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导航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合集下载

船舶运输安全技术与管理规范与要求与标准

船舶运输安全技术与管理规范与要求与标准

船舶运输安全技术与管理规范与要求与标准船舶运输是全球贸易与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航行安全是船舶运输行业的首要任务。

为了保障船舶及其乘客以及货物的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管理要求和标准。

本文将就船舶运输安全技术与管理规范与要求与标准进行论述。

1. 船体结构和建造技术规范1.1 船舶结构设计要求船舶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国际船级社的要求,并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原则,以确保船舶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1.2 船舶建造工艺规范船舶建造应按照国际船级社的建造规范进行,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风险。

2. 船舶设备与系统技术规范2.1 船用动力系统船舶动力系统应符合国际船级社的要求,确保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2.2 船舶通信与导航设备船舶通信与导航设备应符合国际海事组织的标准要求,并要求乘务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与证书考核。

2.3 船舶消防系统船舶应配备完善的消防系统,包括火灾报警与监控设备、消防水系统和其他可能应对火灾的设施。

2.4 船舶生活、安全设备船舶应配备必要的生活设备,如救生艇、救生衣、救生圈等,确保乘客和船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3. 船员管理与培训要求3.1 船员资质与人员配备船员应取得符合国际海事组织要求的相关证书,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职责和技能。

3.2 船舶人员的定期培训与考核船舶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培训,包括航行安全、急救和消防等方面的知识,以保障船舶的安全操作。

4. 运输管理要求与标准4.1 航行计划和性能管理船舶应按照制定的航行计划进行航行,并且需要掌握船舶的性能参数,确保航行的安全和效率。

4.2 负载与船舶稳定性管理船舶的负载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严格控制船舶的稳定性,以防止因过载或稳定性不良导致的事故。

4.3 船舶维护与检查要求船舶在航行前需要进行相关的维护和检查,包括设备运转情况、船体结构和相关操作系统等,以确保航行的安全。

5. 应急救援规范与标准5.1 应急响应与救援计划船舶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和救援计划,以应对紧急情况和意外事故。

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

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

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目次前言 (Ⅱ)1范围 (1)2术语和定义 (1)3接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4接地施工人员 (1)5接地工艺基本要求 (2)6接地操作要领 (3)6.1电气设备接地 (3)6.2电缆接地 (7)7检验 (10)图1电气设备及电缆的接地系统 (2)图2电气设备底脚接地 (5)图3专用接地导体接地 (5)图4电气设备装在非导电材料上的接地 (6)图5电气设备装在木垫上的接地 (6)图6用专用接地填料函接地 (7)图7用电缆金属编织护套编成辫子接地 (8)图8控制(启动)箱电缆用电缆金属编织护套编成辫子接地 (8)图9控制(启动)箱电缆用金属夹箍接地 (9)图10配电控制柜的电缆接地 (9)表1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专用接地导体的截面积选择 (4)表2电缆接地导体截面积的选择前言本规范是企业标准Q/SWS46-003-2002《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的修订本。

本规范与Q/SWS46-003-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接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接地施工人员”及“检验”三个章节的内容。

——对标准结构进行了调整本规范代替Q/SWS46-003-2002《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

本规范发布时,Q/SWS46-003-2002《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同时作废。

本规范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设计部归口。

本规范起草部门:总装部设计部本规范主要起草(编制):程增乔马向阳标检:朱莉萍审核:贾金华本标准由总工程师南大庆批准。

本规范于2003年4月首次修订。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一般钢质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的接地工艺的术语和定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接地施工人员、接地工艺基本要求、接地操作要领和检验等。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新建或修理船舶电气设备、电缆的接地作业,不包括具有特殊要求的导航、观通设备接地工作。

2术语和定义2.1接地种类(按功能分为三种)2.1.1保护接地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船体的连接,消除由于漏电或感应造成外壳带电,保护人体安全。

船舶导航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导航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导航设备安装工艺规范1. 前言船舶导航设备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确的安装和使用对于船舶的导航和定位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船舶导航设备的安装工艺规范,以确保安装过程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2. 安装前准备在进行船舶导航设备的安装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确定设备安装位置:根据设备的功能和要求,在船舶上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

需要考虑设备的视野范围、遮挡物、电磁干扰等因素。

•准备安装材料和设备:根据设备安装的具体要求,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确保安装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安装环境准备:检查安装环境是否满足设备的安装要求,例如防水、防震、防腐等。

3. 安装步骤根据船舶导航设备的不同类型和规格,安装步骤可能会有所差异。

在进行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

一般而言,安装步骤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安装支架或底座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架或底座,并将其固定在船舶上。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支架或底座的稳固性和牢固性,以确保设备不会受到意外的震动或碰撞。

3.2 连接电源和信号线将设备的电源线和信号线连接到船舶的电源系统和信号系统上。

在连接过程中,应确保电线的绝缘完好,并遵循电气安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3.3 安装天线和传感器根据设备的要求,安装天线和传感器,并将其正确地连接到设备的相应接口上。

安装天线时,需要保证其与周围环境的良好接触,以提供稳定的信号接收。

3.4 调试和测试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测试,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在进行测试过程中,应遵循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操作步骤,并注意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船舶导航设备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安装的安全性:•遵循设备供应商的安装说明:根据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改动或忽略任何步骤。

•确保设备的防水和防震能力:根据设备的要求和船舶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和防震措施,以保护设备免受水、湿度和震动的影响。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的原则(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的原则(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的原则一、船舶电气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1、船上所有电气设备必须按设计图纸及工艺又件中所规定的型号、规格、数量进行安装,代用设备必须征得设计、技术部门、船东代表的同意,方可上船安装,安装的设备必须有合格证或入库验收标志;2、设备的安装,应考虑安全及便于使用、维修,安装场所压有足够的照明,通风良好;3、设备的安装,不应破坏舱壁或甲板原有的防护性能及强度。

在水密的仓壁、甲板和甲板室外围壁上不应该钻孔的螺丝紧固电气设备;4、设备不应安装在上层连续甲板以下的船壳板上;5、电瓶间、油漆间、弹药仓除该处必须有的防爆型设备外,不应再安装其它电气设备;6、电气设备不应贴近油舱、油柜或双层底,储油舱等外壁表面而安装。

若必须安装时,则设备与此类舱壁表面之间,至少应有50mm的距离,工作时能生高温的电气设备则绝对禁止;7、设备的安装均应可拆卸的,其紧固及联系应牢靠,并有防止振动而松脱的装置;8、电气设备填料函应尽量向下安装,对于必须向上或水平安装者,应使堵塞填料高出填料孔平面,防止积水;9、电气设备在仓壁上安装时,其下缘离甲板高度不应低于3 00mm,以免溅入水渍污垢或受机械损伤;10、除电压不超过24V,且对无线电收信机不产生干扰的设备及具有双重绝缘的设备外,其他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开启式设备的金属骨架应作可靠接地;11、电气设备应设备永久性的标志铭牌,进入设备的电缆芯线的接线端头,应设有清晰而耐久的与设备接线柱及原理线路相符合的标志。

