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精气神”学说如何解释人体之“神”

合集下载

解读中医学人身之“神”

解读中医学人身之“神”

解读中医学人身之“神”在中医学中,人体有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物质实体的存在,同时也有一个既重要又抽象的概念:神。

那么,什么是中医学中的“神”呢?它有什么具体含义?本文将从历史渊源、内涵解析和实际运用三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历史渊源“神”这个概念在中国道教、儒家以及佛教中都有存在。

在中医学中,“神”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内经》认为,人体不仅仅是由肉体构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层面,即“神气精神”。

《内经》中提到了“人之有神”,认为“人”的生命力和“神”密不可分。

“神”不仅仅是产生于人的内部活动,还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后来,《伤寒杂病论》中将“神”这一概念进一步细化。

“神”在其中的含义即包括了情感体验、思维活动、感觉知觉、意识和精神质量等几个方面,与人的意识、智力、情感等密切相关。

《伤寒杂病论》中指出,人体“神”活动正常,才能够保证整个身体功能正常。

内涵解析在中医学中,“神”是人体活动的一个重要层面,它指的是人的意识、情感、知觉等方面。

它与人的身体健康密不可分。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不仅仅是指人体器官的正常运行,还包括了身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运作。

而“神”即作为精神层面的活动,能够影响全身的体质、免疫力等方面,它的健康情况也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

此外,中医学还将“神”进一步细化为五个方面:元神、魂、魄、意、志。

它们具体的含义如下:元神“元神”是“神”的最高形态,也是精神生命力的总称。

它是指人的心神、天性、灵性,也是中医学中最抽象、难以解释的概念之一。

元神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并且决定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状态。

因此,元神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

魂“魂”是指人的精神魂魄,它代表人的个性、情感和情绪等方面。

魂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并且与元神、魄、意、志等方面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体的神气。

魄“魄”是指人的身体肉体,也是人体五脏六腑的实体支撑,不同于元神、魂等抽象概念。

它代表了人体的生理基础,具有气血运行、形体饱满等作用。

中医养生重在养——“精”、“气”、“神”

中医养生重在养——“精”、“气”、“神”

中医养生重在养——“精”、“气”、“神”人人皆希望自己可以健康长寿,有关养生方面的话题,也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重在养“精”、“气”、“神”谈及养生,无非就是从饮食反面、运动方面、生活起居方面、精神方面进行保养,除此之外,中医认为还有三大法宝,那就是“精、气、神”。

专家指出:从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

因此养精、养气、养神成为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那么日常我们应该如何保养呢?一、养“精”之法1、何谓“精”?“精”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先天的遗传物质,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起到了“生命之根”的作用;另一个是食物化生的营养物质,属于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需要营养物质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此外,还有呼吸大自然的精气,与营养物质共同组成了后天之精。

2、如何洋“精”?第一,节欲保精,切记“色字头上一把刀”养精首先要节欲,这是最关键的一种做法。

因为太多泄精,会泄掉人的精气。

按《黄帝内经》的话来说叫“积精全神”,认为追求长寿一定要把肾精蓄积在那里,作为生命的基石,就像水库有水才能源源不断地滋养农田一样。

这个精藏在肾里,肾有“生髓主骨”的作用,主管养育大脑、骨骼,肾精丧失了,骨头、大脑也就受到损伤。

所以人如果房事无节制,那就像一把斧子一样,是在砍伐我们自己的身体。

有人做了统计,中国历代皇帝加起来有402位,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帝的嫔妃太多了。

第二、进行经络按摩,促进精的生养中医认为,保精养精要经常按摩下丹田。

下丹田的准确位置是肚脐下1.5寸,肚脐下面3寸(4横指)有一个穴位叫关元穴,在关元穴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就是下丹田。

我们可以两手交叠,用手掌心的劳宫穴按揉下腹,按揉下丹田的位置,顺时针按摩60次,逆时针按摩60次,一般按120次,就会感到下丹田温暖、发热。

同时,还要按揉命门穴。

命门穴和肚脐相对应,在人体的后背上与肚脐相对的正后方,方法同按揉丹田一样。

为什么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人身三宝?

为什么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人身三宝?

为什么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人身三宝?古人把精、气、神称为人身三宝。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三者是生命的根本。

《灵枢本脏篇》说:'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所以古人对精、气、神三者的调摄极为重视。

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有'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积精全神',用以祛病延年的论述。

精、气、神,虽各有其特有性能,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精为神之舍,有精就有神,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精伤则神无所守。

精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人无气则死。

精、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离,存则俱存,亡则俱亡。

因此,精脱者死,失神者亦死。

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物质活动的生理功能,神是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故精为气之母,神为气之形。

所以精、气、神三者是人体生命存亡的关键所在。

精是秉受于先天并且与生俱来的生命起源的物质。

所以《灵枢本神篇》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万物化生必从精始。

'精在人的生理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在消耗,并需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微,下归于丹田,不断予以补充和滋生,从而维持生命。

这种精华可以从先天与后天两个层面来理解。

'先天之精',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又叫做'元精',它是本原性的精华,'后天之精'指的是人在性交时所射出的。

