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化与产业标准战略

合集下载

标准化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标准化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9
人才培养
- 为产业培养具备标准化知识的专业人才,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促进标准化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10
政策支持
- 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 协助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化法规和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准化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序号
作用领域
具体作用
1
技术创新
- 标准化作为战略性创新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转化载体,成为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应用的桥梁。- 引导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2
产品质量
- 通过标准的执行,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 促进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升级。
3
产业结构
-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4
市场竞争力
- 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品牌5
生产效率
- 推动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6
安全生产与环保
- 制定相关标准,确保产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推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7
产业链协同
- 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与合作,提高产业自主性和可控性。-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配合,形成产业合力。
8
国际交流合作
- 推动产业与国际标准接轨,拓展国际市场。-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升我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

标准化战略

标准化战略

一、标准化是全球化生产的前提条件1、生产全球化的本质是生产国际化,其生产的组织方式是根据各国、各地、各企业的优势和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安排和组织生产,这就是一种建立在专业化和协作基础上分工.2、保证这种国际分工得以实现的前提是标准,“全球产品”的生产需要“全球标准”的支持.3、支持全球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标准,首推是国际标准;在国际标准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事实上的全球标准.二、标准是商品全球通用的基础1、全球商品有着各自的标准,标准规范着商品的生产和经营,使商品具备竞争力。

2、商品是标准的载体,通过商品所具备的魅力,在占领各国市场的同时,把标准也推向世界各地.3、消费是人的天性,是纯粹个性化的,然而在这个性化消费过程中,人们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价廉物美的商品。

4、全球所接受的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创造新的消费时尚,并把这种时尚全球化,另一方面推行着事实上的全球标准。

5、标准化产品广泛流行,推动人们的消费时尚逐渐.三、标准是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1、标准在国际市场上不仅起着在交易双方之间建立信用度的作用,而且起着国际贸易活动游戏规则的作用。

2、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开发领域,其标准一旦得到广泛认可,便有可能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获得垄断性利润。

因此,在这方面标准的竞争程度不亚于市场上产品之争。

3、国外许多厂商在开发产品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技术标准战略研究,开发标准,并力争将其转化为国际标准,例如:第三代移动通信(3G)、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标准之争。

三、标准是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4、当今国际间的竞争中,实质就是技术竞争、专利竞争、标准竞争,而标准竞争已成为国家间经济、科技、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专利与技术标准的捆绑,已成为技术标准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标准化已成为专利追求的最高体现形式。

四、经济全球化浪潮把标准化推上战略地位1、一些国际上的标准化组织、区域性标准化组织和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标准化战略,动作之大、影响之大,形成了世纪之初的一股标准化战略热。

国家标准化战略与技术标准设置

国家标准化战略与技术标准设置

国家标准化战略与技术标准设置第一章:引言国家标准化战略与技术标准设置是国家提高技术水平与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着重探讨国家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性,以及技术标准的设置方式和作用,并提出一些对未来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建议。

第二章:国家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性国家标准化是指对产品、服务、过程和管理等方面统一制定的技术规范的建设过程。

国家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企业竞争具有重要意义标准化能够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在竞争市场中起到压缩成本的作用。

通过制定行业标准,企业可以降低研发、生产和销售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取得更大的市场收益。

2.推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标准化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促进因素,它能够加深各方对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了解,有利于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

同时,标准化还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升级。

3.保障公共利益具有重要作用标准化还能够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

它能够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三章:技术标准的设置方式和作用技术标准是在国家标准化框架下制定的,它规定了一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技术规格,并加以实施。

技术标准的设置方式和作用如下:1.统一行业标准,促进产业升级技术标准可以通过大规模的应用,推进产业的升级和品质的提高。

它能够促使企业改善技术、产品和服务,提高行业水平,并有利于形成产业标准,推进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2.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技术标准能够保障产品的安全、环保和质量等方面,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它还能够提高设计、制造、检测和质量管理的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的期望,从而推动产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3.促进国际贸易的顺畅发展技术标准能够消除技术壁垒,强化国际贸易中各个环节的管理,保证贸易平稳、有序的进行。

