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合集下载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学前教育是指针对0-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

学前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前教育需要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才能更好地服务儿童,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

教育性是学前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学前教育区别于其他育儿方式的重要特征。

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语言、社会、认知、情感、体能等各方面的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孩子,更是为了以教育为目标的服务。

学前教育必须注重儿童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做到快乐学习。

只有这样,学前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公益性。

公益性是指学前教育应该以儿童的利益为出发点,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推动教育的公平和普惠。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前教育机构过于商业化,将盈利放在首位,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教育服务的不公平。

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政府、社会和家长都应该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和条件。

在政策上,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建设更多、更好的学前教育机构,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

在社会上,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倡导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为了保持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公益性,我们还需要重视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是学前教育的核心力量,他们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学前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教育能力和道德素质,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对儿童的热爱。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

学前教育是指3-6岁的幼儿在家庭、幼儿园、托儿所等环境中接受的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起步阶段。

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照顾和玩耍,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托儿所等机构中,应该有专门的教师负责教育活动的开展,设计各种教育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认知、感知、社交等方面的培养。

学前教育还要注重启蒙教育,引导幼儿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些都需要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不能简单地依赖于家长或者保姆来完成。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公益性。

作为教育活动,学前教育应该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不是以牟利为目的。

近年来学前教育市场的膨胀和竞争加剧,一些机构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采取了各种不正当手段,例如夸大宣传、提高收费、虚假培训等。

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学前教育的初衷,也给家长和幼儿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市场的监管,严格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确保学前教育能够更好地为幼儿服务,而不是为了牟利而存在。

学前教育必须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学前教育应该重视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孩子,提供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学校也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幼儿的教育活动中,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而努力。

学前教育必须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

学前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弱点。

与此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情感管理、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培养,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学前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教育既要注重教育性,又要保持公益性,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将就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

学前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开始,要为孩子们奠定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知识充满渴望。

学前教育必须注重教育性,提供儿童需要的全面发展环境和教育资源,满足他们的认知需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性的学前教育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儿童特点和发展水平,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二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让孩子全面发展;三是通过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和乐趣。

教育性的学前教育还应该注重家园合作,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桥梁,让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前教育必须注重家校合作,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儿童的教育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和需求,共同为孩子的教育成长而努力。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公益性。

公益性是指学前教育应该面向全社会,为所有儿童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因家庭条件的差异而受到歧视或影响。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公益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健康、积极、有活力的未来公民。

公益性的学前教育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二是社会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和支持,积极参与学前教育事业,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是学校应该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不断提高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复习

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复习

《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复习模块一绪论1. 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1)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的主导者(2)学前儿童是学前教育活动的主体(3)教育内容是学前教育的载体(4)教育环境是学前教育的物质资源2.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属性(1)基础性,要求学前教育必须普及、普惠(2)公益性,要求学前教育必须共享、公平(3)保教性,要求学前教育必须科学、全面3.简述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1)强调学前教育必须遵循自然(2)强调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3)强调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4.简述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1)学前教育的意义:真正的人的教育在这个时期就开始了(2)自由教育:儿童生而具有各种能力,儿童的自我活动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进行,总是幼儿自我活动(3)学前教育的内容:游戏、作业与劳动5.简述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1)教育应本着自由的原则进行,重视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力(2)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和帮助下发展起来的,重视环境的教育(3)重视感官教育6.简述苏霍姆林斯基的学前教育思想(1)了解孩子及家庭(2)强调走进大自然(3)重视善和美的情感教育(4)加强艺术教育7. 简述颜之推的幼儿教育思想(1)及早视角,勿失良机(2)守道崇德,勤俭自立(3)慈严相济,均爱勿偏(4)风华熏染,陶冶品性(5)虽在孩稚,便渐督正8.简述王守仁的幼儿教育思想(1)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2)教育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量力施教(3)教育应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9.简述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1)“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2)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强调要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3)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

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措施:需要充分的营养;确立良好的习惯;因材施教;发扬民主。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关系到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即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最好奇、好学的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渴望。

学前教育应该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开发幼儿的智力、情感、语言、运动等方面的能力。