气是生命的动力,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能正常地工作活动,就是依靠真气温养赋予能量,才能各尽职能。

否则,就没有精的再生,也就神去身亡了。

'气'也有先天与后天的区分。

'先天之气'是人体原发性的'气',故而有'元气'之称,它体现了先天原火的推动,所以,写作'炁'。

从字形上看,'炁'字底下四点,表示火在下燃烧,这种'火'是生命的原动力。

至于'后天之气'指的是呼吸之气,也就是宇宙空间外在之气,对于人的生存来说,呼吸之气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必须通过'神火'的温养才能成为内丹修炼的能源。

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

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

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要点1.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神,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神的观念源于古代天文学思想。

如《说文解字》说:“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认为神是藏于事物内部的一种决定性的力量。

《易传•系辞上》说:“阴阳不测谓之神。

”将神归结为世界万物的一种不可感知或不易把握的内部力量,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

中医学在探索人体生命活动本质的过程中,摆脱了神学观念的束缚,对神的涵义赋予了新的内容。

《灵枢•天年》说:“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必具,乃成为人。

”指出惟有气血流畅,五脏调和,又具知觉、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时,才能发育成为人。

因而,人体之神是对人体生命过程和整体生命现象的概括。

'2.人体之神的生成(1)精、气、血、津液是神生成的物质基础人体之神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并伴随着新生命体的诞生而产生。

如《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男女两性的生殖之精相结合,便产生了新的生命个体,开始了新的生命进程,并由此赋予新生命体原始的活力。

这种由父母生殖之精妙合所产生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即是神的存在。

(2)气、血、津液是维持神生成运动变化的基础人体出生之后,伴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神的运动变化又必须依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

《灵枢•平人绝谷》云:“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水谷精气的不断化生保障了神活动过程的持续。

其次,神的活动还依赖于气血等物质的正常运行,尤其需要血液的不断供给、充养等。

《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气血的充盈与否,或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神的活动过程。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阐明了神的生成来源还依赖于后天之精、气、血、津液的化生。

(3)意识、思维、情感是神的体现脏腑精气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各种刺激做岀应答,便产生了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

中医理论之精气神

中医理论之精气神

中医理论之精⽓神我们常常形容⼀个⼈说:“这个⼈精⽓神真好”!那么到底精⽓神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样的⼀个状态,下⾯就让营养师为您解读中医理论当中的精⽓神。

⽓、⾎、津液是构成⼈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体活动的基本物质。

⽓是不断运动的及其细微的物质;⾎是循⾏于脉内的红⾊液体;津液是⼈体⼀切正常⽔液的总称。

⽓⾎津液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津液是⼈体脏腑⽣理活动的产物,⼜为脏腑经络的⽣理活动提供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

“神”是⼈的精神、意识、思维、知觉、运动等,是脏腑机能活动的表现的总称,所以说“神”是脏腑机能活动的外在表现。

1 精 所谓精,在中医学中有三种不同的概念:世界上所有⽓当中的精粹部分;泛指⼈体中的⼀切有⽤部分。

既包括⽆形⽽动之精⽓,也包括有形之精,如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等;专指肾中所藏之精,即肾精。

⼈体⽣命的维持,必须依靠后天之精来滋养,平时五脏六腑的精⽓充盈,则归藏于肾,当⽣殖机能发育成熟时,它⼜能发育成⽣殖之精。

在⼈体整个⽣命过程中,精不断地消耗,也不断得到“⽔⾕之精”的滋⽣和补充。

精是富有⽣命⼒的,它不但具有⽣殖和⽣长发育的能⼒,并能抵抗不良因素的刺激⽽免于疾病,因此,精的盛衰是⼈体⽣⽼病死的最基本的内在根据。

(1)⾎ ⾎是运⾏于脉中⽽循环流注全⾝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的红⾊液体,是构成⼈体和维持⼈体⽣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

⽔⾕精微⽣成⾎液的最基本的物质。

故《灵枢·决⽓》:“中焦受⽓取汁,变化⽽⾚,是为⾎。

”这⾥所说的“⽓”,主要是指⽔⾕中的精专之⽓,即营⽓;这⾥所取的汁,即津液。

⼆者皆⽔⾕之精微,⼊于脉中,变化为红⾊的液体,即为⾎液。

由于脾胃化⽣的⽔⾕精微是⾎液化⽣的基本物质,所以饮⾷营养的优劣,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者⾎液的化⽣,因此,长期饮⾷营养摄⼊不良,或脾胃运化功能的长期失调,均可导致⾎液⽣成不⾜⽽形成⾎虚的病理变化。

