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生药学绪论

生药学绪论

5.明代,《本草纲目》著者李时珍,全书共52 卷,载药 1892 种,附方 11096 首。李时珍在 《证类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修订,同 时全面整理和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的药 物知识,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巨著。 6.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是乾隆年间的赵学 敏编著的,该书对民间草药作了广泛的收集和 整理,对《本草纲目》作了大量补充。道光年 间,吴其濬编著了两部专论植物的著作《植物 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这两本 书对于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产地叙 述颇详,并附有精确插图,尤其着重植物的药 用价值与同名异物的考证。对药用植物学的研 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定义
1、 药物(Medicines):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的疾病 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中国古代药物:“本草”?
2、生药(Crude drug):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 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包括: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 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生药学 Pharmacognosy
吉林医药学院 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百草始有医药”和“药食同源”的传说, 是关于医药起源的概括。 《淮南子·修务训》关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 遇七十毒”的记载。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 经过无数次的口尝身受,逐步认识到哪些植物可 以食用,哪些植物可以治疗疾病,初步积累了一 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形成了原始的食物疗法和 药物疗法。
•七五、八五、九五共对250余种中草药进行系统研究
•炮制:《中药炮制集成》和《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
•DNA分子遗传标记广泛应用
•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广泛应用

生药学的发展历史及前景

生药学的发展历史及前景

●生药学的发展历史及前景⏹生药学是一门以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具有医疗或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质量和变化规律,探讨其资源和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上,生药占有重要地位。

生药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⑴传统本草学时期:从古代到19世纪初。

对于生药的认识主要靠感官和实践经验,本草所记载的内容以医疗效用为主,兼及生药的名称、产地、形态和感官鉴别特征。

在此时期,我国的本草学处于领先地位,主要有以下代表著作:①神农本草经:汉代,著者不详,为汉代以前的本草知识总结,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

●②本草经集注:南北朝粱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

增加了汉魏以后名医所用药物365种,共载药730种,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

③新修本草:唐显庆4年(公元659年),由苏敬等22人,受政府指派编写而成。

为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比欧美各国认为最早的纽伦堡药典(公元1542年)早883年,且流传国外。

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

④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后期元佑间,唐慎微,是将《嘉佑补注本草》(宋嘉佑5年,公元1060年,掌禹锡等著,载药1082种)和《图经本草》(宋嘉佑6年,公元1061年, 苏颂等著, 原书遗失)合并,增药500余种,并收集许多单方、验方和大量药物资料,编写而成,共载药1746种。

⑤本草纲目:明万历24年(公元1596年), 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历经三十年,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而成,分16纲,60类,载药1892种, 附方11000余个, 图1110幅。

⑥本草纲目拾遗:清乾隆30年(公元1765年),赵学敏,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共载716种。

生药学-生药学的发展

生药学-生药学的发展
民族药
传统中药
天然药物
草药
中药
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 预防、医疗和保健的药物,包含中药材、 饮片、提取物和中成药。
草药
一般是指民间用于治病的天然药物; 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将中药和草药统 称为“中草药”。
民族药
是指各民族用于防治疾病的的天然 药物。
中药(Chinese Materia Mdica)
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 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汤剂、中药材 和中成药。
中中药药材材
是指中医使用的药材,常用的有700800种左右 。
何首乌
草药 ( Herbal Medicine )
并非特指草本药材, 是我国部分地区民间草医用
以治病或者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Folk
Medicine), 其中也有是本草记载的药物,曾一度与 中药合称为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物学专 采集、形态和 也是世界上最 草》和《图经 写成50卷,约
著。 鉴别等方面的 早的一部由国 本草》合并。 200万字,载
论述。
家颁布的药典。
药1892种的巨
著《本草纲
目》。
赵学敏《本 草纲目拾遗》 1765年,载 药921种,吴 其睿《植物 名实图考》 及《植物名 实图考长 编》,分别 载药1714和 838种。
2. 近代商品生药学时期
19世纪中叶,生药学从药物学中分出,成为独立学科。 1 9 世 纪 初 , 法 国 学 者 Derosne、Telletier 和 德 国 药 师 Sertuner相继从生药中提取分离出生物碱并证明其有 明显的生理作用。
生药学主要内容:研究商品生药的来源,鉴定商品生 药的真伪和优劣。