它还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并为企业开拓国际合作和拓展国际市场创造更好的条件。

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化和产业技术进步:文献评述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化和产业技术进步:文献评述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f 0) 2 4 系统研 究 了技 术标 准 与标 准化 对 于 企业 、 0 产业 和 国
民经济 的影 响 以及 知识产 权对 于标准 化 的重 要性 。 其次. 是技术 标准 对于产 业市 场结 构和 企业竞 争 力的
于 自主知识 产权 , 并体 现在获 得尽 可能广 泛认 可 的技术 标 准上 。主导 重要 的标 准化 过程是 一个 企业 、 业乃 至 国家 产 自主创 新能 力的最 高体现 , 为产业 技术 进步 的标 志和 推 成 动力 。所 以, 从技 术标准 化的视 角来研 究 如何 提高 我 同 自 主创新 能力 、 促进 产业 技术进 步具有 重要 的理论 与 实践 意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 1 5 期
2 0 年 1月 08



步 与 对

VO . 1 NO. 25 1 Jn. 0 8 a 20
Sce c in e& Te h olg oge sa dPoiy c n o yPr r s n lc
中图分 类号 :0 1 5 F9 . 4 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1 7 4 (0 8 0 — 16 0 10 — 3 8 2 0 ) 10 9 — 5
的快速发 展 以及市场 全球化 的到 来 。 对于技 术 标准化 的现
0 引言
长 时期 以来 。 由于强 调低廉 的劳 动成 本和 对外 国技术 的依赖 . 以致成 为我 国产 业技 术进 步和经 济持 续发 展的 严 重桎梏 。 自主 创新 被再一 次确立 为促进 产业技 术进 步和 增

影响 。F re 和 Sln r18 )K t 和 S ai (9 5等较 早 arl l ao e(9 5 、 az h pr 18 ) o

标准化工作注重创新,行业技术进步拉动发展

标准化工作注重创新,行业技术进步拉动发展

标准化工作注重创新,行业技术进步拉动发展。

一、创新与转化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在标准化工作中,创新和转化是关键词汇。

、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普及,给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标准化工作需要在这些新兴技术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行业需求,依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转化。

标准化工作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行业分析,制订适应行业发展的标准化规范,促进轻工、重工、医药等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

通过技术转化和标准化应用,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和专业技术团队能够更好地整合行业内部的资源和技术能力,实现高效协作和共赢。

例如,利用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推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融合和协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

二、标准化工作注重推动绿色化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人们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需求的增加,标准化工作也应注重推动绿色化发展。

根据市场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标准化化工作需要调整和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产品检验标准,并引导企业向环保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转型。

标准化工作同时需要注重绿色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生产设备和工艺的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如技术创新引导下的“绿色制造”、“绿色物流”和“绿色能源”等领域,标准化工作注重技术推广和标准规范化,推动企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三、推动标准化工作行业和企业“双赢”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标准化规范和技术推广,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企业效益的提高。

标准化工作应注重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紧密结合,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和需求,提供与企业实际需求密切相关的标准规范和辅导指南。

标准化工作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转移,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激发和满足行业热点需求和企业创新能力,推动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四、标准化工作注重质量管理与风险控制标准化工作需要注重质量管理与风险控制,通过标准化规范的实施和监督,促进企业从技术、经验、流程等多层次、多方面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增强竞争优势。

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定位及发展建议

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定位及发展建议

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定位及发展建议背景技术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强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产品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在制订技术标准方面已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的增加,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环保等方面的压力,我国仍面临着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等问题。

为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强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

定位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定位应该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下,服务于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要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标准体系,发挥技术创新和标准创新的相互促进作用,实现标准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有效融合,推动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发展建议1.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标准体系需求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标准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首先要明确和界定需求,建立主动服务的制度机制,加强市场监测和预测能力,提高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同时,要强化技术创新的引导作用,促进技术需求与标准需求的良性互动,提高标准制定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2.加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核心技术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下一阶段技术创新重点。

要加强核心技术研究和攻关,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支撑。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核心技术推广和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加速标准国际化进程,提高我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3.加强标准创新驱动标准创新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标准的规范引导作用,加强标准化研究和管理,建立健全标准创新的体系机制,促进标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机融合。

要维护和完善标准制定的公正、透明和权威性,建立标准制定和标准应用的质量监督机制,提高标准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结语技术标准是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发展技术标准体系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

标准化战略纲要

标准化战略纲要

标准化战略纲要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标准化已成为各国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

为了推动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提高标准化水平,特制定本标准化战略纲要。

二、目标与原则(一)总体目标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促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1.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发挥政府在标准化战略中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创新驱动,质量为先。

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推动关键技术领域突破。

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强化标准制定和实施,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3.国际接轨,体现特色。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我国优势领域标准国际化。