⾎的功能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是营养(因含有营⽓),⼆是滋润(因含有津液)。

大漫中医-中医讲的精气神的神又是什么概念呢

大漫中医-中医讲的精气神的神又是什么概念呢

大漫中医-中医讲的精气神的神又是什么概念呢上一章讲,中医的“神、魂魄”由识转成神,神再由所在脏器不同分成神魂魄意志。

用文字简单描述一下,神是身体的操作系统,是信息。

气是能量。

精是物质。

那,精气神的意思,即是信息操作能量,来驱动物质的身体。

大家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没,就是很多词是从神识结构里出来的。

如魂魄、灵魂、精神、神气、魄力、意志、志气、志向、中意、意思、失魂落魄、魂飞魄散、勾魂摄魄、神魂颠倒、魂不附体、惊心动魄……这些词,都是在讲我们这个灵冥不眛的自我存在。

我们的自我存在感、对世界的感受、智慧和创造力、创造美与欣赏美的艺术能力、喜怒哀乐的心情变化、爱与欲望等,都是来自于此。

再说一遍,物质不可能实现这些能力!但神魂魄意志却是识在物质的身体上展开的功能作用。

首先,神是何样的存在?嗯嗯,要用文字描述可难了。

因为神是超越文字和思维的描述的,是不可思议的存在。

我们所有的描述,都只是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神的一个侧面。

我们中医,也是从这些不同侧面的描述,来感悟神的存在方式。

《黄帝内经》中多处提及神,是这样描述的:如“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神者,正气也”、“血气者,人之神”、“阴阳不测谓之神”。

保证看得初学者蒙圈!如果我们的物质身体是硬件,那神魂魄意志就是软件,是操作系统了。

神,是我们的神识操作身体的最基础性的存在,是自我存在的整体感受。

我们对自己身体和意识的感受,就是神在发挥作用。

或者说,是神的另一面,识,在发挥作用。

神识、神识,这个词,大家多玩味一下吧,很有意思的。

那么,中医说心主神明,是何意思呢?前面说过,神是身体的操作系统,是需要能量来操作身体的。

身体的能量燃烧,在哪里最高呢?《大漫中医》多次讲到,一气周流将先、后天之精带到心的位置,在心的位置燃烧到了最旺的状态。

心是身体能量燃烧最高的位置。

能量越充足,神驱动身体的功能显发得越明显。

气之所聚为神,也是这个意思。

是的,因为心的能量燃烧得最高,所以神在心之处显现,即是心主神明。

神在中医中的概念是什么

神在中医中的概念是什么

神在中医中的概念是什么在中医中,神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涵盖了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情绪等方面,并与身体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神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人体活动的核心和最高指挥中枢,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决定性作用。

首先,神被视为人体的精神活动的表现形式。

中医认为,人体的精神活动主要通过心脏来完成,心脏是神明之官,是人体精神活动的重要器官。

神在这一层面上与人的意识、思维、记忆等密切相关,人体的思维和情绪反映了神的状态。

中医将神具体划分为神明、神智、神志等不同层次,反映了神的多重表现形式和功能。

其次,神还与身体的生理功能密不可分。

中医认为,神的状态对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发挥具有重要影响。

神能保持心神安宁、专注聚神、明晰精神,对心脏的正常功能起到良好调节作用。

同时,神还与呼吸、消化、排泄等功能息息相关。

中医认为,情绪的变化和神的不安定会影响气机流通,引起气滞、气郁以及脾胃等脏腑功能紊乱。

因此,保持神的安宁和稳定对于促进身体的平衡和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中医认为神还是人体与自然界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

通过人体的神与外界的感觉及环境的交互作用,人们能够感知风、寒、暑、湿等外界情景。

神能够通过人的意识体验者,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应对。

神的敏悟和灵活亦模拟了人的智慧和适应能力。

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神的状态被视为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中医医师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表情、言谈举止、舌苔、脉象等多个方面,综合判断患者的神的状态,从而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例如,白净有神的面色代表心脏神正常,红润有力的舌质代表营养充足精力旺盛;反之,则可能表示心脏有病或者疲劳。

同时,中医治疗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调整神的状态,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促进身体的健康。

在日常养生中,保持神的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强调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合理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以维持神的安宁和稳定。

中医还提倡适当的运动,以促进气血畅通,保持神的活跃和灵敏。

此外,中医还注重个体的心理调节,通过冥想、太极、静坐等方法,培养神的平静和坚定,以愉悦地生活。

什么是中医说的“精、气、神”?——用科学常识,浅释中医理论:

什么是中医说的“精、气、神”?——用科学常识,浅释中医理论:

什么是中医说的“精、气、神”?——用科学常识,浅释中医理论:中医理论,跟西医截然不同。

西医整天讲细胞,红白血球,各种维生素,讲细菌病毒。

中医从不讲这些废话。

只讲精、气、神,讲六淫七情,讲水火阴阳。

中医理论,到底是迷信?还是科学?有必要加以探讨:一,首先说“精”:中医认为,精是人体賴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贵重如金。

