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课外文言文训练
高一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C.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 之二虫又何知答案:D2. “吾日三省吾身”中“三省”的意思是:A. 每天反省三次B. 每天反省三件事C. 每天反省三次D. 每天反省三遍答案:C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字应解释为:A. 说话B. 喜悦C. 说服D. 说服答案:B4. “温故而知新”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和“悱”分别表示:A. 愤怒,郁闷B. 愤怒,启发C. 郁闷,启发D. 郁闷,郁闷答案:C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焉”字的用法是:A. 语气词,无实义B. 代词,指代“他们”C. 语气词,表示肯定D. 语气词,表示疑问答案:A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是”字应解释为:A. 这B. 正确C. 就是D. 表示判断答案:C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勿”字的意思是:A. 不要B. 忘记C. 忽视D. 忽略答案:A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和“殆”分别表示:A. 迷惑,危险B. 危险,迷惑C. 迷惑,迷惑D. 危险,危险答案:A1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坦荡荡”和“长戚戚”分别形容:A. 心胸宽广,心胸狭窄B. 心情愉快,心情忧郁C. 心胸宽广,心情忧郁D. 心情愉快,心胸狭窄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一部经典著作。
答案:孔子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
答案:孟子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答案:易经4.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的“知”和“仁”分别指:答案:智慧,仁德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______思想。
高一语文必修一专项训练——课内文言文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5、以下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B、而闻者彰.(清楚)士大夫之族.(类)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而绝.江河(横渡)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今之众人..(很多人)6、以下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小学而.大遗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可怪也欤?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7、以下分析中理解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比照,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比照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课外文言文高效训练一
..课外文言文高效训练1、郭纯哭母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群乌大集。
使①检有实,旌表③门闾。
后讯,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饼于地,群乌争来食之。
其后数如此,乌闻哭声以为度,莫不竞湊,非有灵也。
[注释]①使:刺史。
②度:制度,准则。
③旌表:表彰,封建社会对所谓忠孝节义的人用牌坊、赠匾额灯予以表扬。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群乌争来食.之(2)其后数.如此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莫不竞湊,非有灵也。
3、概括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内容:主旨:2、势利鬼吴生有吴生者,老而趋势。
偶赴盛宴,见一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①,意色殊傲。
已而见主人待之甚恭,私询之,乃张伯起②也。
吴生更欲殷勤致礼,张笑曰:“适已领过半揖,但乞补还即可,勿复为劳。
”时人嗤之。
[注释]①酬其揖:鞠躬还礼。
②张伯起:张风翼,明朝著名戏曲家,字伯起。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见.主人待之甚恭:(2)更.欲殷勤致礼: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时人嗤之。
3.吴生“略酬其揖”的原因是(用自自己的话回答),“更欲殷勤致礼”的原因是。
4.用哪个成语概括吴生对张伯起的不同态度最为准确?()A.趋炎附势B.前倨后恭C.刮目相看D.见风使舵3、吉人辞寡王家兄弟三人①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论俗事,子敬寒温而已。
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
”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注释]①王家兄弟:指王徽之(字子猷),王操之(字子重),王献之(字子敬),三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
②谢公:即谢安。
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③寒温:说问候起居的客套话。
[链接]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屋顶)忽发火。
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鞋);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互相依靠着)而出,不异平常。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王家兄弟三人俱诣.谢公:(2)多论.俗事:2.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子路问:“闻斯①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
”注释:①斯:就。
②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答案】概述:孔子对子路和冉有同样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答案(一个是听到不能马上去做,要询问父兄;一个是听到就去做),通过回答公西华解释了原因(二人性格进退有别)。
(括号里的内容可有可无)思想: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解析】【分析】此题要求概括回答的内容,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话作答,同一问题,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做出不同的回答,体现的因材施教的思想。
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回答不同自然有原因的。
关于合于义理的事,孔子三次回答不同:要求子路要向父亲兄长请教,因为子路胆大,需要约束。
主张冉立刻做到,因为冉求做事易退缩,需要鼓励。
通过孔子向公西华做出的解释,考生明白了为何同样的事不同的人问会有不同回答。
而孔子的回答恰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故答案为:概述:孔子对子路和冉有同样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答案(一个是听到不能马上去做,要询问父兄;一个是听到就去做),通过回答公西华解释了原因(二人性格进退有别)。
(括号里的内容可有可无)思想: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与概括能力,作答的关键是理解文本内容。
题有两问,属于递进关系,第一问的答案是作答第二问的基础。
作答第一问关键是在于对材料的理解,材料主要是孔子对两个学生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回答,对于子路,孔子要求他不要冒进,对于冉求则鼓励他不要退缩。
据此进行概括即可。
第二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再结合公西华和孔子的对话,可知孔子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此可以概括为“因材施教”。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附答案)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附答案)1.班昭续《汉书》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
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女文史家。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
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
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竞_________②辄_________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2.蔡文姬求情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
文姬③诣曹操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
操谓宾客日:“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操日:“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
②当:判决。
③文姬:蔡文姬。
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
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
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文化常识]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
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
