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ppt-(1)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44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0db5fee7c1cfad6195fa749.png)
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 削平了北方群雄,统一了北方。《观 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 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 操,登上碣石山,心情像沧海一样难 以平静。他将自己的宏伟抱负、阔大 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 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 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 秀作品。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庆幸的很,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 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
胸怀?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 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实写) 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虚写)的?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 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
写景
离愁别绪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主题:借明月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 的深切同情与安慰之情。
明月 陪伴友人
} 抒情
关怀、思念
本诗主旨:
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 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不 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 之情。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1-2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是 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第二层(3-8句):
描写海水和山岛。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 种苍茫动荡的气势。这一层全是写实景。是作衬托用。 第三层(9-10句):
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字可以看出。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 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 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53841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a.png)
(2)不能改为"风顺"因为光"风顺"还不 足以保证“ 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 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 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 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26
请同学们自读本首小令,根据工具书和注释了 解作者及相关知识,然后与同学分享。
走近作者: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时光匆匆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抒情
淡淡的思乡愁绪
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 春入旧年。”的理解。
海日
时序交替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品味探究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思考颌联描写了 一幅怎样的图景? "风正”能否改为“风 顺”?
(1)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 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观景之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 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 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身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 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 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 涛拍岸的声音。
闻
王龙 昌标 龄遥 左有 迁此
寄
预习检测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 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独有的瑰丽绚烂的 色彩,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作品有《将进酒》
《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 《望庐山瀑布 》 《月下独酌》等。有《李太白全集》。写作此诗的缘由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其中,左迁,即降职之意。
·26
请同学们自读本首小令,根据工具书和注释了 解作者及相关知识,然后与同学分享。
走近作者: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时光匆匆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抒情
淡淡的思乡愁绪
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 春入旧年。”的理解。
海日
时序交替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品味探究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思考颌联描写了 一幅怎样的图景? "风正”能否改为“风 顺”?
(1)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 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观景之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 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 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身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 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 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 涛拍岸的声音。
闻
王龙 昌标 龄遥 左有 迁此
寄
预习检测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 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独有的瑰丽绚烂的 色彩,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作品有《将进酒》
《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 《望庐山瀑布 》 《月下独酌》等。有《李太白全集》。写作此诗的缘由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其中,左迁,即降职之意。
人教版2017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 最新4-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人教版2017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 最新4-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93365abe1e650e52ea99ae.png)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 时的什么感受? 作者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
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
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 动写照。
背景链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王昌龄是盛唐诗 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
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
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 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A、古代是诗歌分类。 B、诗歌格律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 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 。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次北固山下》就是 律诗,《静夜思》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 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的格律规定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 联,分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 是两对对偶句。
课文解读 观沧海
到达,登上 表目的连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行到达碣石山,来观看大海。
多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dàn sǒnɡ zhì
耸立
水波荡漾的样子 海水多么汹涌,波浪起伏,山岛高高地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岛上)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各种草木长得茂盛。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开头交代了什么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课件(共82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课件(共8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7593eccff00bed5b8f31d5d.png)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
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 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 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 大景表现了出来。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品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 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
读 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
背景简介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 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统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 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 山时写的。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碣石山,又当秋风 萧瑟之际,他的心情象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 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 形象表现出来,形成雄浑苍劲的风格。
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
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 递家书。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海日生
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 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以乐观、积极、向 上的艺术鼓舞力。
