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散文(1)第12课我与地坛(节选)学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1) 第12课 我与地坛(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1) 第12课 我与地坛(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

第12课我与地坛(节选)◎诗海拾贝岩居僧赵师秀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赏析】赵师秀作诗,常追求“清”的美学趣味,故多写荒寒之景,凄清之情,冷寂之境。

首联交代诗题,“开扉在石层”,所谓僻之又僻,本意在避世,所以自然“尽日少人登”。

颔联描写鸟过藤动、藤动花落的情景,非常细腻。

在那样一个清寂的环境中,“过”字显然更能显出僧人的悠然自得,与世无争。

一个“寒”字,既是写实——树已枯而复绕之以藤,当然清寒;又是写意——以此烘托僧人的心迹之寂。

颈联承上更具体地来写僧人的生活。

煎茶而取冰下水,意在寄托情怀的高洁和心性的淡泊。

“香炷佛前灯”一句,呼应题目中“僧”字,这也是说其生活之清。

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故尾联结以向往之情。

这是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进一步突出主题,使全诗在结构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语林撷英史铁生名言1.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2.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

3.在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应该再加上“更美”。

4.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

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

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

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5.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6.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

7.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8.真实并不在我的心灵之外,在我的心灵之外并没有一种叫作真实的东西原原本本地待在那儿。

9.时间的伟大在于它永远能自圆其说。

10.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

11.丑弱的人和圆满的神之间,是信者永远的路。

◎作者卡片姓名史铁生生卒年1951~2010 籍贯北京相关资料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其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了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1万3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多个方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解读史铁生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领悟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引导学生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生观。

二探究文章的环境描写方法和富于哲理性的语言,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精读、略读,提取信息、自主探究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一文中环境描写的品读二文中哲理性语言的探究教学难点探究理解文中富于哲理的语言,领悟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方法整体指导法;讨论探究法课型整体感知——鉴赏感悟——拓展表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预习要求:熟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导入听音乐。

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明确:《命运》,贝多芬。

简介贝多芬: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古今中外像贝多芬这样与不公平的命运勇敢抗争并且成功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散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二、作者简介(略)三、明确教学目标1、解读课文,重点:环境描写,哲理性语言。

2、评价史铁生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从中获得启发四、解读第一部分,探究:作者如何与地坛解下不解之缘?产生了什么思考?问题:“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用原文回答)明确:“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失魂落魄的作者来到地坛正是为了摆脱这种骨髓中的痛苦。

那么,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了几个问题?找到了什么答案?把这些文字打上记号,看完后请同学们举手发言。

(请学生读出原文,并谈谈自己的见解;教师参与探究)作者在地坛思考的三个问题是在地坛景物的启示下初步解决的,这部分有几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体现了地坛的什么特点?分析景物描写与作者心境的关系。

我与地坛(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与地坛》(节选),让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经历和地坛对他的影响,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2. 培养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独特的写作技巧,如拟人、比喻等,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4. 通过讨论和写作,让学生思考自己与身边事物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和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我与地坛》(节选)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体会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 引导学生从文中汲取对生命的启示,思考自己与身边事物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刻哲理。

2. 学会运用作者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

3. 写作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升写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内容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讲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如拟人、比喻等。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从文中汲取对生命的启示。

5. 写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写作,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写作实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3. 评价学生的写作作品,检查学生对作者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4. 通过课后作业和长期观察,了解学生对生命思考和感恩心态的培养情况。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如《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全文)等,以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深度。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感情,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2.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手法,感悟生命的意义。

3. 提高学生朗读和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手法。

2. 感悟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感情。

2. 引导学生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提问:你们对地坛有什么印象?b. 学生分享对地坛的了解。

c. 教师简要介绍地坛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并与同学交流。

3. 课堂讨论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b. 学生分享对课文象征手法的理解。

c. 教师总结并板书象征手法的意义。

4. 感悟生命a.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b. 学生分享对生命意义的感悟。

c. 教师总结并板书生命意义的启示。

5. 朗读练习a.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b.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c. 学生展示朗读成果。

6.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7. 作业布置a. 学生课后编写一篇以地为主题的短文。

b.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象征手法,并尝试运用到创作中。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讨论如何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地坛,实地感受地坛的历史氛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七、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分析并总结每种象征手法的意义。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八、课堂实践1. 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创作一篇以地为主题的短文。