西医对于精的认识,认为只是炭水化合物而已。

认为男女交姁,泄精多少,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证诸事实,绝非如此。

不少好色之徒,竟有房事泄精之后,当时失精暴亡的。

十多年有,我县一老头,泄精后当时气绝身亡。

所以说,西医对“精”的认识,是十分肤浅的。

去听西医的鬼话,死日不远。

中医对“精”的重要性的认识,超过西医,何止万倍?为了身体健康,古有“上士分房,中士异被,下士同衾”之训。

对房事十分谨慎,大宜参考。

二,再说气:西医理论,是没有“气”的概念的。

去医院检查,花了十万块钱,西医有关于“气”的检查吗?有“气虚”“气滞”的检查吗?没有。

为什么没有对于气的检查?因为这个“气”,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

西医的仪器,在“气”的面前,黯然失色,无所施其技,成了一堆废铁。

所以西医检查,项目虽多,但是对人体气的强弱,气的多少,一无所知,只是骗人的鬼把戏而已。

西医虽然查不出人体气的存在,但是气的存在,是客观事实。

气旺气足的人,呼吸和缓,气息微微,绝不喘促。

气虚的人,上气不接下气,声微息短。

在脉象方面,气足的人,脉搏从容和缓,饱满有力。

气虚的脉象,不是微弱无力,就是数急无伦,或时有结代,生命危在旦夕。

无知的西医,面对一个气虚的垂死病人,因为查不出气虚为何物,还说他“一切正常”呢。

从人的外表看,气足之人,声音洪亮,动作轻捷。

气虚者,必少气懒言,动作迟缓。

西医因为没有气虚气实的概念,碰上气虚症,只会给挂氧气,治标不治本。

挂了几天之后,只好完蛋。

对于因水气引起的喘促短气,更是束手无策。

又来挂瓶,只会马上恶化。

还叫病人喝水,断气更快些。

中医理论 精气神

中医理论 精气神

中医精气神“精”就是生命物质,“气”就是生命物质得活力,“神”主要就是人体得神经系统。

精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精”就是构成人体得基本物质,既就是生命活动得物质基础,又就是脏腑器官生理活动得产物。

精得来源有二,一为先天之精。

它与生俱来,禀受于先天,为生命得原物质。

二就是后天之精,就是饮食水谷化生之精微。

后天之精可养先天之精,因此,生命得以成长壮大。

可见,后天之精具有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得功能,就是人体需要得营养物质。

生命物质运动最佳自稳态理论对生命物质得定义完全可以理解为中医中得“精”。

生命物质得定义就是:构成生命机体诸组织,并保证生命旺盛活力得各种物质成分与营养成分。

构成新生婴儿机体得生命物质就是先天之精,与遗传基因相关,它由父母所受,与生俱来;婴儿出生之后,在成长、发育及尔后一生得休养生息中,所需得营养物质,就是后天之精。

后天之精——各种营养物质,由水谷转化而来,胃、肠就是将饮食转化为营养物质得关键脏器。

由胃、肠产生得“精”——营养物质,既就是生命物质中不可缺少得部分,还就是生命机体生长发育得必需物质,所以中医说“精”具有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得功能。

没有后天得营养物质——后天之精,对生命机体——先天之精得滋养,生命机体就不可能发育成长,故中医说后天之精养先天之精。

中医得物质论——“精”,与生命物质运动最佳自稳态理论中得“生命物质”,在定义上有了较好得统一。

气按照中医得定义,“气”包含在“精”得广泛含义之中,因此,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气”亦就是构成人体最基本得物质;与此同时,中医又认为“气”就是脏腑组织器官得活动功能。

“气”像“精”一样,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气源于父母,名曰元气(原气),后天之气得于自然之气与饮食水谷精微之气。

气得功能主要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与气化等作用。

中医对“气”得理解与现代科学物质论认识相去较远。

“气”既就是物质,就不能就是脏腑得功能,物质与功能就是两个完全不同得概念。

但从中医理论中“气”与“精”得关系瞧,精就是气之母,气依托于“精”,有“精”才有“气”。

精、气、血、津液、神--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八单元讲义1

精、气、血、津液、神--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八单元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八单元讲义1精、气、血、津液、神一、精(一)人体之精的概念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

精与气相对而言,精属阴而有形,藏于脏腑;气属阳而无形,流动运行全身上下内外。

一般说来,精的概念范畴,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并不包含血、津液及髓。

(二)人体之精的功能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繁衍生命:指人体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

由于具有遗传功能的先天之精主要藏之于肾,并受脏腑之精以资助,故生殖之精实由肾精所化生。

(2)濡养作用:精能滋润濡养人体的脏腑形体和官窍。

先后天之精充盛,则脏腑之精充盈,全身脏腑组织官窍得以充养,则各种生理机能得以正常发挥。

(3)化血作用:精可以转化为血,是血液生成来源之一。

如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因而肾精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

故精足则血旺,精亏则血虚。

(4)化气作用:精可以化生为气。

先天之精可化生先天之气,即元气。

水谷之精可化生谷气,再加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可生成宗气,综合而成一身之气,以推动和调控人体的新陈代谢,维系整体的生命活动。

(5)化神作用:精能化神,精是神志化生的物质基础。

积精才能全神,这是生命存在和正常活动的根本保证。

(三)人体之精的分类人体之精:按其生成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源于父母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源于饮食水谷,由脾胃等脏腑吸取饮食精华而产生。