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战略。

4.协同推进,共享发展。

加强部门、地区、行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标准化工作的合力。

推动标准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全社会共享标准化发展成果。

三、重点任务(一)完善标准化体系1.优化标准体系结构。

加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与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有机衔接,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

2.加快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

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快制定和修订一批关键标准。

3.推进标准国际化。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修订,推动我国优势领域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标准化合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二)提升标准化能力1.加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

优化技术委员会布局,提高技术委员会的代表性、广泛性和公平性。

加强技术委员会的自身建设,提高标准制定和实施水平。

2.培育标准化服务业。

发展标准化咨询、检测、认证等服务业态,提升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水平。

3.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2024年持续开展标准化建设计划和措施

2024年持续开展标准化建设计划和措施

2024年持续开展标准化建设计划和措施标准化在现代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并适应新的发展形势,2024年应持续开展标准化建设计划和措施。

一、完善标准化体系1.制定和修订行业标准:针对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加强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确保标准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2.提升国家标准的水平:加强对国家标准的修订和更新,推动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以提高我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

3.发展地方标准:对于一些特定地区的需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提高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加强标准化技术支撑能力1.加大标准化研究力度:增加对标准化领域的科研经费投入,支持标准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标准化的效率和质量。

2.建立标准化技术创新平台:构建标准化技术创新平台,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提升标准化的技术支撑能力。

3.加强标准化技术人才培养:设立标准化专业,培养标准化技术人才,提高标准化领域的人才供给能力。

三、促进标准化与产业融合发展1.加强标准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将标准化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标准化工作与产业发展保持一致性和互动性。

2.推动标准化普及应用:加大标准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企业和公众对标准化的认知度,促进标准化的普及应用,形成标准化的市场需求。

3.加强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的结合:将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相结合,提高标准化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标准化管理1.加强标准化体系监督:完善标准化体系的监管机制,加强标准制定、实施和执行的监督,确保标准化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深化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融合:将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推动标准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推进国际标准与我国标准的对接和认可,提高我国标准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生物技术的标准化发展推动国际标准制定促进产业规范化发展

生物技术的标准化发展推动国际标准制定促进产业规范化发展

生物技术的标准化发展推动国际标准制定促进产业规范化发展生物技术是一门涵盖多学科的领域,通过运用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知识与技术,利用生物体的活性物质或生物体进行研究、开发和生产。

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在许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如农业、医疗、环境保护等。

要确保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标准化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生物技术标准的概念与意义标准是一种根据普遍认可的规范或准则,对产品、过程、服务等进行统一的指导和约束。

生物技术标准是制定用于生物技术领域的统一标准,旨在确保生物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

生物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对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可以提高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安全性,降低运营风险。

其次,标准可以促进国际间的贸易和交流,打破技术壁垒,实现共享和合作。

最后,标准可以为生物技术企业提供参考,引导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推动创新与竞争。

二、生物技术标准的制定机制与过程生物技术标准的制定需要依靠国际组织、专业机构和专家的共同努力。

国际标准组织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以及国际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协会(ISBB)等在生物技术标准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立项、起草、讨论、审查、发布和实施。

首先,立项阶段确定标准制定的目的和范围。

接下来,在起草阶段,由专业机构和专家制定起草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然后,在讨论和审查阶段,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和专家评审,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最后,在发布和实施阶段,将标准正式发布,并监督实施和应用。

三、生物技术标准化的挑战与应对生物技术标准化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技术复杂性、国际间的差异以及快速变化的技术发展等。

要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首先,需要加强国际组织之间的协调合作,避免重复和冲突。

各国可以通过国际组织共同制定和推广生物技术标准,共享资源和经验,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专利技术的标准化与产业化

专利技术的标准化与产业化
• 技术保护
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方法
•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生物制药公司的专利技术产业化
• 技术研发:研发具有市场潜力的专利技术
• 技术转化: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实际产品
• 技术推广:推广专利技术,提高市场占有率
• 技术保护:保护企业核心利益,防止技术泄露
• 提高产品质量
• 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技术标准化的过程与方法
专利技术标准化的过程
专利技术标准化的方法
• 技术筛选
• 协商一致
• 技术论证
• 投票表决
• 技术制定
• 行政审批
• 技术实施
• 市场化运作
专利技术标准化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通信技术公司的专利标准化
案例二:某电动汽车公司的专利标准化
• 技术筛选:选择具有市场潜力的专利技术
• 技术筛选:筛选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专利技术
• 技术论证:组织专家对专利技术进行论证
• 技术论证:组织行业专家对专利技术进行评审
• 技术制定:制定行业标准,纳入专利技术
• 技术制定:制定行业标准,纳入专利技术
• 技术实施:推广专利技术,提高行业技术水平
• 技术实施:推广专利技术,提高行业技术水平
03
专利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 提高企业知名度
• 吸引投资者
• 增加市场份额
专利技术的重要性
• 保护企业创新成果
• 提高企业竞争力
• 促进产业发展
专利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 产品研发
• 生产制造
• 市场营销
专利技术的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01
专利技术的生命周期
• 研发阶段
• 申请阶段
• 保护阶段

