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定时器重载初值可以用这种办法

合集下载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51单片机和AVR单片机的初值计算三种方法)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51单片机和AVR单片机的初值计算三种方法)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51单片机和A VR单片机的初值计算三种方法)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
一、51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1、方法一
void main(void)
{
s1=1;
TMOD=0x01; //使用定时器T0的模式1
TH0=(65536-46083)/256; //定时器T0的高8位设置初值
TL0=(65536-46083)%256; //定时器T0的低8位设置初值
函数功能:定时器T0的中断服务函数
********************************************************/
void TIme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定时器T0的中断编号为1,使用第1组工作寄存器
{
count++; //每产生1次中断,中断累计次数加1
if(count==20)//如果中断次数计满20次
count=0; //中断累计次数清0
s++; //秒加1
网络上阅读一段程序,定时器初值46083 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一般我们如用AT892051的话定时50MS 就是TH0=(65536-50000)/256;
猜想应该是使用的12M晶体,20次为1S.
2、方法二
10MS定时器初值的计算:
1)晶振12M
12MHz除12为1MHz,也就是说一秒=1000000次机器周期。

10ms=10000次机器周期。

65536-10000=55536(d8f0)。

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定时器初值计算的两种方法

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定时器初值计算的两种方法

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定时器初值计算的两种方法在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定时器的初值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定时器的初值是一个整数值,用于设置定时器的计数范围和计数周期。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硬件平台,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定时器的初值。

1.基于精确的时间计算方法:基于精确的时间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需要定时的时间长度来计算定时器的初值。

首先,需要确定定时器的频率,即每秒钟产生的中断次数。

然后,需要计算出所需的计数周期,即需要定时的时间长度乘以定时器的频率。

最后,通过计算周期与定时器的初始值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定时器的初值。

基于精确的时间计算方法能够保证定时器的精度,在需要精确控制时间的应用中比较常见。

2.基于试验和估算的方法:基于试验和估算的方法适用于一些不需要非常精确的定时器应用。

这种方法一般通过实验来确定合适的定时器初值。

首先,设置一个初值,然后通过实际运行代码并观察计时结果,不断调整初值,直到达到所需的定时效果。

例如,在一个LED闪烁的应用中,假设希望每个LED的亮灭时间为1秒。

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初值,然后不断调整初值,直到每个LED的亮灭时间接近1秒。

在调整初值时,可以通过观察LED亮灭的频率来判断初值是否合适。

基于试验和估算的方法相对简单,适用于一些对定时器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定时器初值的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定时器的工作模式、预分频系数等因素,以确保定时器的计时周期和频率能够满足要求。

在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定时器的初值计算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任务。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硬件平台,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

基于精确的时间计算方法适用于那些对定时器精度有较高要求的应用,而基于试验和估算的方法适用于一些对定时器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

无论选用哪种方法,在计算定时器初值时,需要充分考虑定时器的工作模式、频率和计时周期等因素,以确保定时器的计时与实际需求相符。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定时器初值也可能需要通过实验和调试进行调整,以保证定时器的工作效果。

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在单片机的世界里,定时器就像是一个精准的时间管家,默默为各种任务提供准确的时间控制。

无论是在简单的系统时钟,还是复杂的实时控制应用中,单片机定时器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单片机定时器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是单片机内部的一个硬件模块,能够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产生中断或者触发特定的事件。

这就好比我们生活中的闹钟,到了设定的时间就会响铃提醒我们。

那么,单片机定时器是如何工作的呢?它通常基于一个时钟源,这个时钟源可以是内部的振荡器,也可以是外部的时钟信号。

通过对定时器相关寄存器的配置,我们可以设定定时器的计数模式、初始值、预分频系数等参数。

比如说,我们可以选择定时器是向上计数还是向下计数,是每隔一段时间产生一次中断,还是在计数值达到某个特定值时触发事件。

在实际应用中,单片机定时器有多种用途。

其中一个常见的应用就是实现精确的延时。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让单片机在执行完一段代码后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如果单纯依靠软件的循环来实现延时,不仅会占用大量的CPU 资源,而且延时的精度也很难保证。

