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医临床路径眩晕(高血压)
最新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病(TCD: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 11 )。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年修订版)》。
2.证候诊断参照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证候:肝阳上亢证肾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窍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符合眩晕病,无多种兼杂证候的患者。
2.第一诊断符合原发性高血压1 级、2 级的初发或治疗未达标的患者。
3.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高血压3 级、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列入本路径。
5.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要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心电图(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案1.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 肝阳上亢主证:头晕目眩,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 编码:BNG070)(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及《实用中医内科学》中医病证部分》(2008 年)。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
第二版,2008 年)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临床常见证候:风痰上扰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痰瘀阻窍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
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 编码: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心电图(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颈(BAEP)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 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痰上扰证: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2)阴虚阳亢证: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3)肝火上炎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 编码:BNG07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2008 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医病证部分》。
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
二版,2008 年)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临床常见证候:风痰上扰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痰瘀阻窍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 编码: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心电图(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BAEP)、颈动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如颈椎X 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痰上扰证: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2)阴虚阳亢证: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3)肝火上炎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2015中医临床路径眩晕(高血压)
眩晕(高血压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编码: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ICD编码:I 10.x00)。
(二)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
次要症状:头重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软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2)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个体。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临床常见证候:1、阴虚阳亢证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
舌红苔薄,脉弦细。
2、肝阳上亢证症状:眩晕耳鸣、头痛,遇劳、恼怒加重,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3、痰湿壅盛证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腹胀,心悸失眠,口淡食少,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中医第一诊断为眩晕。
2.本方案适用于18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不适用于儿童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人群。
3.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编码: BNG070)的患者。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docx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眩晕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 : 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 TCD编码:BNG07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证部分》(2008 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008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 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临床常见证候:风痰上扰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痰瘀阻窍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 TCD编码 :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心电图(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 X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痰上扰证: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2)阴虚阳亢证: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完整版)眩晕临床路径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 编码:BNG07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 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 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临床常见证候:风痰上扰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痰瘀阻窍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 编码: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心电图(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 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痰上扰证: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2)阴虚阳亢证: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3)肝火上炎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编码:BNG07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临床常见证候:风痰上扰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痰瘀阻窍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编码: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17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心电图(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痰上扰证: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2)阴虚阳亢证: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3)肝火上炎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眩晕临床路径表
□复查电解质(必要时)
□对症处理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健康饮食教育
□协助医生完成中医特色疗法
□心理护理及精神调摄护理
□夜间巡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白班
小夜班
大夜班
医师
签名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分析表
填表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 住院号:_________
住院费用分析
住院总费用
药品费:
非药品费:
药品费
西药:
中成药:
中药:
床位费
检查费
治疗费
其他
病种质量控制分析
住院天数
实际住院天数:
延迟或提前出院原因:
治疗效果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入出院诊断符合
□是 □否 原因:
并发症
□是 □否 原因:
患者满意度
□是 □否 原因:
变异分析与整改措施
质控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__ 质控护士签名:_________________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3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完成入院记录
□常规辅助检查
□确定诊断
□安排三大常规、血生化、心电图、B超胸片等检查
□行颈动脉彩超、心脏彩超检查
□观察血压变化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完整版)眩晕临床路径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 编码:BNG07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 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 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临床常见证候:风痰上扰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痰瘀阻窍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 编码: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心电图(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 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痰上扰证: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2)阴虚阳亢证: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3)肝火上炎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眩晕病(TCD-10编码: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ICD-10 编码:I10.x00- I10.x14)。
(二)诊断依据。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2、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郑筱萸.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7-122)、《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胡元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9:51-57)。
本病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病性多虚实夹杂,虚多责之于肝肾阴虚,或阴损及阳;实多责之于肝火,阳亢,痰湿等上犯清窍。
证侯分型: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
(1)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2)阴虚阳亢证:眩晕,头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3)痰湿壅盛证:眩晕,头痛如裹,胸闷作恶,或呕吐痰涎,心悸失眠,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
(4)阴阳两虚证:眩晕,头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耳鸣,心悸气短,夜尿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5)冲任失调证:妇女月经来潮或更年期前后出现头痛,头晕,心烦,失眠,胁痛,全身不适等症,血压波动,舌淡,脉弦细。
(6)瘀血内阻证:头痛如刺,痛有定处,胸闷,心悸,手足麻木,夜间尤甚,舌暗,脉弦涩。
(三)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符合眩晕病(TCD-10编码:BNG070),无多种兼杂证候的住院患者。
眩晕临床路径