2. 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教师总结点评。

九、作业布置2. 学生继续练习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我与地坛》学案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我与地坛》学案

一、活动步骤:以指导阅读《拣稻穗》作为引导。

(一)导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散文的阅读理解。

2、回忆性散文的片段写作,注意内心描写。

能力目标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德育目标让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悟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并感受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二)、导学重点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并有自己的感悟。

(三)、导学难点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二、导入过程1.课前我们先听一段音乐,(播放音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首雄浑凝重激越而有昂扬的《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了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命运的人很多,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张海迪、海伦·凯勒等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史铁生图片)面对残疾,史铁生也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了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他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在国外出版。

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理解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感悟。

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

所以希望大家在课堂上能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2.简介作者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8岁去延安插队,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

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了下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了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一举成名,从残疾临时工成为一名专业作家。

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三单元 散文(1)12 我与地坛(节选)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三单元 散文(1)12 我与地坛(节选)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

12 我与地坛(节选)设计方案(一)总体设计[教材概述《我与地坛(节选)》被认为是当代少有的富有深度和力度的散文。

作者史铁生以质朴深挚的语言,沉静地向读者讲述了自己经受命运打击之后的心路历程,袒露了自己在地坛中多年静思人生之所得。

文章主要围绕生死、命运等人生终极命题展开,也涉及作者对亲情、爱等永恒话题的感悟。

情感深挚真诚,感人至深,文笔优美自然,既富有一种庄严恢弘的沉郁大气,又处处显现出一种哲学家般的思想光辉。

《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1.3万字。

原文篇幅较长,课文节选的是第一和第六部分。

与其他教材相异的是,编者在选辑编排课文时,并不是以突出人生思考和亲情感悟两条线索为出发点,而是将侧重点放在了思考人生,感悟作者面对厄运的态度这一层面。

对于缺少人生阅历和足够思悟能力的高一学生来说,这篇文章的思想深度及其略显沉重的语言是一个不小的障碍。

但对于自我心灵的审视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是每一个人将不得不从事的工作。

因此,如果能在充分调动学生人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为人熟知的相关例子,引导学生品味出文章思想之醇美和语言之优美,则这样的一节课将是学生人生路上难得的精神洗礼。

思路方法由于文章阅读量大,在课程设置上又只是一篇拓展性阅读的文章,不宜丛生枝节,讲得过于繁杂。

因此教学设计应力求凝练简洁,通过对几个核心的问题的设置与研讨来突出品味思想内涵和品赏写景语言两个重点。

本文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扫除阅读障碍,把握文章大意。

其次,通过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相关的写景语言,交流讨论,了解“我”与“地坛”之间的关系,并品味沉静、优美的语言。

再次将研读重点放于课文第二部分,结合为人熟知的名人与厄运作顽强抗争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史铁生面对人生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尝试对生命之意义作有价值的追索。

最后,作为对文章的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由人及己,学会面对自己的人生,面对不测的命运。

拟安排2课时。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我与地坛》(节选)。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3)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学会珍惜和感恩。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与地坛》(节选)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 讨论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我与地坛》(节选)的阅读与理解。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讨论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把握。

(2)对作者观点和情感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对某个地方的特别情感,例如家乡、母校等。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这个地方的故事和感受。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与地坛》(节选)。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3. 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共识。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进行小组分享,互相交流。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2)学生参与小组合作项目,以展示的形式表达对某个地方的特别情感和记忆。

2. 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对小组合作项目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我与地坛(节选)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节选)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此时我在这园中己找到“该不该结束我的生命”的答案
我——燃起生的希望,开始珍视生命
40秒
(三)第三处:古园的景物,构成排比,这些看似伤感的景物背后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可以看出地坛是看似寂静、落寞,实则生气盎然,展现着生命的永恒
可以看出我是充满希望,抗争命运、活出精彩
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请你结合“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在园中景象的感召下,“我”明白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降临之前,我们都应努力活着,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
是的,“对彼岸的搁置,就是对此岸的珍重”,在这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来到之前“,我们都应尽力追求,尽兴活着、活得漂亮、活出精彩,努力让自己的生命焕发生机。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梳理散文写作思路、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以及探究文章主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学习史铁生所传递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情感,感悟人生。了解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如何才能实现生命的意义。理解自然天地与生命哲思的关系。
40秒以内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鉴赏地坛中写景段落,由浅入深地依次发现地坛的不同特点,从而体会到作者眼中的地坛蕴含的人生哲理,并对于本文的借景抒情、寓理于景的写作艺术有了切身的体会。实现了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学习过程中,经过有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到位,加以点拨之后,学生对于自然天地与生命哲思理解都比较深入。
然而野草荒藤尚能“自在坦荡”,我却不能。
我——苦闷、绝望
70秒
(二)第二处:课文第五段

