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计算应用题(八册)

合集下载

三步计算应用题及答案

三步计算应用题及答案

三步计算应用题及答案1.奶牛场平均每头牛每天吃12千克草。

照这样计算,25头牛3天一共吃多少千克草?(用两种方法解答。

)2.缝纫组有18人,平均每人每天做3套衣服,四月份工作25天,一共可以做多少套衣服?3.某工厂去年与今年的平均产值为92万元,今年比去年多10万元,问今年与去年的产值各是多少万元?4.小华家养了35只母鸡,4个月一共生了3640个蛋.平均1只母鸡1个月生多少个蛋(用两种方法分析解答)5.少年宫美术组有45个同学,3个月共创作出810幅画,平均每人每月创作了多少幅画?6.180个同学分两批参观美术展览.第一批分成5个小组,第二批分成4个小组,每组人数相等.每一批去了多少个同学?7.4台碾米机3小时碾米4800千克,1台碾米机8小时碾米多少千克?参考答案1.分析:第一种解法:先求25头牛1天吃多少千克草,再求25头牛3天吃多少千克草。

解:25头牛1天吃多少千克草?12×25=300(千克)25头牛3天吃多少千克草?300×3=900(千克)综合算式:12×25×3=300×3=900(千克)答:25头牛3天一共吃900千克草。

第二种解法:先求1头牛3天吃多少千克草,再求25头牛3天吃多少千克草。

解:1头牛3天吃多少千克草?12×3=36(千克)25头牛3天吃多少千克草?36×25=900(千克)综合算式:12×3×25=36×25=900(千克)答:25头牛3天一共吃900千克草。

2.分析:先求出18人一共工作多少天,再求18人四月份一共做多少套衣服。

综合算式解:3×(25×18)=1350(套)答:一共可以做1350套衣服。

3.分析:因为今年比去年多10万元,所以今年产值应比平均产值多(10÷2)万元,去年的产值应比平均产值少(10÷2)万元。

三步计算应用题(经典练习)

三步计算应用题(经典练习)

三步计算应用题1、张师傅工作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生产零件50个,王师傅工作了5小时,平均每小时生产零件36个。

两人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2、东方小学四年级有4个班,每班45人,五年级有5个班,每班48人。

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3、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2人。

每人为“希望工程”捐款5元。

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4、一个修配厂原来做52个配件,用钢材4160克,技术革新后,做46个同样的配件只用钢材3128克。

现在做一个配件比原来节省钢材多少克?5、水果商店上午卖出苹果375千克,下午又卖出300千克,这些苹果每箱15千克,这一天共卖出苹果多少箱?6、学校组织同学听科学家报告。

四年级有85人参加,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四年级的2倍,六年级参加的人数比四、五年级人数的总和还多5人。

六年级有多少人参加?7、人民路小学科技组有26人,数学组的人数比科技组的2倍少10人。

两个组共有多少人?8、蛋品商店第一天上午卖出鸡蛋450千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80千克;第二天卖出的数量是第一天的3倍。

第二天卖出多少千克?9、大丰乡要修一条长6000米的路,第一周修了1460米,第二周修的是第一周的2倍,余下的第三周完成。

第三周修多少米?10、甲乙两个修路队合修一条长225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25米,乙队每天修的是甲队的2倍,两个队共同修完这条公路,需要多少天?11、小林出差,乘汽车2小时,每小时行45千米,乘火车6小时,每小时行65千米,小林共行了多少千米?12、大华商场八月份上半月(15天)平均每天卖出洗衣粉69袋;下半月(16天)平均每天卖出洗衣粉75袋。

这个月一共卖出洗衣粉多少袋?13、一个锅炉原来15天烧煤615千克,改进操作工艺后5天烧煤155千克。

现在每天比原来可节约用煤多少千克?14、用一轴汽车运送化肥。

上午运4次,平均每次运3500千克;下午运5次,平均每天运3800千克。

下午比上午多运多少千克?15、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了225千米,一架飞机4小时飞行了2880千米。

