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考试资料汇总
病理学考试重点知识点大全
![病理学考试重点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f5cde9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2.png)
病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一、适应的定义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结构、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称为适应。
二、适应的类型(一)肥大:1、定义: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2、类型:(1)生理性肥大: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2)病理性肥大:代偿性肥大—高血压心脏病内分泌性肥大—地方性甲状腺肿大3、后果:(1)适当肥大,功能加强(2)超过代偿性,失代偿(二)增生:1、定义: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常导致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2、类型:(1)生理性增生:代偿性增生、激素性增生(2)病理性增生:内分泌障碍性增生、再生性增生、过再性增生(三)、萎缩:1、定义:萎缩是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2、病变特点:体积变小,重量减轻,硬度增加,颜色变浅,功能减退3、类型:(1)生理性萎缩:胸腺青春期萎缩、生殖系统中卵巢子宫及睾丸更年期后萎缩(2)病理性萎缩:①营养不良性萎缩例:长期饥饿、恶性肿瘤—全身性萎缩②压迫性萎缩例:肾盂积水—肾萎缩③失用性萎缩例:四肢骨折后久卧不动—患肢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④去神经性萎缩例:脊髓灰质炎—肌肉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例:垂体功能减退—性腺、肾上腺萎缩等(四)化生:1、定义: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通常只出现在分裂增殖能力较活跃的细胞类型中2、类型:(1)上皮组织的化生: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2)间叶组织的化生损伤的定义:损伤指当机体内外环境改变超过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后,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一、损伤的原因与机制:1、细胞膜的破坏2、活性氧类物质损伤3、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4、缺血缺氧的损伤5、化学性损伤6、遗传变异二、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变化(一)可逆性损伤1、定义:细胞可逆性损伤,旧称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dd9b9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5.png)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在学习病理学时,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病理学复习的重点资料,帮助您更好地备考。
以下为详细内容:第一部分:细胞损伤与适应1. 细胞损伤的类型1.1 物理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如创伤、烧伤)1.2 化学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如药物、重金属中毒)1.3 生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如病毒、细菌感染)1.4 缺血缺氧引起的细胞损伤2. 细胞的适应性变化2.1 肥大与萎缩2.2 良性与恶性增生2.3 组织化与纤维化第二部分:炎症与免疫反应1. 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1.1 血管反应与炎症介质释放1.2 炎症细胞的迁移和吞噬1.3 炎症细胞的趋化与激活1.4 炎症的局部与全身反应2. 免疫反应与炎症2.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2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调节2.3 免疫反应与炎症的关系第三部分:肿瘤学1. 肿瘤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1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1.2 原发性与继发性肿瘤的概念1.3 肿瘤的组织学分类2. 癌症的发生与发展2.1 癌症的基因突变和致癌机制 2.2 癌症的细胞周期与增殖2.3 癌症的侵袭与转移第四部分:循环系统病理学1. 心血管疾病与动脉硬化1.1 心血管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2 动脉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1.3 心肌梗死与冠心病的发生机制2. 心脏瓣膜病与心肌病2.1 心脏瓣膜病的分类和病理变化2.2 心肌病的类型与病理特点第五部分:消化系统病理学1. 消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1.1 胃肠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1.2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机制1.3 胃癌与肠癌的病理特点2. 肝脏疾病与肝硬化2.1 肝脏的解剖结构与功能2.2 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机制第六部分:肾脏病理学1.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1.1 肾单位的组成与功能1.2 肾小球肾炎的分类与病理变化1.3 慢性肾脏病的发生机制2. 肾小管功能障碍与血管性肾病2.1 肾小管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2.2 血管性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第七部分:神经系统病理学1. 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1.1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2 脑出血与脑梗死的发生机制1.3 脑肿瘤的病理特点2. 神经变性病与脊髓损伤2.1 神经变性病的分类与病理变化2.2 脊髓损伤的病理特点与临床表现总结:通过本篇完美版的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我们了解到细胞损伤与适应、炎症与免疫反应、肿瘤学、循环系统病理学、消化系统病理学、肾脏病理学和神经系统病理学的基本知识。
病理学复习资料
![病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513817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1.png)
病理学复习资料《病理学》复习资料一.A型单项选择题1.在慢性炎症中,下列哪种细胞最常见B。
淋巴细胞2.下列哪项就是变质性炎症?D.阿米巴肝脓肿?3.下列哪一种不就是渗出性炎症B.乙型脑炎?4.在葡萄球菌感染得炎症反应中所见到得主要细胞就是:E.嗜中性粒细胞5?。
炎症得渗出主要由于:B。
血管壁通透性改变6。
哪一项不属于渗出性炎症D.感染性肉芽肿性炎?7.下列哪项不属于渗出性炎症D。
阿米巴肝脓肿8?.溶血性链球菌最常引起: A。
蜂窝织炎9.下列关于炎症描述,哪一项不正确E.白细胞渗出只见于急性炎症早期10.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与淋巴细胞最常见于:D.慢性炎症11。
来源于三个胚层组织得肿瘤称:C。
畸胎瘤12.下列哪项不就是肉瘤得特征:B。
瘤细胞呈巢状 13?.诊断恶性肿瘤得主要依据就是:D.肿瘤得异型性14。
下列哪项不就是真正得肿瘤C。
结核瘤15.下列哪种就是来源于上皮细胞得肿瘤C.乳头状瘤16.下列哪项就是来源于间叶组织得肿瘤?D。
恶性间质瘤17?.下列哪种形态得肿块癌得可能性大B.火山口状溃疡18。
下列哪项不就是肿瘤组织得继发改变 E.恶性变19.良性肿瘤得异型性表现为: C.瘤实质及间质排列紊乱20.肿瘤得特殊性决定于:A.肿瘤得实质21下列有关毒性甲状腺肿病变得描述哪项就是错误得:A。
间质血管丰富,显著充血。
22。
关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下列叙述哪一项就是错误得A。
结节具有完整包膜23。
垂体腺瘤与垂体腺癌鉴别诊断得主要依据就是:D.有否侵犯周围组织与发生转移24?.导致甲状腺肿大最常见得原因就是B.缺碘?25。
