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鼻窦炎的治疗研究
中医药对鼻窦炎的治疗研究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历经千百年的实践验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治疗方法。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有鼻塞、头痛、脓涕等。
中医药在鼻窦炎的治疗中有独到的方法和效果,本文将对中医药对鼻窦炎的治疗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中医对鼻窦炎的认识与研究中医认为鼻窦炎是由于外感邪气侵袭或内因引起经络失调所致。
外感邪气包括寒、热、湿、燥等,内因包括情志失调、脏腑功能失调等。
中医将鼻窦炎分为不同类型,如风寒鼻窦炎、湿热鼻窦炎等。
根据不同类型的鼻窦炎,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解表退热、清热解毒、祛风散寒、化湿利水等。
二、中医药治疗鼻窦炎的常用方法1. 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鼻窦炎的常用方法之一,根据病情和病机不同,中医师会选择不同的中药组合,煎煮成药汤。
常用的中药有苍耳子、连翘、黄芩、黄连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化湿利水等功效,可以帮助改善鼻窦炎的症状。
2. 鼻腔冲洗法鼻腔冲洗法是中医治疗鼻窦炎的另一种常用方法,通过用药液冲洗鼻腔,能够清洁鼻腔、去除鼻腔内的炎症分泌物和病菌。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连翘、苍耳子等,配合温盐水或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
鼻腔冲洗法可以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具有显著的疗效。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鼻窦炎中有着独特的应用。
通过选择和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改善鼻窦炎的症状和体征。
常用的穴位有迎香穴、风池穴、印堂穴等,通过针刺或灸烧的方法进行治疗。
针灸疗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三、中医药治疗鼻窦炎的优势中医药治疗鼻窦炎有着许多优势,与西医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 个体化治疗:中医药治疗强调个体化,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差异,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了“一刀切”的问题。
2. 综合调理:中医药治疗鼻窦炎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这对于预防鼻窦炎的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鼻炎中医研究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鼻炎中医研究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近年来,鼻炎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群体健康的一大问题。
鼻炎不仅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困扰,还给个体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鼻炎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喷嚏等,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头痛、失眠等症状。
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鼻炎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本文将就鼻炎中医研究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展开探讨。
一、鼻炎中医研究的新进展1. 中药治疗鼻炎的研究中医药作为我国特色的一大瑰宝,对于鼻炎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针对不同类型的鼻炎,中药治疗方案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与拓展。
例如,对于过敏性鼻炎,中药方面研究了不同中药组合的治疗效果,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从而缓解鼻炎症状。
2. 针灸疗法在鼻炎治疗中的应用针灸疗法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广泛应用于鼻炎的治疗中。
针灸通过调节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改善机体内环境,达到缓解鼻炎症状的效果。
研究显示,针灸疗法可以改善鼻黏膜免疫功能,减轻鼻炎的炎症反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3. 运动疗法在鼻炎治疗中的研究鼻炎患者通常存在体质较弱的问题,因此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增强体质,改善鼻炎症状已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鼻炎症状。
例如,瑜伽、太极、气功等运动形式都可以通过调节呼吸,改善身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起到缓解鼻炎的效果。
二、鼻炎中医研究的前景展望1. 研究中医药注射剂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也不断进行创新,注射剂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用药方式在鼻炎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和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更好地应对鼻炎治疗的需求。
2. 结合中西医研究,加强综合疗法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鼻炎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结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治疗鼻炎。
未来,可以加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在鼻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鼻渊方治疗鼻窦炎106例临床观察
中医鼻渊方治疗鼻窦炎106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鼻渊方治疗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收治的鼻窦炎患者106例为实验组,另选择医院同期收治的106例鼻窦炎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鼻渊方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及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医鼻渊方治疗鼻窦炎患者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鼻渊方;鼻窦炎;临床疗效鼻窦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冬春两季为多发季节,临床表现为鼻塞、鼻涕、嗅觉减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临床治疗鼻窦炎患者时,多采用西医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复发率比较高,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研究表明,采用中医鼻渊方治疗鼻窦炎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本院以收治的106例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中医鼻渊方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收治的鼻窦炎患者106例为实验组,男57例,女49例;年龄16~75岁,平均(41.3±2.8)岁;轻度21例,中度56例,重度29例。
另选择医院同期收治的106例鼻窦炎患者为对照组,男59例,女47例;年龄14~74岁,平均(43.6±2.6)岁;轻度19例,中度57例,重度30例。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鼻窦炎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为鼻塞、鼻涕、嗅觉减退等;(3)排除严重原发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患者,排除精神障碍患者。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给予患者阿莫西林胶囊,每次1g,每天1次,同时给予患者鼻通滴鼻剂外用,每次3滴,每天3次,连续治疗2周。
27176068_慢性鼻窦炎的中医治疗和机理研究进展
【引文格式】严令耕.慢性鼻窦炎的中医治疗和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2,46(4):71-76.·综述·慢性鼻窦炎的中医治疗和机理研究进展严令耕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23摘要: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病因病机比较复杂。
现代医学以抗炎、抗过敏、手术等治疗方法为主,症状有所改善,但易复发,易产生不良反应。
中医药对慢性鼻窦炎辨证论治,标本兼治、内外兼治,取得良好疗效。
文章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作用机理,供中医临床参考。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中医;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272.9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2)04-0071-06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2.04.01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Research Progress on TCM Treatment and Mechanism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YAN Ling-geng(Library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China)Abstract: 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 is a common disease in otolaryngology, which occurs in patients of all ages, and it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re complex. Modern medicine currently focuses on anti-inflammatory, anti-allergic, surgery and other treatment methods, through which symptoms can be improved, but with recurrence and adverse reactions. TCM can treat CRS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ing both the symptoms and root, and the inside and outside, and has achieved good curative effect.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of CRS with TCM in recent years, and discusse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CM.Key words: chronic rhinosinusitis; TCM; treatment; review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临床常见症状主要为鼻塞、头痛、嗅觉明显减退、鼻腔有脓涕甚至自觉腥臭等,因病程长,部分患者伴有睡眠或心理障碍。
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术后的研究近况
2 0 0 9 , 1 7 ( 6) : 4 0 — 41 .
