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0124140054)
重庆大学城乡规划专硕培养方案
重庆大学城乡规划专硕培养方案培养单位建筑学院研究1、城乡规划与设计;2、城市发展史与遗产保护规划;3、住房方向与社区发展规划;4、生态城市规划;5、城乡规划管理培养目标:适应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对于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城市规划领域中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城乡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领域实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城乡规划专门人才。
学制:2.5~3年课程设置:突出城乡规划实践导向,充分反映城乡规划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
培养计划:全日制学习方式,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习和学位论文并重的培养方式。
采用导师组集体培养和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组中会吸收城市规划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
1、专业课程学习(1~1.5年),课程重视和加强与城乡规划实践的关联性,培养学生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实务能力。
2、专业实习(0.5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城市规划设计机构或城域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实习,实习结束后,研究生应提交一套专业实习图纸和实习报告,实习报告5000字以上,并由相关单位出及具专业实习证明。
由校外、校内导师共同鉴定,评定成绩,给予学分。
3、学位论文工作(1年),学位论文应面向城多规划实践中的案例研要究,或与较为重要的规划设计项目相结合,着重体现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求理论、方法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论文字数不得少于40000字。
4、来自大学本科非城市规划专业或尚未通过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还应在第1至第3学期内,补修城市规划专业本科阶段的若干门核心课程。
5、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必须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1篇以上的学术论文(待刊不算);如果在SCI、El、S.S.CI、CS.S.CI检索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1篇以上的学术论文(待刊不算),研究生可以是第二作者。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政策分析与决策能力:掌握国家、地方城乡规划相关政策法规,能够对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决策提供依据。
2.规划编制与设计能力:能够独立拟定城乡规划报告、设计规划方案,具备城乡规划编制与设计的能力。
3.城乡规划监测与评估能力:能够对已实施城乡规划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并解决问题。
4.城乡空间分析与设计能力:具备城乡空间分析和设计的能力,能够进行城乡规划的整体布局和空间优化。
5.项目管理与协调能力:能够组织并协调城乡规划项目,管理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二、课程设置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城乡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学等,以深入理解城乡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技术方法课程:包括城乡规划设计方法、城市数据分析与空间统计、城市规划软件操作等,以掌握城乡规划专业的具体操作方法。
3.实践教学:包括实地调研、实际项目规划编制等,通过实际场景训练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4.选修课程:提供一些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能力培养1.实习实训:规定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训,与实际城乡规划工作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2.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城乡规划项目设计,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实际项目参与:鼓励学生参与实际城乡规划项目,与专业人士合作,亲身感受实践工作的乐趣和挑战。
四、评估与认证1.学业评估:通过课堂考试、实践报告、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能力。
2.实践评估:通过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成果的评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职业认证:鼓励学生参加相关城乡规划职业认证考试,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实施机制1.建立专业发展指导委员会:由行业内专家和教授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制定全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专业发展进行指导。
2.定期组织专业研讨会:在每个学年末举行一次专业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对专业发展进行讲座和讨论,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养。
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特色具有理科特色的工学硕士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1)具有工程技术设计素质与技能,胜任城市规划设计工作;(2)具有地理科学理论基础和区域科学、城市科学学术素养,能从事城市发展研究;(3)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培养能应用人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广泛知识基础的复合型城市规划设计人才。
二、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宽的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富于创新能力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高级人才。
要求研究生做到:(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法纪,品行端正,求实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2)牢固掌握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坚实理论基础知识和有关科学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初步掌握第二外语;(3)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研究方向(1)城乡规划理论与哲学(2)区域发展与规划(3)城乡规划与设计(4)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5)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6)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7)城乡规划管理四、招生对象1.城市规划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2.从事城市规划工作或相近专业工作四年以上,有实践经验的同等学力人员;五、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3年。
最长年限为4年。
六、课程设置本专业学分构成为:学位课(A+B+C)=21学分;选修课(D1+D2)≧(8+3)学分;总分≧32学分。
备注:1.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相关通知,A类中“自然辩证法等选修课程”是指“《自然辩证法概论》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3门,我校要求硕士生须在其中任选1门。
2.非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及同等学力入学者为36学分,须补修本科专业核心课和指定选修课(具体课程可咨询本科教务员),合计4学分。
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要求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具备较扎实的城乡规划学理论基础知识;2.具备较强的规划设计和分析能力;3.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能;4.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和综合素质;5.具备一定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城市规划原理、城乡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设计及空间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等。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城市与乡村发展理论、城市与乡村规划实践、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环境与资源管理、城乡地理信息系统等。