教育机构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采用游戏、表演、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公益性,即为所有的幼儿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学前教育是每个孩子获得公平教育的基石,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教育机构应该坚持面向全体幼儿开放,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富裕还是贫困、正常发展还是有特殊需求的儿童,都应该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支持,确保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学前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教育环境,父母在幼儿早期的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教育机构应该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教育机构也应该提供一些育儿知识和教育培训,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科学的教育指导。

学前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包括智力、情感、社会、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能力。

幼儿时期是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多方面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前教育应该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发现和培养幼儿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为所有的幼儿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学前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教育学热点话题之学前本硕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学前教育学热点话题之学前本硕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2017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参考1。

某地区幼儿园教师课程观调查研究2。

某幼儿园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现状调查3。

某地区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状况的调查研究4。

某幼儿园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5。

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评价行为的观察研究6.幼儿园某年龄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7.幼儿园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8。

浅论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常规建立9。

幼儿园自发游戏的支持10。

对幼儿园特色课程的思考11.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研究12.早期阅读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13。

幼儿阅读材料的选择与分析14。

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研究15。

幼儿声母发音情况的调查研究16.幼儿园阅读材料投放的调查研究17.幼儿园文学活动教学策略探究18。

幼儿园辩论活动指导策略探究19.谈幼儿叙事讲述经验的学习20。

幼儿某一类词汇或句式使用情况的研究21.小班幼儿数数能力发展研究22。

中班幼儿数数能力发展研究23.幼儿数量守恒水平与发展研究24.某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25。

幼儿园数学区创设与利用研究26。

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价值分析27。

浅谈数学活动的指导策略28。

中班幼儿加减运算水平与发展研究29.大班幼儿加减运算水平与发展研究30。

幼儿序数概念的发展水平研究31。

论有效组织小班幼儿绘画活动的教育策略32.大班绘画中培养幼儿创造性的问题与策略33.论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游戏化策略34.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情况的现状研究35。

论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运用36。

论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提供的有效性37。

论农村幼儿园手工活动材料的挖掘和利用38.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39。

论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问题与改进40。

论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41.试论情绪主题绘本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42。

浅谈幼儿园音乐律动活动的选材分析及设计组织43。

浅谈学前儿童安全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4.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策略探究45.浅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46.浅谈家庭早期阅读活动的影响因素及指导策略47。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特点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特点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特点一、学前教育政策的基本概念学前教育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和规范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制定的指导方针和行动准则。

它反映了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目标和措施,是政府对学前教育领域进行管理和引导的重要工具。

二、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特点1.全面性:我国学前教育政策通常涵盖了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到教育评价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学前教育体系。

政策的全面性有助于确保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2.公平性: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强调公平,努力保障所有儿童都能获得质量相当的学前教育机会。

这体现在对城乡、地区之间、不同经济阶层之间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求上。

3.公益性: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强调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认为政府有责任为儿童提供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

政策往往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事业,同时也强调公共资金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4.多元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因此在学前教育政策中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尊重和保护不同民族、地域和文化的传统和习俗。

5.科学性: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制定更加注重科学性。

政策制定过程中会参考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经验,以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6.连续性: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不同时期的政策会有所侧重,但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保持一致的。

这有助于保证学前教育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7.实践性: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注重实践性,政策的制定往往基于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实践经验,旨在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和满足实际的需求。

8.指导性: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不仅是对实际工作的规范和指导,也是对学前教育发展方向的引领。

政策中通常会明确学前教育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9.适应性: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教育需求的变化以及儿童发展的特点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完善。

10.规范性: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具有很高的规范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教育教学过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安全。

规范性、公平性与教育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体现的三重价值及其完善

规范性、公平性与教育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体现的三重价值及其完善

规范性、公平性与教育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体现的三重价值及其完善作者:张曙光来源:《当代教育论坛》 2021年第4期*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回归大学之道:重塑新时代我国大学的‘成人’品格”(编号:18A0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曙光[摘要]针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入园难”“入园贵”“入园不安全”及师资队伍流动性大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回应了这些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提出了强化政府主导,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确立了以保护儿童权利为核心、以权利保障为中心的立法理念。

作为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专门性法律,草案充分体现了规范性、公平性和教育性三重价值。

基于深入研究与调研发现,草案还可以在适用范围、教师待遇、经费分担、幼小衔接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学前教育法》;儿童;学前教育[作者简介]张曙光,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原理(长沙 410081)2020年9月7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面向社会大众公开征求意见。