初嫁卫仲道。
夫亡后归母家。
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
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成功,初名森,福建南安人。
父芝龙,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
顺治三年,贝勒博洛师自浙江下福建,芝龙撤仙霞关守兵不为备;博洛师次泉州,书招芝龙;芝龙率所部降,成功谏不听。
九年,上命芝龙书谕成功及鸿逵降,许赦罪授官,成功阳诺;诏金砺等率师还浙江。
俄而,上命郑亲王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师讨成功。
十二年,左都御吏龚鼎孳请诛芝龙,国器亦发芝龙与成功私书,乃夺芝龙爵,下狱。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十八年,成功自江南败还,知进取不易,且势日蹙,乃规取台湾。
台湾,福建海中岛,荷兰红毛人居之。
荷兰筑城二:曰赤嵌,曰王城;其海口曰鹿耳门。
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
成功师至,水骤长丈余,舟大小衔尾径进。
红毛人弃赤嵌,走保王城。
成功使谓之曰:“土地我故有,当还我;珍宝恣尔载归。
”围七阅月,红毛存者仅百数十;城下,皆遣归国。
成功乃号台湾为东都。
以陈永华为谋主,制法律、定职官、兴学校。
台湾周千里,土地饶沃,招漳、泉、惠、潮四府民辟草莱、兴屯聚。
是岁圣祖即位,戮芝龙及诸子世恩、世荫、世默。
成功既得台湾,其将陈豹驻南澳,而令子锦居守思明。
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
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泰就杀锦及其母董;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执而囚之,拥锦,用芝龙初封称平国公,举兵拒命。
成功方病,闻之,狂怒啮指。
五月朔,尚据胡床受诸将谒;数日遽卒,年三十九。
(节选自《清史·郑成功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B.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C.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D.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贝勒,全称“多罗贝勒”。
【高中文言文阅读】高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薛万均》附答案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高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薛万均》附答案翻译阅读用以下文言文完成问题4-7。
薛万军,本?黄人迁回北京,赵咸阳。
他的父亲史雄是隋朝末年卓县的县长。
万钧和他的弟弟万哲擅长武术,因为他们去了幽州。
随着艺术的回归,唐高祖允许万军上主国阅读以下文言文并完成4-7题。
薛万军,本黄人迁回北京,赵咸阳。
他的父亲史雄是隋朝末年卓县的县长。
万钧和他的弟弟万哲擅长武术,因为他们去了幽州。
随着艺术的回归,唐高祖将万钧赐给上渚国和永安县公爵。
建德帅众十万寇范阳,艺迎拒之。
万均曰:“众寡不敌,宜以计胜。
”即教艺羸兵阻水以诱之,万均自以精骑百匿城左。
建德师度水,邀半度击之,大败其众。
明,建德以二十万骑来攻,兵已缘在城垛上,万钧和万哲带着一百名死人走出隧道,盖住他们的背,人们害怕崩溃。
柴少之以万军为副手,万哲为追随者,向梁实都乞讨。
在距离新月数十英里的地方,突厥军队突然赶到,但国王的师万军兄弟袭击了他们,杀死了他们勇敢的将领,俘获了阵桓,并利用他们互相俘虏和杀害。
突厥走,遂围师都。
诸将以城险未可下,万均曰:“城中气死,鼓不能声,破亡兆也。
”即使小偷杀了主人,他也会倒下。
俄罗斯向李静乞求图玉浑。
在青海,万钧和万哲骑在对方前面死去与虏遇,万均单骑驰突,无敢当者。
还语诸将曰:“贼易与。
”复驰进击,斩数千级,勇盖三军。
追奔至积石山,大风折旗,万均曰:“虏且来!”乃勒兵。
俄而虏至,万均直前斩其将,众遂溃,追至图伦碛乃还,与靖会青海。
副侯君集击高昌,曲智盛坚守未下,万均麾军进,智盛惧,乃降。
进潞国公。
万军和高昌女性将面临诉讼,她们迫切需要治理。
魏正月:“如果你的使节彬彬有礼,如果你说实话,罪就轻了,如果罪是空的,你就会减肥。
”圣旨不能治愈疾病。
后来,坐在清宫里的兴芙蓉园皇帝又担心又生气,不想坐牢。
皇帝感到震惊和哀悼,下令将其埋葬在昭陵。
后来,他尝了一尝塔皮,把它送给了他的大臣们。
他到了万车,误叫万军。
可悲的是,他说:“万钧,我尊敬老人,突然说出了它的名字。
课外文言文阅读20篇(练习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5分)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
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
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
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1.(1分)2.司马光关于学习的观点是什么?(2分)3.简要概括选文所写司马光在学习上的特点。
(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5分)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①。
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与副将周国柱扼贼邓坎②。
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
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③战功第一。
贼平,良玉不言功。
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选自《明史·秦良玉传》)【注】①石砫:地名,宣抚使:当地土司。
②邓坎:地名。
③南川路:指秦良玉所带的南川路。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秦良玉的主要事迹。
(2分)3.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秦良玉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5分)陆九渊,字子静。
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遂深思,至忘寝食。
及总角①,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谓人日:“闻人诵伊川②语,自觉若伤我者。
”又日:“伊川之言,奚为③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
”初读《论语》,即疑有子④之言支离。
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日“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宋史·陆九渊传》) 【注释】①总角:借指童年时期。
②伊川:北宋理学家程颐的别称。
③奚为:为什么。
最新-高一3篇课外文言文(附答案翻译) 精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长安完盛之时,有一道术人,称得丹砂之妙,颜为弱冠,自言三百余岁。
京都人甚慕之。
至于输货求丹,横经请益(横经,横陈经书。
请益,指请教)者,门如市肆。
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饮啜方酣,有阍者报曰:"郎君从庄上来,欲参觐。
"道士作色叱之。
坐客闻之,或曰:"贤郎远来,何妨一见?"道士颦蹙移时,乃曰:"但令入来。
"俄见一老叟,鬓发如银,昏耄伛偻,趋前而拜。
拜讫,叱入中门,徐谓坐客曰:"小儿愚騃,不肯服食丹砂,以至于是。
都未及百岁,枯槁如斯,常已斥于村墅间耳。
"坐客愈更神之。
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乃云:"伛偻者即其父也。
"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斯婴孩矣。
(王仁裕《玉堂闲话》)1.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称得丹砂之妙称:声称。
B.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造:到。
C.坐客愈更神之神:以为神。
D.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诘:审问。
2.对下列句中红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如弱冠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此,"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B.至于输货求丹输货:运送财物。
C.欲参觐参觐:拜见。
D.道士颦蹙颦蹙:皱眉着急。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3.①门如市肆②作色叱之()A.①门前像市中店铺一样②变了脸色呵斥他B.①门前像市场一样②变了脸色呵斥他C.①门前像市场一样②做出样子呵斥他D.①门前像市中店铺一样②做出样子呵斥他4.①但令入来②昏耄伛偻()A.①但是命令进来②年老糊涂而驼背B.①只是让他进来②年老糊涂而驼背C.①只是让他进来②头昏年老而驼背D.①但是命令进来②头昏年老而驼背5.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斯婴孩矣。
()A.喜欢道术的人接受他的狂言迷惑,像这种小孩子一样了。
B.喜欢道术的人接受他的狂言迷惑,像他的小孩子一样了。
C.喜欢道术的人受到他欺骗迷惑,像这种小孩子一样子。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请,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比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责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1)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2)在孔子和庄子的两种不同快乐方式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联系你的人生态度简要说一说。
【答案】(1)孔子:坚守仁义,安贫乐道。
庄子: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2)【示例1】更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
孔子心怀仁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获取的快乐,重义轻利;而庄子追求的快乐只是一己避世隐居独善其身的快乐,缺少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我不赞同。
【示例2】更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
