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名家名篇
楼因诗名,诗因楼美,四大名楼,四首千古绝唱,人人必知必背
楼因诗名,诗因楼美,四大名楼,四首千古绝唱,人人必知必背遍观能够流芳千古的古代建筑,无不伴随着骚人墨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华夏大地上著名的“四大名楼”,曾有多少诗人登临吟咏,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篇!那么是诗人成就了建筑,还是建筑成全了诗人呢?首先因为有了建筑,才有了诗人的传世名篇,反过来,正因为这些传世名篇的流传,才令这些建筑的名声大震。
所以,二者应该是相得益彰吧。
但是,建筑可以毁坏,诗作却能够永传。
中华四大名楼多遭战火焚毁过,中华文化却从未断绝,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所以,继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历史使命,是每个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
楼因诗名,诗因楼美,四大名楼,四首千古绝唱,人人必知必背。
岳阳楼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可以说是除范仲淹《岳阳楼记》之外最有影响力的岳阳楼作品。
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
岳阳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
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能够成为闻名天下的名楼,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首诗。
此诗是作者还乡途中逗留武昌时所作。
作者登临黄鹤楼,遥望汴州感到家乡越来越近,思乡之情也因之更切,所以提笔写成了这首满怀乡愁的诗作。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古诗]四大名楼的古诗介绍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古诗]四大名楼的古诗介绍四大名楼的古诗——四大名楼即指,中国四大名楼:山东蓬莱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
其地理位置优越,人文景观丰富,建筑古朴壮观,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走进去,顿时神清气爽,让人叹为观止。
1四大明楼简介四大名楼是一种泛称,特指山东蓬莱阁、江南三大名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
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北方鹳雀楼(因王之涣《登鹳雀楼》而闻名),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蓬莱阁(因苏轼的《海市诗》及传奇神话《八仙过海》闻名遐迩)、越王楼(因杜甫《越王楼歌》而闻名天下)。
【蓬莱阁】蓬莱阁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6年(公元1061年),作为备选之一,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蓬莱阁矗立于丹崖山巅,云海簇拥浪山轻托,海山美景层出不穷。
整个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由蓬莱阁、天后宫、龙五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六大单体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
因为蓬莱阁的神奇景象和宏伟规模,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阁内文人墨宝、楹联石刻,不胜枚举。
蓬莱阁现已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山东半岛,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寻求“蓬莱仙境”,后人就把这座丹崖山唤作蓬莱。
恍如仙境丹崖山立在海边,临海的一面是陡峭的绝壁,山岩纹理是暗红色,故有此名。
【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汉的蛇山矶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黄鹤楼历经沧桑,屡毁屡建,不绝于世,可考证的就达30余次之多。
黄鹤楼最后的一次被毁是清末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八月,因汉阳门外董家坡居民房屋起火,风大火猛,殃及城楼,很快将这千古名楼化为灰烬,仅存数千斤宝盖铜楼鼎一架。
中国十大文化名楼:古诗里的亭台楼阁美哉!
中国十大文化名楼:古诗里的亭台楼阁美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楼,以其奇巧精美的建筑艺术渗透着中华民族建筑的精髓见证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沧桑。
中国十大名楼各得历史风韵,各有千秋之势,琼楼玉宇,丹柱碧瓦,画栋飞檐,美哉!壮哉!诗楼相映,流传千古快跟着诗人的脚步来一场文化之旅吧!1、“天下绝景”黄鹤楼《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千古佳作朗朗上口,连诗仙李白都佩服不已,加上有着仙人乘鹤西去的传说,更是成就了黄鹤楼的地位。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海拔高度61.7米的蛇山顶,它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
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
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似黄鹤腾飞。
楼的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雄伟壮观。
2、“岳阳天下楼”岳阳楼《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
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
其独特的盔顶结构,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设计技能。
