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扫描模式

合集下载

离子阱质谱仪中的扫描

离子阱质谱仪中的扫描

离子阱质谱仪中的扫描
离子阱质谱仪通常由三个电极构成,驱动电极、辅助电极和探测电极。

其中,驱动电极和辅助电极可以通过改变电场的频率和幅度来实现离子的扫描。

在离子阱质谱仪中,有两种常见的扫描模式,质谱扫描和离子电荷扫描。

1. 质谱扫描(Mass Scan),在质谱扫描模式下,离子阱的电场频率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使得不同质荷比的离子能够被激发和检测。

这样可以获取到离子的质量谱图,从而确定样品中的化合物的质量及其相对丰度。

2. 离子电荷扫描(Ion Charge Scan),在离子电荷扫描模式下,离子阱的电场幅度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使得不同电荷状态的离子能够被激发和检测。

这样可以确定离子的电荷状态及其相对丰度,从而推断样品中的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扫描模式,如离子陷阱质谱仪中的离子碰撞诱导解离(CID)扫描和多级质谱(MSn)扫描等。

这些扫描模
式可以进一步提高质谱仪的分析能力,实现更加精确的离子分析和结构鉴定。

总的来说,离子阱质谱仪中的扫描是通过改变电场的频率和幅度,使得离子在离子阱内进行选择性激发、分离和检测的过程。

不同的扫描模式可以获取到不同的质谱信息,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分析和鉴定。

质谱的几种工作模式:SIM_SRM_MRM

质谱的几种工作模式:SIM_SRM_MRM

质谱都有几种工作模式:SIM,SRM,MRMSIM :单离子检测扫描(single ion monitoring)SRM :选择反应检测扫描(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ing)MRM :多反应检测扫描(multi reaction monitoring)质谱都有几种工作模式:(1)Full Scan:全扫描,指质谱采集时,扫描一段范围,选择这个工作模式后,你自己来设定一个范围,比如:150~500 amu。

对于未知物,一定会做这种模式,因为只有Full Scan了,才能知道这个化合物的分子量。

对于二级质谱MS/MS或多级质谱MSn时,要想获得所有的碎片离子,也得做全扫描。

(2)SIM:Single Ion Monitor,指单离子监测,针对一级质谱而言,即只扫一个离子。

对于已知的化合物,为了提高某个离子的灵敏度,并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就可以只扫描一个离子。

这时候,还可以调整一下分辨率来略微调节采样窗口的宽度。

比如,要对500 amu的离子做SIM,较高高分辨状态下,可以设定取样宽度为1.0,这时质谱只扫499.5~500.5 amu。

还有些高分辨率的仪器,可以设定取样宽度更小,比如0.2 amu,这时质谱只扫499.9~500.1 amu。

但对于较纯的、杂质干扰较少的体系,不妨设定较低的分辨率,比如取样宽度设为2 amu,这时质谱扫描499~501 amu,如果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取样宽度宽一些,待测化合物的灵敏度就高一些,因为噪音很低;但是有很强干扰情况下,设定较高分辨,反而提高灵敏度信噪比,因为噪音降下去了。

(3)SRM: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指选择反应监测,针对二级质谱或多级质谱的某两级之间,即母离子选一个离子,碰撞后,从形成的子离子中也只选一个离子。

因为两次都只选单离子,所以噪音和干扰被排除得更多,灵敏度信噪比会更高,尤其对于复杂的、基质背景高的样品。

质谱的几种工作模式:SIM-SRM-MRM

质谱的几种工作模式:SIM-SRM-MRM

质谱的几种工作模式:SIM-SRM-MRM质谱都有几种工作模式:SIM,SRM,MRMSIM :单离子检测扫描(single ion monitoring)SRM :选择反应检测扫描(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ing)MRM :多反应检测扫描(multi reaction monitoring)质谱都有几种工作模式:(1)Full Scan:全扫描,指质谱采集时,扫描一段范围,选择这个工作模式后,你自己来设定一个范围,比如:150~500 amu。

