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黄鹤楼》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附赏析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附赏析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
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相关试题及答案1.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答案: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
景物完整2分,语言生动1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情感。
3.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答:岳阳楼、滕王阁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寂寞、惆怅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答: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6.解释下面的词浯。
(2分)①历历:②乡关: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8、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参考答案:6、①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
②故乡。
7、A.,B,C,D。
8、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13《黄鹤楼》崔颢阅读练习与答案
13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舍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感慨古人不可见,世事茫茫难预料,具有伤感惆怅之情的句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诗人从怀古的,带有惆怅的情感回到现实中来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用来表达人们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5.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赏析颈联:颈联写登上黄鹤楼所见之实景: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浓绿。
诗人登楼远眺异乡风景,引动日暮怀归之情。
7.“空余”一词表现了怎样的意境?“空悠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空余”突出黄鹤楼的清寥、孤寂感。
“空悠悠”突出白云的清浮飘荡。
联系上下联,两处“空”字表现写物写景,实则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的感叹。
8.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表达作者叹人生以及乡关何处的思乡等复杂感情。
9.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10.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答: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11.本诗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情感。
12.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岳阳楼、滕王阁)13.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寂寞、惆怅)14.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黄鹤楼》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黄鹤楼》含答案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下面诗句与本诗尾联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A.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秋瑾《满江红》)6.有人说本诗颔联的“悠悠”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中的“悠悠”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赞同这个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5.C 6.不赞同,本诗颔联的“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范仲淹《渔家傲》中的“悠悠”表达了诗人身在边塞时的浓浓思乡之情。
【解析】5.本题考查理解古诗的情感。
本诗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思是: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这里抒发的是思乡之情。
A.“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意思是: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塞外雄浑壮阔之景的赞美;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的意思是: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表达了知音难觅的苦闷;故选C。
6.本题考查理解赏析重点词语。
《黄鹤楼》颔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意思是: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这里的“悠悠”写出了白云飘飘荡荡的样子,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崔颢《黄鹤楼》阅读训练及答案(通用6篇)
《崔颢《黄鹤楼》阅读训练及答案(通用6篇).doc》传言当初李白皆因崔颢的《黄鹤楼》而放弃了在黄鹤楼上题诗的想法,足可见这首诗的厉害之...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sixiangshi/199192.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7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二)古诗词阅读(6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句中有两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及作用有何不同(2分)__________7.细读全诗,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颈联呈现的画面并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6.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
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
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7.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
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诗人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
尾联情景交融,那长江的浩浩烟波,形象地代表了诗人无边的乡愁,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黄鹤归去引出黄鹤楼,为黄鹤楼添加了神秘色彩。
B.颔联紧承首联,写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历经千百年之久。
仙人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C.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萧条凄清的景象,为下一联抒发感情作正面铺垫。
D.全诗以“愁”字作结,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缥缈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答案】C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二」(二)(4分,每小题2分)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背景崔颢(公元704年—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
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崔颢以才名著称,好饮酒和赌博,与女性的艳情故事常为时论所薄。
早年为诗,情志浮艳。
后来游览山川,经历边塞,精神视野大开,风格一变而为雄浑自然。
《黄鹤楼》一诗,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诗词主题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诗词鉴赏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1)黄鹤楼: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昔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yī)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寰宇记》上说:“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楼憩驾,故名。
”理解:1、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
2、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译文: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1)悠悠:飘荡的样子。
理解:1、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
崔颢《黄鹤楼》阅读训练及答案
崔颢《黄鹤楼》阅读训练及答案崔颢《黄鹤楼》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一」送子相归广陵李攀龙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
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与《送孟浩然之广陵》相比,本诗写“送别”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2.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简要赏析。
(6分)参考答案1. ①本诗虚写分手后友人到达广陵后秋雨萧瑟,长江波涛似雪的景象。
(2分)(《送孟浩然之广陵》从眼前离别着笔,实写别景别愁。
)②本诗将惜别之情和对友人的'关怀之情渗透在那凄凉风雨、连天白浪中,以哀景衬哀情。
(3分)(《送孟浩然之广陵》绘明媚之景,以乐景衬哀情。
)2. ①动静结合。
着一“开”字,巧妙地把广陵秋色铺展在萧瑟风雨中,与江边系马青枫之静态相结合,使画面内容丰富、形象生动。
②比喻贴切。
惊涛拍岸,白浪滔天,犹如雪山崩塌,滚滚袭来,极为生动,极具视觉冲击力。
③想象奇特。
诗人用想象的手法,虚写友人归去的地方——广陵的景物,惟妙惟肖,极富情趣。