三步计算应用题及答案

三步计算应用题及答案

三步计算应用题及答案三步计算应用题及答案一1.奶牛场平均每头牛每天吃12千克草。

照这样计算,25头牛3天一共吃多少千克草?(用两种方法解答。

)2.缝纫组有18人,平均每人每天做3套衣服,四月份工作25天,一共可以做多少套衣服?3.某工厂去年与今年的平均产值为92万元,今年比去年多10万元,问今年与去年的产值各是多少万元?4.小华家养了35只母鸡,4个月一共生了3640个蛋.平均1只母鸡1个月生多少个蛋(用两种方法分析解答)5.少年宫美术组有45个同学,3个月共创作出810 幅画,平均每人每月创作了多少幅画?6.180个同学分两批参观美术展览.第一批分成5个小组,第二批分成4个小组,每组人数相等.每一批去了多少个同学?7.4台碾米机3小时碾米4800千克,1台碾米机8小时碾米多少千克?参考答案1.分析:第一种解法:先求25头牛1天吃多少千克草,再求25头牛3天吃多少千克草。

解:25头牛1天吃多少千克草?12×25=300(千克)25头牛3天吃多少千克草?300×3=900(千克)综合算式:12×25×3=300×3=900(千克)答:25头牛3天一共吃900千克草。

第二种解法:先求1头牛3天吃多少千克草,再求25头牛3天吃多少千克草。

解:1头牛3天吃多少千克草?12×3=36(千克)25头牛3天吃多少千克草?36×25=900(千克)综合算式:12×3×25=36×25=900(千克)答:25头牛3天一共吃900千克草。

2.分析:先求出18人一共工作多少天,再求18人四月份一共做多少套衣服。

综合算式解:3×(25×18)=1350(套)答:一共可以做1350套衣服。

3.分析:因为今年比去年多10万元,所以今年产值应比平均产值多(10÷2)万元,去年的产值应比平均产值少(10÷2)万元。

四年级应用题简单字少,三步运算

四年级应用题简单字少,三步运算

四年级应用题(简单字少,三步运算)题目一)1、全校师生523人参加植树劳动,如果70人分成一组,那么最多够分成几组?2、用电脑录入一篇466个字的文章,红红每分钟能录入60个字,聪聪7分钟录完。

谁录入得快一些?3、王大爷的果园收获苹果358千克,梨270千克,李子196千克。

苹果每箱40千克,梨每箱30千克,李子每箱20千克。

算一算:装这几种水果,各需要多少个纸箱?4、在一条长为18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20米栽一棵。

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5、我们8个人用260元钱买门票,够吗?(你能用几种方法算呢?)6、这辆汽车每秒行18米,车的长度是18米,隧道长324米,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要用多长时间?7、春光粮油公司要出口680吨粮食,如果用22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如果选用17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8、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是546千米。

红红一家从石家庄开车到承德游览避暑山庄,如果平均每小时行驶78千米,上午8时出发,那么几时可以到达?9、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9米,宽是6米。

这块菜地一共收青菜972千克。

平均每平方米收青菜多少千克?10、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亚洲最高的电视塔,它的高度是468米。

一楼房有12层,高39米。

电视塔的高度相当于几个12层住宅楼的高度?11、王爷爷家养的4头奶牛每个星期产奶896千克,平均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呢?12、4辆汽车3次运水泥960袋,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水泥多少袋?13、(1)水波小学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安装12块玻璃,9间教室一共安装多少块玻璃?(2)杨柳小学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一共安装324块玻璃。

平均每个窗户安装多少块玻璃?14、小红买了2盒绿豆糕,一共重1千克。

每盒装有20块,平均每块重多少克?15、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

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

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6、白塔村计划修一条水渠,如果每天修16米,18天就能修完。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6篇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6篇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6篇《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15页例4素质教育目标:1、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能够理解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和事物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使之成为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1)请说说解题的思路和相应的算式。

(2)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2、教学例4:出示例题(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想一想:根据题里的条件,前面的线段图该怎样修改?所求问题在线段图上怎样表示?讨论题:(3)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比较简便。

3、引导概括解答应用题不但方法可以不一样,而且计算的步骤也不相同。

有的三步题可以用两步来解答。

这样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

所以解题时应该注意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进行解答。

4、综合与应用:(课件)5、板书教学内容:教科书例5及第19页“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2、能分步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分析比较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研究、讨论、试算,感知算理和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确定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四、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等。