《我与地坛》学案

《我与地坛》学案

《我与地坛》学案一、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3、感悟作者有“生”到“死”的复杂情感,形成健康的生命观。

体验“母爱”的崇高与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二、教学重难点1、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2、感悟母爱的崇高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认识作者: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借助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写作着的心魂。

———史铁生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

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地坛。

残垣断壁所显现出的历史沧桑,让他充分感受到时间的永恒,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和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人的微不足道及个人遭际的无常和偶然。

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让一个不幸的人获得了解脱,得到了灵魂的皈依。

在这里,史铁生参透了生命的真谛,彻悟了人生的意义,完成了一次最艰难的思想飞跃。

(三)预习检查1、注音,写字坍圮熨帖宿命亘古不变隽永倔强嘈杂玉砌雕栏捋着焦灼荒芜剥蚀tuí墙kè守教huìcù然2、若给文本这两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可怎样拟写?(四)文本探究1、阅读1-3段: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2、读第3、5两段的景物描写,思考:地坛具有怎样的特点?3、“我”与“地坛”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二者有何相似点?4、第七段写了什么景物,给你带来什么感悟?5、景物描写的作用6、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7、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8、思考:两个部分,一写地坛,一写母亲,二者究竟有什么关联?(五)小结史铁生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在地坛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使躁动的心走向宁静;在一次一次地寻求中,终于体悟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自己的车辙与母亲的足迹在这个荒芜而又充满生机的园子中融为一体,成为永恒。

高中语文:3.12 我与地坛节选 学案1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3.12 我与地坛节选 学案1粤教版必修1

《我与地坛》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情感轨迹。

2、体会景物描写的情味,学习作者语言表达技巧。

3、体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

【自读提示】思考下列问题,整体把握文章。

1、作者截瘫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2、母亲的行为,写了那些?母亲的心理活动,作者何以知之?【检查预习】给加点字注音:剥.蚀()柏.树()恍惚..()隽.永()猝.然()坍圮..()恪.守()隽.秀()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熨帖..:意蕴:宿命:恪守:亘.古不变:窸窸窣窣....:【关于作者】史铁生,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赴某某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回潜心于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

作品以关切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

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研读课文】速读全文,课文两部分的记叙对象有什么不同?(一)、第一部分()1、“我”与地坛的关系如何?是地坛的什么特征最先打动了“我”?3、地坛与作者有什么相似点?它又有什么特点?4、概括作者悟出的生死问题的真谛。

荒芜的园中的景物对作者了悟人生真谛有什么作用?5、“死”的问题解决后,作者为何还“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6、作者对地坛的感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二)、第二部分()1、本部分主要突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第三自然段的“设想”有何好处?3、课文最后一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有何深意?此处的“车辙”“脚印”又可做何解?4、如果文章第一部分是作者对于生死问题的了悟,那么本部分作者又是在思考什么?(三)本文语言很有特点,“创新精神”值得学习。

不少语句很新鲜,很奇崛,但又是语言规X所允许的。

举例: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

高中语文必修Ⅰ第12课《我与地坛(节选)》导学稿(学生版)

高中语文必修Ⅰ第12课《我与地坛(节选)》导学稿(学生版)

高一语文学科导学稿(学生版)一.课题:《我与地坛(节选)》(粤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2课)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情况及其主要作品;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体味文中有深刻内涵的句子的含义。

2.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品味本文自传体的散文风格。

3.体味作者对于生与死的理解和面对命运做出的选择所显示出的顽强精神。

三.教学重点: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并有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难点:熟读课文,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自主【作者简介】史铁生:当代作家,曾任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1951年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