我国标准化发展战略及相关支持政策

我国标准化发展战略及相关支持政策
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经过调查研究,国家标准委提出了实施标准战略的十二项重点保障措施。
(一)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新机制,国家标准委将积极引导、努力推动新机制的形成并为新机制的运行提供充分的保障;
(二)形成以龙头企业的专家为主体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新机制,龙头企业有比较充分的经费保障,龙头企业的专家有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国家标准委将通过机制创新为龙头企业专家在国内外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搭建服务平台;
我国标准化发展战略及相关支持政策
标准化工作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摸索和创立起来的一门科学,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的不断进步,标准化工作对生产、贸易、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各个领域无不渗透着标准化的深刻影响,反映着对标准和标准化工作的强烈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做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指示以来,对全党全社会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尤其在对于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准化工作有着殷切期望。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决定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的新的要求和任务安排,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对标准化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尤其在刚刚结束的经济会议中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任务主要任务中:
(二)重点任务
1、围绕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突出重点在以下5个方面:信息安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资源共享、条码代码。
2、围绕《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和前沿技术,积极开展自主创新高新技术国家标准制定和实施。重点领域: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大型软件、高性能计算、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光纤通信、装备制造业(电器部分)、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纳米超导材料、家用电器等。

我国的标准化战略是

我国的标准化战略是

我国的标准化战略是我国的标准化战略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制定、实施和推广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

标准化工作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维护国家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我国的标准化战略是基于国家发展需要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

制定和实施标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我国的标准化战略是基于国际竞争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日益频繁,国际标准化合作和认证认可成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

我国必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确保我国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再次,我国的标准化战略是基于科技创新的需要。

标准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

通过标准化,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应用,提高技术创新的社会经济效益。

最后,我国的标准化战略是基于人民生活的需要。

标准化工作关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消费品质量、医疗卫生、安全生产等。

通过标准化,可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我国的标准化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不断完善标准化体系,提高标准化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希望全社会能够更加重视标准化工作,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共同推动我国标准化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标准化战略发展纲要2035 四大体系

标准化战略发展纲要2035 四大体系

标准化战略发展纲要2035 四大体系标准化战略发展纲要2035提出了四大体系的发展目标,这四大体系包括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政策体系。

以下是关于这四大体系的具体内容:一、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是标准化战略发展的基础,它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建立起完善的标准体系,实现标准化工作的全面覆盖和深度融合。

具体目标包括:1.完善标准体系结构,加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协调发展,推动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鼓励企业加强内部标准化管理。

2.提高标准的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和互认。

3.加强标准的有效实施,建立健全标准实施机制,加强标准的宣传、培训和监督检查,确保标准的贯彻执行。

二、技术体系技术体系是标准化战略发展的核心,它包括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等方面。

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建立起完善的技术体系,实现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工作的紧密结合。

具体目标包括:1.加强科技创新与标准化的联动,推动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提高科技成果的标准化水平和应用效果。

2.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加强对前沿技术的跟踪和研究,推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标准化工作,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三、产业体系产业体系是标准化战略发展的关键,它包括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

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建立起完善的产业体系,实现标准化工作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具体目标包括:1.加强传统产业的标准化工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强新兴产业的标准化工作,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提高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标准化工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水平和产业附加值。

2024年标准化发展趋势

2024年标准化发展趋势

2024年标准化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标准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标准化旨在统一规范和提高产品、服务和管理水平,确保质量合格、安全可靠、环境友好和互通有无。

那么,2024年标准化将会取得哪些重要的发展趋势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数字化标准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标准化将成为2024年标准化的重要趋势之一。

数字化标准化不仅能够加速标准化工作的进程,提高效率,还能够通过智能化系统对标准的实施和执行进行监测和反馈。

此外,数字化标准化还能够便于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推动跨地域和跨部门的合作,达到更广泛的标准化应用。