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练习题:(出示口算卡片)56×2+5678×4—78168—17×4100—100÷5×32、复习题:读题,分析解题思路。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应用题(2)>应用题">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14页例3一、素质教育目标1、使学生学会分步解答含有四个已知条件的三步应用题,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接替思路,掌握接替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结合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二、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出发引出新课,运用知识迁移,指导学生学习新知。

2.引导学生试算,掌握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确定求某个问题需知道哪两个直接条件,进而确定解题步骤。

2.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四、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课件/数学幻灯片/.根据问题补充相应的条件并列式2.改(3)为下面习题。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

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这道题要求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哪些条件?缺少什么条件?要求学生直接补充四年级人数。

列式,分步解答。

(二)探究新知有个学生是这样补充的条件,同学们看一看,这道题你能不能解答呢?如果能解答,该怎样解答呢?课件/数学幻灯片/12.ppt">出示例3:(通过补充条件的练习,自然引出例题,可使学生容易建立起三步计算应用题与一步、两步计算应用题间的联系,进而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1) 、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与复习题的区别和联系。

(补充了两个条件,有四个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没有改变。

)(2) 、问:要想求“三、四年级共多少人”,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三年级有多少人?四年级有多少人?(3)、让学生自己解答。

(4)、想一想,如果把上题的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该怎样解答?4.反馈练习:“做一做”第2题。

(三)、课件/数学幻灯片/巩固发展1.练习四第1、2题先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

第二单元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第二单元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第二单元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学目的指要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连乘)1 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用两种方法解答。

2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数量关系。

二教学方法建议教学建议1。

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第6~7页上的内容,完成练习二中的题目。

2。

教学例1时,教师可先与学生共同研究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引出:1个人1天编16个5个人4天编?个然后,提问学生:要求5个人4天一共编多少个筐,可先算什么?引导学生想出:要求5个人四天编多少个筐,可以先算5个人1天编多少个筐。

启发学生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并写出第一步算的是什么和算式。

接着再问学生:再算什么?怎样算?根据学生的发言,写出第二步算的是什么和算式。

最后,让学生根据分步列式的解答步骤和计算方法写出综合算式。

教学第二种解法时,可以问学生:解答这道题还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想出:要求5个人4天编多少个筐,还可先算1个人4天编多少个筐,再算5个人4天一共编多少个筐。

用线段图表示。

启发学生自己说出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并写出算式,在此基础上再列出综合算式。

如果学生写出算式5×4×16,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算理。

算理明确的,可以用这种方法解答。

若讲不清算理,教师还应让学生用教材上的两种方法解答,防止学生只会计算,而不理解算理。

三教学过程设计(-)铺垫孕伏1 练习。

(卡片)81÷27 6400÷80 16×5×450+25×4 7×(20十40)(25×3-15)÷52。

应用题。

(1)编筐小组每人每天能编16个筐,照这样计算,5个人1天能编几个筐?(2)编筐小组每人每天能编16个筐,照这样计算,1个人4天能编几个筐?(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使学生感知到,利用“每人每天能编16个筐”这个已知条件既可求出“5个人1天能编几个筐”,又可求出“1个人4天能编几个筐”,已知条件既能与人数相联系,又能与天数相联系。

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应用题(三)

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应用题(三)

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应用题(三)1.看图列式,并计算。

2.应用题。

(1)某大学数学系的学生有掌上电脑文曲星37台,计算器的台数比文曲星的2倍还多15台,一共有多少台文曲星和计算器?(2)某车队有大轿车15辆,小汽车的辆数比大轿车的3倍还多4辆,这个车队小汽车比大轿车多多少辆?3.动脑筋。

停车场有小汽车24辆,如果小汽车的数量比大汽车的2倍还多4辆,小汽车有()辆。

练习二1.应用题。

(1)公园里有杨树135棵,柳树的棵数比杨树的3倍还多18棵,杨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2)东方小学四年级一班同学订阅杂志,订了15本《少年科学画报》,订《数学大世界》的比订《少年科学画报》的2倍还少4本,订这两种杂志一共有多少本?(3)光明小学一、二年级有210人,三、四年级的人数是一、二年级的2倍,五、六年级比三、四年级的人数多17人,五、六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2.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里。

