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生-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之儒家基本理念与现代生活
![中国文化概论之儒家基本理念与现代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2d7b946e561252d380eb6e93.png)
八条目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 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 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 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 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 治而后天下平。” 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础和方法,后三者是 “修身”些现象,认清烦恼的本质原因 消除它们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在对生 活的热爱与追求方面 ,具有独特的意蕴,在 认识生命方面,更具特色。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我们可能拥有许多证书、学了许多知识,如历史知 识、文学知识、哲学知识等等。但证书的目的是为 了改善生活。所有知识中最根本的,是做人的知识, 认识自我的知识。知识有如大海,任何人都不可能 拥有全部,缺乏其中的某一种,对我们的生活并不 会构成太大影响。但我们不能不做人,不能缺乏做 人的知识。因为做人不可以请假,也不可以退休。 认识生命,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本。懂得如何做人, 才是任何人必不可少的知识。西方哲学将“认识你 自己”作为最高境界,如果不了解自己,只懂得向 外追求,只懂得赚钱、做学问,根本不可能获得幸 福。
让我们挑出几个方面稍作深入一 点的考察。
变化之一:专业分工越来越细,造成人的心 理机能的片面使用和发展。大工业导致非常精细 的专业分工,这种分工只要求生产者具有非常单 一的能力,并在该项能力方面有特别的发展。对 这种生产来说,生产者最好是只具有某一功能--比如专门焊接一批固定焊点---的“机械手”。他 的思想,情感,创造性等等都变成了多余的累赘。 从心理生活的丰富性,心理机能发展的全面性来 比较,一位狩猎社会的猎人甚至要比一位在流水 线上作业的现代工人要幸运的多。
变化之三: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传统家庭负 担着多重功能,如生产,生殖,保护,教育,消费 等等。以这多重功能为纽带,家庭结构比较牢度的 得以维系。但在现代社会里,家庭作为生产和消费 的基本单位的功能日益萎缩,其他一些功能也日益 社会化(如教育功能转移到学校,安全保护功能转 移到保险,社会福利,公安部门),家庭在人们生 活中的重要性开始下降。家庭破裂,重组的比例增 加,稳定性下降。
儒家文化与当下生活
![儒家文化与当下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10896a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1.png)
儒家文化与当下生活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当下社会,儒家文化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儒家文化对当下生活的影响体现在人们的行为准则和处世态度上。
儒家强调孝道、礼貌、诚信、忠恕等传统美德,这些美德贯穿于中国人的行为表现和社交交往中。
尊敬长辈、关心他人、遵守规矩、守信用,这些都是儒家文化的体现。
在当下的生活中,儒家文化对人们的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尊重他人,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儒家文化对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儒家重视教育,提倡“读书为礼,学习为仁”,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和对学子的要求。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教育体制,注重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情操,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会根据儒家的思想进行教育,教育子女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提倡正直诚实,注重学习和修养。
这些教育观念和方式,都是儒家文化对当下生活的深刻影响。
儒家文化还对家庭观念和社会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注重家庭和谐、家族传统,提倡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和睦。
在当下生活中,很多中国人仍然重视家庭观念,把家庭放在首位,尊重长辈,关心家庭成员的生活和感受。
儒家文化也影响了社会关系,提倡亲和、和谐的社交关系,强调以德服人,以诚待人。
在当下社会中,这种传统的社交方式仍然存在,人们注重维护社会关系,重视人际交往,提倡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
儒家文化对政治观念和治国理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仁政,提倡君子之治,注重政治家的仁德和治国理政。
在当下中国政治体制中,儒家思想仍然有所体现,政府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民生、民心,提倡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追求民主、法治,注重公平正义,尊重人权和尊严。
这些政治理念与儒家思想有着深刻的渊源,体现了儒家文化对当下治国理政的影响。
儒家与现代人生
![儒家与现代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64a26bff7c1cfad6195fa751.png)
于是,站在“人性向善”的基础上,人生之道自然就是“择善固执”,而人生理想除了“止于至善”还能有其他选择吗?明白这个道理并且努力实践,无异于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性,由此孕生的心得正是“悦乐精神”。一个人只要走在这样的正途上,不论他的遭遇是穷达顺逆,都不影响内心的喜悦与快乐。孔子描写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肯定颜渊的杰出之处在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到了孟子,依然不忘这种人人皆可获得的快乐,并且具体归结其契机在于真诚。他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个人若想快乐,则对万物一无所求,只须反省自己,觉察自己做到完全真诚。这还是人生之至乐呢。孔子说:“君子坦荡荡。”成为君子,是人人皆有同样的可能性的,全看自己是否立志而已。
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认为实践人生理想的主动力量在于人。他心目中的人是不分阶级、族群与贫富差异的,所以在得悉家中马厩失火时,他的当下反应是“曰:伤人乎?不问马。”因此推崇孔子为人文主义者,说他具有深刻的人道情怀,乃是合宜的判断。
