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自考《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六
自学考试生理心理学复习要点总结自学考试.doc

失语症失语症是一类由于脑局部损伤而出现的语言理解和产出障碍。
这类病人意识清晰、智能正常,与语言有关的外周感觉和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无恙。
所以,失语症不同于智能障碍、意识障碍和外周神经系统的感觉或运动障碍。
它是语言中枢局部损伤所造成的一类疾病。
语言理解障碍又可分别口头语言理解和书面语言理解障碍;语言产出障碍分为语词发音、用语、语法和书写功能障碍,以及口头语言的流畅性和韵律异常,传统分类把语言产出障碍,统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除书写困难称为的失写症是左额下回语言运动区受损伤所致,其他类型语言产出障碍均被看成是左额下回语言运动区受损伤所致。
特点:这类病人说话很慢,似乎像初用外语讲话的人,边说边寻找单词,句子结构错乱或用词不当,常常用一些零散的名词作为主题词,缺乏谓语的正常表达方式。
◎感觉性失语症:病人主动性语言产出功能基本正常,但听不懂别人的口头言语,称为听觉性失语症,是维尔尼克区受损所致。
◎看不懂书面语言称为失读症,又称视觉失语症,顶叶皮层的顶下小叶和角回受损所致。
◎皮层间失语症的病人与传导性失语症症状相反,可以复述别人的话,但却不理解其含义,也不能自发地用正确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次级感觉皮层受损所致。
◎命名性失语症:病人可以正常理解语言,并能产出有意义的语言;但往往不能正确叫出物体的名称,只能用语言描述该物体的属性或功能。
颞叶皮层受损所知,颞叶前、中部皮层功能与具体物体的名词表征有关;左颞叶后部与普通概念及名词表征功能有关。
论述用正常人脑作被试,什么实验能够证明言语思维和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一侧化?△□⑴韦达试验:对人脑两半球言语功能进行实验性研究的早期方法是韦达试验。
韦达首先应用异戌巴比妥单侧颈动脉注射法选择性地麻痹左脑半球或右脑半球,以考查人类言语功能的变化。
他发现药物注射后,在5分钟之内注射药的一侧半球功能短暂丧失、除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外,还伴有失语症。
如果注入药物一侧为优势半球,则失语症可持续2分钟,随后伴有认知不能和计数障碍。
自考《生理心理学》必背知识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帕帕兹认为在边缘系统结构中,从海马经穹窿、乳头体、丘脑前核和扣带回,再回到海马的环路(帕帕兹环路),对情绪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情绪的激活学说和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集中地表达了现代神经生理学关于脑高级功能的理论成果。
把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功能特点与情绪和情感过程联系起来,与巴甫洛夫以前经典神经生理学对于情绪的理论相比,不但具有整体和器官水平的实验证据,还有细胞生理学的实验依据。
还有许多著名的经典实验,对情绪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如假怒实验、怒叫反应和自我刺激实验等。
◎什么是假怒,切除猫的大脑皮层之后,猫对各种不愉快的刺激如轻触、气流等均表现出极度夸大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弓腰、竖毛、咆哮、嘶叫和张牙舞爪等。
这些行为缺乏指向性,很难说动物伴有怒的内心体验,所以将这种动物的行为表现称作“假怒”。
实验证明只要手术破坏边缘皮层、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对下丘脑的抑制解除,下丘脑机能亢进就会出现“假怒”。
△□我国生理学家卢于道和朱鹤年于 1937 年电刺激脑中枢,发现猫能发出呻吟的声音。
1952 年他们又深入研究了猫中脑的怒叫中枢。
△□下丘脑、隔区、杏仁核、海马、边缘皮层、前额皮层和颞叶皮层等均是情绪过程的重要脑中枢。
边缘系统在体内环境平衡和情绪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皮肤电反应是由皮肤电阻或电导的变化而造成的。
皮肤电阻或电导随皮肤汗腺机能变化而改变。
交感神经兴奋,汗腺活动加强,分泌汗液较多。
由于汗内盐成分较多使皮肤导电能力增高,形成大的皮肤电反应。
皮肤电反应只能作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直接指标,也可以作为脑唤醒、警觉水平的间接指标,但无法辨明情绪反应的性质和内容。
第十章运动和意志行为◎每个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纤维称为运动单位。
平滑肌、腺体和心肌接受植物性神经支配。
植物性神经末梢和它们之间的接点统称为神经效应器接点。
△肌梭是一种特殊的本体感受器,即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
自学考试《生理心理学》复习要点总结

裂脑手术:为治疗一种癫痫偶尔进行的脑手术,医生切开连接大脑两半球的胼胝体。
切开胼胝体的病人就是裂脑人。
2.杏仁核:颞叶嘴端内部的结构,包括一系列的核,是边缘系统的组成部分。
恐惧中枢——杏仁核实验证据:杏仁核毁损可阻断大鼠对天敌和新异事物的恐惧。
刺激杏仁核可引起类似恐惧样的行为表现条件化学习和记忆中枢——杏仁基底外侧核条件恐惧表达中枢——杏仁中央核海马:海马:学习和记忆的重要脑区双侧海马受损会导致空间记忆严重破坏海马损伤导致的顺行性遗忘症3. 精神药理学:研究药物对神经系统和行为的效应科学。
拮抗剂:能对抗和抑制特定神经递质的突触后效应的药物。
安慰剂:给予有机体的一种替代生理活性药物的无活性物质,可用于控制实验中的给药效应。
4. 实验毁损法:实验动物脑组织的部分移除或毁损;可以推测,动物丧失的功能即是被毁损脑区的功能。
脑毁损研究是实验毁损法的同义词。
5. 光感受器:三原色编码我们的眼睛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分别对三种不同的色调敏感。
人们能够看到的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通过混合光谱上的三种颜色获得。
三种视锥细胞:红,绿,蓝。
色觉就是由这三种视锥细胞负责的三种色觉缺陷:(1)红色盲:患者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他们的视敏度是正常的,说明视网膜上不缺乏红绿视锥。
他们的红视锥细胞中填充的是绿视锥细胞的视蛋白。