对于未知物,一定会做这种模式,因为只有Full Scan了,才能知道这个化合物的分子量。

对于二级质谱MS/MS或多级质谱MSn时,要想获得所有的碎片离子,也得做全扫描。

(2)SIM:Single Ion Monitor,指单离子监测,针对一级质谱而言,即只扫一个离子。

对于已知的化合物,为了提高某个离子的灵敏度,并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就可以只扫描一个离子。

这时候,还可以调整一下分辨率来略微调节采样窗口的宽度。

比如,要对500 amu的离子做SIM,较高高分辨状态下,可以设定取样宽度为1.0,这时质谱只扫499.5~500.5 amu。

还有些高分辨率的仪器,可以设定取样宽度更小,比如0.2 amu,这时质谱只扫499.9~500.1 amu。

但对于较纯的、杂质干扰较少的体系,不妨设定较低的分辨率,比如取样宽度设为2 amu,这时质谱扫描499~501 amu,如果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取样宽度宽一些,待测化合物的灵敏度就高一些,因为噪音很低;但是有很强干扰情况下,设定较高分辨,反而提高灵敏度信噪比,因为噪音降下去了。

(3)SRM: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指选择反应监测,针对二级质谱或多级质谱的某两级之间,即母离子选一个离子,碰撞后,从形成的子离子中也只选一个离子。

因为两次都只选单离子,所以噪音和干扰被排除得更多,灵敏度信噪比会更高,尤其对于复杂的、基质背景高的样品。

质谱地几种工作模式:SIMSRMMRM

质谱地几种工作模式:SIMSRMMRM

质谱都有几种工作模式:SIM,SRM,MRMSIM :单离子检测扫描(single ion monitoring)SRM :选择反应检测扫描(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ing)MRM :多反应检测扫描(multi reaction monitoring)质谱都有几种工作模式:(1)Full Scan:全扫描,指质谱采集时,扫描一段范围,选择这个工作模式后,你自己来设定一个范围,比如:150~500 amu。

对于未知物,一定会做这种模式,因为只有Full Scan了,才能知道这个化合物的分子量。

对于二级质谱MS/MS或多级质谱MSn时,要想获得所有的碎片离子,也得做全扫描。

(2)SIM:Single Ion Monitor,指单离子监测,针对一级质谱而言,即只扫一个离子。

对于已知的化合物,为了提高某个离子的灵敏度,并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就可以只扫描一个离子。

这时候,还可以调整一下分辨率来略微调节采样窗口的宽度。

比如,要对500 amu的离子做SIM,较高高分辨状态下,可以设定取样宽度为1.0,这时质谱只扫499.5~500.5 amu。

还有些高分辨率的仪器,可以设定取样宽度更小,比如0.2 amu,这时质谱只扫499.9~500.1 amu。

但对于较纯的、杂质干扰较少的体系,不妨设定较低的分辨率,比如取样宽度设为2 amu,这时质谱扫描499~501 amu,如果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取样宽度宽一些,待测化合物的灵敏度就高一些,因为噪音很低;但是有很强干扰情况下,设定较高分辨,反而提高灵敏度信噪比,因为噪音降下去了。

(3)SRM: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指选择反应监测,针对二级质谱或多级质谱的某两级之间,即母离子选一个离子,碰撞后,从形成的子离子中也只选一个离子。

因为两次都只选单离子,所以噪音和干扰被排除得更多,灵敏度信噪比会更高,尤其对于复杂的、基质背景高的样品。

质谱的几种工作模式SIM_SRM_MRM

质谱的几种工作模式SIM_SRM_MRM

质谱都有几种工作模式:SIM,SRM,MRMSIM :单离子检测扫描(single ion monitoring)SRM :选择反应检测扫描(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ing)MRM :多反应检测扫描(multi reaction monitoring)质谱都有几种工作模式:(1)Full Scan:全扫描,指质谱采集时,扫描一段范围,选择这个工作模式后,您自己来设定一个范围,比如:150~500 amu。

对于未知物,一定会做这种模式,因为只有Full Scan了,才能知道这个化合物的分子量。

对于二级质谱MS/MS或多级质谱MSn时,要想获得所有的碎片离子,也得做全扫描。

(2)SIM:Single Ion Monitor,指单离子监测,针对一级质谱而言,即只扫一个离子。

对于已知的化合物,为了提高某个离子的灵敏度,并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就可以只扫描一个离子。