关于单纯性甲状腺肿.下列得记述哪一项就是正确得?D.一般不伴有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26、血管壁得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在(A缓进型高血压时得微、小动脉)27.区别死后组织自溶与坏死,最可靠得根据就是( D病变组织周围有无炎症反应)28心力衰竭细胞最常见于( E肺褐色硬化)29、易发生贫血性梗死得脏器就是( C脾、心、肾)30、24岁男性患者,车祸时发生右大腿骨粉碎性及开放性骨折,在送往医院途中,该患者出现面部青紫,呼吸困难,口吐白沫而亡,其最可能得死因就是(C脂肪栓塞)31、炎症得基本病变就是(B变质、渗出、增生)32、以中心粒细胞侵润为主得炎症就是(C化脓性炎)33、一烧伤性患者,两前臂皮肤呈焦痂,两前臂皮肤属于什么类型炎症(E变质性炎)34、诊断癌得主要形态依据就是(E癌细胞形成巢)35、一患者以高位小肠梗阻急症入院,手术切除空肠一段,间肠壁靠浆膜侧有直径4cm球形肿物一个,境界清楚,有包膜,质软,切面淡黄色,肉眼诊断为(A脂肪瘤)36、心肌梗死最好发得部位就是(A左室前壁与室间隔前2/3) 37、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D肺动脉瓣)38、高血压病时得肾脏病理变化表现为(A颗粒性固缩肾)39、下例有关风湿病得描述,哪项就是错误得(E风湿性关节炎常导致关节畸形)40、关于风湿小体组成得成分,下列那一项就是不正确得(D 泡沫样细胞)41、肺肉质变得主要发病机制就是(B肺间质细胞增多)42、符合小叶性肺炎特点得就是(B肺内各病灶病变表现不一样)43、肺气肿得病变中,下列那种就是错误得(C肺泡间隔胶原纤维增多)44、下列哪项不符合小叶性肺炎(D融合性病灶易发展为肺肉质变)45、大叶性肺炎不会发生得并发症就是(D肺褐色硬化)46、肝硬化得特征性病理变化就是(D假小叶形成)47、不符合假小叶病变特点得光镜下改变就是(A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包绕肝小叶)48、肾盂肾炎属于(C肾盂与肾间质就是化脓性炎)49、有一学生,咽痛,高热数天,尿蛋白(+),此时患者得肾脏最会出现什么样病变(A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浑浊肿胀)50、继发性肺结核病得主要感染来源就是(E内源性感染)51、二尖瓣狭窄可以引起(B左心房扩张)52、肿瘤得特性取决于(A肿瘤得实质)53、股静脉内血栓形成可引起(A肺动脉栓塞)54、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可发生(D坏疽)55、在下列引起肝脏脂肪变性得原因中,哪一项就是错误得(D 乙型病毒性肝炎)B型单项选择题56、胰腺炎为(B脂肪坏死)57、淋巴结核为(A干酪样坏死)58、乙型脑炎为(E液化性坏死)59、恶性高血压病细小动脉壁为(D纤维蛋白样坏死)60、栓塞(A心房纤颤时脑软化)61.充血(E急性阑尾炎)62、淤血(D槟榔肝)63、局部贫血(C雷诺病)64、侧支循环建立(B肝硬化时食管静脉曲张)65、病毒感染得病灶主要得细胞就是(D淋巴细胞)66、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得病灶内主要得细胞就是(A嗜中性粒细胞)67、沙门杆菌感染灶内主要得细胞就是(E、单核细胞)68、左心室呈向心性肥厚(B高血压性心脏病)69、瓣膜闭锁缘上有小疣状赘生物(C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 70、瓣膜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增厚及变形(D慢性心瓣膜病)71、基膜呈虫蚀状(B膜性肾炎)72、基膜无明显变化(D轻微病变性肾炎)73、基膜有钉状突起(B膜性肾炎)74、基膜局灶性破裂或缺失(A新月体性肾炎)75、急性重型肝炎(E大片状坏死)76、中、重度慢性肝炎(C溶解坏死)77、急性普通型肝炎(A点状坏死)78、慢性普通型肝炎(B桥接坏死)79、心肌梗死(A梗死灶地图形)80、肺梗死(E梗死灶发生出血)81、脾梗死(B梗死灶锥体形)82、肾梗死(B梗死灶锥体形)83、脑梗死(D梗死灶发生液化)二.填空题1、渗出性炎症分为(浆液性炎症)、(纤维素性炎症)、(化脓性炎症)、(出血性炎症)四类。
病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病理学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a3e790a52ea551810a68721.png)
病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一、名词解释1.萎缩 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
可伴细胞数量的减少。
2.增生 是指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增生时常伴有体积增大。
3.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
4.变性 是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致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有各种异常物质或是异常增多的正常物质的蓄积。
5.坏死 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6.虎斑心 脂肪变的心肌呈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为虎斑心。
7.Mallory小体 酒精中毒时肝细胞中红染的玻璃样小体,是由中间丝中的前角蛋白细丝堆聚而成。
8.坏疽 坏疽是身体内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大气相通部位的较大范围坏死,并有腐败菌生长而继发腐败。
9.溃疡 皮肤、粘膜处较深的坏死性缺损称为溃疡。
10.窦道 由于坏死形成的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称为窦道。
11.瘘管 两端开口的通道样坏死性缺损称为瘘管。
12.空洞 在有天然管道与外界相通器官内,较大块坏死组织经溶解后由管道排出后残留的空腔,称为空洞。
13.机化 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物或其他异物的过程称为机化。
14.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14凋亡 是由体内外某些因素出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15.凝固性坏死 凝固性坏死是坏死组织的蛋白质凝固,还常保持其轮廓残影。
16.液化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是坏死组织因酶性分解而变为液态。
常发生于含可凝固的蛋白少和脂质多的脑和脊髓,又称软化。
17.纤维素样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发生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由于坏死物呈颗粒状或小条状强嗜酸性红染,状如纤维素,故称纤维素样坏死又称为纤维素样变性。
二、简答题1.简述萎缩的分类?萎缩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萎缩两类。
病理性萎缩按其发生原因分为:(1)营养不良性萎缩;(2)压迫性萎缩;(3)废用性萎缩;(4)去神经性萎缩;(5)内分泌性萎缩。
病理学考试重点知识归纳
![病理学考试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e49120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7.png)
病理学考试重点知识归纳一、名称解释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肉芽组织:是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及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常伴有各种炎细胞侵润。
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3、栓塞: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4、休克:是指由各种强烈致病因子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使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量不足,导致重要器官功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5、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大量促凝血物质入血,形成广泛微血栓,致使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导致凝血功能发生障碍而形成出血倾向。
二、填空题1.病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活体组织检查、尸体解剖、细胞学检查、动物实验。
2.变性的类型: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病理性钙化。
3.血栓的类型: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4.栓塞的类型和常见的栓塞: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气体栓塞。
5.梗死的类型:贫血性、出血性梗死。
6.炎症的基本病理表现:变质、渗出、增生。
7.炎症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8.肿瘤的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侵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
三、选择题1.生物因素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2.最常见的是血栓栓子。
3.贫血性梗死最常见的是心、肾、脾等。
4.败血症常见的是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性败血症。
5.正常成人血清钾浓度3.5~5.5mol/L。
6.钾代谢紊乱对机体的影响:对神经肌肉的影响(肌肉最先出现的症状是乏力)。
7.代钾的及时补液原则:先口服后静脉、见尿补钾、控制量和速度、严禁静脉注射。
8.正常人血浆酸碱度:7.35~7.459.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提示有二氧化碳滞留,见于呼吸性酸中毒;AB<SB,提示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见于呼吸性碱中毒。
10.临床病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活体组织检查。
病理学考试复习
![病理学考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8496c1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41.png)
绪论【学习要点】1.病理学最主要研究方法:尸检。
2.临床病理工作中常用的方法〔迄今诊断疾病最可靠方法〕:活检。
3.对肿瘤普查和早期发觉具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的方法:细胞学检查。
4.病理过程:炎症等。
5.病理标本常用固定液:10%福尔马林。
