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新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新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1.2实验课题:研究杠杆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器材和药品:铁架台杠杆尺钩码实验设想: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过程:1.认识器材。

2.组装设置。

3.变换支点位置进行试验。

现象观察:省力的情况有一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

实验结论: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省力。

反之费力。

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和支点到阻力点相等,不省力也不费力。

1.3实验课题:天平的使用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和药品:天平砝码实验设想:天平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实验过程:1.认识天平的组成部分。

2.学习用天平称量。

现象观察:1.天平由底座、托盘架、托盘、标称、平衡螺母、分度盘、游码组成。

2.称物体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实验结论:天平可以用来称量物体的重量。

1.4实验课题:研究轮轴作用实验目标:认识轮轴是一种省力的机械。

实验器材和药品:简单机械试验盒钩码实验设想:定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1.组装一个轮轴。

2.在轮上用力,轴上挂重物。

在轴上用力,轮上挂重物。

现象观察:在轴上挂重物测力计读数小,反之则大。

实验结论:轮上用力省力,轴上费力。

1.5实验课题: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实验目标:知道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

实验器材和药品:简单机械试验盒钩码测力计实验设想: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实验过程:1.组装定滑轮。

在滑轮上挂物体。

在另一端用测力计提起重物,读出测力计的读数。

2.组装动滑轮。

在滑轮上挂物体。

在另一端用测力计提起重物,读出测力计的读数。

3.把两次的读数进行对比。

现象观察:用定滑轮提起重物的读数大。

用动滑轮提起重物的读数小。

实验结论: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通用10篇)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通过实例初步知道能量的含义,能根据已有分类标准判别生活中的不同物品具有哪些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能量世界的纷繁复杂,初步体验“能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知识1、知道任何物体运动或“工作”需要消耗能量,能量可以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能量可以储存。

2、认识能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知道机械能、热能、化学能以及声、光、热、电、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不同的能量表现形式的物体图片(山坡上的岩石、运动的汽车、熔炉里的钢、煤和苹果)、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最好是图文并茂的)。

2、上发条的小闹钟、玩具唧筒。

学生准备:气球、皮球、弹簧、一次性注射器、橡皮筋(每个小组准备的材料可以不完全一样)。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二、活动“蓄势待发”的能量1、学生看第1张图片。

2、提问:从这张图上你获得了什么信息?3、学生回答问题,认识到岩石蕴藏着能量。

4、教师出示实物(上了发条的小闹钟、压缩了空气的玩具唧筒)并演示。

5、过渡:想知道有什么感受吗?让我们动手适一适吧!6、学生动手实验,抓住“蓄势待发”谈体会,感受能量的存在及储存。

7、小结:举高的石块、收缩的发条、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

三、活动各种各样的能量1、教师讲述:介绍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一次介绍“动能”、“热能”、“化学能”;第二次将以前学过的“声、光、电、磁等形式的能”一次性补充、纳入进来。

2、在生活中找具有相同形式能量的物品。

(1)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具有这种形式的能量?把自己找到的能量填入圆圈内。

(2)教师补充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对学生活动做出评价。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教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风能和水能》

教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风能和水能》
教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风能和水能》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学期

课题
风能和水能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风能和水能和太阳能一样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
2.举例说出生活中利用风能和水能的实例。
1.交流人们是怎样利用风能和水能的
出示图片(风筝、水车、风车、水力发电)
讨论人们应用水能和风能的实例
2.制作风轮或水轮,研究怎么让他们转得更快
学习制作水轮和风轮的方法
3.探究如何提高风轮和水轮的转速
进行一个小比赛,如何让水轮转得更快,最大限度发挥水能的力量呢?
4.水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视频和讲解,了解水能和风能是如何转化成电能的过程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方案如何让轮子转的更快,从而更有效地利用风能或水能。
【科学态度】
通过制作活动体验水能和风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具有探究能量间相互转换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初步认识到可再生资源的特点,意识到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知道风能和水能和太阳能一样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
三、教学难点:基于所学知识制定方案如何让轮子转的更快,从而更有效地利用风能或水能。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3分钟
一、聚焦话题Biblioteka 体会风和流水的力量1.观看视频:感受大自然力量
2.体会风和流水的力量
思考这些力量来自哪里,能否把他们转化为新的资源?