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景点作品”。

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

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2010年12月31日病逝于北京。

【写作背景】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

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

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

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

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

作者在21岁时下肢不幸瘫痪,青春韶华,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

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下他来到了北京的地坛公园,地坛的树阴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静想苦思,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

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12课 我与地坛(节选) 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12课 我与地坛(节选) 导学案

《我与地坛》(节选)导学案课前自主导学基础梳理1.字音辨识单音字炫耀(àn)亘古(gèn)坍圮(tān)(pǐ)恪守(kè) 窸窣(xī)(sū) 譬如(pì)灼热(úo) 恓惶(xī)(á) 迄今(qì)耽搁(ɡē) 尴尬(gān)(gà) 罪孽(è)福祉(ǐ) 祈祷(qí)(dǎo)2.字形辨认3.词语辨析(1)临近·邻近两者都有“靠近、接近”的意思。

“临近”指(时间、地区)靠近,接近“邻近”指位置接近,附近。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刘刚性格内向,平时不爱户外活动,来到大学一年多了,直到临近(临近/邻近)2012年寒假的一个周末,才被舍友约着去了一趟邻近(临近/邻近)学校的省体育馆。

(2)滑稽·幽默两者都是形容词,形容人的语言动作等。

“滑稽”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有时候含有贬义。

“幽默”指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在“中华行暨第十二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乌克兰的幽默(滑稽/幽默)演员用丰富而滑稽(滑稽/幽默)的肢体语言,为观众带来阵阵笑声。

4.熟语运用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他做什么事情都会未雨绸缪,所以在各种困难、危险面前,他总是优哉游哉,决不手足无措。

(×)请说明理由:“优哉游哉”,形容生活悠闲自在,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2)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请说明理由:“身临其境”,指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3)债务危机已经拖累得整个欧洲的经济增长放缓,德、法这样的强国尚还可以坚挺,但像西班牙这样的国家就算勒紧腰带也是朝不保夕。

(√)请说明理由:“朝不保夕”,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也可以形容生活极端困难或病情十分严重。

相关知识作者名片轮椅作家——史铁生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节选)》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节选)》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背景及其创作《我与地坛》的背景。

掌握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和篇章结构。

分析并解读文本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文本,提升语文素养。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感恩之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我与地坛》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解读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作者史铁生的介绍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地坛作为写作的对象?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问题。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包括作文和练习题,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我与地坛》的整体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4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自主学习第二课时:合作学习,解读象征意义第三课时:深入分析文本,联系个人感悟第四课时:总结与评价,布置课后作业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我与地坛》中的具体案例,如作者与地坛的情感联系、对母亲的怀念等,来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2.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写作等方法,体验作者的情感,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单元12我与地坛(节选)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单元12我与地坛(节选)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与地坛》是粤教版必修一《我与地坛》第三单元第12课。

这一单元选编了五课六篇散文,这是第五篇。

本单元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不同时代的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

这些散文都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抒写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学习这个单元的文章,让学生学会对细节的关注与把握,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生活,丰富自己的眼界和情感,增强自己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在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生活中品出滋味。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作品,写于1989年,全文共七各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文章内容涉及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深邃而透辟,在感情处理上沉郁而厚重,文笔优美而坦诚,提供了品读分析的多种资源。

课文分析可以考虑以作者感情为中心。

全文的整体感情是:追寻,解答。

课文节选的是第一和第六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是追寻的开始,后半部分是答案的初现。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级学生,在初中也学习了散文,可是对文章的深层次解读的能力还是欠缺,因此老师要把握散文作品的基本规律,要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把握和赏析散文,就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了。

教师要让自己进入意境,对作品有深刻透彻的理解,才能带领学生走进作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真揣摩,不仅要联系上下文的关键语句,还联系文章的中心和情感倾向细心领会,从画面出发,读出话里的意思,读出深藏其中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1.以标题为切入点,理清文章的思路以及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把握关键语句,仔细品读文章,读出深藏其中的情感。

