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处理器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完整版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完整版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完整版篇一:ARM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第赵成,张克新院姓专学系:名:业:号:电子通信工程系周振宇物联网工程 121309140电子通信工程系XX年3月制实验一 ARM体系结构与编程方法一、实验目的了解ARM9 S3C2410A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的体系结构,熟悉ARM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指令状态、寄存器组及异常中断的概念,掌握ARM指令系统,能在ADS1.2 IDE中进行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二、实验内容1.ADS1.2 IDE的安装、环境配置及工程项目的建立;2.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参考附录A):(1)两个寄存器值相加;(2)LDR、STR指令操作;(3)使用多寄存器传送指令进行数据复制;(4)使用查表法实现程序跳转;(5)使用BX指令切换处理器状态;(6)微处理器工作模式切换;三、预备知识了解ARM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的体系结构及指令体系;熟悉汇编语言及可编程微处理器的程序设计方法。

四、实验设备 1. 硬件环境配置计算机:Intel(R) Pentium(R) 及以上;内存:1GB及以上;实验设备:UP-NETARM2410-S嵌入式开发平台,J-Link V8仿真器; 2. 软件环境配置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ervice Pack 2;集成开发环境:ARM Developer Suite (ADS)1.2。

五、实验分析1.安装的ADS1.2 IDE中包括两个软件组件。

在ADS1.2中建立 ARM Executable Image(ARM可执行映像)类型的工程,工程目标配置为 Debug;接着,还需要对工程进行目标设置、语言设置及链接器设置;最后,配置仿真环境为ARMUL仿真方式。

2.写出ARM汇编语言的最简程序结构,然后在代码段中实现两个寄存器值的加法运算,给出运算部分相应指令的注释。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文库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文库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文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微机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微机硬件结构及其功能;2. 学会分析微机工作原理,了解指令系统及编程方法;3. 掌握微机接口技术,了解常见接口芯片的功能和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微机系统的简单设计和调试;2.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微机编程能力,能够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硬件焊接和电路搭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微机原理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新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具备实际应用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微机硬件结构:介绍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硬件组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教材章节:第一章 微机系统概述内容列举:CPU结构、存储器分类、I/O接口基础等。

2. 指令系统与编程:讲解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寻址方式、程序设计方法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内容列举:基本指令、汇编语言程序结构、循环、分支等编程技巧。

3. 微机接口技术:分析常见接口芯片的原理与应用,如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定时器/计数器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微机接口技术内容列举: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定时器/计数器接口芯片等。

4. 微机系统设计与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行简单的微机系统设计与调试;教材章节:第四章 微机系统设计与实践内容列举:硬件焊接、电路搭建、程序下载与调试等。

8086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8086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8086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8086微机原理实验实验目的:1.深入了解80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和指令系统。

2.掌握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和技巧。

3.熟悉微机系统的输入输出操作原理。

4.掌握8086微机系统的调试方法和程序调试技巧。

实验器材:1.8086微处理器芯片2.Intel 8086学习板3.编程器4.示波器5.实验箱实验步骤:1.熟悉80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和指令系统在开始实验前,首先需要熟悉80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和指令系统。

通过阅读教材和讲义,了解到8086微处理器采用16位结构,具有4个寄存器组,支持16种不同寻址方式的指令。

熟练掌握常用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

2.设计并编制简单的汇编程序在熟悉80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和指令系统后,我们开始设计并编制简单的汇编程序。

本实验中,我们编写了一个简单的汇编程序,用于实现两个数的加法操作,并将结果存储在内存中。

程序中使用了mov指令将操作数送入寄存器,add指令将它们相加,再用mov指令将结果存储到内存中。

程序流程图如下所示:a. 将第一个数送入累加器A中。

b. 将第二个数送入寄存器B中。

c. 执行add指令,将A和B相加,结果保存在A中。

d. 将结果存储到内存中。

e. 程序结束。

3.调试程序并进行测试在完成汇编程序的编写后,我们需要使用调试器对程序进行调试,并进行测试。

首先,将程序加载到学习板上进行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使用示波器观察各个信号的波形,以确定程序的正确性。