照 ,结 果 治 疗 6个 月 后 实 验 组 鼻
1 辨证分 型
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 术后 的
研 究 近 况
幸营营 广西中医药大学 2 0 1 3级硕士研究生 5 3 0 0 0 1 南宁市明秀东路 1 7 9 号 张 勉 叶辉信 广西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 3 0 0 2 3
慢 性鼻 窦炎 ; 功 能性 内窥镜 鼻 窦手术 ; 中医药 治疗 ; 综述
黏膜纤毛传输速率 ( M R T ) 为
目前 中医 对 慢 性 鼻 窦 炎 术 后 6 . 1 4 ± 1 . 0 6 m m / mi n , 对 照组 为 4 . 9 5 ± 的辨证 分 型 没有 统一 标 准 , 多 以术 0 . 9 2 mm / m i n ,两组 比较 差 异 具 有
[ 1 0 ]陈少 卿 , 张宏 生 , 吴美 群. 壮医药 线
点灸 治疗乳腺增生病 7 0例 [ J ] . 柳
州 医学 , 2 0 1 4 , 2 7 ( 2 ) : 9 6 — 9 7 .
关键 词
[ 1 1 ]陈少 卿 , 张宏 生 , 吴美 群. 壮 医药 线 治疗乳 腺增 生病 6 O例 [ J ] . 福建 中
[ 1 3 ]杨美春 , 方刚, 李刚, 等. 浅析 女性亚
医药 杂 志 , 2 0 0 8 ( 9 ) : 2 - 3 .
[ 1 5 ]韦金香.壮医综合疗法治疗输 卵管
阻塞性 不孕 症 5 2例 [ J ] . 广 西 中医
慢性鼻窦炎治疗研究进展
慢 性 鼻 窦 炎 属 于祖 国 医 学 “ 渊 ”、脑 漏 ” “ 鼽 ” 范 鼻 “ 、鼻 等 畴 。其 症 状 为 : 塞 、 脓 涕 、 痛 及 嗅觉 减 退 或 嗅 觉 丧 失 等 。 鼻 流 头 临 床 表 现 为 鼻 黏 膜 充 血 、 肿 、 涕 、 息 肉 等 。 本 病 为 临 床 水 脓 鼻
7 ) % 。鼻 内窥 镜 手 术 , 近 年 来 最 好 的 治 疗 方 法 , 被 临 床 是 已
12 针 灸 疗 法 马 小 允 等 运 用 深 刺 下 关 穴 治 疗 慢 性 鼻 窦 . 炎5 0例 , 临 床 疗 效 与 复 发 率 方 面 均 优 于 对 照 组 。 王 健 光 在 等 采 用 针 刺 下 关 、 香 、 堂 、 谷 、 缺 治 疗 鼻 窦 炎 , 刺 迎 印 合 列 针
常 见 病 及 多 发 病 , 因 复 杂 , 程 长 , 绵 难 愈 。 中 医 学 和 现 病 病 缠 代 医 学 对 其 治 疗 各 有 特 色 。 现 将 近 年 来 对 本 病 的治 疗 方 法 综
述如下 。
隆 , 时配合熏吸 、 同 口服 鼻 渊 合 剂 ( 耳 子 、 夷 、 荆 子 、 苍 辛 蔓 荆 芥、 薄荷 、 风 、 防 白芷 、 银 花 、 辛 、 芩 、 金 细 黄 升麻 、 丁 茶 、 香 、 苦 藿
现 代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 dr o ra o t rtdTaio a C ieeadWet nM dc e2 1 N v 2 (3 o enJunl f ne ae rdtn l h s n s r e in 0 1 o , 0 3 ) I g i n e i
藁 本 、 甘 草 共研 细 末 ) 次 1 , 水 冲 泡 熏 吸 1 n然 后 生 每 0g 开 0mi
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降主动脉为主。主动脉瘤以腹主动脉为多,疼痛在背部、上腹部,并
向肋 部放 散 ,做x线检查 即可发现 。梅毒 性主动脉 炎是后天梅 毒的晚
参考文献
[】 杨 翠 玲 . 脑血 管 病 的 预 防与 治疗 探 讨 [ . 1 心 J 中国现 代 药 物 应用 ]
2 1 , 3: 62 7 0 03 ) 2 ・2 . ( 2
显 改善 症状 ,防止 反 复发作 。
【 关键 词】 慢性 鼻 窦炎 ;病 因;辨 证论 治 ;治疗
中图分类号;R 6 .+ 7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7 - 14(0 1 3 0 6— 2 6 1 8 9 21 )3 - 28 0 疫功能低下。免疫力低下时,体内的免疫细胞减少,呼吸爆发的作用 减弱,真菌的繁殖增速,破坏局部组织,释放真菌毒素引起鼻腔内局
保护作用探讨[.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 ,3: 839 】 0 5 () 2—2. 4 3
[] 李广胜 . 3 脑心通 合剂 的制备及 临床应 用 [. 药物与 临床, 0 , J 中国 】 2 2 0
22:2 —2 . () 6 17 1
动脉根部最重,主动脉远端部分则逐渐减轻。放射线检查即可确诊。
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变迁近20年以来国际上对糖尿病病因以及并发症方面研究取得了大量成就加深了对糖尿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6年和1997年先后对who19801985年的诊断和分型作了修订以空腹血糖fbg70mmoll餐后2h血糖ogtt111?mmoll作为诊断标准并提出了空腹血糖损伤ifg和糖耐量损伤igt概念即61mmollfpg69mmol777mmollogtt111mmoll时为糖耐量损伤igtifg和igt都是介于糖尿患者和正常人之间的一种状况
鼻窦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探究
鼻窦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探究目的探究鼻窦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鼻窦炎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式进行治疗,干预组则在对照組基础上,联合中医方式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明显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62%)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十分显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
标签:鼻窦炎;中西医结合;疗效鼻窦炎是因鼻炎、免疫功能失调、病原菌感染以及鼻腔机械性堵塞等,造成鼻窦黏膜发生的非特征性炎症的一种反应,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两种[1]。
其病因十分复杂,疗效具有不确定性[2]。
为了能够为鼻窦炎的治疗提供一定支持,本次研究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鼻窦炎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干预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15~58岁,平均年龄(39.78±5.13)岁,前组鼻窦炎20例,后组鼻窦炎19例;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40.32±4.97)岁,前组鼻窦炎21例,后组鼻窦炎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西医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让患者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 g/次,3次/d,7天为一个疗程。
若患者流涕不断,则让其口服10 mg氯雷他定,1次/d,并用0.5%~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5~7次/d。
并且参照患者病情,冲洗上颌窦,进行负压置换疗法等。
1.2.2 干预组治疗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疗法,对急性鼻窦炎患者采取苍耳子散进行治疗,随症加减,其药方位苍耳子20 g,甘草4 g,辛夷花25 g,黄岑10 g,白芷10 g,菊花20 g,1剂/d,以7天为一个疗程。
探讨中西医诊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研究新进展