组织细胞适应与损伤【学习要点】1.适应的形态学类型:肥大、增生、萎缩、化生2.全身性营养不良性萎缩:脂肪组织最早萎缩;脑最后萎缩3.化生概念: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4.细胞水肿〔水变性〕: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
常发生于肝、肾、心等实质细胞。
5.气球样变:严峻的水变性。
6.脂肪变性:中性脂肪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
最多发生于肝细胞。
7.脂肪肝:严峻肝脂肪变性。
8.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
9.脂肪心:心肌间质脂肪堆积。
10.血管壁玻璃样变〔透明变〕好发血管:细动脉。
11.凝固性坏死:多见于心、肝、肾、脾等实质器官。
代表性病变有贫血性梗死等。
12.液化性坏死:常发生于脑、脊髓等器官。
代表性病变有脑软化、脓肿、脂肪坏死。
13.坏疽概念:局部组织大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
14.干性坏疽好发部位:四肢;湿性坏疽好发部位:内脏15.溃疡:皮肤、粘膜+较深缺损。
16.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的过程。
【例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适应性变化 EA.变性B.萎缩C.肥大D.增生E.化生2.营养不良时,哪种组织或器官首先发生萎缩:〔脂肪组织〕3.关于细胞肿胀的发生,一般认为细胞受损的部位在:〔线粒体〕4.气球样变性是一种:〔水变性〕5.脂肪变性最常发生在:〔肝〕6.脂肪心和虎斑心的区别在于脂肪的:〔存在的部位不同〕7.血管壁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于:〔细动脉〕8.以下哪项病变属液化性坏死A.心肌梗死B.肾梗死C.脑梗死D.脾梗死E.干酪样坏死9.干性坏疽常发生于:〔四肢〕10.脂肪坏死常见于:〔急性胰腺炎〕11.坏疽与其他坏死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腐败菌感染〕12.液化性坏死常发生于:〔脑〕〔二〕多项选择题1.上皮细胞可以发生〔ABCDE〕A.化生B.增生C.肥大D.坏死E.萎缩2.简单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组织有〔BCD〕A.肾小管上皮B.肾盂上皮C.支气管上皮D.X颈管上皮E.血管内皮3.液化性坏死可见于〔ABE〕A.脑梗死B.肺脓肿C.肺结核D.梅毒E.乙型肝炎4.能导致软化、机化、钙化、别离与脱落、疤痕形成结局的有〔ABCDE〕A.血栓B.梗死C.溃疡D.坏死E.脓肿修复【学习要点】1.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不稳定细胞:表皮细胞、粘膜被覆细胞、淋巴造血细胞、间皮细胞等。
《病理学》考试资料
![《病理学》考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a7598f3b3567ec112d8ac4.png)
2020-2021学年上学期病理学(各位同学:根据我们实践操作,考试资料内容有80%左右相同,但是题目的顺序会不同。
请一定要认真看清楚题目,查找答案答题。
如果题目不在我们提供的的考试资料里,自己就在百度查询。
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完毕确认无误之后请点击交卷按钮交卷(考试期间不要随意关闭界面,否则网络平台自动计算已考1次。
超出规定答题时间,系统自动会提交。
)。
您有3次答题的机会,请按照我们的资料来答题,尽量考高分,争取考一次就过关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道小题,总分值100分)1.循环血液中的凝血块,随血流运行至相应大小的血管,引起管腔阻塞的过程叫做:A血栓B血栓形成C血栓栓塞D梗塞E血栓栓子正确答案C2.慢性肺淤血的镜下改变,下列哪一项应该除外?A肺泡腔内有心衰细胞B肺泡壁增宽C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D切面为棕红色E肺内支气管扩张正确答案E3.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A肿瘤有出血坏死B肿瘤的异型性C肿瘤的大小D肿瘤的肉眼形态E肿瘤有溃疡形成正确答案B4.下列哪个不是恶性肿瘤?A无性细胞瘤B精原细胞瘤C畸胎瘤D淋巴瘤E白血病正确答案C5.肿瘤的特殊性决定于:A肿瘤的实质B肿瘤的间质C肿瘤的转移D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E肿瘤细胞的核分裂正确答案A6.细胞缺氧.细胞膜受损.细胞内出现:A钠多,钾多,水多B钠少,钾多,水少C钠多,钾少,水多D钠多,钾少,水少E钠少,钾多,水多正确答案A7.肉芽组织是由……组成:A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C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8.栓子是:A循环血液内脱落的血栓B循环血液内脱落的菌落C循环血液内不溶于血液的异物D循环血液内脂肪和空气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9.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B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的形成无影响C动脉痉挛促进梗死的形成D有效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的发生E梗死多由动脉阻塞引起正确答案B10.诊断恶性肿瘤的依据是:A恶病质B局部淋巴结肿大C肿块增大快D细胞异型性明显E局部红、肿、痛正确答案D11.以下哪一项原因不引起萎缩?A肾盂积水B慢性肝淤血C垂体功能低下D四氯化碳中毒E脊髓前角神经细胞坏死正确答案D12.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补的过程称:A再生B增生C化生D机化E不完全再生正确答案E13.下列哪项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A白血病B恶性神经鞘瘤C恶性黑色素瘤D恶性间质瘤E恶性畸胎瘤正确答案D14.肺转移性癌指的是:A肺癌转移至肝B肺癌转移至肺C肝癌和肺癌同时转移到它处D肝癌和肺癌互相转移E它处的癌转移到肺正确答案E15.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A肺、脾、肾B心、脾、肺C心、肝、肠D肝、肾、脾E心、肝、肾正确答案E16.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时.说明:A细胞正开始死亡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正确答案D17.下列哪种是来源于上皮细胞的肿瘤?A毛细血管瘤B淋巴管瘤C乳头状瘤D畸胎瘤E神经鞘瘤正确答案C18.下列哪项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A恶性神经鞘瘤B恶性黑色素瘤C癌肉瘤D恶性间皮瘤E甲状腺乳头状癌正确答案D19.大块疤痕可引起:A关节运动障碍B器官表面凹陷C器官变形D腔室狭窄E以上均可正确答案E20.肿瘤血道播散最常见的部位是:A肺、胸膜.脑B肺、肾、胃、脾C肝.腹膜、骨、肾D肝、肺E肝、腹膜、脑正确答案D21.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是()。
病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病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8d66b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4.png)
病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A. 细胞核增大B. 细胞质嗜酸性增强C. 细胞膜破裂D. 细胞核染色质凝聚答案:C2. 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理变化是:A. 动脉壁内出现钙化B. 动脉壁内出现脂肪沉积C. 动脉壁内出现血栓形成D. 动脉壁内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答案:B3. 肝硬化时,肝脏的病理变化不包括:A. 肝细胞再生结节形成B. 肝细胞脂肪变性C. 肝小叶结构破坏D. 肝内胆管增生答案:B4. 炎症反应中,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 吞噬病原体B. 释放炎症介质C. 促进组织修复D. 清除坏死组织答案:A5. 肿瘤的侵袭性生长主要依赖于:A. 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B. 肿瘤细胞的黏附能力C.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D. 肿瘤细胞的凋亡能力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6.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导致细胞凋亡:A. DNA损伤B. 缺氧C. 细胞因子的缺乏D.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答案:A, C7. 以下哪些是良性肿瘤的特点:A. 生长速度慢B. 有包膜C. 不转移D. 复发率高答案:A, B, C8. 以下哪些是恶性肿瘤的特点:A. 生长速度快B. 无包膜C. 易转移D. 复发率低答案:A, B, C9. 以下哪些是炎症的局部表现:A. 红肿B. 热C. 疼痛D. 功能障碍答案:A, B, C, D10. 以下哪些是慢性炎症的特点:A. 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B. 有纤维组织增生C. 有肉芽肿形成D. 病程长,恢复慢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坏死组织的颜色通常为灰白色。
(对/错)答案:错12. 血栓形成是血管内血液流动缓慢的结果。
(对/错)答案:对13. 肝硬化时,肝脏的再生结节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肝小叶结构。
(对/错)答案:错14. 肿瘤的侵袭性生长与肿瘤细胞的黏附能力无关。
(对/错)答案:错15. 细胞凋亡是一种被动的细胞死亡方式。
病理题库、考试必备
![病理题库、考试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d949a53ee45c3b3567ec8b9f.png)