2. 网络化标准化2024年标准化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网络化标准化。

网络化标准化将实现标准化信息的共享和传播,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标准的动态更新和迭代。

网络化标准化可以降低标准化的实施成本,促进标准化的大众参与,提高标准的及时性和适应性。

同时,网络化标准化还能够推动标准与法律法规的衔接,为标准的执行提供更好的支持。

3. 可持续发展标准化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将成为2024年标准化的重要方向。

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将倡导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通过规范和指导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可持续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在2024年,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将进一步完善和普及,促进企业和个人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

4. 跨界标准化随着产业界的交叉融合和创新的不断涌现,跨界标准化将成为2024年标准化的重要趋势之一。

跨界标准化将促进不同行业和领域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合作,推动跨界创新和发展。

这种标准化形式有助于解决不同领域产业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5. 国际化标准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加深,国际化标准化将继续是2024年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际化标准化将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之间的相互认可和协调,推动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顺利进行。

谈标准化引领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

谈标准化引领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

关键词:标准化;高新技术;技术产业;产业发展前言:在科学技术方面建立必要的技术标准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标准化技术是企业和产业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候强有力的应对武器,更是国家间市场竞争的关键资源。

要在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技术化的标准。

特别是高新的科学技术,从技术的研究、开发、到形成高新技术的自主的知识产权,高新技术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认可标准更能过体现国家产业的自主创新力,标志着产业科技的进步。

所以,利用标准化带领我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就具有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跨越性的实际意义。

1产业标准化现状标准化是在我国科学发展和进行行业生产的前提下,在技术和产品的质量和规格等方面,执行统一的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

大体分为:国际标准化,全国标准化合产业标准化。

1.1标准化的特点标准化通常用统一的计量单位,统一的准则和单位时间内所完成去衡量模型、样品和具体的实施步骤。

从思想、态度上的抽象的规范到具体的实施行为和操作过程的物理的规范来进行标准化的实施。

采取的形式通常是书面形式较多,在实际操作行为中配合口头标准化来执行,形象一点的也可以采用图解的方法。

立体一点的可以用符合标准化的模型和实物样品来表达[1]。

1.2标准化的作用标准其实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和当前的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如果我国的企业想要得到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势必要经过国际标准化的检测才能够顺利进入到国际市场,可以让优秀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标准化可以使技术产品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采用了一致的产业标准可以尽可能避免因产品参差不齐导致的大量的资源浪费。

此外,标准化也可以降低企业的进货成本,标准化是在对企业的各项指标进行合理规划后产生的统一的标准,一旦拥有了这样的标准,就可以不用依赖于供货商,进一步拓宽了企业的进货方式,如果企业之前有了较为统一的准则和标准,在统一的技术规划下面可以让企业间的合作更加能够实现互利,企业之间的良好协助会为分担经济风险,技术之间的共享合作也会减少企业的固定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

试论标准战略中的三类影响因素

试论标准战略中的三类影响因素
在 以下 几 方 面 : ( )技术 的先进性和合理性。新 技术取代 旧技术 的根本 1
动力 ,在于技术本身的先进 度得 到提高 ,从而使得 按新 技术 生产 的产 品在性能上有 大幅度提 高 ,能更好地满 足消费者的
需求 。 ( )性价 比相对 比较高。新技术 的运 用往往都会 导致总 2
13 技 术 的 独 占性 .
根据 A dr nes T sm ( 90 提 出的 “ 术生 命周 o和 uh a 19 ) n 技 期”理论 的观点 ,一项新技术产生 于非连续状态 ,经过技术 之间的激烈竞 争后产生 主导 设计范式 ,并 随后 进入渐进性创 新阶段 ,直至一个新的技术 菲连续状态 的 出现为止 。主导设 计范式的出现 ,意味着产业技 术 的发 展轨道的确立 ,同时它 也为产业的发展提 供 了一 个 “ 准”,降低 了市场 的不确定 标 性。对于那些与主导设计范 式不相适应 的技术来说 ,将面临 着被市场 淘汰出局 的尴尬局面。