而使用定时器,我们可以轻松地实现精确的毫秒甚至微秒级别的延时,同时让 CPU 去处理其他任务。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产生周期性的信号。

比如,控制一个 LED 灯以一定的频率闪烁,或者驱动一个电机以固定的速度转动。

通过设置定时器的周期和占空比,我们可以精确地控制这些信号的频率和时长。

再比如,在通信领域中,定时器可以用于实现数据的定时发送和接收。

确保数据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传输,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要使用单片机定时器,我们首先需要对相关的寄存器进行初始化配置。

不同型号的单片机,其定时器的寄存器和配置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原理是相通的。

以常见的 8 位单片机为例,我们通常需要设置以下几个关键的参数:一是定时器的工作模式。

常见的模式有定时模式和计数模式。

在定时模式下,定时器根据时钟源进行定时计数;在计数模式下,定时器可以对外部脉冲进行计数。

1t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

1t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

1t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摘要:1.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简介2.计算定时器初值的步骤a.确定定时器工作方式b.计算时间常数c.计算初值3.计算示例a.方式0b.方式1c.方式24.总结正文: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是单片机编程中一个基础但重要的概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定时器的初值,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并提供计算示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

对于1t 单片机定时器,其初值计算公式为:TH0 = (65536 - 时间常数x) / 256TL0 = (65536 - 时间常数x) % 256其中,TH0 和TL0 分别为定时器的高8 位和低8 位初值,时间常数x为定时时间除以晶振频率。

接下来,我们来看如何计算定时器初值。

首先,确定定时器工作方式。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定时器的工作方式,如方式0、方式1 或方式2。

不同工作方式下,计算公式中的n 值不同。

其次,计算时间常数x。

根据定时时间和晶振频率,计算出时间常数x。

将x 转换成二进制数,高8 位送给TH1,低8 位送给TL1。

最后,根据所选工作方式,使用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定时器初值TH0 和TL0。

下面,我们通过计算示例来加深理解。

示例1:方式0晶振频率:12MHz定时时间:1ms首先,计算时间常数x:x = 1000 / (12 * 10^6) = 0.0008333然后,计算TH0 和TL0:TH0 = (65536 - 0.0008333 * 1000) / 256 = 65520TL0 = (65536 - 0.0008333 * 1000) % 256 = 12示例2:方式1晶振频率:12MHz定时时间:1ms首先,计算时间常数x:x = 1000 / (12 * 10^6) = 0.0008333然后,计算TH0 和TL0:TH0 = (65536 - 0.0008333 * 1000) / 256 = 65520TL0 = (65536 - 0.0008333 * 1000) % 256 = 12示例3:方式2晶振频率:12MHz定时时间:1ms首先,计算时间常数x:x = 1000 / (12 * 10^6) = 0.0008333然后,计算TH0 和TL0:TH0 = (65536 - 0.0008333 * 1000) / 256 = 65520TL0 = (65536 - 0.0008333 * 1000) % 256 = 12通过以上计算示例,我们可以看到,根据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定时器的初值。

单片机定时器实用方法总结

单片机定时器实用方法总结

单片机定时器实用方法总结在单片机的应用中,定时器是一种常用的功能模块,它能够精确地计时和定时触发其他操作。

本文将总结一些单片机定时器的实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定时器功能。

一、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定时器是单片机中用于计时的硬件模块,通过计算定时器的计数值可以得到一段时间的长度。

定时器通常由一个计数器部分和一个控制逻辑部分组成。

计数器用于累加时钟脉冲的数量,控制逻辑部分负责设置计数器的初始值、计时模式和中断触发条件等。

二、定时器的控制寄存器在使用定时器之前,需要配置定时器的控制寄存器。

不同的单片机厂商和型号的定时器可能设置略有不同,但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设置:1. 定时器模式选择:定时器可以采用不同的计数模式,如定时模式、计时模式、脉宽调制模式等。

具体选择何种模式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定。

2. 工作模式选择:定时器可以选择工作在单次触发模式还是连续触发模式。

单次触发模式下,定时器完成一次定时后会停止计数;连续触发模式下,定时器会自动重新开始新的计时。

3. 中断触发条件设置:定时器可以配置中断触发条件,即定时器计数到达某一个值时产生中断请求。

这个值可以通过设置计数器的初始值和定时器的重装载值来实现。

三、定时器的应用案例以下是几个使用单片机定时器的实用案例,供读者参考:1. 脉冲计数器在需要计算脉冲个数的应用场景中,可以使用定时器来实现脉冲计数的功能。

通过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为计时模式,计数器每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就加1,从而实现对脉冲个数的精确计数。

