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开发技术管理及其标准化分解
浅谈技术状态管理对设计开发过程的影响
浅谈技术状态管理对设计开发过程的影响摘要:技术状态管理理念,是上个世纪提出的一种工程技术管理理念。
将其应用到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对工业化的生产与设计,起到约束与管控的效果。
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阐述了技术状态管理对于设计开发所带来的影响,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字:技术状态管理;设计开发;技术状态项引言:在我国现阶段的工业发展中,全面的引入技术状态管理的相关理念,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业化生产的效率,特别是做好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应对,这样将设计开发的流程,全面提升效率,同时也相应的避免出现一些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可见,有必要对技术状态管理对设计开发过程的影响进行分析。
1 技术状态管理1.1 技术状态在对技术管理的分析中,是一种在技术文件当中规定产品需要达到特定的功能和物理性质的一种技术。
在技术状态的规定中,需要结合技术状态的特征,对于产品进行分析。
而技术状态则是产品设计功能性与物理特征。
在产品的功能特性与物理特性的分析中,需要结合产品所能够实现的功能,以及对后续进行形态特征的分析,这样便可以保障技术状态并不是一个虚拟的概念,而是需要基于技术文件进行规定的产品状态信息[1]。
1.2 技术状态项在技术状态项当中,为了最大化的满足使用的功能,便需要结合指定的单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以此保障后续进行硬件、软件以及集合体的处理环节,需要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处理效果。
其次进行各种类型的技术分析当中,则是需要保障结合系统运行的特征,以及利用不同形式的分析方式,这样便可以对于接触到的信息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其次,为了满足使用的功能需求,则是需要保障技术状态符合功能需求,以及为了实现单体的技术管理,则是要保障在后续的分析中,对于技术状态标识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在后续进行良好的分析与状态处理中,符合各种技术标准和含义[2]。
其次,进行需要的技术文件的分析环节,则是要保障结合技术状态,以及利用对不同阶段当中所需要使用的技术文件信息。
技术研发部管理制度精选8篇
技术研发部管理制度(精选8篇)技术研发部管理制度篇21.目的和作用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为了我公司新产品开发能够严格遵循科学管理程序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①负责新产品的调研分析与立项等方面的工作。
②建立并完善产品设计、新产品试制、标准化技术规程、技术信息管理制度③组织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技术研究计划,并组织实施。
④按计划开展新产品设计、试验和研究、测试工作,负责产品的试验,移交投产等方面的管理。
⑤根据设计要求编制先进、合理的产品方案、文件,对产品图样、技术文件进行审查。
⑥根据产品方案、文件,提供生产设备的参数,申请购置生产设备。
⑦负责完成权限范围内技术谈判工作,以及对所引进技术的消化和转化工作。
⑧技术部、生产部、采购部,安装部,工程部,销售部等部门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配合。
3.新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分析工作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的前期工作,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经济性的分析论证。
3.1调查研究:3.1.1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3.12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使用情况。
3.1.3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3.2可行性分析:4. 2.1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5. 2.2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6. 2.3论证该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外购外协配套等)。
7. 2.4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
8. 2.5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4.产品设计管理产品设计时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设计管理体系
1总目房地录产设计管理的范畴与定义
2 房地产设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建立精细化市场需求下的规范化设
3 计管理体系
4 各设计阶段关注的要点及原则
5 项目后评估(复盘)
1 房地产设计管理的范畴与定义
房一地:产房设地计产管设理计的管范理畴的范畴与定义
涉及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 内容包括:从项目初判的跟踪,到项目决策中的概念草案
营
销
初步产品定位
组织项目策划/产 品、市场及客户 定位研究
营销策划、项目推广方案策划、项目前期推广及 销售前准备
销售事务管理
入伙事务管理
设 计 规划要点/规划草案
工 程
概念规划设计
方 案 设 扩初设计 计
施工图设计 工程施工配合、销售配合及入伙配合
设计配合、供应商考察及招标、 施工准备及桩基等工程施工
设二计:管房理地内产容设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设计管理是贯穿于房地产开发始末的,针对设计成果的,进行任务管理、资源 管理、进度管理、技术管理的系统化的管理工作
任务管理 资源管理 进度管理 技术管理
设二计:管房理地内产容设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任务管理
作为业主方的设计人员,也就是设计管理者,区别于设计院的设计人员最 大的一点就是,前者是任务的制定者,后者是任务的执行者。制定合理有效的 设计任务要求,是业主方对设计顾问公司管理的根本。
研究,从概念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到施工现场的技术支持配 合到营销道具的制作,以至到后期物业客服的维修、整改 的技术支持等。
房一地:产房设地计产管设理计的管定理义的范畴与定义
契合企业的发展战略,锁定项目的经营目标,在符合企业 发展的产品策略指导下,通过有效的组织、完善的流程 及制度的建立、方法的提升等一系列手段,在产品制造 过程中实施的涉及设计内容的管理。
标准化模块化法
模块化概念及其价值
●模块化的价值 ▲模块化是一种思维方法,用它来分析复杂系统, 解决大型问题,可使问题简化,条理分明,进而 取得良好的秩序、质量和效益。 ▲模块化是大规模定制的基础和前提 ▲模块化是现代标准化的核心和前沿,是解决产 品多品种、小批量与周期、质量、成本之间矛盾 的有效手段。
模块化概念及其价值
模块化概念及其价值
——维护与发展过程:适应市场需求,淘汰过时 模块,补充改型模块和新功能模块。 ——更新换代过程。 ▲超前性:构建模块化系统,周期较长,投入较 大,应高起点并预见到技术发展趋势,才可能有 生命力。 ●模块化设计方法:下面两种方法实质是一样的。 ▲系统分解组合法:通过对产品族的分析,把其 中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单元或要素分离出来,经归 并、集成,统一为一系列的标准单元(模块); 用不同模块的组合构成多样化的产品。
标准化设计
● 充分利用已有的标准化成果和资源 ▲标准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标准化成果是一种 成熟的、公开的资源,可拿来就用。 ▲是通用的共同技术语言。 ▲合理利用标准化成果是企业提高水平和效率的 捷径。 ●全面实施系列化、通用化设计 ▲ 产品层次结构的规范化和系列化: —分析、明确并规范产品的层次结构(功能性能、 结构模式及尺寸的层次)。
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的基本方法 ▲简化:削减多余的、可替代的、低功能的对象。 两个要素: 1.简化的必要性界限:品种、规格超出了必要的 范围。 2.简化的合理性界限:应达到“总体功能最佳” 的目标。即品种构成从全局看效果最佳。 ▲统一:对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 特性所确立的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物功能等 效。
▲面向成本——低:(例如定制不收试制费) ——模块的大规模生产,取得批生产的效益。 ——可最大限度减少零部件品种规格,降低全流 程成本。 ——模块是相对稳定的通用部件,易于专业化生 产和外包、协作。 ▲面向用户——满意: ——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模块化产品,易于拆装和测试,便于产品的 维修和升级。
软件开发过程的合规和标准化
软件开发过程的合规和标准化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软件应用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企业经营的基础、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支撑、社会治理和生活服务的重要手段。
随着软件工程和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是,随着软件应用的不断扩大深入,软件质量面临的风险和压力也不断增加。
在此情况下,软件开发过程的合规和标准化的重要性也愈来愈凸显。
软件开发过程是指将问题转化为一组清晰的需求,描述出来后根据需求,设计、开发、测试并交付可行解决方案的过程。
正常的软件开发需要遵循软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每个阶段进行合规和标准化的实施。
合规和标准化主要是指,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和指导进行项目开发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以确保项目交付的质量和有效性。
其中,软件开发标准化涉及到一整套包括规划、设计、编码、测试管理、配置管理等过程的规范。
这些规范主要包括工艺规范、技术标准、测试规程、程序代码规范、项目管理规范、文档编写规范等等。
软件开发的合规和标准化涉及到多方面,需要在项目计划、设计分析、代码实现、文档撰写、测试完整性、项目管理等方面实施具体操作。
一、合规和标准化的必要性1. 防止软件开发中的错误和漏洞在合规和标准化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有规范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可以避免由于流程缺陷和工艺不当引起的开发错误和缺陷。
2. 提高项目开发管理和控制水平软件开发中有着很多复杂的技术和流程,进行合规和标准化管理可以提供一个框架,使得项目管理和控制更为严格。
3. 保证项目的质量和有效性通过实施合规和标准化的软件开发流程,可以保证项目的质量和有效性,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二、软件开发中的合规和标准化要素1. 定义开发流程首先,要对软件开发的流程进行定义和规范化。
开发流程不只是开发人员的工作流程,包括在开发中涉及到的人员、要素以及相关系统的操作和流程。
2. 明确项目目标明确项目目标和业务要求,可以帮助团队在开发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开发出符合要求的软件产品。
设计研发岗位职责
设计研发岗位职责设计研发岗位职责1职责描述:1、负责批量精装项目硬装模块从概念设计到施工图绘制的整体工作。
2、全面把控室内空间的规划、研究、设计、形成及工程实施效果,协助施工单位处理现场问题。
3、了解设计及施工在室内空间里跟公司体系相协调配合的`要求和规范,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和改进。
4、了解公司常用风格中建材的特点、性质等信息。
5、与公司内部团队、材料商、施工方协作,与软装设计相互配合,实现家居空间的整体效果。
6、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任职要求:1、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5年以上住宅类项目批量精装修设计经验,尤其擅长硬装设计领域。
2、专业知识全面,对家居空间整体设计理解能力强。
3、熟悉国家相关规范及装修设计各阶段工作流程。
4、熟悉工程施工工艺,熟练运用各种材料并具有优秀的审美能力。
5、具有较强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执行力。
勤奋敬业、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设计研发岗位职责2岗位职责:负责地铁轨道交通受电弓、电连接器、牵引系统等电气设备的设计、研发。