(2)绿色盲,也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
他们的绿视锥里填充的是红视锥细胞的视蛋白。
(3)蓝色盲,他们的视网膜上缺乏蓝视锥,视敏度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视网膜节细胞:对立加工编码红色和绿色为一对,黄色和蓝色为一对。
于是,视网膜上有两种颜色敏感性节细胞:红-绿细胞与黄-蓝细胞。
部分颜色敏感节细胞以中心-外周的方式进行反应。
对颜色不敏感的节细胞也接收视锥细胞的传入信息,但不同波长的光对于它们来说没有差别,它们只是简单地在其感受野的中心部和外周部编码视觉信息的相对亮度,这些细胞的作用相当于“黑-白-探测器”。
视网膜节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应特征取决于三种视锥细胞与两种节细胞之间的神经回路的特点。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这个学科中,我们探讨了影响心理功能的生理机制,以及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生理心理学的复习题,帮助您复习和巩固相关的知识。
1. 什么是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心理过程如何受生理机制调节以及生理机制如何影响心理过程。
2. 什么是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它们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从而形成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基础。
3. 描述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是一种电化学信号,通过神经元的细胞膜传递。
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元的终端,它会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这些化学物质将信号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4. 什么是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冲动的连接点。
突触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前者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后者则通过电流传递信息。
5. 生理心理学中的“脑电图”是指什么?脑电图是一种记录大脑电活动的方法。
它通过电极放置在头皮上,通过测量大脑中神经元的电流活动来获取数据。
脑电图可以用于研究睡眠、意识状态和脑损伤等。
6. 描述下丘脑-垂体系统在调节内分泌活动中的作用。
丘脑-垂体系统是控制和调节内分泌反应的关键。
它通过神经内分泌的方式,控制垂体腺体的分泌功能,并调节下游的内分泌系统。
7. 什么是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控制内脏器官和平衡体内环境的神经系统。
它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在相互协作中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8. 什么是“斯宾格勒效应”?斯宾格勒效应是指人体对于压力刺激产生的生理反应。
在斯宾格勒效应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学习和记忆功能受到影响。
9. 描述下大脑皮层的功能。
大脑皮层是大脑最外层的灰质组织。
它负责处理感觉信息、控制运动、进行高级认知功能,并且参与情绪和决策等过程。
10. 什么是“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指神经系统对于环境刺激产生的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改变。
生理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生理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心理疾病的药物治疗B. 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C. 社会行为的心理原因D. 学习记忆的心理学原理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神经递质的作用B. 睡眠与觉醒的生理过程C. 情绪的生理基础D. 个人价值观的形成答案:D3. 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电信号B. 化学信号C. 声音信号D. 光信号答案:B4. 下列哪个脑区与情绪调节关系最为密切?A. 大脑皮层B. 丘脑C. 杏仁核D. 小脑答案:C5. 以下哪个激素与应激反应有关?A. 胰岛素B. 肾上腺素C. 雌激素D. 甲状腺素答案:B6. 人类的大脑皮层中,哪个区域主要负责语言功能?A. 枕叶B. 颞叶C. 顶叶D. 额叶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生理心理学的实验方法?A. 脑成像技术B. 神经药理学C. 心理测量D. 动物观察答案:C8. 睡眠周期中的REM阶段主要特征是什么?A. 眼球快速运动B. 大脑活动减少C. 肌肉松弛D. 心率减慢答案:A9. 下列哪个理论解释了经典条件反射?A. 行为主义理论B. 精神分析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认知发展理论答案:A10. 以下哪个因素对学习和记忆有重要影响?A. 情绪状态B. 睡眠模式C. 社会支持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生理心理学中的“反射”是指_________对_________的自动反应。
答案:神经系统;外部刺激12.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时,通过_________的方式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答案:突触13. 在生理心理学中,_________是指大脑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解释。
答案:感知14. 情绪的生理基础涉及到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多个系统。