(3)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可以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
2.实践环节(1)实习实践:通过实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课程设计:开设实践性课程设计,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规划设计,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研训练(1)科研导论:培养学生系统的科研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科研的基本方法和理论。
(2)科研项目: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研究的素质。
4.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口试和答辩,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与城乡规划学相关,具有一定的学术或实践价值。
三、培养模式和方法1.教学模式(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研究型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讨论:通过讲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习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培养保障措施1.师资保障:拥有一支具备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可以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和学术上的支持。
天津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校内编号:一级学科:培养单位:一、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一级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本专业1963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研究生,1981年首批经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点。
城市规划系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0人(含博士生导师)。
本专业在研究生教育和科研领域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好评。
本专业研究生教育秉承天津大学“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原则,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中注重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社会,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有: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社区发展与住房建设、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管理等。
二、培养目标城乡规划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学术研究素养为目标,在研究方向上聚焦学科发展前沿,聚焦社会重大需求,为国家培养从事科学研究、高端技术管理、建设策划与咨询、国家高等教育师资等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采用课程学习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生培养年限为2.5年,课程学习时间为1.0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课程学习的总学分应不少于28学分。
其中,核心课不少于15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3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其中,本科为四年制非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的总学分应不少于33学分。
其中,核心课不少于15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8学分(补修本科专业课程5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五、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写作应符合天津大学关于学位论文写作的相关规定,必须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当前城乡规划学科前沿和导师研究方向,并应了解国内外学科最新动态,要有创新意识,开题应在第三学期末以前完成,用于论文写作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城乡规划培养方案
城乡规划培养方案引言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和乡村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的一项工作。
城乡规划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
为了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来从事城乡规划工作,需要制定一套全面而合理的培养方案。
本文将探讨城乡规划培养方案的内容和目标。
一、培养目标城乡规划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城乡规划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熟悉城乡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城乡规划的理论基础有扎实的掌握,包括城市设计、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2. 掌握规划工具和技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城乡规划相关的软件和工具,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规划模拟软件等。
3. 具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和实习,熟悉城乡规划的实践操作流程,并能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4.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进行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的能力,以便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协调和合作。
二、课程设置1. 城乡规划理论课程:包括城市规划原理、乡村振兴战略、城市设计等,用于提供学生对城乡规划理论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2. 专业实践课程:通过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城乡规划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相关学科课程: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规划、交通规划等课程,用于培养学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4. 社会科学课程: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等课程,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社会科学素养,帮助他们从社会和环境的角度来思考城乡规划问题。
三、实践教学城乡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环节。
具体的实践教学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城市和乡村的实地考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区的城乡规划现状和问题。
2. 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城乡规划项目,让他们亲自参与到项目中去,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城乡规划专业(卓越)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