这时候,还可以调整一下分辨率来略微调节采样窗口的宽度。

比如,要对500 amu 的离子做SIM,较高高分辨状态下,可以设定取样宽度为1、0,这时质谱只扫499、5~500、5 amu。

还有些高分辨率的仪器,可以设定取样宽度更小,比如0、2 amu,这时质谱只扫499、9~500、1 amu。

但对于较纯的、杂质干扰较少的体系,不妨设定较低的分辨率,比如取样宽度设为2 amu,这时质谱扫描499~501 amu,如果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取样宽度宽一些,待测化合物的灵敏度就高一些,因为噪音很低;但就是有很强干扰情况下,设定较高分辨,反而提高灵敏度信噪比,因为噪音降下去了。

(3)SRM: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指选择反应监测,针对二级质谱或多级质谱的某两级之间,即母离子选一个离子,碰撞后,从形成的子离子中也只选一个离子。

因为两次都只选单离子,所以噪音与干扰被排除得更多,灵敏度信噪比会更高,尤其对于复杂的、基质背景高的样品。

安捷伦质谱mrm模式的方法开发

安捷伦质谱mrm模式的方法开发

安捷伦质谱MRM模式的方法开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质谱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安捷伦质谱MRM(多反应监测)模式作为一种高效灵敏的质谱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等领域。

本文将针对安捷伦质谱MRM模式的方法开发进行探讨,讨论MRM模式的基本原理、方法开发的关键步骤及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安捷伦质谱MRM模式的基本原理MRM是一种质谱扫描模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选择两个或多个特定的离子反应对来进行分析。

在MRM模式中,首先选择一个前体离子进行碎裂,然后选择一个或多个产物离子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分析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因此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安捷伦质谱MRM模式方法开发的关键步骤1. 目标分子筛选:首先需要确定待测分子的化学结构特征以及其在样品中的丰度范围。

通常可以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分析来获得相关信息。

2. MS参数优化:根据待测分子的特性,对质谱扫描参数进行优化,包括碰撞能量、离子传输电压和离子源温度等。

3. 质谱方法建立:根据所选择的前体离子和产物离子,建立MRM扫描方法,并进行方法的优化和验证。

4. 样品前处理:对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包括提取、富集和洗脱等步骤,以提高待测物质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5. 数据分析:对得到的质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信号去噪、质谱峰识别和定量计算等。

三、安捷伦质谱MRM模式方法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1. 蛋白质组学研究:MRM模式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定量分析,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修饰情况等。

通过MRM方法,可以实现对复杂蛋白混合物的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

2. 代谢组学研究:MRM模式可以用于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包括小分子代谢产物和中间代谢产物等。

通过MRM方法,可以实现对代谢通路和代谢产物的全面分析。

3.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MRM模式可以用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包括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药效学评价等。

质谱扫描模式与离子化模式

质谱扫描模式与离子化模式
NO+
33
唐氏放电 CI 选择
离子块
高压铅丝
放电杯
安装放电杯
34
PCI 和 NCI 总结
M+1 准分子离子峰和 CI 加成离子确认MW 较简单的谱图 & 高质量数的高离子强度 与EI互补的结构信息. 根据基质不同,有时具有比EI更强的选择性. NCI 对某些化合物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与灵敏度. 在M+1离子基础上的 CI/MS/MS 兼顾了高选择性 与高灵敏度 选择性的唐氏放电 CI 提供非常软的离子化模式– 对烃类化合物效果非常好.
解离俘获
ABC
+ e- AC + B-
(0.1-10 eV)
离子对形成
ABC
+ e- AB+ + C- + e- (10-15 eV)
15
PCI Step #1: 形成试剂离子
例如 – 甲烷 CI

第一步 – EI离子化 CH4:
CH4
+ e- CH4+ + 2eCH3+, CH2+, CH+
离子体与支架形成一个完整的离子盒
20
举例: EI vs. PCI (可卡因) 可卡因(Cocaine)是一种滥用药物,在EI中分子离子 峰较弱. CI用来确认分子量 首先, 来看一下NIST库中的EI谱图...