2. 延时功能定时器可以用于实现延时功能。

通过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和计时值,可以精确控制延时的时间长度。

例如,可以使用定时器进行毫秒级别的延时,或者用定时器实现微秒级别的精确延时。

3. PWM输出控制定时器常常用于控制PWM(脉宽调制)信号的输出。

通过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为PWM模式,并根据需要设定脉宽和频率参数,可以实现对PWM信号的输出控制。

这在一些需要模拟控制信号的应用中非常有用,如电机速度控制、LED亮度调节等。

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定时器初值计算的两种方法

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定时器初值计算的两种方法

time 就是假设要延时的 100ms(要取 100000us) FOSC 是晶振频率 注意:定时器一定要考虑晶振的频率,因为单片机最小的中断时间和频率 有关系。 例如: 6MHz 晶振对应的时间范围是:512us --- 16.384ms --- 131.072ms 因此,在设置时间前,一定要考虑晶振和定时器的关系。
单片机 C 语言编程中定时器初值计算的两种方法
单片机 C 语言编程中,定时器的初值对于初学者真的是比较不好计算, 因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第 1 种方法: #define FOSC 11059200L //晶振的频率 #define TIMS (65536-FOSC/12/1000) //12T mode 对于 8051 系列单片机通 用 //#define TIMS (65536-FOSC/1000) //1T mode STC 单片机可以用这个 unsigned int timer0_tick; int timer0_count;
} } 初值的赋值采用的是移位运算: TL0=TIMS; TH0=TIMS>>8; 第 2 种方法: #define FOSC 11059200L //晶振的频率 TH=(65536-time*FOSC /12)/256 TL=(65536-time*FOSC /12)%256
void Timer0(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定时器 0 中断外理 { TL0=TIMS; TH0=TIMS>>8; if(timer0_tick--==0) //加到 1000 次即 1 秒 { timer0_tick=1000; LED_Timer=~LED_Timer;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
对于51单片机和AVR单片机,它们的定时器初值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下面将介绍51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的三种方法和AVR单片机定时器的
初值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51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常规方法
假设定时器的工作频率为F,计时周期为T,定时器的分频系数为N。

定时器初值的计算公式为:
方法二:递推
对于一个周期为T的定时器,其初值可以通过递推来计算。

首先,选择一个适当的计数器初值,可以通过假设初值为0,计算出
一个相对误差较小的初值近似值。

然后,根据初值近似值和定时器分频系
数N,可以计算出定时器工作频率F'。

最后,将F'带入到计算公式中,
得到更精确的初值。

方法三:查表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常见的定时周期需求,事先制定好一个
初值-分频系数表,根据需求直接查表获得初值即可。

以下是AVR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的方法:
AVR单片机的定时器初值计算与51单片机类似,可以通过常规方法、递推或查表法来计算。

以常规方法为例,假设定时器的工作频率为F,计时周期为T,定时器的分频系数为N。

则初值的计算公式为:
需要注意的是,AVR单片机的定时器有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工作模式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

总结起来,单片机定时器初值的计算方法有常规方法、递推法和查表法。

选择一种合适的计算方法,根据工作频率、计时周期和分频系数计算出初值,即可实现定时功能。

定时器初值计算范文

定时器初值计算范文

定时器初值计算范文定时器初值计算是指在设计和实现定时器功能时,根据所需的定时时间计算定时器的初始值(或计数值)的过程。

定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和计数设备,在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广泛应用。

在这些应用中,通过计算定时器的初始值,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实时操作,如延时、任务调度、周期性工作等。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定时器类型和定时器初值计算的方法,以及一些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