药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药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药学发展的四个阶段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使用和评价等方面的学科。

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药学也在不断发展演变。

本文将介绍药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阶段:传统药学(约500字)传统药学是药学发展的起点,涵盖了古代药物知识和经验。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过观察和实践,积累了大量关于草药、植物和动物组织等天然物质的药用知识。

传统药学主要依赖于传统医学理论和经验,药物的制备多采用简单的提取、煎煮和浸泡等方法。

虽然传统药学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和系统的研究方法,但它为后来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了丰富的中药学体系。

第二阶段:合成药学(约600字)合成药学是药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从天然药物向合成药物的转变。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化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尝试用化学方法合成药物。

这一阶段的重要突破是利用有机合成技术合成活性成分,并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实验优化药物结构。

合成药学大大拓宽了药物来源的范围,使得药物研发更加灵活和高效。

第三阶段:现代药学(约600字)现代药学是药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核心是以科学方法为基础的药物研究和开发。

在这个阶段,药学借鉴了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

现代药学强调药物的分子机制、作用靶点和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也关注药物的剂型设计、药代动力学、药物安全性评价等。

现代药学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高通量筛选和基因工程技术等,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第四阶段:个体化药学(约300字)个体化药学是药学发展的最新阶段,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每个个体在药物反应上的差异。

个体化药学旨在根据个体的遗传背景、生理特征和环境因素等因素,量身定制适合该个体的药物治疗方案。

通过分子诊断技术和精准医疗的实施,个体化药学有望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生药学发展前沿

生药学发展前沿

生药学发展前沿姓名:努尔阿米那·阿不都哈力克班级:2016科研2班学号:107602160109生药学发展前沿前言一、我国生药学如何发展生药学产生于欧洲,传入日本,引入中国。

生药学的产生与西方医学的环境及当时的科技水平是紧密联系的,所以一开始以西药的原料药为主进行研究;当传入日本后,由于日本早期从中国引入了大量的中医药,他们就将生药学与中药结合而取得了发展;生药学被我国引入后,很快就深深地扎根于我国中药学沃土之中,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颇具特色的世界药学领域的奇葩。

[1]二、生药学的发展特点和教学新要求生药学的产生发展经历3个阶段。

①古代生药学时期(19世纪初以前);②近代生药学时期 (1815—1930);⑧现代生药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末)。

近代生药学传人我国后,就紧密联系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了一门技术和理论都相当完善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应用学科。

人类回归自然和现代生命科学的兴起,使我国生药学有着广阔的前景,并进入“自然生药学时期”[2]。

三、常用生药的研究进展在教学中的及时补充随着生药学科的发展,不少学者对品种确切、疗效稳定的常用生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可喜的成果,特别对于化学成分的分离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为研创具有自主产权的抗肿瘤、抗衰老等方面的新药奠定基础。

如甘草及其地上部分中,除甘草皂苷外,黄酮类成分也是重要的有效成分,其对肿瘤、胃溃疡、肝损害、病原微生物以及对酶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已得到证实“;姜黄属常用生药,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姜黄素类,其姜黄素的抗肿瘤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远志主要成分是远志皂苷,但寡糖酯类成分是远志及远志科其他植物中存在的独特化学成分,可能成为抗老化和脑保护新药开发的先导化合物o;[3]四、目前临床和中成药生产中使用的常用和少常用中药材1000余种,已有200种实现人工种植,大宗中药材如黄芪、红花、党参、三七等基本实现人工种植,但仍有多数品种完全或部分依靠野生资源,进行中药资源调查,仍是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同时对中药资源的保护也有重要意义。