PEP新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整体备课-教案

PEP新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整体备课-教案

PEP新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整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科学知识,如风能、光能等;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教学内容:1. 风的形成和利用;2. 太阳光的利用;3. 水资源与水的利用;4. 地球运动与地理环境。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引发学生对于风的兴趣,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

2. 探究:进行风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风的力量,并观察风对物体的影响。

3. 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风能的形成和利用。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风车制作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自制作并观察风能的转化过程。

5. 引导: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太阳光的利用和水资源的利用。

6. 总结: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

7. 拓展:通过展示地球运动和地理环境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地球运动的探究和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8. 评价: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写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2. 实践活动中所需的材料,如纸张、风车制作材料等;3. 地球运动和地理环境的图片和视频资源。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写作的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下节课的备课和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延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进度,可以选择适应的延伸活动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八、教学实施效果关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教学实施效果。

以上是《PEP新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整体备课-教案》的内容概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杭州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3杭州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3杭州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并掌握各种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会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3. 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树立科学精神。

2. 认识科学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社会和环保事务。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物学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的分类3.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4. 生物的适应和进化第二单元物理学1. 力的作用2. 运动和能量3. 声和光4. 电和磁第三单元化学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 化学反应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4. 溶液和浓度第四单元地球科学1. 地球的结构和地质年代2. 天气和气候3. 地球上的资源4. 人类和环境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利用实验、观察、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实验、讨论等。

2. 终结性评价:定期进行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测试,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自我认知。

五、教学计划(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六、教学资源1. 教材:2023杭州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2. 实验器材: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地球科学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

3. 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复习六年级上册科学的知识点。

2.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复习掌握六年级上册科学的重要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进行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和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科学知识(20分钟)1. 复习六年级上册各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生物、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2. 提醒学生复习和整理各个单元的笔记和习题。

二、科学实验(30分钟)1. 布置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探究光的传播、测量物体温度、制作发电机等。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帮助他们分析实验结果。

三、解决问题(15分钟)1. 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如为什么人会流汗、为什么闪电会打雷等。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提出假设来解答问题。

3. 分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学生回答问题并给出解释。

四、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对学生参与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3. 预告下节课的内容和要求。

板书设计: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掌握六年级上册科学的重要知识点。

2.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复习掌握六年级上册科学的重要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进行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1单元 2专题探究: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1单元 2专题探究: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1单元 2专题探究: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一. 教材分析《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专题探究是“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学会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他们对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地认识食物的营养价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探究食物的营养成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知道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2.学会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3.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合作、交流、创新等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学会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食物的营养价值,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能力。

3.案例分析: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食物样品,用于展示和实验。

2.准备营养表,用于学生和分析。

3.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的食物,引导学生关注食物的营养价值。

提问:“你们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通过课件展示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提供的食物样品,记录每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各自的发现。

六年级上册科学《各种各样的能源》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科学《各种各样的能源》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科学《各种各样的能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 1 课《各种各样的能源》二、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目标:了解能源的分类和各种能源的特点。

2.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不同能源的优缺点。

3. 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能源的关注和节约能源的意识。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能源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了解能源的分类和各种能源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探究不同能源的优缺点。

五、教学准备能源图片、视频资料、实验器材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电灯、电视、汽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需要什么才能工作,从而引出能源的概念。

2. 能源的分类教师讲解能源的分类,包括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能源的特点。

3. 探究不同能源的优缺点学生分组讨论不同能源的优缺点,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化石燃料等,教师引导学生从能源的获取、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4. 能源的利用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能源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以及能源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5. 节约能源意识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能源,如关灯、关水龙头、使用节能产品等,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能源的重要性和节约能源的意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能源使用情况,并提出节约能源的建议。

七、教学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八、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能源的使用,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和了解六年级上册科学的相关知识点,掌握科学实验的基础方法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促使学生积极探求真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六年级上册科学的相关知识点,掌握科学实验的基础方法和技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1. 单元一:生物多样性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介绍、不同生物种类的特征和生物分类方法。

学习活动:观察不同生物的特征,通过实际案例和图片进行分类,并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

2. 单元二:营养与食物教学内容:食物的营养成分的概念介绍,食物的分类和作用,以及儿童营养的重要性。

学习活动: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习食物的分类和作用,并讨论儿童营养的重要性。

3. 单元三:健康与饮食教学内容: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学习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并研究不同食物对健康的影响。