其实,在《草案》公布之前,教育部已经向各大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专家学者及民办幼教机构的代表与一线的幼儿教师征求过意见。

《草案》与上次相比在很多地方的表述更加精准,也更加到位。

通过研读相关专题文章,对身边一些幼教人士的调研,以及受邀参与先前的学前教育立法内部研讨会,结合本次《草案》,笔者认为《草案》充分体现了规范性、公平性与教育性等三重价值,但还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草案》的规范性价值及其完善随着国家、社会及个人对于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化,以及学前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出现的各种乱象,教育部等相关部门针对此制定了多种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调整、发展、引领与规范学前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2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2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41号文件)文件解读遵义市红花岗区教育局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大家早上好!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发41号文件,这是近30年来,我国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最高级别的政策性文件,对我国当前及今后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从文件的总体结构、出台的背景、核心精神、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等几个方面,结合我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文件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文件的总体结构国发41号文件全文共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所以这个文件通常被称为“学前教育‘国十条’”。

这十条政策措施按具体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大的部分:其中第1条“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单独为第一个部分,作为文件的总纲,包括了文件出台的背景和文件的核心精神两方面的内容。

其中第2-4条为第二个部分,分别从硬件设施、教师队伍、经费投入——即通常所说的“人、财、物”三个方面指出了怎样发展学前教育的问题。

其中第5-8条为第三个部分,分别从准入、安全、收费、保教业务四个方面指出了怎样管理学前教育机构的问题。

第四个部分包括了最后两条,文件就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提出了一些要求。

二、文件出台的背景和核心精神(文件第一部分)1.文件出台的背景(1)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

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短板,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财政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等。

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整体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成为影响我国教育现代化目标实现的最大瓶颈。

因此,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成为新形势下推进教育科学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2)“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突出近年来,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出现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学前教育的教育公益和责任

学前教育的教育公益和责任

学前教育的教育公益和责任学前教育是指对儿童在幼儿园、托儿所等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也承载着教育公益和责任。

本文将从教育公益和教育责任两个方面探讨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学前教育的教育公益学前教育的教育公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儿童个体的发展学前教育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通过幼儿园的学习活动,儿童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他们的智力、语言、社交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学前教育还能够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对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为儿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培养出更多有素质、有才能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同时,学前教育也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通过向弱势家庭提供免费或贫困补助的教育机会,缩小了教育资源的差距,提升了社会的公平性。

二、学前教育的教育责任学前教育的教育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学前教育机构有责任提供一个适宜的教育环境,为儿童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源。

这包括安全的校园、舒适的教室、优质的教学设施等。

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具备专业背景和教育理念,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2.2 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机构应该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儿童的品德、情感、社交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活动,让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获得全面的发展,做好过渡期的准备,迎接进一步的学习和成长。

2.3 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学前教育机构应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儿童的发展和学习情况。

学校应该定期与家长交流,分享儿童在学前教育中的表现和进展,并接受家长的建议和反馈。

通过家校合作,共同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既是一项教育公益事业,也是一项教育责任。

学前教育的基本属性

学前教育的基本属性
[5]石筠.学前教育课程论[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6]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
[7]周红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世界幼儿保育和教育大会”《大会意见书》摘要[N].(北京教科院信息中心)教育快报(动态版),2010(28)
(六)全面性——解决“全”的问题。时代要求高素质公民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个体,学前教育必须为完成这个培养任务打好开端的基础,保证受教育者体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必须是全面的科学的,必须严格遵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使保教工作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都有完善的计划和充足的安排。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3]13号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20号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
[4]黄金鲁克.学前教育热点各国都要面对[N].中国教育报,2010-11-16(03)
(二)普惠性——解决“人人都能接受”的问题。普及与普惠是相辅相成的,要普及就必须普惠,只有普惠才能普及。在我国绝大多数家庭经济能力还很低的现实条件下,要推进中低收入家庭积极承担学前教育支出,扩大学前教育普及面,就必须大力发展价格适度,适合绝大多数家庭经济水平的“广覆盖”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实现学前教育事业在普惠中普及,在普及中普惠,使普通民众“上得起”园,普遍惠及每一位幼儿。
(一)基础性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2],其主要任务是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诸方面,为一代新人具备良好素质做好破蒙启智、培土奠基工作,为儿童顺利地进入小学及其以后的学习作好身体心理的充分准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具有绝对的基础性。