(1)商店运来台灯180个,落地灯的个数比台灯的2倍还多35个,商店运来台灯和落地灯共多少台?正确列式是()。

①180×2+35=395(台)②180÷2+35=125(台)180+395=575(台) 180+125=305(台)(2)小红看一本《世界之最》,看了178页,剩下的比看了的一半还少8页。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正确的列式是()。

①178×2-8=348(页)②178÷2-8=81(页)178+348=526(页) 178+81=259(页)3.动脑筋。

小冬今年12岁,妈妈说:“现在我的年龄是你的3倍,()年后我的年龄是你的2倍?”请你猜一猜。

(三)[学习内容] 教材第43页,例3。

[学习要求] 1.理解“相遇问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方法。

2.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练习一1.根据每步提出的问题列式解答。

两艘客船同时从甲乙两个港口相对开出。

甲客船每小时行38千米,乙客船每小时行40千米,两客船经过12小时相遇,甲乙两港口相距多少千米?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1)甲客船1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甲、乙两客船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乙客船1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甲、乙两港口相距多少千米?(3)甲、乙两港口相距多少千米?列综合算式是:列综合算式是:2.应用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三步计算的应用题-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三步计算的应用题-ppt课件

(216÷3)÷(180÷5)
火车比汽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180÷5
汽车比火车每小时少行多少千米?
(2)四年级有多少人? 38 3 = 114(人)
(3)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60+114 =274(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74人。
做一做 :
少年宫装了8串彩色灯泡,每串15个。还装了6
串普通灯泡,每串20个,一共装了多少个灯泡

要求 一共装了多少个灯泡。
先求 装了多少个彩色灯泡。算式:
再求
算式:
最后求 装了多少个普通灯泡。算式:
15 8 =120(3;120 =240(个)
找朋友
一列火车3小时行216千米,一辆汽车5
小时行180千米。
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16÷3-180÷5
火车的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几倍?
216÷3
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3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
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
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每班40人
三年级

每班38人
四年级
共?人

怎样想?
要求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先求三年级有多少人,
再求四年级有多少人,最后求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三年级有多少人? 40 4 = 160(人)

三步计算应用题(八册)-word文档资料

三步计算应用题(八册)-word文档资料

三步计算应用题(八册)三步计算应用题(八册)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59页例1。

教学目的:1.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能凭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弄清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知识结构,并能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信息、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特点:应用题检验的方法。

教具准备:计算题辅助教学软件一套。

教学过程:一、引入1.生猜老师的年龄。

2.生提供信息:如果老师不直接告诉年龄,你能提供几条信息,使同学们从你所提供的信息中推算出老师的年龄吗?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展开,让学生灵活选择条件进行解答。

[说明:课的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开1.师提供信息。

同学们种树,三年级种了36棵,四年级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种的棵数比三、四两个年级种的总数少8棵。

(1)独立操作:你能用线段图把这几条信息表示出来吗?(2)指名回答: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五年级种的棵数怎么表示?(课件显示)(3)提问:这些信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如:四年级种的棵数,三、四年级共种的棵数,五年级种树的棵数,三个年级共种树的棵数等。

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课件在线段图的相应的位置上表示出来,并打上“?棵”。

一、二步计算的问题马上让学生口答。

)[说明:利用教师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习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2.尝试解答:五年级种树的棵数,即例1。

3.指名板演。

36+36x2-8 36x(2+l)-8=36+72-8 =36x3-8=108-8 =108-8=100(棵)=100(棵)答:五年级种树100棵。

4.学生说出两种解法的思路。

5.揭示课题: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小组讨论:如何来检验算式是否正确?7.交流汇报。

