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导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资料121212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资料121212

《⼈⼒资源管理》期末复习资料121212复习范围:(1)出题形式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论述题。

(2)以此复习资料为线索,在此基础上对照和阅读教材,按照复习要点进⾏复习。

基于题型的多样化,所以复习中要注意掌握好要点,抓住问题的关节点。

(3)此复习提纲所列出的为问题的要点,涉及具体问题、尤其是论述题时还需参照教材中的内容进⼀步展开论述。

第⼀部分总论(1-10章)第⼀章⼈⼒资源第⼀节⼈⼒资源的概念⼀、⼈⼒资源的涵义与特征1. ⼈⼒资源的涵义(p.4-5)2. ⼈⼒资源的特征(p.5-6)⼆、⼈⼒资源数量与质量1. ⼈⼒资源的数量(p.6-7)2. ⼈⼒资源的质量(p.7-8)第⼆节⼈⼒资源在现代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资源与现代经济增长(p.8-12)1. ⼈⼒资源是国民经济的第⼀资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2. ⼈⼒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战略资源3. ⼈⼒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资源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发明创造者和物质载体(1)现代经济所依靠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是劳动者发明创造的(2)第三次技术⾰命以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为基础,以智能的扩张和⼈脑的扩⼤为特征(3)科学、技术、知识对现代经济的推动作⽤,只有通过⼈⼒资源的劳动过程⽅能实现⼆、⼈⼒资源与现代企业发展(p.12-15)第三节企业⼈⼒资源的构成⼀、企业⼈⼒资源结构分类(p.16-17)1. ⼈⼒资源的⾃然结构2. ⼈⼒资源的⽂化结构以受教育程度考察⼈⼒资源的组合情况3. ⼈⼒资源的专业技能结构4. ⼈⼒资源职业或⼯种结构以职业、业务类型或⼯种进⾏组合配置,包括:决策者、管理⼈员、专业技术⼈员、⽣产和服务⼯⼈⼆、建⽴合理的企业⼈⼒资源结构(p.18-19)第⼆章⼈⼒资源管理及其基本原理第⼀节⼈⼒资源管理的涵义与特征⼀、⼈⼒资源管理的涵义(p.21-22)⼆、⼈⼒资源管理的特征(p.22-23)三、现代⼈⼒资源管理与传统劳动⼈事管理的区别(p.23-25)第⼆节企业⼈⼒资源管理的⽬的、任务与功能⼀、企业⼈⼒资源管理的⽬的(p.25-27)(1)实现企业利润最⼤化(2)满⾜企业全体员⼯的利益需求(3)促进企业员⼯全⾯发展⼆、企业⼈⼒资源管理的任务(p.27-29)(1)形成企业⼈⼒资源(2)调配⼈⼒资源(3)教育和培训⼈⼒资源(4)管理企业员⼯的⽣活(5)调节企业⼈际关系三、企业⼈⼒资源管理的功能(p.29-31)1. 企业⼈⼒资源管理的⼀般效能1)获取⼈⼒资源2)整合⼈⼒资源3)使⽤⼈⼒资源4)调整⼈⼒资源5)评估⼈⼒资源6)激励⼈⼒资源7)开发⼈⼒资源各种功能互相关联、相互作⽤、互相影响,服务于组织既定⽬标与使命2. 企业⼈⼒资源管理的经营性功能——常规性微观管理功能:1)招聘或选拔⼈员2)向新员⼯介绍情况3)审核安全事故报告4)处理员⼯抱怨和投诉5)实施员⼯薪资福利计划⽅案6)经办员⼯流动7)考核与评价员⼯⼯作3. 企业⼈⼒资源管理的战略性功能:1)制定⼈⼒资源规划2)跟踪政府的⽅针政策3)跟踪不断变动的法律与规则4)分析劳动⼒供需的变化趋势、劳动⼒市场及运⾏等5)参与社区经济发展6)协助企业进⾏改组和裁员7)提供企业合并与收购⽅⾯的建议8)制定企业⼈⼒资本投资、员⼯教育培训计划与实施策略9)制定报酬计划和实施策略等第三节企业⼈⼒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p.32-35)1. 要素有⽤原理“天⽣我才必有⽤”1)不看轻某⼈2)会⽤⼈2. 能位相宜原理1)量才施⽤2)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获其利3. 群体合⼒原则1)提⾼每个员⼯的能⼒2)形成部门统⼀的⽬标和价值取向3)在统⼀⽬标下形成内聚⼒4. 群体互补原理1)在最佳组合结构的群体内,优势互补,最⼤限度地发挥群体作⽤,产⽣1+1﹥2的互补增值效果2)个性互补;年龄互补;知识技能互补;组织才⼲互补5. 同质异构原理使不同素质的⼈员搭配合理,从⽽实现⼈尽其才、物尽其⽤6. 动态适应原理⼈⼒资源管理需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适时进⾏调整,实现动态化管理第三章⼈⼒资源管理的理论第⼀节⼈的管理哲学-⼈性假设⼀、⼈性内容及特征(p.37-39)⼆、⼈性假设1. 管理中的⼈性假设(p.41)2. 不同的⼈性假设及管理模式(1)“经济⼈”假设及管理模式(p.42)与“经济⼈”假设相应的管理模式1)管理⼯作的重点是完成⽣产任务、提⾼劳动⽣产率,对⼈的感情和愿望漠不关⼼2)组织⽤⾦钱刺激员⼯的劳动积极性、刺激效率,使之服从,对消极怠⼯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3)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作规范,强令⼯⼈按照规定的标准进⾏⼯作,加强法规管制;运⽤领导权⼒和严密控制体系保证组织⽬标的实现4)由少数⼈实施管理,⼯⼈的责任为⼲活,俯⾸帖⽿,听从指挥(2)“社会⼈”假设及管理模式(p.42-43)梅奥的“⼈群关系理论”:1)⼈是社会的⼈,影响⼈的⽣产积极性因素,除物质条件外,尚有社会的、⼼理的因素2)在现代的⽣产过程中,⼈们感到在⼯作中失去乐趣,便从社会关系中寻求乐趣和意义3)⽣产率的⾼低,主要取决于员⼯的⼠⽓,⽽⼠⽓则取决于家庭⽣活和社会⽣活、以及企业中⼈与⼈的关系4)组织中存在⾮正式组织群体,此种⾮正式组织群体具有特殊的⾏为规范,对其成员产⽣很⼤影响5)领导者要善于了解⼈,倾听员⼯意见,沟通看法,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与⾮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取得平衡与“社会⼈”假设相对应的管理模式1)管理者将关注的重点置于关⼼员⼯、满⾜员⼯的需要上2)管理者⾼度重视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员⼯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整体感3)提倡集体奖励制度4)不断完善和变化管理职能。