答案: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15. 睡眠周期中的NREM阶段包括四个不同的睡眠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被称为_________。
10月自考《生理心理学》必背知识6

10月自考《生理心理学》必背知识6
第六章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1.记忆痕迹理论:①短时记忆——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响振荡;长时记忆——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
②1小时的时间是短时记忆痕迹转变为长时记忆痕迹的必需时间。
③长时记忆痕迹是突触或细胞的变化,有3方面含义:突触前的变化——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等环节;突触后变化——受体密度、受体活性、离子通道蛋白和细胞内信使的变化;形态结构变化——突触的增多或增大。
2.海马的记忆功能:海马是端脑内一个特殊的古皮层结构,位于侧脑室下角的底壁,形似海马而得名。
海马不仅与学习记忆有关,还参与注意、感知觉信息处理、情绪和运动等脑调节机制。
3.海马的两个记忆回路:①帕帕兹环: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这条环路是30年代就认识到的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称为帕帕兹环。
②三突触回路(下面):
3.三突触回路的特性,为什幺成为长时记忆的基础?(长时程增强效应及其。
自学考试《生理心理学》复习要点总结

20XX年自学考试《生理心理学》复习要点总结C1.刺激的强度并不简单地决定于它的物理因素,更重要的是它的新异性,即它对机体的不寻常性、意外性和突然性。
2.什朝向反射?巴甫洛夫的朝向反射是什么?(1)朝向反射:就是由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
通过眼、耳的感知过程探究新异刺激的性质及其对机体的意义。
朝向反射是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
(2)巴甫洛夫的朝向反射:巴甫洛夫在狗唾液条件反射实验中发现,对于已经建立起唾液条件反射的狗,给予一个突然意外的新异性声音刺激,则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立即停止,狗将头转向声源方向,两耳竖起,两眼凝视瞳孔散大,四肢肌肉紧张,心率和呼吸变慢,动物作出应付危险的准备。
解释:①巴甫洛夫认为对新异刺激的朝向反射本质是脑内发展了外抑制过程。
新异刺激在脑内产生的强兴奋灶对其他脑区发生明显的负诱导,因而抑制了已建立的条件反射活动。
②随着新异刺激的重复呈现,失去了它的新异性,在脑内逐渐发展了消退抑制过程,抑制了引起朝向反射的兴奋灶,于是朝向反射不复存在。
③可见,巴甫洛夫关于朝向反射的理论主要是根据动物的行为变化,概括出脑内抑制过程的变化规律,用他的神经过程及其运动规律加以解释。
④具体地讲,脑内发展的外抑制是朝向反射形成的机制,而主动性内抑制过程——消退抑制的产生引起朝向反射的消退。
3.非随意注意的生理机制——朝向反射理论、神经活动模式匹配理论;随意注意生理机制——网状核闸门理论、前运动中枢控制理论。
4.简述朝向反射的神经模式匹配理论:(1)朝向反射(略)(2)索科落夫发现,朝向反射是一个包括许多脑结构在内的复杂功能系统。
其显著特点是它在新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新异刺激模式与神经系统的活动模式之间的不匹配,是这种反应的生理基础。
刚刚发生的外部刺激在神经系统内形成了某些神经元组合的固定反应模式。
如果同一刺激重复呈现,传人信息与已形成的反应模式相匹配,朝向反应就会消退。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主要内容导论(学科本质、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人体的神经系统各种心理现象的的生理心理学基础●感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知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注意的生理心理学基础●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言语、思维的生理心理学基础●本能与动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基础●人格的生理心理学基础第一章导论学科本质、研究意义、历史发展、研究方法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本质一、定义: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
二、研究对象: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尤其是脑机制。
三、研究任务:研究并揭示心理现象产生过程中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活动方式。
四、学科特点:基础性;理论性;交叉性的边缘学科。
——生理心理学与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物学、神经病学、神经心理学、内分泌学以及行为遗传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五、需具备的知识:1. 心理活动的基本概念心理活动是脑对外界世界的反映过程。
外部刺激→【心理活动】→反应[认识过程一一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一一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一一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一一注意、灵感、激情、心境、信心、犹豫等。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一一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一一能力、气质、性格2. 精神疾病与精神病学的基础知识精神病是一些心理活动发生障碍的各种疾病的总称。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记忆损害、人格改变)抑郁症(病态抑郁体验)儿童注意缺陷障碍(多动)。