问题在于:孔子所谓的“人”,一般都被认定为侧重于群体,这是正确的观察吗?譬如他的核心观念是“仁”,而“仁”字“从人从二”,自然不离人我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分辨:孔子是否注意到道德行为的主体是个人呢?答案是肯定的。
第二章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生
![第二章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9d8e6c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d.png)
当时,国际间,大国争雄,都想称霸 于诸侯。小国则朝不保夕,纷纷寻求宗 主国以求得庇护,因而国家之间,密谋 迭出,杀伐不断。各诸侯视周朝天子如 无物,世间根本无王道可言,武力,成 为最有发言权的代名词。整个“国际” 社会是王道衰微,霸道盛行。
而在鲁国内部,鲁国国政,此时也已 落入三桓之手,所谓鲁国国君,亦不过 是国家的一种象征而已。
概说
❖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这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 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
❖自孔子创立儒学以后,经过历代儒家学者的不断发展 与完善,建构了一套具有完整的理论架构的价值系统的 儒家文化思想体系。作为礼乐文化,它所充溢的“人文” 精神,尤其是道德理性,倍受统治者的青睐。
❖自汉武帝开始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 策,尔后,历代统治者及其思想家成功地将儒家文化编 织进社会生活,使之与中国古代宗法性社会结构融为一 体,形成了礼乐的大传统与民间信仰的小传统交相辉映 的局面。
在这些儒家派别之中,只有以祖述孔子为己 任的孟轲和荀卿为代表的两派,在一定程度上 对孔子思想既有所阐述,也有所补充、发展和 修正。
2.今文经学派的董仲舒——对原始孔子 思想的第一次大篡改
•(1)认为“三纲”、“五常”是天意所决。 •(2)认为“王权神授”是天命所定。 •(3)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天志所立。
3.今文经学派的衰落和儒、释、道的斗 争及其相互渗透
受到汉武帝赏识的、显赫一时的董仲舒今 文经学派,由于种种缺点、错误和其他原因, 为时不久,到东汉就逐步衰落了。
到了公元四世纪初,西晋的永嘉之乱,毁 灭了几乎所有的经学典籍。古文经因为简约, 儒生背得出,得以流传下来。
其后,魏晋的玄学和南北朝隋唐的道家、 佛学相继突起,与儒学相抗衡。儒、释、道三 种思想文化的斗争过程,也是相互渗透、相互 吸收的过程。
儒家思想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877f1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5.png)
儒家思想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影响古籍里的历史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现代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理念,强调人之为人应当有所追求和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
在现代社会,儒家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以及社会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在现代社会中,儒家文化的影响可以体现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上。
儒家崇尚的"中庸之道",即保持一种适度和均衡的生活状态,使人们能够追求平衡和和谐。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扰,儒家文化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静,追求均衡的生活。
通过修养品德、平和待人、注重身心健康等方式,儒家文化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舒缓压力、维持健康的心态。
其次,儒家文化对我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儒家强调"仁"的价值,即关爱与分享,要求人们善待他人,并尽己之力去帮助他人。
在现代社会中,儒家的"仁"观念仍然对我们的道德观念产生着指导作用。
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更加注重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追求公平和正义,在道德选择上更加考虑他人的利益,形成了和谐、宽容的社会氛围。
此外,儒家文化对社会关系的构建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主张"礼"的重要性,强调人际关系中的互相尊重和互助。
在现代社会,儒家文化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尊敬他人的权威和身份,注重与人的交往方式和社会礼仪。
这不仅有助于巩固人际关系,还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儒家文化还强调家庭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关注家庭和睦、孝敬父母、关心子女的教育和成长。
这种家庭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对培养下一代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社会团结和稳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现代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以及社会关系,提供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强调社会和谐与道德选择,促进了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一)
![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一)](https://img.taocdn.com/s3/m/ff58fb24647d27284b7351da.png)
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一)一、儒家文化儒家:孔子所开创的一个学派,有2500多年的历史一个长久的文化传统,必然有一个经典的内核,有一套经典的体系(一)“五经”“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到了汉武帝的时候,《乐经》失传,所以只有现在的“五经”《五经》跟儒家的关系春秋后期,孔子整理六部经典,并把它作为教授弟子的核心教材儒家是以传承“六经”作为最重要的一个文化责任使命儒家是传承三代文明的主要学派早期的70子及其后学,贤人七十,弟子三千,有72贤人,每天跟孔子讨论文化的传承中华文明有一个长久的、连续的传承,这个连续性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文化有这么大的融合力、凝聚力,很难得,这个融合力、凝聚力就从这个平淡无奇的儒家文化来不间断地传承文明和文化的载体,即所依存的政治实体,几千年来基本维持统一,这个统一性是独一无二的儒家经典的第一部分就是“五经”,它是一个文明的经典,就是中华文明经典儒家传承的不是狭隘的,只代表一家一派的观点,它传承下来的、积累下来的是中华文明“五经”体系到汉代以后就逐渐扩大