脏腑之精:指精分藏于脏腑之中的部分。

脏腑之精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又受后天水谷之精以滋养灌注,并成为脏腑之精的主要成分。

脏腑之精不仅能滋润濡养各脏腑本身,且能化生脏腑之气,以推动和调控脏腑的生理活动。

中医说的精气神,神是最重要的部份,此文介绍神是什么

中医说的精气神,神是最重要的部份,此文介绍神是什么

中医说的精气神,神是最重要的部份,此文介绍神是什么自然之气可以理解成24节气,要养元气的话,还要跟着节气走,这也就是在强调养生要“因天之序”。

只有这样才能养足元气。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生来就气虚,没办法。

不是没办法,是你没去调养,平时多注意调养,就会可以弥补你先天的不足,那样的话,就算你气比别人虚一点,但也不会影响你的健康。

精,气,在前面文章已经讲了,再来说说中医说的:神我们来看一下“神”字的构成。

“神”字由“示”和“申”两字组成,“示”上面有两横,表示上面的天,下面一个“小”字,是日月星之象。

“申”,是闪电的象形。

古人认为闪电威力无边,神秘莫测,便对它顶礼膜拜,奉为神灵。

闪电是古人敬奉的最原始的神灵之一,是上天的代表,万物的主宰。

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因此,神在人身上,表示人的最高主宰,这就是人的思想、心灵、精神和灵魂及其表现。

《黄帝内经》的观点认为: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

在人体的三宝之中,“神”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统领着精和气,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

只有神的存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

古代养生家强调“神强必多寿”。

关于养神,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如说《素闻·上古天真论》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的“恬”就是安静,古代养生是很强调静的,忌讳躁动;“淡”就是朴素,是不被物质所迷惑。

能够做到“恬淡虚无”,心神方面也就安枕无忧了长寿来自合理的生活习惯一、饮食有节我国古代养生学家十分重视节食与健康长寿的作用,《黄帝内经》中说“饮食有节,度百岁乃去”,“饮食自倍,脾胃乃伤”。

我国专家通过动物实验后发现,生命早期过度进食,会促进早发育早成熟,而成熟后的过度进食,又可增加许多疾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肝硬化等,从而危害健康,缩短寿命。

从中医角度看,饮食通过脾胃来消化吸收,然后转变为精微物质来补充全身的气血。

脾胃就像一个工厂,它每天处理食物的总量是有限度的,而且工厂自身也需要消耗能量来完成工作。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1. 引言1.1 中医学中的“神”概念中医学中的“神”概念涵盖了广泛而复杂的概念,是中医理论中一个极具重要性的方面。

在中医学中,“神”一词并非简单指代宗教信仰中的神灵,而是涵盖了人体内在的精神意识、活动和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神”是指控制心灵、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的核心,是人体的精神活动的总称。

在中医理论中,“神”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被视为人体最重要的生命之本。

中医将“神”看作人体精神活动的主宰和调控者,是人体各功能、器官协调运作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养“神”可达到调整机体功能、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

“神”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与病理作用,其状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神”调和整个人体的阴阳平衡,对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情绪、抵御外邪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神”受损时,会导致诸多疾病的发生,如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甚至影响身体器官功能。

在中医学中,“神”是一个涵盖广泛、内容丰富且至关重要的概念,对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有着深远的影响。

深入理解“神”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从而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

1.2 “神”的特征在中医学中,对于“神”的特征有着重要的探讨和解释。

“神”是中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到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意识活动,还涉及到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和协调。

“神”在中医学中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外在的多样性,即“神”既具有统一的整体性,又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神”还具有动态性和变化性,即“神”随着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而发生变化。

“神”在中医学中是一个极为综合的概念,它涵盖了人体的心理、情绪、意识、记忆、思维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涉及到人体的生理、代谢、免疫、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的功能。

“神”的特征在中医学中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2. 正文2.1 神在中医学中的不同含义神在中医学中的不同含义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深奥的概念。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1. 引言1.1 什么是中医学中的“神”中医学中的“神”是指人体内的精神活动和情绪状态,是中医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在中医学中,“神”与生命息息相关,既包括了意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又涵盖了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适应能力。

神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人体的主宰,掌控着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情绪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中医学中的“神”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了五脏六腑的精神活动、精神状态和情绪反应等多方面内容。

在中医理论中,“神”主要分为心神、肝魂、脾意、肺魄、肾魂五个方面,分别对应五脏六腑。

心神主宰着意识和情感,肝魂主管着决策和规划,脾意主导着思维和推理,肺魄控制着气息和体力,肾魂管理着生命力和潜能。

在中医学中,“神”不仅是人体生理活动的表现和调控中心,也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神的不平衡或异常状态往往会导致身体的不适和疾病发生。

中医注重通过调养神、调整情绪等方法来维护身体健康。

神在中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调养与治疗方法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内容结束】1.2 “神”在中医中的地位在中医学中,“神”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具有独特的地位。

在中医理论中,“神”是人体精神活动的总称,包括意识、情感、思维等方面的表现。

在中医医学中,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是调节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人之所以生,合气呼吸,精神为主宰。