探讨中西医诊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研究新进展摘要: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中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方法较多,慢性鼻-鼻窦炎难以治愈,本次研究通过对中西医诊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探讨,对目前慢性鼻-鼻窦炎的研究进行总结,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西医;慢性鼻-鼻窦炎;研究新进展前言在临床中,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炎症疾病,是鼻和鼻窦黏膜产生的慢性炎症。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通常症状表现为鼻塞、鼻部较多分泌物、嗅觉减退等[1-3]。
其鼻部症状的发生时间大于12周,且并没有显著缓解乃至病情加重。
此疾病病程较长,治疗后病情极易反复,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慢性鼻-鼻窦炎和中医学中的“鼻渊”存在一致性,本次研究对中西医诊断及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研究进行一综述,现总结如下: 1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较多,主要包括:(1)病原体感染,正常鼻窦内有多种细菌,包括一些条件致病菌如肺炎球菌,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多是由于细菌外毒素的作用导致机体发炎[4]。
细菌生物膜是细菌经自身而产生的一种微菌落,通常依附早活体的表面以及没有生命物体中,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是大部分慢性感染出现反复性的主要因素。
慢性鼻-鼻窦炎具有易反复发作的现象,采用药物以及手术治疗后无显著效果,而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和细菌生物膜存在一定的联系。
(2)药物的副作用也可导致慢性鼻-鼻窦炎,如麻黄素、奈唑啉等,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导致黏膜纤毛细胞功能改变,摆动频率降低,清除杂质的能力减弱[5-7]。
(3)鼻内解剖学结构异常也可能导致慢性鼻-鼻窦炎,如沟突移位、鼻中隔弯曲等,鼻内解剖学结构异常可能引起人体通气不顺,进而出现低氧损伤[8-9]。
但目前仍没有文献研究证实鼻内解剖学结构异常与慢性鼻-鼻窦炎有明显的相关性[10]。
(4)变态反应也是慢性鼻-鼻窦炎病理因素之一,变态反应多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环境是外部决定因素,而遗传因素属于决定性内因[11]。
中医治疗鼻窦炎中的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 鼻窦炎 中的疗效 分析
杨 玉真 河 南省 民权 县人 民医 院五 官科 河南 民权 4 7 6 8 0 0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 中 医治疗鼻窦炎的临床 效果 。方法:在我 院 2 0 1 3年 1月至 2 0 1 4年 6月期间所收治的鼻窦炎患者 中选取 6 O例作 为此 次研 究对 象, 随机分 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 西药进行 治疗,观 察组 患者 采用 中医疗法进 行治疗 ,比较 两组 患者 的治疗效 果。结果 :对 照组 患者 的总有效 率为 8 3 . 3 %,观察组 患者 的总有效率 为 9 6 . 7 %,观察组患者
鼻窦炎在 临床 治疗 中属 于一种较 为常见的并发症 , 临床 表现 以鼻塞 、流涕不止 为主 ,部分部分患者也会本有头胀 、 头痛等症状 , 对 患者 的生活质 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临床采用 常规西药治疗 ,但效果并不理想 。临床相关研 究表 示,采用 中药疗法对鼻窦炎 患者进行 治疗 效果较为显著, 因此本文对 此 论 证 成 果 进 行 进 一 步 分 析 和 研 究 , 选 取 了我 院 收 治 的6 O 例鼻窦炎患者进行分组 治疗 , 采用 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的效 果 更加显著 ,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 . 1临床资料 在我 院 2 0 1 3年 1 月至 2 0 1 4年 6 月期 间所收 治的鼻窦炎 患 者 中选 取 6 0例 作 为此 次 研 究 对 象 。本 次 实 验 研 究 已经 经 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 患者和患者家属都 已经签署知情 同 意书 。 对 照组 3 0例 患者采 用单纯药物治疗 ,男性 1 7 例 ,女 性 1 3 例 ,年龄 1 3 . 7 0岁 ,平均年龄 ( 3 5 . 5 4 - 7 . 4 )岁 ,病 程 5 个 月一 1 3年,平均病程 ( 3 . 2 + 2 . 4 )年 ;观察组 3 0例 患者采 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男性 1 4例 ,女性 1 6例 ,年龄 l 4 . 6 8 岁,平均年龄 ( 3 5 . 8 4 - 7 . 1 )岁 ,病 程 6个月~ 1 3年 ,平均病 程 ( 3 . 1 4 - 2 . 6 )年。两组患者 的性别 、年龄、病程等情况没有 明 显 的 差 异 ,P > 0 . O 5 ,具 有 可 比性 ,不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1 . 2 治疗方法 对 照组3 O 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 治疗。 布地奈德鼻 喷 雾剂 , 餐后使用 1 次, 鼻渊通窍颗粒每 晚 口服 1 次, 剂量为7 . s g / 次,治疗时 间为1 5 d 。观 察 组 3 0 例 患 者 采 用 中医 疗 法 进 行 治 疗 ,即加减服用 川芎 茶调 散方 ,方剂成分包括甘草4 克、尼 胆草5 克、辛夷6 克、川芎8 克 、白芷8 克、 栀子 l 0 克、连翘1 3 克、赤芍 1 5 克 、石 膏1 6 克、金银花 l 8 克 、黄芩2 O 克 ,根据 患 者症状情况 加减服用量 ,l d / 剂 ,分两次服用 ,早 晚各服一 次 。1 5 d 为1 个 疗 程 ,连 续 治疗 2 个疗程 。 1 . 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相关文献拟定治疗效果 , 治愈 : 临床症状全部消退 , 鼻腔畅通 , 通过C T 或x线 显 示 粘 膜 未增 厚且 窦腔 清 晰 ; 显效 : 临床症 状基本 消失 ,鼻腔 内存在少 量分泌物且 鼻腔粘膜 稍 肿 ,通过C T 或x线显示粘膜少许增厚且窦腔清晰 ;有效 :部 分临床症状好转 ,鼻腔 内存 在少量分泌物 ,通过C T 或x线显 示粘膜 明显增厚且窦腔轻度混浊 ; 无 效:临床症状无改变或 病 情加 重 【 l j o痊 愈 + 显效+ 有 效= 总有效。 1 . 4 统计 学处理 本次研 究 的6 O 例鼻窦 炎患者 的所 有数据 以及研究所 得 资料均采用 S P S S 1 8 . 0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 理分 析,计数数 据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 ,计量数据 资料采用 t 进行检验 , 若P < 0 . O 5 则数据具有 统计 学意义 。 2结果 对 照 组 患 者 的总 有 效 率 为 8 3 . 3 %, 观 察 组 患 者 的 总 有 效 率为 9 6 . 7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 P < 0 . 0 5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如 表 1 所示 。 表1 两 组患者的临床 疗效对 比分析( n , %)
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8 年第 5 卷第 8 期2018 Vol.5 No.8190·综 述·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张方元(山东省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山东济宁 272000)【摘要】对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并归纳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医药;慢性鼻窦炎;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8.190.02慢性鼻窦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中医学领域,该病应归属为“头风”、“鼻渊”等范畴。