精神病学(精神医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由重性精神障碍向轻性精神障碍转变服务模式:封闭式管理转向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管理新的药物出现、重视康复、预防复发精神障碍患者的预后已大为改观。
生理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生理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是:A. 心理活动与生理过程的关系B. 心理疾病的治疗C. 心理活动的测量方法D. 心理现象的哲学基础答案:A2. 神经递质的主要功能是:A. 传递神经冲动B. 调节体温C. 维持血压稳定D. 控制肌肉收缩答案:A3. 以下哪个大脑结构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A. 大脑皮层B. 丘脑C. 杏仁核D. 小脑答案:C4. 以下哪个激素与应激反应有关?A. 胰岛素C. 甲状腺素D. 性激素答案:B5. 以下哪个是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6. 脑电图(EEG)主要用于研究:A. 睡眠模式B. 脑损伤C. 神经递质的变化D. 脑血流变化答案:A7. 以下哪个是神经递质的分类?A. 兴奋性神经递质B. 抑制性神经递质C. 神经肽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以下哪个激素与记忆形成有关?B. 肾上腺素C. 皮质醇D. 雌激素答案:C9. 以下哪个不是生理心理学研究的范畴?A. 情绪与大脑结构的关系B. 睡眠与认知功能C. 心理疾病与神经递质D. 社会行为与文化背景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生理心理学的分支学科?A. 认知心理学B. 发展心理学C. 社会心理学D. 行为心理学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生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范围。
答案: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心理活动与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它探讨大脑和神经系统如何影响行为、情感和认知过程。
研究范围包括神经递质的作用、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激素对心理状态的影响等。
2. 描述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突触间隙中释放,与接收神经元的受体结合,从而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
神经递质可以是兴奋性的,也可以是抑制性的,它们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至关重要。
2021年自学考试生理心理学复习要点总结新编

评审二级医院实行方案医院评审是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依法执业、医疗质量和安全、技术水平、人才队伍、教学科研、文化建设、医院服务、医德医风、财务管理、医院绩效及其他执业活动进行综合评价。
评审重点是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绩效;核心是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保障医院对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安全、有效,并得以持续改进,推动医院规范、科学发展。
我院自参照二级医院管理以来,通过近年发呈现已经具备申报评审二级医院基本条件,经院办公会研究决定,从即日起正式启动二级医院申评工作。
为此,医院规定全院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按照二级医院评审原则,拟定“强管理、谋发展、创特色、上级别”创立工作目的,完善各项制度建设,统一思想,统一结识、统一行动。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综合实力为办院宗旨,发扬“诚信、敬业、求精、务实”医院精神,团结一心,把各项工作做严、做细、做实。
现结合医院详细状况,制定如下实行方案。
一、指引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环绕医院能力建设,加强环节管理,全院动员,提高各项工作质量,推动学科建设,构建和谐医院,全面达到二级医院评审原则。
通过二级医院创立与达标,进一步完善医院科学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医院整体实力,增进医院迅速发展。
二、目的任务1、全面规范医院管理,统筹协调推动学科建设,建立一支医德医风好、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职工队伍和合理人才梯队,医院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进入同级医院前列,增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力求年终前通过泰州市医院评审委员会对我院二级医院评审。
三、组织保证1、申评工作实行重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职能部门及各科室各负其责工作责任制。
2、医院成立申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申评二级医院工作领导、组织及指挥工作,做好申评过程中协调运作工作。
3、申评办公室在医院申评二级医院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申评二级医院详细工作,制定全院申评实行方案、各阶段工作安排和工作规定,督促指引、检查考核申评工作,收集整顿、汇总分析各类资料信息,作好上下反馈,完毕申评所需各种有关资料。