通过逐步单步执行程序并观察寄存器和标志位的变化,我们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

接下来,我们使用输入设备输入两个数,并观察输出结果是否正确。

测试结果表明程序正确实现了两个数的加法操作。

4.总结体会和改进建议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80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和指令系统,掌握了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和技巧,熟悉了微机系统的输入输出操作原理,以及掌握了8086微机系统的调试方法和程序调试技巧。

实验六 PWM蜂鸣器

实验六 PWM蜂鸣器

实验五PWM蜂鸣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Exynos 4412处理器与PWM蜂鸣器的电路原理。

2、掌握linux驱动对Exynos 4412 GPIO控制产生PWM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友善之臂4412开发板、学生自带笔记本、USB转串口线、电源、网线。

三、实验地点及时间地点:A2-303a时间:教学周第十周四、实验内容:1、在ARM开发板上面,在驱动程序中利用linux定义的GPD0_0口编写对应管脚中断控制程序,内核定时器及键盘扫描程序,并进行测试验证所学内容。

2、在ARM开发板上面,使用上面驱动程序,编写应用程序完成控制蜂鸣器发声并改变声音频率,进行测试验证。

五、实验原理:1、PWM原理脉波宽度调制(PWM)就是利用微处理器的IO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PWM从处理器到控制系统信号都是数字信号,无需进行转换,让信号保持为数位形式可将杂讯影响降到最小。

2、GPIO端口原理申请分配GPIO:if(gpio_request(BUZZER_PMW_GPIO, DEVICE_NAME)),通过查看该port保存的记录标志是否为NULL来判断。

gpio_desc[ARCH_NR_GPIOS]数值记录了每个io pin的情况.配置GPIO用途:s3c_gpio_cfgpin(BUZZER_PMW_GPIO, S3C_GPIO_OUTPUT);输出output电平/读取input电平-- gpio基本使用:比如输出一个高电平:gpio_set_value(BUZZER_PMW_GPIO, 0);或者是得到输入的值:gpio_get_value(BUZZER_PMW_GPIO)PWM设置:pwm_request(BUZZER_PWM_ID, DEVICE_NAME);//申请PWM设备pwm_config(pwm4buzzer, period_ns / 2, period_ns)//设置PWM高电平时间及周期pwm_free(struct pwm_device *pwm); //pwm_free - free a PWM devicepwm_enable(struct pwm_device *pwm); // pwm_enable - start a PWM output toggling pwm_disable(struct pwm_device *pwm);// pwm_disable - stop a PWM output toggling 3、PWM蜂鸣器原理图从上述原理图可以清楚地看出,通过改变XpwmTOUT0输出高低电平,使三极管导通关断,进而控制蜂鸣器发出一定频率的声音。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微处理器实验报告 (11)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微处理器实验报告 (11)
if(Row)
Col |= 0x40; //显示第二行时DDRAM地址从40H开始
Col |= 0x80; //拼为DDRAM地址设置命令
LCD1602CmdWrite(Col); //发送DDRAM地址
while( *Str )
LCD1602DataWrite(*Str++); //连续发送每个字符的ASCII码
LCD1602_EN=1;
LCD1602_DATA=cmdByte; //发送命令字节
LCD1602_EN=0;
}
//*****************************LCD1602写数据函数*********************
void LCD1602DataWrite(uint8 DataByte)
//*****************************电子钟时间调整函数********************
void RTClockAdj()
{
if(++RTClock.Second< 60 ) return;
RTClock.Second=0;
if(++RTClock.Minute< 60 ) return;
{
TH0=(65536-45*1024)>>8; //设置50ms定时初值(对应晶振11.0592MHz)
TL0=(65536-45*1024)&0xFF;
if(++Timer50ms< 20 ) return;
Timer50ms=0; //已满1s,Timer50ms清0
RTClockAdj(); //时间调整
void Delay(uint16 ms)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并掌握几种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深入理解这些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提高我们在电子电路实验中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用于观测电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

2、函数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各种类型的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3、数字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

三、实验原理(一)示波器的工作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显示电信号波形的仪器。

它通过将输入的电信号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偏转,并在水平方向上按照一定的时间基准进行扫描,从而在屏幕上形成信号的波形图像。