中央民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重点

中央民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重点

中央民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重点中央民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部分重点目录一、传统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P课8)1二、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1基本特征1战略性: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总体战略相匹配。

1三、西南航空公司(P课51)1四、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战略挑战(P课41)1(一)技术1(二)多样化: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2(三)工作人员素质:技能缺口2(四)组织重组和收缩21. 结构重组22. 紧缩:是用来指明公司削减员工的词语2(五)临时员工2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国际比较(美国日本德国不看中国)(P课57)3(一)美国31. 人员雇佣制度:职业经理人制度32. 培训制度33. 薪酬制度34. 绩效考核制度:能力主义、期权奖励3(二)日本31. 人员雇佣制度:终生雇佣制度32. 培训制度:经营即教育33. 工资分配制度(年功序列制)34. 激励制度:承认职工对企业的贡献45. 劳资关系4(三)德国41. 人员雇佣(双向选择)42. 培训制度43. 工资分配制度44. 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人少素质好工作效率高55. 劳资关系:的劳资协调体制5六、跨国公司中的外派管理人员(P课79)5七、人力资源规划方法(P课96)5(一)环境分析5(二)员工需求预测5(三)分析现有员工状况:技能清单6(四)人力资源规划措施:短缺和过剩(详细见十四)6八、专家预测法(P课97)6九、招聘的成本分析(P课148)6十、雇用质量(P课148)6十一、招聘的替代选择(P课147)6(一)加班6(二)外包6(三)临时雇佣7十二、甄选中的面试(P课161)7(一)面试类型7(二)面试培训7十三、工作分析工作描述的概念(P课109)7十四、人员短缺人员过盛怎么办(P课101)7十五、绩效评估和管理的定义(P课181)8十六、临时性员工(P课45)8十七、马尔可夫链(P课97)8十八、职位说明书8十九、认知能力测试(P课166)8二十、温德里克人事测试(P课166)9二十一、情景面试(P课163)9二十二、绩效管理,评估的目的步骤(P课181)9(一)评估目的9(二)评估步骤:9二十三、360评估(P课186)9二十四、强制分布法(P课193)10二十五、晕轮效应(P课197)10二十六、近因误差(P课198)10二十七、薪酬的概念,水平,因素(P课212)11二十八、全面薪酬方案12二十九、支付薪酬的方式(P课238)12三十、可变薪酬(P课239)12三十一、业绩激励(P课240)13三十二、团队激励(P课242)13三十三、斯坎伦计划(P课246)13三十四、间接薪酬14三十五、收益分享计划15三十六、利润分享计划(P课248)15三十七、间接经济薪酬(P课263)15三十八、职业选择和个性15(一)敏感型15(二)情感型16(三)思考型16(四)想象型16中央民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二部分重难点目录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重要性部分中的特点(P课7)1二、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中的地位(P课17)1三、人力资源管理(P课18)1四、战略人力资源环境影响因素(P课31)1(一)外部环境影响1(1)劳动生产率1(2)组织所处的产业部门2(二)内部环境影响31. 战略32. 目标33. 组织文化34. 工作性质35. 工作群体36. 领导者风格和经验4五、面临挑战(P课41)4六、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P课95图抓大框架)4七、人力资源规划方法(P课96)4八、规划措施(P课100)4九、工作分析中的概念(P课109)4十、工作分析步骤(P课109)4十一、收集信息方法(P课113)4十二、工作描述(120)5十三、招聘流程、方法5(一)招聘流程(P课160图)5(二)招聘方法(P课140)51. 内部招聘52. 外部招聘6十四、现实工作预览(P课146)6十五、成本收益分析(P课149)6十六、绩效评估(P课181)6十七、评估目的(P课181)6十八、制定关于谁评估、何时评估以及评估频率的政策(P课185图)6十九、选择评估技术6(一)个体评估方法6(二)多人评估体系(评述,前两者难以提供反馈,在将员工进行比较方面是表现良好的)7(三)目标管理法(着重于重要结果,有时太短导向,没有涉及员工之间的比较)7题型: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第九章是重点一、传统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P课8)二、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基本特征战略性: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总体战略相匹配。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导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导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导-12-18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是全省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系统的中心, 负责全省开放教育的管理和教学, 平时的教学辅导和期末复习是教学工作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特别是对于省开课程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但由于学生分布广泛, 师生之间直接面对面地交流比较困难, 因而网上辅导和复习对于帮助同学们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巩固所学的专业技能, 提高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考核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期末复习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在教学计划中是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会计、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和行政管理专科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其课程性质除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属统设课外, 其它专业均属省开课程。

复习时首先应以教材和网上辅导资料为主, 结合网上的VO点播和光盘辅导课进行学习,要求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技能, 有一个重点的掌握; 并注意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中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 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还必须注意复习方法, 在全面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下面就这些方面的学习详细谈一谈。

1. 以文字教材和网上辅导资料为主。

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萧鸣政教授主编的《人力资源管理》主教材和中央电大在线和贵州电大在线网上的教学辅导资料为主。

在贵州电大双向视频辅导、VOD点播及光盘辅导课中,教师讲授的内容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 经过听讲, 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经过看文字教材, 有助于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把握本课程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容, 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 要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灵活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理论和基本原理 , 分析和 解决中国当前市场经济中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实际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导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导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考核说明1、考核方式:平时成绩(40%,包括考勤、作业和平时表现三个部分)+ 期末考试(60%,闭卷)2、期末考试要求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

对各章内容从重点掌握、一般掌握、了解等三个层次提出复习要求。

3、试题类型第二部分复习提纲第1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人力资源的特点;一般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与发展、美国和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一、相关概念1、人力资源:广义的人力资源指智力正常的人;而狭义的人力资源则指人在劳动中为创造某种价值和组织绩效而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它表现为数量(课本P4图1-1)和质量(体质、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心理素质等)两个方面。

2、人力资源的特征:能动性(和其它资源的本质区别,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创造力)可再生性(可通过休息而恢复;可通过学习而发展)时效性(人生发展有阶段;职业经历亦有阶段)高增殖性(投资收益比其它资源更大)3、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开发的过程,通俗地说,主要包括识才、选才、用才、育才、留才等内容。

其目的是实现两个匹配与两个协调。

(两个匹配:实现人-岗匹配、工作报酬与需要匹配;两个协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岗位与岗位、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

