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良渚文化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进程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忽视并丧失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其中包含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技艺、风俗习惯、言语文字、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文化形式,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传承。
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传统的延续,更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民族自信的体现。
首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统延续的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知识。
通过保护和传承,我们可以让这些文化传统得以延续,让后代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智慧的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我们重视传统技艺的传承,如传统工艺、手工制作、民间艺术等。
只有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者,才能保证这些技艺不断传承和发展。
其次,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方式。
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形式丰富多样,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让不同文化交流和对话,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做出贡献。
此外,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幸福的重要手段。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比如传统手工艺品、特色音乐和舞蹈等。
通过保护和发展这些文化形式,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许多地方的旅游业也依赖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通过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为社会和民众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要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付出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并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
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传统技艺、表演艺术、习俗习惯等非物质的文化成果。
保护和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维护和弘扬民族团结和认同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血脉和精神,对于民族认同和身份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增强民族认同,促进民族团结。
其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密切相关,具有很大的经济潜力。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同时,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拥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可以促进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可以减少文化冲突,增进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最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延续人类智慧的传承,让后代子孙能够了解、学习和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保护和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加强保护和传承,才能够让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得到有效地发展和利用,使其在当代社会绽放新的光彩,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珍视,更是对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和发展。
本文将从保护与传承两个方面,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其应对措施。
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许多传统技艺逐渐失传,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逐渐式微。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保留了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还使人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美感,延续传统的精神力量。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政府的政策和法规起着关键作用。
政府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和管理力度,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的培训和支持,提供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认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非政府组织、学术界以及媒体等都应承担起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责任。
这些组织可以发起各种活动,如展览、培训、讲座等,以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还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力量传播信息,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样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通过传承,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延续,并且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传承的关键是要传承人和接受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知识和技能得以传授和学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从基层开始,通过培养一批有传承意愿和能力的年轻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传承。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经济和技术支持,鼓励年轻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学校教育也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以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所拥有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教育和社会意义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总称。
它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庆典,知识与实践,手工艺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文化表现形式,并通过代际传承子孙后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记忆,它联系着一个地区的历史、风俗、信仰和价值观念等。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资源,展示了一个国家的特色和魅力。