21
EI 质谱图(Cocaine) 碎片很多 分子离子峰很弱: m/z 303

11
Relationship of S/N to # SIM Ions
25.0 20.0
Signal/Noise

质谱的几种工作模式:SIM_SRM_MRM

质谱的几种工作模式:SIM_SRM_MRM

质谱都有几种工作模式:SIM,SRM,MRMSIM :单离子检测扫描(single ion monitoring)SRM :选择反应检测扫描(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ing)MRM :多反应检测扫描(multi reaction monitoring)质谱都有几种工作模式:(1)Full Scan:全扫描,指质谱采集时,扫描一段范围,选择这个工作模式后,你自己来设定一个范围,比如:150~500 amu。

对于未知物,一定会做这种模式,因为只有Full Scan了,才能知道这个化合物的分子量。

对于二级质谱MS/MS或多级质谱MSn时,要想获得所有的碎片离子,也得做全扫描。

(2)SIM:Single Ion Monitor,指单离子监测,针对一级质谱而言,即只扫一个离子。

对于已知的化合物,为了提高某个离子的灵敏度,并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就可以只扫描一个离子。

这时候,还可以调整一下分辨率来略微调节采样窗口的宽度。

比如,要对500 amu的离子做SIM,较高高分辨状态下,可以设定取样宽度为1.0,这时质谱只扫499.5~500.5 amu。

还有些高分辨率的仪器,可以设定取样宽度更小,比如0.2 amu,这时质谱只扫499.9~500.1 amu。

但对于较纯的、杂质干扰较少的体系,不妨设定较低的分辨率,比如取样宽度设为2 amu,这时质谱扫描499~501 amu,如果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取样宽度宽一些,待测化合物的灵敏度就高一些,因为噪音很低;但是有很强干扰情况下,设定较高分辨,反而提高灵敏度信噪比,因为噪音降下去了。

(3)SRM: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指选择反应监测,针对二级质谱或多级质谱的某两级之间,即母离子选一个离子,碰撞后,从形成的子离子中也只选一个离子。

因为两次都只选单离子,所以噪音和干扰被排除得更多,灵敏度信噪比会更高,尤其对于复杂的、基质背景高的样品。

质谱扫描模式与离子化模式

质谱扫描模式与离子化模式
17
减氢物形成 (M-1)
C3H5+
饱和烃经常会显示
1200 EI / CI 离子源
18
EI/CI 离子源 – 剖面图
19
离子体
大口允许最多的离子传输 小口增加分子离子反应的几率 辉光放电杯的离子出口 Bottom View
色谱流出物入 口
EI
CI
唐氏放电
Top View
电子束口
没有电子入口
离子体与支架形成一个完整的离子盒
20
举例: EI vs. PCI (可卡因) 可卡因(Cocaine)是一种滥用药物,在EI中分子离子 峰较弱. CI用来确认分子量 首先, 来看一下NIST库中的EI谱图...

21
EI 质谱图(Cocaine) 碎片很多 分子离子峰很弱: m/z 303
28
SIM 和NCI-MS/MS 的对比
PMA run in SIM mode
PMA run in NCI-MS/MS
Greatly improved selectivity and sensitivity
29
NCI 检测限( s-PMA) 方法: NCI-MS/MS ,甲烷 样品制备容易, 一步衍生化 检测限可以低至 0.01 ppb 线性范围到 100 ppb
27

也可能用于 MS/MS

NCI的应用
NCI用来检测苯的浓度. s-苯汞酸(s-PMA) 是苯的代谢物,可以在尿中检 出. 检测此类化合物的主要困难是s-PMA含量 很低,有大量的基质干扰存在,要求具有选择性 和特殊性的检测器.s-PMA利用单级MS-SIM方 法不能被检测到.
s-Phenylmercapturic acid (s-PMA) C11H12NO3S MW: 238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的五种扫描模式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的五种扫描模式

液相⾊谱质谱联⽤技术LC-MSMS的五种扫描模式具有液相⾊谱LC前端的串联质谱MS,特别是三重四极质谱(也称为“串联”)质谱(LC-MS/MS),这种仪器在过去的⼗⼏年⾥逐渐取代了GC-MS和单四极质谱检测器(LC-MS),成为⽬前质谱实验中⽤到的主要仪器之⼀。

