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 运动的描述。
-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例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飞行等都是机械运动。
- 参照物:- 定义: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 特点: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例如,当我们说汽车在行驶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如果以汽车里的乘客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汽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2. 运动的快慢。
- 速度:-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用公式v = (s)/(t)表示(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1m/s = 3.6km/h。
-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例如,速度为5m/s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5米。
-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 特点: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v是一个定值,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 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 平均速度: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来表示物体在变速运动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公式¯v=frac{s_总}{t_总}。
例如,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通过的总路程为100m,总时间为20s,则平均速度¯v=(100m)/(20s) = 5m/s。
3. 测量平均速度。
- 实验原理:v=(s)/(t)。
-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等。
- 实验步骤:- 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_1。
-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_1。
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
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 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九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及其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在物理学中,机械运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和相关的物理量。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机械运动的知识点。
一、物体的平抛运动物体的平抛运动指的是物体在一个平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被抛出后,受到重力的影响向前运动,并在垂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影响向下运动的过程。
这一运动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1. 水平方向:S = Vx * t2. 垂直方向:h = Vy * t - 0.5 * g * t^2其中,S表示水平方向上的位移,Vx表示水平方向上的初速度,t表示时间;h表示垂直方向上的高度,Vy表示垂直方向上的初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二、匀速直线运动在物理学中,匀速直线运动指的是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的速度进行运动的过程。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1. 位移公式:S = v * t2. 速度公式:v = (S - S0) / t3. 时间公式:t = (S - S0) / v其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0表示初始位移。
三、倾斜面上的滑动摩擦力倾斜面上的滑动摩擦力是指物体在倾斜面上滑动时,由于与倾斜面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所产生的阻力。
该阻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摩擦= μ * F垂直其中,F摩擦表示滑动摩擦力,μ表示摩擦系数,F垂直表示物体受到的垂直分量力。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当多个力同时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这些力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成,得到它们的合力。
而当一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时,该力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解,得到它在不同方向上的分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可以用矢量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基本定律。
它们分别是:1. 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且仅当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2.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6章机械运动考点知识梳理+例题+满分必练
第6章机械运动考点·梳理考点1 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在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考点2 运动的快慢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3、公式:v =st ,公式中的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v 表示速度。
4、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1 m/s =3.6 km/h 。
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量,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无关。
6、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用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运动快慢,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即v =st ,式中s 表示总路程,t 表示总时间。
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有关。
平均速度只是大体上反映物体在一段路程中或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情况。
考点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m =103m 1 dm =10-1m 1 cm =10-2m 1 mm =10-3m 1 μm=10-6m 1 nm =10-9m2、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分度值。
(2)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①刻度尺必须与被测线平行,不能歪斜;②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③零刻度线磨损了的刻度尺,可以从其他刻度线测起;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
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m,1m=dm=cm=mm=um=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
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分或秒)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不同,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附答案)
机械运动知识点一:机械运动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变化。
2. 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作为参照的标准。
参照物可随意选择,但不能是物体自身,一般选________为参照物。
知识点二:速度1. 速度:运动物体通过的________与所用________之比,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
2. 公式:v=________(1)单位:国际单位________,常用单位________。
1m/s=________km/h。
(2)1m/s 的意义:1m/s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_____________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什么样的??4. 瞬时速度:描述物体某一________运动快慢的程度。
5. 平均速度:描述物体________快慢的程度,v=s 总/t 总。
知识点三:测量平均速度实验1.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速度2.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________3.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注意事项:①斜面坡度不能________ ,否则时间________ ,测量的时间误差大②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一定要用路程除以时间来计算③整个过程小车是向下_______ 运动的,所以,后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 前半程附答案:知识点一:机械运动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