3.通过赏析文章的景物描写,让学生把握文章情感,体会借景抒情的文章特色及其作用。

四、教法选择:1.从文章标题入手。

一部好的作品,标题犹如画龙所点之睛,文学作品的标题直接影响作品内容的表达和阅读的效果。

因此,在赏析理解文章时,抓住标题的关键词“我”、“地坛”以及“与”三个关键词,理清思路,抽丝剥茧,把握文章内容。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精读课文,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手法;
4.深入解读文章中的主题思想,探讨作者对生活、命运和人生的感悟;
5.学会从多角度欣赏散文,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6.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领会史铁生散文的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对文本的分析解读能力,掌握文章结构、语言特色及其表达手法;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选自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
1.作者史铁生的生平背景及创作特点介绍;
2.《我与地坛》的文学地位及其在当代文学中的影响;
课后拓展
-阅读材料:《我与地坛》全文
-视频资源:史铁生的生平纪录片
-相关作品:史铁生的其他散文作品,如《病隙碎笔》、《命若琴弦》等
-评论文章:关于《我与地坛》的文学评论和研究文章
-对比阅读:其他作家关于生命、命运主题的散文作品,如余华的《活着》、贾平凹的《废都》等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要求
-阅读全文:鼓励学生阅读《我与地坛》的全文,以更全面地理解史铁生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文学背景知识的拓展:学生对作者生平及文学地位的认知有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拓展相关知识。
举例解释:
-在挖掘文本深层含义时,通过讨论和思考问题,如“地坛在作者心中象征着什么?”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方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作品,如探讨作者观点的当代意义,或比较其他作家对类似主题的处理方式。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12课《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12课《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品味作者沉静、抒情的语言,学习、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截瘫后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3、体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难点:寻找线索,把握文意,感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由此去理解文章的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第一部分(从地坛中感悟生命)教学内容:1、熟读课文,通过品味本文几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对生死的感悟。

2、通过学习,培养正确的生死观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体味生命的崇高和庄严美。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悟作者对生死的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听音乐。

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学生回答:《命运》和贝多芬。

简介贝多芬: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了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幻灯片展示)世界上有多少个朝圣者,就有多少条朝圣路。

每个人正是靠着自己孤独的追求加入人类精神传统的,而只要你的确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历史上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看他如何艰难而又执着的在自己的朝圣路上勇往直前的。

二、走进史铁生(幻灯片展示史铁生的照片):铁生(1951——2010年),生于北京,十八岁去18岁去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代表作还有《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合欢树》等。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节选)》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节选)》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节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与地坛》中的经典段落。

(2)能够分析作者史铁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能够解读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提高审美情趣。

(3)运用想象力,感受地坛的古韵和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关注人生,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我与地坛》全文。

(2)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解读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教学难点:(1)文本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哲理。

(2)作者对地坛的描写手法及象征意义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文本魅力。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评价。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地坛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体验,教师点评引导。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四、作业布置1. 背诵《我与地坛》中的经典段落。

2. 写一篇关于亲情体验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中的情感。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文本的奥秘。

4.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高中语文必修一:3.12《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3.12《我与地坛》教案

一、情境导入(听音乐《命运交响曲》,大约2分钟)[导语设计]师:请同学们伴着《命运》交响曲,观看残奥会精彩画面,感受情境。

同学们,当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骤然响起,当残奥会的精彩画面再次浮现在我们眼前,你们有什么感想呢?是否也和我一样,心灵为之一震呢?我想,震撼我们的不仅仅是《命运》的悲壮与夺冠的骄傲,更是所有成绩背后,那些身残志坚者与命运抗争的伟力。

面对不幸,他们没有屈服,没有颓废,而是“扼住命运的喉咙”,奋起拼搏,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检查预习(一)(史铁生画像)师:哪位同学能将你查阅到的有关史铁生的资料介绍一下?生: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务农,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

他在做了七年临时工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合欢树》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三年前,在轮椅上坐了三十个年头的史铁生,生活中不但没有出现奇迹,反而又有新的灾难临,由于双肾功能衰竭,从此以后,他必须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但他仍能忍受病痛折磨,写下了新作《病隙碎笔》。

(二)师:我们知道命运对史铁生是不公平的,但(他却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

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配乐朗诵)二十一岁,正值青春年华,却高位截瘫,(轮椅)史铁生为此苦闷、彷徨,甚至多次想到(自杀,“我为什么要生?我怎样去活?”)但最终他还是直面苦难,顽强地活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获奖作品)。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坚韧史铁生当生命伴着岁月的流水悄然逝去的时候,你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吗?在繁忙而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你观察过“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的微小身影吗?你曾经细心地体会母爱中那种欲言又止,欲爱却住的矛盾情景吗?你曾感受过那种含悲不露,沉默痛苦的伟大的母爱吗?“我美丽,因为我思想。