液相⾊谱质谱联⽤技术LC-MS/MS仪器包括(i)⼤⽓压电离源,通常为ESI源(图1B)或⼤⽓压化学电离源(图1C),由(ii)离⼦⼊⼝和聚焦组件(Q0)耦合,提供从⼤⽓压到真空的转换和离⼦聚焦,进⼊(iii)第⼀质量过滤装置(Q1),接着进⼊(iv)碰撞室(Q2),该碰撞室充满⽤于碰撞诱导离解(CID)的低压⽓体,接着进⼊(v)第⼆质量过滤装置(Q3),最后进⼊(vi)离⼦检测器(电⼦倍增器)(图1A)。

液相⾊谱质谱联⽤技术仪可以在仪器灵敏度和质量分辨率范围内进⾏五种不同的扫描模式:图2:液相⾊谱质谱联⽤技术LC-MS/MS的五种扫描模式1. 全扫描:扫描两个质量过滤器(Q1和Q3)的整个(或部分)质量范围,⽽Q2不包含任何碰撞⽓体。

此实验可以查看样品中包含的所有离⼦(图2)。

2. ⼦离⼦扫描:在Q1中选择⼀个特定的m/Q,⽤碰撞⽓体填充Q2使所选m/Q碎裂,然后扫描Q3的整个(或部分)质量范围。

该实验可以查看所选前体离⼦的所有碎⽚/产物离⼦(图2)。

3. 前体离⼦扫描:扫描Q1的整个(或部分)质量范围,在Q2中填充碰撞⽓体,将扫描范围内的所有离⼦碎⽚化,然后Q3选择⼀个特定的m/Q分析。

此实验可以通过检测产物离⼦和检测之前的m/Q的时间相关性,确定哪个m/Q前体离⼦可能产⽣所选产物离⼦(图2)。

4. 中性丢失扫描:在Q1的整个(或部分)质量范围内扫描,⽤碰撞⽓体填充Q2使扫描范围内的所有离⼦碎裂,然后在预定范围内扫描Q3,该预定范围对应前体扫描范围内每个潜在离⼦发⽣的特定质量的碎裂引起的损失。

该实验可以识别失去选定的通⽤化学基团的所有前体,例如失去与甲基相对应的质量的所有前体(图2)。

串联质谱一般扫描模式之精读

串联质谱一般扫描模式之精读

图.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三种化合 物与氨基酸的混合物样品。上图为全扫描质谱图,下图为子离子为92的 母离子扫描的质谱图。
子离子(产物离子)扫描
Q1锁定某一质荷比为m/e的母离子,输 送到q2进行诱导解离,产生的碎片用Q3进行 全扫描,因此得到的是母离子产生的子离子 的质谱图,主要用于母离子的结构分析。
图,筛选具
子通过
有特征子离
子(结构)
的分子
子离子扫描 锁 定 一 个 母 打碎(CID),扫 描 给 定 质 子 离 子 质 谱
离子
并让所有离 量范围的所 图,研究母
子通过
有碎片子离 离子的结构

特征
中 性 丢 失 扫 扫 描 所 有 的 打碎(CID),对 与 Q1 保 持 中 性 丢 失 子

母离子

围 内 的 所 有 通过
母离子
常规质谱, 了解样品的 基本组分
选择性单离 锁定一个母 不打碎,全 实施指定离 提 取 离 子
子 监 测 扫 描 离 子 ( 目 标 通过
子信号强度 (质量)色
(SIM)
物)
随时间变化 谱图,定量
的监测扫描 分析
多 反 应 监 测 锁 定 一 个 母 打 碎 ( CID ) ,选 择 一 个 子 提 取 离 子
又叫质量色谱图,是由全扫描质谱中提 取一种质量的离子得到的色谱图。利用质量 色谱,可以排除色谱峰共同流出物的影响, 比如通过选择不同质量的离子做质量色谱图, 使正常色谱不能分开的两个峰实现分离,因 此常用质量色谱图进行定量分析。
三重四极杆Q-q-Q质谱的扫描模式
方式
Q1
Q2
Q3
图谱,用途

质谱扫描模式(优选.)

质谱扫描模式(优选.)