职位要求:1、28—50岁,本科或以上学历,机械设计类相关专业;2、三年以上机械结构设计工作经验,有敏锐的创新能力,对产品结构、材料、机械加工工艺有较全面的'了解,具有地铁受电弓(特别是欧式受电弓)、电连接器、牵引系统等电气设备的研发、设计工作经验优先;3、熟练使用solidworks,cad或pro/e等绘图软件,有机械加工行业产品设计丰富经验;4、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谦虚踏实与保密意识。
5、会日语者优先考虑。
设计研发岗位职责3岗位职责:1、根据项目规划书设计产品的机械结构,并绘制装配图及零部件图纸;2、跟踪产品加工及制造过程;3、对产品的'生产和装配进行技术指导;4、对产品的现场安装及调试工作进行技术指导;5、对产品的售后服务给予技术支持。
现代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控制程序
现代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控制程序1.目的作用为了使产品开发工作实现程序化、规范化,克服管理上的随意性和工作上的盲目性,使产品实现的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完成产品开发的预期目的,特制定本控制程序2.管理职责2.1技术研发部负责对产品开发过程的策划.2.2项目管理室负责组织产品开发过程的实施。
2.3统筹规划部负责有关方面的调研.2.4生产作业部负责配合组织样试、批试等方面的加工事项。
2.5质管部配合各项测试检验和评审活动.2.6物控部应保障一切物资的供应.3.产品开发策划3.1与顾客有关的过程3.1.1对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确定公司通过与顾客的接洽过程,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包括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交付与交付后的要求;b.顾客没有明示,但产品所必须的要求;c.产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标准的要求;d.公司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3.1.2对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应组织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以确保:a.顾客要求和公司规定的附加要求必须得到规定;b.顾客的要求在接受之前得到确认;c.公司有能力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d.当产品发生变更时,应确保相关文件的更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变更的要求;e.评审的结果应记录并予以保存。
3.1.3顾客沟通统筹规划部调研科负责与顾客的沟通,其内容包括a.产品质量是否让顾客满意;b.收集顾客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包括顾容的投诉和批评,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以便制定相应的措施;c.顾客与公司所签订的合同执行情况是否达到合同的要求,交付期限是否在合同期限内,合同是否作进一步的修改。
3.2设计和开发策划3.2.1设计和开发过程包括立项、方案设计、技术设计、产品试制及试验、产品认证、小批量生产和生产定型等阶段,还包含了物资供应控制、检测装置控制、技术服务等相关内容.3.2.2应规定适合各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相应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3.2.3应规定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3.3项目计划控制3.3.1职责a.统筹规划部负责编制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年度工作计划并负责计划的监控;b.技术研发部负责制定项目计划,并将计划下发到各项目管理室,各项目管理室需接受技术研发部的检查考核;c.各专业室配合实施项目计划。
技术研发部的管理规章制度
技术研发部的管理规章制度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制度新产品开发工作是指运用国内外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中所发现的科学知识及其成果转变为新产品、新材料、新生产过程等一切非常规性质的技术工作.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我厂实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和构思一代”的产品升级换代宗旨的重要阶段,它对企业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产品开发必须严格遵循产品开发的科学管理程序、即选题构思、调研和方案论证样模试批试正式投产前的准备这些重要步骤.一、调查研究与分析决策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一调查研究:1.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同类产品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2.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市场及使用情况;3.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刊,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二可行性分析:1.论证该类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2.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3.论证发展该产品的资源条件的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及外购外协件配套等.4.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5.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三决策:1.制定产品发展规划:1.企业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企业产品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技术改造方向,赶超目标以及企业现有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制定企业产品发展规划.2由研究所提出草拟规划厂总师办初步审查,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慎密的研究定稿后,报厂长批准,由计划科下达执行.2.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和赶超目标,为提高产品质量进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方面的应用研究: 1开展产品寿命周期的研究,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预测企业的盈亏和生存,为企业提供产品发展的科学依据;2开展哪些对产品升级换代有决定意义的科学研究,基础件攻关,重大工艺改革,重大专用设备和测试仪器的研究;3开展哪些对提高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新材料研究;4科研规划由研究所提出草拟规划交总师办组织有关部门会审,经总工程师签字报厂长批准后由计划科综合下达.二、产品设计管理产品设计是指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一技术任务书: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对计划任务书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综合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定,其编号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1.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1部、省安排的重点任务:说明安排的内容及文件号;2国内外技术情报: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3市场经济情报:在产品的形状、型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4企业产品开发长远规划和的度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详述规划有关内容,并说明现在进行设计时机上的必要必性.2.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3.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修改和改进意见.4.基本参数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5.总体布局及主要部件结构叙述: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基本外形,轮廓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并叙述主要部件的结构.6.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的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7.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列出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主要技术性能规格、结构、特征一览表,并作详细的比较说明;8.标准化综合要求:1应符合产品系统标准化和其它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标与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2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件,通用件系数指标;3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列出推荐选用标准材料及外购元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材料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指标;4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5预测标准化经济效果:分析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外购件及贯彻材料标准和选用标准材料后预测的经济效果.9.技术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10.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运用价值工,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及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11.组织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的方案进行A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2.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13.新产品设计试验、试制周期和经费估算.二技术设计: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1.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须的试验研究新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功能或模具试验,并写出试验研究大纲和研究试验报告.2.作出产品设计计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计算、核算;3.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4.运用价值工程,对产品中造价高的、结构复杂的、体积笨重的、数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质精度等选择方案进行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并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5.绘出各种系统原理图如传动、电气、液气路、联锁保护等系统;6.提出特殊元件、外购件、材料清单;7.对技术任务书提出某些容进行审查和修正;8.