(每点2分)崔颢《黄鹤楼》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二」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t登仙,尝驾黄鹤返()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在文章空白处填上所缺的字词。
2、解释下列字词。
隅()遂()翼()窥()倚()耸构()3、翻译下列语句。
观其耸构(),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檐翼馆,四()霞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文中原句填空。
在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黄鹤楼的整体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登楼观赏景物的情态。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黄鹤楼》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黄鹤楼》含答案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下面诗句与本诗尾联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A.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秋瑾《满江红》)4.有人说本诗颔联的“悠悠”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中的“悠悠”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赞同这个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3.C 4.不赞同,本诗颔联的“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范仲淹《渔家傲》中的“悠悠”表达了诗人身在边塞时的浓浓思乡之情。
【解析】3.本题考查理解古诗的情感。
本诗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思是: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这里抒发的是思乡之情。
A.“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意思是: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塞外雄浑壮阔之景的赞美;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的意思是: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表达了知音难觅的苦闷;故选C。
4.本题考查理解赏析重点词语。
《黄鹤楼》颔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意思是: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这里的“悠悠”写出了白云飘飘荡荡的样子,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黄鹤楼》崔颢阅读鉴赏题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黄鹤楼》崔颢阅读鉴赏题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黄鹤楼》阅读鉴赏题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黄鹤楼(崔颢)
昔⼈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
译⽂
过去的仙⼈已经驾着黄鹤飞⾛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云悠悠。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渐渐漫起,哪⾥是我的家乡?江⾯烟波渺渺让⼈更⽣烦愁。
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感慨的诗句是:黄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
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
2.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表现游⼦的悲苦⼼情的诗句是:⽇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是:⼣阳西下,断肠⼈在天涯。
4.诗中两个“空”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有何不同?
第⼀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重在写景,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内⼼的孤独感。
第⼆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的离去和⾃⼰漂泊在外,诗⼈内⼼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5.⽤⾃⼰的语⾔描绘⼀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黄鹤楼》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黄鹤楼》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悬想自己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回到现实却发现鹤去楼空,因而惆怅。
B.颈联描写景物,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生机勃勃的景象。
C.本诗是题咏黄鹤楼的名作,描写诗人登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吊古怀乡之情。
D.这首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79.请说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答案】78.A 79.示例:日近黄昏,长江上烟雾升腾,一片凄迷。
诗人凭栏远望,故乡被雾霭所隔,望不可见。
产生浓浓的思乡愁绪。
【分析】78.本题考查理解辨析诗文内容的能力。
A.“诗人悬想自己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表述有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句意是古时的仙人已驾驶黄鹤飞去,此地只剩下一座黄鹤楼了。
依据句意可知,句中的“昔人”是指仙人。
所以,这是诗人想象仙人乘黄鹤从这里飞走的情景,现实却发现鹤去楼空,自己孤独伫立楼上,追古抚今,因而内心惆怅。
故选A。
79.本题考查描述诗歌画面的能力。
描述时,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切忌单纯地翻译诗句。
要忠实于原诗,不能脱离原诗的情境或主题。
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加以。
通过加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故尾联描绘了一幅浩渺的、迷蒙的日暮烟波图。
抓住日暮、烟波、江上等几个景物,扣住迷蒙、思乡的氛围情感进行描绘。
示例:太阳落山了,一轮夕阳斜落到江面上,江上的雾霭一片,朦朦胧胧,抬头透过雾气,眺望家乡,只能看见苍茫一片,此时此刻,我内心迷茫,怅然若失。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题试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赏析崔颢的《黄鹤楼》,完成下列小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昔人已乘黄鹤去”的“黄鹤”与楼同名,紧扣题意,与下句形成虚实结合。
B.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词语“乡关”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思念故乡之情。
D.本诗传说与现实、景与情结合,意境深远、气势雄大,情感真挚感人。
2.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答案】1.C2.白日里可一望千里,历历在目;但现在凝眸远望,已不知乡关何处。
漂泊异乡的人,见此情此景,不禁惹动满怀愁绪。
或(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解析】1.C错误,“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意思是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所以“乡关”的意思是故乡,“故乡在哪呢?”思乡之愁溢于言表。
2.考查对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理解。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
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
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
2.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台城①(唐)韦庄江雨霏霏②江草齐,六朝③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①台城: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
②霏霏:细雨纷纷状。
③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
(1)《咸阳城东楼》描写的是时节的景象,《台城》描写的是时节的景象。
《黄鹤楼崔颢》阅读答案
《黄鹤楼崔颢》阅读答案《黄鹤楼崔颢》阅读答案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崔颢》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6.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颈联所呈现出的画面。
(2分 )7.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愁”字,请说说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3分 )参考答案:6.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浓绿。
(2分)7.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3分) 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
阅读练习一:(1)前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3分)(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后两句诗作简要分析。
(4分)(3)诗歌一、二两句是怎样表现客情的?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4分)(4)结合全诗看,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5)简析诗歌最后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前两句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江边秋景图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
[3分。
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各1分,意合即可。
](2)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三、四句写儿童深夜挑促织,明灯照亮篱落,是用乐景传欢情。