在《素问·气厥论》中就有关于该病的相关记载,其中有“胆移热于脑”的说法。
慢性鼻窦炎多发于青少年群体,并且近年来患病人数明显增多,患者发病后会有明显的头痛、闭塞、流涕等症状,且患者易反复发作,不易完全治愈,患者病情进展严重时可能出现精神不佳、记忆力衰退等严重后果,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传统西医治疗中一般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方式,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本文针对中医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成就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1 内服法1.1 辩证分型治疗根据相关研究表明[1],慢性鼻窦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可具体分为三种,分别是气血瘀阻型、肺脾气虚型和脾肾阳虚型,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帮助患者祛邪扶正,并且实现通窍排脓和健脾温肾双管齐下的治疗效果。
因此针对肺脾气虚型患者可以采用温肺止流丹加减治疗,而对于脾肾阳虚型患者则可以采用归脾汤合肾气丸加减治疗,而脾肾阳虚型患者则可以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
另外也有相关研究认为慢性鼻窦炎可以分为风寒型、风热型、风湿型和痰浊型四种,其中风寒型患者可以采用桂枝汤加减治疗,风热型患者则可以采用芎芷石膏汤加减治疗,风湿型患者可以采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痰浊型患者则可以采用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治疗。
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2-11-09T16:12:25.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7期供稿作者:王国秀[导读]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随着辨证论治、内外合治、中西医结合以及针药配合等法的综合运用王国秀(上海市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200010)【中图分类号】R76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060-03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属难治病之一,中医称为“鼻渊、“脑漏”、“头风”(头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
该病早在《素问?气厥论》中就有论述,认为是“胆移热于脑”而成。
此病尤以青少年为多见,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临床以流脓涕、鼻塞、头痛为主要症状,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等特点,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
西医采用减充血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鼻腔冲洗负压置换法等方法治疗,但疗效不佳;中医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效果比较满意,现综述如下:1 内服法1.1辨证分型治疗魏炯洲等[1]认为慢性鼻窦炎多属本虚为主或夹杂实证,其辨证分型为肺脾气虚、脾肾阳虚、气血瘀阻等3型,治疗上应扶正祛邪,宜健脾益肺温肾与通窍排脓并举,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优势。
方药分别用温肺止流丹加减或健脾利湿通窍方 (院内协定处方)、归脾汤合肾气丸加减、通窍活血汤加减。
粱启田[2]对慢性鼻窦炎分型为四类,即风寒型:用川芎茶调散、桂枝汤加减;风热型:用芎芷石膏汤加减;风湿型: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痰浊型: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高建忠等[3]观察患者舌象与证、治的关系,辨舌论治,因证处方,舌、证、方系列对应,如舌苔厚腻,则以清化湿浊为主,用方每选甘露消毒丹、苍耳子散合方化裁;舌苔薄少,则以养阴清热为主,用药首选玄参,用方每用取渊汤方化裁;舌苔薄白,则以益气升清为主,用方每选用益气和血补气汤方化裁。
中药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药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研究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鼻腔和鼻窦的慢性炎症反应。
中医认为,慢性鼻窦炎是由于外感风邪侵袭肺经,导致肺气郁滞,湿邪内蕴等引起的。
因此,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独特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中药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以了解其治疗机制和临床应用。
一、中医对慢性鼻窦炎的认识中医认为,慢性鼻窦炎的发生与外感风邪、肺气郁滞、湿邪内蕴等有关。
外感风邪是慢性鼻窦炎的主要病因,可以通过鼻腔直接进入鼻窦,并引起鼻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等病理变化。
肺部是气机的重要部位,慢性鼻窦炎肺气郁滞引起了鼻窦的水肿、炎症反应。
湿邪是慢性鼻窦炎的内因,湿邪内蕴导致了鼻窦的阻塞、化脓等病理变化。
中医治疗慢性鼻窦炎主要通过解表、疏风、宣肺、祛湿等药物的作用,以调理气机、祛除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目的。
二、中药常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1.黄连:中医认为慢性鼻窦炎属于湿热病邪所致,黄连可以清湿热、解毒利湿,对慢性鼻窦炎有良好的疗效。
其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泻火利胆,可用于阻塞性鼻窦炎、脓毒性鼻窦炎的治疗。
2.连翘:连翘有清热解毒、泻火利湿等作用,对于湿热互结的慢性鼻窦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其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泻火利湿,可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
3.板蓝根:板蓝根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解表解毒等作用,对慢性鼻窦炎具有一定疗效。
其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可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
4.葛根:葛根有宣肺散寒、解表解毒、祛风解毒等作用,对于肺气郁滞引起的慢性鼻窦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其主要功效为宣肺散寒、解表解毒,可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
5.苦参:苦参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对于慢性鼻窦炎具有一定疗效。
其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可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
三、中药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机制1.疏风祛湿: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疏风祛湿,调理气机,使病变的鼻窦得到疏通,湿邪排出。
黄连、连翘、板蓝根等中药均具有疏风祛湿的作用,对于湿邪内蕴、鼻窦阻塞等病理变化的慢性鼻窦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进展