生命与自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庄子鄙弃名利富贵,因为在他看来,珍爱生命,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孔子追求的快乐只是“道不行于世”后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自命清高,所以我不赞同。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语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坚守仁义,安贫乐道。
根据材料二中句子“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以及庄子拒绝出仕的邀请可以看出庄子注重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2)先明确观点,是“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还是“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然后再具体阐述自己的看法。
从材料一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可知,孔子式的快乐,在于内心是否充实,从材料二中庄子面对邀请的态度以及最后一句“吾将曳尾于涂中”可知,庄子鄙弃名利富贵,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
高一课本上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翻译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7.:“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8.“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9.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10.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1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2.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太子迟之,请辞决矣!”1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14.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15.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16.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17.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1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19.谁为大王为此计者20.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2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2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5.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26.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27.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28.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29.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高一语文专项练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五篇)
高一语文专项练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五篇)第一篇:高一语文专项练习(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文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9分)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
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以便宜臵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
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
复请李牧。
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
匈奴数岁无所得。
终以为怯。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①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
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
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
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
封李牧.为武安君。
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
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
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
废司马尚。
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打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节)【注】①彀:张弓射箭。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即入盗即:如果。
.B.赵王让李牧让:谦让,退让。
.C.走秦将桓走:使……逃跑。
.D.赵使人微捕得李牧微:暗中。
高中课外文言文精选20篇(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浞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日:“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
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
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
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
”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
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
”蒙曰: “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
”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
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1.下列对文中画框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2.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完整word版)高一文言文课外浅易短文阅读系列训练
高一文言文课外浅易短文阅读系列训练(一)一。
孔子犹江海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③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注释】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
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③说:同“悦". ④终业:完成学业.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孔子犹.江海2.赐不能识.也二、翻译下列句子.1.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
2.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3.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三、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谓语提前的倒装句:2.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四、下列对文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赞扬赵简子求贤若渴、不耻下问的作风. B.称赞子贡谦虚好学、尊重老师的品德。
C.说明孔子的贤明犹如江海,深不可测。
D.闸述求学问必须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二。
推敲《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一、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遂于驴上吟哦..(歌唱)B .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 C .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D .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始.欲着“推"字( ) 2.炼.之未定( ) 3.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 4.与为.布衣之交( ) 三、下列朗读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岛/初赴举/京师B .岛初赴/举京师C .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D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四、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高一文言文课外练习精编(附答案)
高一文言文课外练习精编一(附答案)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
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故蒙灌氏姓为灌孟。
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