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三工作图设计:工作图设计的目的,是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供试制生产及随机出厂的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设计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标准规程和指导性文件的规定,设计绘制各项产品工作图.1.绘制产品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和总装配图.1零件图:图样格式、视图、投影、比例、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热处理要求及技术条件等应符合标准;2部件装配图:除保证图样规格外,包括装配、焊接、加工、检验的必要数据和技术要求;3总装配图:给出反映产品结构概况,组成部分的总图,总装加工和检验的技术要求,给出总体尺寸;2.产品零件、标准件明细表、外购件、外协件目录.3.产品技术条件包括:1技术要求2试验方法3检验规则4包装标志与储运.4.编制试制鉴定大纲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是样品及小批试帛用必备技术文件.要求大纲具备:1能考核和考验样品或小批产品技术性能的可靠性、安全性,规定各种测试性能的标准方法及产品试验的要求和方法.2能考核样品在规定的极限情况下使可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3能提供分析产品核心功能指标的基本数据.4批试鉴定大纲还必须提出工艺、工装、设备、检测手段等与生产要求、质量保证、成本、安全环保等相适应的要求.5.编写文件目录和图样目录.1文件目录包括:图样目录;明细表;通借用件;外购件;标准件汇总表;技术条件;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其它.2图样目录:总装配图;原理图和系统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包装物图及包装图;安装图只用于成套设备;6.包装设计图样及文件含内、外包装及美术装璜和贴布纸等;7.随机出厂图样及文件;8.产品主广告宣传备样及文件;9.标准化审查报告:指产品工作图设计全部完成,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经标准化审查后,由标准化部门编写的文件,以便对新设计的产品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面作出总的评价,是产品鉴定的重要文件,标准化审查报告分样品试制标准化审查报告和小批试制标准化审查报告.三、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一试制工作分两个阶段: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非标设备或数十件火花塞、电热塞、管壳等类产品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小批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试制工作,部分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1.试制总结;2.型式试验报告;3.试用运行报告;二试制工作程序: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路线;2.进行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选配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4.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1工艺过程卡片路线卡;2关键工序卡片工序卡;3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4特殊工艺、专业工艺守则.5.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工装,参照样品试制工装系数为~,小批试制工装系数为~的要求.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低熔点合金模具等.6.制定试制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7.零部件制造、总装配中应按质量保证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并作好试制记录,编制新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和文件.此项工作在批试阶段由全质办牵头组织工艺料、检验科进行.8.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出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按ZH0001-83试制总结,进行编写,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9.编写型式试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试验后所编的文件,型式试验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并由检验科负责按ZH0001-83编制型式试验报告;10.编写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条件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按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三新产品鉴定原则与要求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它是对社会、对用户和对国家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入正式生产的产品的系列,规格、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资料和条件不得草率马虎.1.按ZH0001-83鉴定大纲完成样品或小批试制产品的各项测试;2.按ZH0001-83鉴定大纲备齐完整成套的图样及设计文件要求:1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成套资料;2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备应晒四十套,发设计、工艺、全质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装配、零件加工车间、总师办、存档.3随产品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3.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鉴定结论表见附表一,其技术鉴定的结论内容是:1样品鉴定结论内容:a.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b.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评价.2小批试制鉴定结论内容:a.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与可靠程度,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b.明确产品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评价.各阶段庆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及审批程序办理.四新产品试制经费:1.属于国家下达的新产品科研项目,由上级机关按照有关规定拨给经费;2.属于工厂的新产品科研计划项目,由工厂自筹资金中按规定拨给经费;3.工厂对外的技术转让费用可作为开发新产品科研费用.4.新产品试制经费按单项预算拨给,单列帐户,实行专款专用.费用经总工程师审查,厂长批准后,由研究所掌握,财务科监督,不准挪作他用.五新产品证书办理:1.新产品证书归口由总师办负责办理.2.研究所负责提供办理证书的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3.在新产品鉴定后一个月内,总师办负责办理完新产品证书的投批手续.四、新产品开发周期一对于简单产品,工厂已具有成熟制造和应用技术的产品以及由基型派生出来的变型产品,允许直接从技术设计或工作图设计开始,开发周期定为1~3个月.二从大专院校或有关科研设计机构移植过来的经过试验考验的产品,必须索取全部论证、设计和工艺含工装的技术资料,并应重新调查分析论证,对于这类产品,开发周期定为2~5个月.三属于老产品在性能和结构原理上有大的改变的研究以及新的类别产品的开发,开发周期一般规定为6~7个月最长为一年特别情况不得超过一年半时间,具体程序周期规定为:调研论证和决策周期:一般产品1个月;复杂产品个月.产品设计周期含技术任务书、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1~2个月工艺含工装设计周期:1~2个月产品试制含工装制造周期:样试1~2个月含样品鉴定批试2~个月产品鉴定和移交生产周期:1个月五、新产品成果评审与报批一新产品科研成果根据鉴定级别,按照国务院、国家科委有关科技成果与技术进步有关奖励条例和我厂“技术改进与合理化建议管理议”办理报审手续. 二为节省开支,新产品科研成果评审会应尽量与新产品鉴定会合并进行. 三成果报审手续必须在评审鉴定后一个月内办理完毕. 四成果奖励分配方案由总师办研究所共同商定后报总工程师批准执行. 六、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一总则 1.新产品的开发都必须具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建议书,由设计部门进行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经批准,审核、会审、会签后进行样试,样试图标记为“S”,批试图标记为“A”,批生产图标记为“B”.A和B的标记必须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会议确定. 2.每一项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可靠,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3.产品的主要参数、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4.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试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来严格的检测,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测报告.部分新产品还必须具有运行报告.样试、批试均由总工程师主持如集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并确定投产后与否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个别工艺上变化很小的新品,经工艺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批试,在样品试制后,直接办理成批投产的手续. 5.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总师办组织,总工程师主持如开有设计、试制、计划、生产、技术、工艺、全质办、检查、标准化、技术档案、生产车间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鉴定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设计合理、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凰,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6.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7.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填写“新产品移交生产线鉴定验收表”附表二,经备方签字. 二技术资料验收: 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要求.2.成套图册编号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 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装图纸资料由工艺科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 4.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
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试题与答案
2017年公需课计划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1、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
A:标准化2、惠特尼是实行()生产的创始者。
B:标准化3、1906年英国颁布了()BS27。
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国家公差标准4、()管理体系建立是以“泰罗制”和“福特制”为标志的。