示波器的主要参数包括垂直灵敏度、水平扫描速度、触发方式等。

(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波形的电子仪器。

它通常基于集成芯片或数字合成技术,通过控制电路来产生所需的信号波形,并可以调节信号的频率、幅度、占空比等参数。

(三)数字万用表的工作原理数字万用表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将输入的电学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内部的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和显示。

它可以测量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流、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多种电学参数。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示波器的使用1、连接示波器:将示波器的探头分别连接到信号源和地。

2、调节垂直灵敏度: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选择合适的垂直灵敏度挡位,以使信号能够在屏幕上清晰显示。

3、调节水平扫描速度:根据信号的频率,选择合适的水平扫描速度挡位,以使信号的一个周期能够在屏幕上完整显示。

4、触发设置:选择合适的触发源和触发方式,以稳定显示信号波形。

5、观察并记录信号波形:观察输入信号的波形,记录其幅度、周期等参数。

(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连接函数信号发生器: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或其他测量仪器。

2、选择信号类型:通过面板上的按键选择所需的信号类型,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最新8255实验报告

最新8255实验报告

最新8255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熟悉并掌握Intel 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的功能及其编程方法。

通过实验,学习如何利用8255A实现并行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并了解其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

实验设备与器件:1. 微机实验箱及接口电路板2. Intel 8255A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3. 8位微处理器(如8086)4. 示波器、逻辑笔等测试工具实验原理:Intel 8255A是一种3态可编程并行输入/输出接口芯片,具有三个8位并行I/O端口:端口A、端口B和端口C。

端口A和端口B可用于输入输出,端口C分为两个4位端口C1和C2,可分别进行输入输出操作。

8255A通过控制字寄存器(控制字1和控制字2)来设置工作模式和端口方向。

实验步骤:1. 初始化8255A:通过编程设置控制字寄存器,定义端口A、B的工作模式(例如,端口A为输入,端口B为输出)和端口C的配置(C1和C2的输入输出模式)。

2. 编写程序代码,实现端口A的数据读取和端口B的数据输出。

3. 使用示波器检测端口C的输入输出信号,验证其功能。

4. 通过改变控制字寄存器的设置,观察并记录端口工作模式变化后的行为。

实验结果:1. 端口A成功读取了外部输入的二进制数据,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2. 端口B按照程序设定输出了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LED灯或其他指示设备得到了验证。

3. 端口C1和C2在不同的控制字设置下,能够正确地执行输入输出操作,信号波形通过示波器得到了确认。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对Intel 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进行了编程和操作,实现了并行数据的输入输出。

实验结果表明,8255A在并行接口通信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适用于需要高速并行数据传输的场合。

单片机实验报告范文

单片机实验报告范文

单片机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单片机在各个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器材及原理1.实验器材:STC89C52单片机、电源、晶振、按键、LED灯、蜂鸣器等。

2.实验原理:单片机是一种微处理器,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功能。

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可以控制各种外围设备,实现不同的功能。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一:点亮LED灯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编写程序,点亮LED灯。

2.实验二:按键控制LED灯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将按键和LED灯与单片机相连。

(3)编写程序,实现按下按键控制LED灯亮灭。

3.实验三:数码管显示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将数码管与单片机相连。

(3)编写程序,将数字输出到数码管上显示。

4.实验四:定时器应用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编写程序,实现定时器功能。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一:点亮LED灯LED灯成功点亮,证明单片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正常。

2.实验二:按键控制LED灯按下按键后,LED灯亮起,松开按键后,LED灯熄灭。

按键控制LED 灯的效果良好,说明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功能正常。

3.实验三:数码管显示数码管成功显示数字,说明单片机能够实现数字输出功能。

通过程序设计,可以实现数码管显示不同的数字。

4.实验四:定时器应用定时器正常运行,能够实现精确的定时功能。

通过调节定时器的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定时功能。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掌握单片机的编程技巧,我们能够实现各种复杂的功能,如控制LED灯、按键控制、数码管显示等。

这些技能对于日常生活和工程设计都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如电路连接错误、程序编写错误等。