因岳阳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
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岳阳楼记》(节选)宋·范仲淹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跟着诗词去打卡,15首古诗词中的“楼”,风光无限值得一游
跟着诗词去打卡,15首古诗词中的“楼”,风光无限值得一游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作为休闲娱乐的主要形式。
与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同,更多的人开始追求品质旅游。
“求新、求知、求乐”是热爱旅游的人们的共同心理,我国大力扶持和发展的文化旅游得到广泛关注,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领域的建设。
收获人文知识、拓展自身视野、缓解工作压力、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文化旅游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
本文收集15首有关“楼”的古诗词,跟着诗词去打卡,体会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登楼远眺满目山河,无限风光值得一游!01 黄鹤楼《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
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02 鄂州南楼《鄂州南楼》(宋)范成大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鄂州南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黄鹤山。
03 月波楼《月波楼》(宋)郑獬古壕凿出明月背,楼角飞来兔影中。
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
溪藏画舫青纹接,人住荷花碧玉丛。
谁把金鱼破清暑,晚云深处待归风。
月波楼:旧址在湖北省东部、长江北岸的黄冈市西。
04 岳阳楼《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国家5A级景区。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05 芙蓉楼《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中国古建筑著作
《鲁班经》 鲁班经》
《鲁班经》,是以宁波天一阁所藏的明中叶(约成化、弘治间、1465——1505年) 鲁班经》
的《鲁班营造正式》为底本改编而成的流传至今的一部民间木工行业的专用书。国家文物局 藏万历本,稍晚根据万历本翻刻了崇祯本,在北京图书馆及南京图书馆藏,嗣后的翻刻本, 以木版或石印本,流传于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诸省,源远流长,达五、六半年之久。本书内 容包括:当时民间房舍施工步骤;当时施工工具;定位技术的水平方法,记录了常用建筑类 型和常用尺度,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项目,如仑、厩、木质农具、推车及风箱等,比较详 细记录了当时民间日常生活用具和家具的形式、构造和尺度,并包括了当时社会阶级斗争和 社会意识形态在建筑领域的反映,是研究民间建筑传统木工技术发展(特别是南方)的珍贵 资料,并且有重大的史料价值。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宋人李诫字明仲著,完成于十一世纪最后一年,于公元1103年、 营造法式》
1145年两次刊行全国,明代曾收入《永乐大典》,清代又曾收入《四库全书》,但流传极少, 几乎被遗忘。到公元1919年和1925年据手抄本(即丁本和陶本)两次影印后,才引起国内外 学者之重视,研究工作随即开始。这部三十六卷巨著是我国现存古代科学著作中最早、最完 备的一部建筑学著作,其内容分为:制度、工限、料例、图样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 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互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 作等十三个工种,分别详实论述。所谓制度包含着建筑及结构设计规范,施工方法、工序和 砖瓦、琉璃等建筑材料制造方法,工限是劳动定额,料例是材料定额及灰浆、颜料、琉璃釉 料配合成分,图样式制度的形象说明。它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我 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今人梁思成教授遗稿——《营造法式注释》一书已出版。在 其基础上,陈明达先生又著新成果《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一书,它将对以后研究者产生影 响。
国内十大因文人诗词而闻名天下的著名景点
国内十大因文人诗词而闻名天下的著名景点文化是有温度的,像流淌在血液里的记忆,时间愈久,就愈觉温暖人心,它是一张无形的网,也是无论我们走多远都逃脱不去的精神故乡。
中国人是尤其注重文化与历史的,追根溯源,人不忘本,是我们独特的时间观。
当我们登楼望山,想起千百年前的风流人物,应该也会油然而生“宇宙无穷,沧海一粟”的感慨吧。
而当那些文人墨客,于某一个地点缘事抒情,伴随着穿越千古的诗词名篇,抒怀之地也名闻天下,成为后人追怀仰止的著名景点。
一、江西南昌·滕王阁《滕王阁序》唐·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之才,在此序此诗中显露无疑,王勃名列“初唐四杰”之首,若不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其他三人根本无法与之并列。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而正是王勃的诗文才让其流芳后世。
二、江苏苏州·寒山寺《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生卒年不详,而这首诗里的夜半钟声传颂千年,这本是一座佛寺,却因为张继的诗而增添了诗意的美感,也成了苏州必游景点之一,寺有张继诗石刻碑文,俨然是张继的纪念馆。
三、江苏南京·秦淮河《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从诗中可知,秦淮的繁华富庶自古有之,而此诗一出,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也成就了南京独特的文化符号,“秦淮”这个名字也成了温柔富贵乡的代名词,后世再加上秦淮八艳等渲染,更让秦淮河成了人间天堂。