到“十三经”(二)“四书”宋代出现了一套新的经典体系,开始跟“五经”并立,而且地位甚至超过了"五经",就是“四书”“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朱熹的《四书集注》元、明、清把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科举考试标准教科书答案“五经”和“四书”的区别(三)儒学的作用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而且这套核心价值观是跟中国人的历史文化的处境和存在的条件是相符的佛教不适合中国社会佛教是一个出世的宗教,包含很多真理,对于中国文化是一个挑战和冲击儒家是中国社会本土的文化,儒家一直在强烈地批评佛儒学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儒家的文化和价值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四)孔子是中华文明精神标志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几千年以来的中华文化发展中,特别是在近代以来的中华文明的重新建构中,已经成了中华文明的一个精神标志。
儒家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解读
![儒家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936b45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5.png)
儒家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解读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现代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人的修养、家庭伦理、社会和谐等方面,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本文将从教育、家庭伦理、社会和谐等方面解读儒家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首先,儒家文化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不可忽视。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体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这种价值观在现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儒家观念深植于国民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自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儒家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方法影响了中国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倡导了思维的深入、知识的宽广和实践的坚持。
此外,儒家强调师道传承和学生对师长的尊重,这种尊重和师生关系的建立也体现在现代教育中。
其次,儒家文化对家庭伦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儒家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并将家庭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
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包括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多重关系,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孝道和和谐相处。
现代社会中,尽管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仍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的家庭观念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孝道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追求子女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
此外,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也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和扶持,注重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再次,儒家文化对社会和谐的追求也对现代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提倡仁爱、和谐、中庸等价值观念,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的稳定。
在现代社会中,儒家的这些价值观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
例如,中国的社会道德建设,强调个体之间的互助和关心,倡导亲友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
此外,儒家的“礼”的思想也影响了现代社交礼仪的规范和行为规范,使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和和谐。
总之,儒家文化对现代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儒家强调个体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强调家庭的责任和和谐相处,对家庭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具有指导意义。
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生概要课件
![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生概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fa68c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c.png)
儒家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提倡通过自我反省和学习来提升个 人素质,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中个人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儒家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儒家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 ,不断吸收和融合了西方文化的 优秀元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
的新文化。
儒家文化在与佛教、道教等中国 本土文化的交流中,也相互借鉴 和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治国平天下