幼儿园教育的社会性与公益性 幼儿园社会教育

幼儿园教育的社会性与公益性 幼儿园社会教育

幼儿园教育的社会性与公益性一、引言1. 幼儿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公益性。

2.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育的社会性和公益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幼儿园教育在社会中的角色和意义。

二、幼儿园教育的社会性1. 提高社会竞争力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起点,通过幼儿园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语言、社会交往能力,为孩子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从而提高他们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2. 培养社会责任感幼儿园教育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阶段,幼儿园中孩子们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逐渐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培养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3. 促进社会融合幼儿园是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进行教育的公共评台,通过幼儿园教育可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有助于形成更加和谐的社会。

三、幼儿园教育的公益性1. 普及教育机会幼儿园教育是普及教育机会的开始,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接受教育,而幼儿园教育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使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2. 提高教育公平幼儿园教育的公益性在于提高教育的公平性,不论孩子所在的家庭条件如何,都可以通过幼儿园教育获得相对均等的教育资源,避免因条件不同而导致的教育资源不平等现象。

3. 促进社会发展幼儿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幼儿园教育的未来发展1. 多元化教育理念未来的幼儿园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育理念,结合孩子的个性和特长,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个性化发展。

2. 提升教师素质未来的幼儿园教育需要更加重视教师的素质培养,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

3. 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未来的幼儿园教育需要更加注重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确保各个地区的幼儿园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

关于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有关问题浅谈

关于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有关问题浅谈

关于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有关问题浅谈一、因为公益,必然普惠走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之路是由于学前教育的性质决定的。

学前教育性质的核心是:学前教育具有公益性和教育性。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即学前教育具有社会公共事业属性,既是社会公共事业,那发展学前教育便是一个国家和政府主要的责任,同样,平等地接受学前教育则是所有家庭和孩子的基本权利。

这就明确了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和权利主体。

说学前教育具有教育性,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可说,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走了弯路的。

学前教育具有教育性,就是要明确和肯定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总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

发展学前教育要按照教育的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原理来进行。

也就是说,学前教育是培养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事业。

过去,把幼儿园仅仅看作是托管和照看人的后勤服务业或是单位福利事业,是不妥的;而那种把办幼儿园交给市场当做产业按照市场经济原理来运行的做法,更是大错特错。

因为,他们都违背了学前教育的教育性。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按照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2010年1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二、由于普惠,共同受惠普惠性,顾名思义,强调的是普通的、普遍的,面向大众甚至是所有的国民的具有非排他性的权利和实惠,实质是公平和公正的公民权益问题。

不单纯表现为优惠的价格问题,进一步说,是公平、公正和均衡、普及的社会问题,是涉及到人的权利和机会平等的问题。

通俗地讲,普惠性幼儿教育就是让适龄儿童都能有机会,能上得起,且有质量保证的幼儿园。

学前教育的双重性质

学前教育的双重性质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一直既是基础教育事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性、福利性事业。

虽然,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学前教育的教育性与福利性一直存在着主次之分、轻重之别的动态变化,但学前教育的双重属性并未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一)教育性“教育性”并非“教育”和“性”的简单叠加,教育性包括干预性、关怀性、策略性和系统性。

其中,干预性是教育的第一内涵,但干预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干预加上尊重与关怀,使幼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成为教育。

同时策略的使用,特别是教的策略转化为学的策略的过程,使教育变得有效。

而系统性则是把好的教育制度化,如把学前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

近年来,由于社会条件、经济发展和教育科研状况、人们的观念与认识的局限等原因,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制约学前教育事业积极、健康的发展。

一方面,人们日益认识到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意识到学前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开端,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与保障。

但是另一方面,社会上仍有许多人士(包括家长、教师等)对于学前教育的教育性还存在着不少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观念与看法。

如社会上不少部门和人士将学前教育仅看作是一项“看孩子的工作”,未能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在个体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在国民素质全面提高中的奠基性作用,对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基础”的重要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

这严重影响、制约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福利性与“教育性”相比,“福利性”的多元、复杂、模糊有过之而无不及,通常将福利性理解为有关改善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的一切举措。