生药学发展简史

生药学发展简史
另煎贵重的药物如人参西洋参等为防止浪费需单独用文火煎12h可单独服用或与其他煎好的药物混合同烊化动物的皮角煎煮后呈胶状须单独放入容器中加凉水蒸20min服用时按量取出用煎好的药液冲服如阿胶鹿角胶等包煎如车前子葶苈子滑石粉这些药为粉状或小粒种子煎煮时呈糊状不易滤出
生药学发展简史
第一页
主要内容
一、生药学及中药学相关概念
另还有:阿魏、黑种草字(维药)
第三十四页
妊娠慎用中药
一般包括活血祛瘀、破气行滞、攻下 通便、辛热及滑利类的中药,慎用的中药 虽然可以根据孕妇患病情况酌情使用,但 必须有相应的措施,在没有特殊需要时应 尽量避免使用。 《中国药典》(2010版 一部收载的妊娠慎用中药有57种。
第三十五页
3、饮食禁忌 患者在服药和用药期间,不宜吃与药性相反或影
二氧化硫:不少药材在加工时,都会加上硫磺熏蒸
作为处理程序之一,达到漂白药材及杀菌的目的。
第三十一页
四、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一)中药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备注: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瓜蒌包括全瓜蒌、瓜蒌 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包括川贝和浙北;芍药包括 赤芍和白芍
狭义的
作为一门课程,主要研究中药的配伍、禁忌, 介绍具体药物的来源、药性、功效、临床应 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等。
第六页
生药学
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分 子生物学)、化学(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 药理学、中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来研究生药(中药 材)的名称、来源、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 医疗用途及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内容的学科。这也是 生药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中药发展史简介

中药发展史简介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公元前475年—公元265年)
•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约于东汉初年 成书。该书集东汉之前本草学之大成,全面、系统、 可靠的记载了数百年的临床用药经验,共收载药物 365种,对我国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 开来的作用。
• 在我国古代医籍中,有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医书,是 东汉时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该书 的主要内容是论热病,共113方,用药80多种。 《金匮要略》是《伤寒论》的一部分。它的内容, 除内科杂病之外,兼述外科、妇科疾病等,共分为 3卷,25篇,载方剂262首,总结了汉以前治疗杂 病的经验,对后世内科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公元1368年一公元1840年)
• 清代前中期,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是补充修 正《本草纲目》的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药学专著, 代表了清代本草学的最高成就。本书共分10卷, 共收载药品921种。赵学敏的另一部名著《串 雅》,收集、挖掘、整理了民间医药学术资料和 文献,记载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走方医经验。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公元前21世纪一公元前475年)
• 《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涉及药物 的书籍,仅植物药就有杞(枸杞)、艾(艾叶)、 桑椹等50多种。《山海经》是专门记载先 秦各地名山大川及其物产的专著,是先秦 文献中,收载药物最多的著作,共载药126 种,且收录了更多的动物药,对后代药物 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 公元1157年一1159年医官王继先等审定《大观》和《政 和称 《绍兴本草》),收载药品861种,是宋朝最后的一部官修 本草。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公元960年一公元1368年)
• 宋代由私人收集材料编写而成的另一部伟 大著作,当数寇宗寅的《本草衍义》。该 书共为20卷,辩证药品472种。宋淳佑九年, 平阳张存惠将寇宗寅《本草衍义》随文散 入《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作 为增订,因而又改名为《重修政和经史证 类备用本草》。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

2 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史五、六节讲解

2 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史五、六节讲解

10、《本草纲目拾遗》 作者:赵学敏 年代: 清( 1765年) 内容:共10卷,载药921种
《本草纲目》未载药物716种 拾遗补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作
(一)国内近代、现代生药鉴定学发展概况 鸦片战争前:传统方法研究生药 1840年以后:国外药学传入中国
1、 植物学、生药学 李善兰(1811-1882年)编译的《植物学》是 我国第一部现代植物学译本
④经过二年时间,编成 《新修本草》或《唐本草》 五十四卷,共载药844种, 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成9类。
此书由当时的政府修订和颁行,可算是我国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较欧美各国认为 最早的纽伦堡药典要早883年。 《新修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 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 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 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依靠人体直觉的实验方法去认识天然药物的情况。
通过长期而广泛的实践,药物知识逐渐丰富起来。
但在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
授。有了文字之后,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
书籍。