夫以千人与父俱。
灌孟年老,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
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
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
及出壁门,莫敢前。
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夫身中大创十余。
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
”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
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
孝景时,至代相。
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交,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
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示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
士亦以此多之。
灌夫有服,过丞相。
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
”灌大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
”武安许诺。
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
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扫,早帐具至旦。
平明,令门下候伺。
至日中,丞相不来。
魏其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浠大不怿,曰:“夫以服请,宜往。
”乃驾,自往迎丞相。
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
及夫至门,丞相尚卧。
于是夫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
”武安愕谢曰:“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
”乃驾往。
又徐行,灌夫愈益怒。
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
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
(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出壁门,莫敢前。
壁:营垒B.将军壮义之壮义:认为……勇敢而有义气C.不欲加礼,必陵之陵:凌驾……之上D.士亦以此多之。
高中文言文专题训练
高中文言文专题训练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文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中的“说”字,通假为何字,并解释其意义?A. 通“悦”,愉快B. 通“脱”,解脱C. 通“税”,征税D. 通“烁”,闪耀(答案)A二、下列对《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只要广泛学习,就能没有过错。
B. 君子广泛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且行为没有过错。
C. 君子每天反省自己,就能智慧出众。
D. 君子广泛学习,智慧就会自然明达。
(答案)B三、在《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对“所以”的解释正确的是?A. 用来……的方法B. ……的原因C. 因此D. 所以然(答案)A四、下列对《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壬戌”是干支纪年法。
B. “既望”指的是农历每月十六。
C. “苏子”即苏轼,此处为自称。
D. “赤壁”是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
(答案)D五、阅读《陈情表》,下列对“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我像乌鸦一样有反哺之情,希望乞求陛下允许我完成私人的事情。
B. 我像乌鸦一样有私情,希望乞求陛下允许我终身侍奉陛下。
C. 我像乌鸦反哺一样,对长辈有侍奉之情,希望乞求陛下允许我完成对祖母的终养之责。
D. 我像乌鸦一样,对陛下有私情,希望乞求终身被陛下供养。
(答案)C六、在《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A. 生死是虚妄的,不应区分。
B. 将生死等同看待是真实的。
C. 认识到生死有别,不应将彭祖与殇子等同视之是虚妄的。
D. 认识到生死有别,将彭祖与殇子等同看待是虚妄的。
(答案)D七、下列对《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景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落日与孤独的野鸭一同飞翔,秋天的江水和长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B. 晚霞与孤独的野鸭一同飞翔,秋天的江水和长空融为一片相同的色彩。
高一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三整理:贾东良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周昌者,沛人也。
秦时为泗水卒史。
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自卒史从沛公,沛公以周昌为职志。
从入关,破秦。
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
尝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封周昌为汾阴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
昌尝燕时①入奏事,高祖方拥戚姬,昌还.走。
高祖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
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
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上欣然而笑。
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
赵尧侍高祖,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
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
”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
”高祖曰:“然。
吾念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
独昌可。
”高祖曰:“善。
”于是徙周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
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
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
昌既征,吕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
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
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节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 注释:①燕时:“燕”通“宴”,安闲,燕时指休息的时候。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昌还.走还:转身B.然尤惮.周昌惮:怕C.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万岁:对君王的敬称D.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置:安排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大臣固争之,莫.能得 C. 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吾尝终日而.思矣B. 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 D. 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周昌直言不讳、敢于据理力争的一组是()①陛下即桀纣之主也②而周昌廷争之强③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④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⑤周昌固为不遣赵王⑥周昌因谢病不朝见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⑤D.③④⑥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昌虽口吃,但为人耿直,敢于直谏,终使高祖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打算。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文言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一学生需要加强相关训练,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C.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D.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答案】B(A彼此相通/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C安排/对犯错者的处理;D面容、脸色/红黄等色彩)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答案】D(其他三项的古义分别为A:旧例;B:窘迫,走投无路;C:英明睿智)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与“卒廷见相如”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B.有狼当道,人立而啼C.失时不雨,民且狼顾D.诡踪迹,草行露宿【答案】C(“雨”为名词作动词用,其他的词都是名词作状语)4.下列句子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B.同心一意,共治曹操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C.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日出夭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D.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答案】C(日光;A:环绕/掉头。