)4、人力资本: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价值或利润收益。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组织文化等。

(课本P10)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1900年以前,没有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强权的管理,雇主地位高,劳动者服从。

组织更关心员工的工作及其成果。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选择:1.人力资源可以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2.人力资源具有双重性,既具有生产性,又有消费性.3.企业基本竞争战略:1.成本领先战略2.产品差别化战略3.市场焦点战略4.三种不同的成长战略:1.集中式成长战略2.纵向整合式成长战略3.多元化成长战略5.主观判断法:1.经验推断法2.团体预测法(1)德尔菲法(2)名义团体法6.定量分析预测法:1.工作负荷法2.趋势预测法3.多元回归预测法7.人力损耗的估算:1.人力损耗曲线2.离职率3.人力稳定系数4.留任率5.服务期间分析8.职务分析的方法:1.访谈法2.观察法3.问卷调查法9.招聘方法的成效评估:一,效度评估1.预测效度2.同测效度3.内容效度二,信用评估1.重测信度2.对等信度3.分半信度10.培训中两种学习方式:判断1.代理性学习2.亲验性学习11.报酬: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外在报酬又分直接报酬,简介报酬,非财务性报酬12.可变薪酬又可分为绩效工资和激励工资13.P264学会判断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市场焦点战略14.职务评价方法:1.等级评定法2.套级法3. 因素比较法4.点数法15.奖励性可变薪酬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现金利润分享2.收益分享3.目标分享16.福利制度的设计应考虑一下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内在:1.企业竞争战略2.企业文化3.员工的需要. 外在:1.劳动力市场的标准 2.政府法规3.工会咨询填空1.人力资源的特征:1.双重性(生产性,消费性)2.能动性3.持续性4.时效性5.社会性2.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总体战略,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3.重组的方式:1.兼并2联合3.收购4.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要考虑三个重要因素,即企业的目标和战略,生产力或效率的变化,及工作设计或结构的改变.5.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中常用的有人员替代法和马尔可夫分析法.6.培训需要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分析:1.组织分析2.工作分析3.个人分析7.入职导向活动的组织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岗前教育阶段和岗上早期导向阶段.8.绩效的性质中值得强调的是它的多因性,多维性与动态性.9.完整的企业绩效考评标准应该包括工作业绩考评标准,工作行为考评标准,工作能力考评标准,工作态度考评标准等内容.10.SMART原则,即KPI必须是具体的,切中目标的,随环境而变化的必须是可实现的,只要付出努力便能达成的.必须是现实的,可观察,而不是假设的;还必须是有时限的.11.平衡计分卡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确立了一个绩效评价体系.12.改造行为的四种强化手段:1正强化2.消退3.惩罚4.负强化13.薪点工资制一般由四个单元构成:基本工资单元,工龄工资单元,岗位工资单元和绩效工资单元.14.能力素质一般可分为基本能力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15.劳动关系由三个要素构成:主体,内容,客体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任何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2.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1.人力资源规划 2.招聘和选拔3.培训与开发4.绩效管理5.薪酬管理6.劳动关系管理3.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职务的管理活动,也是对该项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任职资格)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描述书(一般包括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两个部分)的系统过程.4.(P71)考虑因素: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么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等.5.员工入职导向活动是指对新员工指引方向,使之对新的工作环境,条件,人际关系,应尽职责,工作内容,规章制度,组织的期望有所了解,能尽快进入角色,并创造优良绩效.6.职业生涯管理就是建立一套能够识别员工发展需要和职业潜力的系统,并借助该系统引导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和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在达成组织目标的同时帮助员工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活动.7.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这种规划包含了一系列职业生涯中重大转折性的选择,如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就业单位的选择,职务的选择等8.KPI是通过对组织运作过程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开发,分析,提炼和归纳,用以衡量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9.宽带薪酬的含义:就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变成只有相对较少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的较宽的薪酬变动范围.10.企业的劳动关系是指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与职工及其组织之间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形成和调整的劳动法律关系.11.劳动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职工的招聘和解聘,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时间与劳动保护,劳动纪律和奖惩,劳动报酬和福利等.简答题:一.员工培训与发展的原则1.学以致用原则2.专业知识技能和企业文化并重原则3.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结合原则4.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二.目标管理法一般来说,目标管理法分四个步骤进行.首先,员工与上级一同订立第二年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其次在订立完成这些目标所需的时间,资源及最多的标准.在预定时间过后,员工和上级聚在一起,比较实际工作结果和与其工作目标,探讨为何不能达到(或为何能超越)某些目标的预期标准,在订立下一阶段的目标和策略.三,考绩的信度和效度含义以及如何提高?所谓信度是指考绩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为了提高信度,应在考绩中对同一维度采用多种方法和角度,请一个以上的考评者进行多次测评,并应使考绩程序的格式尽量标准化.对考评者进行统一的培训,也有助于信度的改善.效度则是指考绩所获信息玉带测评的真正工作绩效间的相关程度.对了保证考绩的高效度,便应选用和设计适当的考绩方法,并着重考核具体的,可量化测定的指标,不流于泛泛的一般性评价.四,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的区别(1)绩效考评时对员工个人或个人或部门的绩效的评价,而绩效管理是把对组织绩效的管理和对员工绩效的管理集合在一起的体系,是从战略高度对绩效进行管理,着眼于组织绩效和长远发展.(2)绩效考评是事后考评工作的结果,而绩效管理包括事前计划,事中管理,事后考评,所以绩效考评仅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3)绩效考评侧重于判断和评估,而绩效管理侧重于信息沟通和员工个人及组织整体绩效的提高.(4)绩效考评往往只出现在特定的时期,如月末,季末或年末,绩效管理则伴随着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五.绩效管理的过程及绩效管理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即:一是绩效计划的制定,包括工作承诺,二是绩效计划的实施与执行,三是绩效考评,四是绩效反馈六.宽带薪酬的特征:1.支持扁平型组织结构2.引导员工重视个人技能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3.有利于职位轮换和培育组织的跨职能成长与开发计算10分(P138)。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导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导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导(专)新编《人力资源管理》百题问答1,人力资源的概念?(1)广义的概念是指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量;(2)狭义的概念是指劳动力资源,即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劳动人口和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法定劳动年龄以外的人口总和.2,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内涵?我们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内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4个要点:第一,人力资源的基础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第二,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人力资源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四个部分,它们分别被看做是进行生产的各种具体能力.这四者的不同配比和组合,构成了内容丰富的人力资源.第三,人力资源是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它涵盖了城市和农村的所有人口.第四,人力资源的载体是人,它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既有经济,也有政治性.3,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几个概念?由于人力资源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概念,要正确把握还需要理解其它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在操作中常常作为同义词混用.(1)人口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的人口数量.它是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基础.(2)劳动力资源:是指狭义的人力资源,即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具有劳动力的人口总和,主要包括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人就业人口以及老年就业人口.(3)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的总称.它着重强调了人的质量所拥有的人才质量,也反映了一个发展民族的素质.(4)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联程度.人口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表明了人的数量和劳动者的数量;人才资源表明了人的质量;而人才资源则是人的数量(包括劳动者)和人的质量的统一.4.人力资源有数量与质量的衡量标准(1)人力资源的数量一般包括:劳动力的数量、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和相对量.(2)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力资源数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①人口总量及其生产状况.②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动.③人口迁移(3)人力资源的质量.人力资源的质量,是指劳动者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的劳动能力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身体、智力、知识、技能、品德等素质.(4)人力资源质量衡量标准.一般情况下,对人力资源质量的衡量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来考虑:①从教育与培训的投资多少来衡量.②从人力资源专业技能结构的状况来衡量.③从社会风尚状况来衡量.④从经济发展状况与潜力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源丰富程度不仅要用数量来计量,而且更要用质量来评介.