城墙成为约束城市发展的障碍,城乡界限分明,因而城市道路也呈集中式的布置,通达性不够,城乡道路基本以城门为分界点和连接点。
6 我们从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认识到: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会产生对城市布局的不同要求,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城市的交通形态;不同的城市布局又会产生不同的交通形态,,交通形态的不同又会产生不同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7 交通分流有三种基本形态:(1)交通性交通与生活性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按交通性和生活性的分类或按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类,把骨干性的繁忙交通与枝节性的宜人交通分离出来。
(2)快速交通与常速交通的分流,包括在同一平面和不同平面上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分为快速道路系统和常速道路系统,以及道路客运交通与路外轨道客运交通的分离,以把中远距离的快速交通同短距离的常速交通分离出来。
(3)机动交通、非机动交通及步行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系统中设置机动车专用路、自行车专用路和步行专用路。
城市道路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道路设计复习资料城市道路设计复习资料1.我国将道路工程分为三大类:公路城市道路特殊道路2.城市道路系统:各类型,各等级道路,交通广场,路边停车场,加油站等设施组成。
3.城市道路的组成:高架道路地下隧道人行过街天桥人行过街地下通道和大型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
城市道路指大、中、小城市、建制镇及特大城市的卫星规划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桥梁(隧道)及其附属工程。
4.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部分:(1)车行道(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道路部分)(2)路侧带(行车道外边缘石至道路红线之间的部分,包括人行道、设施带、路侧绿化带)(3)分隔带(4)道路交叉口和交通广场(5)路边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6)道路雨水排水系统,街沟、雨水口、检查井、排水干管(7)其他设施,如渠化交通岛、安全护栏、照明设施、交通信号等。
5.中央分隔带:分隔对向行驶的机动车流,以避免或者缓冲对向行驶的机动车发生相撞的恶性交通事故。
6.两侧分隔带/机非分隔带:分隔同向驶行驶的快慢机动车流,或者用来分隔同向行驶的机动车流和非机动车流。
7.人行分隔带:作用是分隔行人与非机动车流或者分隔不同流向的行人交通流,起组织和渠化交通的作用。
8.城市道路的功能体现:(1)交通设施功能(2)公共空间功能(3)防灾救灾功能(4)城市结构功能9.城市道路的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需要考虑行人,非机动车的交通(3)道路交叉口多(4)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高(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10.城市道路分级的目的:在于充分实现道路的功能价值,并使道路交通运输更加有序、更加有效、更加合理。
11.城市道路的分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12.几何设计基本依据:设计车速设计车辆设计小时交通量设计年限13.交通量:指在道路一定时间段内实际通过的车辆(行人)数。
14.通行能力:通常的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下,在一定时间段内车辆或行人能合理的期望通过一条车道或者道路的一点或均匀道路断面所能达到的最大小时流率。
道路分类分级及组成
横断面形式
双、四 单、双、三、
四 单、双、三 单、双、三 单、双、三
单 单 单 单 单
23
六、公路的基本组成
1、道路线形。 道路线形指道路中心线的立体形状,道路中线
的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道路线形包括 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和横断面线形。
2019/10/19
24
2、结构组成。道路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路基、 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交叉工程、防 护工程、特殊构造物等。
2019/10/19
3
二、道路的分类
按照公路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分:
国家干线公路 省干线公路 县公路 乡公路 专用道路
2019/10/19
4
1、国家干线公路
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国防意 义的国家干线公路,简称国道。
主要分为三类:
首都放射线 编号以1开头,12条,如国道104
Ⅰ
次干道
Ⅱ
Ⅲ
Ⅰ
支路
Ⅱ
Ⅲ
2019/10/19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和技术标准
计算行车速 度(km/h)
60、80
50、60
40、50 30、40 40、50 30、40 20、30 30、40 20、30
20
双向机动车 道数 ≥4
≥4
3-4 2-4 2-4 2-4 2 2 2 2
分隔带设置
必须设
应该设
应该设 可设 可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路基 路面 桥涵 隧道 交叉工程 排水系统 防护工程
2019/10/19
25
3、交通附属设施。公路除线形和结构组成之外,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增进路容美观,还需 要设置各种沿线设施,主要包括:
