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影史论》题库(答案完成版)要点

合集下载

中外电影史考试复习知识点

中外电影史考试复习知识点

电影叙事的发现一、卢米埃尔兄弟1、卢米埃尔兄弟运用“电影活动镜”拍摄了50多部短片,它们大致有几种题材?(1)反映工厂生活的题材。

如《工厂的大门》。

(2)表现家庭生活的影片。

如《婴儿的午餐》。

(3)拍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影片。

如《火车到站》、《水浇园丁》。

2、卢米埃尔兄弟对世界电影的贡献是什么?(1)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活动镜”,是在世界电影史上最终完成了电影的发明。

(2)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现实主义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

(3)训练和培养了电影史上第一批摄影师。

卢米埃尔兄弟被公认为“电影之父”。

(4)创造了移动摄影。

二、梅丽爱的创新(1896-1912)1、使电影成为被策划的充满特技的戏剧表演,让观众首次看到了电影制造奇幻世界的魔力。

2、“停机再拍”产生叙事效果3、“电影是一个可以按照创作者的意志来观察、解释,以至于歪曲现实的方法。

”4、局限:终未跳出舞台框架布莱顿学派的叙事突破(1902-1908)1、代表人物:乔治阿尔伯特史密斯和詹姆斯威廉森出生并工作于布莱顿而得名2、创新突破:A、系列镜头的使用B、蒙太奇的时空转换镜头的雏形,为后来的埃德温、鲍特、格里菲斯等大师级人物引领了方向自觉的叙事一、埃德温鲍特:《火车大劫案》1、剪辑组合解决电影叙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流畅”2、在视觉上突破了日常视点二、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1、电影特色?(1)电影的叙事方式:明显的受到了狄更斯小说的影响,强调以情节结构作为影片叙事的基础。

(2)电影的时空:以具体的视觉画面与抽象的思维概念相结合,使电影情节的构筑进入到电影寓意的阐释范畴,大大超越了影片实际叙事时间,也形成了冲破故事空间束缚的空间观念。

(3)电影的语言:确立了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的原则。

实际上是现代电影分镜头和剪辑的基础。

4、格里菲斯对世界电影的主要贡献在哪儿?(1)把电影从戏剧中分离出来,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立的“第七艺术”。

中外电影史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中外电影史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填空:2*5 判断对错:2*5 名词解释:6*5 简答:10*3 论述:20*1 第一章电影的产生书本P2~11了解即可电影是通过摄影机或其他视听信息记录手段,将活动影像记录在胶片或其他载体上,然后通过放映机或其他放映设备,将这些活动影像映射于银幕或其他观赏载体上的过程。

——源自人类的“木乃伊”情节诞生日:电影是1895年12月28 日诞生的,至今已有117年的历史。

第一部有声电影出现——1927年《爵士歌王》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歌女红牡丹》电影与其它艺术形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因此,电影在诞生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

电影诞生的三大技术基础——诡盘、幻灯、照相术一、光影原理的发现首先,光影理论对电影的产生起到了一种奠基的作用。

历史渊源:早在2100年前(西汉),我国便开始运用简单的光学原理,作光影投射,映显物相。

皮影戏——“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武帝之“李夫人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少翁夜为云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由是世间有影戏。

”后人据此发展了皮影戏。

幻灯机——此后,中国的皮影戏在元清两代传到欧亚大陆,法国人将其改制成法国灯影。

在18世纪,有了幻灯机,人们把画到玻璃上的彩图投影到幕布上。

幻灯可谓是电影放映机的老祖宗,而真正活动影像的产生还是20世纪前夜的事。

二、电影活动机的发明在19世纪30年代进入电影的发明与实验阶段。

我们目前所观赏的电影,是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而成。

这些运动的画面是依靠我们肉眼的一种幻觉——滞留性而造成的。

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这就是物理学著名的“视觉暂留”原理。

(生理上的视觉暂留和心理上的心理认同两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幻盘——1825年,幻盘出现(欧洲)。