对于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来说,实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是增强其国际竞争的最有力的手段.5.人力资源的特点概括地说,有以下十一个特点: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智力性、能动性、再生性、时效性、共享性、可控性、变化性与不稳定性、个体的独立性、内耗性、主导性.6.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通过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人力资源的价值.7.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根据对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的这一定义,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一是通过合理的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精干和高效,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二是通过实施一定管理制度和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三是通过教育培训和开发,造就组织需要的人力资源和人才.8.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任务从人力资源古按理的概念出发,可归纳出人力资源管理有10大任务:(1)制订人力资源规划;(2)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工作;(3)岗位分析和工作设计;(4)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选拔;(5)雇佣管理与劳动关系;(6)岗前教育和培训;(7)绩效考核;(8)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9)员工工资报酬与福利保障设计;(10)人事档案管理9.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目标,就是要“激活人”,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具体目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证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的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二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三是维护与激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使组织的人力资源得到应有的提升与扩充.(2)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要做三项工作:第一,要科学、高效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第二,要完善管理制度和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使人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第三,给组织中的人们以动力,压力和各种规范等,激发他们的潜能.10.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学习方法(1)自觉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2)要密切关注我国各类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理论研究动向,提高理论修为.(3)从分析案例着手,理解和掌握相关操作技术.(4)积极参与学习小组的学习讨论,在学习中相互鼓励、互相启发.(5)遇到疑难问题时想老师或同学求教.11.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重要的基本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理论中,关于人性的认识和人本管理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1)关于人性的认识,是指西方管理中对人性认识的4种观点(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人本管理,是指“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即管理中关注企业人、环境、文化及价值观等4项要素.(2)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的管理,那么必然要研究和认识人的本性、需要,以及从人性出发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这就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两大理论支柱.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在这两大理论支柱下,吸收相关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技术构建起来的.因此,要正确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就需要不断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趋势.12,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历程总体上看,人力资源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自己认识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带有很强的政治、经济、组织文化和人本的特点.从人力资源萌芽时期的最低工资标准规定,到科学管理时期强调工作绩效的提高和方法改进;从人际关系时期的需要层次理论,到人本心理学时期提倡的对员工的激励,再到系统管理时期的全面质量管理,都留下了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对人的认识烙印.目前,人力资源的管理从方式、内容、实现技术上,也正在实现由传统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逐步转型.13,人力资源管理总体发展趋势我们从总体、宏观的发展趋势上看:当今世界上,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力资源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一个企业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取决于对人的使用价值的最大利用与开发.处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的转型、变革时期,只有清楚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才能够全面准确的了解和判断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状况.为政府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供决策的依据,为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有针对性的探索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方法.14,几个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概念(1)战略,是一个军事术语,原来是指为了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所进行的战前谋划.(2)组织战略,把“战略”这一军事术语引用到组织的管理中,战略,就被定义为为:“事关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性、全局性、长远性、风险性的目标决策,以及实现这些重大性、全局性、长远性、风险性目标所采用的手段或策略”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组织战略.(3)人力资源战略,是指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并通过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来促成这个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人力资源战略是一个组织为了达成战略目标实现,所采用的帮助其获取和维护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根本措施保证.(4)战略人力资源,又是指关注组织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供给保障,如将人力资源管理置于组织经营发展系统,促进组织基本常青和绩效的长效化、最大化.15.人力资源战略发展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人力资源引进与保留战略、人力资源引进与保留战略、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战略、人员绩效管理战略、薪酬战略、组织文化发展战略等.16. 一个企业要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一个企业要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或者说要实施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是;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其终极目标、愿景,个性化地进行企业战略性的人力资源制度体系的设计.17. 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步骤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制定主要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与战略衡量三大环节.(1)战略分析.也称为战略诊断,指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优势和不足的全面分析,在综合考虑战略、使命、外部环境、内部资源的基础上,提炼影响组织人力资源战略选择的关键问题.(2)战略选择.指在基于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最优的、符合组织战略需求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目标及方向.(3)战略衡量.指制定评价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指标体系、方法和工具.常见的衡量因素有: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层、员工、监管机构、客户等)、财务增长目标、市场增长目标、品牌增长目标等.18.人管理战略、组织战略和战略人力资源的关系(1)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组织战略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2)企业中任何战略规划的实施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支撑;(3)在制定企业整体战略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现有人力资源的问题,还要考虑将来企业所需要的战略人力资源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实现竞争优势和基业常青.19.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第一,从宏观认识上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提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第二,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力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第三,从我国发展的实践上看: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大业,人才为本.适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党中央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作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决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因此,在国家层面上理解人力资源战略,它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具体表现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与主要内容(1)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一个组织根据其战略目标和人力资源现状,为满足其在未来环境中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要,而科学地预测在未来的环境中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制定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开发的战略,以确保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个人价值的体现.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最有效地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和吸引人才.(2) 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规划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招聘、任用、考核、培训、薪酬、激励、文化等方面的计划,它将组织目标和策略转化对人力的需求,有效达成质和量、长期和短期的人力供求平衡.