中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进展作者:黄颖睿林亚明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年第10期摘要:在我国慢性鼻窦炎发病率较高,因其病因病机复杂,西医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部分患者效果欠佳,手术治疗不能直接纠正鼻窦黏膜炎症,且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中医;慢性鼻窦炎;临床概况中图分类号:R76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10-0086-03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指病程超过12周的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鼻塞,黏、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等,因病程迁延,部分慢性鼻窦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损害并伴有睡眠障碍,其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
慢性鼻窦炎病因病机复杂,目前尚未阐明,西医认为慢性鼻窦炎发病与解剖变异、纤毛运动障碍、免疫缺陷、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相关[2]。
中医认为慢性鼻窦炎多因脏腑失调致清阳不升,外邪乘虚遏阻鼻窍所致[3-4]。
慢性鼻窦炎全球患病率约为5%~12%[5]。
史剑波[6]团队2015年调查数据表明,中国慢性鼻窦炎总体患病率为8%,而郑铭等[7]调查提示国内成人慢性鼻窦炎自报患病率2.1%,年龄矫正后的标准化患病率为2.2%,其间差别可能与所采用的调查方法不同相关。
慢性鼻窦炎发病率高,病因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8]。
西医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部分病人效果欠佳,手术治疗存在复发率高,术后并发症较多等局限[5]。
中医治疗慢性鼻窦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9-11]。
现查阅近二十年中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鼻窦炎归属于中医“鼻渊”范畴,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医耳鼻咽喉科学》[12]将鼻渊分为5种证型:肺经风热证、胆腑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肺气虚寒证、脾气虚弱证。
中医与西医中医药对耳鼻喉疾病治疗的研究现状
中医与西医中医药对耳鼻喉疾病治疗的研究现状近年来,耳鼻喉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
中医与西医中医药在耳鼻喉疾病治疗领域都有着卓越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与西医中医药在耳鼻喉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
1. 慢性鼻窦炎治疗研究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疾病,中医与西医中医药对其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中医药主要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治,通过调理人体气血平衡,清热解毒等方法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西医中医药则借助抗生素、消炎药物和局部冲洗等方法来缓解炎症症状。
研究显示,中医药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上有着显著的优势,它可以改善疾病的症状、减少复发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耳鸣治疗研究耳鸣是耳鼻喉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中医与西医中医药对耳鸣的治疗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中医药通常采用针灸、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敷等方法来治疗耳鸣,通过激活经络和调整身体气血平衡来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在西医中医药方面,药物治疗和听觉康复训练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研究表明,中医药在耳鸣的治疗上有着一定的优势,能够显著改善耳鸣的程度和频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声带息肉治疗研究声带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疾病,常表现为声音沙哑和嗓音困难等症状。
中医与西医中医药对声带息肉的治疗也有不同的研究成果。
中医药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治的方法,通过清热解毒、消肿化痰等途径来缓解声带息肉的症状。
西医中医药主要通过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病情。
研究发现,中医药在声带息肉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声音沙哑和嗓音困难等症状,降低病情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中医与西医中医药在耳鼻喉疾病治疗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
中医药通过调理人体气血平衡、清热解毒等方法达到治疗效果,在慢性鼻窦炎、耳鸣和声带息肉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而西医中医药则主要采用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等方法,在缓解炎症症状和降低病情复发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研究
黄桢等: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研究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研究黄桢黄桢,,陈晓广州巿海珠区中医医院(广州市海珠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广州510220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3—6月广州巿海珠区中医医院诊治的慢性鼻窦炎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普通干预组和结合干预组,每组50例。
普通干预组采用西医治疗,结合干预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结合干预组患者病情总控制率为92.0%,高于普通干预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5,P<0.05)。