C:现代标准化5、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和互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件的标准,从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A:国家标准化组织6、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1946年10月14日在ISA的基础上成立(),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7、标准是()。
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8、标准化是()。
B: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条款的活动9、简化原理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目10、统一化原理是()。
D:把同类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11、通用化原理是()。
C: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功能单元使用范围的一种标准化形式12、系列化原理是()B: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和使用要求,将其性能参数按一定数列作合理安排和规划,并对其形式和结构进行规划或统一,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同类产品发展的一种标准化形式13、组合化原理是()。
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
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一、引言技术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技术规划、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和技术保障等方面。
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是对企业技术管理的总体要求和规范,对技术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指导,以实现技术的有效应用和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技术能力。
本手册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规范技术管理行为,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二、技术管理的基本原则1. 创新导向:技术管理应以创新为导向,注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2. 现代化手段:技术管理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包括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
3. 全员参与:技术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各部门和人员都应该积极投入到技术管理工作中,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
4. 持续改进:技术管理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及时调整和优化技术管理流程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三、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的编制1. 制订编制方案:确定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的编制范围、编制目标、编制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等,明确编制方案,制定详细的编制计划。
2. 调研分析:对企业现有的技术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包括技术资源、技术管理流程、人员配置等方面,找出现有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制定标准规范:根据调研分析的结果,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技术管理标准和规范,包括技术管理流程、技术管理制度、技术管理指标等内容。
4. 审批修改: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编制完成后,进行内部审批和修改,确保手册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5. 发布实施:完成审批后,将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正式发布并实施,全员进行培训和学习,确保全员都能够理解和遵守手册内容。
四、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的内容1. 技术管理体系:包括技术管理组织结构、职责划分、人员配备等内容,明确技术管理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
2. 技术管理流程:包括技术创新流程、技术开发流程、技术应用流程等内容,规定技术管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流程。
标准化体系明细表管理、技术、工作标准
.附录 A技术标准明细表技术标准明细表(127 个)序标准名称原文件编号或国标标准编号号号技术基础标准( 18 个)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构造和编写规则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因素内容的确立方法3标准系统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6-2009 4公司标准系统表编制指南GB/T 13017-2009 5公司标准系统要求GB/T 15496-2003 6公司标准系统技术标准系统GB/T 15497-2003 7公司标准系统管理标准系统与工作标准系统GB/T 15498-2003 8公司标准系统评论与改良GB/T 19273-2003 9标准化工作指南第 1 部分:标准化和有关活动的通用词汇10标准化工作指南第 2 部分:采纳国际标准的规则1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 3 部分:引用文件1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 4 部分:标准中波及安全的内容13标准化工作指南第 5 部分:产品标准中波及环境的内容14标准编写规则第 1 部分:术语15标准编写规则第 2 部分:符号16标准编写规则第 3 部分:信息分类编码17标准编写规则第 4 部分:化学剖析方法18标准化经济成效的评论原则和计算方法设计技术标准 (12 个)1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20食品公司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 21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GB 8955-198822粮油加工环境要求GB/T 26433-2010 23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 2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26锅炉房构造设计规范GB50041-2008 2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28圆筒形钢制焊接贮罐施工及查收规范HGJ210-8329压力容器第 3 部分:设计30工艺管理导则工艺方案设计产品标准( 3 个)31菜子油GB 1536-2004序标准名称原文件编号或国标标准编号号号食用调解油SB/T 10292-1998采买技术标准( 9 个)34油菜籽GB/T 11762-200635双低油菜籽等级规格NY/T 1795-200936棉籽GB/T 11763-200837聚乙烯吹塑容器GB/T 13508-201138收买菜籽细则39供方评定制度40GB 14930.2-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剂41植物油抽提溶剂油GB 16629-200842瓦楞纸箱GB/T 6543-1986工艺技术标准(个)43内控制标准44重点工序质量控制管理45植物油生产工艺测定规程SB/T10134-9246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47工艺装备编号方法JB/T 9164-199848工艺流程图ZGSC043-201449工艺管理导则生产现场工艺管理设备、基础设备技术标准(11 个)5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 T 50326-2006_ 51设备选型、购买管理标准52钢制塔式容器技术标准JB4710-9253钢制压力容器技术标准GB150-19985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查收通用规范GB 50231-200955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 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56通用机电设备检修技术标准57粮食加工、储运设备现场监测装置技术规范GB_T 25227-2010 58工艺装备设计管理导则工艺装备考证规则59生产设备、设备标准(设备说明书)60生产设备维修养护标准检验、查收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 21 个)61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62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剖析方法63食用植物油抽查实行规范64食用植物油中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 )的测定GB/T 21512-2008 65菜籽油中芥酸的测定NY/T 2002-2011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号号66菜籽油氧化稳固性的测定加快氧化试验NY/T 2003-2011 67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GB/T17756-1999 68油菜籽中游离脂肪酸的测定NY/T 1797-2009 69油菜籽中油的芥酸的测定GB 10219-1988 70食品工具、设备用清洗剂卫生标准71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 72粮油检验植物油脂加热试验GB/T 5531-2008 73粮油检验植物油脂含皂量的测定GB/T 5533-2008 74粮油检验粮食水分测定LS/T 6103-2010 75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GB/T 15688-2008 76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GB/T 5530-2005 77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T 5538-2005 78植物油脂烟点测定GB/T 20795-2006 79出入口动植物油及油脂溶剂残留量检验方法80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81粮油检验一般规则GB/T 5490-2010丈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11 个)82化验室设备操作规程83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标准操作规程84罗维朋比色操作规程85TG328A 型剖析天平操作规程86TG328A 剖析天平使用说87机械天平检定规程JJG 98-200688电子汽车衡的使用和保护养护89台称的操作及保护养护规程90《食质量量检验员》职业标准91生产车间计量器具清单92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包装、搬运、储存、标记技术标准( 6 个)93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 17374-2008 94包装容器塑料防盗瓶盖GB/T 17876-2010 95聚乙烯吹塑容器GB/T 13508-2011 96预包装食品标签公则GB /7718-2011 97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GB/T 30354-2013 98消防安全标记GB 13495-1992服务技术标准( 1 个)99花费品售后服务方法和要求GB/T 18760-2002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号号能源技术标准( 3 个)100技术能量系统基本观点GB/T 17781-1999 101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装备和管理公则GB17167-2006 102综合能耗计算公则GB/T 