利用该原理,将两个分散的形象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诡盘——1832年,“诡盘”出现,法拉第轮在能够转动的活动视盘上画上一连串的图象,而当视盘转动起来时那些呆滞的、无生命的图象便运动起来,活灵活现。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中外电影史论考研真题答案解析及考研重点难点,考试大纲 ,考研主要复习书目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中外电影史论考研真题答案解析及考研重点难点,考试大纲 ,考研主要复习书目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1【电影学系】院系:电影学系研究方向名称:中外电影史论研究方向介绍: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影像思维和理论分析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艺术素养;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能够独立从事科研、教学、创作、编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作为研究对象,建构一个全新的中国电影研究框架,重视对于理论基础的培养;着重研究外国电影创作的历史经验和艺术成果,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电影史研究和教学的专业人才。

业务课二名称:电影理论与批评业务课二介绍:范围涵盖中外电影史理论和中外电影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重点考查考生的基本概念和分析问题、阐述问题的能力。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中国电影史》钟大丰《外国电影史》郑亚玲《电影基础理论》陈晓云《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2《中国文化读本》叶朗著《什么是艺术》(美)沃特伯格著《艺术概论》赵彬《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资料包含:【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考研重点内部资料《世界电影理论思潮》游飞蔡卫第一章:格里菲斯和经典好莱坞理论第一节大卫·格里菲斯在格里菲斯手中,电影变成了一种诉说故事和吸引观众的生动而有力的方法。

【他对电影创作理论的贡献】:第一是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掘和定型;第二是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究;第三是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作的创新。

格里菲斯并非第一个使用景别的变换,但他首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将画面景别标准化,赋予特写、近景、中景、全景等以特定的定义和涵义;格里菲斯第一个将镜头确定为电影最小的叙事单位,摈弃了照搬戏剧以场景为叙事单位的老观念,他还确立了由若干镜头组成场景,由若干场景构织段落的标准概念;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3格里菲斯最早有意识地系统使用运动镜头(摇镜头、移动镜头及景深镜头),并按照叙事情节或心理情景的需要将不同的时空平行剪辑在一起,使电影最终成为了独立于戏剧舞台之外的又一门新兴艺术。

2022最新资料《中外电影史》试题库及复习资料

2022最新资料《中外电影史》试题库及复习资料

2022最新资料《中外电影史》试题库及复习资料试题1《中外电影史》历年试题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电影史》试题课程代码:03511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这句话出自(C)A.恩格斯B.列宁C.马克思D.格里菲斯2.以下的艺术门类,必须是集体创作活动的是(A)A.电影B.文学C.绘画D.音乐3.左翼电影运动兴起于(C)A.1930年B.1949年C.1932年 D.1978年4.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是(B)A.二十世纪二十年代B.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二十世纪四十年代D.二十世纪五十年代5.电影《红高粱》的导演是(C)A.陈凯歌B.冯小刚C.张艺谋D.田壮壮6.谢晋导演的影片《芙蓉镇》是(B)A.喜剧B.悲剧C.正剧D.连续剧7.戏剧大师卓别林的代表作是(B)A.《大学新生》B.《摩登时代》C.《大将军》D.《红高粱》8.被称作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影片的是(A)A.《工厂大门》B.《火车进站》C.《出港的船》D.《代表们登陆》9.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是(A)A.郑正秋B.田汉C.史东山 D.洪深10.好莱坞三、四十年代最突出的类型电影有西部片、强盗片、音乐歌舞片和(B)A.推理片B.喜剧片C.恐怖片D.剧情片二、填空题11.被人称为“痞子文化",是“痞子写,写痞子,给痞子看,培养新痞子”的作家是王朔。

12.将中国电影推进世界电影先进行列的影片是吴天明导演的《老井》O13.中国电影的拓荒者,第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是张石川与郑正秋。

14.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中国电影进入“新时期"o15.“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是“四人帮”提出的三突出。

16.文革开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全国人民所能看到的电影只有三战:《南征北战》、《地道战》和《地雷战》。

中外电影史论真题及答案

中外电影史论真题及答案

中外电影史论真题及答案一、简介本文档汇总了中外电影史论的真题和答案供参考。

以下是各个真题及答案的详细内容。

二、真题与答案1. 中外电影史的演变及特点:- 真题:请阐述中外电影史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 答案:中外电影史经历了从黑白无声有声电影的演变过程。

在演变过程中,中外电影受到了社会、政治和技术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其中,中国电影在长期受到政府监管的同时,也有着独立思考和创作的努力,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西方电影则在工业化的环境下,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注重商业化和全球化。

2. 中外电影史的重要人物:- 真题:请介绍一位对中外电影史有重要贡献的人物。

- 答案: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美国著名导演和制片人,对中外电影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入探索人性的主题而闻名。