+ 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
一 节
+ 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
古 代
+
1、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为《神农本草经》
药 鉴
著成《本草经集注》,增加了汉魏以来名
定 知
医所用药物365种,共载药730种。对原有 识
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
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丰富了
《神农本草经》的内容。
+ 此书是《神农本草经》以后有确切著作 年代和作者的重要本草文献。

+ 3、唐代,由于生产力的

简述药学发展简史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简述药学发展简史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简述药学发展简史中的几个重要阶段药学作为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学科,其发展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阶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简述药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分享我对这些阶段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古代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古代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期。

在这个时期,草药被广泛使用来治疗各种疾病。

古代医学家通过观察和试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提出了许多草药的疗效和用法。

古埃及的鸦片和古巴比伦的茴香等草药被用于镇痛和抗炎治疗。

2. 古代药学的研究和发展:古代药学在古希腊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被称为现代医学之父,他强调了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个体化治疗。

他还创立了一套草药分类和治疗原则。

古希腊的Dioscorides 撰写了草药手册《神农本草经》(De Materia Medica),详细介绍了超过600种植物的药用价值。

3. 药学的组织和标准化:药学的组织和标准化始于伊斯兰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药学的进步。

伊本·西那(Ibn Sina)是一位重要的伊斯兰药学家,他的著作《医神经》(The Canon of Medicine)为药学的标准化和组织奠定了基础。

伊斯兰世界还建立了许多制药厂和药店,并且发明了许多制药工艺和设备。

4. 药物科学和现代药学的兴起:药物科学和现代药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8世纪。

这个时期,化学的发展促进了对药物的研究和分析。

人们开始关注纯化和标准化药物,并发现了许多新的药物。

奎宁(quinine)的发现治愈了疟疾,埃雷斯康(aspirin)的发现作为解热镇痛药广泛使用。

总结和回顾:药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古代药学的研究和发展、药学的组织和标准化以及药物科学和现代药学的兴起这几个重要阶段。

这些阶段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药学的理论基础,也推动了药物的研究和应用。

从古代医药的原始实践到现代医药的科学化,药学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生物制药工艺导论—生物制药技术的历史及发展

生物制药工艺导论—生物制药技术的历史及发展
生物制药工艺绪论
生物药物的发展过程
01 公元前—20世纪初期
传统生物制药的发展阶段
03 20世纪80年代—至今
现代生物制药的发展阶段
02
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近代生物制药的发展阶段一、传统生物制药发展阶段
神农——我国最早用生物材料作为治疗药物
《本草纲目》中记载1892种药 物,包括动物药、植物药。
唐代孙思邈用羊肝治 疗“雀目”,即维生素A 治疗夜盲症。
公元4世纪,东晋葛洪所著《肘后 方》中有关于以原始“疫苗”“以毒 攻毒”防治狂犬病的记载
01
吹鼻种痘法 旱苗法 水苗法
02
痘衣法
1798年詹纳首创用牛痘预防天花,开创了预防医学的先河。
二、近代生物制药发展阶段
➢ 青霉素的深层发酵 ➢ 氨基酸、有机酸发酵 ➢ 抗生素工业的兴起 ➢ 酶制剂生产
三、现代生物技术发展阶段
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发
➢ 胰岛素 ➢ 干扰素 ➢ 人生长素 ➢ 乙肝疫苗等等
产业化
➢ 细胞工程 ➢ 酶工程 ➢ 基因工程生产药物进
入产业化生产
四、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
方向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各种新药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业 研究热点 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现代中药、 基因治疗技术
小结
1、生物制药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2、生物制药技术发展趋势

生物药产业发展脉络

生物药产业发展脉络

生物药产业发展脉络生物药产业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期阶段(上世纪50年代-90年代末)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生物药产业主要依托于传统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包括草药提取物、微生物发酵制剂等。

随着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制药开始兴起,人类第一个获批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胰岛素在1978年问世,为生物药产业奠定了基础。

进入80年代,各国纷纷加大对生物技术的研究力度,生物药产业进一步发展。

2. 转型发展阶段(21世纪初-2010年代)进入21世纪初,生物药产业开始面临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迅速发展,推动了生物药研发的进程。