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古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海日生残 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中, “生”、 “入”二字炼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1. 一个“生”字,通过拟人化手法,
把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描绘得出神入化, 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
2. 一个“入”字,意味着旧年已去,新
年已来,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 悟。
合作探究
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你还有什么新 的感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优质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0c159477232f60dccca12e.png)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落在绕满枯藤的老树上,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 夕阳/西下,断肠人疲/惫在的瘦/马天驮着涯我。蹒跚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主旨思想 通过描写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 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无比热爱和对家乡 亲人十分怀念的思想感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
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 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 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 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 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好极了,让我用诗歌来抒发我的 壮志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
展开,写登山所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古代诗歌四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枯藤/老树/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落在绕满枯藤的老树上,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 夕阳/西下,断肠人疲/惫在的瘦/马天驮着涯我。蹒跚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主旨思想 通过描写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 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无比热爱和对家乡 亲人十分怀念的思想感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
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 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 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 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 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好极了,让我用诗歌来抒发我的 壮志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
展开,写登山所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古代诗歌四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 歌四首 》优质P 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71ebe252d380eb63946d09.png)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2021/8/122021/8/122021/8/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22021/8/12August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
之大景的(神思韵念,故为乡后)人所称道。 3.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 4. “潮平去两,岸江阔面,似风乎正与一岸帆平悬了”,描船写上了怎样 的景①象表?的现视出野江也水因荡此漾开,阔春,潮顺涌风动前,进江,水几
与岸平,江白面帆显高得高广悬阔挂浩。淼。②既写出 5平.本。诗颈了回中联江春景中水,物的之冰描“势雪写阔,融精”又化彩字写,,表出春达现了意到出春已一一天浓字幅已的传怎到景神样,象的的大。水情地 景?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 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 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 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 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 “江春”一语作铺垫。
之大景的(神思韵念,故为乡后)人所称道。 3.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 4. “潮平去两,岸江阔面,似风乎正与一岸帆平悬了”,描船写上了怎样 的景①象表?的现视出野江也水因荡此漾开,阔春,潮顺涌风动前,进江,水几
与岸平,江白面帆显高得高广悬阔挂浩。淼。②既写出 5平.本。诗颈了回中联江春景中水,物的之冰描“势雪写阔,融精”又化彩字写,,表出春达现了意到出春已一一天浓字幅已的传怎到景神样,象的的大。水情地 景?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 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 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 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 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 “江春”一语作铺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共4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cc5013b307e87100f69641.png)
No Image
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 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 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 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No Image
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 写了什么景?哪几句是抒 情的?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No Image
枯藤 老树 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 瘦马No Image
题解与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
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人称“诗仙”。
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 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 。
读诗品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No Image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 几户人家。
No Image
古道西风瘦马
西风,指秋风。
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 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No Image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点明时 间,与“昏” 呼应。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天涯,指天边,极远的地方。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 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临:登临。 澹澹: 动荡的样子。 竦峙:(sǒnɡ zhì)高高地耸立。 萧瑟:(sè)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水 澹澹 山 竦峙
状貌
观
树 丛生 草 丰茂
沧 海
声势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 若出其中
想象
星汉 若出其里
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 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 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 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No Image
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 写了什么景?哪几句是抒 情的?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No Image
枯藤 老树 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 瘦马No Image
题解与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
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人称“诗仙”。
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 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 。
读诗品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No Image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 几户人家。
No Image
古道西风瘦马
西风,指秋风。
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 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No Image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点明时 间,与“昏” 呼应。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天涯,指天边,极远的地方。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 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临:登临。 澹澹: 动荡的样子。 竦峙:(sǒnɡ zhì)高高地耸立。 萧瑟:(sè)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水 澹澹 山 竦峙
状貌
观
树 丛生 草 丰茂
沧 海
声势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 若出其中
想象
星汉 若出其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259f0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9.png)
2、诗中有哪些景?融情于景,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还有动景静景之分,表达作者对景观的赞叹之情。大海、山岛、树木、秋声、洪波是实景;日月和银河是联想,虚景。虚实结合,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以及宏伟的力量气象。
第二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抓典型意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一首古体诗,不太讲究押韵。诗句语言质朴,基本与日常说话的语序相同,停顿也很自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古代诗歌四首》
导 入
通过前面三篇现代散文的学习,我们领略了作家笔下美妙的自然风光,那么,面对自然之景,我们古代诗人会有何感想,会如何去表达他们的感触呢? 让我们通过《古代诗歌四首》的学习去感受吧。
反馈课前完成情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画画、文字等)标出四首诗的作者、朝代、简单的创作背景。”
1、自主思考这首诗二、四、六、八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有什么特点?