二、船舶旋转电机安装的基本要求1、除停泊用或低速推进下工作的电机如所有电机的安装,其转轴应与船舶艉线平行;2、电机的安装部位应留有便于测量转速向碳刷架的空间;3、机组应有公共的底座;4、电机的联轴器及皮带或链转动部分,必须装有可拆的护罩;5、电机接线盒处,必须留有电缆gf入接线及测量所必须的空间;6、安装在有花铁板部位的电扎应使其机座露出花铁板;7、电机安装时,其转轴与被拖机械的转轴中心线要对齐;8、电机安装必须牢固,机体与底座应有良好的电气联接。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探讨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探讨

蓄 电池 应 安装 在专 用舱 室 或箱 、
柜 内 。 不 得 安 装 在 居 室 内 ,便 于 检
再 烧 电焊 。铜 片用 5 O毫 米 的 ,尽 量
4 C , 中国水运 2 1 ・ 6 1 - 021
缩短接 地线长度 。 电 缆 铠 装 和 绝 缘 皮 剪 切 处 用 绝 缘 胶 带 包 ,在 机 箱 的 接 人 口用 专 用 的 电
螺 母 、接 地 点 及 接 地 端 子 上 涂 抹 防 触 电 密 封 剂 ; ( ) 天 线 安 装 管 不 使 用 3 支 架 , 而 采 用 焊 接 地 方 法 ; ( ) 将 4 同轴 电 缆 头 用 绝 缘 胶 布 缠 绕 一 周 ; ( ) I MA A — 的 天 线 同轴 电缆 不 5 N STC
有 足 够 宽 的 通 道 , 前 面 宽 度 至 少 为 08米 , 后 面 的 宽 度 至 少 为 06米 ; . .
图 交 底 会 ,然 后 自 己 制定 出 恰 如 其 分
的施工方 案 ;选择经培 训考试合格 的
人 员 上 岗 操 作 ;依 据 图 纸 做 好 各 种 用 料 的准 备及统 计 报供 应科及 时 购买 ; 预 置 电 缆 槽 架 、底 座 、地 角 等 。
备规 范的规定 。
性 和 可 靠 性 将 直 接 影 响 船 舶 的 经 济 指
电气 设 备 不 应 贴 近 油 舱 ( 柜 ) 油 、
标 、技术指标和生 命力 ,而 来自工工艺 的 好 坏 又 直 接 决 定 着 电气 设 备 将 来 运 行 的 可 靠 性 。 此 外 ,水 上 航 行 遇 到 大 风 浪 的 冲击 ,电 气 设 备 要 受 到 很 大 的 震 动 ,对 电 气 设 备 本 身 除 了要 有 防 震 的 要 求 外 , 对 于 安 装 质 量 要 求 要 牢 固 、可 靠 。 因 此 既 能 适 应 船 厂 的 生 产

船舶导航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导航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导航设备安装工艺规范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在安装任何船舶导航设备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定安装位置,并确保安装所需的材料和工具齐备。

2. 安装位置的选择选择合适的位置来安装导航设备至关重要,需要考虑设备的可操作性、视野和遮挡情况,以及设备的保护和防水等方面。

3. 安装固定导航设备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需要使用适当的螺丝、螺栓和支架等固定设备,确保设备在航行中不会松动或脱落。

4. 电源和信号连接安装导航设备时,需要注意电源和信号的连接,确保连接正确牢固,避免出现短路或信号干扰等问题。

5. 安装调试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测试,确认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包括导航、航向、测距、雷达等功能。

6. 安装记录安装完成后,需要对安装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设备型号、安装时间、安装位置、固定方式等信息,以备日后维护和管理。

总之,船舶导航设备的安装工艺规范对确保船舶安全和航行至关重要,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指南进行,确保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

船舶导航设备的安装是船舶航行安全和有效性的关键部分。

在现代航行中,导航设备的精准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安装工艺规范需严格遵守。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船舶导航设备的安装工艺规范,包括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安装位置的选择、安装固定、电源和信号连接、安装调试以及安装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安装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在安装导航设备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本身没有损坏和缺陷。

同时需要检查安装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以确保可以顺利进行安装工作。

另外,也需要确保船舶具有足够的空间和条件来容纳新的导航设备,而且需要对安装过程做好周密的计划,包括安装位置的选择,电源和信号连接等主要步骤。

其次,安装位置的选择至关重要。

不同类型的导航设备需要选择不同的位置来进行安装。

例如,雷达设备通常需要选择在船舶的高处,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避免遮挡,而GPS接收机则通常需要安装在能够接收到卫星信号的位置。

船舶的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船舶的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和规范目录前言 (Ⅲ)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4 设备安装人员 (1)5 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 (1)6 设备安装操作要求 (2)6.1 主配电板及应急配电板 (3)6.2 控制设备及分配电箱 (3)6.3 蓄电池 (3)6.4 舱室照明灯具 (4)6.5 强光灯、探照灯及航行信号灯 (4)6.6 照明附具和日用电器 (5)6.7 舱内通讯信号设备 (5)6.8 设备的安装高度 (6)6.9 设备安装的基本形式 (10)6.10 设备安装的紧固要求 (18)6.11 设备的进线 (18)6.12 设备的接线 (20)6.13 特殊电气设备的安装 (24)7 检验 (27)图1 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一 (7)图2 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二 (7)图3 居住区以下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 (9)图4 电气设备螺栓直接紧固 (10)图5 电气设备焊接螺母直接紧固 (10)图6 电气设备螺钉直接紧固 (11)图7 电气设备螺栓间接紧固 (11)图8 电气设备焊接螺柱间接紧固 (12)图9 落地式旋转工作灯安装 (12)图10 壁式旋转工作灯安装 (13)图11 机舱舱顶灯安装 (13)图12 机舱荧光灯安装 (14)图13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表面安装 (15)图14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嵌入安装 (16)图15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间接嵌入安装 (16)图16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柱间接表面安装 (17)图17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架间接表面安装 (17)图18 电缆引入防水设备填料函 (18)图19 电缆引入高温设备的线芯处理 (19)图20 接线柱的正确接线 (21)图21 发电机(电动机)的接线 (22)图22 防水式分配电箱的接线 (22)图23 配电板的接线 (23)图24 防滴式启动(控制)箱的接线 (24)表1 居住区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 (6)表2 居住区外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 (8)表3 引入电气设备电缆的弯曲半径 (18)表4 油船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 (25)表5 油船扩大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 (26)表6 中压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 (27)图25电装 (28)表1 电缆敷设 (28)表1 电气设备安装 (29)前言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一般电气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设备安装人员、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操作要领和检验。