B:对付/太平;D:树木/木料)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②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B.①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②今人乃以俭相诟病C.①用实者成实时采②诸越则桃李冬实D.①以约失之者鲜矣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答案】B(A项中①形容词,“假托的”;②动词“假托”。
B 项中两词相同,都是动词,“责骂”的意思。
C项中①名词,“果实”;②动词,“结果实”。
D项中①形容词,“稀少”;②形容词,“新鲜”)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斜阳草树,寻常巷陌B.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答案】C(不去应荐/不可以)7.对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②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③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⑤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A.①⑤⑥/②/③/④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②⑥/③⑤/④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B(依次为动词、形容词、名词,“德”字通假)8.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按古今词义变化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期末复习之课外文言文断句练习 教师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之课外文言文(教师版)1、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
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
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
值祥私起,空斫得被。
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
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译文:王祥对待他的后母朱夫人非常谦恭谨慎。
他家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实很好,后母一直让他看守那棵树。
有一次,王祥正看守李树时忽然起了风雨,王祥就抱着树哭泣。
王祥曾经在别的床上睡觉,后母亲自前往,准备暗中砍死王祥。
正好那时王祥起床,后母空砍在被子上。
等到王祥回来,知道后母因为没能杀死他而遗憾不已,因而跪在后母面前请求一死。
后母于是终于被王祥所感动,从此爱护他如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
2、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
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译文:骠骑将军的为人,话语不多,从不随便多言多语泄漏机密,他作战有勇气,一往无前。
皇帝曾经要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看用兵方法谋略怎样就行,不必学古人兵法。
”天子给他建造住宅,让他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还没消灭,没法考虑家的事!”因此,皇帝更加重视喜爱他了。
3、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文: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
”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4、夫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译文:所谓童心,指的是真心。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遗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
甚奇之,与交结。
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
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元鼎中,博士徐偃使行风俗。
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徙为太常丞。
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
偃以为《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颛之可也。
汤以致其法,不能诎其义,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偃穷诎,服罪当死。
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①。
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
”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弃繻而去。
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繙生也。
”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
还奏事,上甚说。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
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石前行。
驾下不匀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
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诏问画吉凶之状,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
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
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一用汉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抚之。
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
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终军列传》)【注】①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丈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土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B.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C.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D.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矫制,指假托帝王的命令,出于歹意假托帝王命令行事者才会获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此文档适合于高一刚刚接触课外文言文的学生实用。
选用的文章新颖趣味性强,能让学生在趣味阅读中积累文言文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后附教师版讲解及古代文化常识)推敲《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一、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 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始欲着“推”字( ) 2.炼之未定( )3.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 4.与为布衣之交( )三、下列朗读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岛/初赴举/京师 B.岛初赴/举京师C.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D.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四、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五.翻译句子。
1.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2.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罗生还镯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
仆于途中拾一金镯。
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先生怒,欲亲赍③付还。
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
”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
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
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④,赖人解救。
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
急行至京,试期已届⑤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注】①孝廉:“举人”别称。
②给:充足。
③赍(jī):以物送人。
④投缳:上吊自杀。
⑤届(jiè)到。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质.为费2.仆叩首;且屈.指曰3.竟.寻至其家 4.鞭笞.流血5.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 6.举.家感激二、请你为下面一句断句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赴会试。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2.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3.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