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交流,可以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多方合作。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责任主体,并提供相应的经济和法律支持。
社会组织、文化机构和专业人士应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广大民众也应担起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通过学习、传承和传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而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文化机构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教育案例解析
(a)封面 (b)内页图1 良渚遗址整篇入编全国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来源:作者自摄)106郑宏尖.中小学世界遗产教育:意义、内容和途径[J].教育研究,2009(6):106-110.宋晶.中国世界遗产地与青少年素质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03(8):124-125.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刘振怡.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的微观研究[J].学术交流, 2017(10):25-29.崔津泉.我国青少年群体性别角色发展“中性化”问题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4.李瑞,别治明.全球世界遗产教育理念与实践论述[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7):24-29.吕彬江,曹品璞.城市环境和居民心理之间的辩证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84-85.胡海胜.中国世界遗产地教育:功能、现状与对策[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2):11-14.[1][2][3][4][5][6][7][8]参考文献适龄人群,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正值由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的重要阶段,生理与心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趋于稳定,也更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5]。
对于世界遗产而言,青少年群体未来将是世界遗产问题与挑战的研究者、解决者,政策与法规的制定者、实施者,他们的认识、态度和理念直接决定了世界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命运与前途[6]。
因此,世界遗产教育必须要抓住青少年这一重中之重,通过多种方法、各种途径进行教育和宣传,让他们充分领略遗产魅力,自觉参与保护行动。
(2)世界遗产教育的深化需要强调政府作为。
政府在推进世界遗产教育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政府对世界遗产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程度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深度和效果。
一般而言,成立专门的遗产管理机构、制订专业的遗产教育纲领计划、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将有效促进遗产教育的良性发展。
特别是对于博物馆、遗产主题公园等遗产教育阵地,政府扮演着上级管理、业务指导、合作伙伴等重要角色,在经费来源、宣传推介、公共配套等方面对遗产教育给予正向影响。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遗传下来并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资产,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形式和内涵,如音乐、戏剧、舞蹈、民间工艺、传统医疗以及民俗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人们的情感、价值观念和传统艺术的魅力,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化时代,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危机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文化消费主义的盛行,许多传统文化已经面临严峻的危机。
传统文化的消亡或流失是有多种原因的,其中包括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失传传统技艺和知识的缺失等。
这些都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断层或者失血,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保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
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好处。
首先,它可以保持文化多样性,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
其次,它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沟通,增进国际间的文化合作和理解。
再次,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文化产品。
最后,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持文化认同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自2006年启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选活动,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同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保护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然而,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目标,还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如文化传承的缺失、资源的竞争和短缺、技艺传承缺乏制度化、成本较高等问题。
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加强对传承人的培训和教育,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发挥专业组织和社区的作用等,这些都是非常切实的问题,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后申遗时代”良渚古城遗址保护与发展的治理之道
文化艺术研究Studies in Culture & Art 2020年6月第13卷第2期Jun. , 2020Vol. 13 No.2文章编号:1674-3180(2020)02-0013-07“后申遗时代”良渚古城遗址保护与发展的治理之道骆威金晓伟(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310013;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杭州311121)摘要:以往有关良渚古城遗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考古、历史、文化、文物保护等领域,尚未嵌入治 理的整体性思维。
在“后申遗时代”,良渚古城遗址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基层治理难 题。
从“治理”的维度切入,探索良渚古城遗址保护与发展的“善治”“法治” “德治”“智 治”“共治”的“五治”路径,进而超越其生成场域,为国内国际其他大遗址保护与发展的区域 实践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良渚模式”与“中国方案”。