船舶建造规范

船舶建造规范

船舶建造规范船舶建造规范主要涉及船舶设计、结构、材料、设备和建造工艺等方面。

其目的是保障船舶的安全、可靠和环保性能,确保船舶能够适应不同的航行环境和任务需求。

船舶建造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船舶设计规范:包括船舶的船型设计、船舶外形尺寸、船体布局和船舶稳性等。

船型设计要符合流体力学原理,确保船舶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和航向稳定性。

船体布局要合理,以确保船员、货物和设备的安全和舒适。

2.船舶结构规范:包括船体结构设计、船体材料和焊接规范等。

船体结构要满足抗弯、抗剪和抗扭转等力学要求,确保船体的强度和刚度。

船体材料要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和耐久性。

焊接工艺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3.船舶设备规范:包括主机、推进器、船舶通信和导航设备等。

主机要满足船舶的动力需求,同时具有良好的节能和环保性能。

推进器要满足船舶的航行性能需求,同时具有良好的操纵性和可靠性。

船舶通信和导航设备要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船舶的通信和导航安全。

4.船舶建造工艺规范:包括船舶的组装、焊接、涂装和测试等工艺。

组装工艺要确保船舶各个部分的精确配合和稳固连接。

焊接工艺要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涂装工艺要保护船体的金属材料不受腐蚀和锈蚀。

测试工艺要对船舶进行各项测试,以确保船舶满足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性能要求。

总之,船舶建造规范是保障船舶安全和性能的重要依据。

建造符合规范的船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航行环境和任务需求,从而确保船舶的安全、可靠和环保性能。

同时,船舶建造规范也对船舶工艺和设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推动了船舶工艺和设备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最终,船舶建造规范对于促进船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船舶的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船舶电工工艺教案19

船舶电工工艺教案19

回声测深仪类型很多,可分为记录式和 数字式两类。通常都由振荡器、发射换能 器、接收换能器、放大器、显示和记录部 分所组成。 回声测深仪可以在船只航行中快速准确 地连续测量水深。常用于航道勘测、水底 地形调查、海道测量和船只导航定位等。
一、施工前准备
(一)、技术资料 施工前,首先仔细阅读电气设备导电系统图, 驾驶室设备布置图、接线图和导航设备托盘表。 (二)、物资材料 施工前,了解导航系统设备的到货情况,设 备均应有出厂合格证。掌握设备支架底座的到货 情况,及时领取上船安装。 (三)、 施工工具 施工前,应准备好螺丝刀、万用表、活络扳 手、接地线、套管、锡箔纸、接地块等。
测向仪船上测向仪一直是重要的导航设备。所用 天线系统都是环形天线,或是旋转式的,或是固定式的。 船体结构不对称,不适宜装置任何无极化误差的天线。现 代船用测向仪一般可覆盖250~550千赫和1600~3800千 赫的频率范围。这种测向仪对地波传播的信号测向比较准 确;对电离层反射的电磁波测向,方位不准确也不稳定。 因此,船上测向仪测向达到的距离仅在100海里左右,一般 是白天的有效距离大,夜间的有效距离小,这称为夜间效 应。小船通常使用人工旋转天线,有时带有铁氧体铁芯。 大船一般使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屏蔽环组成的贝利尼-托西 天线。有时,也用一个垂直的辨向天线作为组合的一部分。 天线的一环沿纵轴安装,另一环垂直于纵轴。现代测向仪 都配有自动显示方位的装置,有些可由伺服系统带动测角 器找到听觉零点,有些用R.A.沃森-瓦特提出的双路放大 器在阴极射线管上显示方位。测向仪测出可靠方位的距离 较小,主要限于沿海水域。有些繁忙水道使用数个在同频 率上按时分方式工作的测向 。
近代计程仪主要由测速部分和指示部分 组成。测速部分用以检测和放大船舶航速 信号或航程信号;指示部分用机械或电气 形式显示船舶航速或航程,再通过积分或 微分方法显示航程或速度。不同类型的计 程仪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如下所述。

船舶规范和标准了解船舶行业中的规范和标准要求

船舶规范和标准了解船舶行业中的规范和标准要求

船舶规范和标准了解船舶行业中的规范和标准要求船舶规范和标准是船舶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保障船舶安全、保护环境、提高运输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遵守船舶规范和标准,可以帮助船舶从业人员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航行安全,并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船舶规范和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及其在船舶行业中的重要意义。

一、船舶规范船舶规范是指船舶设计、建造、维护和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则和要求。

这些规范通常由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制定和颁布,旨在确保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

1. 船舶设计规范船舶设计规范包括船舶结构、机电设备、舱室布局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船舶结构规范是全球船级社和造船企业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定,它规定了船体强度、稳性、防波性能等重要参数。

此外,船舶设计规范还要求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节能减排、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2. 船舶建造规范船舶建造规范主要包括船舶材料的选用、工艺的规定以及验船过程中的技术要求等。

各国的船级社和造船企业都必须根据相关规范进行船舶建造工作,并接受工艺审核和验船检查。

建造规范的遵守可以保证船舶的质量可控,从而提高航行安全性。

3. 船舶维护规范船舶维护规范包括船舶保养、修理和检验等方面的要求。

船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船舶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船舶维护规范可以提高船舶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船舶标准要求船舶标准是对船舶相关系统、设备和操作的技术要求的规定。

船舶标准是行业内广泛使用的技术规范,它们的制定和推广对于确保航行安全、提高航运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安全标准船舶安全是船舶行业的首要考虑因素,船舶安全标准要求船舶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安全操作方法,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

船舶应急装备和消防设施的配置要符合相应的标准,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2. 环保标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船舶行业对船舶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船舶建造安全规范

船舶建造安全规范

船舶建造安全规范船舶作为水上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遵守建造安全规范是确保航行安全的关键。

船舶建造安全规范包括设计、结构、装备、施工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以此为主线,分述各项规范的重要内容。

一、设计规范1. 结构设计:船舶结构设计要根据不同类型、尺寸和用途的船舶,依据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合理设计。

确保船舶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抗疲劳性,同时考虑到航行环境和操作条件的变化。

2. 电气设计:船舶电气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国际和国内相关规范,确保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设计中应加强对电路保护、防火措施、接地系统以及电气设备的可靠性等方面的考虑。

3. 系统设计:包括航行、通信、供能和管道系统等,要求设计合理、可靠、安全,并与其他系统相匹配。

同时要考虑到系统的易用性、维护性和升级扩展性。

二、结构规范1. 材料选择:船舶材料应符合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具备必要的强度、韧性、防腐性和耐久性。