夜游秦淮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朱自清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光看名字都很美。
四、江苏南京·乌衣巷《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建筑名家名篇
中国建筑名家名篇
1. 杨致远: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技馆等。
2. 梁思成:中国著名建筑师,主要作品有北京天坛和长城的保护修缮工作。
3. 许振国:中国著名建筑师,主要作品有北京鸟巢、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
4. 茅以升:中国现代建筑大师,主要作品有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庆门、卢沟桥的石狮等。
5. 建筑师团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最大的建筑设计研究机构,主要项目包括北京水立方、上海中心大厦等。
6. 陈东升:中国建筑师,主要作品有北京首都机场、香港国际机场等。
7. 曾志权:中国现代建筑师,主要作品有深圳国际机场、武汉大学图书馆等。
8. 王澍:中国建筑师,主要作品有浙江油坊坞千岛湖酒店、嵊州拗村村民委员会建筑等。
9. 周雨佳:中国青年建筑师,主要作品有连云港博物馆、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等。
10. 沈骏:中国建筑师,主要作品有南京奥体中心、成都博览城等。
历代名家绘画作品《阿房宫》
历代名家绘画作品《阿房宫》
仇英阿房宫
吴钰孙阿房宫图
周俊元癸卯(1903年)作阿房宫图
袁江阿房宫图
汤哲明壬辰(2012年)作阿房宫图
邢凤英阿房宫赋
王鸿逵 1965年作阿房宫图
陆抑非 1938年作阿房宫图
黄秋园阿房宫图
赵伯驹(传)阿房宫图
孙文勃阿房胜揽
佚名阿房宫
刘松岩阿房宫图
高剑父火烧阿房宫
袁江庚子(1480)年作阿房雪霁图
唐启阿房宫图
孙公望阿房宫图
佚名阿房宫图
周宝彝阿房宫图
陈麐祥阿房宫图
秀琳女史(清)阿房宫赋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
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咸阳市东南15公里处,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
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西安市长安区纪阳寨,南至西安市未央区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西安市未央区车张村、后围寨一带,总面积15平方公里。
1956年,阿房宫被陕西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阿房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属于世界奇迹。
古代著名建筑师
古代著名建筑师1.有巢氏——中国第一名建筑师与他的“原始屋”2.姬旦、弥牟——中国第一对都城规划师与建造师搭档3.鲁班——中国民间匠师(建筑师)的总代表4.赢政、蒙恬——中央集权国家建筑文化的开创者5.萧何、杨城延、刘彻——西汉建筑风格的奠基者6.曹操、拓跋(元)宏、穆亮、李冲——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造)者7.綦母怀文、郭安兴——中国佛塔建造技术的先驱者8.刘伶、陶渊明——魏晋文人对建筑的影响9.宇文恺——中国第一次“文艺复兴”的建筑师10.阎立德、梁孝仁——唐代“豪劲”风格的兴起及其衰落11.王维、白居易——唐代文人以及民间匠师的建筑功绩12.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与北宋汴京13.王禹偁、苏轼、苏舜钦——北宋文人建筑师和民间匠师14.喻皓、李诫——宋代两位杰出的建筑理论家15.辽代无名匠人存世的著名建筑16.朱熹、张浩、贺承珍——新“三国”(南宋、金、西夏)建筑师的创造17.刘秉忠、郭守敬、也墨迭儿——生态城市元大都的规划师和建筑师18.阿尼哥、张留孙、阿老丁——元代“跨文化”建筑的缔造者19.朱棣、蒯祥、吴中、阮安——明都城和宫殿的建造师20.三罗喇嘛、班丹藏布、郭瑾——明代“御敕”宗教建筑21.卢溶、计成、张涟——明代民宅和私家园林的设计师22.梁九、雷发达(样式雷)——为清廷服务的职业建筑师23.李渔、戈裕良、姚承祖、黎巨川——清代的民间建筑师与园林师1.有巢氏——中国第一名建筑师与他的“原始屋”知识链接人类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房屋议论一“中国为什么没有金字塔”及木、石之争2.姬旦、弥牟——中国第一对都城规划师与建造师搭档知识链接西方第一位官方建筑师——伊姆霍特普3.鲁班——中国民间匠师(建筑师)的总代表知识链接西方建筑师始祖——代达罗斯4.赢政、蒙恬——中央集权国家建筑文化的开创者知识链接路易十四的“太阳王”宫殿5.萧何、杨城延、刘彻——西汉建筑风格的奠基者知识链接罗马帝国的公共建筑哈德良别墅6.曹操、拓跋(元)宏、穆亮、李冲——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造)者知识链接君土坦丁堡的规划与建设7.綦母怀文,郭安兴——中国佛塔建造技术的先驱者知识链接哈吉亚·索菲亚的建造8.刘伶,陶渊明——魏晋文人对建筑的影响知识链接自然主义思想议论二中国有没有文艺复兴?9.字文恺——中国第一次“文艺复兴”的建筑师知识链接伊斯兰的建筑文化——清真寺10.阎立德、梁孝仁——唐代“豪劲”风格的兴起及其衰落知识链接卡洛林王朝的基督教堂11.王维、白居易——唐代文人以及民间匠师的建筑功绩知识链接西方田园诗人与建筑12.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与北宋汴京知识链接11世纪的威尼斯13.王禹偁、苏轼、苏舜钦——北宋文人建筑师和民间匠师知识链接建筑的“意境”14.喻皓、李诫——宋代两位杰出的建筑理论家知识链接西方的建筑理论家15.辽代无名匠人存世的著名建筑知识链接欧洲“罗马风”时期的“游牧”匠师16.朱熹、张浩、贺承珍——新“三国”(南宋、金、西夏)建筑师的创造知识链接哥特式建筑与职业建筑师的出现17.刘秉忠、郭守敬,也黑迭儿一生态城市元大都的规划师和建筑师知识链接西方生态城市——尼德兰18.阿尼哥、张留孙,阿老丁——元代,跨文化”建筑的缔造者知识链接世界各地的塔(楼)功能19.朱棣、蒯祥,吴中、阮安一明都城和宫殿的建造师知识链接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表现20.三罗喇嘛,班丹藏布,郭瑾——明代“御敕”宗教建筑的建造者知识链接中西宗教建筑的社会功能21.卢溶,计成,张涟——明代民宅和私家园林的设计师知识链接欧洲人的造园思想议论三中国有没有第三、第四次文艺复兴?23.梁九、雷发达(样式雷)——为清廷服务的职业建筑师知识链接伦敦“玻璃宫”23.李渔,戈裕良、姚承祖、黎巨川——清代的民间建筑师与园林师知识链接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城市与住宅。