2. 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作为参照的标准。
参照物可随意选择,但不能是物体自身,一般选地面为参照物。
知识点二:速度1. 速度: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 公式:v=s/t(1)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
1m/s=3.6km/h。
(2)1m/s的意义:1m/s表示,物体1s内通过的路程是1m。
3.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的知识点归纳
机械运动的知识点归纳一、机械运动定义机械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或特定物体内部经过分段步骤一次性完成某种运动轨迹的运动,这些轨迹由数学上的函数描述,这种运动可以理解为物体的位置改变得更加精确可控。
二、机械运动的基本类型1、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可以是螺旋式直线运动或者橡皮筋式直线运动,可以用函数y=mx+b来描述。
2、曲线运动:物体沿着一种曲线运动,曲线运动可以用椭圆曲线、二次曲线、圆等函数来描述。
4、旋转运动:物体沿着一个原点围绕某一点多次地旋转,旋转运动可以用圆柱状式函数、圆等函数来描述。
1、关节点分析:将物体按照关节点分解,主要包括加减速机、马达、传动比、滑块等,以确定具体的机械运动过程。
2、摩擦力分析:熟悉并了解不同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包括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流体摩擦力及气动摩擦力,以确定运动物体运动效率、精度、动力损失等要素。
3、平衡力分析:熟悉并了解不同部件之间的平衡力,包括地面平衡力、重力平衡力、重量平衡力及弹力平衡力等,以确定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
4、全局分析:由关节点分析、摩擦力分析及平衡力分析得出某种机械运动机构所需要的机械参数,将模型结构及机构参数综合设计,以得出某个机械运动模型。
1、可靠:机械运动物体的轨迹和步骤是精确可控的,它不会因为人的疏忽或操作失误而造成的误差。
2、速度快:机械运动的速度比一般的人工运动要快得多,而且可以精确控制速度。
3、稳定:机械运动的步骤很精确,相对而言,比一般的人工运动更稳定,让机械运动更易于控制。
4、复杂度高:机械运动能够实现很多复杂的动作,比如曲线式运动、转式运动等,人工运动无法实现。
五、机械运动的应用1、自动化生产:机械运动多用于自动化生产,如模具运动、螺杆运动等,加快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质量。
2、仓储设备:机械运动设备可以实现物品被快速、准确、可靠地依次运输,替换人工搬运的繁琐劳动,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率,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
3、工程制造:机械运动设备用于汽车制造、航空制造等行业,可以替代传统的机器人,实现更规范、精准的产品制造。
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
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一、运动与静止的区别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位置的改变,而静止则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位置不发生改变。
运动是相对的,需要有一个参照物才能确定。
二、位移、速度和加速度1. 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量,用矢量表示。
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上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方向则由起点指向终点。
2. 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用矢量表示。
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除以时间,方向则由位移的方向决定。
3.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用矢量表示。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大小除以时间,方向则由速度的方向决定。
三、匀速直线运动1.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2. 特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加速度为零。
3. 公式: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位移=速度×时间。
四、变速直线运动1.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大小和方向发生改变的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2. 特点: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
3. 公式: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再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位移=初速度×时间+1/2×加速度×时间的平方。
五、自由落体运动1. 定义: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垂直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2. 特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恒定,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方向向下。
3. 公式: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再加上重力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位移=初速度×时间+1/2×重力加速度×时间的平方。
六、运动图象的表示1. 位移-时间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直线斜率表示速度。
2. 速度-时间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直线斜率表示加速度。
3. 加速度-时间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加速度。
以上是关于物理机械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介绍。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一、测量1、长度的单位:主单位:米,符号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2、单位换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nm;1dm=10-1m、1cm=10-2m、1mm=10-3m、1um=10-6m、1nm=10-9m。
3、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如:钢尺、皮尺、卷尺、学生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4、刻度尺的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即(一小格表示的长度),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5、刻度尺的量程:测量的范围。
6、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分度值和量程适合的刻度尺;(2)从零刻度线或清晰的刻度线起测量,有刻度的边紧靠被测量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录结果时,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两部分。
7、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秒,符号s;常用单位:时(h)、分(min)、毫秒(ms)等。
8、时间单位的换算:1h=60min、1min=60s、1s=103ms;1h=3600s、1ms=10-3s。
9、时间测量的工具:钟表,如石英钟、手表、秒表、停表等。
10、误差的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11、误差产生原因:(1)测量仪器不够精密;(2)测量方法不够完善。
12、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等。
1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1)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可能减小;(2)错误是可以消除的。
二、机械运动:1、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的定义: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选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作为参照物的物体都当作是静止的。
3、哪些物体可以作为参照物?答:除研究物体本身以外的一切物体,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机械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机械的运动知识点总结一、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机械运动是指在机械系统中由于外界作用下而产生的物体运动。
机械运动包括直线运动、转动运动和复合运动等。
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转动运动是指物体绕某一轴线旋转,而复合运动是指物体既有直线运动又有转动运动。
二、机械运动的描述和分析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位移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所运动的距离,而加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和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