同时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船体的结构强度和船舶的寿命。

2. 焊接工艺:船舶结构中的焊接应按照相关规范,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

焊接质量要求高,要通过严格检测和监控确保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和密封性。

3. 强度计算与验证:船舶结构的强度计算要符合相关规范,并进行合理的验证。

要考虑船舶在各种条件下的受力情况,确保船舶在正常使用和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

三、装备规范1. 航行装备:包括定位装备、导航系统、通信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要按照国际和国内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选配和安装。

装备的性能、可靠性和适用性要符合船舶的实际需求。

2. 安全装备:船舶安全装备包括救生艇、救生衣、救生圈和消防设备等,要符合国际和国内的标准和规范。

安全装备的选型、数量和布置要根据船舶的类型和乘员数量合理确定。

3. 管道装备:船舶的管道装备包括供水、排水、燃油和气体管道等,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设计和安装。

管道的材料、连接方式、泄漏预防和紧急关闭等方面要符合要求。

四、施工规范1. 施工质量控制:船舶建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船舶结构、装备和系统的正确安装和完好无损。

(建筑电气工程)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精编

(建筑电气工程)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精编

(建筑电气工程)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目次前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4设备安装人员15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16设备安装操作要求26.1主配电板及应急配电板36.2控制设备及分配电箱36.3蓄电池36.4舱室照明灯具46.5强光灯、探照灯及航行信号灯46.6照明附具和日用电器56.7舱内通讯信号设备56.8设备的安装高度66.9设备安装的基本形式106.10设备安装的紧固要求186.11设备的进线186.12设备的接线206.13特殊电气设备的安装247检验27图1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壹7图2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二7图3居住区以下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9图4电气设备螺栓直接紧固10图5电气设备焊接螺母直接紧固10图6电气设备螺钉直接紧固11图7电气设备螺栓间接紧固11图8电气设备焊接螺柱间接紧固12图9落地式旋转工作灯安装12图10壁式旋转工作灯安装13图11机舱舱顶灯安装13图12机舱荧光灯安装14图13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表面安装15图14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嵌入安装16图15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间接嵌入安装16图16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柱间接表面安装17 图17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架间接表面安装17 图18电缆引入防水设备填料函18图19电缆引入高温设备的线芯处理19图20接线柱的正确接线21图21发电机(电动机)的接线22图22防水式分配电箱的接线22图23配电板的接线23图24防滴式启动(控制)箱的接线24表1居住区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6表2居住区外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8表3引入电气设备电缆的弯曲半径18表4油船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25表5油船扩大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26表6中压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27前言本规范是企业标准Q/SWS46-002-2002《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的修订本。

本规范和Q/SWS46-002-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转自铁血社区/]——增加了“设备安装人员”及“检验”俩个章节的内容;——增加了“油船电气设备安装”、“防爆电气设备安装”及“中压电气设备安装”的内容;——对标准结构进行了调整。

船舶导航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导航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导航设备安装工艺规范前言本规范是企业标准Q/SWS46-004-2002《船舶导航设备工艺》的修订本。

本规范与Q/SWS46-004-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施工前准备”“人员”及“检验”三个章节的内容。

——对标准结构进行了调整本规范代替Q/SWS46-004-2002《船舶导航设备工艺》。

本规范发布时,Q/SWS46-004-2002《船舶导航设备工艺》同时作废。

本规范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设计部归口。

本规范起草部门:总装部本规范主要起草(编制):高越华标检:朱莉萍审核:贾金华本规范由总工程师南大庆批准。

本规范于2003年4月首次修订。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罗经、计程仪、测深仪、雷达等导航设备及其附件等的安装施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船舶导航设备的安装,但不包括有特殊要求的船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Q/SWS46-001-2003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Q/SWS46-002-2003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Q/SWS46-003-2003 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3 施工前准备3.1 技术资料施工前,首先仔细阅读电气设备导电系统图,驾驶室设备布置图、接线图和导航设备托盘表。

3.2 物资材料施工前,了解导航系统设备的到货情况,设备均应有出厂合格证。

掌握设备支架底座的到货情况,及时领取上船安装。

3.3 施工工具施工前,应准备好螺丝刀、万用表、活络扳手、接地线、套管、锡箔纸、接地块等。

4 人员施工人员安装前应进行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并应有工作经验的船舶电工才能上岗操作。

55工艺要求5.1导航设备安装完毕,外观应完好无损。

5.2导航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布置图要求。

5.3 导航设备的电缆敷设应符合Q/SWS46-001-2003《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的规定。

5.4 导航设备的安装应符合Q/SWS46-002-2003《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的规定。

船舶建造与修理技术规范

船舶建造与修理技术规范

船舶建造与修理技术规范一、前言船舶建造与修理技术规范是引导和规范船舶建造和修理行业的重要依据。

船舶行业作为国家工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与标准对于确保船舶建造与修理质量,提高航行安全,保护环境以及促进船舶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船舶建造与修理技术规范在不同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二、设计与规划(1)船舶设计:船舶的设计应当依照国家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进行,确保船体结构和船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航行性能符合要求。

(2)生产工艺:船舶建造过程中,应根据船舶的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确保船舶建造质量和生产效率。

(3)船舶用材:选择适用的船舶用材至关重要,以确保船舶结构的强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等指标满足要求。

三、船舶建造工艺(1)焊接工艺:船舶建造过程中,焊接工艺是关键的一环。

应采用合适的焊接方法和技术,确保焊缝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钢结构加工:钢结构加工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确保结构的加工精度和接口质量,以保证船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3)涂装工艺:船舶建造过程中的涂装工艺需要合理选用涂料,并且通过适当的涂装方法,保证船舶表面的涂层质量和耐腐蚀性。

四、船舶系统(1)动力系统:船舶的动力系统对于船舶的推进和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应采用可靠的动力装置和合适的传动系统,确保船舶的动力性能和航行稳定性。

(2)导航系统:船舶的导航系统是保证船舶航行安全的核心部分。

应配备先进的导航设备和系统,确保航行的精度和安全性。

(3)电气与自动化系统:船舶的电气与自动化系统涉及到船舶的供电、控制和安全等方面。

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设计、安装和维护船舶的电气与自动化系统。

五、船舶修理与维护(1)修理方法:船舶在服役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修理和维护。

应按照规定的修理方法和工艺流程进行,确保修理效果和船舶的可靠性。

(2)检验与测试:船舶维修后应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测试工作,确保船舶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规范标准。

船舶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船舶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船舶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船舶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领域,它涉及到船舶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等多个环节。

船舶作为海上运输的重要工具,其建设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将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船舶的设计、制造、驾驶、维护等方面,介绍船舶工程建设的标准规范,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船舶设计标准规范1. 船体结构设计船体结构设计是船舶设计中最关键的一环,主要涉及到船体的强度、稳性、航行性能等方面。