在我国,学前教育的福利性最初只是一部分人的福利,即城市人的福利,而且实现福利的方式是依托单位供给。

今天,学前教育的福利性早已不再仅仅是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减免学费的问题,还包括维护儿童的权益,使其幸福成长。

但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却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规范,学前教育的福利性根本得不到体现。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让学前教育真正回归其公益性?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让学前教育真正回归其公益性?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让学前教育真正回归其公益性?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大作业形考任务网考题库及答案一、请结合材料思考,1.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让学前教育真正回归其公益性?答:1.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就是指学前教育具有造福公众、让社会获益的性质。

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新思路,使提供“普惠性”(普遍惠及更多幼儿)学前教育服务成为今后公共财政投入的基本原则。

《意见》对如何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设计了一个基本框架:第一,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公办园以“安全、适用”为建设原则,其任务是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让更多中低收入家庭的幼儿能够上得起,而且有基本质量保障。

国家对新时期公办幼儿园的定位,让我们看到公共财政在学前教育领域应有功能的复归。

第二,国家实施推进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项目,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支持这些地区的学前教育,努力缩小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第三,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以填补长期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沟壑,保证农村幼儿享有与城市幼儿同样的学习权、发展权。

第四,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

在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合理的优惠。

同时,政府采取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此外,政府还将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2.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幼儿园几乎都是公办的、集体的,之后随着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改革,很多单位的幼儿园纷纷被剥离出来又纷纷关闭,民办幼儿园占据了半壁江山,在有些区域几乎是“一统天下”。

公办幼儿园本就不多,公办的“名园”就更少。

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公益性分析

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公益性分析

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公益性分析发表时间:2016-08-15T10:38:02.993Z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11月作者:张玉杰[导读] 学前教育具有教育性和公益性两个基本特征,是学制中的一个阶段,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河北省沧州市旧州镇釆油三厂港狮幼儿园河北 061023摘要: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是教育的基本机制属性和利益属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的教育发生了许多变化,无论是教育规模、教学质量、还是效益的改观,人民群众受到了更多的教育机会,但是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还处于水平很低的准公益性公共事业阶段,,处于我国教育格局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而公益性的学前教育却成为现如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入园困难、入园贵、学前教育的非营利性没有充分实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也未能充分实现,这类问题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性;公益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也是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实现过程的途径。

我国有关学前教育的法规文件规定:学前教育具有教育性和公益性两个基本特征,是学制中的一个阶段,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投入是社会回报率最高的教育投入,将学前教育作为政府主要负责的公益行教育事业,不断增加财政性投入,参照义务教育的思路,发展学前教育是当今的国际趋势。

所以,要求政府明确责任,分析当前学前教育公益性的现状,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性的实现,促进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学前教育的教育性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核心,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就是全面提升儿童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是支撑儿童成长的重要支柱,在学前教育机构儿童学会的不是仅仅是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进步,也使得儿童的心理更为成熟。

儿童就好像未经雕刻的璞玉,璞玉经过好的雕刻家的精心雕琢,璞玉就会熠熠生辉,更加漂亮,随之价值也就攀升,但是再好的璞玉经过不成熟的雕刻师的漫不经心的雕刻,就会使璞玉贬值,所以老师就好比雕刻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行。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学前教育是指针对幼儿阶段的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智力、情感、道德等各方面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学前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学前教育的教育性是指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和知识技能,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包括幼儿的常识、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使其体验和掌握知识技能。

为了实现教育性,学前教育必须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并在具备教育设施的条件下,创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提供具备专业教育水平的教师,为幼儿提供富有教育价值的教学资源和活动内容。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是指它应该符合社会的公共利益,既不应成为商业机构的赚钱工具,也不应成为家庭的看管场所。

学前教育要具备公益性,就必须符合政府制定的学前教育管理办法,遵守法律法规,采用符合法律规定的收费标准,并把所收的费用全部用于提高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校舍建设和教学活动内容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性质。

此外,学前教育还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学前教育不能仅仅注重眼前的效果,而要着眼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注重幼儿的个性、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使幼儿在长期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同时,学前教育还应该关注家庭的角色,引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学前教育,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将其视为学前教育的基本属性,不可偏废。