绪论(一)名词解释1.病理学2.尸体解剖3.活检4.细胞学检查(二)填空1.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①、②和③;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④和⑤。
2.尸检的主要作用有①、②、③和④。
3.目前病理学中较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有①、②、③、④及⑤等。
(三)选择题A型题1.下列除了哪一项外,都是活检的目的?A.在活体情况下对患者作出诊断B.对术中患者作出即时诊断C.定期活检随诊病情D.发现某些特殊种类疾病E.可用于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2.有关细胞学检查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方法简便B.病人痛苦小C.结果准确,多数不需配合D.可广泛用于妇产科、呼吸科等临床科室E.细胞学涂片国际上多采用巴氏染色3.病理组织学通常采用的染色方法是:A.瑞氏染色B.Giemsa染色C.苏木素伊红染色D.巴氏染色E.PAS染色4.由于研究角度和实验手段不同,现代病理学逐渐演变分化为:A.细胞病理学、器官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B.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C.分子病理学和遗传病理学D.超微病理学和免疫病理学E.人体病理学和定量病理学B型题题干1-6A.肉眼观察病变组织B.光镜下观察病变组织C.PAS反应D.PCRE.流式细胞术F.电镜下观察细胞器如线粒体的形态结构1.分子生物学技术2.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3.大体观察4.超微结构观察5.形态计量、分析技术6.组织学与细胞学观察X型题1.临床病理学常用的检查方法是:A.尸检B.活检C.细胞学检查D.动物实验E.细胞培养2.实验病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A.动物实验B.活检C.尸检D.细胞学检查E.组织、细胞培养(四)问答题.1.说出病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答案(一)名词解释1.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
病理学又叫病理解剖学,主要研究和阐明疾病发生的原理(病因学)、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发病学),注重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病理变化)和由这些变化引起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联系)以及转归和结局等。
病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病理学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d25e874be1e650e52ea9959.png)
一、单项选择题1、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D)A 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B 组织器官重量增加C 局部呈暗红色D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E 局部温度升高2、心力衰竭细胞见于(B)A 心肌间B 肺泡腔C 血液中D 心包液E 窦状隙3、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淤血(E)A、脑B、肝C、肾D、肺E、脾4、槟榔肝是指(D)A、脂肪变性B、肝细胞肿胀C、肝细胞萎缩D、慢性肝淤血E、肝硬变5、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份是(B)A、红细胞B、血小板C、中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纤维蛋白6、下列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D)A、血管内皮损伤B、血流缓慢C、血小板数量增多D、纤维蛋白溶酶增加E、涡流产生7、血栓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C)A、溶解B、吸收C、机化D、再通E、钙化8、来自门静脉的栓子随血流运行 首先栓塞于(C)A、脑B、肺C、肝D、肾E、肠9、肝水肿时,水肿液蓄积于(B)A、汇管区B、狄氏腔C、肝细胞间D、肝小叶间E、窦状隙10、引起肝淤血的主要原因是:(A )A、右心衰竭B、左心衰竭C、门脉循环障碍D、肝静脉血栓形成E、肺淤血11、引起肺淤血的主要原因是:( B)A、右心衰竭B、左心衰竭C、门脉循环障碍D、肝淤血E、胸腔积液12、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指标是:(B )A、细胞核增大B、核浓缩、核破碎、核溶解C、胞浆红染D、胞浆内出现异常物质E、细胞体积变小13、发生液化性坏死的组织主要是:(D )A、心肌B、肺脏C、脾脏D、脑组织E、肝脏14、全身性萎缩时,最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是:(E )A、骨骼肌B、脑C、肝脏D、淋巴组织E、脂肪15、全身性萎缩时,不易发生萎缩的组织是:( B)A、骨骼肌B、脑C、肝脏D、脂肪E、胃肠道16、有关坏疽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A、坏疽是一种坏死B、坏疽易见于肝脏C、坏疽局部可变硬或变软D、坏疽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E、坏疽可发生在与外界相通的脏器17、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A、被覆上皮细胞B、心肌细胞C、肝细胞D、血管内皮细胞E、骨细胞18、再生能力最弱的细胞是(D )A、造血细胞B、胃肠上皮细胞C、肾小管上皮细胞D、骨胳肌细胞E、纤维细胞19、肉芽组织中,可产生胶原纤维的细胞主要是:( C)A、血管内皮细胞B、巨噬细胞C、成纤维细胞D、肌纤维母细胞E、中性粒细胞20、关于创伤一期愈合正确的是:( D)A、无感染、无炎症、仅有表皮再生,无肉芽组织生长B、无感染、有轻度炎症、表皮再生先于肉芽组织生长C、无感染、无炎症、表皮再生先于肉芽组织生长D、无感染、有轻度炎症、肉芽组织生长填平伤口后表皮再生覆盖E、无感染、无炎症、肉芽组织生长填平伤口后表皮再生覆盖21、急性炎症早期,渗出的主要细胞成份是:(C )A、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C、中性粒细胞D、浆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22、急性炎症早期,在炎症局部可出现:(A )A、充血B、淤血C、出血D、缺血E、血栓23、化脓性炎时,渗出的炎性细胞主要是:( C)A、淋巴细胞B、酸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浆细胞24、寄生虫感染和变态反应时,渗出的炎性细胞主要是:(D )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浆细胞D、酸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25、多核巨细胞来源于:(B )A、上皮细胞B、巨噬细胞C、成纤维细胞D、淋巴细胞E、瘤细胞26、固膜性炎主要发生在:( B)A、皮肤B、粘膜C、浆膜D、肺脏E、肝脏27、卡他性炎是一种:( C)A、变质性炎B、增生性炎C、渗出性炎D、纤维素性炎E、浆液性炎28、蜂窝织炎是一种:(E )A 、增生性炎 B、变质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浆液性炎 E、化脓性炎29、变质性炎与变质性变化的主要区别是:(A )A、前者有炎性细胞,后者无B、前者无炎性细胞,后者有C、两者均无炎性细胞,但后者有纤维素渗出D、两者均有炎性细胞,但前者更多E、前者坏死严重 后者坏死轻微30、炎性细胞渗出的机理主要是:( B)A、血管通透性升高B、趋化作用C、血浆渗透降低D、血液状态改变E、血管壁破裂31、心肌发生变质性炎,眼观心脏呈:(D )A、绒毛心B、盔甲心C、固缩心D、虎斑心E、白斑心32、浮膜性炎的渗出物主要是:( D)A、浆液B、中性粒细胞C、巨噬细胞D、纤维素E、淋巴细胞33、乳头状瘤主要发生于:( C)A、肝脏B、结缔组织 C 、被覆上皮 D、肺脏 E、卵巢34、判定肿瘤良恶性的主要依据是:( D)A、肿瘤体积B、肿瘤色彩C、肿瘤质度D、瘤细胞的异型性E、肿瘤有无胞膜35、下列肿瘤中属于恶性肿瘤的是:( E)A、乳头状瘤B、纤维瘤C、脂肪瘤D、鼻腔腺肿E、黑色素瘤36、一般呈浸润性生长的肿瘤是:(D )A、纤维瘤B、纤维肉瘤C、骨髓瘤D、鳞状细胞癌E、乳头状瘤37、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最主要取决于:(D )A、肿瘤的大小B、肿瘤的色彩C、肿瘤的来源D、肿瘤发生的部位E、肿瘤生长时间的长短38、下列肿瘤中,可发生传移的是:( C)A、脂肪瘤B、腺瘤C、黑色素瘤D、纤维瘤E、乳头状瘤39、纤维瘤的生长方式是:(A )A、膨胀性生长B、外生性生长C、浸润性生长D、突起性生长E、弥散性生长40、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是指:(B )A、肿瘤细胞之间的形态差异B、与来源组织细胞的差异C、肿瘤细胞异常增大D、肿瘤细胞异常变小E、肿瘤细胞大小不一致41、鳞状细胞癌的生长方式是:(D )A、膨胀性生长B、外生性生长C、弥散性生长D、浸润性生长E、突起性生长42、创伤性心包炎的病变性质是:( D )A、浆液性炎B、纤维素性炎C、化脓性炎D、浆液--纤维素--化脓性炎E、增生性炎43、变质性心肌炎见于:(B )A、猪瘟B、口蹄疫C、猪肺疫D、猪丹毒E、猪弓浆虫病44、心内膜炎常见哪种疾病:(A )A、慢性猪丹毒B、慢性猪瘟C、慢性猪肺疫D、猪副伤寒E、猪水肿病45、、关于急性炎性脾肿的病变,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A、脾脏明显充血和淤血B、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坏死C、支持组织细胞变性坏死D、巨噬细胞大量增生E、浆液--纤维素渗出46、下列疾病中,哪一种可引起急性炎性脾肿:(A )A、急性猪副伤寒B、猪瘟C、结核病D、巴氏杆菌病E、布氏杆菌病47、出血性淋巴结炎多见于哪一种疾病:(B )A、猪弓浆虫病B、猪瘟C、布氏杆菌病D、大肠杆菌病E、慢性猪丹畜48、常见有“窦卡他”病变的淋巴结炎是:(E )A、单纯性淋巴结炎B、出血性淋巴结炎C、增生性淋巴结炎D、化脓性淋巴结炎E、坏死性淋巴结炎49、"大理石"样变是指:(A )A、出血性淋巴结炎B、增生性淋巴结炎C、坏死性淋巴结炎D、纤维性淋巴结炎E、单纯性淋巴结炎50、下列哪一项不是引起肺气肿的原因:( C)A、支气管完全堵塞B、支气管不完全堵塞C、吸气量急剧增加D、老年性肺组织弹力纤维降低E、慢性支气管炎51、引起纤维素性肺炎发生肝变的原因是:(B )A、肺泡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B、肺泡内大量纤维素渗出C、肺泡内大量浆液渗出D、肺泡壁上皮细胞脱落E、肺脏肉芽组织增生52、患肠炎的动物,随粪便排出的灰白色管状物主要成份是:(B )A、脱落的粘膜B、渗出的纤维素C、分泌的粘液D、渗出的炎细胞E、增生的结缔组织53、下列哪项不是肝硬化的典型病理变化:(D )A、结缔组织增生B、肝细胞变性坏死C、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及假小叶形成D、炎性细胞浸润E、小胆管样的新生肝细胞54、"大白肾"见于哪一种肾炎:(B )A、急性肾小球肾炎B、亚急性肾小球肾炎C、慢性肾小球肾炎D、间质性肾炎E、肾盂肾炎55、肾小球肾炎时,免疫复合物主要存在:( A)A、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B、血管腔内C、脏层上皮细胞内D、肾小球囊壁E、肾小球间质56、下列哪项不属于肾小球性肾炎的病变:(B )A、肾小球体积增大B、肾球壁细胞增生C、间质淋巴细胞增生D、肾小管上皮细胞透明变性E、肾小管内形成蛋白型57、非化脓性脑炎血管周围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是:( D)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巨噬细胞D、淋巴细胞E、浆细胞58、噬神经原的细胞是:(C )A、中性粒细胞B、巨噬细胞C、小胶质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上皮样细胞59、关于流行性猪巴氏杆菌病病理变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解析:P28260、急性禽巴氏杆菌病在肝脏常见:(?)解析:P28561、慢性猪副伤寒在肠道的病变是:(?)解析:P28862、成年母鸡的鸡白痢病变主要发生于:(?)解析:P29163、关于鸡大肠杆菌病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解析:P29764、增生性结核结节的多核巨细胞来源于:(?)解析:P32565、结核病灶中的坏死属于:(?)解析:P32566、猪瘟病毒经消化道感染,受侵最早的组织是:(?)解析:P358二、双项选择题1、慢性肝淤血时的镜检变化主要有:(A) (C)A、中央静脉、小叶间静脉和窦状隙扩张充满红细胞B、肝细胞坏死C、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萎缩D、间质结缔组织增生E、小胆管增生2、水肿发生的机理主要有两方面 它们是:(B)(D)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细胞间液成过多C、肾小管重吸收增加D、球--管失衡引起水、钠潴留E、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3、、细胞肿胀是指:(A )(D )A、细胞颗粒变性B、细胞脂肪变性C、细胞透明变性D、细胞水泡变性E、细胞肥大5、炎症局部的防御性反应要主表现为:(C )( E)A、变性B、坏死C、渗出D、萎缩E、增生6、具有活跃吞噬能力的炎性细胞是:(A )(E )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浆细胞D、酸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7、在炎症局部,纤维素渗出的作用是:(B )(D )A、稀释病原及其产生的毒素B、抑制病原体的扩散C、促进炎性细胞渗出D、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E、引起肉芽组织增生8、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A )(D )A、急性炎症早期B、病毒感染C、寄生虫感染D、化脓菌感染E、过敏性炎症9、淋巴细胞主要见于:( B)( D)A、细菌性炎B、病毒性炎C、寄生虫性炎D、慢性炎E、急性炎10、损伤后,具有活跃再生能力的细胞是:(A )(C )A、血管内皮细胞B、骨骼肌细胞C、腺上皮细胞D、神经细胞E、心肌细胞11、构成肉芽组织的主要细胞有:( C)( D)A、平滑肌细胞B、骨骼肌细胞C、成纤维细胞D、血管内皮细胞E、巨噬细胞12、下列哪些变化是机化造成的:( A)(E )A、胸膜粘连B、肺肝变C、"虎斑心"D、槟榔肝E、肺肉变13、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主要是:( B)(D )A、外生性生长B、浸润性生长C、膨胀性生长D、弥散性生长E、突起性生长14、生长在皮肤和粘膜的恶性肿瘤多呈:(C )(E )A、乳头状B、息肉状C、溃疡状D、结节状E、菜花状15、肿瘤的扩散方式通常有:(A )( D)A、直接蔓延B、间接蔓延C、沿组织间隙扩散D、传移E、浸润扩散16、属于恶性肿瘤的是:( B)(D )A、纤维瘤B、纤维肉瘤C、脂肪瘤D、黑色瘤E、腺瘤17、根据心内膜损伤程度和病变特征,心内膜炎通常分为:(C )(D )A、增生性心内膜炎B、渗出性心内膜炎C、疣状心内膜炎D、溃疡心内膜炎E、变质性心内膜炎18、实质性心肌炎浸润的炎性细胞是:(C )(D )A、中性粒细胞B、嗜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单核一巨噬细胞E、上皮细胞19、疣状心内膜炎的病变特征是: (A ) ( D)。
病理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病理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5c4ddc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b.png)
病理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病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疾病的发生原因B. 疾病的发生机制C. 疾病的临床表现D.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答案:B2. 细胞凋亡属于哪种类型的细胞死亡?A. 坏死B. 凋亡C. 自噬D. 程序性死亡答案:B3. 炎症反应中,哪种细胞是主要的效应细胞?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答案:B二、填空题4. 肿瘤的分级是根据肿瘤的_________来划分的。
答案:恶性程度5. 病理学中,_________是指细胞或组织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异常改变。
答案:病变三、简答题6. 简述病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案:病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发生机制、发展过程、病变特点以及病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可以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四、论述题7. 论述肿瘤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肿瘤可以根据其来源组织的不同分为上皮性肿瘤、间叶性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等。
上皮性肿瘤来源于上皮组织,如皮肤癌、乳腺癌等;间叶性肿瘤来源于间叶组织,如骨肉瘤、纤维肉瘤等;神经源性肿瘤来源于神经组织,如神经母细胞瘤等。
肿瘤还可以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转移性等特征。
五、案例分析题8. 患者,男性,45岁,因咳嗽、咳痰、胸痛就诊。
胸部X线显示右肺上叶有不规则阴影,经活检确诊为肺鳞状细胞癌。
请分析该病例的可能病因及病理变化。
答案:该病例可能的病因包括长期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等。
病理变化可能包括:肺组织内出现鳞状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肿瘤结节;肿瘤细胞破坏周围正常肺组织,导致组织结构紊乱;肿瘤可能侵犯支气管,引起咳嗽、咳痰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肿瘤可能侵犯胸膜,引起胸痛,甚至发生远处转移。
六、计算题9. 如果一个肿瘤细胞的体积增加了1倍,其直径增加了多少?答案:假设肿瘤细胞的初始直径为d,体积为V。
根据球体体积公式V=(4/3)πr^3,其中r为半径,当体积增加1倍时,新的体积为2V。
(完整版)病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病理学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550bf5a6c30c2258019e3a.png)
病理学试题库第一部分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一、是非题`1.湿性坏疽属液化性坏死,而干性坏疽属凝固性坏死。
()2.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 )3.不完全再生早期常以肉芽组织代替坏死组织。
( )4.纤维素样变性实质上就是纤维素样坏死。
()5.肉芽组织及肉芽肿内均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
( )6.脂肪变性有时也可以见于细胞外。
()7.气球样变性是脂肪变性的一种类型,制片过程中脂肪溶解,细胞呈气球样.( ) 8.脑组织坏死多属凝固性坏死.( )9.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
( )10.干酪样坏死的镜下特征是组织轮廓保持一段时间。
()11.骨再生能力弱,因此骨折后须固定。
( )12.坏疽是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特殊形态。
()13.萎缩的器官其体积均缩小。
()14.变性是指细胞内出现了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增多。