其代表作品包括《发条橙》、《闪灵》和《夺宝奇兵》等,影响了整个电影行业,成为了电影史上的重要人物。

3.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真题:请概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 答案:中国电影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和崛起阶段。

起步阶段从20世纪初探索到20世纪40年代,电影作品以记录社会生活为主。

探索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电影工作者在政策限制下探索表现形式和创作方式。

崛起阶段从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电影逐渐走向商业化,并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认可。

4. 西方电影的发展趋势:- 真题:请讨论当前西方电影的发展趋势。

- 答案:当前西方电影呈现出多样化和全球化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效和CGI技术在电影制作中被广泛应用,为观众带来更真实和震撼的视觉体验。

此外,文化多元化也成为现代西方电影的一个重要特点,电影工作者更加注重展现不同文化背景和视角的故事。

三、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中外电影史论的真题及答案,涵盖了电影史的演变过程、重要人物、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以及当前西方电影的发展趋势。

这些真题与答案可供学习和研究中外电影史的相关人士参考,以拓宽视野并深入了解电影史的重要内容。

【2019年整理】中外电影史论-外国电影填空

【2019年整理】中外电影史论-外国电影填空

《中外电影史论—世界电影史》题库(答案版)-填空绪论一、填空1. 从<1895年> 至今,电影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吸收了<雕塑>,文学,<音乐>,绘画,<舞蹈> ,<建筑> 等人类艺术的各种元素和成果,但仍然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认识世界。

2. 叙事影片就是通常所说的<情节剧>,非叙事影片包括<纪录片>,<科学实验纪录>,<广告片> 等。

3. 麦克卢汉认为人类文明史经历了<口头文化> ,<印刷文化> ,<电子文化>三个发展阶段。

4. 电子文化具有具像性,<直观性>,<质感性>,<整和性>的特点。

5. 无声电影时期,经过法国的<梅里爱> 、美国的<格里菲斯>,前苏联的<爱森斯坦> 等人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创立和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6. 成熟期奥森•威尔斯的<公民凯恩> 的出现,标志着电影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7. 电影发展期是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过程中,电影出现了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 、法国的<新浪潮>、<政治电影> 等,另一条是以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伯格曼为代表的第二次现代电影思潮。

8. 发展期还出现了许多电影新手法,如<意识流> 、闪回、<闪前手提摄影> 等等,出现了众多流派、风格景象争艳的现象。

9. 电影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好莱坞现代工业化的整和> ,建立了现代电影工业,从而使电影工业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10. <1895> 年<12> 月<28> 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的地下室,第一次放映了自己拍摄的<火车到站> 、《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十余部短片,这一天就成为电影的诞生日。

中外电影史考题

中外电影史考题

单项选择1.美国发明家B.汤姆斯爱迪生曾经利用他发明的维太放映机,在纽约公映他的影片。

2.以下选项哪一项不是形容电影的三大物质条件?C.照相机3.电影叙事的是从C.梅里埃的电影中开始。

4.格里菲斯的第一部长故事片是A.一个国家的诞生。

5.电影史上表现主义的奠基人是A.梅里埃6.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电影美学的学派。

D.苏联蒙太奇学派7.电影B.《党同伐异》是格里菲斯自我辩解的作品。

8.D.路易德吕克被称为第一个真正的电影学家。

9.最重要的“室内剧”作品是茂瑙的A.最卑贱的人10.最具有代表性的“达达主义”电影是弗兰西斯皮卡比亚编剧的 B.《幕间休息》.11.在电影领域,代表先锋运动中最成熟,最超现实,最弗洛伊德式的电影是路易布努埃尔的C.《一条安达鲁狗》12.路易德吕克的理论代表作 D.《上镜头性》为电影成为独立的艺术奠基了理论基础。

13.以下哪项作品不属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阿尔培甘斯的?D.《贝克与僧侣》14.德吕克的剧本《西班牙的节日》有第一位女导演A.谢尔曼杜拉克拍成的电影。