关系 ,表明新技术是基 于技术轨道 的顺 轨性创新 的结果 ,从 而有效地扩展 了技术 的系统性范围。 ( )若要用户接受 一项新技术 ,则其 配套 产品随处可得 3 是一个基本前提 。这意味着处 于同一技术 系统 内的两类相互 依存技术必须得到共同 的发 展 ,然而这不仅取 决于 一方技术 自身的发展 ,而且还受到对 方技术 的交互影响。这种交互作 用的结果往往会导致该技术 的系统性更 为完善 ,从 而增大其
升格 为标 准 的机 率 。
1 2 技 术 的创 新 性 .
从交 易契约理论分析 ,新 旧标 准之争的实质是 通过提高 产品创新度争取更大的市场 亲和力和控制力 ,进 而获取 隐藏 在标 准中的大量垄断租金 。因此 ,标 准竞争 的核心 就是技术 的创新性之争 。从 商业 化角 度来看 ,技术 的创新性 主要体现

产业标准化体系

产业标准化体系

产业标准化体系
产业标准化体系是指一国或一个行业针对特定产业制定的标准化体系,旨在统一和规范该产业的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标准化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针对某个特定技术或技术领域制定的标准,包括技术规范、技术要求、测试方法等。

技术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开展研发和生产活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并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

2. 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针对某个特定产品或产品类别制定的标准,包括产品的设计要求、性能指标、安全规范等。

产品标准可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3. 服务标准:服务标准是针对某个特定服务行业或服务领域制定的标准,包括服务的流程、质量要求、服务标识等。

服务标准可以规范服务行业的经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4. 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针对企业管理体系制定的标准,包括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

管理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5. 评价与认证标准:评价与认证标准是对企业、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价和认证的标准,包括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认证程序等。

评价与认证标准可以评估企业的技术能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可信的评价和认证结果。

产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促进产业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发展,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产业标准化体系也可以促进国内外贸易的顺利进行,促进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关于强化产业标准体系的建议

关于强化产业标准体系的建议

强化产业标准体系可以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1. 完善标准体系: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完善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

制定和实施标准,有助于规范产业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 强化技术标准:加强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工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标准研制。

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3. 推广应用先进标准: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也要引导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 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支既懂技术又懂标准的人才队伍,为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标准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5. 强化标准化服务:鼓励标准化专业机构为产业提供标准化服务,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标准。

同时,加强标准的宣贯和培训,提高企业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6. 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产业标准的监管力度,确保标准的执行和落地。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维护标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7.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参与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通过行业协会的引导和协调,促进产业内部的合作与交流。

8. 推进信息化应用: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产业标准的信息化应用。

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标准的在线查询、在线制定、在线执行等功能,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性。

总之,强化产业标准体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协同推进的合力。

通过完善标准体系、推广先进标准、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服务等措施的实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标准产业化 产业标准化

标准产业化 产业标准化

标准产业化产业标准化产业标准化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水平,制定并推广适用于特定产业的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以规范和引导产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标准产业化则是指将产业标准化的理念和实践贯彻到整个产业链上,推动整个产业的标准化发展。

产业标准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制定和推广产业标准,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首先,产业标准化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可以规范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检测过程,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产业标准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制定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可以规范生产流程和服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再次,产业标准化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可以推动产业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引导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最后,产业标准化可以提升产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可以促进国内产业与国际接轨,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而标准产业化作为产业标准化的延伸,更是对整个产业链的要求和推动。

标准产业化需要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入手,推动各个环节的标准化发展,实现整个产业链的高效运转和协同发展。

首先,标准产业化需要在原材料采购环节推动标准化。

通过制定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标准和供应商管理的标准,可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其次,标准产业化需要在生产制造环节推动标准化。

通过制定生产工艺的技术标准和生产线的管理标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再次,标准产业化需要在产品检测环节推动标准化。

通过建立完善的产品检测体系和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可靠性。

最后,标准产业化需要在营销服务环节推动标准化。

通过制定营销服务的标准化流程和服务质量的标准,可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品牌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标准化与产业标准战略技术标准化是与工业化过程伴生的一项制度,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交易费用、促进规模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率等方面。

最近10多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上述基础作用变得更加重要的同时,技术标准作为市场竞争的战略工具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我国是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面对发达国家输出技术标准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技术标准竞争产生的机遇,加强对技术标准化和产业标准战略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技术标准化的经济效应和主要影响因素标准通常被定义为根据集体的理性选择就如何解决常见问题达成共识的一组结构。

技术标准是标准在技术领域的应用,它是指一组得到认可的关于产品、技术和工艺的特性及参数的规范,其目的是要保证产品和系统间的互联与互换,维护市场参与各方之间的正常交流和合理秩序。

由此可见,技术标准提供了编码化的关于产品和工艺的相关信息,有助于降低厂商之间、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成本,而技术的标准化过程就是提高技术发展的规范程度,从而改进经济活动效率的过程。