干预后,综合干预组鼻塞鼻痒、流鼻涕、鼻腔充血、鼻甲肿大的症状积分均低于普通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合干预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评估分数、睡眠维持时间、睡眠障碍评分均优于普通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鼻窦炎和鼻纤毛功能失调之间有直接关联,临床上首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全面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纤毛功能失调;中西医;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9.33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ing Chronic SinusitisHUANG Zhen, CHEN Xiao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Guangzhou Haizhu Distri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Guangzhou Haizhu Distric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22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diagnosed and treated at the Guangzhou Haizhu Distri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rom March to June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general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he combined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disease control effect and symptom improve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verall disease control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mbined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2.0%, which was higher than 84.0% in the general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2.305,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ymptom scores of nasal conges‐tion, nasal itching, runny nose, nasal congestion, and turbinate swelling in the combined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gen‐eral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leep time, sleep efficiency assessment scores, sleep maintenance time, and sleep disorders in the combined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general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a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ciliary dysfunc‐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Key words Chronic sinusitis; Nasal ciliary dysfun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eutic effect临床上,慢性鼻窦炎主要是一个或者多个鼻窦以及鼻腔黏膜出现慢性炎症,病症持续12周,归属为耳鼻喉头颈外科领域。
中医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及机理研究
中医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及机理研究研究题目:中医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及机理研究摘要:慢性鼻窦炎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在慢性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机理,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慢性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长期存在的炎性病变。
传统的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和手术疗法,但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手术的增多,疗效不佳以及反复发作的问题亟待解决。
中医治疗在慢性鼻窦炎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其机理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1.2 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及其机理,解决以下问题:1) 中医治疗在慢性鼻窦炎中的应用情况如何?2) 中医治疗对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如何?3) 中医治疗的机理是什么?2. 研究方法2.1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2.2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2.3 研究方法中医治疗组采用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口服、中药外用、中医针灸等。
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和手术。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3.1 治疗效果中医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中医治疗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2 生活质量中医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包括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减少鼻塞等方面。
4. 结论与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医治疗在慢性鼻窦炎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机理可能涉及中药成分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气血循环等方面。
中医治疗在慢性鼻窦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和探究其具体机理。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小,后续研究可以增加样本量和引入其他治疗方法,以进一步验证中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和机理。
中温治疗鼻窦炎的应用研究
中温治疗鼻窦炎的应用研究中温治疗鼻窦炎的应用研究摘要: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鼻部疾病,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中医中温疗法治疗鼻窦炎的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研究以中温疗法为主要干预手段,对鼻窦炎患者进行一定的临床观察和治疗,结果表明,在鼻窦炎治疗中,中温疗法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不良反应。
本研究认为中温疗法可作为鼻窦炎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关键词:中温疗法;鼻窦炎;疗效;生活质量;辅助治疗。