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学科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2802学制、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与毕业要求最低学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毕业要求最低学分:185.5学分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主干学科:城乡规划相近专业:建筑学、景观学、艺术设计院部负责人:胡跃进审核:汪小飞校长:汪建利日期:2015年8月1、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地方历史文化,能在专业规划设计机构、管理机构、研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的开发与管理、研究与教育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专业培养服务于基层和地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2)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工程设计能力,踏实肯干,安心基层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3)培养市场急需的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人才;(4)在教学环节和内容上增加徽派建筑和徽州古村落规划的相关内容,体现城市规划专业的实用性和地方性;(5)专业方向定位于以培养学生的小城镇规划与设计能力为主。
2、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城乡规划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城乡规划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适当处理城乡规划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遗产的相互关系,并具备将这些元素统一表现在规划设计上的基本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1)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2)具有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规划编制和管理能力、规划设计与创新能力、交往沟通与表达能力;(3)具有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4)具有自我学习和职业发展的能力。
3、理论教学体系专业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设计、素描1、工程测量、建筑构造、色彩1、建筑力学、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经济学、城市设计、中外建筑史、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中外城市建设史等。
城乡规划学培养方案
城乡规划学硕士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833 学科专业名称:城乡规划学一、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未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为此要求研究生做到:1.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在所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并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有一定外语听说能力。
3.身体健康。
二、培养方式采取系统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可分阶段进行,也可平行交叉进行,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指导工作实行在学院领导下导师负责制或指导小组集体负责制。
指导教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培养类型、制定培养计划。
在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研究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主要研究方向01城乡规划与设计02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03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04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05城乡规划管理四、学习年限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5至3年,课程学习一般为一年至两年,可与论文工作同时进行,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
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4年。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研究生应按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进行学习。
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
学位课为必修课程。
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程、交叉学科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等。
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参加学术活动等。
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2学分,最多不超过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6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
除公共基础课外,一般课内18~20学时为1学分。
城乡规划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城乡规划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城乡规划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在城乡规划设计、开发与管理及建筑、风景园林等行业部门从事设计、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品德优良、基础宽厚、专业良好,实践技能较强,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模式与培养要求建立行业指导、校企联合、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协同培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业评价考核方法”的培养模式,达成以下培养要求:(一)知识要求:1.具有从事城乡规划专业所需的数学、造型基础、画法几何等基础知识;2.掌握城乡规划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划设计方法,掌握城乡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城乡控制性详细规划、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基本知识;3.具有建筑、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建筑设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要求:1.具有城乡规划调查分析研究能力及城乡规划设计能力;2.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适应发展的能力;3.综合运用城乡规划专业知识,具有手绘、模型、计算机、文字、语言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表达能力;4.具有基本的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能力;5.具有科技写作、文献检索与利用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能力。
(三)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具有奠定宽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3.具有基本的业务素质和城乡可持续发展理念;4.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能有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一)主干学科: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
(二)主要课程1.核心课程:城乡规划原理、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城乡基础设施规划、GIS及其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城乡总体规划、城乡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建筑设计、观赏树木识别与配置、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工程地质与风景地貌等。
城乡规划培养方案 (2)
城乡规划培养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乡规划专业开始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
城乡规划师是一种市政建设行业中的重要职业,负责规划和设计城市和乡村的各种建筑和设施。
城乡规划专业涉及面广,需要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经济学、环境保护、社会文化、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本文旨在介绍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专业。
城乡规划专业的基本情况城乡规划专业属于城市规划学科,旨在培养掌握城乡规划和设计的专业人才。
该专业既涉及到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又涉及到城市规划的具体操作技术。