自考生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生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B. 心理疾病的治疗C. 心理测量方法D. 社会心理学现象2. 下列哪项不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区?A. 视觉区B. 听觉区C. 运动区D. 嗅觉区3. 神经递质的主要作用是:A. 传递神经冲动B. 抑制神经冲动C. 调节神经冲动D. 以上都是4. 以下哪个激素与应激反应有关?A. 胰岛素B. 肾上腺素C. 甲状腺素D. 性激素5. 以下哪个不是睡眠的阶段?A. 浅睡眠B. 深睡眠C. 快速眼动睡眠D. 无梦睡眠6. 神经可塑性是指:A. 神经细胞的再生能力B. 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C. 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D. 神经细胞的死亡7. 以下哪个是大脑的边缘系统?A. 丘脑B. 脑干C. 海马体D. 小脑8. 以下哪个是学习记忆的关键神经递质?A. 多巴胺B. 乙酰胆碱C. 谷氨酸D. 血清素9. 情绪调节与以下哪个脑区有关?A. 前额叶B. 脑干C. 小脑D. 脑桥10. 以下哪个不是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脑电图B.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C. 心理测量D. 行为观察答案:1-5 A D B B D 6-10 B C C A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生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和联系。
答: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包括大脑结构、神经递质、激素等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相比,生理心理学更侧重于生物学机制,而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可能更侧重于行为、认知、情感等方面。
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都致力于理解人类的心理现象,只是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
2. 描述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答: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它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
当一个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会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下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实现神经信号的传递。
2021年秋季《生理学》全国自考考题含解析

2021年秋季《生理学》全国自考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组成粗肌丝的蛋白质是______。
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原肌球蛋白D.肌钙蛋白2、机体内液体称体液,成人的体液占体重的______。
A.20%B.40%C.60%D.80%3、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______。
A.延髓B.脑桥C.丘脑D.下丘脑4、人体最重要的消化液是______。
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5、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都属于______。
A.突触前抑制B.突触后抑制C.去极化抑制D.正反馈抑制6、下列物质中,胃排空速度最快的是______。
A.糖类B.蛋白质类C.脂类D.混合食物7、凝血因子II在肝内合成依赖于______。
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ED.维生素K8、经过多次信息往返不断增强受控部分原先活动的程度,使机体某功能活动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这称为______。
A.正反馈B.负反馈C.反射D.反应9、皮质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A.生成尿液和分泌肾素B.尿液的浓缩和稀释C.血量和血压的维持D.酸碱平衡的调节10、由于影响因素多而复杂,目前的生理学研究中仍有很大难度的是______。
A.分子水平B.细胞水平C.器官水平D.整体水平11、凸透镜适用于______。
A.近视眼视远物B.远视眼视近物C.散光眼D.青光眼12、神经纤维的阈电位是指引起______。
A.Na+通道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B.Na+通道开始关闭的临界膜电位C.Ca2+通道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D.Ca2+通道开始关闭的临界膜电位13、在体循环中,血压下降最为显著的部位是______。
A.大动脉B.微动脉C.毛细血管D.静脉14、正常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平均约为______。
A.100ml/minB.125ml/minC.250ml/minD.1L/min15、安静时,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
A.脑B.内脏C.骨骼肌D.皮肤16、心交感神经兴奋后,可引起的变化是______。
2021年自学考试之医学类生理学重点复习6

2021年自学考试之医学类生理学重点复习6
①排便习惯和粪便性质的改变:排便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形或稀便,粪便带血、脓或粘液,一刻发生便秘。
②腹部不适,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不适或腹胀感,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发生肠梗阻则为腹痛加重。
③腹部肿块。
④肠梗阻症状。
⑤全身症状,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晚期还可出现肝肿大、黄疸、浮肿、腹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恶液质等。
早期诊断要点:直系亲属中有直肠癌病史;有癌症史或肠道有癌前病变;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具有以下五项中的两项以上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