学习活动:通过实验和讨论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学习合理饮食的原则,并研究不同食物对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 单元四:物体与能源教学内容:学习物体与能源的关系,了解不同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

学习活动: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习物体与能源的关系,了解不同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并讨论可持续利用能源的重要性。

5. 单元五:生物与环境教学内容: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方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活动: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材、课件、实验器材和模型等。

2.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课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8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8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8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8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

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基本情况分析六年级共有教学班x个,学生xxx多人。

我教四个教学班。

他们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32课,分四个单元。

1、工具和机械的知识,包括1———8课,使学生知道,怎么样使用工具,杠杆、轮轴、斜面、滑轮等机械的认识及作用的研究。

2、形状与结构知识,包括1———8课,让学生知道怎样建筐架、建高塔、找拱形。

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3、能量知识,包括电和磁的知识。

认识电磁铁及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4、生物的’多样性。

包括1———8课,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等。

三、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通过使用工具,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教育学生用联系、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1、学生会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

2、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教育学生用变化,运动,联系的眼光去认识事物。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一、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的科学。

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

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

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小学六年级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10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10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10篇《电磁铁》教案篇一背景分析:《电磁铁》是新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二课,是一节经典的实验课,教材编排十分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和良好的情感态度的形成。

本节课的目的: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善于发现、大胆猜测、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使学生认识到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的观察,是发现科学原理的前提。

从而对科学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主要内容有: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懂得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设计并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数有关系。

本节课意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良好情感态度及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电磁铁”在学生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身边可以找到许多实例。

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身边的哪些电器应用了电磁铁了解的非常不够,因为学生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电磁铁。

而学生要想真正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就要先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然后再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

六年级的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就以在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下,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制作电磁铁、自主去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去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

《电磁铁》教案篇二班级:五年级课题:玩转电磁铁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电能产生磁,并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让学生从观察、体会中得出猜想,在操作实验中,归纳总结出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与线圈匝数、串联电池节数等因素有关。

体会控制变量和对比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养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重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材料电池、大铁钉、漆包线、大头针、多媒体步骤过程概述基本结论学习策略情景导入创设氛围,激趣引入师: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经典动画片,请大家欣赏。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是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工具和技术的特点、用途以及制作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工具的分类和使用、简单机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子电路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各种工具和设备,对工具和设备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工具和技术的原理及制作过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来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各种工具和技术的特点、用途及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各种工具和技术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工具和技术的原理、制作方法及应用。

2.演示法:展示工具和设备的制作和操作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简单的工具和设备。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工具和设备,如螺丝刀、钳子、电动机、电子元件等。

2.准备制作工具和设备的材料,如木板、电线、电池等。

3.制作PPT,展示工具和技术的图片、原理和制作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工具和设备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工具和设备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工作的?2.呈现(10分钟)讲解工具和设备的分类、特点、用途及制作方法。

重点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电子电路的组成。

3.操练(10分钟)分组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简单的工具和设备。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点评,总结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新教材】新版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新教材】新版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湘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同步全册教案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1.1阳光下的植物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1.3保持生态平衡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1.4制作生态瓶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2.1雾和云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2.2雨和雪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2.3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3.2热能转换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3.3电能转换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3.4电磁转换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4.1地月系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4.2太阳系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4.3灿烂星空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4.4宇宙畅想曲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5.1桥梁招标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5.2桥梁投标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5.3建造桥梁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6.1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6.2手电筒的发明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6.3我的发明创意教学设计入 4.归纳整理:提问:同学们,这种变化让你想到了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5.回顾:水的三态变化,它们之间是如何变化的?引起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完成学习任务一。

6.小结:水的液态、气态和固态在温度改变的条件下能够相互变化,温度是影响水的三种状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6分钟探究自然界的水循环1.谈话:水的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的变化形成了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也是这样循环的吗?2.出示图片(蒸发现象)提问:地球表面的水会蒸发出水蒸气,水蒸气会去向何处呢?小结:蒸发出的水蒸气遇冷会凝成小水滴飘浮在空气中,低空处是雾,高空中是云。