一、定时器的类型在嵌入式系统中,常见的定时器有两种类型:基于硬件的定时器和基于软件的定时器。

基于硬件的定时器是通过计数器、时钟和相关的电路实现的,可以提供高精度的计时和计数功能。

基于软件的定时器则是通过编程实现的,依赖于系统的时钟和计时函数,实现相对较低精度的定时功能。

1.基于硬件的定时器基于硬件的定时器通常由计数器、时钟和预设值等组成。

计数器用于存储当前的计数值,时钟提供计时的时间基准,预设值是计数器的初始值,用于设定定时器的计时周期。

当计数器的值达到预设值时,就会触发定时器中断或产生其中一种特定的动作。

基于硬件的定时器通常使用的是定时器寄存器(Timer Register),通过写入和读取寄存器中的值,可以设置和获取定时器的状态和计时值。

2.基于软件的定时器二、定时器初值的计算方法在设计和实现定时功能时,根据所需的定时时间计算定时器的初始值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定时器的初值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计算:1.硬编码2.公式计算公式计算是通过一定的公式或计算方法,将所需的定时时间转换为定时器的初始值。

例如,如果需要计时t秒,且定时器的时钟频率为f,则定时器的初始值为t*f。

这种方法适用于周期性的定时任务和动态变化的定时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提高灵活性和适应性。

3.近似计算近似计算是通过对所需的定时时间进行近似和调整,得到较为接近的定时器初始值。

例如,如果需要计时t秒,且定时器的时钟频率为f,则可以先计算出定时器的初值为t*f,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51单片机定时器设置

51单片机定时器设置

51单片机定时器设置51单片机,也被称为8051微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嵌入式系统。

它具有4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可以用于实现定时、计数、脉冲生成等功能。

通过设置相应的控制位和计数初值,可以控制定时器的启动、停止和溢出等行为,从而实现精确的定时控制。

确定应用需求:首先需要明确应用的需求,包括需要定时的时间、计数的数量等。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定时器型号和操作模式。

设置计数初值:根据需要的定时时间,计算出对应的计数初值。

计数初值需要根据定时器的位数和时钟频率进行计算。

设置控制位:控制位包括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和中断控制寄存器(IE)。

通过设置控制位,可以控制定时器的启动、停止、溢出等行为,以及是否开启中断等功能。

编写程序代码:根据需求和应用场景,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

程序代码需要包括初始化代码和主循环代码。

调试和测试:在完成设置和编程后,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

可以通过观察定时器的状态和输出结果,检查定时器是否按照预期工作。

计数初值的计算要准确,否则会影响定时的精度。

控制位的设置要正确,否则会导致定时器无法正常工作。

需要考虑定时器的溢出情况,以及如何处理溢出中断。

需要考虑定时器的抗干扰能力,以及如何避免干扰对定时精度的影响。

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优化,例如调整计数初值或控制位等,以达到更好的性能和精度。

51单片机的定时器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模块,可以用于实现各种定时控制和计数操作。

在进行定时器设置时,需要注意计数初值的计算、控制位的设置、溢出处理以及抗干扰等问题。

同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性能和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各种定时控制和计数操作,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便利。

在嵌入式系统和微控制器领域,51单片机因其功能强大、使用广泛而备受。

其中,定时器中断功能是51单片机的重要特性之一,它为系统提供了高精度的定时和计数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51单片机定时器中断的工作原理、配置和使用方法。

PIC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方法及几种周期小结

PIC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方法及几种周期小结

PIC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方法及几种周期小结
PIC 定时器也用是蛮多的,据说网上还有计算初值的强力软件,不过我还
是手动算下吧。

总结了下2013.8.27PIC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方法
PIC 的指令周期是4 个震荡周期,在没有使用分频器的情况下,TMR0 会在
每个指令周期信号(等于晶体振荡器产生的主时钟周期的 4 倍)到来时自动
加1。