质谱扫描模式SIM :单离子检测扫描(single ion monitoring)SRM :选择反应检测扫描(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ing)MRM :多反应检测扫描(multi reaction monitoring)质谱都有几种工作模式:(1)Full Scan:全扫描,指质谱采集时,扫描一段范围,选择这个工作模式后,你自己来设定一个范围,比如:150~500 amu。

对于未知物,一定会做这种模式,因为只有Full Scan了,才能知道这个化合物的分子量。

对于二级质谱MS/MS或多级质谱MSn时,要想获得所有的碎片离子,也得做全扫描。

(2)SIM:Single Ion Monitor,指单离子监测,针对一级质谱而言,即只扫一个离子。

对于已知的化合物,为了提高某个离子的灵敏度,并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就可以只扫描一个离子。

这时候,还可以调整一下分辨率来略微调节采样窗口的宽度。

比如,要对500 amu的离子做SIM,较高高分辨状态下,可以设定取样宽度为1.0,这时质谱只扫499.5~500.5 amu。

还有些高分辨率的仪器,可以设定取样宽度更小,比如0.2 amu,这时质谱只扫499.9~500.1 amu。

但对于较纯的、杂质干扰较少的体系,不妨设定较低的分辨率,比如取样宽度设为2 amu,这时质谱扫描499~501 amu,如果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取样宽度宽一些,待测化合物的灵敏度就高一些,因为噪音很低;但是有很强干扰情况下,设定较高分辨,反而提高灵敏度信噪比,因为噪音降下去了。

(3)SRM: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指选择反应监测,针对二级质谱或多级质谱的某两级之间,即母离子选一个离子,碰撞后,从形成的子离子中也只选一个离子。

因为两次都只选单离子,所以噪音和干扰被排除得更多,灵敏度信噪比会更高,尤其对于复杂的、基质背景高的样品。

我们不妨把它看成二级质谱的SIM,上述关于SIM的特点也适用,即分辨率高些,抗背景排干扰的能力就更强。

质谱的Harsh模式

质谱的Harsh模式

质谱的Harsh模式质谱有多种扫描模式,包括正负离子模式、全扫描、子离子扫描、母离子扫描、中性丢失扫描、选择离子监测和多反应监测。

然而,每种扫描模式是什么意思,在具体应用时又该如何选择呢?请接着往下读,希望本文能为您解惑。

通常,电喷雾电离(ESI)和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接口都有正负离子模式可供选择。

注意:一般不要同时选择正负两种离子模式。

正离子模式:适用于分析碱性样品,以及含有仲氨和叔氨的样品负离子模式:适用于分析酸性样品,以及含有强伏电性基团的样品全扫描(Full Scan):对指定质量范围内的离子进行扫描并记录其质谱图,从而获得待测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并通过库检索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

对于未知物,全扫描可获得化合物的准分子离子,从而获得化合物的分子量。

对于二级质谱或多级质谱,全扫描可获得化合物的所有碎片离子。

子离子扫描(Product Scan):Q1锁定某一质量的母离子,输送到q2进行碰撞解离,产生的碎片用Q3进行全扫描,得到的是母离子产生的子离子的质谱图。

主要用于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母离子扫描(Precursor Scan):扫描所有的母离子,进入碰撞室,发生碰撞解离,Q3锁定某一特征子离子,得到母离子质谱图。

主要用于筛选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常用于药物代谢研究。

中性丢失扫描(Neutral Loss):Q1扫描一定质量范围内的所有的母离子,并输送到q2进行诱导解离,Q3对与Q1保持中性丢失碎片的恒定质量差子离子联动扫描,得到中性丢失所形成的子离子的质谱图。

主要用于鉴定和确认类型已知的化合物,也可帮助进行未知物架构的判定。

选择离子监测(Selective Ion Monitoring,SIM):只针对选定的单个离子或一系列单个离子进行监测。

因其只能对特定的离子进行检测,不能得到化合物全谱,因此不能用于未知物的定性分析,主要用于目标化合物和复杂混合物中杂质的定量分析。

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由Q1全扫描确定质量为m1的母离子,经碰撞室发生诱导解离,在Q3做子离子扫描,从子离子谱中选择特征子离子m2,组成离子对实施MRM监测,只有同时满足m1和m2特征质量的离子才能被检测到。