2、重点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四句诗。
对仗的定义: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第四讲:《天净沙·秋思》:品景中之情
拓 读
谢 谢
这是一首近体诗(绝句),所以有押韵,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就是韵脚,它们都是平声字。七言绝句,一般是2/2/2/1这样停顿,最后一字特别延长,读成一顿。划分停顿时,也要考虑到意义的连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2f609b453610661ed9f4c6.png)
登上临册
水波动荡 的样子
多么
秋风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把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诗意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交代观海的地点,诗人登上 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开 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描写由此拓展开来。
水语文何七澹年级澹上,册 山岛竦峙。
“澹澹”,形容大海水波荡漾的样子。 “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 词。大海上水波荡漾,山岛突兀耸立, 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得 神奇壮观。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虽然已到秋天萧瑟、草木零落的 季节,但岛上依然树木繁茂,百草 丰美,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诗人 面对萧瑟的秋风,极写大海辽阔壮 美,波涛汹涌,浩淼接天,山岛高 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感伤 的情调,表现作者壮阔的胸襟。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断夕 肠阳 人西 有下 天, 涯
秋思
赏析
枯枯 藤 老老树 昏昏鸦
衰亡、肃杀的秋色
这景色有没有藏着
蕴含着无限的凄凉悲伤。 作者的什么感情呀?
景中有情
勃勃生机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小桥
流水 人家
别人的家,我的 家在哪里?
幽雅、悠闲、恬静、温馨 但是
烘托游子 思家之情。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 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 “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远,道路之 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 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
日语文月之七年行级,上若册出其中;星汉灿烂,
《古代诗歌四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精品PPT课件
![《古代诗歌四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a3e7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7.png)
身。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 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运用 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种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 义色彩。诗人借助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出大海的气势和胸怀。想 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 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途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 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情感真切,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该如何理解呢? 作者从炼字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
P ("正面向上") P("反面向上") x
由概率的加法公式:x + x =1
因此
x=
1 2
试验2:掷骰子
P(“1点”) P(“2点”) P(“3点”) P(“4点”)
x
1
由概率的加法公式: 6x= 1 因此 x= 6
P(“5点”)
P(“6点”)
古典概型中,若基本事件总数有n个,则每一个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都为
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 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 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歌,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 的创作精神。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运用 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种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 义色彩。诗人借助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出大海的气势和胸怀。想 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 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途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 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情感真切,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该如何理解呢? 作者从炼字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
P ("正面向上") P("反面向上") x
由概率的加法公式:x + x =1
因此
x=
1 2
试验2:掷骰子
P(“1点”) P(“2点”) P(“3点”) P(“4点”)
x
1
由概率的加法公式: 6x= 1 因此 x= 6
P(“5点”)
P(“6点”)
古典概型中,若基本事件总数有n个,则每一个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都为
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 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 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歌,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 的创作精神。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8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86页)](https://img.taocdn.com/s3/m/02d797deccbff121dc36836e.png)
洪波涌起
特写山岛之景观 特别欣欣向荣景象
特写海面之景 特别惊涛拍岸景象
胸襟开阔,表现 一统中国的抱负
日月之行 想象之景 虚 假设出其中 特别大海吞吐日月, 写 星汉灿烂 包蕴万千的景象
假设出其里
❖ 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
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
桓和袁绍残部,为马上挥师南下统一中国
• 写作背景:
• 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盛唐诗坛上, 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 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 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这从李白集中另两首 诗的标题《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可以推见。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新唐书》卷二○三《文 艺传》说他“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可见他的 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龙标即今 湖南省芷江县。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 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 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 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赏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 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 “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 之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 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 深切同情。
品味佳句: 谈谈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
到夜郎西〞的理解.说说这两句用了什么 样的修辞手法?