2589-2008安全技术标准( 9 个)103安全标记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 104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 105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 15236-2008 106锅炉安装督查检验规则TSGG7001-2004 107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JB/T10094-2002 108压力容器按期检验规则TSG R7001-2004 109压力容器第 1 部分:通用要求111压力容器第 2 部分:资料112压力容器第 4 部分:制造、检验和查收职业健康技术标准( 4 个)113工业公司设计卫生标准GB Z 1-2002114工作场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115工作场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2 部分:物理因素116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 17095-1997环境技术标准( 6 个)11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118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11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12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12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122工业公司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2008信息技术标准( 4 个)123信息技术词汇第 1 部分:基本术语124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来源则与方法GB/T 7027-2002 125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设备分类与代码LS/T 1706-2004 126合格评定信息公然原则和要求GB/T 27004-2011产品交托技术标准( 1 个)127产品交托技术标准附录 B管理标准明细表(122 个)序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原文件编号或国标号号管理基础标准( 4 个)128优秀绩效评论准则GB/T 19580-2012129优秀绩效评论指南GB/Z 19579-2012 130标准化管理手册131质量手册经营综合管理标准(7 个)132目标目标管理Q/HNW –133市场营销管理134商品经营服务质量管理规范GB/T 16868-2009135经济合同管理标准136成本定额管理方法137财务成本花费管理制度138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标准( 5 个)139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标准1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141食品安全管理系统、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生产CCAA 0003-2014公司要求142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GB 8955-1988143粮油加工环境要求GB/T 26433-2010采买管理标准( 4 个)144采买控制程序ZGSC014-2014145供方评定制度ZGSC013-2014146进货检验记录制度ZGSC024-2014 147食品进销货台帐管理制度ZGSC033-2014生产管理标准( 12 个)148公司生产计划管理标准149文明生产管理制度150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制度151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制度ZGSC015-2014152工艺管理制度ZGSC041-2014153卫生控制制度ZGSC010-2014 154生产场所、厂区、设备卫生管理制度ZGSC034-2014155工艺流程图ZGSC043-2014156工艺作业指导书ZGSC044-2014序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原文件编号或国标号号157工艺理化标准158重点生产工序工艺指标的考查方法ZGSC045-2014159精华操作规程质量管理标准(15 个)160质量管理系统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161质量管理系统要求GB/T19001-2008162追求组织的连续成功质量管理方法GB/T19004-2011163质量管理质量计划指南GB/T19015-2008164质量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指南GB/T19017-2008165质量管理系统文件指南GB/T19023-2003166质量管理实现财务和经济效益的指南GB/T19024-2008167质量管理培训指南GB/T19025-2001168GB/T19001-2000 的统计技术指南GB/Z19027-2005169质量管理制度和考查方法ZGSC020-2014170表记管理制度ZGSC038-2014 171花费者投诉受理制度ZGSC026-2014 172不合格品控制制度ZGSC018-2014 173质量管理连续改良、纠正和预防举措制度174生产计划调动管理制度 .设备与基础设备管理标准(16 个)175设备编号管理规定176特种设备及其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77基础建设管理标准178设备控制制度ZGSCSC011-2014 179监督和丈量装置控制程序ZGSC017-2014 180设备、设备保护养护制度ZGSC035-2014 181食品器具冲洗消毒制度ZGSC031-2014 182设备安装调试管理制度18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84设备操作规程185振动筛的操作186立式蒸炒锅的操作187Q/HNW.G206.0103-2014 202 型榨油机的操作188Q/HNW.G206.0104-2014 平转浸出器189Q/HNW.G206.0105-2014 斗式提高机190Q/HNW.G206.0106-2014 轧胚机丈量、检验和试验管理标准(7 个)丈量管理系统丈量过程和丈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03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原文件编号或国标号号192监督和丈量装置控制制度ZGSC017-2014193检验管理制度ZGSC021-2014194检验室管理制度ZGSC022-2014195记录控制制度ZGSC008-2014196出厂检验记录制度ZGSC025-2014197食质量量检验员职业标准包装、搬运、储存管理标准( 5 个)198食品表记管理规定总局 2009 年第 123 命令199物质装卸及搬运管理制度200原料库房管理标准201储存管理制度202产品防备控制制度ZGSC016-2014203库房管理制度ZGSC029-2014交托管理标准( 1 个)产品交托管理规定服务管理标准( 3 个)205外购产品或外来服务使用程序206产品召回制度ZGSC023-2014207花费者投诉受理制度ZGSC026-2014能源管理标准( 1 个)资源能源管理控制程序安全管理标准( 10 个)209《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督查暂行条例》实行细则劳人锅[ 1982] 6 号210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安全监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 226察管理方法号211化学及危险品管理控制程序212浸出制油工厂防火安全规范SBJ104-91213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劳人护( 1987) 36 号214消防安全管理控制程序215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方法国质检锅 [2003]207 号216锅炉房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217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ZGSC042-2014218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方案ZGSC027-2014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原文件编号或国标号号职业健康管理标准(7 个)21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要求GB/T28001-2001220职业健康安全运转控制程序221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222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223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ZGSC028-2014 223劳动保护和劳保用品管理规定225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应急准备及响应控制程序环境管理标准( 6 个)226环境管理系统规范与使用指南GB/T24001-2004227荒弃食用油脂管理制度228废水管理规定229废气管理规定230荒弃物管理方法231工作环境控制制度ZGSC009-2014信息管理标准( 6 个)232公司信息管理制度233风险监测及评估信息采集管理制度ZGSC037-2014 234文件控制制度 -!ZGSC007-2014 235公司档案管理标准236记录控制制度ZGSC008-2014 237风险监测及评估信息采集管理制度ZGSC037-2014系统评论管理标准(4 个)238公司标准系统评论与改良GB/T 19273-2003 239管理评审控制程序240内部审查控制程序241标准化优秀行为自我评论和改良方法Q/HNW -BGS-08标准化管理标准(9 个)242标准系统编制说明Q/HNW -BGS-1243标准化职责分解244标准化管理方法Q/HNW -BGS-3245标准的构造和编写规则Q/HNW -BGS-4246标准编号规则Q/HNW -BGS-5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原文件编号或国标号号247标准的拟订、审批和实行管理方法Q/HNW -BGS-6248标准化培训管理方法Q/HNW -BGS-7249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250标准化培训计划.(附录 C)工作标准子系统标准明细表(29 个)序公司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引用标准编号号1公司总经理工作标准Z3012副总经理 ( 管理者代表 ) 工作职责Z3023办公室工作职责Z3034生产部职责和权限Z3045质量技术部质量职责和权限Z3056检验室职责和权限Z3067销售部质量职责Z3078财务部工作职责Z3089操作人员生产过程操作重点及职责Z3010预榨操作工职责Z3090111炼油操作工职责Z3090212浸出操作工职责Z3090313锅炉操作工职责Z3090414其余人员岗位责任制Z31015采买员及五金库岗位责任制Z3100116炊事员岗位责任制Z3100217门卫岗位责任制Z3100318结算会计职工作责任制Z3100419结算出纳员岗位责任制Z3100520主管会计岗位责任制Z3100621过磅职工作制度Z3100722化验员岗位责任制Z3100823验质员的责任制Z3100924捍卫科职责及工作要求Z3101025车间主任岗位职责Z3101126原料保存职工作职责Z3101227包装库保存职工作职责Z3101328成品库保存职工作职责Z3101429洁净工、绿化工工作职责Z31015标准化体系明细表管理、技术、工作标准11 / 11.