儒家文化认为个人的发展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个人应该关注国家 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儒家智慧在个人成长中的启示
仁爱与宽容
儒家智慧倡导仁爱和宽容,提醒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以和为贵,学会关爱他人、尊重 差异。这种智慧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处理问题时,应秉持公平和正义的原 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礼与社交规范
礼貌待人
在社交场合,应遵守基本的礼仪和 规范,尊重他人。
谦逊有礼
保持谦逊的态度,不自大、不炫耀 ,以礼待人。
热情好客
在接待客人时,应热情周到,尽地 主之谊。
遵守规矩
在公共场合,应遵守规定和规矩, 维护公共秩序。
智与个人成长
01
知识积累
06
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 合与创新
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儒家文化强调家庭和睦、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 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和谐。
儒家文化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时采取适度原 则,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中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宽恕与包容
面对他人的过失或错误,应学会宽恕和 包容,以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探讨儒家思想对人生的影响
![探讨儒家思想对人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cdcfc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4.png)
探讨儒家思想对人生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对人生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它以其独特的伦理观念和价值体系,塑造了中国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儒家思想对人生的影响,并深入了解其价值观和实践方法。
一、人性观与修身篇1. 人性本善:儒家思想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良好的道德潜质。
文章将从人性本善的基础出发,解释儒家思想如何鼓励个体发展道德品质,并呈现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强调了个体修身、家庭和谐、国家治理以及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本节将详细介绍儒家的修身观和家庭伦理,以及其对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影响。
二、仁德与人际关系篇1. 仁爱与和谐: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本部分将探讨仁与和谐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实践仁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 孝道与家庭伦理:儒家重视家庭的重要性,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养。
这一部分会详细解释儒家的孝道观念,并讨论孝道对于家庭关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三、教育与社会篇1. 教育的重要性: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塑造德才兼备的人。
本部分将探讨儒家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方法,并分析儒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2. 社会秩序与公平正义:儒家思想注重社会秩序的维护,强调公平正义的实现。
文章将分析儒家观点对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影响,并讨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践儒家的公平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全面探讨,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儒家思想对于个体修身、人际关系、家庭伦理、教育以及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影响,还能够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和现代的应用。
儒家思想以其与生俱来的人文关怀和普遍价值,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稳定的道德准则,并在当今世界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力。
我认为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爱、和谐、孝道、教育和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将继续影响人们的生活。
在今天的多元化社会中,我们可以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智慧,以构建更加和谐和进步的社会。
孔孟与现代人生
![孔孟与现代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c177ecfbba0d4a7302763aa1.png)
孔孟与现代人生
凭什么认为儒家的永恒因素是我们的希望所系?这不是出自民族感情,而是接受一项事实,就是儒家早已在过去的世代里,内化于中国人的家庭生活、社会规范、政治结构,以及人生信念中,因此对中国人来说,两千多年与儒家共同生存的经验是不能抹杀,也不必抹杀的,眼前的问题是:如何在现代化的挑战下,继续与儒家共同生存,并且生存得有意义?
第一步是回归儒家的原始精神,就是要暂时抛开历代以来对儒家的不同诠释与具体应用,使现代人的心灵可以直接涵泳儒家的学说。
这时我们不难发现:原来儒家以“人的存在”为焦点,延伸五方面的向度,深刻反省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超越界之间的关系这五种向度,这五种向度所会集成人之形象,即完整又周全,同时显示了开展的动力与安顿的条件。
第二步就要以现代人的观念与术语,配合实际的生活经验,清楚阐明儒家的旨趣。
然后我们发现,儒家不是教条,甚至无一语是不合理性的。
在这方面,笔者近年以来,反复解说的“人性向善论”,已经渐渐获得共鸣,使许多朋友觉得儒家亲切可喜,同时彰显了人性内在的底蕴以及奋斗上进的途径。
第三步则是具体的实践与应用。
若是无法知行合一,再好的思想也只是空中楼阁。
儒家对于个人自我在修身方面的期勉,自然是值得参酌奉行及细心体会的,但是问到儒家能否开出民主与法治,情况就
相当复杂了。
我的浅见是:民主与法治是人的存在所选择的合理方式,因此只要是正确洞识人的本性的学说,就不会背离这些方式。
儒家正是这种学说,所以它与民主法治是相顺的。
不仅如此,它还能济助民主法治之偏失。
评析《儒家与现代人生》