主要辅助检查: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及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B超和CT扫描或MRI;CEA值约60%患者高于正常;直肠粘液T-抗原试验或大便隐血试验可作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
综合治疗原则: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包罗结肠癌根治性手术: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癌的根治切除术;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化学药物治疗;化学预防等。
2021自学考试医学类生理学复习资料6

2021自学考试医学类生理学复习资料61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兴奋示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完成的,要经历电-化学-电的变化过程。
当运动神经的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引起接头前膜电压门控式钙通道开放,Ca2+从细胞外顺电-化学梯度内流,Ca2+使轴浆中的囊泡向接头阡陌移动,与接头前膜融合进而破裂,囊泡中储存的Ach以量子释放的形式倾囊释放,Ach通过接头间隙与接头后膜(终板膜)上的N2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终板膜上Na+、K+通道开放,允许Na+、K+通过,但以Na+内流为主,因而引起终板膜的去极化,称为终板电位,当终板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时,肌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过大量开放,Na+大量快速内流,爆发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通过局部电流传遍整个肌膜,引起骨骼肌细胞的兴奋。
释放到接头间隙中Ach很快被存在于接头间隙和终板膜上的胆碱酯酶分解为胆碱和乙酸,而失去作用,以包管一次神经冲动仅引起肌细胞兴奋一次。
12、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①单向性传导;②时间延搁;③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13、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藕联:骨骼肌细胞兴奋肌膜产生的电变化导致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的过程。
起关键作用的物质是Ca2+。
关键结构式三联管。
14、两条相邻Z线间的节段称肌小节,它包罗一个位于中间部位的暗带和其两侧各1/2的明带。
肌小节是肌细胞收缩的基本功能单位。
当肌细胞收缩变短时,暗带的长度不变,而明带变短、H区变窄,暗带中粗细肌丝重叠部分增加,相邻的Z线互相挨近,肌小节缩短。
细肌丝由三种蛋白质分子组成,别离称肌动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
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称收缩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称调节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自考《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六
(△为填空题、□为选择题、◎名词解释、☆为问答题、★重点题)
第六章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记忆痕迹理论的主要不雅点,用什么实验证明。
60-70年代间形成的记忆理论,将人脑内的记忆过程大体分为两类,即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前者的脑机制为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响振荡;后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
这就是盛行20多年的记忆痕迹理论。
◎逆行性遗忘症:病人对早年发生过的事情仍保持良好的记忆,而对电休克治疗之前发生的事情却完全遗忘,这种仅对比来事情的选择性遗忘叫……
□△实验:首先训练动物完成主动躲避条件反应或被动躲避条件反应,然后对动物进行电抽搐处理,再检查电抽搐之前,习得行为保持的程度。
改变习得行为训练和电抽搐处理之间的间隔,从数秒钟至数十秒乃至几小时,考察间隔时间不同与短时记忆丧失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随着两者间隔时间的延长,电抽搐对短时记忆的干扰作用明显变弱,间隔1小时以上则电抽搐已不影响记忆。
这种结果成为记忆痕迹理论最初的有力证据。
它说明短时记忆很不不变,易受电抽搐的干扰,经过1小时以后,记忆已经巩固,不再受电抽搐的影响,此时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
1小时的时间是短时记忆痕迹转变为长时记忆痕迹的必需时间。
△反响回路1小时以上的连续振荡一起回路的化学变化,形成不变的长时记忆痕迹,就不再受电休克的影响。
长时记忆的脑形态学基础
△☆传统记忆痕迹的最后一个不雅点,即长时记忆痕迹是突触或细胞的变化。
虽然记忆痕迹理论形成时,人们对突触化学传递的知识还很少,但按照当代积累的科学知识,我们可以把这一论断归结为3方面含义:突触前的变化包罗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等环节;突触后变化包罗受体密度、受体活性、离子通道蛋白和细胞内信使的变化;形态结构变化包罗突触的增多或增大。
他们对比了生活环境、学习能力和脑结构变化的关系。
这一研究足以说明脑形态结构与功能均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学习记忆能力与脑结构变化有必然关系,但并不能精确说明长时记忆痕迹究竟与哪几项脑结构或突触变化有关。
考试大整理海马的记忆功能
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这条环路是30年代就认识到的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称为帕帕兹环。
海马结构与情绪体验有关,近些年发现,内侧嗅回与海马结构之间存在着三突触回路,它与记忆功能有关。
☆三突触回路具有什么特性,证据及通过什么实验证明?