总体来说,系统地开展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收集整理人员档案资料.用于估计目前的人力资源(技术、能力和潜力)和分析目前对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第二,进行人力资源预测.预测未来的人员需求(所需要的人员数量、预计可供数量、所许的技术组合、内部与外部劳动力供给量).第三,制订行动计划.通过落实招募、录用、培训、安置、调动、升迁、薪酬和员工发展等计划来配置合格人员,弥补预计的空缺.第四,实施控制与评价.通过调查人力资源工作状态现状,充实人力资源计划系统的反馈信息.21.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工作程序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起着统一和协调的作用.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需要确定完成组织目标所需要的人员数量和类型,因而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并且预测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和未来的需求.在确定所需人员类型和数量以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可以着手制订战略计划和采取各种措施以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具体来说,人力资源规划制定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即估计在未来某一时间构成劳动力队伍的人员数目和类型.在作这种预测时要细心地评估现有的人员状况及它们的运动模式.不过,供给预测仅仅与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有关.(2)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即预测由未来工作岗位的性质和要求所决定的人员素质和技能类型.(3)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将人力资源需求和内部供给的预测值加以比较以确定人员的净需求.作比较时不仅要针对整个组织,而且要针对每一个岗位.(4)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在确定人员的净需求以后,就可以估计所选择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能否减少人员的短缺或剩余.这两步实际上也是一个人力资源规划的管理决策过程.(5)评估规划的有效性并进行调整、控制和更新.确定其是否对组织有用,即估计规划的有效性,为了做好这种评估,规划人员有必要首先确定评估标准.22.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从根本上说 ,规划过程主要是将可获得的供给与需求的预测值加以比较以确定未来某一时间对人员的净需求.净需求既可以是某类人员的短缺,也可以是他们的剩余.一旦确定了短缺或剩余的人员数量,规划人员可以提出人力资源使用与开发的预选方案(如各种规划图表等),以确保供给给适应于需求.教材介绍了规划图表中为预测需求量与供给量而被经常使用的一些方法.23.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保障组织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即在充分研究组织现有人员结构和规模、人力资源时常供求关系和发展趋势、组织对未来人力资源要求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及时满足组织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需求;第二,促使技术和其他工作流程变革,提高竞争优势;第三,提高人员配置和使用效率,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避免盲目引进人员与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第四,优化员工工作队伍结构,使员工数量、质量、年龄、知识结构等趋于合理;第五,有利于搞好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工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第六,有利于管理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第七,帮助适应并贯彻实施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如劳动法、劳务合同法、职业教育发、和社会保障条例等.24.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人力资源会计是指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报告.它包含两个部分:第一.用于计算机人力投资及其重置成本的会计;第二,用于计量人对一个组织的经济价值的会计.前者称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它既要研究如何计量在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组织的投资,又要研究如何计量目前录用人员的重置成本.后者则称为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研究人力资源对组织成产生的价值.25.人力资源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人力资源会计建立在以下四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1)人是人力资源的载体.企业的任何资本从会计的角度看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资本的来源渠道即资本是从哪里来的,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本运用或占用形式即资本用到哪里去.资本运用或占用在任何组织中都是以某种资产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有形资产都有其承担物或载体.人力资源投资的载体或具体承担者是人,应属于某一组织的有形资产因而也可将其称为人力资产.因此人力资源会计,首先要承认人是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力资源投资的承担者,是人力资本在企业的占用形态.企业的资本要假定人力资产的存在.没有这个假设,人力资源会计就不能成立.只有在这个大前提的基础上,才能运用会计方法计量、记录、报告企业人力资源的情况,并对人力资源的利用效果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2)人是组织有价值的资源.这意味着人能够为组织提供现在和将来的服务,也意味着这些预期的未来的服务对企业具有经济价值,但并不意味着人是属于组织所有.(3)作为组织资源的人的价值受管理方式的影响.作为不同管理活动的结果,人力资源的价值就有可能增长、损耗或保持不变.例如,通过培训,人力资源的价值就有可能增长;如果出现技术陈旧的情况,其价值也可能损耗.同样,某些领导方式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而提高某生产率,从而增加人力资源的价值.(4)用计量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形式提供信息,对卓有成效地管理人力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在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信息对人力资源的获得开发、分配、补偿、保护、使用等方面的计划和控制是很少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源会计是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26.人力资本的概念1960年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用于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取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本教材将人力资本界定为:人力资本是行为主体为了实现自身未来价值的增值,通过有意识的投资活动所获得的,由我们身上的知识、能力、健康等因素所构成的价值存量,是参与分享收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本是凝结于个体身上的知识、经验、技能、工作努力程度、健康及其他质量因素的总和.它使人力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并能带来未来收益,这一特征反映了人力资本的资本本性,为此我们将其视为资本.这种资本是通过后天投入获得的.后天投入是指为了提高人的质量因素而发生的各种投资与消费性支出.27.人力资源成本的定义及分类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获得、开发、使用、保障必要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离职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人力资源及其管理本身的特点,我们认为人力资源成本可以分为获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离职成本等五大类.28.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程序是什么一般来说,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应按以下程序进行:(1)掌握现有人力资源原始资料;(2)对现有人力资源分类汇总;(3)制定人力资源标准成本;(4)编制人力资源成本报表.29.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有哪些方法(1)人力资源原始成本核算方法;(2)人力资源重置成本核算方法;(3)人力资源保障成本的核算方法.30人力资源投资的范围是什么组织用于人力资源投资的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员工招聘投资(2)员工培训投资(3)劳动力配置投资(4)经济技术信息系统投资(5)医疗保健投资(6)员工福利及社会保障投资.31.组织对人力资源投资收益分析的一般程序组织对欲人力资源投资收益分析评价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以下4个步骤:(1)准确估算其投资方案的现金流出量;(2)确定资本成本的一般水平;(3)确定投资方案的收入现值;(4)通过收入现值和所需投资支出比较,评价投资收益.32.人力资源投资决策分析的一般依据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决策分析的一般依据是:(1)组织的经营管理状况;(2)组织的经营管理发展规划;(3)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情况;(4)组织内部和外部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水平;(5)组织筹资能力.33.人力资源投资决策分析的程序人力资源投资决策分析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投资目标;(2)收集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决策的资料;(3)提出人力资源投资的备选方案;(4)通过定量分析对备选方案进性初步评价;。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提纲(廖泉文,学位课程,期末考试)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提纲(廖泉文,学位课程,期末考试)
二、 概念理解 1. 人口资源: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的人口数量(主要表明数量概念,是基本底数,劳 动力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皆来源于其中) 2. 人才资源: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较强的战略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 或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的总称(主要突出质量概念,是人力资源中较杰出、较优秀的那一部分人, 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才质量) 3. 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的劳动力人口的总称(偏重数量概念,是人力资 源中具备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能力的那一部分人,通常指 18—60 岁左右的人口群体) 4.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1) 经验预测法:经验预测法是指根据以往经验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的方法 (2) 德尔菲法:德尔菲法也称专家意见法,它是采用寄发调查表的形式,以不记名的方式征询 专家们对问题的看法,经过多次反馈,使大多数专家意见趋于集中,从而获得预测结果 5. 结构化面试:提前准备好问题和各种可能答案,要求应聘者在问卷上选择;结构化面试在工作分 析的基础上提出与工作有关的问题,设计出应聘者可能给出的答案,面试人员可以根据应聘者的 不同回答迅速作出不理想、一般、良好或优异等简洁结论,是一种比较规范的面试形式;优点: 标准统一,可以提供结构与形式相同的信息,便于分析、比较,减少主观性,同时有利于提高面
9. 招聘的途径及其利弊:
内部招聘
外部招聘
来源
内部提拔、横向调动、轮岗、重新雇佣或召 推荐、未经预约而来的人、就业机构、行业
回以前的雇员
协会和联合会、学校、其他公司
方法 张贴海报、人才储备
广告、借助中介机构、上门招聘
了解全面,准确性高;可鼓舞士气,激励员 来源广,余地大,利于召到一流人;带来新
优点 工;可更快适应工作;使组织培训投资得到 思想、新方法;可平息或缓和内部竞争者之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提纲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提纲