技术标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种分类。

根据技术标准的公共物品属性和形成过程,可以区分为非产品类标准和产品要素标准。

非产品类标准主要是基于公共利益的技术基础设施,这类标准往往是由政府或相关标准化组织制定,而且绝大部分属于强制性标准(De jure)。

比较而言,产品要素标准则常常是由于一个或数个厂商垄断了市场,从而迫使其他厂商接受其专有技术,进而形成事实标准(De facto)。

因此,作为事实标准的产品要素标准通常无须经过标准化组织的正式发布,而是通过市场竞争产生出来。

技术标准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是技术的标准化,体现规模经济的大批量生产才能得以实现,市场也才能平等且有效地进行交易。

时至今日,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基础设施,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

关于技术标准化的经济效应,不少学者做过详细的总结和分析,其中一些重要的方面包括:激励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降低产品成本,促进规模效益;改善市场结构,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需求的精致化水平;创新生产要素,推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鼓励产业间贸易发展。

具体到不同的产业,技术标准化经济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技术标准基本功能的发挥程度,而后者又与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相联系。

对于大多数传统产业,技术标准只是作为技术规范的参考体系,或者作为技术间相互比较和相互连接的工具,其功能也主要体现在提供信息,明确质量和可靠性的最低要求,以及降低多样性等传统范围。

而对于一些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尤其是具有网络系统特征的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技术标准中的兼容性和互用性功能至关重要,这类技术标准的建立和掌握也往往是产业内企业制定战略时必须关注的重要领域。

也可以说,技术标准已经成为ICT产业竞争的战略工具。

ICT产业的技术标准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其多数产品具有显著的网络效应和技术锁定效应。

网络效应又可以分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

直接网络效应是指同一市场内用户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即使用同一产品的用户可以直接增加对方的效用。

间接网络效应主要产生于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之间技术上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又导致了两种产品之间的相互需求。

这就表明,网络效应显著的产品对用户所创造的价值取决于安装基础(Installed Base)的规模,也即市场上使用该类产品的用户群的大小。

用户安装基础越大,生产互补产品的厂商就越有兴趣发展这种产品,而互补产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又使基础产品的用户获得更大的价值。

网络效应在ICT产业表现得最为明显,其经济意义最为重要,比如互联网、电话和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等都表现出显著的网络效应。

在存在网络效应的市场里,技术标准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技术标准能够增强用户的信心,减少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能够使新产品很快达到临界容量,从而实现规模报酬递增。

与网络效应相辅相成的是技术锁定效应。

所谓锁定效应,是指用户一旦选择某种厂商的产品,即发生各种效用的沉淀并形成专用性资产,以致于将来更换厂商时将会发生较大的成本损失。

在网络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形成的专用性资产除了购买网络产品所形成的沉淀支出外,还有使用网络产品所形成的个人效用和社会效用等(钱春海等,2003)。

考虑到转换厂商将导致较大风险,所以用户一般不会轻易改变其所属厂商。

锁定效应限制了用户的流动,这些被“锁定”的用户都会支持掌握着既定标准的主流厂商。

这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厂商的最优选择只能是追随主流厂商的技术标准。

锁定效应的存在使掌握标准的企业一定程度地强化了自身的垄断力量。

进一步从微观层次看,技术标准化的经济效应则主要体现为对企业技术能力构建的影响。

Tushman和 Anderson(1986)以及Henderson和Clark(1990)等人提出的技术间断均衡理论认为,新技术产生于技术非连续状态,经过技术之间的激烈竞争后产生主导设计范式,并随后进入渐进变革阶段,直至一个新的技术非连续状态出现为止(郭斌,2000)。

这里的主导设计范式实质上就是产业技术标准,通过这种选择机制,企业技术能力将沿着产业技术标准规定的轨道发展。

也就是说,与产业技术标准相容的企业技术能力才具有可持续性,而与产业技术标准不相容的企业技术能力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能力破坏(Competence-destroying)的影响。

正是由于技术标准化经济效应的存在,ICT产业领先企业之间的技术标准之争往往十分激烈,因为如果能在标准竞争中脱颖而出,就会极大的改善和增强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但是应该看到,技术标准的产生并不简单地出自于技术先进性或技术效率优劣的比较。

对于网络效应显著的产业而言,是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安装基础才是某种技术范式能否上升为产业技术标准的决定因素。