船体结构设计标准规范应包括船舶结构的强度计算、稳性计算和耐候性设计等内容。

2. 动力装置设计动力装置是船舶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和技术标准。

船舶动力装置设计标准规范应包括主机选型、传动系统设计、燃油消耗等指标的计算。

3. 电气系统设计船舶电气系统设计包括船舶的电力供应、配电、照明、通信、导航等方面。

船舶电气系统设计标准规范应包括电气设备选型、线路布置、电压稳定性等内容。

4. 环保设计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船舶设计中的环保考虑也日益重要。

船舶环保设计标准规范应包括废气排放、废水处理、噪声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二、船舶制造标准规范1. 材料选用与质量控制船舶的制造材料如钢板、焊材、涂料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船舶制造标准规范应包括材料的选用与验收、焊接工艺、表面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2. 船舶装配与安装船舶的装配与安装是船舶制造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船舶的结构强度和设备的可靠性。

船舶制造标准规范应包括船体装配、设备安装、管路布置等内容。

3. 质量检验与测试船舶的质量检验与测试是确保船舶质量的关键步骤,船舶制造标准规范应包括质量检验的方法、测试指标要求、检验记录要求等内容。

4. 高新技术应用随着科技进步的推动,船舶制造中涌现出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

船舶制造标准规范应积极引入和推广这些高新技术,提高船舶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三、船舶驾驶标准规范1. 航行规范船舶的航行规范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性和航行效率。

转载国际船舶规范标准工艺手册汇总

转载国际船舶规范标准工艺手册汇总

转载国际船舶规范标准工艺手册汇总轮机一、设计教材类1.《船舶设计实用手册》(全套)带书签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民用船舶动力装置》第2版商圣义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年出版3.《轮机工程手册》(中、下)陈绍纲主编《轮机工程手册》编委会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4.《机械制造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5.《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柴油机》杜荣铭主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19996.《轮机自动化教案》PPT格式7.《机械设计手册2.0软件版》8.《英国劳氏B&W系列主机轴系校中计算软件》9.《工程力学手册》主编杜庆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船舶管路系统设计大纲》2006.3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付锦云11.《实用阀门设计手册》清华大学房汝洲主编2006二、标准类1.《CSSC管路附件标准VCD》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出版2000版2.《船舶管系布置和安装通用技术条件》3.《船舶管系附件手册》中国交通科技出版社2007年9月4.《最新国际船舶管路色标》(ISO14726-2007Shipsandmarinetechnology)5.《船用阀门标准使用指南》大连造船厂奚基华姜堰市船用阀门厂郭云章三、设备类1.MANB&W所有主机完整资料2.《船舶机械设备安装手册》3.《主流MAnB&W4冲程柴油机详细全部资料》4.《船用产品持证及核查规定》CCS5.《LR新造船所需设备证书清单》6.《AlfaLavalS-typeSeparationSystemParameterList》Aug2005EnglishPDF7.《康明斯发电机组》8.《船舶机械设备检验与调试》高积慧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8月简体中文四、工艺类1.《船舶动力装置安装工艺》陈志贤等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1981年2.《艉轴管及艉轴承环氧树脂定位》全国标准化委员会,1982年版3.《机械零件切削加工工艺与技术标准实用手册》主编:冯道2003.94.《船舶机械修理工艺》(此资料是网友自己归纳的)船体一、设计类1.《船舶设计实用手册总体分册》主编陈可越中国交通科技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该书为盗版已删除2.《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作者:王杰德等编著页数:334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19953.《船舶图解大辞典》大连海事大学张孔群编著4.《船舶工程辞典》作者: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上海交通大学编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19885.《TheOceanEngineeringHandbook》6.《船舶设计制造修理技术与质量检测验收手册》7.《内河船舶设计手册(船体分册)》8.《船舶结构的屈曲强度》作者:束长庚,周国华著页数:234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9.《船体生产设计(船体建造与修理专业)》刁玉峰主编出版日期:2002年07月第1版10.《氧气乙炔站设计规范》11.《最新金属材料牌号性能用途及中外牌号对照速用速查手册》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12.《船舶科技简明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此为1977版,破例收录)13.《船舶材料手册》作者:张承濂主编页数:1381页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198914.《焊接结构设计手册》PDF格式15.《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编制指南》(2006)16.《船体修造资料手册》二、工艺标准类1.《船舶维修技术实用手册》主编:罗思殿吉林科学出版社2.《最新船舶涂装新技术新工艺与涂装质量检测评价实用手册》3.《船舶建造工艺学(船舶工程专业用)》(修订本)徐兆康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4.《船舶工程创新理论与精度控制技术》张庆英著页数:225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5.《船体工艺手册--黄浩编(完美清晰版)》6.《日本造船质量标准JSQS》三、规范、法规类1.《SOLAS公约(2004综合文本)》国际海事组织2.《MARPOL-2002》中文版国际海事组织IMO3.《CCS验船师手册(验船师须知)》4.《英国劳氏船级社规范2004--英文版》5.《LR船舶入级规范和规则2007(中文版)》6.《Lloyd'sRegisterRulefinder2007–Version9.7》6-1.《英国劳氏船级社规范LRRulefinderVersion9.9(2008年最新英文版)》6-2《英国劳氏Rulefinderversion9.10》(包含SOLAS、MARPOL等最新公约及共同规范)7.《ABS2007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英文完整版)7.1.《ABS2009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英文)8.《BV规范2005英文软件安装版》9.《BV规范2000中文CHM版》10.《NK验船师培训材料(船体)》11.《韩国KR船级社规范(2006)》12.《DNV2007规范》13.《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464页CCS14.《IMO规则大全及其他共同规范2007版电子书》LR船级社英语2007年7月15.《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中国船级社译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0116.《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9)》完整版17.《内河小型船舶建造规范》(2006)CCS18.《薄膜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检验指南》(试行)(2007)CCS19.《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7修改通报》CCS20.《印度船级社规范IRS2005.7》21.《巴拿马运河规则中文版》22.《SUEZ运河规则中文PDF》2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24.《浮船坞入级与建造规范》25.《LR散货船验船师检验总则》26.《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规范》200227.《法定检验实施指南(国际航行船舶)》CCS20071228.《巴拿马运河2006最新规则》29.《苏伊士运河规定》(英文版)30.《世界主要石油组织对液货船检查要求》(PDF格式)31.《海船系泊及航行试验通则》1995PDF32.《意大利船级社(RINA)2007规范》四、专业英语类1.《船舶工程专业英语》黄德波主编.船舶工程专业英语.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五、软件类1.《TRIBONM3管理员手册中文版》(作者原创自译)2.《贯穿耳TRIBON标准》六、培训教程类1.《船舶检验基础教程》中国船舶检验局武汉培训中心19922.《国际焊接(IWE)工程师、技术员(IWT)培训教程2006-2007》3.《船舶制造一线工人职业技能标准与现场作业操作规范手册》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5年4.《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焊接》陈冰泉主编页数:208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5.《NAVALEDUCATIONANDTRAINING-ENGINEERINGAID》6.《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规范》(2006)CCS7.《ShipConstruction》ButterworthHeinemann2001PDF英文8.《船舶结构力学》七、航运类1.《对外贸易海洋运输航线与港口实用手册》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发证规则》实施手册汪国忠中国交通出版社2005.5PDF4.《商船海员安全工作守则》5.《NP100航海员手册2005》6.《ILO船员公约2006》PDF7.《水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处理实用手册》8.《联合国海洋法公约》pdf八、其他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修船价格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电气一、设计类1.《船舶设计实用手册(电气部份)》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船舶与港口电气及自动化问答(二)》船舶电气传动自动化系统作者:冒天诚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10月3.《船舶与港口电气及自动化问答(五)》电气自动化及主机遥控刘道俊刘宗德科学技术文献技术出版社1993年9月4.《电气设计禁忌500例》机械工业出版社李辛,薛钦林主编2002年1月第一版5.《电工手册》找不到作者和出版社6.《船舶电气传动自动化》华中工学院船电教研室国防工业出版社1981年PDG格式7.《船舶电工基础》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6年8.《船舶电工手册下册》9.《电子工程师便携手册》10.《船舶电站负荷计算程序》11.《电气传动自动化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2.《电子可靠性设计手册》美国国防部13.《船舶电站》作者:林华峰页数:133出版社: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1998二、设备及附件类1.《电气设备实用手册》作者:周文俊主编丛书名: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7-12.《船用通信导航设备安装与维护手册》中国交通科技出版社二〇〇七年3.《船用电缆工厂认可指南》中国船级社4.《IEEEStd45-1998》(RevisionofIEEEStd45-1983)【标准发行单位】:ieee【语言】:英文5.《(KELVINHUGUES)航程数据记录仪安装、操作及维修指南》(英文版/228页)6.《船舶电气设备维修指南》作者:阮礽忠编著页数:371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0三、工艺类1.《船电工艺手册第一分册》广州造船厂《船电工艺手册》编写组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657页2.《船电工艺手册第二分册》广州造船厂《船电工艺手册》编写组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548页3.《船电工艺手册第三分册》广州造船厂《船电工艺手册》编写组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91/652页4.《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四、规范标准类1.《电气电子产品型式认可试验指南》(2006)中国船级社2.《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3.《IEC-60092-376-2003船舶电气设备控制和仪表回路电缆》4.《GJB4000-2000舰船通用规范》全册5.《液货船危险区域划分和电气设备配备指南2000》中国船级社指导性文件6.《自动识别系统(AIS)检验指南》7.《中国船级社指导性文件船上计算机应用与检验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8.《GB20068-2006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技术要求》9.《电线电缆标准汇编--船用电缆卷》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0.《IEC60092-350船舶电气设备第350部分船用电力电缆一般结构和试验要求》11.《IEC60092--352Choiceandinstallationofelectricalcables》五、培训教材类1.《船舶电工操作技能(中级)》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船舶电气实用指南》陆祥润刘凤梧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33.《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4.《船舶静电安全技术》孙可平主编舾装一、标准指南类1.《船舶消防指南》中国船级社CCS1999年07月第1版2.《防火控制图图示符号》3.《船舶设计常用文字符号》20044.《IACSRequirementsconcerningMOORINGANDANCHORING》海洋工程一、规范公约类1.《NORSOK2008》20072.《IMOMODUCode》3.《RULESFORBUILDINGANDCLASSING,MOBILEOFFSHOREDRILLINGUNITS2008》ABS4.《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二、设计指南类1.《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第一册)中海油2007.7石油工业出版社2.《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第五册)中海油2007.7石油工业出版社3.《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第六册)中海油2007.7石油工业出版社4.《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第七册)中海油2007.7石油工业出版社5.《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第八册)中海油2007.7石油工业出版社6.《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第十册)中海油2007.7石油工业出版社7.《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第十一册)中海油2007.7石油工业出版社8.《海港工程设计手册》(上中下)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勘察设计院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船舶设计与建造规范标准