同时,生物药的研发周期相对较长,技术门槛高,市场准入条件严格,也限制了生物药产业的发展。

为了加速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各国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了技术和财务支持,促进了生物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3. 快速增长阶段(2010年代末至今)进入2010年代末至今,生物药产业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基因工程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和疫苗等生物药品的研发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生物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为生物药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创新药物的研发速度加快,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不断提高。

此外,新兴的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等领域也为生物药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随着生物药产业的发展,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生物药产业经历了初期阶段、转型发展阶段和快速增长阶段,不断积累技术和经验,不断推动创新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为全球医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药物的涌现,生物药产业有望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一、我国生药科学的起源和本草沿革人类药物知识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人们在寻找食物的同时,通过反复尝试,发现了许多有生理作用的植物,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因此有" 医食同源" 之说。

古书记载,神农氏(公元前约2700年) 尝百草,用以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说明我们祖先长期而广泛的医疗实践过程,药物知识逐渐丰富起来。

但是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

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

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

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 本草" 。

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

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张仲景、华佗等人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神农本草经》全书三卷,收载动、植、矿物三类药物共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症补虚羸者,本中经;下经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

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记述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以说《神农本草经》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物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 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陶弘景集注神农本草经) ,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共载药730种。

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

此书是《神农本草经》以后有确切著作年代和作者的重要本草文献。

生药学起源(上)20111029

生药学起源(上)20111029
生药是指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
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也即生货原
药),如:益母草、人参、铁皮石斛、三七、
当归、麝香、朱砂。 在生药学教材中,药物、中药、草药、中药
材、药材、生药的涵义有时较难明确区分。
“药物”是指具有医疗、诊断、 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来源 可以是天然的(如:中药),也可以 是人工合成的(如:化学药物),也 可以是通过生物细胞培养获得的 …….

5.《本草纲目》

李时珍著,明万历24年(1596),从第一版出书到 现在,已经有400多年了,先后出版过数十种版本, 并被美、苏、日、德、法等国翻译成英、俄、日、 法、德语出版。
6《中华本草》
《中华本草》共2400万字,共34卷,
共收入中医药物达8980味,是迄今为 止所收药物种类最多的一部本草专着, 代表了我国当代中医药研究最高和最新 水平。

千古之迷:2000年古尸不腐!!
人们在棺椁中发现了一种红色的液体。这
种液体无疑具有防腐的作用,是入葬时特意 注入的防腐剂,这种特殊的防腐剂,可以杀 死随着尸体和随葬品入葬进附带的细菌,保
存尸体。研究发现,这种红色液体是由很多
中药材制成的液体,但它究竟是由哪些药材或
物质所构成,至今还是个迷……
长沙马王堆汉墓女主人辛追复原塑像制成 2003年1月11日,湖南省博物馆向世人撩开了长沙 马王堆汉墓女主人辛追塑像的面纱,辛追面容清秀、 衣着华丽、双手胸前交握。“复活”的辛追,高 1.58米,年龄约37岁,瓜子脸、柳叶眉、杏仁眼、 小尖鼻、薄唇嘴,皮肤白里透红。
“中药”是指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 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 、饮片、医院制剂与中成药。
药材或中药材: 是供中医生处方煎服、外用或 供中药厂制剂使用的原料药,绝大 多数药材是我国历代本草收载的 药物。

药学发展简史

药学发展简史

药学发展简史作者:***二〇一一年九月十日药学发展简史药最先是从人类社会初期开始的。

人类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创造了原始的医药,医药学同其它科学一样,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的需要。

药学是历代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它对全人类的健康发展,种族繁衍与发展,有着巨大贡献。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珍宝,是现代国际交流中我国独具特色的优势之一。

有着极其光辉的历史。

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一)中国药学发展简史包括我国固有的中药学(传统药学)和由西方传入的西药学(现代药学)1中药学:中药起源于人类的出现和医疗活动的产生过程。