喻学才教授的建筑文化研究
喻学才教授的建筑文化研究张祖群【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4页(P24-27)【作者】张祖群【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正文语种】中文一、甘于坐冷板凳为历代名匠立传、为名建筑建身份证(一)基本由来《中国历代名匠志》和《中国历代名建筑志》这两部建筑文化研究专著,系《华中建筑》高介华先生主编之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33部中的两种。
喻学才教授为此前后耗费了整整20年时间。
他说,最初动议是在1996年,高介华先生在岳麓山开全国建筑文化研讨会时提出的。
这个动议得到了包括喻学才在内的多位中老年学者和青年学者的响应。
喻学才教授就是从那时起就开始构思体例,做专题阅读准备的。
两部书出版时间也刚好10年一本,名匠志出版于2006年,名建筑志出版于2016年。
作为年轻一辈,本人资历尚浅,学识浅陋,本没有资格来评点喻学才教授的这两本煌煌大作。
我自2006年与喻学才教授结识以来,两人虽有年岁差别,但是十余年的交往既是极佳的师生(喻师-我生)关系,也是很好的朋友关系。
基于喻前辈对后学的奖掖、提携,我认真拜读了《中国历代名匠志》和《中国历代名建筑志》。
仅仅将自己学习拜读的浅显体会,梳理出来,便于学界更好认识两本大作以及喻学才教授的学术思想。
当我们今天翻阅两书的后记(按照古代的著述习惯,序是写在书后的,这后记也就是喻教授著作的自序)不禁十分感慨他的“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句空”的选择。
在1996年到2016年这20年间,喻教授作为一个来自大别山区的农家子弟,却能在物欲横流、价值多元、诱惑多多的时代背景下,镇定自若,安安静静地做这种吃力不讨好,费劲不来钱的学问。
这种老一辈学人的扎实精神委实不易。
因为那段时间他还有儿子要养,学生要教,规划要做,社会活动要参加。
这一百七八十万字的长篇大著,真不知道他是如何挤出来的时间。
其次,我们感慨的是,他几乎以个人之力(名匠志完全是以个人之力,名建筑志主体工作也主要是他,后来邀请了他的同事贾鸿雁教授、张维亚教授以及龚伶俐博士参加担任有关研究工作)来做成了这种叫很多人望而咋舌的研究工作,做成了这种既研究“鸡蛋”(著名建筑),也研究“母鸡”(历代工匠)的“笨”学问,大学问。
介绍湖南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通用5篇)
介绍湖南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通用5篇)介绍湖南岳阳楼的范文篇1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20xx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开始被成为岳阳楼。
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岳阳楼的历史最为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好好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千余篇名篇佳作以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是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挥到了顶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出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苏东坡发起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四是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历史文物,现在大家所见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全楼没有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巧。
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
横匾上“岳阳楼”三个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
大家请看,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则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接为整体。
岳阳楼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
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
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
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称,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庄重、和谐。
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成就。
建筑学家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建筑学家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21年第48期荷尔德林的诗——《人,诗意地栖居》,经由海德格尔哲学的阐发,凝练为“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充满浪漫色彩,令人神往。
多年后,有人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他就是院士吴良镛,我国著名建筑学家、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清华大学教授。
自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以来.2011年度最高奖首次表彰了身为建筑师的吴良镛。
就连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也曾说过:“不管到哪个国家,提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1922年,吴良镛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普通家庭。
他自幼喜爱文学、美术,兴趣广泛,读书刻苦勤奋。