3.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而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4. 惯性和摩擦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摩擦是指物体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5. 转动运动的描述和分析转动运动可以用转角、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来描述,同时还可以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以及动能和角动量的概念来分析。
6. 复合运动的描述和分析复合运动是指物体既有直线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可以先分别分析直线运动和转动运动,再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三、机械运动的应用1. 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应用在机械系统中把能量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过程,常见的机械传动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2. 发动机发动机是能源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常见的发动机包括内燃机、蒸汽机等。
3. 汽车底盘汽车底盘是指汽车的车身框架、车轮悬挂、转向装置等部件,它们能使汽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转动运动以及复合运动。
4. 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将机械系统和传感器、执行器相结合,利用反馈控制原理来实现自动化运动。
四、机械运动的潜在问题1. 惯性和震动当机械系统受到外力作用时,如果物体具有较大的质量,惯性会使得物体产生较大的震动,从而影响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行。
2. 摩擦和磨损在机械系统中,摩擦会使得物体受到阻力,导致能量损失和零部件磨损,从而降低机械系统的效率和寿命。
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重点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重点知识点大全一、机械运动基本概念1.定义机械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和减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公式。
3.确定物体在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4.描述物体在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中的运动轨迹。
二、力和力的性质1.定义力的概念,包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描述力的性质,如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和作用对象。
3.引入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包括力的合力和分力的计算方法。
4.介绍弹力、重力、摩擦力、弹簧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三、牛顿运动定律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描述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2.了解牛顿第二定律,描述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加速度与受力大小的关系。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4.了解牛顿第三定律,描述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条件。
四、摩擦力和斜面上的力1.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性质,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2.描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特点和受力分析。
3.了解斜面上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4.分析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与斜面的关系,包括斜面的倾角和摩擦系数。
五、机械能与机械能守恒1.理解机械能的概念,包括动能和势能。
2.应用动能公式计算物体的动能。
3.了解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描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物体在发生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时的机械能变化。
六、功和功率1.温故知新,回顾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了解功的单位和功的正负表示的意义。
3.应用功率公式计算物体的功率。
4.理解功率的概念,包括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七、简单机械1.理解简单机械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常见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3.描述简单机械的力和距离的关系。
4.应用简单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八、波与声音1.理解波的概念和特点。
2.描述波的传播方式,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
3.了解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改变。
2.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这个被选中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4.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速度的单位:米/秒、千米/时。
6.速度的计算公式:$v = \frac{s}{t}$;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常用单位:千米/时、米/秒;国际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7.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二、力和运动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或惯性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3.二力平衡: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合力为零。
(一物、二力、等大、反向、同直线)4.力的单位:牛顿(N);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单位是牛顿;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注意各个力和各个物理量的单位的由来)三、压强和浮力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压力属于弹力,压力有时指重力,有时指弹力,注意辨别。
2.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压强的定义式是$p =\frac{F}{S}$;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固体对支撑面的压强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同一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气体和液体都有压强。
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
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1. 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 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 类型: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转动等。
2.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位移(Displacement):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置的变化。
- 路程(Distance):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
- 速度(Velocity):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变化量。
- 速率(Speed):物体单位时间内的路程变化量。
- 加速度(Acceleration):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3. 速度和加速度- 矢量性: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 标量和矢量的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遵循矢量运算法则。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路径运动。
- 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以恒定加速度沿直线路径运动。
4.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于一点时,可以合成一个等效的力。
-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
6. 功、能量和功率- 功(Work):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所做的工作。
- 能量(Energy):物体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力,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 功率(Power):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7.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物体由于其位置或运动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势能和动能。
- 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8. 简单机械- 杠杆(Leverage):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来放大力的作用。