”可见,“神”在中医中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存在,不仅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还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在中医诊断中,“神”被视为重要的判断依据之一。

中医医师通过观察病人的神情、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表现,来判断病人的健康状况及病情的轻重缓急。

中医善于观察病人面色、目光、言语等,从中可以窥见病人的“神”是否正常,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神”在中医中既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又是治疗的关键之一。

在中医治疗中,调整病人的“神”状态、平衡“神”的活动,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

试论中医学“神”的特征及其应用【摘要】中医学对于“神”的理解是其独特的概念之一,认为“神”是人体精神活动的表现,包括意识、思维、情绪等。

在中医学中,“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在中医治疗中,“神”被视作重要的调理对象,通过调理“神”可有效治疗各种疾病。

不同病症中,“神”表现为不同的症状,中医学提供了丰富的方法来调理“神”,如针灸、中药等。

中医学“神”的特征与应用的意义在于深化了对人体整体健康的认识,并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神”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提升中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中医学对“神”的研究将对现代医学产生积极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学、神、特征、应用、理解、作用、治疗、病症、调理、意义、研究方向、总结、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神”的理解和应用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中医学中,“神”不仅仅是指精神方面的意识和情感,更包括了身体和心灵的整体状态。

中医学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之源,是调节和维持人体功能的重要因素,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学中,“神”是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和情绪状态,还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在中医治疗中,非常重视调整和保养人体的“神”气,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不同病症中,“神”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有些病症可能会导致神志不清或情绪异常,而有些则可能会导致神疲力尽或精神恍惚。

为了调理人体的“神”气,中医学提出了许多方法和技术,如针灸、推拿、草药疗法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调和人体的气血运行,调节情绪和思维状态,从而达到身心平衡的状态。

研究中医学中“神”的特征和应用对于提高人体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中医学对“神”的研究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神”作为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人体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中医认识人体的神

从中医认识人体的神

从中医认识人体的神@全体成员讲课啦,哈哈哈,我知道你们都在看着啦,咱们开始,今晚的主题是黄帝内经中关于心理和生理的关系。

首先提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身体和心理到底有没有关系呢?关系大吗?昨晚咱们简单的谈了一下医学心理学,以及黄帝内经中关于心理活动方面的几个基本的概念,今晚咱们就来谈谈心理和生理的关系。

「百合:身体棒心情才好」- - - - - - - - - - - - - - -是的,相互影响的,当你身体不好,精神不好的时候,心情自然也不会好。

「闲小豆——花椒:心理暗示很重要」- - - - - - - - - - - - - - -是的,积极的暗示对身体的恢复非常重要,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一个映像。

认为人的心理是要必须依附于人的大脑的,没有人的大脑就不能产生人的心理,同样,没有客观事物的作用,也不能产生人的心理。

这些是现代心理学里面的内容。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人的心理单纯的是依附于大脑的,仅仅是对客观现实的一个映像,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为啥不开心了,郁闷了会影响身体健康?为啥有的人脾胃差一点的,一生气就会胃疼,吃不下饭之类的,为啥有的人以生气烦躁,就会睡不着觉。

而这些,心情的变化,带来的身体情况的变化。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心理学关于人的下心理活动方方面面的分析,但是还没有把一个人身心结合起来从规律的层面去认识一个人。

而大致还是停留在表象的分析和研究层面。

而咱们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则从身体更本质的层面论述了心理和身体的关系。

昨天谈了心理活动的几种基本过程的概念描述。

其中神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之一。

神既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体的结果,同时又是人体器官在运转过程中接受客观事物的作用的产物。

这点能理解不?人体的这个神和形的关系是这样的。

形生神,神主形,这个好理解,有了形体,才能有神,而神又是主导形体的方方面面的。

如果一个形体没有神,那么就是所谓的行尸走肉的节奏啦。

那么神是如何产生的呢?内经原文是这样说的,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也就是神是由精气产生的,男女之精相遇的时候产生了神,也就是开始孕育新的生命。

解读中医学人身之“神”

解读中医学人身之“神”

解读中医学人身之“神”前言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包括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神”。

什么是“神”?“神”是中医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通常翻译为mind或spirit。

在中医学中,“神”可以用来指称人的心灵、思想、意志和情感等意识现象。

具体来说,中医学认为,人之所以能够思考、想象、表达、具有人类独有的情感和意识,是因为“神”才使得这些完整的认识现象产生。

“神”能够主宰人的精神、思维、情感和行为活动,它分为五神和七情。

五神包括心神、肝神、脾神、肺神、肾神,分别影响人的精神、意志、思维、心情和记忆等方面。

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是人类内心最基本和最普遍的情绪状态,它们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在中医学中,认为“神”是一种和身体密切相关的现象,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的内在生态系统。

中医学是如何看待“神”与身体的关系?中医学认为,“神”不仅和身体密切相关,而且是肝、心、脾、肺、肾五脏之一,可以说“神”和身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健康的“神”是身体健康的基础,而不健康的“神”则会引起身体的疾病。