在配置了分频器的情况下,TMR0 会在每次收到由分频器将指令周期信
号分频一个固定倍数后产生的信号时自动加1。

如果TMR0 在累加计数的过程中,CPU 执行一条往TMR0 中写入数据的指令,则累加计数器的加 1 操作
将被推迟两个指令周期,重新开始计数。

这两个指令周期的偏差在用户编写时
间精度要求较高的程序时应引起注意,可以通过在每次写入TMR0 时给一个
调整值的方法来解决。

假设的是时钟频率为4MHz。

因此,一个指令周期就是一个微秒(μs)
的时间。

,也就是计数一次时间是1us。

没有分频比定时器的初值计算公式:T0=256-Tc+2
其中TC 是想得到的次数。

加2 的原因是写值的时候要消耗两个指令周期。

如果分频器给了定时器,最好不要再读写TMR0 了,不然会照成误差。

假设分频器是16,晶振是4Mhz,一次由00 到FF 的时间是
16*256=4096us。

假设50ms 的时间
在中断每次加上4096,
主程序检查是不是超过5000,超过了就减掉5000,这样算是50ms 就得到了。

1:8。

单片机定时器的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

单片机定时器的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

单片机定时器的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1. 前言单片机定时器在嵌入式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用来实现定时、延时、脉冲计数等功能。

而在使用定时器时,计数初值的计算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定时器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单片机定时器的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关键知识。

2. 单片机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单片机定时器是通过内部的计数器来实现计时的功能。

当计数器的值达到设定的初值时,定时器会产生相应的中断或触发标志,从而实现定时功能。

在典型的定时器工作模式下,定时器的计数初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初值 = 65535 - (预置值× 系数)其中预置值是我们需要设定的定时时间,系数是定时器的时钟周期。

对于常用的定时器工作模式,时钟周期通常为机器周期的倍数。

3. 如何选择预置值和系数在使用单片机定时器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定时时间,然后根据系统时钟频率和定时器的分频比来选择合适的系数。

一般来说,较小的系数可以获得更精确的定时时间,但也会消耗更多的系统资源。

在选择系数时需要权衡精度和资源的利用。

4. 实际应用中的计数初值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遇到需要实现较为精确的定时功能。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计数初值:a. 确定所需的定时时间,假设为T。

b. 根据系统时钟频率和定时器的分频比,确定合适的系数。

c. 根据公式初值 = 65535 - (T × 系数)来计算计数初值。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单片机定时器的计数初值计算是一个非常基础但又十分重要的知识点。

它直接关系到定时功能的准确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我们充分理解和掌握。

在选择预置值和系数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合理的取舍,以达到最佳的定时效果。

总结单片机定时器的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初值 = 65535 - (预置值× 系数)来确定,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定时需求和系统资源来选择合适的预置值和系数。

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初值

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初值

单片机定时器的计数初值是用来设置定时器的初始计数值,它决定了定时器开始计数的起点和计数范围。

初值的设定通常是根据所需的定时周期或频率来确定。

具体的设定方法和计算公式会根据使用的单片机型号和定时器类型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常见的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初值的计算方法:计数初值= (定时器时钟频率/ 预分频系数) * 时间周期其中,定时器时钟频率是定时器使用的时钟频率,预分频系数是定时器的预分频设置,时间周期是所需的定时周期或频率。

例如,假设使用的定时器时钟频率为1 MHz,预分频系数为64,需要设置的定时周期为10 ms,则计数初值的计算如下:计数初值= (1,000,000 Hz / 64) * 0.01 s = 15625对于定时器/计数器模式,计数初值可以根据所需的计数范围来计算。