关键词:良渚;遗址;保护;发展;治理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Administrating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The Protection andDevelopment of the Archaeological Ruins of Liangzhu CityLUO Wei, JIN XiaoweiAbstract: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Archaeological Ruins of Liangzhu City cover archaeology, history, culture, and antiques, but neglected administration. It has become an administrative problem to protect and develop the ruins now as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This article looks into the problem and tries to provide an imitable solution for the ruins as well as other heritages around the world.Key words : Liangzhu; ruins; protect; develop; administrate收稿日期:2019-10-31作者简介:骆威( 1973—),男,浙江诸暨人,主任,硕士,主要从事文化学、历史学研究;金晓伟(1988—),男,浙江江山人, 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行政法学、社会治理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民族的智慧,传承着民族的精神。
我国幅员辽阔,独特的人文气息、历史氛围造就了丰厚且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工业现代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生态遭到破坏,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在险境之中,无疑是民族不能承受之重。
因此,我们在充分认识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促使其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和世界文化的繁荣,使古老非遗为当代所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各区域除了丰富的物态文化遗产,现存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也是多种。
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移,加之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价值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淡薄,部分地区的民间传统技艺日渐减少乃至消亡,多数民间文化载体也不断流失。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丰富的物质生活,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使得一些传统民俗日益淡化,尤其一些单纯依靠口头和行为来表达的传统艺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毋庸置疑,人是传承非遗最重要的因素,但由于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冲击,各种现代文化更受年轻人的欢迎,致使古老传统技艺难以得到传承,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
再者一些颇有精湛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传艺的能力逐渐减弱,甚至已经丧失传承能力,有的传艺条件比较艰苦,加之,非遗的传承人培养有一定的周期,本来就为数不多的传承人感到见效太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出务工经济收入增多,与同龄人相比经济收入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非遗传承人很难静下心来钻研技艺。
种种因素从而导致传承人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现状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些地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化适度开发,发展到文化产业行列中,将其文化属性转化为文化产品,有效的进行资本运作,在开发运用中,有的能很好地做到文旅融合,这样不仅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也使非遗得以很好的重视、保护和传承。
杭州良渚文化村案例讲义
成都洛带文化艺术村项目
商务会议功能为酒店的重要功能组成,开业以来承接了大量公司会议、政府 会议、论坛等,带来大量商务客流
商务会议场所总面积为1851.6平方米 超大面积的多功能厅目前是整个余杭地区面 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场馆,是举办大型会 议、宴会的首选。透过环绕着临湖小会议室 的宽敞阳台吹拂习习凉风,阳台外阳光照射 着湖面泛起鳞鳞波光,紧张的会议气氛和枯 燥的发言都会在水和风的拂动下变得温和生 动,娓娓舒畅。
成都洛带文化艺术村项目
典型案例研究
》杭州良渚文化村
成都洛带文化艺术村项目
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北郊的余杭区良渚镇,距离杭州约20公里,交通便捷
“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市西北部良渚组团核 心区,距离杭州市中心20公里,距离良渚遗址 保护区2公里。既紧靠著名的文化遗址,又有距 杭州市区中心最近的丘陵绿地和水网平原相结 合的生态环境。 天目山余脉和东笤溪、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 沪杭、沪宁高速公路在区内设有入口,104国 道和宣杭铁路过境,得天独厚的文化、生态旅 游资源与便捷的水陆交通,使整个区域具备开 发的优越条件,并成为杭州城市发展最具潜力 增长的区域之一,经过切实的保护与开发,尤 其是随着良渚文化村的开发,未来的良渚板块 有望建成集文化、人居、旅游为主的三大产业 资源优势为一体的,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田园 卫星城镇,并成为大杭州城市格局中的焦点。
成都洛带文化艺术村项目
酒店从装修到装饰处处体现了良渚的古朴和玉文化特色
吧 台 前 的 “ 和 氏 璧 ”
骑兽人像-玉上的文饰
古风十足的大堂饰品
成都洛带文化艺术村项目
312套客房46种独特风格,并配备完善的餐饮设施
房型
标准房 小套房 套房 豪华套房 行政房 行政小套房 行政套房 行政豪华套房 总统套房
农村城镇化进程与文化遗址保护的契合——以良渚文化遗址保护区为样本的分析
、
良渚遗址保 护 区建 立后 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概述
良渚镇 ,距 浙江 省杭 州市 中心约 1 0公 里 ,是杭 州市余 杭 区 中部 的 中心城镇 。三纵 三横 的交 通 格局 ,使 良渚成 为杭 州北 部 的交通枢 纽 。良渚全 镇区域 面积 为 1 0 3 . 1 平 方公里 ,共辖 2 4个行 政
因此 ,在 发展 经济 ,促进 区 内城 镇化 发展 进程 的 同时 ,保 护 与发扬 “ 良渚 文化 ”成 了当代 人神 圣
而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从新 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进入到 2 0 世纪 9 0 年代后,在各级部 门的领导、支持下,对 良渚
文 化遗 址 的保 护 、管理 与利用 取得 了重 大 的成就 。然而 ,在 良渚 遗址 保护 区建 立 的过程 中 ,也 出 现 了一 个矛盾 问题 :保 护 区 内农 村 的城镇 化进程 受 到 了限制 ,保护 与 发展两 者之 间似 乎形 成 了一
建房是保护 区内村 民的一 大心病 ,同时 ,保 护 区产业发展 受限,经济收入增长缓 慢;二是遗址保护 区
内村民对遗址保护的对立情绪,既有对 “ 限制”措施本身的 抵触,也有对沟通诉求渠道缺乏的不满。
城镇化与文化遗址保护契合点的寻找 ,需要 从相关制度的建立健 全 ,具体措 施的不断完善这两个方 面
第2 7 卷第 l 期
、 , 0 l 2 7 . NO 1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J o u na r l o f We n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Βιβλιοθήκη 2 0 1 4年 1 月
理条 例 》( 下简 称 “ 条例 ” )就对 良渚 遗址 的保护 作 了具体 规 定 。