电子科技大学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一

电子科技大学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一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名称ARM汇编基础实验任课教师 XXX 实验教师 XXX姓名黑XX学号2012XXXXXXXXX 实验地点 XXXXXXX 分组号 X组时间 XXXX年 X月X日XX:XX~XX:XX一、实验目的1.掌握ARM汇编指令。

2.学习掌握C与汇编混合编程基础。

3.熟练使用ARM调试工具RVDS进行调试操作。

二、实验内容1.熟悉ARM汇编。

2.用ARM汇编实现1+2+...+N。

3.C调用汇编实验(实现字符串拷贝功能)。

4.汇编调用C实验。

5.ARM汇编实现冒泡算法(选做)三、实验步骤1)用ARM汇编实现1+2+….n的运算。

在sum.s文件中,添加如下代码:SUN_L1ADD R0,R1BVS SUM_ENDCMP R1,R2BHS SUM_ENDADD R1,#1B SUN_L12)理解C和汇编,并用汇编程序实现字符串拷贝,并在C程序中调用该汇编程序。

在汇编文件testfile1. s中添加两行汇编代码,实现:拷贝源字符串的一个字节到R2中,将拷贝的字节复制到目标空间。

关键代码如下:strcopy;------------------------------------------;用汇编实现字符串拷贝LDRB R2,[R1],#1 ;R1对应源字符串首地址,利用寄存器间接寻址读取字符到R2STRB R2,[R0],#1 ;R0对应目的字符串首地址,利用寄存器间接寻址保存字符CMP R2,#0BNE strcopyMOV PC,LR;------------------------------------------END ;文件结束3)在汇编中调用C函数。

在汇编文件testfile2.s中相应位置添加汇编代码,通过调用c函数g()实现1+2+3+glovb1,结果存在R8中。

关键代码如下:STR LR,[SP,#-4]!MOVS R0,#1MOVS R1,#2MOVS R2,#3LDR R4,=glovb1LDR R3,[R4] ;传递参数BL gMOV R8,R0ADD sp,sp,#4LDR pc,[sp],#4中,通过伪指令EQU,定义N的值。

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原码,反码,补码等的习题应用

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原码,反码,补码等的习题应用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实验名称:原码,反码,补码等的习题应用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实验时间 2018年3月日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习题课掌握原码补码反码移码的概念以及应用。

【实验要求】认真完成本章实验习题。

【实验具体内容】完成关于原码,补码和反码的习题。

【实验开始】一、选择题(如果为计算题,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1、一个四位二进制补码的表示范围是(B)A、0~15B、-8~7C、-7~7D、-7~82、十进制数-48 用补码表示为(B)A、10110000B、11010000C、11110000D、110011113、如果X 为负数,由[x]补求[-x]补是将(D)A、[x]补各值保持不变B、[x]补符号位变反,其他各位不变C、[x]补除符号位外,各位变反,末位加1D、[x]补连同符号位一起各位变反,末位加14、机器数80H 所表示的真值是-128,则该机器数为(C)形式的表示。

A、原码B、反码C、补码D、移码5、在浮点数中,阶码、尾数的表示格式是(A)。

A、阶码定点整数,尾数定点小数B、阶码定点整数,尾数定点整数C、阶码定点小数,尾数定点整数D、阶码定点小数,尾数定点小数6、已知[x]补=10110111,[y]补=01001010,则[ x–y ]补的结果是(A)。

A、溢出B、01101010C、01001010D、110010107、某机字长8位,含一位数符,采用原码表示,则定点小数所能表示的非零最小正数为(D)A、2-9B、2-8C、-1D、2-78、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C)A、[10010101]原B、[10010101]反C、[10010101]补D、[10010101]29、8位补码表示的定点整数的范围是(B)A、-128~+128B、-128~+127C、-127~+128D、-127~+12710、已知X 的补码为10110100,Y 的补码为01101010,则X-Y 的补码为(C)A、01101010B、01001010C、11001010D、溢出11、将-33 以单符号位补码形式存入8 位寄存器中,寄存器中的内容为(B)A、DFHB、A1HC、5FHD、DEH12、在机器数的三种表示形式中,符号位可以和数值位一起参加运算的是(D)A、原码B、补码C、反码D、反码、补码13、“溢出”一般是指计算机在运算过程是产生的(C)。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书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书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书20 13– 20 14第1学期院系:电子通信工程系姓名:蒋瑾专业:通信工程学号:101307313指导老师:赵成实验一 认识嵌入式开发平台一、实验目的认识UP-NETARM2410-S 嵌入式开发平台,了解使用的ARM9 S3C2410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了解相应外围电路及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从而了解嵌入式系统的作用及其实现的功能。