15.B.杰杜拉克对印象主义理论作了明确的归纳与总结,指出电影 B.杰杜拉克视觉的艺术。

16.A.达达主义是先锋派电影中产量最多的,最滥的电影流派。

17.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具体指20世纪B 30-40年代。

18.C.《爵士歌手》是有声片诞生的标志,同时也是美国社会主义文化生活发生变化的一次预演。

19.赛那特是美国喜剧片的奠基人和创始人。

20.在电影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西部影片是鲍特的《火车大劫案》21.奥森威尔斯以B.《公民凯恩》使好莱坞完成了视听语言模式的现代化转换22.真正的记录片之父是美国人《菲拉哈迪》,23. 1929年,格涅尔逊摄制了A《漂网渔船》,这是他直接拍摄的唯一一部片子。

24. 1976年,伊文斯拍摄了表现当时中国人民生活的毁誉参片的影片。

25. 《诗意现实主义》是法国先锋派电影消退之后出现的电影新潮26. 1940年卓别林拍摄了《大独裁者》这是美国第一部反纳粹法西斯的影片27 雷内·克莱尔曾经拍摄过达达之父的代表作《幕间休息》28 让·雷诺啊的作品《朗吉先生的罪名》表现了工人自己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自救。

2014年10月自学考试03511《中外电影史》试题和答案

2014年10月自学考试03511《中外电影史》试题和答案

2014年工O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电影史》试题课程代码:035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诞生于(B)A.19世纪中叶B.19世纪末C.20世纪初D.20世纪中叶2.下列不是电影发展所依据的科学技术、物理学原理的有(D)A.视觉滞留B.摄影术C.放映术D.剪辑术3.为电影这门新艺术起名的人物是(C)A.卢米埃尔兄弟B.梅里爱C.爱迪生D.格里菲斯4.美国是叙事性电影的先驱,由埃德温・鲍特导演的电影是(C)A.《党同伐异》B.《一个国家的诞生》C.《火车大劫案》D.《摩登时代》5.世界电影史上最早的电影流派产生于(D)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6.被称为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影片的作品是(B)A.《八部半》B.《红色沙漠》C.《道路》D.《罗马十一时》7.中国20世纪40年代后期喜剧电影创作中,成就最突出的影片是(B)A.《三毛流浪i2))B.《乌鸦与麻雀》C.《冬梅》D.《北大荒人》8.1949年,东影完成的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A)A.《桥》B.《武训传》C.《内蒙春光》D.《万水千山》9.下面是水华导演的作品的是(C)A.《南昌起义》B.《西安事变》C.《伤逝》D,《骆驼祥子》10.从1969∙1972年间,中国共拍摄了几部样板戏电影?(C)A.5B.9C.8D.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让。

雷诺阿被称之为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象征。

12.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电影美学的学派是苏联的蒙太奇学派°13.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的美学主张,推动了纪录片艺术的发展。

14.1951年,日本导演黑泽明的作品《《罗生门》》问世,征服了西方,轰动了世界。

15.中国最早的拍片尝试是在1905年秋开始的。

16.郑正秋、张石川等被称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17.1987年由中年导演吴天明拍摄的故事片《《老井》》,将中国优秀影片推进到世界电影的先进行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电影史论—世界电影史》题库(答案版)绪论一、填空1. 从<1895年> 至今,电影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吸收了<雕塑>,文学,<音乐>,绘画,<舞蹈> ,<建筑> 等人类艺术的各种元素和成果,但仍然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认识世界。

2. 叙事影片就是通常所说的<情节剧>,非叙事影片包括<纪录片>,<科学实验纪录>,<广告片> 等。

3. 麦克卢汉认为人类文明史经历了<口头文化> ,<印刷文化> ,<电子文化>三个发展阶段。

4. 电子文化具有具像性,<直观性>,<质感性>,<整和性>的特点。

5. 无声电影时期,经过法国的<梅里爱> 、美国的<格里菲斯>,前苏联的<爱森斯坦> 等人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创立和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6. 成熟期奥森•威尔斯的<公民凯恩> 的出现,标志着电影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7. 电影发展期是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过程中,电影出现了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 、法国的<新浪潮>、<政治电影> 等,另一条是以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伯格曼为代表的第二次现代电影思潮。

8. 发展期还出现了许多电影新手法,如<意识流> 、闪回、<闪前手提摄影> 等等,出现了众多流派、风格景象争艳的现象。

9. 电影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好莱坞现代工业化的整和> ,建立了现代电影工业,从而使电影工业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10. <1895> 年<12> 月<28> 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的地下室,第一次放映了自己拍摄的<火车到站> 、《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十余部短片,这一天就成为电影的诞生日。