一、简述题(第1小题10分,第2、3小题各15分,共40分)1、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程序。

2、什么是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成本包括哪些内容?3、工作分析的结果在实际中有何应用?4、如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5、有效的绩效考核系统应具备的标准.6、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各有什么优缺点?7、就业指导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

8、薪酬制度的设计原则有哪些?试比较主要工资制度的优缺点.二、分析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南方公司有三类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已知2009年初其三类人员分别为140人、100人和60人;假设三类人员每年的流动情况为:一般管理人员有60%的人留下、30%成为中层管理人员,有10%离职;中层管理人员有40%留下、30%成为高级管理人员,有30%离职;高级管理人员有60%留下,其余的离职。

求2011年的这三类人员的供给情况.答案要点:1.RB制造公司是一家位于华中某省的皮鞋制造公司,拥有近400名工人.大约在一年前,公司失去了两个较大的主顾,因为他们对产品过多的缺陷表示不满。

RB公司领导研究了这个问题之后,一致认为:公司的基本工程技术方面还是很可靠的,问题出在生产线上的工人,质量检查员以及管理部门的疏忽大意、缺乏质量管理意识。

于是公司决定通过开设一套质量管理课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质量管理课程的授课时间被安排在工作时间之后,每个周五晚上7:00—9:00,历时10周,公司不付给来听课的员工额外的薪水,员工可以自愿听课,但是公司的主管表示,如果一名员工积极地参加培训,那么这个事实将被记录到他的个人档案里,以后在涉及加薪或提职的问题,公司将会予以考虑。

课程由质量监控部门的李工程师主讲。

主要包括各种讲座,有时还会放映有关质量管理的录像片,并进行一些专题讲座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影响质量的客观条件,质量检验标准,检查的程序和方法、抽样检查以及程序控制等内容。

公司里所有对此感兴趣的员工,包括监管人员,都可以去听课.课程刚开始时,听课人数平均60人左右。

中央电大《人力资源管理》复习指导及答案,综合练习题

中央电大《人力资源管理》复习指导及答案,综合练习题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学习一、名词1.人力资源:是指劳作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养,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养。

2.人力资本:是指通过资本投资形成的,凝结于劳作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品性和健康等。

3.人本管理:是指在人类社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

4.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创造最正确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获得、开发、使用、确保必要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离职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5.职务:是指主要使命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

6.职务说明书:是对某一职务或某一职位工作使命权限及其任职资格等其它内容的全面的说明。

7.工作评价:又称职务评价,即依据工作分析的结果,按照一定标准,对职务的性质、强度、责任、复杂性及所必需资格条件等因素的程度差异,进行综合评估的活动。

8.招聘:是“招募〞与“聘用〞的总称,意指为企事业组织中空缺的职位寻找合适人选。

9.培训:就是向新员工或现有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必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是由企业安排的对本企业员工所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和训练。

10.薪酬制度:也称工资制度,是指与工资决定和工资分配相关的一系列原则、标准和方法。

11.社会确保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碰到生活困难时,从国家、社会获得一定的经济帮助的社会制度。

12.劳作合同:就是员工与组织确立劳作关系、明确双方权力和义务的协议,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确立劳作关系的法律凭证。

二、选择题1、认为人力资源是具有劳作能力的全部人口的观点属于〔A 〕A.成年人口观 B.在岗人员观 C.人员素养观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在〔 C〕这一点上有相似之处A.品性B.态度C.经验D.能力3、具有内耗性特征的资源是〔 B〕A.自然资源B.人力资源C.矿产资源4、“人力资源管理,即负责组织人员的招聘、甄选、训练及报酬等功能的活动,以达成个人与组织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复习说明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复习说明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复习说明(教师)一、题型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题,10分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20分3.判断并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6题,24分4.归纳/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题,20分5.情景模拟题:共10分。

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四个选项为单选题,五个选项为多选题;问答4分。

6.案例分析:16分二、答题要求1.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漏选都不得分。

3.判断并说明理由:要求先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对的和错的都要说明理由。

4.分析/简述题:根据教材内容归纳和整理要点,然后根据要点内容简要展开说明5.情景模拟题: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四个选项为单选题,五个选项为多选题,将答案写入括号内。

问答题4分,为开放式问题,同学可以根据情景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

6.案例分析题:根据案例问题回答,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三、复习要点(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24分)(先判断对错,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X,并说明理由)1、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人口的总和。

(X)理由: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人口的总和。

2、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战略实现的有力保障,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X)理由:企业战略对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理由:不公平的心理主要产生于所得报酬相对量的比较4、工作规范又称岗位规范或者任职资格,是根据工作分析所提供的信息,拟定任职者的资格,列举并说明具体任职者的个人特质、条件、所受教育和培训等。

(X)理由:工作规范的定义5、所谓关键事件,就是对企业员工有重要意义的职务背景关系及相应的行为。

(X)理由:关键事件就是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有重要意义的职务背景关系及相应的行为6、职位是指工作中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最小动作单元。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大纲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复习大纲第一章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需熟练掌握知识点]1、人力资源的涵义: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地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2、人力资源结构的定义。