3.出示图片(雾和云)提问:云层中的小水滴又会去向何处?小结:云层中的小水滴遇冷凝结,越聚越大越聚越多,形成雨降落下来。

4.归纳,整理:地面上的水会蒸发出水蒸气跑到空中,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成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云,当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大,会形成降水又降落到地面上,而后,地面上的水又会蒸发成水蒸气跑到高空中,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新教材】新版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新教材】新版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新教材】新版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2. 帮助学生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为新版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科学实验与观察: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2. 科学知识点:重点讲解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3.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科学美学:通过欣赏科学的美,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1. 活动导入:通过提问、展示实物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2.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或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等教具进行科学知识点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4.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阅读、实践或探究任务,加深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1. 定期考试: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评估其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3.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估其研究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计划:1. 第一周:科学实验与观察,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2. 第二周:科学知识点,讲解与水、空气等相关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3. 第三周:科学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4. 第四周:科学美学,欣赏科学的美,提高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以上是新版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的大致内容和计划,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具体安排和调整。

希望能帮助到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5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5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5篇)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班情学情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和有些探究活动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课程标准对《科学》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获得一些简单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以及他们学习和运用科学的能力。

使他们受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思想道德教育。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以地球上的物质及变化、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机械与物体的运动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

三、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周围常见的事物及其关系,了解自然界的概况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引导学生获取简单的生理卫生知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的能力,主要包括初步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技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等科学自然观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热爱自然和劳动等科学态度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全册教材分析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学习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过程与方法意识和能力。

根据学生的特点,他们在本册的探究学生中应该更主动一些,应该有更深入的思维参与。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本单元介绍杠杆、轴、滑轮、斜面等常用工具的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新教材】新版川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新教材】新版川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新教材】新版川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材新版川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掌握材所要求的六年级上册科学内容,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1.2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科学的奥秘。

1.3 态度与情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为实践技能的掌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如何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四、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科学基础知识、科学实验、科学探究等方面的内容。

五、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演示、分组讨论、实验观察、小组合作等。

六、教学过程6.1 了解:以“有趣的实验”为例,让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内容,并对实验做出预测。

6.2 掌握:通过独立的实验操作,辅导学生掌握实验技能,逐步探究科学的奥秘。

6.3 运用:在实验操作成功后,引导学生通过总结并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七、总结回顾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回顾,并引导学生将得到的收获与班级同学分享。

八、教学评估将考核学生在实践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根据学生表现对其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九、课程反思根据教学实验的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问题不足,提高下一次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以上是新教材新版川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的基本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刚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六上科学教案模板7篇

六上科学教案模板7篇

六上科学教案模板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学习心得、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方案、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learning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pla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六上科学教案模板7篇教案的适切性还需要考虑到课程标准和教育政策的要求,教案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学年级的要求进行调整,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六上科学教案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课《为什么能看到物体》教学设计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课《为什么能看到物体》教学设计

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1第1课《为什么能看到物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为什么能看到物体”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的第1课。

本课活动是先让学生知道能够自行发光的是光源,接着通过观察暗盒中的物体等探究活动来让学生了解: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本课共由2个活动组成。

活动1“关灯了”,主要是观察、比较在开灯和关灯状态下的教室内物体前后的现象。

活动2“观察暗盒中的物体”是让学生利用暗盒进行观察活动,比较关灯前后暗盒内的光源、物体的不同现象,感受人眼为什么能看得见物体。

二、学情分析学生多数没有经历过处在完全黑暗的暗室,对是否关灯后看不见物体是不能很好地了解的。

生活中他们遇到的黑暗其实不是真正的暗室,或多或少会有外面的光线透进来室内,因此对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不能准确理解。

需要制作一个内部完全黑暗的暗盒,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有四年级简单电路的知识基础,设计和操作方面也有一定能力,因此设计和制作一个自带光源的暗盒不是难事。

三、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光源。

2.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3.通过探究,观察和比较人眼看见物体的条件。

4.注重证据的意识,能对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探究人眼看见物体的条件。

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2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自带光源的暗盒(黑色盒子、黑色卡纸、简单电路、白色小球、剪刀、胶水)、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制作暗盒的材料(黑色盒子、黑色卡纸、简单电路、白色小球、剪刀、胶水)、白色乒乓球、橡皮擦、记录单等。

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设置情境:同学生日会上,彬彬提醒在吹蜡烛之前先找到灯的开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

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 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

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分析: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了解病毒也是生命中的一类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教学重、难点:1、会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用图画和语言描述。

2、对病菌有初步的了解,认识一些种类,知道它们的正、反两方面。

1.水滴里的生物年月日星期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效果分析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