通常,定时器的计数范围是根据定时器的位数来确定。

例如,8位定时器的计数范围是0-255(2^8 - 1),16位定时器的计数范围是0-65535(2^16 - 1)。

如果需要实现特定的定时周期或频率,可以根据计数范围和所需的周期来计算初值。

例如,假设使用的是8位定时器,需要实现100 ms 的定时周期,则计数初值的计算如下:计数初值= 计数范围- (定时器时钟频率* 时间周期)对于8位定时器,计数范围是0-255,定时器时钟频率为1 MHz,时间周期为0.1 s,则计数初值的计算如下:计数初值= 255 - (1,000,000 Hz * 0.1 s) = 255 - 100,000 = 155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计数初值的设置还要考虑定时器的工作模式、预分频设置、溢出处理等因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所使用的单片机的技术手册或编程指南,以获得准确的计数初值的设置方法和公式。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51单片机和AVR单片机的初值计算三种方法)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51单片机和AVR单片机的初值计算三种方法)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51单片机和AVR单片机的初值
计算三种方法)
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51单片机和A VR单片机的初值计算三种方法)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
一、51单片机定时器初值计算1、方法一
void main(void)
{
s1=1;
TMOD=0x01; //使用定时器T0的模式1
TH0=(65536-46083)/256; //定时器T0的高8位设置初值
TL0=(65536-46083)%256; //定时器T0的低8位设置初值
函数功能:定时器T0的中断服务函数
********************************************************/
void TIme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定时器T0的中断编号为1,使用第1组工作寄存器
{
count++; //每产生1次中断,中断累计次数加1
if(count==20)//如果中断次数计满20次
count=0; //中断累计次数清0
s++; //秒加1
网络上阅读一段程序,定时器初值46083 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一般我们如用AT892051的话定时50MS 就是TH0=(65536-50000)/256;
猜想应该是使用的12M晶体,20次为1S.
2、方法二
10MS定时器初值的计算:
1)晶振12M
12MHz除12为1MHz,也就是说一秒=1000000次机器周期。

10ms=10000次机器周期。

65536-10000=55536(d8f0)。

c语言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程序

c语言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程序

C语言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程序1. 简介C语言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单片机编程的高级编程语言,它可以方便地操作单片机的各种硬件模块,包括定时器和计数器。

定时器和计数器是单片机中常用的功能模块,它们可以用来实现精确的时间控制和计数功能。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C语言编程实现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程序。

2. 程序原理在单片机中,定时器和计数器通常是以寄存器的形式存在的。

通过对这些寄存器的操作,可以实现定时器的启动、停止、重载以及计数器的增加、减少等功能。

在C语言中,可以通过对这些寄存器的直接操作来实现对定时器和计数器的控制。

具体而言,可以使用C语言中的位操作和移位操作来对寄存器的各个位进行设置和清零,从而实现对定时器和计数器的控制。

3. 程序设计在编写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程序时,首先需要确定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包括定时模式和计数模式。

在定时模式下,定时器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生成中断,从而实现定时功能;在计数模式下,定时器可以根据外部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配置。

4. 程序实现在C语言中,可以通过编写相应的函数来实现对定时器和计数器的控制。

需要定义相关的寄存器位置区域和位掩码,以便于程序对这些寄存器进行操作。

编写初始化定时器的函数、启动定时器的函数、停止定时器的函数、重载定时器的函数等。

通过这些函数的调用,可以实现对定时器的各种操作,从而实现定时和计数功能。

5. 示例代码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程序的示例代码:```c#include <reg52.h>sbit LED = P1^0; // 定义LED连接的引脚void InitTimer() // 初始化定时器{TMOD = 0x01; // 设置定时器0为工作在方式1TH0 = 0x3C; // 设置初值,定时50msTL0 = 0xAF;ET0 = 1; // 允许定时器0中断EA = 1; // 打开总中断void Timer0_ISR() interrupt 1 // 定时器0中断服务函数{LED = !LED; // 翻转LED状态TH0 = 0x3C; // 重新加载初值,定时50msTL0 = 0xAF;}void m本人n(){InitTimer(); // 初始化定时器while(1){}}```以上代码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定时器中断程序,当定时器计数到50ms 时,会触发定时器中断,并翻转LED的状态。