(1)把得数当作已知数,再算一遍:36+36x2-100=8(棵)正好符合原来的已知条件。

三步计算应用题及答案第一步乘法第二步减法第三步除法

三步计算应用题及答案第一步乘法第二步减法第三步除法

三步计算应用题及答案第一步乘法第二步减法第三步除法1、小亮读一本315页的故事书,每天读45页,读了3天,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几天读完?2、王强和妈妈参加“亲子阅读”活动,读一本有576页的故事书,王强每天读54页,读了4天,剩下的由妈妈6天读完,妈妈平均每天读多少页?3、四年级学生步行从学校到科技馆观看科技展览,全长1000米的路已经排队行走了13分钟,平均每分钟走40米,照这样计算,从学校到科技馆剩下的路还需要几分钟到达科技馆?4、小红在计算机上练习打字,一篇1200字的文章,她每分钟录入48个字,已经录入15分钟,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文章需要几分钟完成?5、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全长420千米,它每小时行驶60千米,已经行驶了4个小时,照这样速度,剩下的路程还需要几小时到达乙地?6、王大爷的果园里有490箱苹果,已经运走了4车,每车49箱,剩下的还需要几车运完?7、一辆汽车要行驶一段864千米的路程,已经行驶了5小时,每小时行驶72千米,剩下的路程还需要几小时行驶完?8、张老师有560元,一张单人桌56元,张老师已经买了6张,剩下的钱还能买几张单人桌?9、学校买篮球和足球用去1340元,篮球买了20个,篮球每个40元,足球每个45元,足球买了多少个?10、饭店运来大米960千克,运走了6车,每车120千克,剩下的每车运80千克,剩下的大米需要几车运完?三步计算应用题及答案第一步乘法第二步减法第三步除法1、45×3=135(页)315-135=180(页)180÷45=4(天)答:剩下的还要4天读完。

2、54×4=216(页)576-216=360(页)360÷6=60(页)答:妈妈平均每天读60页。

3、40×13=520(米)1000-520=480(米)480÷40=12(分)答:剩下的路还需要12分钟到达科技馆.4、48×15=720(个)1200-720=480(个)480÷48=10(分)答:剩下的文章需要10分钟完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应用题9篇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方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及推理能力.3.渗透比较、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教学重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1.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2.根据问题补充相应的条件并列式.(1)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台抽水机4小时浇地多少亩?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3: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三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1)读题,与复习题1题进行比较,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问:要想求“三、四年级共多少人”,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这两个条件题中直接告诉了吗?该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并引导学生画线段.(2)根据线段图,引导学生口述,教师书写小标题,形成板书.其他学生把书中第14页的空白填写完整.①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②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③三年级和四年级共多少人?160+114=274(人)答:三年级和四年级共274人.(3)引导总结:从问题入手,推想出能直接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再看这两个直接条件题中是不是直接给出了,如没有直接给出,再思考利用哪些条件可求出直接条件,进而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算什么.2.类推学习例4.(1)出示例4: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3天修完.第一天修了120米,第二天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2)分析题意,指名学生在原例题的线段图上标注所求问题.(3)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分步完成,指名学生板演,形成板书,最后集体订正.①第一队每天修多少米?120÷3=40(米)②第二队每天修多少米?102÷3=34(米)③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40-34=6(米)答: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6米.三、课堂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应用题的解法:分析这类应用题可以从问题入手,并先求出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四、巩固发展.1.少年宫装了8串彩色灯泡,每串15个.还安装了6串普通灯泡,每串20个,一共安装了多少个灯泡?(先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2.口头列算式解答,投影出示下图情景,分组根据图意补充条件,分别组成一步、两步、三步应用题,并请其他组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和芍药花共有多少盆?五、布置作业.商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有香蕉375千克,有桔子500千克.每25千克装一筐.香蕉比桔子少几筐?(用两种方法解)板书设计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教学目标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2.能分步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3.继续培养学生类推、分析、比较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确定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56×2+56= 78×4-22= 45÷(3+2×6)=168-17×4= 100-100÷5×3=(100-100÷5)×3=2.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四年级栽树棵数怎样求?为什么用“56×2”,你们是根据哪句话这样求的?二、探究新知.1.改复习题为例5: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讨论:你认为这道题的关键句是哪一句?(教师在“五年级栽的比四年级总数少10棵”下面画出曲线.)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4.根据线段图和题意,讨论思考:要求出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据什么这样说的?为什么?启发学生:“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能直接求出来吗?解答这道题,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5.通过交流汇报,确定解题思路,教师板书小标题,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形成板书:(1)四年级栽树多少棵?56×2=112(棵)(2)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56+112=168(棵)(3)五年级栽树多少棵?168-10=158(棵)答:五年级栽树158棵.6.反馈练习.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三、巩固发展.1.学校里有柳树36棵,松树比柳树少12棵,杨树的棵树等于松树和柳树总棵数的4倍.有杨树多少棵?同桌互相说这道题的关键句是什么,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2.狮子可以活40年,大象活的年数是狮子的2倍,海龟活的年数比大象活的年数的2倍还多20年.海龟能活多少年?(先画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计算)四、课堂小结.第一: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指出这类应用题是三步计算应用题.第二:解答此类应用题,要抓住关键语句,明确数量关系,通过分析关键语句确定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步骤.第三:提示同学,有的已知条件在解题时不止用一次.五、布置作业.学校组织数学比赛.五年级参加60人,四年级参加45人,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画图并计算)板书设计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3[案例]1、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师:请看题板,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新镇小学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生:三年级有多少人?四年级有多少人?三、四年级一共多少个班?三、四年级一共多少人?师:不错呀,提了这么多问题。