在这句中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 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 之于明月;二是说唯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 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干 将愁心寄予,别无他法。
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二语,惟太白足以当之。王贻上谓:七言歌行子美似 《史记》,太白似《庄子》。供奉断句尤妙绝古今,别有天地。子美每饭不忘君国,太 白亦然,特天性不羁,故放浪于诗酒间,其忧时伤乱之心,实与少陵无异也。安得徒以 诗人目之?白天才横溢,乃五七绝圣手,和王昌龄的七绝,为有唐三百年典范。激烈的 浪漫主义色彩,是李之艺术特点。李是继屈原而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课件(共82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课件(共8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bb869f8762caaedd33d449.png)
• 六、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 言特征(简洁、凝练、含蓄)入手
一、诗歌中常见的情感主题: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建功立业 寄情自然
忧国伤时
二、“披文以入情” ——揣摩诗中的情感
1、知作者,明主题
2、看提示,定基调
3、品语句,悟情感
曹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四首诗,理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 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统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 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 山时写的。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碣石山,又当秋风 萧瑟之际,他的心情象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 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 形象表现出来,形成雄浑苍劲的风格。
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现 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 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 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 善诗歌,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 慷慨悲壮,《短歌行》《蒿里行》 《观沧海》《龟虽寿》等名篇抒发 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求贤若渴之心, 或反映东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 魄雄伟,苍劲悲凉。
《观沧海》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品 读 欣 赏
诗首先点题,交 代了观海的方位、 地点以及观察的对 象。(诗人)登上 碣石山山顶,居高 临海,视野开阔, 大海的壮阔景象尽 收眼底。以下描写 由“观”拓展开来。
品读欣赏
“澹澹”,形容大海 水面浩淼的样子; “何”,是“多么”的 意思,是赞美之词; “竦峙”,是高高屹立 的样子。句意是:茫茫 的大海上碧波动荡,一 望无垠,只有山脚下的 山岛突兀耸立在海心。 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 上,使大海显的神奇壮 观。
一、诗歌中常见的情感主题: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建功立业 寄情自然
忧国伤时
二、“披文以入情” ——揣摩诗中的情感
1、知作者,明主题
2、看提示,定基调
3、品语句,悟情感
曹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四首诗,理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 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统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 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 山时写的。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碣石山,又当秋风 萧瑟之际,他的心情象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 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 形象表现出来,形成雄浑苍劲的风格。
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现 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 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 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 善诗歌,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 慷慨悲壮,《短歌行》《蒿里行》 《观沧海》《龟虽寿》等名篇抒发 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求贤若渴之心, 或反映东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 魄雄伟,苍劲悲凉。
《观沧海》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品 读 欣 赏
诗首先点题,交 代了观海的方位、 地点以及观察的对 象。(诗人)登上 碣石山山顶,居高 临海,视野开阔, 大海的壮阔景象尽 收眼底。以下描写 由“观”拓展开来。
品读欣赏
“澹澹”,形容大海 水面浩淼的样子; “何”,是“多么”的 意思,是赞美之词; “竦峙”,是高高屹立 的样子。句意是:茫茫 的大海上碧波动荡,一 望无垠,只有山脚下的 山岛突兀耸立在海心。 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 上,使大海显的神奇壮 观。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d6b585ce2f0066f4332234.png)
1.这首曲子哪几句是写景的?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
2.哪几句抒情?抒发了什么情感? 3.全文用了什么手法?
枯藤 老树 昏鸦
写景 抒情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孤寂 愁苦
凄凉 冷清
白描 烘托
海日
潮水, 帆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那几个字用得好?请说明理由。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 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 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悬 不仅突出了江面的宽阔,还突出了潮水的气势
阔
不仅表明帆高,而且还很大气
日月 若出其中
气
想
势 恢
星汉 若出其里
宏
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用了什么修辞?在 文中有什么作用?
互文修辞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曹操击败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在踌躇满志之际,面对辽阔无边的大海, 看到苍芒动荡的海水,欣欣向荣的草木,波澜壮阔的海浪,想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宏伟 气势,作者情不自禁的在胸中涌起一股昂扬奋发的精神,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 一统全国的愿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题解,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降职。 (3)龙标:今黔阳。 整体翻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诗。 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
“诗仙”。 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因“不护细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 (1)ppt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 (1)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250be9c1c708a1284a4484.png)
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作者却不能回家, 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 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写了诗人淡 淡的乡愁。
直接表达感情,使全文笼罩一层思乡情绪.