质谱仪的两种扫描方式

质谱仪的两种扫描方式

质谱仪的两种扫描方式质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利用其对分子离子的质量-电荷比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样品的化学信息。

而质谱仪主要有两种扫描方式:全扫描和选择离子监测(SIM)。

全扫描模式全扫描模式是最常用的质谱分析方法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将样品分子分离并离子化后,通过质谱仪加速器分离出离子并用检测器检测得到相应的质量信号,再经过数据分析处理得到相应的质谱图。

这种方式可以检测出分子离子的所有质量/电荷比,从而获得样品的全谱指纹图。

全扫描模式通常需要进行一定的质谱图处理,如去噪、降噪、图形平滑和背景扣除等,以提高谱图的分辨率和信噪比。

此外,全扫描模式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可以在定性分析中识别出未知的化合物。

选择离子监测模式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质谱分析技术,仅仅监测和测定特定的分子离子质量/电荷比。

通过在进样前设定特定的离子监测窗口,可以排除其他的非目标化合物对测定结果的干扰。

这种方式常用于对一些目标化合物的研究,如药物代谢、环境分析、新药研发等。

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与全扫描模式不同,其速度和分析效率很高,通常不需要进行谱图处理。

同时,由于其选择性较高,可以大大减少对非目标化合物的测定干扰,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全扫描模式与选择离子监测模式的比较虽然全扫描模式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均可用于质谱分析,但它们之间仍有显著的区别。

下面是两种方式的一些比较:•目标化合物:全扫描模式检测所有化合物,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仅检测目标化合物。

•灵敏度: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快速性: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具有更快的分析速度。

•数据复杂度:全扫描模式对于数据处理和解释可能比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更困难。

结论综上所述,质谱仪的两种扫描方式各有其优点和应用范围。

全扫描模式广泛应用在定性分析和未知化合物的鉴定中,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则更适用于目标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和环境样品的快速筛查。

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相应的质谱扫描方式,可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液质中化合物常用的几种扫描模式

液质中化合物常用的几种扫描模式

液质中化合物常用的几种扫描模式有全扫描、子离子扫描、选择离子扫描、母离子扫描、中性丢失扫描。

液质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仪的简称,可以在仪器灵敏度和质量分辨率范围内进行不同模式的扫描。

全扫描是扫描两个质量过滤器的整个(或部分)质量范围,而碰撞室不包含任何碰撞气体,此试验可以查看样品中包含的所有离子;子离子扫描是在第一质量过滤装置中选择一个特定的m/Q,用碰撞气体填充碰撞室使所选m/Q破裂,然后扫描第二质量过滤装置的整个(或部分)质量范围,该实验可以查看所选前体离子的所有碎片/产物离子。

质谱扫描模式与离子化模式

质谱扫描模式与离子化模式

4
Scan Modes – 多反应监测MRM(MSMS)
MS Mode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
Q1
Q2
Q3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
= scanned; = selected m/z; = CID
5
Scan Modes –母离子扫描 Precursor Scan
解离俘获
ABC
+ e- AC + B-
(0.1-10 eV)
离子对形成
ABC
+ e- AB+ + C- + e- (10-15 eV)
15
PCI Step #1: 形成试剂离子
例如 – 甲烷 CI

第一步 – EI离子化 CH4:
CH4
+ e- CH4+ + 2eCH3+, CH2+, CH+
离子体与支架形成一个完整的离子盒
20
举例: EI vs. PCI (可卡因) 可卡因(Cocaine)是一种滥用药物,在EI中分子离子 峰较弱. CI用来确认分子量 首先, 来看一下NIST库中的EI谱图...