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置
(1)城市⼲道类型
①⽅格式道路系统(最常见⼀种)
②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
③⾃由式道路系统
④混合式道路系统
(2)城市道路按速度的分⼯
城市道路按速度可以分为快速道路和常速道路两⼤路。
城市常速道路包括⼀般机⾮混⾏的道路和步⾏、⾃⾏车专业系统。
规划时要分别考虑其功能要求并加以有机组织。
(3)城市道路按性质(功能)的分⼯
城市道路⼜可以⼤致分为交通性路和⽣活服务性路这两个相对独⽴⼜有机联系(也可能部分重合为混合性道路)的络。
(4)城市各级道路的衔接
①城市道路衔接原则
城市道路(包括公路)衔接的原则归纳起来有四点:低速让⾼速、次要让主要、⽣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
②城镇间道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
城镇间道路分为⾼速公路和⼀般公路。
把公路交通与城镇内交通分离开来,⼀般可采⽤两种⽅式:公路⽴体穿越城镇、公路绕过城镇。
对于特⼤城市,⾼速公路可以直接引到城市中⼼地区的边缘,连接城市外围⾼速公路环路,再由⾼速公路环路与城市主要快速路相连⾼速公路不得直接与城市⽣活性道路和交通性次⼲道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于:快速路和 大城市交通量大的 主干路。
小结: 城市道路的概念、分类、功能。 机动车车道宽度的计算,运用城市道路的规范和标准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形式、特点与适用情况。
谢谢
? 主干路一般设 4或6条机动车 道和有分隔带的非机动车道。
? 主要联系城市中的主要企业、 部门和商业场所机构,主要 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 等,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线
路。
? 一般红线宽度: 40-50m。
次干路【secondary trunk road 】
是城市中数量较多的一般 交通道路,配合主干路组 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 部分和集散交通的作用, 并兼有服务的功能。
次干路一般可设4条车道, 可不设单独非机动车道, 交叉口可不设立体交叉, 部分交叉口可以做扩大处 理,在街道两侧允许布置 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
支路【branch way】
是次干路与居住小区、 工业区、街坊路的连接 线,解决局部交通问题, 以服务功能为主。
部分主要支路可以补充 干道网的不足,可以设 置公共交通线路,也可 以作为非机动车专用道。
三块板
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 道分为机动车和非机动 车仍为三部分,中间是 机动车,两旁为非机动 车,避免了混合行驶的 机非干扰。
特点:提高速度,保障 安全,景观效果较好; 对向机动车仍存在干扰。
适用:路幅较宽(>40 米),机动车和非机动 车流量较大,车速较高 的主要干道。
四块板
用三条分隔带将车 行道划分为四部分, 中间机动车对向分 流,两侧机动车和 非机动分隔。
特点:占地少,投资省, 适用灵活。同向机非, 非同向机,车辆混杂不 安全
适用:交通量不大的次 干路、支路
两块板
由中间一条分隔带将对 向机动车道分为单向行 驶的两条车行道混合行 驶。
特点:中央分隔带可以 解决对向机动车车流的 相互干扰,形成良好景 观。没有解决机非混合 行驶
适用:非机动车较少, 机动车行驶车速高,交 通量大的高速、一级公 路
3、道路横断面类型
一块板:所有的车辆都在同一条车行道上 双向行驶。 两块板:由中间一条分割点将车行道分为 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混合行驶。 三块板:有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为机 动车和非机动车仍为三部分,中间是机动 车,两旁为非机动车。
一块板
所有的车辆都在同一条 车行道上双向行驶,车 行道上不设置分车带。
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目录
城市道路的分类 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 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城市各级道路的衔接 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形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城市道路骨架分类
城市道路是指城区内的道路。 按照城市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 、交通功能以及对 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将城镇道路分为四级:
快速路【expressway 】 主干路【arterial road 】
? 是城市中有较高车速, 为长距离交通服务的重 要道路。解决城市大容 量、长距离、快速交通 的道路。
? 车行道间设中央分隔带, 单向不少于两车道,禁 止行人和非机动车进入 快速车道;
? 设计车速为80km/h。
? 以交通功能为主 ,是连接城 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干道, 构成城市道路网的 骨架,是 城市内部的 主要大动脉 。
我国城镇道路分类·主要技术指标
二、城市道路的宽度与横断面的设计
1.道路宽度(道路红线的宽度, 也叫路幅宽度)
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一般包括:车行道(机动车、非机 动车)、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
2.城市道路横断面宽度 一条车道的宽度:
? 快速路:3.75米 ? 一般道路:3.5米 ? 自行车道:1.0~1.1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