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

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

(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

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

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充介绍。

(3)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假如现在让你用显微镜去观察,你想观察什么?(4)学生自由发言。

2 •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1)组织学生用多媒体认识在空气中、土壤里、动植物的体表、体内都存在微生物。

(2)谈话:看来微生物虽然极小但种类很多,在大自然分布极广,并且还有许多微生物没有被我们所发现。

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像列文虎克一样将自己投入到微生物的研究中。

四、拓展活动用消毒牙签在牙缝里或在菜板上刮一刮,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上划一下,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微生物。

板书设计:水滴里的生物水藻、蓝藻、团藻、金燥钟形虫、草履虫细菌等教学反思:2. 做酸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与同学交流研讨认识细菌、病毒;•能够通过尝试做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知识与技能•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类;•知道病菌的传播途径及一些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要关注与科学和人类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能通过收集资料,与同学交流研讨等方式了解细菌、病毒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鲜奶发酵成酸奶。

难点:病菌的传播途径。

教学准备:做好的酸奶、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粉笔灰等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年月日星期教学过程学习制作酸奶的方法1.谈话:你吃过酸奶吗?知道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吗?2.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测酸奶是怎样做成的。

(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做任何评价;回去观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许会有所发现)3.学生学习动手做酸奶。

(1)介绍做酸奶的方法:①在锅里放入一些鲜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

②消毒保温杯和勺子。

(可用开水烫一烫)③待牛奶冷却到35C—40C的时候,把鲜牛奶倒入自消过毒的保温杯,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仔细搅匀,并盖上盖子。

④保温8 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4、强调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保持在35C —40C左右;二是卫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

布置作业制作酸奶,下次带来和大家一起品尝。

为什么鲜奶会变成酸奶呢?回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下次交流。

第二课时年月日星期教学过程一、组织学生开展酸奶品尝会1.谈话:前几天,我们同学们回家后亲自做了酸奶(板书课题)。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亲自做的酸奶,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酸奶品尝交流会。

要求:在酸奶品尝交流会上,你可以品尝其他同学做的酸奶,了解他是怎么做成的,并且要选出你认为最好喝的酸奶。

2.学生分组进行品尝并交流。

3.全班汇报并交流。

4.质疑问难:在做酸奶和品尝酸奶的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5.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二、认识细菌及酸奶形成的原因1.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确定研究问题: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2.学生针对问题讨论并猜测。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通过网络、书本收集有关细菌的资料。

4.学生进行组内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5.民主评议小组研究情况。

6.教师小结:(1)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2)细菌的繁殖;(3)细菌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7.讨论并交流:你还能举出哪些有用或有害的细菌?三、了解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1.讲述:下面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动物、植物和我们前面所研究过的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知道吗?在微生物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

2.谈话:你听说过“非典”和艾滋病吗?它们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3.学生看教材插图认识形形色色的病毒。

4.提问:你对哪种病毒比较熟悉?不妨向同学介绍介绍。

5.学生交流。

6.教师小结:病毒个头很小,有的病毒,几千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细菌那么大。

病毒单独存在时,不会生长、繁殖,像一个没有生命的非生命体。

然而,一但侵入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就能够生长繁殖,对生物体产生很大的影响。

比如,麻疹病毒等。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有的病毒,几千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杆菌那么大,所以,一般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

6.谈话:你还知道哪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四、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1.提问:病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的呢?2.学生猜测。

3.模拟病菌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的活动:一位同学用沾粉笔灰的手和第二位同学握手,次传递下去,粉笔灰就传给了握过手的同学。

其实有些病菌的传播也是这个道理。

4.讨论:还有什么其他途径会使病菌沾到你的手上?我们应该怎么预防?5.学生交流。

6.谈话:除了皮肤接触以外,还有哪些途径会使病菌侵入人体?7.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病菌传播途径的资料。

板书设计:2、做酸奶细菌病毒病菌教学反思:3. 馒头发霉了年月日星期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工具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能够设计对比实验,研究霉产生的条件。

知识与技能•知道霉是一种微生物,了解其形状、颜色,及其作用和危害;知道霉产生的条件,了解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

会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在科学实验中能克服困难,善始善终。

教学重难点重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难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发霉的馒头、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课时安排2 阶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年月日星期教学过程一、通过图片导入新课1.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3.讨论:关于霉,你最想了解些什么?二、学生观察霉的样子1.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或用文字描述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