主要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园林设计、规划法律法规、建筑装饰等学科知识。
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等多渠道获得综合素质。
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具备城市和乡村规划设计、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设计、城市重建、城市和乡村环境保护、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创新、实践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有竞争力的高素质城市规划师。
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础理论课程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 - 城市规划基础理论 -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 城市经济学 - 城市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 - 城市地理学 - 土地管理制度应用技术课程城乡规划专业的应用技术课程主要包括: - 城市设计软件操作技术 - 建筑设计基础 - 建筑结构学 - 环境工程原理 - 土地利用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主要包括: - 视察和实践 - 实习课程 - 设计项目综合素养课程城乡规划专业的综合素养课程主要包括: - 社会科学基础课程 - 社会责任感与专业道德建设 - 自我实现和职业素养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训与实践城乡规划专业需要结合实践与理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实训和实践将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城乡规划培养方案-最新版
城乡规划培养方案1.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乡规划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城乡规划人才,各高校在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和培养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源。
本文将介绍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方案。
2. 城乡规划专业概况2.1 专业简介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城市规划、乡村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管理等多个方面。
其目的是通过对城市和乡村空间的规划和管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保护。
2.2 专业特色城乡规划专业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规划水平。
本专业的学生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广泛的知识面和开阔的视野。
同时,要有创新精神、交流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3 培养目标城乡规划专业的本科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城市和乡村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同时能胜任城市和乡村规划的中、初级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在城市和乡村规划领域中具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3. 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3.1 基础课程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城市规划、乡村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能。
3.2 专业核心课程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城市规划、乡村规划、市政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两个核心课程,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乡村总体规划、乡村分区规划、乡村详细规划等内容。
3.3 专业选修课程城乡规划专业的选修课程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
4. 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4.1 实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城市和乡村规划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城乡规划专业设置了不同级别的实习环节。
本科生实习工作一般安排在大三或大四学年,安排在城市规划部门、设计院、地方政府等单位进行,还可以安排到社会组织、企业、社会服务等机构进行实习。
城乡规划研究生
城乡规划研究生城乡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和乡村发展的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关规划,以提高城乡环境的质量、空间利用的效益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规划研究生专业培养具备城乡规划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人才,掌握城乡规划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
城乡规划研究生课程设置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理论方面主要包括城乡规划原理、城市设计理论、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内容,通过学习这些课程,研究生能够深入了解城乡规划的理论体系和规划过程。
实践方面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实践、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案例分析等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研究生能够掌握城乡规划的方法和技能。
城乡规划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生应具备较强的学科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解析城乡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概念。
其次,研究生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城乡规划的工具、方法和技术进行规划实践。
再次,研究生应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够进行城乡规划的科学研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最后,研究生应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够组织和协调城乡规划的实施工作,推动城乡发展的可持续性。
城乡规划研究生的就业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规划师需求量不断增加,各级政府、规划设计院、房地产开发企业等都需要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另外,城乡规划研究生还可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培养更多的城乡规划人才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城乡规划研究生培养的是具备城乡规划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他们在城市和乡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乡规划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其就业前景广阔,为推动城乡发展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
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城乡规划理论基础,能够熟练掌握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主动关注城乡发展问题,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3.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城乡规划调研、设计和管理工作;4.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5.具备跨学科综合素质,能够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领域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城乡规划问题。