1937年南京沦陷前,吴良镛随兄长匆匆离开南京,先后到武汉、重庆求学。
“刚刚交完大学入学考试最后一科的考卷,就听到防空警报响起,日本人的战机突然来袭。
”吴良镛回忆起1940年7月在重庆合川参加高考时的情景说,“当时我们赶紧躲到防空洞里,一时间地动山摇,火光冲天,瓦砾碎片、灰土不断在身边落下来,当我们从防空洞出来时,发现大街小巷狼藉一片,合川的大半座城都被大火吞噬。
”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民族血泪,促使吴良镛在内心树立了“谋万人居”的伟大理想。
他怀着“从事建筑行业、重新修整惨遭蹂躏的城乡”的心愿,走进了中央大学建筑系。
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天安门广场、长安街扩建规划,从参与新中国十大建筑设计到北京图书馆新馆营造,从“人居环境科学”创始到“城乡发展规划”研究,吴良镛以七十余载韶华,践行着他的承诺。
他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首都乃至祖国飞速前进的缩影。
吴良镛在80多岁时依然坚持每天全天上班。
他习惯凌晨4点起床,工作兩个多小时,再眯一会儿,然后带上夫人备好的午餐出发去上班。
为了携带方便,他特意做了一个小拉杆箱,把书放在里面。
在清华园中,人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道风景:一位满头银丝、白白胖胖的老者,拉着个小书箱,款款行走在马路上。
中国建筑名家名篇
中国建筑名家名篇
(原创版)
目录
1.中国建筑的历史背景与特点
2.中国建筑的名家及其代表作品
3.中国建筑的经典名篇
正文
中国建筑的历史背景与特点
中国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其发展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建筑就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对称和均衡,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精湛,形成了丰富的建筑类型和独特的审美风格。
中国建筑的名家及其代表作品
在中国建筑史上,有许多名家留下了宝贵的建筑遗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古代建筑大师蒯祥。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北京故宫、颐和园等,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和审美观念的独特。
除了蒯祥,还有许多其他建筑名家,如梁思成、林徽因等,他们为我国建筑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我国现代建筑学的开创者,他们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建筑,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保护和修缮方案。
中国建筑的经典名篇
在中国建筑史上,有许多经典名篇对建筑技艺和理论进行了阐述。
其中,《营造法式》和《园冶》是两部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典籍。
《营造法式》是北宋时期李诫所著,详细记载了当时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装饰等方面的知识,对后世建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园冶》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造园家陈元靓所著,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论瑰宝。
总之,中国建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艺。
建筑名家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建筑遗产,而经典名篇则为我们研究中国建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关于建筑的文言文
关于建筑的文言文1. 中国古代建筑的文言文列举五句,分别出自《阿房宫赋》、《周礼》、《泰山梁甫行》、《晋书·谢安传》、《周官·考工记》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赋体文章。
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2、唯王建国,辨正方位。
——《周礼》十三经中的,一开始开宗明义提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
即建立国家、安定人民,体察国家四方的国境,辨正方向,是古代帝王首先讲究的要务。
3、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曹植《泰山梁甫行》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
他在《泰山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4、又于土山营墅,楼馆竹林甚盛。
——《晋书·谢安传》这句话的意思是:又在土山上营造别墅,楼馆宏伟,林竹茂盛。
5、匠人建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周官·考工记》《考工记》出于《周礼》,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
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2. 中国古代建筑的文言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名家名胜古迹著名文章
名家名胜古迹著名文章
项王故里,简称“项里”。
它坐落在废黄河堤下,相传项羽是出身在梧桐巷,所以,项王故里又称“梧桐巷”。
整个祠院是仿汉建筑,古朴肃穆,显得十分的安然。
院落共分四径,是个典型的中国式建筑。
每一径都有名人留下的墨宝。
末代皇帝的弟弟溥杰题写的“威震江东立一代兴亡自有光辉标史册,歌传亥下定千秋功罪莫将成败论英雄”的对联,让项羽这位中国历史上因“失败”而流传史册的英雄顿时耸立在眼前,越发勾起我们对他的追思。
走进英风阁,中间竖有一尊铁鼎,重达8吨。
鼎上铭文十六行六十四字,记述了项羽不朽的历史功绩,古朴壮观,气势雄伟。
祠院的右墙,刻有司马迁的《项羽本纪》,全文9000多字,密密麻麻,娟
秀而又工整,苍劲而又豪放。
祠院的左墙都是刻写历代名家对项羽的评价,每一首诗都流淌着对这位年轻将军的敬仰之情。
庭院中央的四块绿地,分别栽有两棵橡树和槐树,显然是想让来此后人去瞻仰和怀念这位英雄,