中医学把人类身体和精神看作一个统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由于“神”在中医学中相当于人的心理状态,所以中医学强调要根据病人的身心状况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如情志失常可导致气血运行障碍,导致疾病或者加重病情。

反之,如果有了疾病,就会对“神”产生影响,引起心情忧闷、易怒、失眠等不良心理状态。

中医学认为心理问题可影响人的元气,引起种种症状,如颜面色素沉暗、脸色晦暗,心情抑郁等。

因此,中医学治疗疾病不仅要针对症状,还要考虑病人的五神七情的状态。

“神”与现代医学现代医学虽然与中医学有很大的差异,但其认为心理状态和身体健康是有密切关系的。

现代医学也已经证实经常性的高强度压力会导致免疫系统不健康,身体的机能会受到负面影响。

【推荐下载】解读中医学人身之神

【推荐下载】解读中医学人身之神

解读中医学人身之神神在中医学中的内涵非常丰富,且具有玄妙性。

历代医家对人身之神的含义和特性分类以及五脏神、心神、脑神等的相互关系问题颇多争议。

本文是一篇中医学人身之神,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摘要】人身之神是中医学对生命本质的解读,指人的生命活动,既具有不可测度性,又具有可知性。

阴阳(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物质)是人神之主。

人身之神可分为先天之神和后天之神。

先天之神又称元神,元神又称脑神,但都与精神思维等神志概念不同。

后天之神可分为生理之神和心理之神。

根据脏象学说对人体的划分,后天之神又可分为心神、肝神、脾神、肺神、肾神等脏神,并可根据五脏与相应的腑、五官或手足的关系再细分为更低层次之神。

 【关键词】神阴阳脏腑 神在中医学中的内涵非常丰富,且具有玄妙性。

历代医家对人身之神的含义和特性分类以及五脏神、心神、脑神等的相互关系问题颇多争议。

笔者通过对人身之神的含义和特性、分类进行探讨,以利于进一步规范而深入地开展中医神志理论研究。

  1 含义和特性 一般认为,神本指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属性,是主宰事物的运动变化、兴衰存亡的根本因素。

在自然界,它是决定自然变化的内在规律;在人体,它是主宰生命运动的中心要素,相当于气机、气化等。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天地之大纪也,人神之通应也。

大纪指天地自然的法度,即天神。

人神就是指相应于天地自然规律即宇宙精神的人精神[1]。

换句话来说,中医学对人身之神的定义就是生命规律。

 神具有不可测度的特点。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阴阳不测谓之神。

道出了神的特性,用肉眼是看不到它的。

所以中医理论中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及头者,,百神所聚(《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说,藏和聚字恰好道出了神的隐蔽性。

但神又具有可知性,虽然神藏于内无法观察到,但神主宰全部的生命活动,而生命活动却是要表现出来的,且这种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清晰可测的,此即神明出焉之义。

 可见,称生命为神是中医学对生命的最本质的理解[2]。

探析中医学对“神”的认识

探析中医学对“神”的认识

探析中医学对“神”的认识【摘要】中医学中的“神”是指人体精神活动的总称,包括意识、情感、思维等方面。

在中医学中,“神”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中医学将“神”分为五脏之神、精神之神、意志之神等不同分类,每种“神”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不同疾病会影响“神”的状态,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中医学通过调理气血、药物治疗等方法来调理“神”。

“神”与情绪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互相影响。

结合起来看,“神”在中医学中发挥着综合作用,未来中医学对“神”的研究方向将更多注重于如何调理“神”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中医学中对“神”的探讨具有深远意义,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关键词】中医学,神,概念,重要性,分类,身体健康,疾病,影响,调理,方法,情绪,综合作用,研究方向。

1. 引言1.1 中医学中“神”的概念在中医学中,“神”一词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概念,既包含精神层面的意识和情感,也涵盖了生理层面的调节和控制。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是连接身体和意识的桥梁。

在中医学中,“神”不仅包括精神意识,还包括了气血运行、神经调控等身体功能的控制与调整,是维持人体健康和平衡的关键之一。

中医学中的“神”不同于西医学中的心理学概念,更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调节。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神”与体内的气血、脏腑、经络等密切相关,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医学强调调理“神”对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学中的“神”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既包括精神层面的思维和情感,也涵盖了身体层面的调节和控制。

深入探讨中医学对“神”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疾病防治理念。

1.2 “神”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在中医学中,"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神"是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的主宰,是人体活动的灵魂和核心。

"神"在中医学中扮演着指挥调控整个身体功能的重要角色,它包括精神意识和精神活动,是人体生命的最高组织形式。

中医所说的“神“是什么?

中医所说的“神“是什么?