在多种技术范式的竞争中,如果某种技术的用户安装基础达到一定的关键数量,拥有该技术的企业就会通过网络效应和技术锁定效应成为产业的主导者。

用户安装基础包括既有用户和预期用户两个部分,它们又进一步受到技术标准的兼容性和技术产品的价格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在技术标准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ICT领先企业开始围绕其核心技术建立企业联盟(Enterprise Alliance),也即通过企业联盟这种组织形式参与技术标准竞争。

所谓企业联盟,是指以拥有较强R&D实力和关键技术知识产权的企业为核心,以推动某种技术标准的主流化为目标的企业间成员组织。

企业联盟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与供应商组成纵向联盟,二是与竞争对手组成横向联盟。

这两种形式的企业联盟对增加既有用户积累和增强预期用户信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王生辉等,2004)。

除此之外,企业联盟还具有分散标准化风险,创造先发优势,以及有助于解决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等优势。

一些成功的企业联盟案例表明,技术标准的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联盟的发展水平。

二、技术标准的专利化趋势及其影响技术是技术标准的实质性内容和基础,而技术创新又是技术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技术创新的速度决定了技术标准更新的频率。

在ICT等高技术领域,技术标准总是来源于最具创新性的技术。

另一方面,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处于技术前沿的研究成果往往都申请了专利保护。

这样,技术标准要想反映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就必然要包含相关专利技术的内容。

如果将标准与专利的定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两者在本质属性上的差异。

标准追求开放性、普遍适用性和公益性,力求使社会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推广使用。

专利在法律上是一种具有较强排他性和绝对性的私有产权,专利持有人追求的是利用专利权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不允许未经授权的推广使用。

标准与专利的这种利益互斥性,使得早期的标准化组织在制定技术标准时都尽可能地避免将专利技术引入标准中。

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专利数量的迅速增长以及专利技术产业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专利与技术标准开始从分离走向结合,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技术标准专利化趋势。

技术标准专利化趋势一般通过两个途径表现出来,一是在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正式标准中包含的专利技术越来越多。

根据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的统计,GSM移动通信标准包含的专利数量在1998年是380项,而到2004年已超过3600项。

二是受专利保护的企业私有技术通过竞争获得市场主导地位并成为产业的事实标准。

美国思科公司的“私有协议”开始只是企业标准,但由于其在互联网设备领域的垄断地位,这个私有协议事实上已逐渐演变为产业标准和国际标准。

技术标准专利化趋势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处理技术标准的开放性要求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矛盾。

一般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具有合理性,既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也有利于技术创新,所以应当尊重并维护技术标准中涉及到的专利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但是当标准与专利结合在一起时,基本专利(Dominant Patent)的所有权人就可能会利用技术标准控制者的地位,不适当地扩张其依法享有的专利权,目的在于限制市场竞争,获得并维护市场垄断地位。

这种反竞争行为就构成所谓的专利权滥用(Patent-abuse)。

从技术标准使用者的角度看,对一种技术标准的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其中专利技术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技术标准本身的需求。

如果将这两种需求都作为对专利的需求,那么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就存在过度保护现象。

为了协调技术标准与专利之间的冲突,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护市场竞争的关系,人们提出过多种解决办法。

比如一些标准化组织要求,参与技术标准制定的企业必须首先公布其所拥有的专利并公开声明其专利政策。

ETSI提出的“默认许可”机制甚至规定,除非有特殊情况发生,否则GSM标准的专利持有人必须在公平、合理和非排他的情况下,自动将专利许可给标准化组织(李玉剑等,2005)。

但尽管如此,由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政策的关系十分复杂,因而从总体上看,现行的制度安排仍然有利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

技术标准与专利的结合对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首先是拥有更大的谈判优势。

当被“锁定”的技术标准用户没有其他选择时,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就可以索取更高的价格,也可以要求标准用户用其拥有的专利技术进行交换,从而获得一般情况下很难或者不可能得到的技术。

其次是可以获得一种新的市场优势。

既可以对许可证发放增设附加条件,也可以通过许可证的限量发放,以阻止大多数企业进入市场,从而减轻市场的竞争压力(李再扬等,2003)。

正是在技术标准专利化带来的巨大利益的诱导下,跨国公司十分注重将自己的专利技术申请为标准技术,以期通过技术标准的运作,达到推行产业控制实现市场垄断的目的。

一些由基本专利技术定义的系统标准,往往被跨国公司这样的标准控制者作为专有技术或商业秘密加以保护,从而形成对相应市场的封闭和垄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