船舶设计与建造规范标准

船舶设计与建造规范标准船舶设计与建造规范标准是指在船舶设计与建造的过程中所遵循和参考的一系列准则和规范。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船舶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能。

本文将探讨船舶设计与建造规范标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标准。

一、船舶设计与建造规范标准的重要性船舶设计与建造规范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满足船舶运营的需求,保障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友好性。

首先,船舶设计与建造规范标准指导船舶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各种力学、流体和结构等问题,从而确保船舶具备稳定、平稳的航行特性。

其次,船舶设计与建造规范标准还规定了船体结构以及各种部件的设计要求,保证船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应对各种海况和承载条件。

最后,船舶设计与建造规范标准还包括了诸如消防安全、救生设备、排污排放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船舶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二、常见的1. 国际海上组织(IMO)标准国际海上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负责制定国际海事法律法规和标准。

IMO颁布的标准包括国际海事公约、国际规则和准则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国际海上人员培训、认证和配备规则》(STCW公约)和《船舶安全管理规则》(ISM规则)。

这些标准对船舶设计与建造中的安全性能和管理要求提供了指导。

2. 国际船级社(ICS)规范国际船级社是独立的、非盈利的组织,致力于船舶安全和环境保护。

其规范旨在确保船舶具有适应性和安全性能。

国际船级社的规范涵盖了船体结构、机械设备、电气系统等多个方面。

船舶设计师通常会参考国际船级社规范进行设计和建造。

3. 船舶国际公约(SOLAS公约)SOLAS公约是应用于全球商船的国际性条约,是确保船舶安全的重要法规。

该公约规定了船舶的建造标准、消防安全要求、导航设备要求等。

船舶经过SOLAS公约认证后方可获得国际航行资格。

4. 具体国家的船舶建造标准各个国家还会制定适应自身国情的船舶建造标准。

例如,中国的船舶设计与建造规范标准包括《船舶结构设计规范》、《船舶设备设计规范》等。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船舶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交通工具。

它需要安装各种各样的船舶电气设备,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船舶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电力配电系统、电动机、照明系统、通讯系统、导航系统等等。

这些设备的安装需要按照特定的规范进行,以保证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是指在船舶电气设备安装的各个环节中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防止事故的发生所制定的一些标准化的程序、要求和方法。

它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证船舶各项电气设备安装工作的质量,提高船舶整体电气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船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选型及配图要求。