[需重点掌握知识点]1、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力资源是国民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构成社会经济运行的根本前提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2、人力资源与现代企业发展的关系。

3、建立合理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要求。

[需了解的知识点]1、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的特性。

2、企业人力资源的构成。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基本原理[需熟练掌握的知识点]1、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是指在组织内形成、培养、配置、使用、周转、爱护、保全组织成员、建立组织与其成员间良好的劳动关系、挖掘组织成员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全过程或活动。

2、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需重点掌握知识点]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效能。

3、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需了解的知识点]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营性功能—常规性微观管理功能。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功能。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需熟练掌握知识点]1、人性的定义和人性的特征。

2、人本管理的涵义。

3、人力资本的涵义。

4、人力资本投资的涵义。

[需重点掌握知识点]1、麦格雷戈的“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及相应的管理模式。

2、人本管理的原则3、人力资本的特征4、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和内容[需了解的知识点]1、不同人性假设的内容及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

2、X理论和Y理论。

3、人本管理机制第四章公共部门的人事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需熟练掌握知识点]1、工作分析的涵义和任务。

2、工作设计的内涵和要求。

[需重点掌握知识点]1、工作分析的内容。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期末考试指导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期末考试指导

人力资源开辟与管理》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考试题由三种题型组成,包括:1、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40 分)2、简答题(每题10,共40 分)3、论述题( 1 题,共20 分)二、重点复习内容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一、人力资源部门承担的主要职责1、雇佣与招聘2、培训与开辟3、薪酬4、福利5、员工服务6、员工关系与社区关系7、人事记录8、健康与安全9、战略规划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需要基本的技能包括:1、思量企业当前和未来的经营目标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的能力;2、分析员工的流动率、保留率、生产率以及客户服务问题,并向企业提出解决这些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建议的能力;3、克服对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程序、技术以及职位设计方式所产生的抵制;4、对员工提供指导和咨询,同时把他们的想法传达给管理层;5、设计和运作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理解技术如何能够使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变得更加富有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三、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达到的三个基本道德标准1 、能够为极大多数人带来最大的好处;2、雇佣必须尊重隐私、正当程序、自愿以及言论自由等基本人权;3 、管理人员必须公平和公正地对待客户和员工。

四、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HRIS ) 定义:是一种用来获取、存储、处理、分析查找以及发布与企业人力资源有关的信息的系统。

第二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一、什么是战略管理1、战略管理的定义:为了使组织能够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有计划的人力资源使用模式以及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二、战略管理过程的构成1、战略管理过程具有两个相互区别但又相互依赖的阶段:战略制定阶段和战略执行阶段2、在战略制定阶段,战略规划小组需要通过界定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的优势和劣势来决定企业的战略方向。

接下来他们还需要列举各种可能的战略选择,并且对这些战略选择在实现组织目标方面的能力进行比较。

2023年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本科

2023年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南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旳重要区别体现。

( × )2、与经济人假设对应旳管理工作旳重点在于考 ( × )3、人力资源不是再生性资源。

( × )4、人际关系理论规定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毕 ( √ )5、老式旳人员配置一般专注于应聘者旳价值 ( × )6、人力资源规划旳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战 ( √ )7、人力资源需求旳个量需求不包括数量方 ( × )8、人力资源需求包括总量需求和个量需求。

(√ )9、外部招聘旳途径更多,因此比内部招 ( × )10、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可分为短期预测和 ( × )11、职务与职位并非一一对应,一种职位也许 ( × )12、不管对于什么职位,网络招聘都是目前最佳 ( × )13、会计、工程师是一种职务。

( × )14、调剂成本属于人力资源旳使用成本。

( √ )15、人力资源投资收益实质上是人力资本旳 ( √ )16、问卷调查法旳长处之一是调查范围广。

( √ )17、工作阐明书包括工作描述和职位规定。

( × )18、员工招聘应以内部晋升选拔为主。

( × )19、面试是使用最为普遍旳一种选拔措施。

( √ )20、观测法合用于高层管理职位或某些研究 ( × )21、在组织中,员工培训旳目旳是提高员工 ( √ )22、脱产培训是最常用旳一种培训方式。

( × )23、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 ( √ )24、组织战略是影响组织薪酬制度最重要旳 ( √ ) 25、住房补助属于公共福利。

( × )26、在培训课程设计中,一般使用旳教学方略是 ( √ )27、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

( × )28、在进行绩效反馈时,面谈最为关键。

( √ )29、薪酬重要以工资旳形式体现出来。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导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导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课程考试的有关说明一、考试对象。

本课程考试对象为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

电大财经科其他相关专业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与本说明基本相同。

二、考试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试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试包括4次平时作业(专科7次),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60%。

终结性考试成绩即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

没有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该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资格或本课程的学分。

三、命题依据。

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

(所有选修课参加西安电大网上随机开卷考试)四、考试要求。

鉴于本课程是一门专业理论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运行规律,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此,本课程终结性考试着重基本知识的考查和分析理解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试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行规律的内容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五、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人力资源管理》文字教材范围之内。

按照重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期末考试命题的覆盖面理应尽可能广一些,但要突出课程学习重点。

3、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

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10%左右,一般掌握30%左右,重点掌握60%左右。

4、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

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

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

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六、试题类型及其结构1、期未考试题型:⑴单选⑵多选⑶判断⑷案例选择2、考试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劳动人口及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非适龄劳动人口的总和。

2、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的数量表现。

3、劳动力资源:是指狭义的人力资源,是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主要包括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以及老年就业人口。

4、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的总称。

5、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财力、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的进行培训、组织、使人力、财力、物力后保持最佳比例,使人尽其才,实现组织目标和人力资源的价值。

6、人性:是指人的本性或是人的本质本属性。

它是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

7、人本管理:从人性出发分析和考察人类社会活动,并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8、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指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设定的、以原景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可持续人才竞争而作出的有关组织全局的筹划和谋略。

9、人力资源规划:是指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员的过程。

10、人力资源会计:是指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报告。

11、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获得、开发、保障、必要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离职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12、人力资源投资:是指改变为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增强人力资源的工作技能的投资。

13、人力资源价值:是指人能够运用自身的能力来创造价值。

14、人力资本:是指凝结于个体自身上的知识、经验、技能、工作努力程度、健康及其质量因素的总和。

15、工作分析:是指组织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具体包括收集、分析、整理与工作和关的各种信息,为组织管理变革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支持和依据。