二、实验内容观察嵌入式开发平台,认识板载的核心微处理器、存储芯片、电源电路部分、显示屏、键盘、网络接口、RS232接口、RS485接口、ADC 部分、DAC 部分、IrDA 部分、SD 卡接口、PCMCIA 卡接口、笔记本电脑硬盘接口部分、CF 卡接口、IC 卡接口、PS/2键盘鼠标接口、音频接口、USB 接口以及JTAG 调试接口等内容,了解相应电路及接口的电路原理。

三、预备知识了解常用的接口芯片及计算机外围设备;熟悉模拟及数字电路设计。

四、实验设备 1. 硬件环境配置计算机:Intel(R) Pentium(R) 及以上 内存:1GB 及以上实验设备:UP-NETARM2410-S 嵌入式开发平台 2. 软件环境配置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ervice Pack 2 虚拟机:VMware WorkStation 7Linux 系统: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4 (2.6.9-5.EL)五、实验步骤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S3C2410核心资源LCD 驱动音频电路PS/2鼠标键盘接口小键盘IC 卡插口CF 卡插口IDE 硬盘接口PCMCIA 、SD 卡插口168Pin 扩展槽电源部分RS232/485接口USBJTAG 网络接口ADC/DAC IrDA 红外实验二安装VMWARE7.0虚拟机环境一、实验目的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建立,学会Windows系统环境与Linux系统环境共享资源的基本方法。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并掌握几种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等,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提高我们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用于观察电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

2、函数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3、数字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

三、实验原理1、示波器工作原理示波器通过在水平方向上显示时间和在垂直方向上显示电压,将电信号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

其内部包含垂直放大器、水平扫描电路和显示装置等部分。

2、函数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函数信号发生器基于集成电路和数字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来产生所需的各种信号。

3、数字万用表工作原理数字万用表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将被测电学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内部的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和显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示波器的使用(1)连接示波器和测试电路,将探头分别连接到信号源和地。

(2)打开示波器电源,调整亮度、聚焦等旋钮,使屏幕显示清晰。

(3)选择合适的垂直和水平挡位,观察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4)测量信号的频率和周期,通过读取示波器上的刻度进行计算。

2、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或其他测试设备。

(2)打开电源,设置信号类型(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频率、幅度等参数。

(3)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参数是否符合设置要求。

3、数字万用表的使用(1)选择合适的测量挡位,如电压挡、电流挡、电阻挡等。

(2)将表笔正确连接到被测电路的两端,注意正负极性。

(3)读取显示屏上的测量值,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示波器测量数据正弦波信号:频率为_____Hz,幅度为_____V。

方波信号:频率为_____Hz,占空比为_____%。

三角波信号:频率为_____Hz,幅度为_____V。

通过对示波器测量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信号的特性和参数,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51单片机实验报告