在设备选型上,要选择合适的机型、规格,同时必须考虑合理分配不同电气设备的功率和容量,以及满足开船时不同设备的能耗需求。

在配图上,应详细标注每个设备的型号、功率、数量、总配电箱等信息。

2. 安装环境要求。

电气设备一般安装在船内,为了保证安装环境符合要求,要做好防潮、隔热、抗震等方面的工作。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通常会在船舶内部的电器舱、机舱等空间进行,因此安装要注意通风、照明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3. 安装方法和要求。

在电气设备的安装方法上,要注重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并且结合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特性等进行合理安排,避免设备之间相互干扰。

在安装前,要进行设备检查和调试,掌握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4. 接地和绝缘要求。

接地是一种重要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人体触电。

在电气设备安装中,应为设备进行有效的始终接地保护。

同时,为了避免电器元器件之间产生短路等问题,还需注意绝缘方面的要求。

5. 安装检验和试验。

安装完毕后,需要对船舶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验和试验,以确保工作正常、安全可靠。

包括静态试验、动态试验、设备接地阻值检测、设备保护试验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五个方面虽然分开描述,但在船舶电气设备安装环节中,这些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多步骤的考虑和安排,才有助于船舶电气设备最终的正常运行。

船舶设计施工安全规范

船舶设计施工安全规范

船舶设计施工安全规范船舶设计施工涉及到航海安全和人员安全,因此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从船舶设计、材料选择、船体结构、系统设备以及施工过程等方面,探讨船舶设计施工安全的规范。

一、船舶设计1. 功能要求:船舶设计应根据航行区域特点和用途,确定相应的功能要求。

例如,远洋航行的船舶需要具备较强的抗风浪能力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而内河船舶则应考虑其通行能力以及排水和载重能力。

2. 结构要求:船舶结构应根据设计要求,确保船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于大型船舶,还需要考虑防火、防水、防沉等特殊要求。

3. 材料选择:船舶设计应选择适合的材料,确保船体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例如,钢材是常用的船体结构材料,但在特定冷却条件下可能发生脆断,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合金钢材。

二、船体结构1. 船体布局:船体布局应科学合理,确保舱室、机舱和生活区的合理配置。

布局设计应考虑船舶的流线型和合理的重心分布,以确保船舶的稳定性和操纵性能。

2. 船底结构:船底结构要求平整光滑,并采用适当的防腐措施。

沉积物会加快金属腐蚀的速度,因此应根据航行区域的水质情况,选择适当的防腐涂料和防腐材料。

3. 船体强度:船体强度是船舶设计中的核心要求之一。

船体的强度要求应符合国际和行业标准,确保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或失稳。

三、系统设备1. 航行安全系统:船舶设计应配备相应的航行安全设备,如雷达、GPS导航、声纳等,以确保航行的安全性。

这些设备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高可靠性的材料,经过严格测试和验证。

2. 消防系统:船舶设计应设有完善的消防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灭火器、自动喷水系统等。

这些系统应满足国际航标要求并接受定期检查和维护。

3. 救生设备:船舶设计应设有救生艇、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设备,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乘员的安全。

四、施工过程1. 施工安全管理:船舶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应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检查制度,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涵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导航设备安装工艺规范本规范是企业标准Q/SWS46-004-2002《船舶导航设备工艺》的修订本。

本规范与Q/SWS46-004-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施工前准备”“人员”及“检验”三个章节的内容。

对标准结构进行了调整本规范代替Q/SWS46-004-2002《船舶导航设备工艺》。

本规范发布时,Q/SWS46-004-2002《船舶导航设备工艺》同时作废。

本规范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设计部归口。

本规范起草部门:总装部本规范主要起草(编制):高越华标检:朱莉萍审核:贾金华本规范由总工程师南大庆批准。

本规范于2003年4月首次修订。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罗经、计程仪、测深仪、雷达等导航设备及其附件等的安装施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船舶导航设备的安装,但不包括有特殊要求的船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Q/SWS46-001-2003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Q/SWS46-002-2003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Q/SWS46-003-2003 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3 施工前准备3、1 技术资料施工前,首先仔细阅读电气设备导电系统图,驾驶室设备布置图、接线图和导航设备托盘表。

3、2 物资材料施工前,了解导航系统设备的到货情况,设备均应有出厂合格证。

掌握设备支架底座的到货情况,及时领取上船安装。

3、3 施工工具施工前,应准备好螺丝刀、万用表、活络扳手、接地线、套管、锡箔纸、接地块等。

4 人员施工人员安装前应进行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并应有工作经验的船舶电工才能上岗操作。

55 工艺要求5、1 导航设备安装完毕,外观应完好无损。

5、2 导航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布置图要求。

5、3 导航设备的电缆敷设应符合Q/SWS46-001-2003《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的规定。

5、4 导航设备的安装应符合Q/SWS46-002-2003《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的规定。

水声设备安装后应达到水密要求。

5、5 导航设备的接地应符合Q/SWS46-003-2003《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的规定。

66 工艺过程6、1 操作程序6、1、1 核对库领设备的清单。

6、1、2 取出随设备进库的配件。

6、1、3 按照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根据布置图,决定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形式。

6、1、4 为防止烧焊时底座变形,把设备安装在底座上,然后在合理的位置烧焊底座和接地块。

6、1、5 安装设备。

6、1、7 配合木工施工时,电缆敷设、接线工作。

6、2 工艺方法6、2、1 磁罗经6、2、1、1 磁罗经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远离船上强磁场区域,和永磁材料构成的电磁器件,以及磁罗径防磁区域,应按船级社或入籍国的规定采取措施。

6、2、1、2 磁罗经在罗经甲板安装时,应尽可能安装在船舶中心线上。

其方位基准线指向船艏,如果偏离中心线安装时,其安装中心线应与船舶中心线平行,平行度不超过±5°。

6、2、1、3 在罗经甲板安装磁罗经时,视野尽可能不受遮挡。

磁罗经应为防水型结构。

在不使用时应加盖防水罩。

6、2、1、4 驾驶室内磁罗经观察窗距地板高度为1700mm-1800mm。

6、2、2 电罗经6、2、2、1 航向分罗经安装在需要的舱室,如驾驶室、海图室、舵机舱等场所。

方位分罗经安装在驾驶室外两翼的甲板上。

6、2、2、2 主罗经应尽可能安装在船舶中心线上或其平行线上,安装基准线对准船艏,平行度不超过±0、5º。

6、2、2、3 进入装有主罗经的操舵台电缆应尽量向两边分开敷设,留出空间以便于主罗经的安装,并应保证主罗经基座安装误差可以调节。

6、2、2、4 电罗经各部件的安装应根据制造厂提供资料进行清洁、加液、定位、紧固和接线。

6、2、2、5 方位分罗经的首尾基准线应与船舶中心线平行,平行度不超过±05º,并应保证与船舶中心线的距离(D1、D2)相等(如图1所示)。

方位分罗经周围应无障碍物遮挡视线图1 方位分罗径定位图6、2、2、6 方位分罗经的安装应保持水平,如用基座应垫有木垫,保证基座安装精度可以调节。

6、2、3 雷达6、2、3、1 雷达天线一般应尽可能安装在船舶中心线上,保证天线旋转范围内无障碍物。

6、2、3、2 在考虑船体结构和维护保养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天线安装在较高的位置。