在学前教育发展中,应注重发挥教育的功能,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

同时,还应将学前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在创造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注重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家庭教育的规范化和优质化,不断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福利性

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福利性

学前教育兼具“教育性”和“社会公共福利性”刘焱学前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格局中最薄弱的环节。

怎样解决我国学前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学前教育性质和定位,这是我们在制定学前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学前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的特点在于在“教育”之外具有提供“托幼服务”、鼓励和促进就业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

学前教育在国际上通常被称为“早期教育与托幼服务”(ECCE,Early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

这里的Care所指的是ChildCare,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托幼服务)。

近年来,美英等国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主要来自于对学前教育这两种功能的认识。

大量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对于社会和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托幼机构为儿童和家庭提供的托幼服务具有鼓励和扩大就业的功能;另一方面,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为儿童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够成功地打破贫穷在代际间的恶性循环,对早期教育的投入可以获得节约社会资金的回报。

学前教育改革作为“非暴力革命”,可以被用作重要的社会改革手段。

由于学前教育在功能上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事业兼具“教育性”和“社会公共福利性”。

在规划学前教育的中长期发展时,必须首先明确学前教育事业的性质,准确定位学前教育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明确政府对于学前教育的责任,才能统筹安排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的来源以及在公共财政经费支出中所应占的合理比例。

由于学前教育在性质和功能上的这种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仅仅在教育部的围墙之内考虑解决学前教育的问题。

为家庭提供“托幼服务”恰当的职责归属应当是“社区”,应当把托幼机构的规划与建设纳入社区规划和建设的范畴,而社区的规划与建设已经超越教育行政部门的权限范围。

因此,制定我国学前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必须超越“教育部”的围墙,而应当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承担促进学前教育的政府责任。

学前教育的国十条内容

学前教育的国十条内容

学前教育的国十条内容•一、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

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二、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

不得用政府投入建设超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

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

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

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

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5期(总第352期)EDUCATIONAL RES EARC HN o.5,2009 Ge nera l,No.352·《规划纲要》大家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刘占兰 [摘 要] 我国一系列有关学前教育的法规文件规定:学前教育具有教育性和公益性两个基本特性,是学制中的一个阶段,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投入是社会回报率最高的教育投入,将学前教育作为政府负主要责任的公益性公共事业,不断增加财政性投入,并等同或参照义务教育的思路发展学前教育是当今的国际趋势。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还处于水平很低的准公益性公共事业阶段,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和矛盾都需要在《规划纲要》的制定中得到充分重视。

[关键词] 学前教育;教育性;公益性[作者简介] 刘占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北京 100088) 在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的今天,学前教育已成为国家重视、民众关心的重大教育问题之一。

正在研制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也将“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专题。

在现实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根源是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公益性两个基本特性没有得到保证,学前教育的功能和定位落实不够。

比较相关的国际经验,分析我国在保障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与定位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在制定《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建构学前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框架。

一、我国法规文件中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与定位的规定学前教育也称幼儿教育,其性质、功能与定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

在我国的学制体系中,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对3~6岁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一)我国的学前教育具有教育性和公益性两个基本性质在我国关于学前教育的政策中,早已明确了我国的学前教育具有两个基本性质: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共福利事业。

学前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具有教育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1979年颁布的《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中规定: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基础。

1997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提出:它既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也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是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民族未来兴衰的大问题。

学前教育也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

学前教育具有很强的服务性和福利性。

如果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四级教育按公共性划分,学前教育应是各级教育中公共性最强、社会受益面最广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这是国际共识。

新中国的学前教育以福利性质起源。

当时,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为了方便职工的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各单位纷纷举办福利性质的幼儿园,幼儿入园完全免费或只交少量伙食费。

学前教育事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随后,我国学前教育的法规文件中都规定了学前教育的社会公共福利性质。

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的请示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既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同时又是一项社会公共福利事业。

1997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中特别提出:幼儿教育既是教育事业,又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特点。

1996年,在正式推行的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3年十部委《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都明确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举办幼儿园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尽管从1992年国有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时起,绝大部分幼儿园逐渐从原有的企事业单位中剥离出来,或自负盈亏,或改为民办,原有的福利性质逐渐减退或消失。

但学前教育的福利性和公益性以及不以营利为目的,一直是国家规定的办园指导性思想。

(二)我国的学前教育具有多种重要而独特的功能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和首要任务。