大鼠蒲松龄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
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
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⑤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
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聊斋志异》)【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②阖(hé):关闭。
③逡(qūn)巡:从容,不慌不忙。
④啻(chì):仅;止。
⑤龁(hé):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2)适.异国来贡狮猫()(3)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4)既而鼠跳掷渐迟.()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句子: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翻译:3. 以下计策中,与文中猫所用的计策相类似的是()(3分)A.釜底抽薪 B.走为上计 C.欲擒故纵D.调虎离山 E.声东击西楚子发母(节选)楚子发母,楚将子发之母也。
子发攻秦绝粮,使人请于王,因归问其母。
母问使者曰:“士卒得无恙乎?”对曰:“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①。
”又问:“将军得无恙乎?”对曰:“将军朝夕刍豢⑦黍粱③。
”子发破秦而归,其母闭门而不内④,使人数之曰:“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客有献醇酒一器者,王使人注⑤江之上流,使士卒饮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战自五也⑥。
异日有献一囊糗精⑦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⑧而战自十也。
今子为将,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子独朝夕刍豢黍粱,何也?”子发于是谢其母,然后内之。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注释:①[并分菽粒而食之]大家分吃豆粒。
②【刍(chú)豢(huàn)】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
③【黍粱]好粮食。
④【内】通“纳”,接纳、进门。
⑤【注】倾倒。
⑥【战自五也】作战的勇气增加五倍。
⑦【糗(qiǔ)鞴(bèi)】干粮。
④[甘不逾嗌(yì)]美味过不了咽喉。
嗌,咽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士卒得无恙乎? ( ) ②子发于是谢其母。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使人数之日:“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3.下面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异日/有/献一囊糗精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而战自十也。
B、异日有献一囊糗精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而战自十也。
C、异日/有献一囊糗精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而战自十也。
D、异日有献一囊糗精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而战自十也。
处之不易①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
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
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
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
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
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解: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
②殷仲堪:人名。
③俭:荒年。
④率物:为人表率。
⑤素:朴素。
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
⑦豁:抛弃。
⑧尔曹:你们。
⑨存:谨记。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辄拾以啖.之:盘外无余肴.:亦缘其.性真素:勿以.我受任方州: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2分)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3、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王冕故事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①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②映长明灯③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安阳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⑥。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⑦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蹊(xī):践踏。
②策:通“册”。
③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
④恬:心神安适。
⑤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⑥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⑦被:披。
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两项是( )。
A.听已.辄默记(完毕) 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离开) C.安阳韩性闻而异.之(不同) D.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躲藏)二、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B、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C、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D、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或牵牛来责蹊田。
2.曷不听其所为?3.门人事冕如事性。
4.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范仲淹故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②,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③,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④不继,日昃⑤固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适:古时指女子出嫁。
②世家:家世。
③南都:今河南商丘。
④饘(zhān)粥:稠粥。
⑤昃(zè):日偏西。
⑥六经: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
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去之南都 B.之虚所卖之 C.后天下之乐而乐 D.子将安之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范仲淹二岁而孤( ) 2.去之南都(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既长,知其世家②,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③,入学舍。
2.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3.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读书佐酒(元)陆友仁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
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
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
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
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
③率(lǜ):标准。
③子弟:家中的晚辈。
⑤觇(chān)偷看。
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
上,指刘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好.饮酒(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3)遽抚.掌曰(4)此天以授.陛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以.一斗为率(把、用)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D、与上会于.留(在)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张良奇遇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
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
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
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2.父去里所3.为其老,强忍 4.良业为取履二、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一老父,衣褐(hè,粗布短衣)B.孺子(rúzǐ,孩子,年轻人)C.强忍(qiáng,勉强)D.长跪履之(lǚ鞋子。
这里作动词用,替老人穿鞋)三、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