3突触回路是海马齿状回内嗅区与海马之间的联系,具有特殊的机能特性,成为支持长时记忆机制的证据。
长时程增强(LTP)现象,即电刺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的穿通回路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录出细胞外的诱发反应。
如果电刺激由约100个电脉冲组成,在1-10秒内给出,则齿状回诱发性细胞外电活动在5-25分钟之后增强了2.5倍,说明电刺激穿通回路引起齿状回神经元突触后兴奋电位的LTP,因而这些神经元单位发放的频率增加。
后来他们又报道,海马齿状回神经元突触电活动的LTP现象可持续数月的时间。
他们认为,由短暂电刺激穿通回路所引起的三突触神经回路持续性变化,可能是记忆的重要基础。
△◎□柯萨科夫氏记忆障碍
1887年俄国精神病学家柯萨可夫,将长期酗酒而造成的记忆障碍特点归结为:遗忘加
虚构。
慢性酒精中毒者最初出现轻微的顺行性遗忘,即对刚刚发生的事不能形成新的记忆;随后又出现逆行性遗忘,即对病前近期发生的事情选择性遗忘,对早年的事情仍保持良好记忆。
既不能形成新的记忆,又丧失了对某些往事的记忆,并且对本身记忆力的这种严重变化又缺乏自知之明,面对别人提问时,竟不自觉编造谎言以虚构内容填补记忆空白。
★☆顺行性遗忘症、那部分受损引起顺行性遗忘症,特点
切除了大脑两半球的内侧颞叶和海马。
术后该人智力测验成绩正常;对手术前的近事的远事记忆良好;衣着整洁,能与人扳谈,虽然说话的语调平淡,但词汇的使用、句子的表达和发音都很正确;对别人的话,甚至笑话都能正确理解。
病人智能正常,也没有知觉障碍,最突出的问题是难以形成新的长时记忆。
对他来说,每天的每件事都与过去无关。
海马和内侧颞叶损伤形成顺行性遗忘症
△□记忆形态的多样性
正常人的记忆,既有寄存和存贮信息的功能,又有回忆或提取信息的功能。
海马损伤的病人只能回忆和提取信息,不能形成新的长时记忆;此外一些脑外伤的病人,在伤后的一段时间里,可以形成新的记忆,却不能回忆起伤前的近事。
这些都说明,记忆可以分离为不同系统。
这种双重分离现象能最可靠地证明,寄存或存贮信息的过程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是两个不的记忆功能系统。
这在认知神经心理学中称为双分离技术。
双分离技术和双重任务法是多重记忆系统研究的重要途径。
请被试看一封信,并告诉他看完后要详细讲出信中的内容。
在被试看信的同时,室内放音乐。
当被试讲述完信的内容时,顺便问他对听到的音乐有何看法。
这时,这个人实际上完成了双重记忆任务。
一个主要任务是理解和记忆信的内容,另一个次要任务是记住听到了什么音乐。
这种实验称为双重任务法。
在双重任务的记忆研究中,次要任务大多数都不事先告诉被试。
采用双分离技术和双重任务实验方案,在脑损伤病人和正常人中发现多种形态的记忆系统。
一大类记忆是可以用口头或笔头表达的,与之对应的是难以言传的非表述性记忆。
当你向别人讲述昨天参加的伴侣婚礼时,你脑海里会浮现出婚礼的一幕幕情景,这就是情景性或情节性表述记忆;假如你帮忙同学补数学课,这是一种语义性表述记忆。
非描述记忆有更多的表示形态,包罗程序性记忆、习惯性记忆、间接性事物的联想记忆和内隐性记忆等。
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使一个孤立的动作变成连续的、协调的、自动化的运动旋律,这就是非表达性程序记忆。
非表述记忆是内隐性记忆,指本人并未觉得已经记住的事,经过测查可证明在脑内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