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反衬出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或: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引发诗人对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的联想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从而更加增添了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感。
)[4分。
思想情感2分,结合后两句诗句分析2分。
崔颢黄鹤楼练习题及答案
崔颢黄鹤楼练习题及答案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黄鹤楼》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费_____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 _______,上___河汉,下临江流;重檐_______,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jīng wú_______之最也。
二.解释词义。
1.释下列加点的字。
州城西南隅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亦荆吴形胜之最也......2.比较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①尝驾黄鹤返憩于此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①观其耸构巍峨②坐其中,颓然碧窈①遂以名楼②以实奇③一儿以日初远④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①州城西南隅②乘隅下垒石①事列《神仙》之传②亦荆吴形胜之最③主人处处款之3.词类活用。
遂以名楼亦荆吴形胜之最也重檐翼馆...三.翻译下列的句子。
事例《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译文: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译文: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译文:亦荆吴形胜之最也译文:四.阅读理解。
1.课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代人。
黄鹤楼与、,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这篇短文介绍了的特点,描述了,交代了,表达了。
2.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写过有关黄鹤楼的诗,请默写其中的两首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用原文语句填空。
《黄鹤楼》一文用了8句对偶句,或铺陈,或夸张,或比喻,对黄鹤楼进行多角度的描写。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蒹葭》《黄鹤楼》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蒹葭》《黄鹤楼》含答案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小语读这两首诗感到极富有音韵美,请你结合两首诗句,举例说明它们的音韵特点。
10.小语发现《蒹葭》开头和《黄鹤楼》结尾描写的景物都很凄清,但作用并不相同。
请你帮他说明这两处写景句作用有何不同?【答案】9.示例一:这两首诗都使用双声叠韵词,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比如“蒹葭”“黄鹤”均是双声词。
示例二:使用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如“苍苍”“悠悠”“历历”“萋萋”等词。
示例三:诗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
如《蒹葭》押“ang”韵,《黄鹤楼》押“ou”韵。
10.《蒹葭》开头以景起兴,渲染出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出所思不见的怅惘之情;《黄鹤楼》结尾句情景交融,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添浓浓乡愁。
【解析】9.本题考查炼字。
这两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
如“蒹葭”“黄鹤”。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如“苍苍”“萋萋”“采采”“悠悠”“历历”这样的叠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使得诗句声调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另外,结合“苍”“霜”“方”“长”“央”的韵脚,可知《蒹葭》押“ang”韵,结合“楼”“悠”“洲”“愁”的韵脚,可知《黄鹤楼》押“ou”韵。
诗句押韵,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便于人们记忆、诵读和吟唱,也便于相互传诵。
10.本题考查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意思是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意思是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意思是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崔颢《黄鹤楼》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题)
1.下列对崔颢《黄鹤楼》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 首联,开篇运用写实手法,从神话传说落笔具体写出黄鹤楼悠久历史和神异色彩。
B. 颔联,由神话回到现实感受。
诗人登上古楼,纵目远眺,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
C. 颈联,诗人视线从远处天际回落到地面景物,汉阳平野树木葱翠,鹦鹉洲上芳草如茵。
D. 尾联,描绘江面一片暮霭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愁”字作结,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答案:
1.【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找出诗中的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揣摩诗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抓住各项的表述要点,结合整首诗歌来分析。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解答】A.赏析有误,首联从黄鹤楼命名之由着思,从神话传说落笔,故不能说是“写实手法”,也不是“具体写出”;
BCD.赏析正确。
故选:A。
崔颢《黄鹤楼》阅读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题崔颢《黄鹤楼》阅读题引导语:崔颢的《黄鹤楼》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地位,传言当初李白皆因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而放弃了在黄鹤楼上题诗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下《黄鹤楼》的阅读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阅读题(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答: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
7.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8.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静,表现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0、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崔颢《黄鹤楼》练习答案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hào
崔 颢 (七言律诗)
xī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zăi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qī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结
• **前四句写仙人及仙鹤的传说.抒发世事茫茫的 感慨 。
• **后四句抒发日暮思归的情思.
情。
(2分)(翻译句子+分析)
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 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 有独到之处吗?请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你的看法。(2分)
•(.1)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 •(2)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 •(3)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答出“抒情”1分,分析1分,共2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 》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
黄鹤楼
hào
崔 颢 (七言律诗)
xī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zăi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7.从情景关系角度简要赏析第三四联(4分)
(1)颈联写到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 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 上茂盛的芳草。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
草一木的回想,触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
油然而生。(2分)(翻译句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5题。
(19分)
【古诗阅读】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从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
B.前两联中的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C.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草木荒芜衰败。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历来为人传诵。
10.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3分)
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5题。
(19分)
9.( C )(2分)
10.(3分)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也要归乡;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一“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也就是景中含情,以景衬情;又情由景生,情由心生,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