主题
• 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 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思乡句子:
助词,可译为“的”
好像
星 汉
星汉:银河
灿
烂
,
若
出
其
里 。
其:代词,指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 落入海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庆幸 至:极点
介词,用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可以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豪情
志。
这两句是诗的附文,为合乐而加,它是曹操 乐府诗集《步出厦门行》中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跟 诗的内容没有关系。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Βιβλιοθήκη thankyou!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遥: 遥远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这首诗
写作背景及缘由
王昌龄和李白都是唐时著名的诗人,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 年间王昌龄被贬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荒地”龙标做龙 李白写这首诗的缘由,从诗题可以直接知道:李白听到好朋友 龄被贬谪(左迁)到荒远的龙标去的消息,遥对着朋友所在的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
剧曲
“曲”分类
散曲
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 目。此曲是元代小令中的名 篇。
12345、、、、这写综第前首景 观二三小的 这句句令句 首写写哪子 小景几景分 令与句别 ,与一是写 请后、写出 你三两景了 用句句的景简写抒?物洁景情哪什的是是几么语什句什特言么是点来么关抒?给关系情抒这?系的情幅这??的图样语画写句拟有抒个什发恰么
直接表达感情,使全文笼罩一层思乡情绪.
主题
• 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 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思乡句子:
助词,可译为“的”
好像
星 汉
星汉:银河
灿
烂
,
若
出
其
里 。
其:代词,指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 落入海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庆幸 至:极点
介词,用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可以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豪情
志。
这两句是诗的附文,为合乐而加,它是曹操 乐府诗集《步出厦门行》中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跟 诗的内容没有关系。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Βιβλιοθήκη thankyou!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遥: 遥远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这首诗
写作背景及缘由
王昌龄和李白都是唐时著名的诗人,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 年间王昌龄被贬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荒地”龙标做龙 李白写这首诗的缘由,从诗题可以直接知道:李白听到好朋友 龄被贬谪(左迁)到荒远的龙标去的消息,遥对着朋友所在的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
剧曲
“曲”分类
散曲
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 目。此曲是元代小令中的名 篇。
12345、、、、这写综第前首景 观二三小的 这句句令句 首写写哪子 小景几景分 令与句别 ,与一是写 请后、写出 你三两景了 用句句的景简写抒?物洁景情哪什的是是几么语什句什特言么是点来么关抒?给关系情抒这?系的情幅这??的图样语画写句拟有抒个什发恰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e518918762caaedd33d480.png)
四、小结: 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 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 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 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本 诗 结 构
统 领 全 诗
观 景
水 ——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实景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若出其中 虚景 星汉——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 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Fra bibliotek写作背景
• 王昌龄是李白 的好朋友。开元27年,贬 放岭南,天宝7年,再贬为龙标(今湖南 洪江西)尉。李白在杨花落尽、杜鹃声 声的时节,惊悉好友被贬湖南龙标,龙 标在当时还很荒凉,诗人十分担忧,并 深感不平和悲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赠 给他。
学习目标
查资料,说说你 从此诗的标题中知 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 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 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代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4 古代诗歌四首
导入 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 明中蔚为壮观。唐诗、宋词、元曲,标志 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那脍炙人口的绝 唱,响彻千年仍生机盎然。今天让我们漫 步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四首诗,理解作 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 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 “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 。)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共36张PPT)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f0163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7.png)
2、这首诗哪些诗句是写实景? 哪些诗句是想象的虚景?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 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这寥寥 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 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 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壮 极了!这几句诗,诗人将自己昂扬奋 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 胸怀和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
例),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 诗中点明时令的句子是(
).
渲染凄清的气氛,衬托离情别绪的句子有
( ),( )。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的句子是
(
),(
)。
(体
天净沙:散曲曲调名。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 民间逐渐发展行成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 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
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 又叫“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 的组曲。一套至少两支曲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 没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而且要一韵到 底。在结尾有“尾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 的终结。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为灵活自由,最 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 句的。句中可以有衬子,使唱词生动、通俗、口语 化。
•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 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 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 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
• 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 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 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1、诗以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 笔,有什么用意?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 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这寥寥 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 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 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壮 极了!这几句诗,诗人将自己昂扬奋 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 胸怀和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
例),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 诗中点明时令的句子是(
).