良渚 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良渚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良渚,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郊,是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
良渚遗址于201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其世界遗产地位,良渚还因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
本文将重点介绍良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现状。
一、良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民族、地区和社群创造、发展和继承的具有代表性、独特性和传递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可以是语言、音乐、舞蹈、戏剧、民俗、口述传统、手工艺等方面的技艺、表演方式和创作风格。
良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在良渚地区创造、发展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良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它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反映了良渚古文明的特点和精神,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通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提高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良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良渚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1.良渚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良渚文化是指良渚遗址出土的文物和相关资料所揭示出的古文明。
它包括了早期的文字、符号、祭祀活动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良渚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通过对良渚文化的传承,可以保护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2.良渚民俗和传统节日:良渚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和传统节日。
其中最有名的是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以纪念古代诗人屈原。
此外,还有踏青、赛牛、收获等传统活动,充满了乡土气息和浓厚的民俗文化。
3.良渚民间音乐和舞蹈:良渚地区有独特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形式。
民间音乐以二胡、琵琶、笛子等乐器为主,表现出良渚人民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舞蹈方面,有太阳舞、青年舞、花娃舞等,形式多样,既有庄重的宫廷舞,也有活泼欢快的民间舞蹈。
4.良渚手工艺和传统技艺:良渚地区拥有众多的手工艺和传统技艺。
良渚申遗成功的经验
良渚申遗成功的经验良渚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古代城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灿烂文明之一。
2019年,良渚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古代文明遗产的重要代表。
本文将探讨良渚申遗成功的经验,希望对今后申遗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良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申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良渚所具有的独特性。
良渚城址保存完整,以其古代城市规划、宫廷建筑、礼仪制度等方面的特色,展示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良渚遗址的挖掘和研究成果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和学术支持。
二、细致的整体规划良渚申遗的成功还得益于细致的整体规划。
在申遗过程中,相关部门充分研究了良渚古城遗址的面积、边界、保护范围以及相关保护措施等。
同时,他们也深入了解了良渚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并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方案,以确保申遗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多方参与的合作模式良渚申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多方参与的合作模式。
在申遗过程中,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以及当地居民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了良渚申遗工作的合力。
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专家学者参与研究和保护工作,社会组织宣传和推广,当地居民关注和支持。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良渚申遗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四、有效的宣传与推广良渚申遗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有效的宣传与推广。
在申遗过程中,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对良渚文化进行广泛宣传。
他们还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良渚文化主题展览、良渚遗址参观活动等,吸引更多人关注和认识良渚的卓越价值。
五、持续的保护与管理良渚申遗成功的最后一个经验是持续的保护与管理。
申遗成功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在申遗成功后,相关部门需要继续加强对良渚的保护工作,保证其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同时,他们还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和保护措施,确保良渚得到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利用,为后代留下更多宝贵的文化资源。
良渚文化的研究及其文化价值
良渚文化的研究及其文化价值良渚文化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一种文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
良渚文化的出现时间为约5000年前,是一种兼具水生和陆生特点的文化。
它存在于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包括今天的安徽、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良渚文化,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探究这种文化背后的奥秘,以及它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宝贵贡献。
良渚文化的特征良渚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城市化和工业化。
它是早期城市文明的一个代表,拥有多个城市遗址。
这些遗址中最著名的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也是这种文化的名称来源。
在良渚遗址中,人们发掘出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物品,亦有雕刻大玉环、彩陶等精美实物。
这些物品不仅表明了该文化拥有高超的制造工艺,同时也代表了这种文化的社会结构和考古特征。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良渚文化对于考古学的发展和历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良渚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良渚文化的研究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有重要的贡献。