![评析《儒家与现代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91a8d75d27284b73f24250a7.png)
评析《儒家与现代人生》作者:张艺媛来源:《大观》2016年第01期摘要:儒家孔孟思想的结晶延续了两千多年,它的发展也已重新站在当代学者面前接受检验和品评。
略读此书,对儒家已成为念古思今的寄托思想确实也有些许感悟。
关键词:儒家;人性本善;人性向善一、儒家是宗教吗?在第一辑儒家与现代化中,有几篇写的是关于儒家和宗教的关系。
那么首先需辨明的是宗教何指?儒家又何指?按照我们的理解是崇奉孔孟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推崇中庸之道,注重仁政,重视伦常关系。
但是从宗教角度回答则是:尊礼仪,重祭祀,务实践,求根本关怀。
那么对于宗教,文中又是怎么来说明的呢?笔者写道:“以最扼要的方式来说宗教有四项条件:教义、仪式、规范、合理。
教义是陈述真理,直接论断宇宙与人生之根本真相……仪式针对人类的形质生命,如眼耳鼻舍身的需要,而有庆典、建筑、音乐、绘画、馨香等实体成就……规范提供戒律,亦即行善避恶的依凭准则,由此为世纪的道德行为奠下基础……合理则是指宗教必须向着理性开放……。
”且先不谈对儒家的诠释,若用宗教角度来看儒家,是否具备着四种形式呢?首先,儒家对于宇宙与人生的真相,显然有所论断……儒家的规范自成系统,并且就‘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来看,亦超越现世福报的相对考虑,合乎宗教的要求。
再就合理来看……既能尊重理性的潜力,又能显示向着超越界开放的胸襟。
至于仪式,“孔子与孟子珍惜传统的礼乐,表现‘述而不作’的态度,礼乐也满全他们对仪式的要求。
”若用这样的方式来看的话,说儒家是一种宗教也有合理之处。
事实上,任何一种超越凡人的哲学都会对人生有指引作用,似乎成为了评价标准,规范人人们的言行,使之行善避恶,共同追求崇高的目标。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所经历的每一个社会都曾需要过宗教来凝聚人心,并作为国家的合理立法依据来根植国土,基督教、伊斯兰教,甚至中国自汉代以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有所经历。
为了便于讨论,笔者将宗教分为高级宗教和低级宗教,更着重探讨高级宗教,书中写到:“高级宗教都肯定‘人不是至高的精神实体’。
儒家精神与我们的现代生活
![儒家精神与我们的现代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92bbce1159eef8c75fbfb3e3.png)
第二讲:儒家精神与我们的现代生活一、我辈为何反观传统文化1.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被颠覆科技异变,经济动荡,能源危机。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自己,今天之学者为人。
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困厄而作春秋。
大乱——大道——大哲——没有大哲的现代社会我们只能回到历史,寻找救世良方。
2.儒道产生的社会背景(西周诸侯征战,礼崩乐坏,为重建和谐社会,诸子展开大辩论,其中代表性的思想几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2.孔孟之道的发展史诞生于春秋战国创始人孔子,集大成者孟子,发展于董仲舒,勃兴于唐太宗“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带来盛唐气象,衰弱于明清,五四对孔孟之道的全面否定,复兴于现代,西方新儒学的兴起,韩国日本乃至马拉西亚一带,对孔子推崇备至。
3.南怀瑾: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到了,打到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
儒学,是人学,《说文解字》,儒,柔也,从人,需声。
从训诂学来看,就是从声音的角度解释字义。
从声音看,柔儒接近,从字形看,儒字代表声符和形符。
古汉语中,需,表声符,但是也表达意义,比如说,蠕,糯,相濡以沫,里面的需都表示柔软的意思。
而需要的需,则表示的意思是,则用两外一个需来解释,上面一个胡须的需,底下一个立正的立,这个字是等待的意思。
遇雨等待也。
遇雨就不走了么,不是我们要大道我们的目的。
天道:阴与阳,地道吗,柔与刚,人道,仁与义二、走近孔子1.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
祖籍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私人讲学之先。
2.生平概述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於陈蔡之间,於是反鲁。
论儒家经典与当代生活应用
![论儒家经典与当代生活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856e7b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c.png)
论儒家经典与当代生活应用“四书五经”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数千年来,它启迪了炎黄子孙对宇宙的深刻认识,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四书五经”作为儒家经典文化的代表,它以经世致用为核心,在推进中华文明中功不可没,但它毕竟是两千年前先哲们的思想,在今天看来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局限。
所以我们与时俱进,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其现代化,以便应用与当代生活。
“四书五经”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经,四书五经是孔子及孔子再传弟子所作,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作。
儒家经典与当代文化,生活息息相关。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治国,齐家,平天下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是追根溯源都是一个做人的问题,做一个贤德的人才会有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本领。
有了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大本领还担心不能在这个社会施展自己的抱负吗?怎样做一个的德,才兼备的人就是修身的范畴了,将自己修练成一个德才兼备适用于当代社会精英人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现在我们就用儒家经典来引导我们。
儒家倡导要成才,先成人,所谓成人就是要具有过人的德行,修身应当首先从德行下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与人之间应当平等,相互肯定才对,当你做每一件事情时,先舍生处地的反省,如果换了是我,我是否愿意别人这样做,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说明自己的做法绝对不宜对待别人,能互换位置地区考虑问题,自我反省,推己及人,这样才符合基本的道德准则。
做人要有以直抱怨,以德报德的胸怀,有德行的人不会意气用事,他们都是用公平正直来回报别人对他的怨恨,以恩德来报答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对比自己坏的人,我们不应该以恶治恶或者以暴制暴。
怨怨想报,这样下去自己便放弃了自己做人的原则,岂不变成了和他一样的人。