据考古发现约在50万年便有了医事活动。

最早的药学源于对“火”与“酒”的认识和利用。

古代,原始人的生活环境十分差。

为了生存必须猎取食物,当时主要食物来源是渔猎动物和采摘植物。

最初并不知道哪些可食哪些有毒,难免遇到致吐、腹泻、发汗、止痛、止血等情况,甚至也会有中毒死亡的情况发生。

当些现象反复出现时,痛苦的经验和血的教训,使人们发现自然界的东西对人体有不同影响。

于是便由被动接受转为有意识的开发利用,从而变害为利,使其为人类除病痛、恢复健康服务。

所以说人们对医药的认识,是在生活劳动中及同疾病的抗争中,不断创造、积累逐渐丰富起来的。

药物知识的起源是与猎取食物联系在一起的,是凭着人类的“本能”选择必须的物质充饥和治疗而产生的。

因此说“药物同源”、“药、食、医”与生俱始。

(二)中药学的形成:1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性味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非药学论著中记载的药学知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论载3200种药物,是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的书。

大多只记下药名,对各药作用记述甚少。

《山海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史地类古书,书中记载药353种之多,包括动、植物和矿物等类药材。

且对药物的产地、形状、特点及效用等内容有所描述。

是我国最早记述药物功效的文献,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被称为我国本草著作开先河之作。

生药学重点整理

生药学重点整理

第一节生药学的性质和任务教学大纲基本要求:掌握生药学的性质和任务。

知识要点:生药(crude drug)是指未经加工或经简单加工,具有预防、医疗和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来源的药物。

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研究生药的质量和变化规律,探讨其资源和可持续利用的一门科学。

生药学的主要任务是:(一)研究生药质量及其变化规律1. 研究生药质量评价方法学包括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2. 研究生药质量变化的规律及调控(二)研究生药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第二节生药学的发展简史教学大纲基本要求:1、掌握重要的本草著作。

2、了解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趋势。

3、了解生药学在药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要点:成书于秦、汉时期(公元前约200年)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本草纲目》这部著作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总结,该书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每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名称统一,结构严谨,为自然分类的先驱。

第一章分类与记载大纲教学大纲基本要求:1、掌握生药的拉丁名。

2、了解生药的分类和记载大纲。

知识要点:我国生药品种繁多,据《中华本草》记载,总数约有8980种,其中常用生药约500余种。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1. 按药用部位分类法;2.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3. 按自然系统分类法;4.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

Ch. P.、《中药大辞典》、《中药志》、《中药辞海》等著作均按生药中文名称的笔划顺序,以字典形式编排。

生药的记载内容主要包括名称、来源、植(动)物形态、采制、产地、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功效、附注等。

生药的拉丁名是国际上通用的名称,生药的拉丁名来源于原植(动)物学名,由学名中的属名、种加词附加其根、茎、叶、花、果实或角、骨等药用部位组成。

2 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史五、六节讲解

2 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史五、六节讲解
1、《神农本草经》
原书已失传
作者:不详 年代:东汉末年
载药:365 分类:上、中、下三品。
内容: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
特点:各药的记述以药性、功效为主
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2、《本草经集注》
作者:陶弘景 (452-536年) 年代: 南北朝 (502-549年) 载药:730种 分类: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
短叶红豆杉(0.01%一0.06%),1992年通过 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批准。--东北红豆杉、浆果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化学 合成法、真菌生产法、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法。
+ 2、从本草中发现新药源、开发新药 + 利用活血化瘀药丹参和开窍药冰片治疗冠心
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 后世药物分类的导源。 内容:对药物产地、采收、形态、鉴别等有所论述, 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
3、《新修本草》 (唐本草)
作者:李勣、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 年代:唐 ( 659年) 载药:844种,新增114种新的药物,
有外来药物,如龙涎、血竭等。 特点: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
④经过二年时间,编成 《新修本草》或《唐本草》 五十四卷,共载药844种, 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成9类。
此书由当时的政府修订和颁行,可算是我国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较欧美各国认为 最早的纽伦堡药典要早883年。 《新修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 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 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 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 代
外国药物陆续输入,药物品
中 药
种逐渐增加。
鉴 定
+ ①公元657年,唐朝政府组