眩晕临床路径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眩晕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 编码:BNG07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 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 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临床常见证候:风痰上扰证阳亢证肝火上炎证痰瘀阻窍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 编码: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心电图(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 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痰上扰证: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 编码:BNG07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 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 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临床常见证候:风痰上扰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痰瘀阻窍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 编码: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心电图(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 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痰上扰证: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2)阴虚阳亢证: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3)肝火上炎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 编码:BNG07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2008 年)。
出版社,2009 年)(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
二版,2008 年)。
眩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晕临床常见证候:风痰上扰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痰瘀阻窍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
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 编码: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心电图(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 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痰上扰证: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2)阴虚阳亢证: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3)肝火上炎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本临床路径适用的对象。
中医诊断的第一诊断为眩晕病,而西医诊断的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疾病诊断方面,我们参照了XXX发布的《中医内
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XXX、XXX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
南(2010年修订版)》。
证候诊断方面,我们参照了XXX重
点专科协作组制订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并列出了常见证候,如肾气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和阴虚阳亢证。
治疗方案的选择也参照了该方案,针对原发性高血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选择适合的中医治疗方案。
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
进入路径标准包括符合眩
晕病和原发性高血压2级及以上的初发或治疗未达标的患者,同时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
对于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列入本路径。
在门诊检查项目方面,我们列出了必需的和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坐立位双上肢肱动脉血压、静息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高血压五项、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等。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包括尿微量白
蛋白、甲状腺功能、糖尿病三项、胸部正侧位片、颅脑CT或MR、24小时动态血压和选择磁共振、CTA或组织多普勒超声了解肾脏/肾动脉解剖。
在门诊检查项目方面,我们建议动态监测至少2天以上的诊所血压和(或)至少3天以上的家庭自测血压。
最后,我们强调了中医证候学观察的重要性,需要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并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高血压(血压升高)中医临床路径
高血压(血压升高)中医临床路径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帮助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提供一些指导。
一、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1. 高血压的中医病因观点根据中医理论,高血压的病因主要包括肝气郁结、肾阴虚、脾虚湿困等。
中医将高血压归为“病名”,并根据具体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2. 中医病机分析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调所致。
治疗应通过平衡阴阳、调理气血来改善病机,达到治疗的效果。
二、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的内容1. 诊断过程中医诊断高血压时,除了常规生物医学指标的测量,还应结合中医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等,对患者体质、舌苔、脉搏等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病因和病机。
2. 治疗原则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原则是调整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中药使用、针灸、艾灸、推拿等,个体化治疗以提高疗效。
3. 疗程管理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治疗需要持续进行。
中医强调疗程管理,包括调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复诊等,以维持治疗效果和预防病情恶化。
三、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的优势1. 个体化治疗中医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根据病因和病机的不同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 综合调理中医强调调整全身阴阳平衡、气血循环,综合调理身体,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3. 少副作用中药治疗和中医理疗方法相对安全,副作用较少,可以降低患者的药物负担和不良反应。
结论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提供个体化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改善健康状况。
然而,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之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医生,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1] 张明,李丽. 中医阴阳理论现代研究进展[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41(4): 261-264.[2] 谭纯杰. 中医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88): 91-92.[3] 雷光银. 肝郁气滞证与高血压的关系探究[J]. 医学综述,2018,24(10):1871-1872.。
中医临床路径
陇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临床路径
目录
内儿科:
1、眩晕(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临床路径
2、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
外一科:
1、肠痈(急性阑尾炎)中医临床路径
2、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
外二科:
1、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2、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3、骨断筋伤(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4、骨断筋伤(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5、腰痛病(腰椎管狭窄)中医临床路径
中医科:
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2、肩凝病(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
眼科:
1、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
2、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中医临床路径
妇产科:
1、“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
2、“自然分娩”临床路径。
眩晕临床路径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编码:BNGO7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 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眩晕临床常见证候:风痰上扰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痰瘀阻窍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编码: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心电图(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痰上扰证: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2)阴虚阳亢证: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3) 肝火上炎证:平肝潜阳, 清火息风。
(4) 痰瘀阻窍证:活血化痰, 通络开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中医临床路径眩晕(高血压)
眩晕(高血压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编码: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ICD编码:I 10.x00)。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
次要症状:头重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软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
(2)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个体。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临床常见证候:
1、阴虚阳亢证
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
舌红苔薄,脉弦细。
2、肝阳上亢证
症状:眩晕耳鸣、头痛,遇劳、恼怒加重,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3、痰湿壅盛证
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腹胀,心悸失眠,口淡食少,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中医第一诊断为眩晕。
2.本方案适用于18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不适用于儿童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人群。
3.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编码: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心电图、动态血压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胸片、颈椎X线片、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TCD、腹部彩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用口服中药汤剂
(1)阴虚阳亢证
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
舌红苔薄,脉弦细。
龙胆泻肝丸:9g bid
松龄血脉康:6粒 tid
(2)辨证选用中成药静滴:
生脉注射液 30ml qd
葛根素注射液 0.4 qd
天麻素注射液 0.6 qd
红花黄色素注射用 100mgqd
3.中医特色外治法
(1)耳穴压丸:心、耳神门、交感、角窝上。
每隔2天换贴一次,每次一耳,双耳交替,10天为一个疗程。
(2)拔罐:主穴选足太阳膀胱经大杼至膀胱俞;曲池,足三里。
肝火偏亢加阳陵泉;阴虚阳亢型加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穴。
每周拔3次,留罐时间15分钟,6次为一个疗程。
(3)中药足浴
双桑汤: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0-15克。
加水1000毫升,浸泡5-10分钟后,煎至600毫升,倒入浴盆中,待水温为40℃左右。
泡脚20-30分钟。
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牛膝钩藤汤:牛膝、钩藤各30克。
加水1000毫升,浸泡5-10分钟后,煎至600毫升,倒入浴盆中,待水温为40℃左右。
泡脚20-30分钟。
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4).高血压茶疗法
菊花茶:所用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三次。
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
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
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
同时经常饮用山楂茶,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
其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
荷叶茶:中医实践表明,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
同时,荷叶还是减脂去肥之良药。
治疗高血压的饮用方法是:用鲜
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
(5)穴位贴敷:丰隆、肝俞、大椎一日一贴 7天为一个疗程。
4.内科基础治疗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合理控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调节血压,支持对症等。
5.护理
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眩晕症状明显改善,基本痊愈。
2.病情稳定,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退出本路径。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眩晕(高血压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眩晕(TCD编码:BNG07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ICD-10编码:I10.x0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月日时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4天实际住院日: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