中医所说的“神“是什么?中医学中,“神”的含义有二:一是指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变化及其内在规律,包括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

《荀子·天论》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淮南子·泰族训》说:“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

此之谓神明。

”无论是宇宙中的日月星辰转换,还是天地间的沧海桑田变迁,它们的运动变化都可谓之神。

中医学继承了传统哲学中“神”的意义,将其引申于中医学理论当中。

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言“阴阳莫测谓之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之“阴阳者……神明之府也”,皆为此意,即认为神是人体生理活动内在规律的表现,奥妙无穷。

二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宣明五气》所论的“心藏神”中的神,即指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最后一层含义则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

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的“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神无营于众物”,《素问·针解》言“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灵枢·五色》也指出“积神于心,而知往今”,这些均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古典哲学关于“精神”的观念来源于医学(邓牛顿《说“神”——中国艺术哲学研讨之一》)。

中国传统医学从人体生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出发,认为“神”乃“精气”活动的结果,并认为精是人体生命力的质素,它可以延续生命,也是产生新生命的必要元素。

体内精气丰盈,健行不已,便能将生命力体现得神灵活现。

精与神的联接,是中医学形神理论的发挥。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有类似论述。

将精神联合并引申其意的是庄子,他在《庄子·知北游》中提出“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还在《庄子·天下》中提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观点。

徐复观先生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认为:“由心之精所发出的活动,则是神,合而言之即是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中医“精气神”学说如何解释人体之“神”?
神,是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和主宰者。

神的物质基础是精。

神在生命之初就生成了,当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也就产生。

神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后天的滋养,所以只有水谷精气充足,五脏和调,神的生机才能旺盛。

人的神与形体是不能分离的,因此人的身体状况必定会反映在神。

当身患疾病时,神受到侵害,就会出现种种异常状况,如目无光彩、语言失常、昏不知人等。

所以临床观察病人的神,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安危。

心为人体的最高司令官,神则居其首要地位,心健则神气充足,神气充足则身强,神气涣散则身弱,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
神及其作用
精气神
“神者,生之制也。

”神,是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和主宰者。

神也有先天、后天之别,先天之神称为“元神”。

与生俱来,为人之先天元性;后天之神则于出生后感受外景事
物而逐渐形成发展,又称为“识神”。

元神不受精神意识支配而主宰人的生命活动:识神则主要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两者对立统一、相互为用,共同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

气功锻炼就是通过收敛识神而解放元神,以发挥元神的潜在作用,故说:“炼神者,炼元神,非思虑欲念之神。


神在生命之初就生成了,当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也就产生。

神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后天的滋养,所以只有水谷精气充足,五脏和调,神的生机才能旺盛。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

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

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

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

人体没了“神”有何害处?
神是气血充盈的一种外在表现。

《麻衣神相》上说:“气壮则神全”。

饱满的精神源于气血的充盈,充盈的气血靠饱满的肾精来产生。

所以根源还是在肾精。

中国古人非常有智慧,汉字其实蕴含着很深的智慧,它牵扯很多的知识面,正如精气神一词,正与中医理论贯通,而不仅仅是一个表达的词汇。

“神”指一个生命体的健康及能量多少的外在表现。

俗话讲“一份精神一分财,没有精神财不来。

可见精神对于人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精神不济,对生活事业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精神不济,大脑就会昏沉,出现脑鸣失眠等脑部疾病,智力下降,头脑不清醒,思维不清晰,工作就非常的吃力,容易出错,不易成功。

精神不济,一个人行动力就不足,工作生活就容易懒惰,效率就低,从而造成不良影响。

精神不济,一个人就没有旺盛的动力和干劲,工作就会没有魄力。

如何安“神”?
安神
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

精、气、神虽各具其特性,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存则仅存,亡则俱亡。

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

'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指出:'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则精气又生神之本也,保精以储气,储气以养神,此长生之要耳。

'
有医家认为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要养生保健长寿延年,必须'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

所以要保养精、气、神三宝,关键在于修身养性,清心寡欲,则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妄游,情不安动,气不外耗。

据《清宫内史》记载:乾隆由于注重元气的培补而享年89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

后经史学家研究考证,延寿秘方中精选多种天然补养极品。

传统中医认为安神先补脑!“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海”髓海充盈,自然全身得到滋养!强身先强肾,补身先补脑,养命先养心。

民国期间,老中医李伯元对该方进一步调整,以清宫廷养生至宝秘方为基础,以补元阳药浓鹿茸血(西丰梅花鹿)为君药,辅以东北道地补元气药红参原液、宁夏道地补元阴药枸杞子原液以及蜂蜜原浆共4大极品药材,虽组方不大,却配伍精良,能生髓造血,改善心脑功能,充盈髓海,修复脑部受损神经元,激活心肌细胞,打通堵塞动脉,恢复大脑血养供给,达到安神补脑的功效!
气功
气功中的静养功法,就是通过自我调节,控制心身,是养足人体精气神一种较好的手段。

它要求思想高度集
中,静心宁神,摒除杂念,放松全身,达到万念皆空,使大脑皮层处于一种保护性抑制状态。

久久行之,能收到保养精气神的功效。

精足,气旺,神全,则精神焕发、行动矫健,老年人能鹤发童颜,延年益寿,青年人可长葆青春,推迟衰老。

总之,养足精气神对于人体保持健康、益寿延年非常重要,尤其要注重对于'神'的保养。

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宽广,情绪稳定,方可避免精神疾病的侵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