21
EI 质谱图(Cocaine) 碎片很多 分子离子峰很弱: m/z 303
SIM模式允许RF/DC 四极杆为一定的质荷比设定一个或多个 RF/DC 值.
3
扫描模式 – 单反应监测SRM(MSMS技术)
MS Mode
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 (SRM)
Q1
Q2

质谱正负同扫

质谱正负同扫

质谱正负同扫质谱正负同扫是一种常见的质谱扫描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同一个实验中正离子和负离子同时进行质谱分析。

这种模式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验中。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质谱正负同扫的原理、应用以及其优势。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质谱的基本原理。

质谱是一种利用离子化技术将待测物质转化为离子,然后通过质量过滤与分离的方法来确定化合物分子结构、质量以及相对丰度的分析方法。

而质谱正负同扫是在同一个实验中同时使用正负离子化技术进行分析。

质谱正负同扫的原理是基于不同离子化方式导致的化合物离子产物的不同。

在正离子化过程中,质谱仪将待测样品中的化合物转化为正离子,然后进行质谱分析。

而在负离子化过程中,待测样品中的化合物被转化为负离子。

通过同时进行正负离子化和分析,可以获取到更全面的化合物信息。

质谱正负同扫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生物医学领域的药物代谢研究中常见使用质谱正负同扫,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药物代谢产物的形成途径和相对含量。

在环境监测中,质谱正负同扫可以用于分析空气中的有机物污染物,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此外,食品安全、化妆品分析等领域也常常使用质谱正负同扫来获得更全面的化合物信息。

质谱正负同扫相较于单一离子化模式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它可以同时获取到正负离子化后的离子产物,减少实验时间和样品浪费。

其次,正负离子化往往会生成不同的离子产物,可以提供更多的结构信息,有助于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此外,正负同扫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正负离子化产物的相对丰度,预测待测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机理。

尽管质谱正负同扫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正负离子化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离子产物,这可能导致质谱信号的重叠和干扰,需要采用适当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其次,质谱正负同扫需要配备两个离子源来同时进行正负离子化,增加了仪器复杂性和采购成本。

此外,由于不同化合物在正负离子化过程中的行为差异,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偏差和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谱扫描模式
SIM :单离子检测扫描(single ion monitoring)
SRM :选择反应检测扫描(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 :多反应检测扫描(multi reaction monitoring)
质谱都有几种工作模式:
(1)Full Scan:全扫描,指质谱采集时,扫描一段范围,选择这个工作模式后,你自己来设定一个范围,比如:150~500 amu。

对于未知物,一定会做这种模式,因为只有Full Scan了,才能知道这个化合物的分子量。

对于二级质谱MS/MS或多级质谱MSn时,要想获得所有的碎片离子,也得做全扫描。

(2)SIM:Single Ion Monitor,指单离子监测,针对一级质谱而言,即只扫一个离子。

对于已知的化合物,为了提高某个离子的灵敏度,并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就可以只扫描一个离子。

这时候,还可以调整一下分辨率来略微调节采样窗口的宽度。

比如,要对500 amu的离子做SIM,较高高分辨状态下,可以设定取样宽度为1.0,这时质谱只扫499.5~500.5 amu。

还有些高分辨率的仪器,可以设定取样宽度更小,比如0.2 amu,这时质谱只扫499.9~500.1 amu。

但对于较纯的、杂质干扰较少的体系,不妨设定较低的分辨率,比如取样宽度设为2 amu,这时质谱扫描499~501 amu,如果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取样宽度宽一些,待测化合物的灵敏度就高一些,因为噪音很低;但是有很强干扰情况下,设定较高分辨,反而提高灵敏度信噪比,因为噪音降下去了。

(3)SRM: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指选择反应监测,针对二级质谱或多级质谱的某两级之间,即母离子选一个离子,碰撞后,从形成的子离子中也只选一个离子。

因为两次都只选单离子,所以噪音和干扰被排除得更多,灵敏度信噪比会更高,尤其对于复杂的、基质背景高的样品。

我们不妨把它看成二级质谱的SIM,上述关于SIM的特点也适用,即分辨率高些,抗背景排干扰的能力就更强。

(4)MRM:Multi Reaction Monitor,指多反应监测,其实就是多个化合物同时测定时,多个SRM一起做。

那么特点就跟SRM是一样的。

有的厂家并不区分SRM和MRM,因为只要一次实验同是做几个SRM就是MRM方式了。

定性,一定会用Full Scan,因为想看到更多的离子。

定量,倾向于用SIM或SRM/MRM,因为想提高已知信号的强度。

背景基质越复杂,SRM/MRM就越好,尤其是分辨率设得高的SRM/MRM就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