首先,良渚文化代表了早期城市文明的一种形式,证明了人类拥有早期文明的潜力和智慧,这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良渚文化的手工艺品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对于研究人类早期手工艺生产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非常有帮助。
并且,良渚文化对于30,000年前的先民智慧、生活作息和精神信仰都有体现,对于人类文明观念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良渚文化的研究证明了中国在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化上占据重要地位,丰富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进程。
结论良渚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城市化和工业化对于早期的人类文明起到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众多学者对良渚文化的研究趋于深入,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认知和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强化都具有重要作用,这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财富。
基于游客体验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_以良渚文化遗产旅游为例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的出现和盛行,推动了文化的商品化和大众化趋向。
由此,激起了人们对文化遗产及其所承载的思想和文化价值的强烈兴趣及实际的旅游行动,以文物古迹资源作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文化遗产旅游,在全世界流行开来,并成为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体验经济,被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的第四个人类的经济生活发展阶段,或称为服务经济的延伸。
旅游业是体验经济最合适的发挥效益的行业。
因此,笔者从游客体验角度出发,研究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所具有的现实价值。
游客体验与文化遗产1.游客体验国外关于旅游体验(Toutist Experience)内涵的研究,起源与20世纪60年代,Boorstin(1964)把旅游体验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是大众旅游那种做作的、刻板的体验。
[1]Tumer and Ash(1975)也认为,旅游,在本质上就是偏离常态的行为(aberration),甚至是一种时代的病症(malaise)。
[2]与他们这种“消极观”相对立的是M ac Cannell (1973),他认为旅游体验是人们对现代生活困窘的一种积极回应,旅游者为了克服这种困窘而追求的是一种对“真实性(authenticity)”体验,有着精神层面的象征意义。
对个体而言,旅游体验是一种多功能的休闲活动,既包含着娱乐成分,也有求知的成分。
[3]笔者认为,游客体验,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与旅游产品取得联系而改变其心理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
2.文化遗产专家学者对于文化遗产的解释是各有特色的。
《中华文化词典》认为,文化遗产是现实文化中,从前人那里承袭而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对于文化遗产的解释,是一种文化形态终结之后传承给后继文化的遗留;《毛泽东文艺思想大辞典》则将其定义为,一个民族在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笔者认为,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下列各项均可列为“文化遗产”:(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良渚文化遗产作文
良渚文化遗产作文你知道良渚文化遗产吗?要是不知道呀,那可就像错过了一场来自远古超级酷炫的派对呢!我第一次了解到良渚文化遗产的时候,就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古代世界的大门。
这个良渚呀,可不得了,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宝藏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让人惊叹的东西。
先说说良渚的玉器吧。
那些玉器简直就是古代的“时尚单品”,但又不仅仅是为了好看。
良渚人制作玉器的技术那叫一个高超。
你看那些玉琮,方方正正的,上面刻满了精美的花纹,有的像人脸,有的像神秘的小动物,还有的像是某种神秘的符号。
我就想啊,当时的工匠肯定是超级有耐心,拿着简陋的工具,一点一点地雕琢,就像在完成一个无比神圣的使命。
这玉琮说不定在当时还有着特殊的意义呢,也许是用来祭祀的,就像我们现在在特别庄重的场合用的那些特殊物品一样。
还有良渚的古城遗址。
哇哦,当我看到那古城墙的遗迹时,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样,想象着当时良渚人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这城墙肯定是当时的防御大工程,就像古代的“超级堡垒”。
我仿佛看到良渚的居民们在城墙里面安居乐业,男人们出去打猎捕鱼,女人们在家里织布做饭,孩子们在大街小巷里嬉笑玩耍。
说不定那时候还有小商贩在街边叫卖着自己的小玩意儿呢。
这古城遗址就像是一个无声的历史讲述者,它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几千年前的故事。
良渚文化遗产里的陶器也很有趣。
那些陶器的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像个大罐子,有的像个小盘子。
而且上面的图案也很有特色,有简单的线条,也有复杂的图案。
我猜呀,这些陶器说不定是良渚人用来装食物或者水的,就像我们现在用的锅碗瓢盆一样。
不过他们的陶器可更有艺术感,感觉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良渚文化遗产就像是一颗古老而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让我们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有着如此高度发达的文明。
我们现在去了解它、保护它,就像是在和古代的良渚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们可不能让这个宝藏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良渚文化遗产的魅力,这样我们就能一起分享这份来自远古的惊喜啦!。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良渚文化遗址介绍作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良渚文化遗址介绍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良渚文化遗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浙江省北部,一片古老而神秘土那里曾孕育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突出普遍价值研究
通过对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遗址的调查与发掘,我们初步了解了这一古 代文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组织结构。这一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人类文 明的认识,也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资料。
良渚文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遗址,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 前3300年左右。这个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的重 要线索,尤其是其水利工程系统的研究,更是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技术和文 化水平。
四、保护措施:良渚古城的传承 与保护
为了保护良渚古城遗址这一人类共同遗产,中国政府和考古学家们采取了多 项措施。首先,就地保护是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的基本原则,相关部门制定了严格 的管理规定和保护规划,限制开发建设,以确保遗址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其次, 加强学术研究与国际合作,通过与国内外知名考古学家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 良渚古城遗址的研究与保护工作。