关于修改定时器自动重装载值导致单片机重启

关于修改定时器自动重装载值导致单片机重启

关于修改定时器⾃动重装载值导致单⽚机重启1 利⽤单⽚机输出pwm波,实验中要求改变pwm波的频率,我们通过调⽤ TIM_SetAutoreload(TIM4,(9000000/fre));函数来实现但是调⽤ TIM_SetAutoreload(TIM4,(9000000/fre));会导致单⽚机重启,原本的函数是这样的:1if(cc1101_RxBuf_tmp[2] == tmp[0] && cc1101_RxBuf_tmp[3] == tmp[1] &&\2 cc1101_RxBuf_tmp[4] == tmp[2] && cc1101_RxBuf_tmp[5] == tmp[3])//发来的报警和设备管家存的报警ID⼀置3 {4if( beep_volume != 0)5 {6/*7出⼚后Beep_Voice_Type默认被置成 18 beep_volume != 0 表⽰当前不是处于静⾳状态9*/10/*11 1 通过改变计数初值从⽽改变PWM波的频率12 2 f为PWM波的频率13*/141516 BEEP_enable();//有打开定时器中断的功能17 }1819 fre = 500;//PWM波的频率20 TIM_SetAutoreload(TIM4,(9000000/fre));//控制频率,通过改变计数初值从⽽改变PWM波的频率21 TIM_SetCompare1(TIM4,((9000*Beep1[beep_volume]/fre)));//控制占空⽐ Beep[beep_volume]22 beep_switch = 1;//开报警232425上⾯这个是触发中断函数262728void TIM4_IRQHandler(void)29 {30if (TIM_GetITStatus(TIM4, TIM_IT_Update) != RESET)31 {32/***************报警时的处理**************/33if(beep_switch == 1)//beep_switch会在收到报警时被置134 {35/*36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定时器的时间会发送改变,超时计时放在这就会导致时间不准确,所以37超时计时还是放在定时器3中完成38*/39if((fre<500) || (fre>=3300))40 {41 fre=500;42 }4344if(fre<780)45 {46 fre=fre+10;47 }48else if(fre<1100)49 {50 fre=fre+20;51 }52else if(fre<3300)53 {54 fre=fre+100;55 }56 TIM_SetAutoreload(TIM4,(9000000/fre));//控制频率,通过改变计数初值从⽽改变PWM波的频率57 TIM_SetCompare1(TIM4,((9000*Beep1[beep_volume])/fre));//控制占空⽐ Beep[beep_volume]5859 }6061 TIM_ClearITPendingBit(TIM4, TIM_IT_Update );62 }63 }64这个是中断函数分析原因:通过BEEP_enable()函数,有打开定时器中断的功能,在之前就已经有了⼀个计数重装载值,这个值很⼩,所以在TIM_SetAutoreload(TIM4,(9000000/fre));执⾏到⼀般就进中断,进中断⼜对这个函数进⾏配置所以导致单⽚机重启,应该做以下修改。

单片机定时器重载初值可以用这种办法

单片机定时器重载初值可以用这种办法

单片机定时器重载初值可以用这种办法
单片机定时器重载初值可以用这种办法
单片机定时器的初值设置将会对整体系统的时间控制产生直接影响,需要工程师们谨慎对待。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继续定时的情况,那幺有没有一种能够在中断处理程序中帮助单片机定时器继续定时的技术呢?本文将会为大家介绍一种能够让定时器重载初值的技术,大家一起看过来吧。

通常来说,在设置单片机定时器第一次初值启动定时器后,则定时器就已经开始计数了。

如果定时器中断处于开放状态,当定时器的时间计满之后,系统将会自动引发定时中断(注意,T0中断的入口地址为000BH)并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我们从定时器的选择位D1和D0的设置可知,定时器只有工作在方式2下方可自动重载前次初值,如果选择的是其余的三种方式都不能自动重载。

因此,当希望定时器继续定时时,需要在中断处理程序中重新赋定时器初值。

我们称这种在中断处理程序中重新赋定时器的初值为定时器的重载初值。

在了解了单片机定时器重载初值的具体内容和引发原因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如何完成重载初值的设置。

如果是在定时精度要求不高的系统中,那幺想要定时器的重载初值可以选择与第一次初值设置相同的方法,即可按转化公式重载。

但是,如果是在定时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那这种方法还是可以套用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按转化公式重载了。

因为从定时器计满发出溢出中断请求到重载初值,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这将会造成定时的延迟。

这个时间间隔包含两部分的延迟,第一是中断响应所需的延迟,包括执行转向中断服务程序的跳转指令所需要的2个机器周期和等。

单片机定时器的复用

单片机定时器的复用

定时器的复用一个单片机系统的设计经常会用到多种不同目的和用途的定时,例如系统需要输出一个指示“心跳正常”的秒闪信号,间隔0.5s;按键检测时临时需要约20ms 的消抖;蜂鸣器需要发声延时;用户菜单选择时可能需要对应的发光管或LCD 点阵(字段)闪烁;通讯时需要设定应答超时判别,等等。