(附录 D )法律法例明细表( 33 个)序 公司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引用标准编号号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F4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质量量法 F4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F4034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F40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F4056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同条例 F40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F40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F408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F40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花费者权益保护法 F410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F411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钱法 F41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F413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分法 F414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F415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破产法 F416 17 中华人民共和公民事诉讼法 F417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F418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F419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F420 21 工伤保险条例F421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F422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F423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F424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F425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F426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俭能源法 F427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F428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F429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F430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单据法F431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所得税法 F432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F433.。
设计管理制度
一.设计管理制度一、为保证设计质量、制定本设计管理制度;二、新产品设计和老产品改进必须按设计程序进行;三、新产品的设计和老产品的改进必须严格贯彻国家有关规程、规定、标准并满足用户要求;四、新产品的开发由公司安排计划、技术科长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五、每次新产品设计应指定设计负责人,负责人对产品的性能、结构形式、审定、批准,进行审批签字;六、新产品图纸进行认真审阅后按规定进行校对、审核、工艺、标准化、审定、批准,进行审批签字;七、产品设计过程中按规定进行设计评审;八、产品图样按规定程序进行报批,办理试制审批手续,然后进行试制生产;九、产品按有关规定鉴定后,再办理批量生产审批手续,方可投入批量生产;新产品开发设计评审制度为保证产品功能、质量、成本与进度,满足计划或合同的规定,在新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对产品开发的设计方案、产品结构、性能、工艺性、技术经济指标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发现并纠正设计、试制工作中存在缺陷与不足;一、设计评审的组织设计评审工作由总师办召集,成员主要由不直接参与被评审产品开发设计、不直接承担设计责任的企业中各方面如设计、工艺、检验、标准化、供应、销售、财会等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二、设计评审的分类根据新产品开发不同阶段的要求,设计评审一般可分为:初步设计评审;技术设计评审;最终设计评审;工艺方案评审等四类;⑴.初步设计评审;是对设计任务书及总图草图的评审,以确认计划任务书或合同要求的满足程度;以及是否具备满足这些要求的条件;⑵.技术设计评审;是对产品的总图,主要另部件图草图及设计计算书等的评审;以确认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⑶.最终设计评审;是对设计改进方案的评审,以确认设计改进的正确与完善,以及是否具备小批试制或试生产条件;⑷.工艺方案评审;是对工艺方案,工艺文件等评审,以确认工艺设计的正确、合理与完整性;三.设计评审的内容1.初步评审的内容⑴.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与产品标准国标、行标的符合性;⑵.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原理采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⑶.总体结构的合理性、工艺性、可靠性、耐用性、可维修性及安全与环境保护;⑷.操作方便性、宜人性及外观与造型;⑸.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工作能力、自动保护能力及措施;⑹.产品技术水平与同类产品性能的对比;⑺.产品总体方案设计的正确性与经济性;⑻.实现标准化综合要求的可能性;⑼.是否符合政府有关法令、法规、标准与公共惯例;2.技术设计评审的内容、技术设计评审首先应说明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建议处理情况;⑴.设计计算的正确性;⑵.主要零部件结构的继承性、经济性、工艺性、合理性;⑶.特殊外购件、原材料采购供应有可能性;特殊零部件外协加工的可能性;⑷.设计的工艺性,装配的可行性,主要装配精度的合理性,主要参数的可检查性,可试验性;故障分析及措施;⑸.产品标准化程度的落实措施;3.最终设计评审⑴.设计改进的正确与完善,以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⑵.改进部分的工艺性;⑶.产品包装、贮存、搬运的要求,贮存期限的正确、合理与完善;⑷.各种标牌、标志合理、齐全,质量问题的可追溯性,使用说明的正确与完善⑸.故障分析与措施;⑹.是否具备产品定型的条件;4.工艺方案评审⑴.工艺方案,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包括技术经济分析;⑵.检验方法的合理性、检验手段的适应性包括特殊检验用设备与仪器;⑶.工装设计及设备造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⑷.工序质量控制的正确性控制点设置及工序质量因素分析;⑸.外购件、原材料的可用性及供应质量保证能力;⑹.工序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程度;四、设计评审的处置1.设计评审的意见与结论由总师办写成报告,设计评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⑴.对需要改进的图样及文件,由负责保管底图的单位,向持有该底图的复印图或副底图的企业发出通知单副本或复印图,该企业更改通知单副本或复印图进行更改;⑵.单台件和一次性生产的图样及文件有明显错误而妨碍正常生产时,允许先更改复印图,事后及时补办手续;⑶.样机试制的图样及文件,有明显错误而妨碍正常生产进行,允许先更改复印图并作好记录,必要时通知有关部门;五、图样及文件的更改方法1.图样及文件的更改一般应采用划改:设计者将需要更改的尺寸、文字、符号、图样等用细实线划掉;被划掉部分应仍能清楚地看出改前的情况,然后填注新尺寸、文字、符号、图形等;当划改不能表示清楚时,在保证更改有据档可查的条件下,允许采用刮改或洗改;2.划改时在靠近图样或文件更改部位,写上更改标记---用加圈的小写拼音字母表示;例如:a b c ………..25a示例|←-----------------→|更改标记一般按每张图样或文件编排,但对由多张表示同一代号的图样或文件,更改标记应按全份图样或文件编排,并填写在需要更改的各张图样或文件上;也可填写在该份图样或文件的第一张上;3.刮改或洗改图及文件时,应将原图及文件的复印图存档备查,然后按照更改通知单进行刮改或洗改,并在更改部位附近定上更改标记;4.在更改栏中均应填写:a更改标记;b同一标记下的更改处数;c更改文件更改通知单编号;d更改日期;e更改人员签字;5.若图样及文件的底图经多次使用与更改而污损不能再用时,需重描图,但不得改变其代号;⑴.根据最后更改的尺寸、文字、图形等重描新底图;⑵.新底图更改栏按下列规定填写:a 标记栏填写上最后一次的更改标记;b 处数栏写上“重描”字样;c签字及日期栏由重描后负责复核的人员签上姓名、日期;⑶.旧底图上应有规定人员签字,如新底图上不便取得旧图上原有人员签字时,则用长仿宋体填写原有人员的姓名、日期;六.图样及文件更改注意事项;1.更改通知单应有编号、其原件或复印应存档备查;2.通、借用件和图样更改应慎重,不得破坏通、借用的性质;否则应绘制新图样,另编代号,并相应更改与相关的一切图样及文件;而属通、借用件的图样仍予保留;3.更改后图样及文件,如破坏了互换姓,应改变图样及文件的代号或加注尾注号;也可绘编新的图样及文件,并相应更改与其有关的图样及文件;4.若图样及文件经多次使用或更改不能再用时由档案科负责更换新图样;外来压力容器图样描图、校对制度一、外来压力容器图样,必须是有设计资格单位设计的图样,总图上盖有设计单位印章;二、描图要忠于原图;做到图面清晰,字体端正;三、描图员描完图,要先认真自查,避免差错;检查完毕在签字栏签字;四、描校人员,要认真仔细校对,图样是否和原图一致,文字和尺寸是否和原文字尺寸一样;发现错误认真修改;确认准确无误签字后,交档案室存档;锅炉产品图样与设计技术文件审签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锅炉及其辅机、水处理设备等产品在设计、试制、鉴定、生产和安装各个阶段中设计的图样及编制技术文件的审签;一、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须具备完整的审签程序;二、未经审签或审签不全的图纸及设计技术文件不得予以生效;三、审签人员应有明确的职责,并对各自审签内容负责;四、审签人员主要职责;1.设计和编制a参与研究、制定产品最佳设计方案,使产品符合现行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b依据已确定的产品最佳方案进行产品设计和必要的计算,在考虑产品工艺性的前提下,绘制产品设计各阶段全部图样;c 编制设计技术文件;d 使所设计的产品达到最大程度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e 对设计的图样及设计技术文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和统一性负责;2.校对a参与研究、制定产品最佳设计方案,使产品符合现行有关法规与技术标准;b对设计图中的结构、尺寸配合和设计技术文件编制的正确性、完整性和统一性进行校对,并负主要责任;3.审核a参与研究,制定产品最佳设计方案,使产品符合现行有关法规与技术标准;b审核图样主要尺寸和设计技术文件的内容,审核部件之间的有关尺寸,并负主要责任;4.工艺审核a参与研究,制定产品设计方案,提出可行性工艺方案;b审查所设计的产品图样,使其遵守规定的工艺规程要求,并符合本企业产品制造的现有工艺水平和技术发展趋势;c审查设计图样的工艺性;d确定产品最佳经济制造方法,并力求反映在图样与设计技术文件中;5.标准审查a参与研究、制定产品最佳设计方案,使产品符合现行有关法规与技术标准;b审查并使产品符合指定采用的国家标准、部专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规定的要求;c审查并使设计图样及设计技术文件符合相应标准要求;d检查并力求使所设计的产品达到最大程度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6.审定根据有关法规和标准,审查并确定图样及设计技术文件,并对正确性、合理性和先进性负责;7.批准根据有关法规、标准及公司方针、批准图样和设计技术文件,并对产品的安全性、合理性和先进性负责;8.描图、描校a 描图:描图员在自检基础上描改后,在描图栏内签字;b描校:应对底图与图样或设计技术文件的一致性负全部责任,由专兼职描校员进行描校并签字;编制产品设计计算书和说明书的规定一、计算书:1.计算书是产品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当计划任务书生效后应编写设计计算书;2.计算书内容:a计算目的;b计算公式来源和公式符合说明;c计算过程及结果;二、说明书:1.说明书是根据计划任务书产品的结构,主要尺寸、材料使用、安全、维修等各方面而编写的技术文件,指导用户正确吊运、安装、调整、使用与维修;2.说明书内容:a技术参数型号、名称、主要规格;b工作状况及主要结构说明外型尺寸、用途、主要结构、工作原理;c安全措施;d安装说明;e使用说明操作与使用;f维修说明维修、保养及故障排队;编写产品试验鉴定大纲的规定一、鉴定大纲是样机鉴定前,对鉴定目的、依据、检查文件内容、质量、性能测试等而编制的文件,是鉴定样机的指导性文件;二、鉴定大纲包括:(1)产品型号、名称;(2)任务来源;(3)审查任务条件是否符合设计;(4)审查产品基本参数和技术性能是否符合有关标准;(5)性能试验项目;(6)主要另部件的主要项目和一般项目合格率,一般另部件合格率;(7)审查图样、设计文件质量及其完整性;(8)评定专用设备、工装器具、检测手段;(9)鉴定仪器、工具及材料清单;3.鉴定大纲应由设计人员编写,并经设计科科长同意报技术科长审批;编绘产品、图样目录的规定一、产品图样是指导生产、加工、装配、检验、编制工艺和定额的原始依据;二、产品图样应包括:总图、零部件图,此外视产品性质还应有安装图、系统图、接线图及包装图;三、工作图设计必须严格贯彻和遵守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四、设计图上应有标准审查和工艺会签;五、图样目录应包括的全部图样;六、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应经设计责任工程师审核;设计整顿和生产服务工作的规定一、新产品可以试制数台,一般为1-5台;二、新产品经鉴定后,根据意见以及公司生产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设计整顿后,方可投入小批量生产;三、由设计责任工程师召开设计整顿会;由设计人员根据会议精神整顿个性设计项目;一般产品经责任工程师签字后,进行设计图样及根据会议精神整顿;重大产品应经技术科长签字后方可修改设计;⑴.