”身残志坚的当代作家史铁生用自己刻骨的体验与异于常人的细腻情感在本课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真谛和伟大母爱中最痛苦最动人的一面!他告诉我们,生命是美丽的,是多姿多彩的,不论上天先前对你是否公平,是生命,总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1.文学常识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

10月18日根据史铁生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改编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该剧由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

他从不曾屈服于命运,双腿无法在现实中行走,就让思想在笔尖上行走。

面对着只剩下残垣断壁的地坛,他探求、叩问,一次次向灵魂深处进发,他的人生从不曾务虚,而是充实的、充满战斗精神的一生。

他的离开,是文学和思想的共同伤痛。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我与地坛(节选)◎诗海拾贝岩居僧赵师秀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赏析】赵师秀作诗,常追求“清”的美学趣味,故多写荒寒之景,凄清之情,冷寂之境。

首联交代诗题,“开扉在石层”,所谓僻之又僻,本意在避世,所以自然“尽日少人登”。

颔联描写鸟过藤动、藤动花落的情景,非常细腻。

在那样一个清寂的环境中,“过”字显然更能显出僧人的悠然自得,与世无争。

一个“寒”字,既是写实——树已枯而复绕之以藤,当然清寒;又是写意——以此烘托僧人的心迹之寂。

颈联承上更具体地来写僧人的生活。

煎茶而取冰下水,意在寄托情怀的高洁和心性的淡泊。

“香炷佛前灯”一句,呼应题目中“僧”字,这也是说其生活之清。

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故尾联结以向往之情。

这是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进一步突出主题,使全诗在结构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语林撷英史铁生名言1.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2.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

3.在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应该再加上“更美”。

4.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

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

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

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5.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6.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

7.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8.真实并不在我的心灵之外,在我的心灵之外并没有一种叫作真实的东西原原本本地待在那儿。

9.时间的伟大在于它永远能自圆其说。

10.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

11.丑弱的人和圆满的神之间,是信者永远的路。

◎作者卡片姓名史铁生生卒年1951~2010籍贯北京相关资料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其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了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1万3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多个方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作“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

地坛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

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偶然间“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

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一、字音辨识1.单音字坍圮..(tān)(pǐ)亘.古(ɡèn)窸窣..(xī)(sū)瞬.间(shùn) 嘈.杂(cáo) 譬.如(pì)福祉.(zhǐ) 耽.搁(dān)2.多音字剥剥.蚀bō切切.除qiē剥.皮bāo迫切.qiè琢 雕琢.zhuó 熨 熨.帖 yù 琢.磨 zuó 熨.斗 yùn 稍稍.微 shāo 抢抢.购 qiǎnɡ 稍.息 shào 呼天抢.地 qiānɡ 二、字形辨认 ⎩⎪⎨⎪⎧yuán(缘)分yuàn(掾)属不容置huì(喙) ⎩⎪⎨⎪⎧屋yán(檐)zhān(瞻)仰shàn(赡)养⎩⎪⎨⎪⎧lǚ(捋)胡须fú(浮)躁饿piǎo(殍) ⎩⎪⎨⎪⎧sì(肆)意yì(肄)业zhào(肇)事⎩⎪⎨⎪⎧妥tiē(帖)tiē(贴)近zhān(沾)湿 ⎩⎪⎨⎪⎧xī(恓)惶sǎ(洒)脱qī(栖)身三、词语辨析1.遭受 遭遇 遭受:指受到不幸或损害。

遭遇:碰上或遇到敌人、不幸或不顺利的事;遇到的事情(多指不幸的)。

2.身临其境 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多指亲自去体验。

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加否定副词“非”“不”表示否定,还可以用作“想”的状语。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形容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四、词语积累1.雕栏玉砌: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2.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为失常的样子。

3.绞尽脑汁:形容费尽脑筋。

4.朝不保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

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1.“我”为什么经常到地坛去?[我的理解] “我”两条腿残废了,找不到人生的出路,就到地坛去逃避现实的世界。