儒家和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儒家和文化及其现代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521e70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67.png)
儒家和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智慧的精髓,影响了数千年的历史进程。
其象征着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标准。
儒家的思想和理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
儒家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天赋才华,只需要通过学习和培养,就可以成为有贡献的社会成员。
个人追求的不仅是个人利益,而更是社会共同利益,强调知识、道德和自我修养,并倡导有德行的君子。
文化及其现代意义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强调文化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有着文化的人群才能创造出繁荣昌盛的社会和生活。
儒家提倡的文化包括文学艺术、道德教育、思想信仰、团结协作等等,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大量的文化产出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能够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儒家的思想和文化在现代社会也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复杂多元的社会中,如何遵循儒家思想所强调的道德准则与文化规范,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以温馨的心态对待人际关系,平等的与人交往;在职场上,注重团队合作、协作劳动,体谅员工、顾客的感受,并积极发掘他人的特长和优点;在文化交流上,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应接受和欣赏其他文化,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儒家思想和文化具有深厚而广泛的历史背景。
在现代社会中,弘扬儒家思想,传承儒家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是在这种思想和文化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创造出一个更为美好的社会和人类文明。
儒家人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儒家人文化及其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c404f1f5ba0d4a7302763ae8.png)
儒家人文化及其当代价值儒家文化是由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加以发扬光大,经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不断扩展充实,被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奉为正宗的一个学派。
儒家文化强调:其一、以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其二、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其四、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其五、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儒家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过程不能回避的问题。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
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
(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
(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
以孔子为首的传统儒家人文化,确实在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与共同心理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巨大的作用。
它对中国影响深远,而且飞越国界,传播到韩国、日本、东南亚、欧美及世界各地,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了解伟大中华民族宏富的民族文化底蕴;了解中华民族宽厚雄伟的伟大气魄和扶颠持危、见义勇为,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儒家文化这样一个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有需要我们学会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而儒家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
儒家文化在当代具有道德价值、教育价值、政治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91ade47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b.png)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是孔子思想,强调人
际关系的和谐、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对道德价值的高度关注。
在现代社会中,儒家思想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
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商业环境中。
儒家思想中强调了仁爱、诚信、忠实等价值观念,这些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
只有在这些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互信,提高社会的安全感和稳定性。
其次,儒家思想重视个人修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个人的自律性和自我管
理能力越来越重要。
儒家思想中的克己复礼、诚信守信等观念,同样对现代社会的自我提升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只有自我修养、自强不息,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发展。
最后,儒家思想高度关注道德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各种价值观念,对人们的人生追求、求知欲望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儒家思想中的敬天爱人、中和平衡等观念,同样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只有在这些价值观念
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稳定、自律、道德化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