(正常物质异常蓄积)15.凡是组织器官的体积变小都称为萎缩。
( )16.气球样变,水变性、脂肪变性和纤维素样变性均属可复性的病变。
()17.结缔组织玻变在镜下可见一片模糊的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 均质 )18.生理性再生属完全再生,而病理性再生属于不完全再生。
()19.外周神经纤维损伤时,如其相连神经细胞未受损,可完全再生。
()20.骨和软骨的再生能力很强.故损伤后一般均能完全再生。
( )21.机体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是一种不可逆性的损伤. ( )22.干酪样坏死及脂肪坏死均属凝固性坏死. ( )23.骨折后骨组织可通过完全再生而修复。
()24.肺出血性梗死并腐败菌感染即为湿性坏疽。
( )25.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伴感染的伤口. ( )26.支气管粘膜上皮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属于适应性改变。
( )二、填空题1.骨折愈合的过程可分为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再塑四个阶段。
2.鳞状上皮化生最常见于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胃粘膜上皮 .3.Mallory4、机化与包裹、钙化。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f6ac6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c.png)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一、病理学基础知识1.1 病理学的定义病理学,这个词听上去有些生疏,但其实它就是研究疾病的科学。
简单来说,它帮我们理解生病时,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各种疾病,像癌症、心脏病,都是通过病理学来解析的。
医生通过观察组织样本、细胞形态,来揭示潜藏在身体深处的秘密。
听起来很高深,但其实它就像是解开谜团的侦探。
1.2 细胞的变化想象一下,细胞就像小工厂,正常运转时井然有序。
但一旦生病了,工厂就乱了套。
细胞开始变形、增殖,甚至死亡。
这些变化被称为“细胞变异”。
比如,肿瘤细胞常常无节制地增殖,结果就像失控的机器,最终影响到整个身体的健康。
细胞的变化就像一幅变幻莫测的画,让人惊叹又感到无奈。
二、常见病理现象2.1 炎症反应炎症就像身体的警报器,遇到问题立刻发出警告。
身体的免疫系统像警察一样赶到现场,试图消灭入侵的敌人。
这时候,红肿热痛都成了常客。
不过,炎症也可能是双刃剑,过度的炎症反应会损伤正常组织,反而导致更多的问题。
就像一场火灾,虽然是为了扑灭敌人,却可能把周围的房子烧得焦黑。
2.2 组织坏死组织坏死,简单说就是细胞的死亡。
想象一下,一座城市被孤立,断水断电,最终一片死寂。
这种情况下,身体某个部分的细胞失去活力,导致组织功能丧失。
比如心肌梗死,心脏的某个部分缺血,细胞无法获得氧气,最终只能“退休”。
这样的过程让人痛心,生命在这一刻仿佛被无情地抽离。
2.3 肿瘤的形成肿瘤,听起来就让人心里一紧。
它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良性肿瘤像个乖宝宝,生长缓慢,不会扩散。
而恶性肿瘤则像个魔鬼,疯狂扩张,侵犯周围组织,甚至转移到身体其他地方。
肿瘤细胞的行为就像一群不听话的孩子,想干嘛就干嘛,完全不顾后果。
早期发现肿瘤,就像及时发现了问题,能够尽快“叫停”。
三、病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3.1 诊断疾病病理学在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医生通过组织切片和细胞学检查,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
比如,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能够看出是良性还是恶性。
病理学知识整理(齐全)考试必备
![病理学知识整理(齐全)考试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2c4ef730ee06eff9aef8078a.png)
第一章:适应与损伤适应概念:适应是指局部组织与细胞在受到内外有害因素刺激时,在其承受能力范围内调整其代谢与功能的过程。
类型:⑴萎缩;⑵肥大;⑶增生; ⑷化生萎缩概念:指发育正常的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
常表现为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或数目减少而间质增生。
原理:组织细胞的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分类:⑴生理性萎缩:有些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发生的自然过程,如胸腺等。
⑵病理性萎缩:①营养不良性萎缩;②压迫性萎缩;③废用性萎缩;④去神经性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等。
结局:⑴萎缩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功能减低,细胞内可见有脂褐素沉着;⑵早期去除原因可恢复正常,长期持续可致细胞逐渐死亡消失肥大原理:细胞的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类型:①代偿性肥大:如运动员的肌肉发达(生理性肥大),高血压时的左心室肥大(病理性肥大)。
②内分泌性肥大:往往伴随有增生,如妊娠时的子宫平滑肌的肥大与哺乳期的乳腺肥大等增生概念:因器官组织内实质细胞数目的增多引起该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的现象。
原理: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加。
类型:①生理性增生;②病理性增生化生概念:指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
原理:可能与干细胞调控分化的基因重新编程有关,属于细胞的转型分化。
类型:①鳞状上皮化生:②肠上皮化生:③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化生织(骨化生)。
意义:化生的上皮在一定程度强化了局部抗御环境因子刺激的能力,但原先上皮所具有的功能却减弱了,此外,这类化生的上皮还可以发生异常增生,进而可发生恶变。
损伤概念:损伤是指各种损伤因素的作用,其强度或作用时间超出了局部组织、细胞的分类:根据损伤程度不同,可分为可逆性损伤与不可逆性损伤两种。
可逆性损伤概念:系指因代谢障碍细胞内或细胞间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虽为正常物质但其数量异常增多的现象,常伴随有功能下降。
类型:⑴细胞水肿;⑵脂肪变;⑶玻璃样变;⑷淀粉样变;⑸粘液样变;⑹病理性色素沉着;⑺病理性钙化。
结局:及时消除病因,变性的细胞可逐渐恢复,反之则演变为不可逆性损伤。
病理学考试复习资料,推荐汇总
![病理学考试复习资料,推荐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cc40536561252d380eb6e8c.png)
绪论1 病理学(pathology)①一门医学基础学科;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代谢和功能变化);③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防病治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2病理学研究方法?人体病理学ABC(大体、光镜最基本) 实验病理学3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医学之本:主干学科/桥梁学科 final diagnosis gold standard doctor`s doctor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1、适应性反应:肥大、萎缩、增生、化生细胞和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因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利于存活的生物学状态,称为适应(adaptation)。
细胞和组织遭受不能耐受的有害因子刺激时,发生结构(形态)上的退行性变化,称为损伤(injury)。
适应和损伤性变化都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病理改变。
1.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
其本质是该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
萎缩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种。
2.肥大hypertrophy组织、细胞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或同时数量增多引起。
肥大的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常有相应的增强,具有代偿意义。
3.增生hyperplasia器官、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
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增强的结果。
一股来说增生过程对机体起积极作用。
肥大与增生两者常同时出现。
4.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
化生并非由已分化的细胞直接转化为另一种细胞,而是由该处具有多方向分化功能的未分化细胞分化而成。
化生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和间叶细胞之问.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