二、文化内涵:良渚古城的文明 特色
良渚古城遗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玉器、农 业和城市文明。良渚古人以其独特的工艺技术和审美情趣,制作出了众多精美的 玉器,体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此外,良渚古城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拥有城 市规划的城市之一,展现了良渚古人先进的城市理念和建筑技艺。同时,良渚古 城的农业也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古人们已经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并形成了系 统的农业管理制度。
历史沿革
“突出的普遍价值”评价标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遗产公约》的 核心评估标准之一。随着世界遗产事业的不断发展,该标准在80年代和90年代得 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文化交流的 加深,“突出的普遍价值”评价标准在世界遗产评价中愈发受到重视。
现行标准
根据《世界遗产公约》规定,“突出的普遍价值”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 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俗文化、传统医药等。
这些文化传统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但随着现代化的加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普及,文化遗产保护面临诸多的挑战。
怎样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在当今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思考的难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需要认清其重要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宝贵遗产,是传承祖先智慧和经验的重要载体。
不仅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也植根于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中,因而在我们的文化、经济、社会、环保等相关层面都有着高度的价值。
只有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意识到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必要性。
其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建立起合理的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涉及到人才培养和传承机制的建立,还有涉及到政策支持、立法保障和社会参与等方面。
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了政府的文化工作之中,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章制度,同时还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和计划,如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规和文件。
在立法保障方面,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基础建设,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条例和规范。
在社会参与方面,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互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需要注重传承和创新。
在传承方面,我们必须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耳相传、师徒传授这一特殊的传承方式,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指导和培养技能传承的继承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代相传。
还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通过数字化技术、在线教育平台、移动互联网等手段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普及。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与开发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指人类民族和各族群体创造的传统文化,如语言、歌舞、乐器、节日、民间艺术、手工艺等。
表现出了人类的智慧、情感和创造力,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认知观念的重要载体。
在全球化的时代,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开发和应用新的文化创意方式,将其文化的深度和魅力发挥到极致,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和发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与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文化保护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人类美好的伦理体验以及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其保护需要社会全体人员共同参与,更需要政府一系列的保护、传承和管理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业的开发需要有文化保护意识作为核心,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目的,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创产业。
二、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不在于其某种形式本身,而是在于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需通过把其物化为文化产品的过程进行宣传和传递。
我们需要创新的把文化传统转化为文化产品,实现在传承保护中的市场价值。
需要注重市场,发现新的文化需求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其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
三、技术创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中,需要技术支撑和创新,开发出新型文创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可以运用AR/VR技术、数字影院等技术手段,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出新型、现代化和富有文化韵味的文化产品,提高其观赏性、艺术性和未来感。
其次,在文创产业的推广中,可以采用互联网营销、社交网络等现代营销方式,实现营销创新。
四、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文化品牌网站人才,他们需要在文化领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思想视野和较高的文化素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培养和研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培训。
要建立高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人才研究中心,聘请知名专家教授、特聘外籍专家和业界名人,借助高质量的人才团队,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良渚遗产保护不足之处
良渚遗产保护不足之处良渚遗产保护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在遗产保护的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法律漏洞和不足之处。
例如,对于破坏遗产的行为,法律制裁的力度不够大,违法成本过低,难以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