产品的生产服务工作原则上由该产品设计人员担任,但设计责任工程师也可指定或亲自处理,如设计差错、工艺要求、检验要求、材料及配套件代用等事宜;⑵.用户在生产过程中提出或改变图样要求时,一般由该设计人员处理,重大问题由设计技术负责人仲裁;图样管理制度图样及技术文件是企业生产和技术管理的主要依据;为了正确合理地发放和使用图样,便于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延长图样使用寿命,防止因图样、技术文件混乱、丢失、损坏影响生产,造成经济损失,特制定本制度;一、图样、技术文件按工艺路线规定发放,科室用图样按职能需要发放,各车间、科室需图数量由生产科、工艺科根据工艺路线职能需要提出范围经总工程师审批后,书面通知档案科发放;二、发货图样文件,按生产科生产计划通知单,由销售科领取发给用户;三、图样、技术文件发放要有记录;科室由科长领取,车间由车间技术员领取;领取者清点数量,在发放记录上签字,并负责本单位图样、文件的发放登记和保管工作;四、图样使用、管理、奖惩;1.生产车间专用图样,要妥善保管,合理使用,不得丢失和损坏,任何人不得在图样、技术文件上乱画乱改,违者罚款;四号图幅每张四角,其他图幅类推;2.车间科室管理用图样使用期限为六年,班组用图样使用期限为三至五年;车间因图样使用不到期,因破损或油污染,图样尺寸模糊时,应及时向生产科提出申请,经科长批准后以旧换新,以免影响生产;3.新图样按生产准备计划、工艺路线等发放,同时收回旧图;4.在保管和生产过程中,零、部件图丢失需有车间主任确认丢失后,方可补发,并按图样价值罚款;四号图幅每张捌角,其他图幅类推,整套丢失需追究责任,加倍罚款,经技术科长批准后方可补发;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方法本方法规定了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的原则、内容和要求;一、术语1.产品质量特性由产品的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等部门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它包含有尺寸、公差与配合、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情况等;2.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二、总则1.新产品设计阶段、设计部门应对产品进行重要度分级,通过新产品试制,在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2.重要度分级,按规定级别单独编制整机及其组成部分重要度分级文件;三、分级原则及重要度等级1.重要度分级以按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及损失程度为依据;2.重要度等级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1.关键特性如发生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降低产品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的污染,以及必然会引用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在处理时任何人都无权迁就,标记为A;2.重要特性如发生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单位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在处理时可以纠正,须由技术科长,检验责任工程师批准方可使用,标记为B;3.一般特性如发生故障,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影响不大及不致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在处理时,由检验部门掌握;标记为C;四、重要度分级内容重要度分级内容一般包括:a安全、环保要求;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c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d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e焊接及铸锻规定;f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g清洁度要求;h涂漆、包装、防护及储运等要求;五、重要度分级别符号与标注方法;单独制订重要度分级文件时,其表格形式及内容如下:A:重要度分级表重要度分级表的规格形式及内容见下表B:分级级别分级级别可用“√”分别注在相应级别栏内;科技情报工作制度科技情报工作由质管办负责、设专职情报员,主要负责:一、收集国内外有关技术情报资料、重要文件、标准文献、科技情报会议及学术交流信息等,开展技术情报的交流活动;二、对有关技术情报资料进行登记、整理、分析、研究和汇编目录索引,定期进行报告;并为全公司有关部门提供参考资料;三、负责技术情报资料的管理、复制和出版工作;四、收集并分析权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动态、情报及同类产品的国内外标准水平,并提出分析报告;五、负责汇编、整理本公司科技成果和国内外科技成果动态、及时上报本公司科技成果;六、负责提供科技情报检索,做好情报和咨询服务工作;。
软件平台架构设计与技术管理之道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在阅读《软件平台架构设计与技术管理之道》这本书之后,我对软件平台的 架构设计和技术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这本书不仅提供了有关软件平台 架构设计的基础知识,还详细介绍了技术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论,对于我这样的软 件工程师来说,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实用性的参考书籍。
阅读感受
本书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向我展示了软件平台架构设计的重要 性以及技术管理在项目成功中的关键作用。我深深地被书中的见解所吸引,尤其 是关于架构设计的原则、技术和方法论的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的 内容既涵盖了理论层面,也注重实践应用,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对于我提升 自己的架构设计能力和技术管理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精彩摘录
书中还介绍了软件平台架构设计的技术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其中包括:技术 选型、技术规划、技术评审、技术风险管理和技术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这些 内容都是软件平台架构设计和技术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
精彩摘录
在书中,作者还介绍了多个实践案例分析,包括金融、电商、医疗等多个行 业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 为实际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精彩摘录
《软件平台架构设计与技术管理之道》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不仅介 绍了软件平台架构设计和技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同时还有许多精彩的摘录 和案例分析,这些内容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如果大家正在从事软件平 台架构设计和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妨读一读这本书,相信它会给大家带来很 多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精彩摘录
在书中,作者指出:“软件架构是指一个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关系和行 为,它包括一系列的组件、接口、服务、规则和约束条件。”因此,软件架构设 计对于整个软件系统的质量、性能、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 的影响。
企业标准化开发技术栈
企业标准化开发技术栈企业标准化开发技术栈指的是企业在技术开发方面所采用的标准化工具、框架和流程等,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风险、增强系统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一个完善的企业标准化开发技术栈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降低开发成本,形成一种内部具有竞争力的开发文化。
一、企业标准化开发技术栈的重要性1. 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流程,可以减少开发过程中的不必要重复操作,提高开发效率和整体质量。
2. 降低风险。
标准化的技术栈能够降低因为不同团队间技术差异带来的风险,避免因为技术选型不当等因素导致的问题。
3. 强化系统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一致的技术栈可以使系统更加稳定,易于维护。
团队内各成员也更容易相互协作、交接工作。
二、企业标准化开发技术栈的组成1. 编程语言和框架。
企业常用的编程语言和框架需要进行统一选择,比如Java/Spring、Python/Django等,以便统一开发环境和减少技术栈的复杂性。
2. 版本控制系统。
如Git,规范化的提交和分支管理流程可以提高团队协作效率,降低代码冲突风险。
3. 构建工具。
如Maven、Gradle、Webpack等,统一的构建工具可以规范项目构建过程,提高部署和打包效率。
4. 自动化测试。
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端到端测试等,通过自动化测试整合到开发流程中,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5. 部署和运维工具。
如Docker、Kubernetes等,标准化的部署和运维工具可以简化部署过程,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
6. 监控与日志。
使用统一的监控系统和日志分析工具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故障排查效率。
7. 开发流程和工具。
规范开发流程和工具使用,如Code Review、CI/CD流水线等,以提高代码质量和团队协作效率。
三、企业标准化开发技术栈的实施步骤1. 技术调研和选型。
结合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和团队技术栈,进行技术调研和选型工作,确定适合企业的技术栈组成。
研发技术标准化文件规范化管理
文件规范化管理-文件完整性标准 26
研制总结
a) 概述; b) 研制过程; c) 设计定型试验情况; d) 主要问题及解决情况; e) 主要配套产品的定型情况及质量、供货保
障情况; f) 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
性情况; g) 贯彻标准化大纲情况; h) 产品质量、工艺性、经济性评价; i) 产品达到的技术性能; j) 产品尚存问题及解决措施; k) 对产品设计定型的意见。
文件规范化管理-文件完整性标准 27
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包括技术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a) 技术说明书
1) 产品结构说明; 2) 工作原理说明; 3) 技术性能说明。 b) 使用说明书 1) 概述(技术设计依据); 2) 技术参数; 3) 工作原理; 4) 结构特性; 5) 安装与调整; 6) 使用和维护。
文件规范化管理-编制目的和总体原则 28
编制文件的目标是通过规定清楚、准确和无歧义的条 款,被未参加文件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且易于应用, 从而促进贸易、交流以及技术合作
总体原则: ① 准确把握标准化对象、文件使用者和文件编制目的 ② 明确文件的类别和功能类型,选择和确定文件的规
范性要素 ③ 合理设置和编写文件的层次和要素,准确表达文件
求 • 确定产品概念
第二阶段
计划阶段
• 评估业务利润 • 定义产品规格 • 建立生产和销
售计划
第三阶段
开发阶段
• 产品包的设计、开发和测试 • 设计认证 • 试生产和评估 • 制造产品 • 发布支持计划
第四阶段
验证阶段
• 制造和客户验 证测试
• 型式认证 • 验证大规模生
产的能力
第五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第三讲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03