药学概论1-4章

药学概论1-4章

药学概论1-4章第⼀章绪论第⼀节药学的概念⼀、药的含义⼆、药学的概念 1药学⼀、现代药学起源1、药学起源于原始⼈类活动经验的积累。

2、最早记载的医学实践之⼀可能是在巴⽐伦时代(公元前2006年)3、世界上较早系统记载药物的专著:中国魏晋时代的《神农本草经》,收载了365种药物。

4、世界上已知的重要药学著作:公元前1500年“艾柏斯纸抄本”。

5、古罗马时期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医学⼤师:盖伦。

6、在公元8世纪,率先开设世界上第⼀家私⼈药店,开发出天然糖浆剂、保鲜剂、蒸馏⽔、醇类制剂:阿拉伯⼈。

7、官⽅编撰的药典是:公元7世纪唐朝政府苏敬、于志宁编的《新修本草》。

公元659年⼜称《唐本草》。

8、第⼀个向盖伦说提出严峻挑战的:瑞⼠医⽣巴拉赛尔苏斯 9、 1805年,从植物中提取出第⼀个活性成分:吗啡。

10、1818年分离出:番⽊鳖碱 11、1819年分离出:奎宁12、1820年,另外两位药物化学家⼜⼀次分离出了奎宁,并对此进⾏治疗性研究,这标志着纯化合物药物应⽤于临床的⼀个新的起点。

1821年,巴塞罗那爆发疟疾,帕莱蒂尔将药送去,并建⽴制药⼯⼚,从此各国逐渐建⽴制药⼯业。

13、吗啡分离成功是现代药学开始的⼀个⾥程碑。

以⽣产奎宁为主开设的药⼚是现代制药⼯业的⿐祖。

2药学-化学-医学的关系药学是化学和医学间的桥梁学科。

⼆、现代药学的发展(⼀)药学发展的四个阶段葡萄球菌感染有效,成为第⼀个对任何全⾝细菌性感染真正有效的化学药物。

(⼆)药学各学科发展现状药学逐渐发展成具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量实验⼿段的重要学科。

三、我国药学的现状与发展(⼀)药物化学⽅⾯1、我国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原料药⽣产的第⼆⼤国。