化生的上皮可以恶变,如由被覆腺上皮的黏膜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损伤1)可逆性损伤类型:举例细胞水肿、脂肪变:心、肝、肾实质细胞玻璃样变: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细动脉壁病理性钙化:营养不良性钙化、转移性钙化淀粉样变、粘液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发生于细胞内: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病理性钙化发生于细胞外:玻璃样变、淀粉样变、粘液样变、病理性钙化、病理性色素沉着可逆性损伤,又称变性degeneration,变性是指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形态改变,表现为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某种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
病理学复习资料卷
![病理学复习资料卷](https://img.taocdn.com/s3/m/bf2c202acc7931b765ce1595.png)
病理学复习资料卷病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机化:2、血栓形成:3、梗死:4、栓塞:5、炎症介质:6、假膜性炎:7、炎性肉芽肿:8、肿瘤的异型性:9、原位癌: 10、癌前病变: 11、脱水:12、心力衰竭: 13、结核结节:二、填空1、疾病发展的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阶段2、细胞的死亡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形式。
3、萎缩器官的体积常___________,重量___________,色泽___________。
4、组织损伤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种.5、坏死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6、贫血性梗死灶形状与该器官________有关、脾、肾等器官梗死灶呈________形、心肌梗死灶呈________形。
7、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组织结构________、有________血液供应或______丰富的肺、肠等器官。
8、最常见的栓塞是________。
9、根据梗病灶内含血量的不同,一般将梗死分为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10、栓子的运行方向一般与________一致。
11、假膜性炎症发生于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炎症。
12、化脓性炎症因发生原因和部位不同、可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类型。
13、癌多经________转移、肉瘤多经________转移。
14、膨胀性生长的肿瘤,一般常形成________,与周围组织分界________,移动性大。
15、浸润性生长的肿瘤,不形成________,与周围组织分界________移动性小,手术后易复发。
16、全身水肿的分布特点是:心性水肿常首先出现于________、肾性水肿首先出现于_______________、肝性水肿常有________存在17、水肿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水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理学(考试必备资料)
![病理学(考试必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296d3ea524de518964b7d51.png)
1. 林木病害:林木是活的有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变动或其他生物的刺激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当环境的变动或某种刺激超出其适应能力范围时,林木的正常生理活动便受到干扰、破坏,对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起植株死亡,造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损失。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病害。
这一概念包含了两个重要的内容:1.病理变化是个过程,与损伤有区别;2.一个是生态方面,即林木本身的正常生长、发育或生存受到威胁;另个一是经济方面,即人们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2. 在这个生态体系中,直接导致生病的因素称为病原。
其他各种相关因素则视作环境因素(包含非生物性的和生物性的)或诱因。
引起林木病害的病原分为两大类: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生物性病原是指以林木为取食对象的寄生生物。
主要的生物性病原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寄生性种子,以及线虫、藻类和螨类等。
引起病害的真菌和细菌统称为病原菌。
3. 凡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都是有传染性的,因此称做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
非生物性病原包括不适于林木正常生活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组成等一系列因素。
凡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林木病害都是没有传染性的,故叫做非传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也称生理病害。
(只有病状)4. 各种植物对于不良因素的抗逆性或感受性各不相同,易于遭受侵袭的称为感病植物,对于寄生生物来说则称为寄主。
病害三大因素:寄主植物、病原和环境条件三者。
5. 林木生病后,所表现出来的肉眼或放大镜下可见的形态特征称为病状。
由病原物表现在病部的特征,称之为病症。
由营养体、繁殖体和产物构成。
气味也属于。
二者合称为病害的症状。
症状特点:1.病状先于病症出现,少数是病状,病症同时出现。
2.A潜伏侵染:有些病原物外部症状表现较少或不表现。
B 隐症现象:有些病害的症状在一定条件下会消失。
6.病害诊断特点:1特异性:一定的病害与一定的病原物相联系,每种病害的症状都是特有的,可以根据症状判断病害;2阶段性:病害的症状随时间发展而发生变化,初期、中期、末期往往不同,各有特点;3差异性:同一种病原物在同一寄主的不同部位和不同发育阶段,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所表现的症状可能不完全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或数量减小,间质增生_______2.凋亡:是活体内个别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表现形式,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细胞不自_______ 溶,无急性炎反应3.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炎性细胞侵润,肉眼____________ 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4.炎症介质:炎症过程中参与,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因子___________5.肿瘤:是机体的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机体局部的异常组织肿块,其形 ______ 成是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细胞生长调控发生严重紊乱的结果6.异型性: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相应的正常组织由不同程度的差异,病理学上将这__________ 种差异称为异型性7.风湿病: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累积全身结缔__________ 组织,呈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为X原纤维的变性和坏死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其共同特点为肺实质和小气道受损,导致慢性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和肺功能不全,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等疾病10、革囊胃:胃癌、胃壁癌细胞弥漫性侵润,导致胃壁增厚变硬,腔变小,黏膜邹壁消失,_____________ 似皮革,称之.Krukenberg瘤:胃肠道黏液x侵入卵巢表面浆膜,镜下见富于黏液的卵戒细胞x弥漫侵润,这种卵巢种植转移性肿瘤称为-- K rukenberg瘤11、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其基本表现是细胞器崩解一和蛋白质变性12、化生:一种成熟组织或细胞转化成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发生于源性细胞____13、心衰细胞:肺淤血中,肺泡腔除有水肿液及岀血外,还可见大量含有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称心衰细胞14、槟榔肝:慢性肝瘤肿,肝小叶中央因子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_______ 性呈黄色,致使肝的切面岀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15、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 ________ 的基本病理过程16、结核结节: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上皮样细胞、朗罕斯巨细胞加上外周局部__________ 聚集的淋巴细胞和力量反应性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构成17、假小叶: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 肝细胞团,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中央静脉确X,偏位或两个以上18、新月小体:肾小球上皮细胞增生和渗岀的单核细胞堆积成层,在肾球囊内毛细血管丛周---------- 围呈新月形或环形,常见于弥漫性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19、肉芽肿: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_______简答1、坏死的特点和类型及病理变化?