智能化和自动化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开始向智能化
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以提高开发效率和降低成本。
02
结构化开发方法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一种基于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自 上而下的开发方法,强调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相 对独立、结构清晰、功能明确的子系统,按照一 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开发。
限制
由于结构化开发方法过于依赖事先的系统分析和设计,对于需求变化频繁或业务流程较为复杂的情况 可能不太适用。同时,该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开发周期较长。
03
原型法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原型法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开发方 法,通过快速构建和迭代系统原型来 满足用户需求。
特点
原型法强调用户参与和快速迭代,通 过不断改进原型来完善系统功能和界 面。
团队合作
敏捷开发强调团队合 作和沟通,促进跨部 门协作。
用户反馈
敏捷开发注重用户反 馈,不断优化产品以 满足客户需求。
开发流程
01
需求分析
对项目需求进行初步了解和分析, 确定关键功能和目标。
编码与测试
进行系统编码和单元测试,确保代 码质量和功能正确性。
03
02
规划与设计
制定初步的计划和设计方案,明确 项目目标和时间表。
适用于需求变化频繁、系统规模较小、 开发周期较短的项目。
限制
对于需求不明确或过于复杂的大型项 目,原型法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04
敏捷开发方法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 为核心、迭代、循序 渐进的软件开发方法。
快速响应变化
敏捷开发能够快速响 应需求变化,减少开 发时间和成本。
第三章 标准化原理和方法
(4)统一又分为绝对统一和相对统一。 绝对统一不允许有灵活性,如编码、代 号、标志、名称、单位等。 相对统一 是出发点和总趋势统一,这种统一具有灵活 性,可以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3.协调原理(harmony principles)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使标准化对象内 外相关因素达到平衡和相对稳定的原理。协调 性的一般原理是: (1)标准内部系统之间的协调。 (2)相关标准之间的协调。 (3)标准之间的协调。
—— 模数化组合:对组合单元和整体
尺寸均有模数系列化要求。
6 意义
—— 可多次重复利用一个单元,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单元和重复劳动; —— 以较少的种类单元组合成功能各异的制品,有效控制了零部件种 类和数 量,满足了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实现了生产的经济性; —— 易改变产品结构和功能,快速响应市场,为企业制造经营活力; —— 更新产品时,只须更换某些单元,能及时地更换老产品; —— 标准单元的积累,提升企业的开发效率和竞争力;
5.互相兼容的原则 6.系列优化的原则 7.阶梯发展的原则 8.滞阻即废的原则
第三节 标准化形式
1、标准化形式的定义
标准化内容的存在方式、标准化过程的表现形态 。
2、标准化形式的作用
表现不同的标准化内容、针对不同的标准化任务、达到不 同的标准化目的。
3、标准化形式的内容
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模块化 。
2 目的
—— 最大限度地减少零部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的重复劳动; —— 提高产品通用化水平; —— 防止不必要的多样化; —— 组织专业化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
3 方法
—— 分析、选择基型系列或变型系列中的共性零部件为通 用件; —— 尽量采用已有的通用件; —— 新设计零部件充分考虑为以后的产品所采用,发展 为通用件; —— 将可通用的零部件经过分析、试验后达到通用; —— 编成图册工艺,提升为标准件。
2024年研发总监岗位职责精编范本(二篇)
2024年研发总监岗位职责精编范本
1、承担起公司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任务的分解工作,编制《产品项目开发计划书》、《功能创新项目开发计划书》及《智能APP项目开发计划书》,在获得总裁批准后,执行相应的实施计划。
2、协调技术委员会,对产品结构设计、电子控制策略、智能APP 开发方案,以及产品的功能性、性能、成本、可靠性和制造可行性等进行全面评审和执行。
3、领导技术委员会对产品技术部的新型产品开发项目、功能创新项目和智能APP项目进行试验和成果评估。
4、指导产品技术部在新项目开发中实施专利规避策略,对开发成果进行专利申请和成果鉴定。
5、负责产品技术部按照外销产品开发流程,有效地进行外销产品的技术管理工作。
6、指导产品技术部或工程师对现有产品成品进行抽样检查和评估。
7、领导技术委员会按照优化模型的开发流程,进行优化模型的评审和模具验收工作。
2024年研发总监岗位职责精编范本(二)
1) 参与构建技术商业策略,规划技术进步路径,承担技术评估和技术架构设计的责任;
2) 负责公司产品底层核心系统的技術架构设计,制定技术标准,优化开发流程,推动标准化建设,以及内部文档的编制、管理和更新;
3) 主导项目计划的制定,协调项目开发或执行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及跨部门资源,确保项目(包括现有架构和技术改进)的整体进度得到有效控制;
4) 主持核心系统技术的深度研究和难题攻克,制定并执行重大技术决策和技术方案,设计确保系统高可用性的实施策略,涵盖网络架构、常规维护流程和灾难恢复策略等;
5) 负责构建全面的信息安全技术及管理体系,基于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不断优化和升级对外业务平台,以实现线上业务运营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开发的控制环节
设计和开发策划 设计开发输入 设计开发的输出 设计评审 设计验证 设计确认 设计和开发文件存档 设计更改
设计和开发策划
开展产品市场和技术调研, 根据市场需求或与顾客 签定的新产品合同或技术协议的要求,提出【设计 开发项目建议书】,经董事会审查通过后授权总经 理批准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并将相关背景资 料转交研发技术部组织实施。 研发技术部根据【设计开发任务书】,编制产品开 发【质量计划书】。产品开发【质量计划书】应包 括产品设计开发技术方案和设计开发实施计划两部 分内容.
设计开发输入
【质量计划书】作为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输入应包括以下内容: a)【合同】中规定的或来自顾客或市场的需求与期望的产品 主要功能、性能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对国家强制性标准 一定要满足; b)以前类似产品设计的信息。 c)对确定产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致关重要的特性如安全、包装、 运输、贮存、维护及环境等要求。 设计开发的输入应形成文件,并汇总填写【设计开发输入清 单】,附有各类相关的资料。 4.2.3 设计开发输入应组织进行评审,对其中不完善、含糊或矛 盾的要求作出澄清和解决,以确保设计开发的输入满足任务书 的要求。
某 公 司 产 品 研 发 管 理 流 程
一、新产品设计开发五个阶段
调研立项阶段 设计输入阶段 设计输出阶段 样机试制阶段 规模量产阶段
项目确立阶段
客户技术要求 转化阶段
过程开发 阶段
试生产 阶段
生产阶段
设计开发的控制和管理
控制程序: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控制环节: 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 认设计更改 目的:对设计开发的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 证、确认及设计更改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 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范围:适用于新产品的设计开发策划、输入、输出、 评审、验证、确认及设计更改全过程,包括引进 产品的转化、定型产品优化及生产过程的重大技 术改进等。
Geoffrey Moore : <跨越鸿沟 Cross the Chasm >>
企业类型及其盈利模式
制造型企业----生产利润 物业型企业----租金利润 服务型企业----服务利润 商业型企业----价差利润 投资型企业----利息、股息、分红、股权增值 新型企业----用别人的钱赚别人的钱
国家政策鼓励的行业
国科发火〔2008〕172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一、电子信息技术 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三、航空航天技术 四、新材料技术 五、高技术服务业 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技术 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光机电一体化
新能源与高效 节能
不支持的范围
食品、保健品、饮料、烟、酒类产品 化妆品、日用化工、一般纺织品、服装、家具、 家电、家装建材等日用产品 用进口零部件(包括散件)组装的产品 单纯为军工配套的产品 传统手工艺品 单纯改变花色、外观与包装的产品 动、植物品种资源 高能耗、污染环境的产品
立项基本原则
பைடு நூலகம்2013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支持领 域(重点支持/支持/不支持)
最新支持发展领域----
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生物产业
重点支持领域
新能源汽车 产业 新材料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 产业
新能源产业
电子与信息 核技术应用
生物技术 与新医药 新材料
地球空间及 海洋工程 现代交通
支持领域
航空航天 环境与资源 利用
制造业企业管理
1、研发技术管理 2、生产管理 3、产品品质管理 4、财务管理 5、人力资源管理 6、供应管理 7、营销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质量保证体系管控要求
质 量 手 册
控 制 程 序
作 业 标 准
制造企业管理核心内容
产品开发控制 产品质量保证 生产成本控制 生产周期控制
产品 设计开发技术管理 及其标准化
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长短取决于—产品类别和科技进步
成长期
成熟期
产品生命周期
衰退期
创新产品,如何获得市场成功
早期主流 接纳者的比例 后期主流
早期接纳者 创新者
13.5% 2.5%
34%
34% 16%
落后者
裂 谷 跨越裂谷 – 新产品接纳周期
统计学显示人们对创新产品的接受规律
知识产权清晰,无异议。 符合国家鼓励的产业发展方向。 不涉及环保问题,或经治理后无 环保问题。
矿山机械的国家标准
产品执行标准:JB/T5503-2004《立爪挖掘装载机》、Q/XYZL05-2010《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 GB 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GB 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 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 保护的设备 GB 4064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3306 标牌 GB/T 13813 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AQ 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JB/T 5503-2004 立爪挖掘装载机 JB/T 7694 工程机械 前照灯 MT/T 98 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检验规范 MT 113 煤矿井下用聚合物制品阻然抗静电性通用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规范 MT 818.5-2009 煤矿用电缆 第5部分:额定电压0.66/1.14kV及以下移动软电缆 MT 818.9-2009 煤矿用电缆 第9部分:额定电压0.3/0.5kV煤矿用移动轻型软电缆 MT/T 823-2006 煤矿用带式转载机 《煤矿安全规程》
研发技术管理
制造业企业的部门结构
计划/供应
营销 PMC 品质
生产
研发 工程 财务
行政 人事
研发技术部职能职责
1、新产品研发职能
2、定型产品工艺管理职能
3、企业标准化职能
产品设计开发管理
设计开发过程环节:
调研决策、产品设计、试制准备、样机试制、产品 试用、小批量产、批量投产
设计开发中各部门职责: 设计工艺、采购供应、生产部、品管部、销 售服务、财务部、决策层、人力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