二、名词解释:1.视听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如果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它与自然语言有着根本的差别,人们无法用分析自然语言的方式来处理视听语言。

2. 地下电影:地下电影不是指那些非法拍摄的影片,而是指那些纯粹由个人制作、没有或根本不可能通过正规渠道放映的影片。

3. 麦克卢汉主义:传播学认为人类文明史,就是讯息传播史,因为涵盖了文化的基本内涵,而讯息传播的方式则决定了历史的方向。

4. 电子文化:是以视听语言为标志的广播影视文化,以活动画面为核心的表意方式,它具有具象性、直观性、质感性和整合性。

三、简答:1. 谈谈你对视听语言的理解?答案:视听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如果从语言学角度看,它与自然语言有着根本的差别,人们无法用分析自然语言的方式来处理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作为一种艺术方式,正成为一种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从以印刷文化为中心转向以视听语言为中心的传播方式,使当代文化正经历着一次革命性的文化。

2. 电影史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我们研究电影史有哪些意义?答案:电影史研究的对象有以下几个:1〉视听语言的发展史;2〉电影技术发展史;3〉电影经济史。

研究电影史主要意义:1〉人类正进入以视听语言为标志的新时代;2〉视听语言成为一种新的认知方式;3〉电影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把握方式。

3. 电影史有哪些研究方法?答案:电影史的研究方法: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2〉坚持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3〉坚持电影理论与电影实际相联系的方法。

4. 世界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案:世界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1〉电影技术发明期(1832—1895);2〉无声电影时期(1895—1927);3〉成熟期(1927—1945);4〉发展期(1945—80年代末);5〉电影新时期(90年代—)。

四、论述:你对世界电影发展史有哪些认识,可以结合事例进行解说。

第一章电影的起源和形成一、填空题1.现代电影诞生于1895年____ 月____日。

2.电影的发明者是法国人________ 兄弟。

3.卢米埃尔兄弟最早拍摄的影片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

4.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曾经利用他发明的<维太> 放映机,在纽约公映他的影片。

5.胶片是电影的成像基础;光和影是画面影像的存在形式。

6.在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诡盘”>、<“活动连环画转盘”> 等利用“视觉存留”原理发明的玩具。

7.形成电影的三大物质条件是<连续摄影术> 、<胶片>、<活动放映术>。

8.解决活动放映问题的最重要的两组人是<汤姆斯•爱迪生> 与<卢米埃尔兄弟>。

9.胶片根据人的“视觉存留”原理,以每秒(24)个画格速度匀速向前移动,造出了一个幻像的世界。

10.电影发明的第一个十年间,电影的拍摄活动主要集中在发明电影摄影机的三个国家:法国、英国、美国。

11.在从纪录向叙事过渡的过程中,卢米埃尔将《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遭难者》等4个镜头连接成影片《救火队员》。

12.通常认为:(梅里埃)发现了“停机再拍”的奥秘。

13.电影史上第一间摄影棚是梅里埃于(1897)年建造的。

14.作为电影叙事史上的起点的影片是梅里埃拍摄的《月球旅行记》。

15.(布莱顿)学派是早期的英国电影代表,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和詹姆士•威廉逊。

16.对于电影创作,梅里埃在神话和名著中寻找灵感,卢米埃尔乐于表现上流社会生活,而“布赖顿学派”则把目光投射到(底层人民)的生活和社会问题中去了。

17.从电影的独立性看,梅里埃的电影观表明电影还处在依附于(舞台剧)的阶段。

18.梅里埃的电影中出现了(叠画)、(渐隐)、(渐现)等技术,他以此来实现电影叙事。

19.“艺术电影运动”是由巴黎金融家弗雷塞•拉菲特建立的“艺术电影公司”发起的。

20.电影的创始者们最早发现电影具有运动和可选择两大特性。

21.电影叙事的前提条件是发现时间顺序。

22.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波特在影片《火车大劫案》中首次运用了多镜头平行剪辑(交互剪辑)的剪辑方法。

23.《火车大劫案》共有(14)个镜头,讲述了一伙强盗抢劫火车,最后被击溃的经过。

24.通过镜头的移动和利用场景的空间宽度,充分发掘画面的内涵与容量,强调画面自身的表现力,这是费雅德最重要的美学思想。

25.路易•费雅德被认为是后来提出的“长镜头”和“场面调度”理论的创始人。

26.电影史上第一部从舞台化转向电影化的影片是《火车大劫案》。

27.电影叙事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画面的连接问题,也就是“蒙太奇”手法的雏形。