是不是要抱怨一个单片机上的若干个定时器不够用了?其实,用一个定时器资源就可以搞定所有的这一切定时要求。

首先,选定一个你喜欢的定时器,按所需应用的定时精度要求设定其定时中断频率。

一般人机界面的定时精度为ms级就足够了,所以可以设定定时中断时间间隔为1ms,5ms或10ms;例如我的选择:// TPM2 overflow 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 Interrupt at every 1msvoid interrupt 14 TPM2_Overflow_ISR(void){TPM2SC_TOF = 0; //reset interrupt flagmsTimeoutCount++; //1ms increment}变量msTimeoutCount是一个16位word型的静态变量,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简单地对它递增,无需考虑溢出。

如果你的中断时间间隔为Nms,则在中断中对其递增的方法为“msTimeoutCount += N”。

它在程序模块的前面被声明,为了提高中断服务程序的效率,其被定位在直接寻址区:// Following data are declared in the direct addressing area//for fast access (address &lt; 0x100)#pragma DATA_SEG SHORT MY_ZEROPAGE // direct addressing data segment volatile word msTimeoutCount;然后写一段独立的定时判别函数。

浅析单片机定时器_计数器的初始值计算原理

浅析单片机定时器_计数器的初始值计算原理

浅析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始值计算原理发布时间:2022-09-15T05:54:09.845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4期2月作者:刘军怀,郭运冲[导读] 在现实生活当中,单片机被应用到各个领域,而定时器/计数器是它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

那么对于刘军怀,郭运冲商丘工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摘要:在现实生活当中,单片机被应用到各个领域,而定时器/计数器是它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

那么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学习单片机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值计算问题,而且对于老师来说它也是一个教学难点。

本文中将详细的给出两种方法来计算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值计算,而且给出了定时器/计数器在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四种工作方式下的初始值计算方法,而且通过方式0详细的给出了其计算原理。

关键字: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初始值计算1、引言虽说单片机有很多型号,但是他们的基本结构都是由CPU、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串行口、I/O口、特殊功能寄存器和看门狗定时器组成。

而不同型号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片内硬件资源不同,比如C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有两种工作方式,一个是T0,另一个是T1,而对于C52单片机有三种工作方式,比C51单片机多了一种T2工作方式。

其中T0和T1是由TMOD (Timer/counter mode control)控制寄存器来选择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式,而开启和关闭定时器/计数器是由TCON(Timer Control)寄存器。

而T2则是通过T2MOD和T2CON寄存器来控制,其中T2有16位自动重装载方式,这一功能提高了定时的精度。

但是他们的初始值计算原理都是一样,故本文将从T0方式进行详细的讲解其初始值计算原理。

2、定时器/计数器初始值计算方法简介通过文献[1]可知,T0、T1不管是工作在定时模式还是计数模式,其实质都是通过对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定时器重载初值可以用这种办法
单片机定时器的初值设置将会对整体系统的时间控制产生直接影响,需要工程师们谨慎对待。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继续定时的情况,那幺有没有一种能够在中断处理程序中帮助单片机定时器继续定时的技术呢?本文将会为大家介绍一种能够让定时器重载初值的技术,大家一起看过来吧。

 通常来说,在设置单片机定时器第一次初值启动定时器后,则定时器就已经开始计数了。

如果定时器中断处于开放状态,当定时器的时间计满之后,系统将会自动引发定时中断(注意,T0中断的入口地址为000BH)并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我们从定时器的选择位D1和D0的设置可知,定时器只有工作在方式2下方可自动重载前次初值,如果选择的是其余的三种方式都不能自动重载。

因此,当希望定时器继续定时时,需要在中断处理程序中重新赋定时器初值。

我们称这种在中断处理程序中重新赋定时器的初值为定时器的重载初值。

 在了解了单片机定时器重载初值的具体内容和引发原因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如何完成重载初值的设置。

如果是在定时精度要求不高的系统中,那幺想要定时器的重载初值可以选择与第一次初值设置相同的方法,即可按转化公式重载。

 但是,如果是在定时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那这种方法还是可以套用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按转化公式重载了。

因为从定时器计满发出溢出中断请求到重载初值,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这将会造成定时的延迟。

这个时间间隔包含两部分的延迟,第一是中断响应所需的延迟,包括执行转向中断服务程序的跳转指令所需要的2个机器周期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