渲染凄清的气氛,衬托离情别绪的句子有
( ),( )。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的句子是
(
),(
)。
(体
天净沙:散曲曲调名。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 民间逐渐发展行成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 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
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 又叫“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 的组曲。一套至少两支曲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 没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而且要一韵到 底。在结尾有“尾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 的终结。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为灵活自由,最 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 句的。句中可以有衬子,使唱词生动、通俗、口语 化。
•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 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 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 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
• 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 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 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1、诗以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 笔,有什么用意?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体诗的节奏划分
• 古词句一般还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五言诗句一 • 般按“212”或“221”的音节划分。如: 1、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2、绿树/村边/ • 合,青山/郭外/斜。 七言诗句一般按“2、2、2、1”或“2、2、1、2”的 • 音节划分。如: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授课时间
节次
4
主备教师
课题
苏琴
上课教师
4,古代诗歌四首
上课年级
备课周次
七年级
第二周
重点
1,了解诗人的相关情况及写作背景,了解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背 诵古诗。 2,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难点
古代诗歌四首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好极了,让我用诗歌来抒发我的壮志吧。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 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向东登上碣石山,远望那苍茫的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是那样的起伏动荡,山岛是那样的高耸直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山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
秋风飒飒(shà)吹来,林木簌簌(Sù)作响,涌起巨大的波 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灿烂的银河,都好象从大海中升起,最后 又落入大海之中。
何澹澹 竦峙 丛生 丰茂 萧瑟 洪波涌起
起伏动荡 高耸直立 郁郁葱葱 丰美茂盛 凄凉 汹涌澎湃
诗人的雄心伟业犹如 这树木百草一样,生 机勃发,也像这洪波 涌起的大海,充满生 命的活力,充满希望。
激越的心情 豪迈乐观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作者亲眼 所见吗?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虚写,是诗人“观沧海” 用现代汉语该怎样说? 产生的联想 • 日月的运行,灿烂的银河,好象从大海中升起,最 后又落入大海之中。 • ——互文。 这句是写日月、星河吗? 大海的辽阔(叙事)Fra bibliotek观 沧 海
观
沧 海 ﹄
、 ﹃
水: 澹澹 山岛: 竦峙 树: 丛生 草: 风: 丰茂 波: 萧瑟 涌起
海水及山岛 之景 (实景)
( 写 景 )
3、感
日月: 运行--出其中 星 汉: 灿烂--出其里
(互文见义)
想象奇特胸 怀博大 (虚景)
抒写 伟壮 大丽 抱景 负色 。, 展 开 阔 胸 怀 ,
向东
水波动荡的样 子 多么
登临
同““苍”,青 绿色。
高高耸立。竦,通 “耸”,高。
秋风声
银河
真是庆幸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把握 诗意
汹涌澎湃的波浪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近体诗的押韵
• 参照平水106韵部,每个韵部里都有几十个字,这些字在中古音 韵里“韵母”是相同或相近的。选定一个韵部后,整首诗该押韵 的地方就要是这个韵部里的字(写宋词的话可以宽一点,相邻的 韵部的字都可以用,叫做“通押”)。 • 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 位置上。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 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 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2、只押平声 韵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观 沧 海
曹 操
曹操
曹操(魏武帝) 字孟德,沛国谯 (qiáo)郡人
东汉末年 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 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七月出卢龙寨, 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 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得胜而归的曹操,踌躇满志, 曹 操 意气昂扬,雄心勃勃,一心想着统一天下的宏伟事业。
作者简介
•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 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 作家。 • 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 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 代表作:杂剧《汉宫秋》。 因小令《天净沙· 秋思》脍 炙人口,被称为“秋思之 祖”。
曹操“观”到了什么? (诗中哪几句是他看到的景象)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 沧 海
生机盎然
水 山岛 树木 百草 秋风 波
诗歌的分类
•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 2、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 3、按内容分(题材) :叙事诗 、写景诗 、友情送别诗 、 爱国怀乡诗、咏物诗 、咏史怀古诗 、边塞征战诗 、山水 田园诗 、宫怨诗和闺怨诗 、爱情诗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借景抒情
诗人借: 秋的勃勃生机 大海吞吐日月、包蕴 万物的壮丽景象
抒:统一天下的雄伟 抱负
1、交代“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对象。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
主 题
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抒发作 者的雄伟抱负和博大胸怀。
天 净 沙 秋 思
马致远
元代曲作者
曲牌名
题目
元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 散曲曲调名。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间逐渐发展 行成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 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散 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套至少两支 曲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没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 而且要一韵到底。在结尾有“尾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 的终结。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为灵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 二字句,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句的。句中可以有衬子,使唱 词生动、通俗、口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