2.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良渚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具有很大的经济开发价值。
在实践中,保护与开发经常存在矛盾,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牺牲了遗产的保护。
3.遗产本体保护不够完善:良渚遗产本体包括城墙、宫殿、墓葬等遗址,这些遗址大多裸露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
一些遗址本体保护不够完善,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和破坏。
4.缺乏专业人才和机构:良渚遗产保护需要专业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物保护专家等人才的支持。
然而,目前缺乏专业人才和机构的问题仍然存在。
同时,遗产保护的组织架构也不够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顺畅。
5.公众参与度低:良渚遗产保护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然而目前公众参与度仍然较低。
许多人对于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同时,一些地方对于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也不够,难以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于破坏遗产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同时,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让公众了解保护遗产的重要性。
2.加强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在实践中,应加强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妥善处理保护与经济开发的关系。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完善遗产本体保护:对于良渚遗产本体,应加强保护和修缮工作,确保遗址不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
同时,应加强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深入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4.培养专业人才和机构:政府应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培养专业人才和机构,加强遗产保护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良渚文化为例
发表时间:2018-04-12T11:53:23.403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作者:崔浩轩[导读] 自联合国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申报“非遗”热潮,我国政府、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予以了高度重视
崔浩轩文登新一中 264400
摘要
自联合国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申报“非遗”热潮,我国政府、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予以了高度重视,相关的科研工作逐年增加。
贵州苗族良渚文化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形成鲜明的旅游品牌、开发力度不够,存在着旅游开发不成规模等问题,这导致贵州苗族良渚文化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传播和发展,本文以贵州苗族良渚文化为例,对贵州苗族良渚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贵州苗族良渚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苗族良渚文化;资源开发;保护 1.良渚文化概述
良渚文化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
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
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
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一带山脉连绵,因而虽然形成的历史悠久,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能够较好地保存。
武陵地区是中国的文化的重要汇聚处,也是我国的“民族文化走廊”。
2良渚文化保护意义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中华之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重要组成部分又难以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前提和基础。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
3良渚文化的保护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经济建设不断得到发展,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然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虽然已经有人注意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操作上却显得不容乐观。
在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传统文化逐渐消失,良渚文化也处于被人们逐渐遗忘的状态。
因而,良渚文化遗产应该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4良渚文化的保护措施与建议
4.1 保护与开发的原则
4.1.1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政府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可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价值,创造经济利益。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原则的指导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不到位,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不到位的原因并探析其对策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1.2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设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把程序正当原则作为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之一进行了明确规定。
依法行政,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靠程序来维护和保障行政公正。
因为在行政执法的实践中,行政相对人的地位与行政执法主体比较,处于弱势和实际上的不平等地位,一旦行政执法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时,有些权利就很难恢复原状,即使可以得到救济也多为事后救济。
5结论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声中,我们不仅要“传承”,更要“发扬”和“创新”,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唯有民族的才能是我们自己的。
我们要在历史的长河、民间艺术的江海中“捕捞”那些珍贵的文化资源。
那是我们创作的源泉,中国的传统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传承”与“创新”两股力量的冲击下,被注入新鲜的血液,继续活跃在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
[1] 刘琼.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 刘正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 苏琨.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研究[D]. 西北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