28.空间问题包括画面的连接;和画面内的空间构图。

29.电影诞生后形成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是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方向,另一条路是由梅里埃开创的形式(表现)主义道路。

二、选择题1. A 的纪实影片代表了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成为电影现实主义思潮的源头。

A.卢米埃尔B.爱迪生C.梅里埃2.电影叙事的是从 C 的电影中开始的。

A.卢米埃尔B.爱迪生C.梅里埃三、名词解释1.“视觉存留”:“视觉存留”是人的生理机能。

英国人法拉第提出视觉转换频率问题,他认为外在物体映入视网膜的形象,在未消失前瞬间是和以后的映像相连的。

也就是说,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并没有立即消失,而会继续短暂地滞留一段时间。

这种现象就叫做“视觉存留”。

电影胶片根据人的“视觉存留”原理,以每秒24个画格的速度匀速向前移动,造出了一个幻像的世界。

2.活动放映术:“活动放映术”是形成电影的三大物质条件之一,将拍摄好的胶片按一定的速度连续放映以供人观看的技术。

电影诞生早期出现的放映机有卢米埃尔兄弟研制的“活动电影机”和爱迪生的“电影视镜”等,前者比后者更具优点。

3.布赖顿学派:“布赖顿学派”是早期英国电影的代表。

它的两位主要人物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和詹姆士•威廉逊出生和工作都在英国的海滨城市布赖顿,由此得名,但该学派并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一个“学派”,而是指他们创作的一种倾向,即他们的影片在形式和内容上表现出关注底层社会问题,表现“真正生活的片断”的倾向。

代表作品有《俄罗斯战舰的暴动》、《士兵的归来》等。

4.纪实影片:纪实是电影的本性,将外部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运用摄影机拍摄下来,以达到纪实的目的。

电影诞生早期出现的三种创作趋向中,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的影片其内容就是将实际发生的事如实地记录下来,并没有另外做过掩饰、安排。

这种影片可以说是早期的纪录片,他们的纪实影片代表了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成为电影现实主义思潮的源头。

5.《月球旅行记》:法国电影导演梅里埃于1902年摄制完成的作品,全长14分钟,分30个场景,接近现代电影的单本长度,影片讲述了一群天文学家到月球上旅行探险的经历。

影片将科学与魔术、梦幻与联想相结合,重建了一个想象的世界。

该片的最大价值在于梅里埃验证了电影的叙事力和表现力,但导演的叙事观念还是停留在戏剧舞台模式上,而且在空间关系的处理上出现了非常生硬的连接。

6.“停机再拍”:人们通常认为梅里埃是“停机再拍”的发现者。

在一次放映时发现一辆驿车的画面突然变成了一辆灵车,后来发现是由于拍摄中胶片被机器的卷轮卡住了,修理好后重新拍摄的结果。

这个“事故”使梅里埃醒悟到胶片剪辑的可能性,进而发现了电影叙事的手法。

7.“艺术电影运动”:又称“第一场高尚电影运动”。

这个运动是由巴黎金融家拉菲特建立的“艺术影片公司”发起的,它的创建理念类似于梅里埃的思想认识。

一是提高电影的档次,二是电影只是舞台的记录。

“艺术电影运动”在电影创作思想上没有大突破,但是相比梅里埃,他们在制作上投入了更大的资金和规模。

该公司的第一部影片《吉斯公爵的被刺》于1908年上映,几乎获得全球喝彩,引发了改编文学作品进行拍摄的热潮。

8.《一个消防队员的生活》:美国导演埃德温•波特于1902年完成的作品,以前一直认为该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了平行剪辑技巧。

影片中通过平行剪辑的手法展现了火场内外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场景,以制造悬念,但后来发现这一版本乃多年后人们重新剪辑的。

国会图书馆中的另一版本中该场景只有3个镜头,并没有平行剪辑。

影片所展现的时间关系说明当时人们的电影时间观念还是直线式的。

9.《火车大劫案》:波特于1903年完成的作品,这是电影史上第一部从舞台化转向电影化的影片,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波特在影片中充分运用了镜头剪辑,将一个场景分成几个镜头,并完成了画面的时空转换和交叉。

该片共14个镜头,讲述一伙强盗抢劫火车,最后被击溃的经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