2.“我”在地坛做些什么?[我的理解] 思考人生,尝试写作。

3.文脉梳理我与 地坛(节选)⎩⎪⎨⎪⎧⎭⎪⎬⎪⎫第一部分 写“我”与地坛⎩⎪⎨⎪⎧地坛的荒凉冷清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园子给“我”的启示第二部分 园神给“我”提出的问题⎩⎪⎨⎪⎧要不要去死为什么要活下去为什么要写作园神告诉“我”答案生命的感悟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名师指津] 从摇着轮椅进入园中,考虑“我”的精神状态。

根据第六段回答第二问。

[我的理解] 精神状态:失魂落魄、颓废、迷惘、困惑。

“我”在思考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2.“我”与地坛的关系如何?[名师指津] 从“我”与地坛的缘分、从地坛得到的启示等方面回答。

[我的理解] 地坛离“我”家很近,“我”与地坛似乎很有缘分。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

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3.第一部分最后一段,作者用了六个“譬如”来描写地坛里的景物。

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是为了说明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名师指津] 紧扣六个“譬如”前的那句话(结合前文)回答第一问;第二问从修辞手法和其作用方面回答。

[我的理解] 作者用六个“譬如”来说明“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它固守自己的本色,印证着古园历久而弥新的活力,这种活力正是作者参悟的自然法则下生生不息的自然生命力的所在,它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从表现手法上讲,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可以使文章更有气势,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

4.地坛是作者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作者感悟生命意识的“导师”,地坛和作者的相同点是什么?作者从地坛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名师指津] 从他们共同的遭遇方面作答。

[我的理解]相同点 启 示 地坛 曾经庄严神圣的地坛被人们遗忘了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我”虽然残疾但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 史铁生 双腿残废的“我”似乎被世间遗弃了[名师指津] 注意课文第一部分第七段的前半部分。

[我的理解] 在“死”的问题解决后,作者接下来就要思考如何“活”的问题,而活的问题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地坛中的景物向作者昭示着各种可能性,吸引着作者去解答。

6.作者在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中,为什么还细致地描写了地坛中的小生命的活动?[名师指津] 结合文章第一部分第五段内容,从这些小生命给作者的启迪方面考虑,填写下表。

[我的理解]瓢虫写作者的思考状态:想累了,歇一会儿,忽然走神了蝉蜕经历了一场思想的“蝉蜕”,一种新生,痛苦之后的新生露水生命短暂,但也有它的坦荡,也有它的辉煌草木生长感到生命的顽强、可敬、可爱,卑微的生命也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它们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这是否矛盾?为什么?[名师指津] 重点解说“不衰败”,从园子里小生命的生存状态方面作答。

[我的理解] 不矛盾。

因为进入史铁生眼中的是些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都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关注它们,可是它们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正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园子才不再“衰败”。

“荒芜”是历史的见证,“并不衰败”则是现实的真实。

不衰败的现实使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生命进行抗争。

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写法指导怎样才能把景物描写得生动传神?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精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

只有抓住特征写景物,才能做到“真”,才能让读者看完以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景物。

2.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

契诃夫认为:“风景描写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它能像音乐或者由音乐伴奏的朗诵,向读者传达这样那样心情的时候,才合适,才不至于把局面弄糟。

”3.要体现地方色彩。

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

”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加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的地方的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加知识。

”4.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

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

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着我之色彩”,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然景物,使所写的景物直接渗透出作者的感情。

◎范文示例在一块废墟上,有一处地方是红蚂蚁的山寨。

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的蚂蚁,它们为了生存,只好用不道德的办法去掠夺黑蚂蚁的儿女,把它们养在自己家里,将来这些被它们占为己有的蚂蚁就永远沦为了奴隶。

夏天的下午,我时常看见红蚂蚁出征的队伍,这队伍大约有五、六码长。

当它们看见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前面的队伍出现一阵忙乱。

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走。

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就长驱直入地进入到小蚂蚁的卧室里,把它们抱出了巢穴。

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有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最终黑蚂蚁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被强盗们把自己的孩子抢走。

走出人生的困境史铁生双腿瘫痪,身患重疾,在经历过苦闷与彷徨之后,他开始发奋创作,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等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

1985年以来,他开始思考人的命运,并认识到“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

史铁生虽然无法用双脚站立行走,但他的思想却“走”得很远。

萧伯纳说:“生命的道路在于把地狱变为天堂,把人变为上帝,在于在那‘苦难的山谷’里点起一盏万年灯,普照大千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