- 滑轮(Pulley):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来提升重物。
- 斜面(Inclined Plane):通过增加作用距离来减少提升物体所需的力。
机械运动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机械运动知识点及同步练习一、机械运动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例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飞机在天空中飞行,运动员在赛场上奔跑等,这些都是机械运动的常见例子。
二、参照物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一)参照物的选择原则1、任意性: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可以选择任何物体作为参照物。
2、方便性: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通常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如果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三、速度(一)速度的定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二)速度的公式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用公式表示为:v = s / t ,其中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三)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1 m/s = 36 km/h 。
(四)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其速度保持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
四、变速直线运动(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二)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得到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五、机械运动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火炉中铁棒的温度升高B 小树长高了C 月亮绕地球运动D 思想斗争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人行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A 向东运动B 向西运动C 静止不动D 无法确定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长短的物理量C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4s 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 2s 的速度一定是()A 80m/sB 10m/sC 5m/sD 无法确定5、短跑运动员 5s 跑了 50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 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 汽车、羚羊、运动员B 羚羊、汽车、运动员C 运动员、汽车、羚羊D 运动员、羚羊、汽车(二)填空题1、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九年级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九年级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由于受到某种力的作用而发生的移动或变化的过程。
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机械运动的知识点,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力和功等。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一、速度与位移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常用速度的定义式为:速度(v)等于位移(s)与时间(t)的比值,即 v = s / t。
速度有正负之分,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其中正值表示正方向运动,负值表示反方向运动。
速度的单位为米/秒(m/s)。
位移是指物体由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距离与方向,通常使用小写字母 s 表示。
位移也有正负之分,正值表示正方向位移,负值表示反方向位移。
二、加速度与力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常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a)等于速度变化量(Δv)与时间的比值,即 a = Δv / t。
加速度的单位为米/秒的平方(m/s^2)。
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作用。
力有大小和方向之分,常用牛顿(N)作为力的单位。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若物体受力为零,则物体将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F = m × a,其中 F 代表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 代表物体的质量,a 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两个物体之间的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当多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使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简化问题。
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并成一个力的过程。
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可以求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成若干个部分力的过程。
根据三角函数的关系,可以得到力的分解式。
力的分解有助于我们研究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情况。
四、功与能量功是指力对物体作用所做的功。
九年级物理--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知识点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及其单位(1)测量需要有标准,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2)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符号是。
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 m)、纳米(nm)等。
(4)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m,1 dm=m,1 cm=m,1 mm=m,1 μm=m,1 nm=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1)观察刻度尺会认: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的位置它的量程是;它的分度值是。
(2)使用方法会看: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3)练习读出A、B刻度尺测量的木块长度?A:B:3.误差值和值之间的差异。
【思考】误差(能或不能)消除吗?误差与错误(相同不相同)吗?总结:⑴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应该避免。
⑵误差总是存在,不可避免的。
⑶减小误差的办法: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知识点二时间的测量1.测量及其单位⑴时间:我们所说的时间,有的是指时刻,有的是指时间间隔。
⑵单位:国际单位——秒(s);常用单位:分、时、天、年等。
⑶时间单位的换算:1 年=365 天,1 天=24 小时,1小时=60 分,1 分=60 秒,1 小时=3 600 秒,1天=86 400 秒。
2.时间的测量工具:停表(中考)知识点三运动的描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1、机械运动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做。
2.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位置是否改变),要选择另一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参照物选取的原则:⑴假定性: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⑵任意性: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⑶不唯一性:可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⑷排己性:一般不取自身为参照物⑸方便性:生活中大部分时候都选择地面为参照物A.同一个物体选择,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秒表 等. (3)测量工具:机械表、电子表、________ 3.误差: 测量 值和_______ 真实 值存在的差别. (1)概念:________ 减小 ,不可以________ 避免 . (2)特点:误差只可以________ 更加精密 的测量工具;改进 (3)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____________ 测量方法 ;多次测量求____________ 平均值 . ______________ 二、运动的描述 变化 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1.运动:物体位置的________
图 8-1-2
思路点拨:停表表面有两个示数,长针所指的大圆示数以 “s”为单位,短针所指的小圆示数以“min”为单位.大圆上的数 字有“2、4、6、8„„”其中还插有“33、35、37„„”这些 数字,表示长针转过一圈用时 30 s,转两圈用时 60 s,大圆上 的分度值是 0.5 s;短针转一圈用时 15 min,小圆上的分度值是 0.5 min(即 30 s). 如图所示,此时长针示数是“8.5 s”还是“38.5 s”,关键是看 短针的位置.图中短针指在 3 与 4 之间且超过中间刻度线,在 此情形下长针应读作“38.5 s”.如果短针未超过 3 与 4 之间的刻 度线,则长针读作“8.5 s”.短针示数加长针示数即为记录的时 间.
2.(2013 年湛江)图 8-1-10 中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__cm.