6、2、3、3 为了减少假目标,雷达天线水平面不能和桅顶横桁处于同一平面,必须高于或低于横桁。

若雷达天线低于桅顶横桁时,则天线到桅顶横桁的垂直角应大于5º。

若雷达天线高于桅顶横桁时,则天线到桅顶横桁的俯视角应大于5º。

6、2、3、4 雷达天线位置应远离其它无线电设备,还需避免天线主波束直接照射活动区和危险区。

6、2、3、5 雷达桅制造时,应保证雷达桅上的雷达天线安装平台水平。

并且有足够大的空间,便于安装和维修天线。

6、2、3、6 “S”波段雷达天线安装应高于“X”波段雷达天线的安装高度,并将天线上的船艏标记对准船艏方向。

6、2、3、6、1 “S”波段雷达天线底座与安装基座之间应用不锈钢双螺栓紧固。

6、2、3、6、2 “S”波段雷达天线底座与天线本体的接触面应涂一层硅化物,以防止不同金属之间电化学腐蚀。

裂缝相控导波天线的窗口、性能监视器窗口均不能涂漆,以免造成灵敏度下降。

6、2、3、7 雷达波导馈线应尽量短,尽可能少用接头和弯头,并采用制造厂提供的部件。

若必须弯曲波导馈线时,应保证弯曲半径大于200mm,并且保证波导管在水平方向弯曲时,保持下降趋势,以防积水影响微波传送。

6、2、3、7、1 波导馈线出厂时已加气密封,内部有一定的压力,以防在运输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所以直到加工接口前不能损坏它的密封性。

6、2、3、7、2 波导馈线敷设应从雷达天线处开始自上而下,顺势进行,不能随意扭曲产生变形,距波导管两端接口处0、4m至0、7m内应设置紧固件,其余每隔1m至1、5m设置紧固件。

固定波导馈线时,扎带和馈线之间应垫上橡皮,以免船舶震动,磨损波导馈线。

6、2、3、7、3 波导馈线接口加工工艺;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1)剥去外层护套长度120mm。

2)2)甲苯溶剂清除沥青。

3)3)用制造厂提供的专用工具扩大接口成喇叭状。

4)4)装入专用接口件,注入固化剂,旋紧螺丝。

5)5)待固化后,在馈线外层连接处缠绕防水胶带,最后将上、下接口对接固定。

天线基座和收发机波导管接口处应分别嵌入聚四乙烯滤波片,防止积水进入机器内部。

6、2、3、7、4 检查所有雷达单元安装是否牢固。

6、2、3、8 雷达显示器应安装在远离电源变压器和永磁材料构成的器件的地方,并确保罗经的防磁干扰安全距离。

6、2、3、8、1 雷达收发讯机安装时要远离蒸汽管及发热体,应安装在通风条件良好场所,留有足够空间,保证波导馈线能顺势弯曲。

6、2、3、8、2 连接雷达显示器与收发机的信号电缆的外层金属护套必须可靠接地。

6、2、4 测深仪6、2、4、1 根据测深仪换能器围井布置图和测深仪制造商提供的安装资料在船底板上进行定位、划线、开孔和焊装法兰。

6、2、4、2 测深仪换能器应尽量靠近龙骨安装,前方应平坦,无突出物、无吸水和排水口。

换能器的安装方位无要求,可以按需安装。

6、2、4、3 测深仪换能器安装时,在安装孔处先焊装一个临时三脚固定架,固定换能器,确保换能器法兰焊装时与船底平面保持平整。

6、2、4、4 测深仪换能器法兰应先均匀搭焊矫正水平,倾斜度小于3º。

最后双面环焊,并将焊缝磨平。

必要时在船底板上焊加强法兰。

6、2、4、5 从船体外部把换能器本体平整地装入底座,压入带密封圈的法兰盘,紧固螺栓,在螺栓和法兰盘四周涂上环氧树脂,加以密封固定。

如图2所示。

1-电缆;2-法兰;3-换能器头。

图2 测深仪换能器安装结构图6、2、4、6 测深仪换能器安装结束后,应进行密封试验,用0、2Mpa 负压抽真空,保持30min,有漏气现象则重新安装。

6、2、4、7 测深仪换能器与主机之间的随机电缆应穿管敷设。

6、2、4、8 换能器与主机之间的随机电缆长度超过30m,则应加匹配盒,匹配盒应安装在船体水线以上。

6、2、4、9 测深仪换能器表面不得磨损、挂花,不得油漆,随机电缆的金属护套应良好接地。

6、2、5 计程仪6、2、5、1 根据计程仪围井布置图和计程仪制造商提供的安装资料,在船底板上进行定位、开孔和焊装安装法兰。

并且应靠近龙骨的船底平整区域。

6、2、5、2 计程仪换能器前方应平坦,无突出物,无吸水和排水口,与测深仪换能器安装位置至少保持1m以上距离。

6、2、5、3 计程仪换能器安装法兰焊装完成后,在该法兰上安装维修用海水阀,然后从海水阀开启状态由上而下插入换能器,直到换能器平面与船底板持平。

压入法兰,嵌入密封圈和垫圈,禁固法兰螺栓,最后以环氧树脂封固。

如图3。

1-底法兰;2-密封圈1;3-密封圈2;4-换能器头;5-上法兰;6-连接管;7-螺栓;8-螺帽;9-海水阀;10-定位销;11-锌环;12-导环;13-螺钉。

图3 计程仪换能器安装结构图6、2、5、4 计程仪换能器安装结束,应做密性试验,用0、2Mpa负压抽真空,保持30min,如有漏气现象则重新安装。

6、2、5、5 计程仪换能器的船艏标记应对准船艏方向,其中心线应与船舶中心线平行,平行度不超过±1º。

6、2、5、6 计程仪换能器的随机电缆必须单独穿管敷设。

每根信号电缆的芯线外屏蔽应良好接地。

该接地端子与保护接地端子隔离。

6、2、5、7 换能器表面不得磨损、挂花,不得油漆。

6、2、5、8 计程仪收发讯处理器,应安装在靠近换能器的专门舱室内,该舱室保持干燥通风,并有足够维修空间。

7检验7、1 导航设备安装完毕进行外观检验,应符合5、1要求。

7、2 检查导航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5、2要求。

7、3 检查导航设备的电缆敷设应符合5、3要求。

7、4 检查导航设备的安装应符合5、4要求。

7、5 检查导航设备的接地应符合5、5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