二、培养内容:1.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学习城乡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包括城乡发展规律、城乡规划原则和方法等;2.城乡规划设计:学习城乡规划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能够运用城乡规划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城市和乡村的规划和设计;3.城乡发展经济学:学习城乡经济发展的原理和政策,了解城乡经济发展和规划的关系;4.城乡社会学:学习城乡社会变迁的原因和规律,了解城乡社会发展和规划的关系;5.城乡环境与资源:学习城乡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城乡环境和资源管理与规划;6.城乡规划管理:学习城乡规划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城乡规划的实施和管理过程。
三、培养方式:1.理论学习:进行城乡规划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2.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设计实践、模拟演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实习实训:学生下学期进行实习,到相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参与城乡规划项目,锻炼实际操作技能;4.论文撰写: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科研实践并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四、培养评价:1.学业成绩:根据课程考试和论文的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2.实践表现: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的成绩和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评价;3.综合评价: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
五、培养效果:1.毕业生就业率:培养出一批能够胜任城乡规划相关工作的优秀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2.毕业生继续深造率:培养出一批有发展潜力、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继续深造;3.毕业生就业岗位满意度:培养出的毕业生在城乡规划相关单位工作后的满意度较高,能够胜任本专业的实际工作;4.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出的毕业生素质较高,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城乡规划培养方案
城乡规划培养方案城乡规划培养方案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培养专业的城乡规划人才,以满足城乡发展的需求。
城乡规划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不仅关乎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培养方案,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乡规划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乡规划培养方案需要包括全面的课程设置。
培养合格的城乡规划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实践经验。
因此,培养方案应包括城乡规划学的基本理论课程,如城市规划原理、乡村规划理论等。
同时,还应开设城乡规划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增加实践经验。
此外,还应加强交叉学科的融合,如环境学、土地利用规划、政策法规等,以培养广度和深度兼备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其次,城乡规划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城乡规划师是一个需要熟练运用各种工具和技术进行规划设计的职业,因此,培养方案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锻炼他们的规划实践能力。
同时,还可以建立实验室,提供各种软件和设备,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和设计,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第三,城乡规划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城乡规划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培养方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选修课,如心理学、管理学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管理能力。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能力。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论文竞赛或创新创业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最后,城乡规划培养方案需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城乡规划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行业,需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密切合作。
因此,培养方案应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与社会各方共同制定。
可以与城乡规划师协会、政府等机构合作,开展联合培养和实践教学活动,使培养方案更贴近实际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3300,授工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城乡规划理论与知识,具有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能全面从事城乡规划研究、规划编制、规划设计及规划管理,并向相关领域拓展的高素质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城乡与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
2.城乡规划与设计:
3.城乡规划技术科学;
4.社区与住房规划:
5.城乡历史遗产保护规划;
6.城乡规划管理;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242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27学分,研究环节要求注5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1.对课程教学及存档的相关要求
(1)理论课程考核
校级公共课程采用考试方式:学科专业课程采用考试或考查方式,具体方式由任课教师确定。
(2)补修本科课程
补修课程须在入学一年内完成,根据任课老师要求,参照本科课程结业形式。
课程存档:按照研究生课程作业相关要求,自入学起,第三学期结束之前完成存档。
(3)“城市规划设计"课程要求
城市规划设计课程分四个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研究、城市设计研究、小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研究),由指定教师授课,可口由选题, 也可由授课教师组织参与相关设计竞赛和实践规划项目。
每个学生必须选择1门城市规划设计课程。
个人工作量要求为:本人作为学生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参加课题;理论研究和规划文字部分不少于10000字,图纸不少于6张规划图纸(或分析研究图纸)。
2.城市规划设计与实践课程(导师口上)
城市规划设计与实践课程由研究生的导师口行安排上课时间和考试方式,最终成绩只计通过与不通过。
本课程任课教师为该研究生指导教师,以研究生参与导师指导的规划设计课题成果完成情况为依据进行评分。
课题由导师根据学生研究方向选定,可以是各类城乡规划研究与规划设计类型。
个人匚作量要求为:本人作为该项目主耍规划设计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完成该项目主要规划研究与设计成果;理论研究和规划文字部分不少于10000字,图纸不少丁• 15张规划图纸(或分析研究图纸)。
课程存档要求:研究生认真填写《研究生"规划设计与实践"课程完成情况登记表》,由导师评分并签名。
本人成果的文字和图纸用
A3规格软装存档附后。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1.研究环节
研究环节包括6个必修环节,具体要求见下表。
城乡规划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环节要求
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
论文开题应由导师组织3位以上相关老师进行答辩,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2)论文预审
在学校规定的论文答辩时间前一个半月按学院论文预审规定进行论文预审。
所有学位论文至少由2位专家(一位校外一位校内)进行评阅。
所有的论文实行全院统一的"盲审评阅",盲审结果依据学院规定决定是否具有答辩资格。
(3)论文修改
通过论文预审的硕士研究生应对照论文预审评阅意见认真修改论文。
填写《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论文预审修改报告书》,即将评阅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分述,并说明论文的修改工作(或解释说明不修改的理由)。
该报告书在硕士论文正式答辩前填写完整,连同论文评阅书提交答辩委员会,并作为论文工作的评定依据之一。
(4)论文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由各系组织专家组进行答辩,论文答辩后须按照答辩委员会提出的修改意见将论文及时进
行修改,并将修改后重新打印的论文与《论文答辩修改报告书》、《论文概耍》等一起存档。
其它方面按学校有关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