------------------------------------特点:以自溶性变化位特点,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类型:①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小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状态A、干酪样坏死:多见于结核病时,镜下为颗粒状无结构红染物B、坏疽: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可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三种②液化性坏死:组织坏死后酶的消化作用占优势,坏死组织发生溶解、液化,常见于脓肿、脑软化等③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常见的坏死形式,镜下见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状无结构物质,染色性状似纤维素,见于风湿病、新月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A、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B、胞质红染、胞膜破裂、细胞解体C、间质内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液化、基质解聚D、坏死状周围或坏死灶内有急性炎反应(坏死的结局:a、坏死细胞自溶b、溶解吸收c、分离排岀、糜烂、溃疡、空洞、窦道痿管d、机化包裹e、钙化为营养不良性钙化4、肉芽组织结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幼稚的纤维结缔组织,肉眼呈红色,细颗粒样,柔软,状似肉芽,光镜下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组成,常伴有多少不等的各种炎细胞功能: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③、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5、创伤愈合的类型-----------------------一期愈合:特点:组织破坏范围小,出血渗出物少,创缘整齐,对和严密,无感染愈合时间短(1 —2周),瘢痕少举例:无菌手术切口二期愈合:特点:组织损伤范围大,创缘不整齐,渗出物多或伴有感染,愈合时间长,瘢痕大举例:感染伤口1、动脉性充血:即充血,由于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组织,器官内的动脉血液含量增多2、静脉性充血:即淤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 器官内血量增多(原因:①静脉受压②静脉腔阻塞③静脉神经调节麻痹,见于烧伤、冻伤④心力衰竭_ 病变后果:淤血器官肿胀,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表面呈暗红色或紫蓝色,镜下见淤血组织内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有时伴有水肿3、栓塞、栓子运动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岀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途径:①静脉系统及右心栓子②主动脉系统及左心栓子③X静脉系统栓子④交叉性栓塞⑤逆行性栓塞4、栓塞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A、血栓栓塞a、肺动脉栓塞b、体循环动脉栓塞B、脂肪栓塞C、气体栓塞a、空气栓塞b、减压痛D、羊水栓塞E、其他栓塞5、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统称为变质。
实质细胞长岀现变质,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凋亡、细胞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
间质细胞岀现的变质性变化包括黏液变性和纤维素性坏死。
变质由细胞因子直接作用,或由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反应产物直接引起,其代谢特点为物质分期代谢增强,局部酸中毒和炎症介质的释放②渗岀: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叫渗岀③增生: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实质细胞增生如鼻黏膜上皮细胞和腺体的增生,慢性肝炎中肝细胞增生,间质成分增生包括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与相应的生长因子的作用有关。
炎症增生具有限制炎症扩散和修复作用6、化脓性炎症的病理变化----------------------------------以中性粒细胞渗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其特点。
化脓性炎多由化脓菌感染所致,亦可由组织坏死继发感染产生。
其渗岀物——脓液中的中性粒细胞除极少数仍具有吞噬能力外,大多数已发生变性和坏死,脓细胞还含有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和少量浆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液浓稠,链球菌稀薄依病因发生部位分为:A、表面化浓和积浓:发生在黏膜和浆膜,中性粒细胞向黏膜表面渗岀B、蜂窝织炎:是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炎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表现为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侵润C、浓肿: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发生于皮下和内脏,由金葡萄球菌产生毒素,使局部组织坏死,继而大量中性粒细胞侵润,之后中性粒细胞崩解形成脓,并释放岀蛋白水解酶使坏死组织液化形成含有脓液的容腔7、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炎症渗岀所形成的渗岀液:蛋白质含量高,含有较多的细胞和细胞X片,比重高于 1.018,常外观涤浊,渗岀物的产生是血管壁通透性明显增加的结果单纯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漏岀液:蛋白质含量低,所含细胞和细胞碎片少;比重低于 1.018,外观清亮;其产生是血浆超滤的结果,无血管壁通透性的明显增加它们均可引起水肿或浆膜腔积液2、干性坏死与湿性坏死的对比干性坏死:湿性坏死动脉、静脉均阻塞发生条件:动脉阻塞,静脉通畅.部位:四肢末端内脏也可见四肢原因:蒸发,静脉通畅含量多特点:感染轻,干燥邹缩,感染严重,分界不清,恶臭呈黑色,分界清中毒症状明显,肿胀,呈深蓝色3、凋亡与坏死的区别凋亡坏死诱导因素生理及弱刺激强烈刺激细胞数量单个细胞丢失成群死亡膜完整性保持到晚期早期丧生基因组DNA有溶降解随机大分子合成一般需要不需要基因调控有无后果无炎症反应伴炎症发应意义生理和病理死亡病理性死亡1 •简述淤血的原因、病变及其结局。
(1)淤血的原因:①静脉受压;②静脉阻塞;③心力衰竭。
(2 )病变:1)肉眼:①淤血组织、器官体积增大;②呈暗红色③皮肤岀血时发绀,温度下降;2)镜下:①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充血;②有时伴水肿;③实质细胞变性。
3)结局:①淤血时间短可以恢复正常;②淤血时间长则组织器官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致淤血性水肿、体积增大、淤血性硬化2•描述梗死的病理变化。
(1 )贫血性梗死:1)肉眼:①外观呈锥体形,灰白色;②切面呈扇形;③边界清楚;④尖部朝向器官中心,底部靠近器官表面;⑤梗死周边可见充血、岀血带。
2 )镜下:①梗死区为凝固性坏死(脑为液化性坏死) ;②梗死边缘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③梗死边缘有充血和岀血等。
(2 )岀血性梗死:1 )肉眼:①梗死区呈暗红色或紫褐色;②有岀血;③失去光泽,质地脆弱;④边界较清;⑤肺的岀血性梗死的底部靠近肺膜、尖部指向肺门的锥形病灶。
2)镜下:①梗死区为凝固性坏死;②梗死区及边缘有明显的充血和岀血;③梗死边缘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等。
3.简述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三者相互关系。
(1 )概念:1)血栓形成:①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②血液成分凝固;③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2 )栓塞:①循环血液中;②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③阻塞血管腔的过程。
3)梗死:①动脉阻塞;②侧支循环不能代偿;③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
(2 )三者相互关系: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梗死(无足够侧支循环时发生) 。
4•简述栓塞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后果。
(1 )栓塞的类型:①血栓栓塞;②气体栓塞;③脂肪栓塞;④羊水栓塞;⑤其他如寄生虫及其虫卵栓塞,肿瘤细胞栓塞等。
(2 )后果:①肺动脉栓塞,可致肺岀血性梗死,甚至急性呼吸衰竭、心里衰竭而死亡;②脑动脉栓塞,可致脑梗死,呼吸中枢核心血管中枢的梗死可引起患者死亡;③肾动脉栓塞,可引起肾脏梗死;④脾动脉栓塞,可引起脾脏梗死;⑤肠系膜动脉栓塞,可致肠梗死,湿性坏疽形成;⑥ 肝动脉栓塞,可引起肝梗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