三步计算应用题(八册)

三步计算应用题(八册)

三步计算应用题(八册)引言三步计算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常见应用题形式,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八册教材中选取一些经典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进行讲解,并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和计算过程。

第一册题目一:小明和小红一共有8颗苹果,小明比小红多3颗苹果,请问小红有几颗苹果?解题步骤: 1. 假设小红有x颗苹果,则小明有x+3颗苹果。

2. 由题意可得方程:x + (x+3) = 8。

3. 解方程得x = 2。

4. 因此,小红有2颗苹果。

题目二: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2厘米,小明折断了铅笔的一半,请问剩下的铅笔有多长?解题步骤: 1. 设剩下的铅笔长度为x厘米。

2.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 + x/2 = 12。

3. 解方程得x = 8。

4. 因此,剩下的铅笔有8厘米长。

题目三:甲乙两个人一起修筑一座长城,甲修筑1/3,乙修筑1/4,剩下的由工人修筑,请问长城修筑完成后,工人修筑了多少?解题步骤: 1. 设工人修筑的长度为x。

2.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1/3 + 1/4 + x = 1。

3. 解方程得x = 5/12。

4. 因此,工人修筑了5/12的长度。

第二册题目一:一本书正文有240页,附录有20页,请问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解题步骤: 1. 设正文页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 + 20 = 240。

2. 解方程得x = 220。

3. 因此,这本书一共有220页。

题目二:小明一家去参观动物园,买票时爸爸买了3张成人票,妈妈买了2张学生票,小明买了1张儿童票,家庭套票包括2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请问一共花了多少钱?解题步骤: 1. 设成人票价格为x,学生票价格为y,儿童票价格为z。

2.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x + 2y + z = 2x + z。

3. 化简方程得2x + 2y = 0,可知成人票价格为0。

4.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2y + z = 0。

5. 解方程得y = 0,z = 0,因此,儿童票价格为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步计算应用题(八册)
三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59页例1。

教学目的:
1.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能凭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弄清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知识结构,并能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信息、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特点:应用题检验的方法。

教具准备:计算题辅助教学软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生猜老师的年龄。

2.生提供信息:如果老师不直接告诉年龄,你能提供几条信息,使同学们从你所提供的信息中推算出老师的年龄吗?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展开,让学生灵活选择条件进行解答。

[说明:课的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开
1.师提供信息。

同学们种树,三年级种了36棵,四年级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种的棵数比三、四两个年级种的总数少8棵。

[说明:利用教师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习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2.尝试解答:五年级种树的棵数,即例1。

3.指名板演。

36+36x2-836x
答:五年级种树100棵。

4.学生说出两种解法的思路。

5.揭示课题: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小组讨论:如何来检验算式是否正确?
7.交流汇报。

正好符合原来的已知条件。

2.选择题
A.60x2-20B.60÷2-20
C.60÷2+60-20D.60x2+60-20
A.600x3+100
B.600x3+l00-600
C.600x3+100+600
D.600x
3.小组合作,搜集生活中的信息,编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小组间交换做题并校对。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怎样解答一般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