51单片机实验报告

51单片机实验报告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控制领域的微型处理器。

本文将介绍我所进行的两个基础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

实验一——点亮LED灯实验目的:了解51单片机的基本接口和编程方法;学会使用单片机的开发工具和调试器;掌握51单片机控制LED灯的方法。

实验内容:将LED灯连接至51单片机的P1.0引脚,并进行控制。

编写程序,使得LED灯能稳定地点亮。

实验原理:单片机可通过其IO口控制外部设备,使用高低电平来控制LED灯的开关。

P1.0是51单片机的一个输出端口,可通过赋予其电平状态从而控制LED的点灯与熄灭。

当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时,LED灯会点亮,否则会熄灭。

实验结果:经过编写程序和调试后,成功实现了LED灯的点亮和熄灭。

按下按键即可改变LED的状态。

实验二——数码管计数器实验目的:了解51单片机的数字口和中断响应机制;掌握编写定时器中断程序的方法;学会使用键盘进行输入和外接数码管进行输出。

实验内容:通过对8位数码管控制台的编程,实现对数字的控制,使用定时器中断实现计数器功能,加深对51单片机中断响应机制的理解。

实验原理:单片机中断请求源包括外部中断源、定时器/计数器中断源以及串口中断源。

本次实验使用定时器中断,可实现一定时间间隔内数字的加减;使用键盘进行输入,采用P3口中断请求源实现按键响应,输出则通过数码管接口外设实现。

实验结果:通过定时器计数器、中断响应和数码管接口外设,成功实现一组数字的计数。

按下按键即可进行数字的加减,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结语:本文所述实验为51单片机的基础操作,相信可以为读者提供实用的参考和帮助,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方法。

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报告3篇

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报告3篇

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报告第一篇:计算机体系结构概述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计算机的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总线等。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优化计算机的性能,提升计算机的能力。

计算机体系结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指令集体系结构和微体系结构。

其中,指令集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指令集合,它们是应用程序的编程接口;而微体系结构是指通过硬件实现指令集合中的指令,在底层支持指令集合的操作。

指令集体系结构和微体系结构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指令集体系结构会影响微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实现。

目前,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单处理器体系结构、多处理器体系结构和分布式计算体系结构。

其中,单处理器体系结构是指所有的指令和数据都存放在同一台计算机中,这种体系结构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管理,但是主频存在瓶颈,无法很好地发掘多核的性能优势;多处理器体系结构是指多个计算机共享同一块物理内存,因此可以方便地实现负载均衡和任务协作,但是存在通信延迟和数据一致性问题;分布式计算体系结构则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多个计算机连接成一个网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共享计算资源,但是通信成本和数据安全问题需要考虑。

总之,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优化计算机性能,提升计算机能力。

第二篇:计算机指令集体系结构计算机指令集体系结构,简称ISA(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是指计算机能够识别和执行的指令集合。

ISA是计算机指令的编程接口,定义了一组指令和地址模式,以及寄存器和内存的组织方式,它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协同工作的关键接口之一。

ISA可以分为两类:精简指令集体系结构(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和复杂指令集体系结构(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并掌握几种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提高我们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用于观察电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

2、函数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3、数字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

三、实验原理1、示波器工作原理示波器通过在垂直方向上显示电信号的电压变化,在水平方向上显示时间,从而形成电信号的波形图像。

其核心部件包括垂直放大器、水平扫描发生器和显示屏幕。

2、函数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函数信号发生器基于集成电路和数字技术,通过内部的振荡器和波形生成电路,产生各种预定的信号波形,并可以调节频率、幅度、占空比等参数。

3、数字万用表工作原理数字万用表采用数字测量技术,将被测电学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内部的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和显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示波器的使用(1)打开示波器电源,预热一段时间。

(2)调节“辉度”、“聚焦”等旋钮,使屏幕上显示清晰的光点。

(3)将探头连接到校准信号输出端,调节“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旋钮,使校准信号位于屏幕中央。

(4)选择合适的垂直灵敏度和水平扫描速度,观察校准信号的波形,测量其幅度和周期,并与标称值进行比较。

2、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打开函数信号发生器电源,选择正弦波输出。

(2)调节频率调节旋钮,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用示波器观察并测量其频率。

(3)调节幅度调节旋钮,改变输出信号的幅度,用示波器和数字万用表测量其峰峰值和有效值。

3、数字万用表的使用(1)选择合适的测量功能和量程,如测量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阻等。

(2)将表笔正确连接到被测电路的两端,读取测量值。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示波器测量数据校准信号:幅度标称值为5V,实测值为48V;周期标称值为1ms,实测值为 098ms。

ARM实验报告综合实验

ARM实验报告综合实验

ARM实验报告综合实验摘要:ARM微处理器已经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ARM实验板的详细学习,深入理解和掌握ARM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完成基本的指令执行、数据传输和I/O操作等功能。

通过实验,掌握ARM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实现方法,同时提升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ARM微处理器、实验平台、指令执行、数据传输、I/O操作、汇编语言1.引言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微处理器是一种精简指令集(RISC)的微处理器架构,以其高性能、低功耗和广泛应用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ARM实验板的学习和研究,深入理解ARM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实验目的2.1理解ARM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2.2掌握ARM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实现方法;2.3学习搭建实验平台,完成指令执行、数据传输和I/O操作等功能;2.4提升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实验内容3.1搭建实验平台3.2学习ARM汇编语言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ARM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寄存器等特点,了解ARM微处理器的指令集和指令执行方式。