自1952年《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到1979年的《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再到1989年6月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和2001年9月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50多年来,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有关幼儿教育的重要法规文件都将“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良好的发展”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功能和首要任务。

强调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学前教育的第二个重要功能与任务就是为幼儿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为幼儿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1979年11月,教育部印发的《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中规定,幼儿园工作的任务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幼儿健康、活泼地成长,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1997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中指出:幼儿教育既为幼儿入学做准备,也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是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民族未来兴衰的大问题。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

2003年,十部委《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指出: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可见,学前教育对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和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对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前教育还一直发挥着解放劳动力尤其是解放妇女劳动力的功能和作用。

早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份有关学前教育的文件《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1952年)中就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之一,是“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年)第三条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既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可见,学前教育在解放劳动力,促进男女平等,维护妇女权益等发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对处境不利幼儿给予教育补偿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从根源上消除贫困的重要措施,也是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共同行动之一。

我国学前教育的补偿功能主要体现在党和政府在政策上关注处境不利儿童。

1992年,国务院下达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保护处于困难条件下的儿童,包括农村的独生子女和女童、残疾儿童、离异家庭的儿童、流浪儿、严重自然灾害发生地的儿童、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儿童。

2003年,十部委《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针对学前儿童进一步提出,各地区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低收入家庭和流动人口的子女享有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

对社会福利机构、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的适龄儿童,要给予照顾,有关费用予以减免,保证其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三)我国的学前教育是学制中的一个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制体系中的一个阶段、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这一性质没有改变过。

1951年颁布的《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了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制体系。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在随后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中,相继有“幼儿教育是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等进一步明确的表述。

二、学前教育性质、功能与定位及其保障的国际经验从发展历程来看,学前教育经历了从慈善事业到福利事业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道路,营利从来不是学前教育的追求,公益性是其重要的根本属性之一。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了学前教育是各级教育中公共性最强、社会受益面最广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对幼儿个体、对母亲及其家庭、对社会都具有巨大的效益,学前教育也因此成为各国教育和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得到政府的财政投入和直接供给。

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并参照义务教育的思路发展学前教育,已经成为各国的共同举措。

(一)学前教育是公益性公共事业19世纪中叶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学前教育逐渐发展成为公众的责任和社会公共事业。

[1]根据国际经验,目前,各国都将学前教育列入社会公共事业的范畴,成为公益性公共事业。

根据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达程度等因素,有些国家将学前教育作为完全公益性公共事业,其学前教育完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有些国家将学前教育作为准公益性公共事业,还有一定的一般私人物品的性质,但公益性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前提。

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是通过公共财政来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

有些国家不论父母的就业状况或收入如何,学前教育都是免费的,如在法国,所有2~6岁幼儿的教育都是免费的。

也有一些国家的学前教育是由国家财政支持和根据父母收入水平交费并行的方式,如在德国和意大利,为所有3~6岁儿童提供免费学前教育,3岁以下幼儿的保育则由社会福利加以保障,并由其父母支付不多于20%的费用。

[2](二)学前教育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巨大的效益第一,学前教育对幼儿个体的发展不可或缺,实现学前教育的公平、普及与高质量是各国共同的追求。

相关研究发现,儿童最初几年的可塑性很大,如果有缺陷可以弥补;而错过了最佳补偿机会将终身遗憾,以后补救的代价会相当昂贵,甚至无法弥补。

因此,世界各国一方面致力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良好的发展,为幼儿入学乃至终身发展做准备。

另一方面,针对处境不利儿童的学前教育产生的效益大于其他儿童,因此,各国几乎都有政府公共资助和援助的针对不同处境不利幼儿群体的学前教育项目和行动计划。

学前教育是各国儿童人生早期最重要的福利之一,学前教育的公平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起点。

第二,学前教育使母亲和整个家庭获得长远的效益。

学前教育对母亲和家庭的效益体现在改善家庭收入、改善家庭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其终身学习的发展等多个方面。

幼儿接受学前教育使母亲得到解放,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学业和职业前景,促进男女平等,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

使世界各国不断提升学前教育的战略地位的研究成果多项是来自经济学领域的研究。

经济学许多相关研究表明,学前教育投入是社会回报率最高的一种财政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