今天的我,多么想跨上项羽最喜爱的乌骓马继续沿着历史的隧道,重访梧桐巷,重访咸阳城,重访乌江浦,从此来领略西楚霸王的风采!我多想重骑乌骓马,肩负着时代的重任,披荆展棘,乘风而上,以此来品味今朝的艳丽的光辉!。
古代12篇描述亭台楼阁的千古名篇诗文,上至曹魏下至南宋,欣赏吧
古代12篇描述亭台楼阁的千古名篇诗文,上至曹魏下至南宋,欣赏吧古韵国学1/《铜雀台赋》/曹植《铜雀台赋》是三国魏时期曹植(193-232)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境内)铜雀台落成时所作,为汉赋中的经典作品,文辞华美,想象丰富。
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击败袁绍及其三子,并北征乌桓,平定北方。
于是在邺建都,于漳河畔大兴土木修建铜雀台,高10丈,分3台,各相距60步远,中间各架飞桥相连。
铜雀台建成后,曹操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又命自己的几个儿子登台作赋。
其中曹植下笔成章,做出这部作品。
曹操读后大为赞赏,封其为平原侯,并勉励说:“吾昔为顿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当时所行,无愧于今。
今汝已长成,可不勉哉!”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古韵国学2/《兰亭集序》/王羲之《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优美流畅,疏朗简净,韵味深长,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
又因为书法精彩,后世称“天下第一行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名家名篇
在中国建筑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名家,他们为中国建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将围绕着[中国建筑名家名篇]这个主题展开,一步一步回答。
中国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绵延了几千年。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建筑名家。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伟大的建筑师叶嘉莹。
叶嘉莹,生于清朝末年的上海,是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早年留学欧洲,在法国巴黎艺术学院学习建筑设计。
1907年,叶嘉莹回国后创立了国内第一所现代学校——南洋公学。
他在设计建筑时,综合运用了西方的技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启了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新篇章。
叶嘉莹的作品所融合的西方技术和东方文化使他的设计独具特色。
他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功能性和美学的结合,致力于创造出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建筑风格。
他设计的建筑采用了现代的技术手段,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玻璃幕墙,同时又汲取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用木材和石材等传统材料来表达中国建筑的独特韵味。
叶嘉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
他在设计故宫博物
院时,借鉴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特点,保持了传统建筑的气势和尊贵感,同时又加入了现代建筑的设计元素,使之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叶嘉莹的建筑作品不仅在外观上富有美感,更在内部的设计上注重功能性。
他设计的建筑,如故宫博物院,都充分考虑了展览空间、通风系统、安全设施等方面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安全且具有艺术感的展示环境。
除了叶嘉莹,还有一位名家不容忽视,那就是贝聿铭。
贝聿铭是一位华裔美国建筑师,他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
他的设计充满了规模宏大、简洁大气的风格,以及独特的现代主义特点。
贝聿铭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座位于北京的建筑以其独特的外观而闻名于世,有着被称为“大鸟蛋”的外观形态。
大剧院采用了先进的结构设计和材料,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
贝聿铭的建筑作品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他在设计中注重绿化和环保,使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他的设计以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为主,创造了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叶嘉莹和贝聿铭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两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名家。
他们的建筑作品不仅融合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东方的传统文化,更在功能性和美学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他们的设计风格独特而又永恒,对于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起来,中国建筑名家的作品是中国建筑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叶嘉莹和贝聿铭的建筑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建筑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建筑师对于美学追求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这些名家的作品将继续影响和启发后人,推动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