3.3编写实验程序根据实验指导书中的要求,编写实验程序,包括基本的指令执行、数据传输和I/O操作等功能实现。

3.4调试和测试经过编写程序后,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程序能够正确执行,并达到预期的功能。

4.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搭建了ARM实验平台,并且实现了基本的指令执行、数据传输和I/O操作等功能。

通过对ARM汇编语言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其基本语法和实现方法。

5.结论本实验通过对ARM实验板的学习和研究,深入理解了ARM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和编写实验程序,进一步掌握了ARM 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实现方法。

通过调试和测试,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和功能实现。

通过本实验,提升了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微处理器与应用实验报告

微处理器与应用实验报告
MOV 40H,#90H
MOV 41H,#78H
MOV 42H,#56H
MOV R0,30H
MOV R1,40H
MOV A,R0
ADD A,R1
DA A
MOV 50H,A
MOV R0,31H
MOV R1,41H
MOV A,R0
ADDC A,R1
DA A
MOV 51H,A
MOV R0,32H
MOV R1,42H
14、根据已给程序分别编辑汇编程序和C51程序;
15、编辑完成以后对程序进行编译,生成目标代码;
16、运行、调试目标代码和进行结果检查;
17、根据要求分别编写汇编程序和C51程序实现两个16位无符号数的比较;
18、编译,生成目标代码,分别采用单步和宏单步运行程序,观察有关单元中的内容的变化;
19、修改内存单元中的内容在观察存储单元内容的变化;
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实验日志四
实验题目:
分支和循环程序设计
实验目的:
1、掌握分支程序编写方法
2、掌握循环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学习程序调试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实验要求:
5、阅读、运行并调试已给的分支和循环程序;
6、模仿已给程序分别汇编程序和C51程序实现两个16位无符号数的比较的程序;
实验主要步骤:
13、启动计算机,进入Keil C51的集成开发环境;
3、根据要求编辑程序;
4、编辑完成以后对程序进行编译,生成目标代码;
5、编译,生成目标代码,分别采用单步和宏单步运行程序,观察有关单元中的内容的变化;
实验结果:
汇编程序:
ORG 0000H
AJMP START
ORG 0100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处理器实验报告
摘要:
本文旨在介绍微处理器实验及其结果,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与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分析以及实验结论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能够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微处理器操作。

1. 引言
微处理器是现代计算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负责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操作微处理器,深入了解其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同时,我们也将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微处理器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控制任务。

2.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
- 了解微处理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掌握微处理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 理解不同指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 实现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控制任务。

3. 实验器材与方法
3.1 实验器材:
- 微处理器实验箱
- 示波器
- PC机
3.2 实验方法:
首先,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给出的实验电路图,按照电路图连接
实验器材。

然后,将微处理器与PC机通过串口或者并口连接起来。

接下来,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给出的指令,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并将
其烧录到微处理器中。

最后,通过操作微处理器,观察实验结果并
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4. 实验过程
4.1 硬件连接:
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箱和示波器,保证电路
的正常工作。

4.2 软件编程:
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指令,使用相应的软件工具或编程语言编
写程序代码,并将其烧录到微处理器中。

4.3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操作微处理器进行各种指令的执行,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相关数据。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一些简单的微处理器操作,
并观察到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些常见的指令,如加法指令、乘法指令和逻辑指令等,并实现了一些简单的计
算和控制任务。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了微处理器的运行速度以及实
验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微处理器在执行指令时的速
度非常快,能够实时处理大量的数据,并及时给出相应的计算结果。

此外,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常见的错误操作或者使用不当
会导致处理器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因此,在使用微处理器进行实
际应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6.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刻
的理解。

我们学会了使用微处理器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控制任务,并了解到微处理器在现代计算机中的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
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微处理器,并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总之,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微处理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
学会了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

微处理器作为现代计算机的核心组成
部分,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
作用。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定
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