Application of Mild-Warm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inusitis Abstract: Sinusitis is a common chronic nasal disease in which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are often ineffec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mild-warm therapy has been increasingly used to treat sinusitis. In this study, the mild-warm therapy was used as themain intervention method to treat sinusitis pati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ild-warm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out causing any adverse reaction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mild-warm therapy can be used as an auxiliary treatment for sinusitis.Keywords: Mild-warm therapy; Sinusitis; Efficacy; Quality of life; Auxiliary treatment.一、引言鼻窦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鼻部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鼻窦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鼻窦炎研究进展
李苏侠;郑日新
【期刊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3()4
【摘要】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属于祖国医学“鼻渊”、“脑漏”范畴,临床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及嗅觉减退或嗅觉丧失等,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脓涕。
鼻渊是中医学治疗的优势病种,笔者拟从专科学者经验、经方、中成药新药、单味中药的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针灸、临床基础研究为视角,分析近年研究的新进展。
【总页数】3页(P372-374)
【关键词】鼻窦炎;老中医经验;经方;中药;减毒增效
【作者】李苏侠;郑日新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安徽省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414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 [J], 张方元
2.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 [J], 韦福依
3.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 [J], 王国秀
4.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 [J], 任晓楠;孙海波;
5.中医药治疗鼻窦炎及其对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 [J], 黄程程;王海;贾紫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2月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2009鼻窦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李正飞(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摘要:鼻窦炎,即鼻窦黏膜的炎症,是近年来呼吸系统出现的一个顽固性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医药治疗鼻窦炎前景广阔,对于鼻寞炎的症状缓解及改善有着独特的疗效。
关键词:鼻窦炎/中医药疗法;@通窍清毒汤/治疗应用;综述中图分类号:R32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813(2009)01—0140—02鼻窦炎是影响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又一呼吸系统疾病,属中医鼻渊、脑漏、脑渗、脑砂等范畴,现将中医治疗鼻窦炎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l外治法钱俊华等…用鼻渊塞鼻剂(苍耳子50g,辛夷、石菖蒲、三七、黄芩各30g,黄连20g,麻油500mL)治疗儿童鼻窦炎70例,并设对照组38例,内服藿胆丸,3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
牛俊明等02J运用He.Ne激光照射内迎香及阳白穴治疗急慢性鼻窦炎60例,同时针刺风池、印堂、合谷穴,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达100%。
杜丽等【3』应用耳穴划痕配合中药治疗鼻窦炎56例,显效16例,有效3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3%。
贾维刚H』应用鱼冰散(煅鱼脑石粉3g,冰片lg,研末)吹鼻治疗慢性鼻窦炎24例,痊愈9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67%。
2内治法李丽琴【5J采用自拟通窍清毒汤(苍耳子9g,辛夷12g,白芷9g,石菖蒲9g,菊花15g,连翘12g,鱼腥草30g,桔梗9g,黄芪12g,薄荷9g)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180例,7d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3—4个疗程。
[2]李青春,陆晨.北京地区呼吸道疾病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J].气象,1999,25(3):8-13.[3]马有哲,丁秀兰.北京地区急诊死亡与气象要素关系的探讨[J].气象。
1998,24(4):54-57.[4]吴弥漫.杨沛群.岭南地区心脑血管疾病与气候关系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3,31(5):11-13.[5]董蕙青,郭琳芳.脑卒中发病与气象要素变化关系分析[J].广西气象,2006,20(2):40-43.[6]董蕙青,李雄,郭琳芳,等.南宁市脑卒中疾病死亡与气象要素的关系[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21(2)i127.130.[7]苏颖,李霞,张焱,等.长春地区气候特征及常见流行病发病的四时规律[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4):3-4.[8]胡亚男,苏颖,李秀昌.中医运气学理论与长春地区部分异常气候年流行病发病率比较研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22(1):舶.[9]孟庆莲.急性脑血管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山东气象,1998(2):4547.[10]赵红旭,张丽玲.昆明地区气象条件变化与脑血管疾病的联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6(4):488-502.[11]叶世龙.深圳地域气候特征与咳嗽证治关系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7):'406-408.[12]肖劲松,杨宏青.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报模型[J].气象科技,2001,(2):49.52.[133亢慧兰,姚建英,叶海棠.浅谈气候与疾病的关系[J].山西医学教育,2003,(2):28.29.[14]陈正洪,杨宏青.武汉市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气象预报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1,3(2):15.17.[15]赵杰夫.流行性感冒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初探[J].湖北气象,1998(2):17.18.[163李相猛,黄科.脑卒中疾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及对其发病人数的预测[J].广东气象,2002(2):440-46.[17]谢静芳,王晓明,秦元明,等.气象环境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4):447.[1S]郑学山,山义昌.潍坊市脑中风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预报[J].山东气象,2002,6(2):23.25.[193张晓云,刘艳,李金华,等.气象要素与精神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5,4(2):22.23.[20]杨东涌,孟庆玲.浅谈高血压病与气象要素变化关系[J].黑龙江气象,2006(2):4345.[21]李再刚,姚应琴.消化性溃疡疾病与气象环境关系探讨[J].陕西气象,2tx)2(4):15-17.(收稿日期.'2008—08—28)作者简介:李正飞(1983一),男,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五官科疾病。