16、薪酬:是指组织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和福利两部分。

17、岗位工资制度:是指按照不同岗位或职务的特点确定工资标准,并根据员工完成岗位职责情况支付报酬的工资制度。

18、技能工资制度:是指根据不同岗位或职务对劳动技能的不同要求和员工实际掌握的劳动技能水平而支付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

19、宽带型工资制度:所谓“宽带薪酬设计”,就是企业将原来十几甚至二十几、三十慢吞吞个薪酬等级压缩厉几个级别,但同时将每一个薪酬级别所对应的薪酬浮动范围拉大,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及操作流程。

20、职业生涯管理:是组织和员工本人对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反馈的一个综合管理过程。

21、员工保障管理:是指社会成员因年老、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在生活困难时,由国家或社会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的社会制度。

22、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为其组织提供劳动,并从其组织获得报酬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也包括一切劳动者在进行社会劳动时所形成的所有劳动方面的关系。

23、劳动合同:是指员工与组织确立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是组织和员工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

二、判断题。

1、在人类劳动社会中,对人的管理是管理的核心。

(√)2、人力资源是其量的规定和其质的规定之统一。

(√)3、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的特点。

(√)4、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的形成之间具没任何依赖和互动关系。

(×)5、人力获得的渠道包括内部提拔和外部招聘两个方面。

(√)6、人是人力资本的载体。

(√)7、学历文凭是人力资本的载体。

(×)8、职业培训的关键是保证其培训质量。

(√)9、劳动定员有其自然属性和其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10、绩效管理的程序包括其横向程程序和纵向程序。

(√)11、在绩效反馈时,负面反馈应给予希望与鼓励。

(√)12、薪酬制度包括工资制度和福利制度。

(√)13、工资分配应遵循“对人对岗”的原则。

(×)简答题:1、简述人力资源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答:第一,人力资源的生物性,是指人力资源以人为天然载体,是一种活的资源,并与人的自然生理相联系,在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人的工作环境、工作风险、时间安排等非经济因素。

第二,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劳动是群体性的社会活动,不同的劳动者分别处于各个劳动集体之中,构成了人力资源的社会基础。

第三,在宏观上,人力资源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相联系的,人力资源的形成、配置、开发、使用都是一种社会活动。

第四,人力资源发展变化也是人类自身发展变化的结果。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答:第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传统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

第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是资源,传统人事管理中,人是成本,是劳动工具。

第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工作是整体的;传统人事管理中,人事工作是单一部门的工作。

第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工作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传统人事管理的中,人事工作是静止。

第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视员工为“社会人”,传统人事管理视员工为“经济人”3、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内容答:第一,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第二,人力资源引荐与保留战略;第三,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战略;第四,员工绩效管理战略;第五,薪酬战略;第六,组织文化发展战略。

4、如何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答:第一,对组织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第二,掌握组织人才结构,包括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务结构、技能结构、业务结构等。

第三,对现有员工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工作态度、业务能力进行分析第四,根据组织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分析和预测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第五,根据组织发展和岗位,提出人才规划目标和招聘、培训设想5、影响薪酬制度的外部因素有哪些?答:第一,组织的薪酬制度受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状况影响;第二,劳动力市场条件对薪酬制度具有重要的影响;第三,政府立法和劳资集体谈判的影响;第四,工会,行会的作用和影响。

6、影响薪酬制度的内部因素有哪些?答:第一,组织的战备发展因素的影响;第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因素的影响;第三,组织财务实力的影响;第四,组织文化因素的影响。

7、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答: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包含着全体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目标任务与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目标与任务。

显然两者有所不同,属于专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目标任务不一定是全体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与任务。

而属于全体管理人员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任务,一般都是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完成的目标任务。

无论是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是其它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保证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2)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3)维护与激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使其人力资源本得到应有的提升与扩充。

8、就业指导工作包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第一,职业素质分析;第二,职业信息服务。

职业信息服务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1)传播职业知识。

职业知识包括职业的名称、种类、职业的社会经济意义、职业环境条件、报酬、晋升机会、职业前景、职业资格要求如体力要求、能力和个性要求、教育程度、职业道德等。

只有掌握有关的职业知识,择业者才有可能作出适当的职业选择。

(2)反映市场供求。

员工与职业岗位的结合,最终取决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

9、绩效反馈采用面谈表现形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答:第一,负面反馈应给予希望;第二,批评表扬三七开,留有余地;第三,讲事实,免套话;第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

10、薪酬的功能有哪些?答:薪酬主要具有以下三个功能:(1)补偿功能;(2)激励功能;(3)调节功能。

11、如何积极开发人力资源?答:要理解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应关注到: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其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

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人力资源发展过程的始终,预测规划,教育培训、配置使用、考核评价、激励和维护,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个组织若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占有资金;二是拥有掌握专业技能从事管理和操作的人员。

两者之间,人的因素更为重要。

人力资源的核心问题,是开发人的能力。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所以说,制订和实施人才战略,是组织实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是现化组织人才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科学知识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

论述题:1、你如何评价现代西方四种人性观?答:首先,西方这四种人性假设,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先后出现的,它反映了西方管理界对人的认识正在逐步加深。

研究者从对人的先天本性的研究转入对后天环境给人影响的研究,从对人的片面的、定性的结论变为比较全面的而不是定性的结论,最明显的是由“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的假设。

说明从唯心主义观点逐渐转向唯物主义观点,从形而上学逐渐转辩证法的思想。

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变化发展,尽管西方的社会制度没有变化,但其生产技术和生活环境在变化,员工的构成的文化素质也在变化。

随着行为可行的兴起,人们愈发重视人的作用,重视开发人力资源。

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劳资矛盾从而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其次,四种人性假设提出的管理主张和措施有其合理、科学的一面,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例如,“经济人”假设提出的工作方法标准化、劳动定额、计件工资、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等,至今仍被视为有效的管理方法;“社会人”假设提出的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培养员工的归属、整体感,主张实行“参与管理”;“自我实现人”提出的给员工创造一个发挥才能的环境和条件,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内在奖酬等;“复杂人”提出的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管理,更是具有辩证思想的管理原则。

这些人性假设也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主要表现为:单纯根据人性特点提出管理对策,忽视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提出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未能揭示产生与形成社会文化的经济基础。

2、什么是“社会人”假设?管理理论因此而转向何方?答:“社会人”又称“社交人”。

它是假设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物质利益固然可以受到鼓舞,但不能忽视人是高级的社会动物,与周围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很大的影响的一种人性理论。

这一假设来自霍桑实验,其核心思想就是: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社会人”的假设基础上,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其要点是:(1)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任务,而应把重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