图 8-1-10 解析: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
的下一位,因此读数在 1.42~1.46 均正确. 答案:1.42~1.46
3.(2013 年佛山)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 90 km/h 的平均速度行驶 0.5 h 到达三水,休息 0.5 h 后,再以 80 km/h 的平均速度行驶 1 h 到达肇庆.请求:
图 8-1-6
思路点拨:匀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 线,速度越大,图线越高;其 s-t 图象是斜线,速度越大图线 的倾斜程度越大.
答案:B
1.(2013 年深圳)汽车匀速直线上坡的过程中,各物理量随 ) 时间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A 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增大,因此不是匀速 直线运动,而是加速运动;B 图象中物体通过的路程随着时间 不发生变化,说明物体是静止的;C 物体上坡,高度增加,势 能应该增加,而图象中势能是减小的;D 图中物体做匀速直线 运动,速度不变,动能不变,该图象符合题意. 答案:D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解:(1)s1=v1t1=90 km/h× 0.5 h=45 km. (2)s=v1t1+v2t2 =90 km/h× 0.5 h+80 km/h× 1h =125 km s 125 km v= = 2 h =62.5 km/h. t
改变.
(2)速度时间公式:v=常数;路程时间公式:s=vt. (3)两种图象:
图 8-1-3
图 8-1-4
例 3:(2013 年娄底)端午节,贝贝全家一起在河岸观看 划龙舟比赛.发令枪响,几只龙舟上的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 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引号中的句子中龙舟所选择的参 照物是__________.
图 8-1-5
思路点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 物.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说明是运动状态.龙舟相对于 哪个物体是运动状态,则这个物体就是参照物.
答案:河岸(合理即可)
例 4: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
动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
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 8-1-6 所示,在选项中分别作出的 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 s、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象,正 确的是 ( )
图 8-1-11 解析: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值垂直,因此两种读数方法 中,斜着的那种是错误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因此读 数为 9.55 cm. 答案:9.52~9.58 cm
6.(2011 年广东)如图 8-1-12 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图 8-1-12 答案:337.5
4.(2012 年广州)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的长度是否 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刻度尺最合适( A ) A.量程 3 m,分度值 1 mm
B.量程 10 m,分度值 1 dm
C.量程 30 cm,分度值 1 mm
D.量程 15 cm,分度值 0.5 mm
5.(2012 年佛山)将图 8-1-11 中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 位)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
(4)长度的测量:
量程 ①测量时,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__________ 和 分度值 . ________
最小刻度值 的下一位. ②读数时,要估读到___________ 数据 和________ 单位 . ③测量记录:包括________ 2.时间: 秒(s) 常 用 单 位 有 ________ 小时(h) 、 分 (min) 、 (1) 单 位 : ________. 毫秒(ms) 、微秒(μs)、纳秒(ns). ________ 106 μs. 3600 (2)单位换算:1 h=________s,1 s=________
第一单元 机械运动
知识要点 时间和长度的估测 刻度尺的读数、错误与误差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目标和要求
认识
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参照物及其辨别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简单的计算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理解 操作
一、长度和时间 1.长度: 米(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 (1)长度单位:________. 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06 109 (2)单位换算:1 m=________ μm=________nm. 刻度尺 . (3)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
3.6 换算关系:1 m/s=________km/h.
直线 且________ 速度 不变的运 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________ 动. 6.平均速度:在直线运动中,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和所用时
s 间的比值,公式为 v = . t
考点 1 长度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及其测量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观察其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4)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三部分. 2.初中阶段,只有刻度尺需要估读.
例 1:(2012 年三明)如图 8-1-1 所示,测得苹果的果径为 __________cm.
图 8-1-1 思路点拨: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起始刻度,读数时,要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答案:6.15(6.13~6.18)
例 2:停表的示数如图 8-1-2 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 ________min________s.
答案:3 38.5
考点 2 运动的描述
1.参照物的选取和运动的相对性: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参照物的选取.
(2)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参照物既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3)不能选取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1)特征:物体运动时快慢不变,方向不变,即运动状态不
2 . 参照物 :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 静 止 时 所 选 为参 照 标准 的物体. ________
运动 ,运动和静止是 3.运动的特点:一切物体都在________ 相对 的. ________
4.速度:
(1)物理意义: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s v= t (2)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米每秒 ;符号:________ m/s ;常用单位:km/h. (3)单位: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