・———140・-——万方数据2009年2月JoumalofChmlgchu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2009结果总有效率为91.7%。
杜丽[6J采用通窍鼻炎灵Ⅱ号胶囊(辛夷、苍耳子、鱼腥草、桔梗、黄芩、败酱草、柴胡、川芎、白芷、黄芪等)治疗鼻窦炎136例,总有效率95.6%。
王延茂【7J采用自拟鼻渊汤(生石膏40g,鱼腥草、败酱草各30,苍耳子、辛夷、白芷、藿香各10g,黄芩15g,桔梗、甘草、薄荷各6g)治疗鼻窦炎,每剂药煎制2袋,每袋150mL,早饭前、晚饭后各服1袋。
急性鼻窦炎者,连服14d,慢性鼻窦炎者连服21d,总有效率为97.2%。
吴晓宏…采用自拟藿芩鼻渊汤(藿香15g,黄芩15g,辛夷12g,鱼腥草30g,白芷15g,苍耳子9g,贝母15g,桔梗9g,通草6g,生甘草6g)治疗副鼻窦炎。
先将上药用冷水浸泡30min后煎服,13服3次,每日1剂,7d为1个疗程,慢性患者以3个疗程为标准。
结果60例中,治愈4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
黄国贤等【9J自拟凉膈苍耳子散(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焦山栀10g,细辛3g,薄荷6g,黄芩10g,连翘15g,桔梗10g,枳壳10g,白术10g,甘草6g)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250例,总有效率为95.6%。
艾正海等【loJ采用自拟醒脑通窍汤加味(石菖蒲30g,白芷15g,冰片6异(冲),人工牛黄1g(冲),细辛6g,路路通20g,蜈蚣2条。
气虚加人参10g,黄芪30g;寒湿加苍耳子、辛夷、羌活、防风各10g,川芎20g;热重加石膏50g,黄芩、栀子各10g,土茯苓30g)治疗慢性鼻窦炎96例,总有效率97.92%。
黄东平l…采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慢性鼻窦炎16例,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10d为1个疗程。
总有效率93.75%。
范德斌【12j采用白虎清热活血汤治疗急性鼻窦炎102例,总有效率98.1%。
宋任婴113J采用鼻窦康复方治疗急、慢性鼻窦炎63例,总有效率93.7%。
顾真等…采用鼻窦清合剂治疗鼻窦炎60例,总有效率96.7%。
李树广等【15J采用鼻窦炎13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178例,总有效率达100%。
冯新荣等㈨采用鼻窦炎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273例,痊愈46例,好转2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5.6%。
王清波l"]采用鼻炎合剂治疗鼻窦炎42例,治愈8例,显效26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47%。
郭玉琴等【18J采用鼻渊汤治疗鼻窦炎100例,痊愈18例,显效镐例,有效25例,无效9例。
冯洲等【19j采用鼻渊至宝煎治疗副鼻窦炎75例,痊愈53例,显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
魏绪鹤旧J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鼻窦炎80例,痊愈52例,好转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7%。
3结语对鼻窦炎的治疗,病情严重者西医多采用手术方法,副作用较大,中医药在治疗鼻窦炎方面有多种治疗方法,如内治、外治、针灸等,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目前对鼻窦炎的治疗,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医论治体系,希望能有~套完整的治疗指南,并研制出更好地治疗鼻窦炎的中成药,以全面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钱俊华,陈怀耳.鼻渊塞鼻剂治疗儿童鼻窦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2001,8(1):67.[2]牛俊明,韩常青./qe-Ne激光照射内迎香为主治疗急慢性鼻窦炎60例[J].甘肃中医学院,2005,22(8):37.[3]杜丽,刘新瑞.耳穴划痕配合中药治疗鼻病226例临床观察[J].中国乡村医生杂志,2001(6):32.[4]贾维刚.鱼冰散吹鼻治疗慢性鼻窦炎24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10):28.[5]李丽琴.通窍清毒汤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180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7(4):34.[6]杜丽.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6,26(2):36.[7]王延茂.白拟鼻渊汤治疗鼻窦炎106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5):17.[8]吴晓宏.自拟方藿芩鼻渊汤加减治疗副鼻窦炎60例[J].光明中医,2001。
16(5):31.[9]黄国贤,钱丽平.自拟凉膈苍耳子散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J].四川中医,2007,25(5):95.[10]艾正海,钟万翠.白拟醒脑通窍汤加味治疗慢性鼻窦炎96例[J].四JIJ中医,21304,22(1):89.[11]黄东平.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慢性鼻窦炎16例I临床分析[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5(9):473.[123范德斌.白虎清热活血汤治疗急性鼻窦炎102例[J].四川中医,2001,19(2):67.[13]宋任婴.鼻窦康复方治疗急、慢性鼻窦炎63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7,13(6):56.[14]顾真,梁俊薇.鼻窦清合剂治疗鼻窦炎印例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3):144-.[15]李树广,马丽华.鼻窦炎VI服液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
20(B,6(6):573.[16]冯新荣,赵桂芹.鼻窦炎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27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0):784.[17]王清波.鼻炎合剂治疗鼻窦炎42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lXr7,14(3):75.[18]郭玉琴,郎子琳.鼻渊汤治疗鼻窦炎100例[J].陕西中医,21302,23(4):345.[19]冯洲,张彦敏.鼻渊至宝煎治疗副鼻窦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2005,27(8):39.[20]魏绪鹤.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鼻寞炎80例[J].社区中医药,2004(10):35.I收稿日期:2008—08—29)一14】一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