2、我国⽬前临床上使⽤的化学药物中约97%以上是外国研制的,我国仅仅是仿制⽣产。

3、1993年化合物实体(即药物、农药)纳⼊专利保护制度。

(⼆)药物制剂⽅⾯1、现在我国⽣产的药物制剂已达3000多种,中成药制剂也有3000多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既指中医处方用药,又包:是指草医用药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中草药:即“中药+草药”,即一些疗效较好的草药
逐渐被中医采用或作药材收购,就将中药和草药合称为 中草药。
说明
生药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名词,20世 纪30年代从国外引入中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生药主要是指中药材。
“摸”(Touch)
用手触摸生药,以判断生药的质地及折断 现象,通常用硬软、结松、轻重、韧脆、 弹柔以及粉质、角质、油润、绵性、柴性、 粘性等词来形容。
“嗅”(Smell)
直接嗅闻完整的生药,或于剥碎、搓揉、 折断时所能闻到的气感。
“尝”(Taste)
用舌尖接触生药表面,或取少量生药入 口咀嚼,描述能感觉到的味感(剧毒药 尝味要小心,尝后立即吐出并漱口)。
主要方法 : 1、性状鉴别
是运用人体的感官看(look)、摸(touch)、 闻(smell)、尝(taste)及水试(test by water)、火 试(test by flame)等直观的方法,以生药的性 状,包括形态(form)、大小(size)、色泽 (colour)、表面(surface)、质地(texture)、断 面(fracture)、气味(odour and taste)等特征作 为依据而进行鉴别的方法。
“看”(Look)
仔细观察生药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及断面等, 并以一些简单的术语来形容,例如观察根类外形时,常 用头(根、根茎的上端)、芦(根端短缩的根茎)、身(主根 部分)、梢(根下部或支根)、须(须根或小根)、纹、皱、 槽、沟、连珠(根、根茎膨大部分成连珠状)等描述。观 察断面特征或饮片时,常用心(中心部)、菊花纹、车轮 纹、云纹、网纹(均指断面呈现的各种纹形)、朱砂点(指 红色油室)、粉尘(指淀粉)、霜(指析出的结晶)等词形容。
2. 近代商品生药学时期(19世纪中叶~1930年)
The period of early modern commercial pharmacognosy
研究内容:商品生药的来源(生物的和地理的), 鉴定商品生药的真伪和优劣。
研究手段:主要是形态学(包括宏观和微观)和 化学的方法。
3. 现代生药学新时期(1930年以后)
通常适用于性状鉴定不易识别的生药,性状相似不易 区别的多来源生药、破碎生药、粉末生药以及用粉末生药 制成的丸、散、锭、丹等中药成方制剂的鉴定。
组织鉴定:通过观察植(动)物的各种切片,以生药的组织构造、细 胞形状和内含物形态等特征来鉴别真伪。用于完整药材或能够满足制 作切片条件的饮片的鉴别。
粉末鉴别:通过生药的粉末制片,观察生药的细胞、内含物形态特征 来鉴别生药的真伪。通常用于粉末药材、外形较大或组织构造无鉴别 特征的药材、破碎药材及粉末性的中成药鉴别。
水试法( Test by water )
是利用生药在水中发生沉浮溶解、 颜色变化、透明度、膨胀性、旋转 性、粘性、酸碱变化等现象进行鉴 别。
火试法( Test by flame)
是根据生药燃烧后产生的颜色、烟 雾、响声、膨胀、熔融聚散等变化 现象进行鉴别。
2、显微鉴别
生药的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对生药及成方制剂中组 成药味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是生药鉴别的重要手段之一。
生药学研究简介
主要内容
一、生药学及中药学相关概念 二、生药学的起源与发展 三、生药学的研究方法 四、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一、生药学及中药学相关概念
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 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 中成药(成方制剂)。
生药:来源于动物、植物、矿物的新鲜 品或经过简单的加工,直接用于医疗保健或 作为医药用原料的天然药物。
传统经验鉴别:
党参皮松肉紧有“狮子盘头” 松贝形似“怀中抱月” 海马外形“马头蛇尾瓦棱身” 野山参则为“雁脖芦、圆肩膀、枣核丁、铁线纹、 珍珠须” 何首乌断面有“云锦纹” 黄芪断面“菊花心” 粉防已断面有“车轮纹” 苍术断面有“朱砂点”
性状与质量的关系:
丹皮皮细肉厚,亮星(丹皮酚结晶)多者为佳; 甘草、党参以味甜为佳; 乌梅、木瓜、山楂以味酸(含有机酸)者为佳; 黄连、黄柏以色黄、味苦(含小檗碱)为佳; 肉桂以富油性、香气浓、味甜辣(含挥发油)为 佳; 荜菝、黑胡椒以味辛辣为佳等。
一般来说,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成方制 剂;中药材来源于动物、植物或矿物;而生药除 包括极大多数为历代本草所收载的药物外,尚包 括本草未收载、中医不常用而为西医所用的药物, 此外国外生药一般不包括矿物药。
中药学
广义的
作为一个学科,包括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 中药分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以及 中医学理论和药性、药效等相关知识。
狭义的
作为一门课程,主要研究中药的配伍、禁忌, 介绍具体药物的来源、药性、功效、临床应 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等。
生药学
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生物学(植物学、动物 学、分子生物学)、化学(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 生物化学)、药理学、中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技 术来研究生药(中药材)的名称、来源、采制、鉴定、 化学成分、品质评价、医疗用途及资源开发与利 用等方面内容的学科。这也是生药学的研究对象 和内容。
生药学是药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全国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二、生药学的起源与发展
生药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1. 传统本草学时期(2000多年前~19世纪
中叶) The period of traditional herbalogy
研究内容:以医疗效用为主,兼及生药和 药用动、植物的名称、产地、形态和感官 鉴别的特征等。 研究手段:主要是凭感官和实践经验。
The period of modern pharmacognosy
研究内容:包括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 化学成分和医疗用途等。
研究手段:是多学科的综合运用。
三、生药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是指生药的质量评价方法学。 包括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一)真实性鉴别
生药的真实性鉴别是指依据该生药 的性状、显微、理化等特征,鉴别其植 (动)物学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