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即不能转售产品),如地区封锁或限制贸易等。 各个市场对同种商品需求弹性不同,可以对需求弹性小的市场实
行高价格
结果:利润更高;产量更高 实质:努力占有消费者剩余。
32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一节 垄断
• 垄断厂商的总收益=OAEQc
35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一节 垄断
3 二级价格歧视
对同一消费者的不同购买数量段规定不同价格,部分消费 者剩余被厂商占有。
多用于社会公用事业收费。其产品必须是易于度量和记录
P 并成批出售(如煤气、电力、水、电话通讯等)。 A
P1
B
垄断者有可能达到或接近 P=MC
11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一节 垄断
3)政府的特许,行政垄断。 铁路运输、供电供水部门,政府实行特许经营。
4)自然垄断。 只要单一企业生产所有产品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
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由单一企业垄断市场的社 会成本依然最小,该行业就是自然垄断行业。 自来水公司,有线电视供应商
SMC SAC
d(AR)
50
MR
25
Q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垄断情况下的利润最大化
P 200
175
150
$122= P 125 $94=SAC 100
75
寻找SAC
SMC SAC
d(AR)
50
MR
25
Q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垄断情况下的利润最大化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西方经济学 教学课件
例如:同一种产品, 国内和国际价格不一样, 黄金时间和非黄金的广告费不一样等。 本地人低价;外地人、游客高价。
P 市场A:
需求价格弹
性较小
PB
市场B:
需求价格弹性 较大
MC DA MRA
Q
产品之间是有差别的替代品:既会产生垄断也会
引起竞争
(1)有差别存在就会有垄断:
同种产品之间在质量、包装、牌号、 销售条件甚至服务质量上存在差别, 使每个厂商都享有一部分顾客的偏 爱和信任,影响到产品价格。
通讯等的出售。
O Q1 Q2 Q3
Q
厂商的收益为三个长方形面积之和,阴影部分面积属消费者 剩余的一部分,在二级价格歧视下,厂商将这部分消费者剩 余转化成了垄断厂商的收益。
三、三级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或对不同消 费者群体收取不同价格。
必须具备 两条件
不同市场之间可以有效分离。(不存在中间商)
第二节 垄断竞争
一、垄断竞争市场必须具备的条件:
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 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1、同种产品之间存在差别,产品之间是非常接近的 替代品。(基本的条件)
(1)物理性能差别;(2)消费者主观偏好; (3)销售服务差异;(4)地理位置差异
2、厂商数量非常多。 3、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比较容易。
P P1 A
P2 B
PN
一级价格歧视的厂商将所有消费者剩
余榨光,转化为垄断厂商的收益。
O 12 n
Q
一级价格歧视
2、二级价格歧视
西方经济学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11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垄断厂商也必须遵循 MR=MC的原则。
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固定要素投入量,垄 断厂商是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产量和价格 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厂商的短期均衡有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12
①垄断厂商有经济利润时的短期均衡;
P
4
形成垄断的原因
1. 对资源的独占:一个厂商控制了用于生产某种产 品的某种基本资源的全部供给;(戴比尔斯公司
垄断了全球80%以上的钻石矿)
2. 专利权:唯一地具有某种产品所需要的技术或生 产某种特殊物品的唯一权利;
3. 政府特许:获得政府赋予的特许权; 4. 自然垄断:规模经济派生的自然垄断。
5
C LAC
26
六、价格歧视 Price discrimination
现实生活中同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同, 往往反映了成本的不同和需求的不同。 1. 价格歧视:以不同的价格销售生产成本相 同的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的基本目标是,把消费者剩 余转化成生产者的利润。
27
2. 价格歧视必备条件:
1. 市场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而且不同的偏 好可以被区分开。
P0
SMC0 SAC0
LMC
H0
SMC1
P1
H1
SAC1
LAC
MR O Q0 Q1
d(AR=P) Q
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LMC=MR=SMC
25
注意:
由于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 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垄断厂商的供给量 就是全行业的供给量,所以,垄断厂商 的短期和长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 定,就是垄断市场的短期和长期的均衡 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O
MR
d(AR) TR
Q
P R
O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同样 应遵循 MR=MC 的原则。在短期内,垄断厂 商无法改变不变要素的投入量,只能在既 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 调整,实现 MR=SMC 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当 垄断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它是获得超额 利润,或获得正常利润,或存在亏损,这 取决于价格与平均成本的对比关系。
垄断厂商可以降低价格 增加销售量,也可以减 少销售量提高价格。
P
d(P=AR)
Q
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1)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
TR Q P ⑴ AR P(Q) Q Q
P
向右下方倾斜 斜率为负 Q与P成反比
⑵需求曲线 D=价格线 P= 平 均收益 AR ,厂商的平均收 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
凡是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带有垄断因素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凡是在单个厂商
对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量,相应地,单
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中,是
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和长期
供给曲线的。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 投入量,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
完全垄断中,价格与产量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 不存在供给曲线。这一结论可推广到带有不同程 度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
1. 一个产量 —— 多个价格
P MC
P1 P2 D2 D1 MR2 MR1 O
Q0
Q
2. 一价格 —— 多产量
P MC P1 D2 MR2
D1
MR1
O
Q1
Q2
Q
微观经济学第7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 常见的寡头模型 • 古诺模型 •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领先——追随模型) • 伯特兰模型 • 价格领先模型
2020/5/12
补充材料: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短期价格协定,这是最简单的形式; 卡特尔(Cartal) ,是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划分市场、
20 MR1(75) D1(75)
p 9 0 8 Q 0 9 0 8 ( Q 1 0 Q 2 ) AC M C100
MR1(0) 40 60
D1 (0)
MC100 80 100 120 Q
MR1(50)
2020/5/12
• 古诺双头垄断模型的数学表达
p 900 8Q 900 8 (Q 1 Q 2 ) AC MC 100
– 非价格竞争的作用
• 促使厂商降低成本 • 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 • 客观上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 • 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 改善了社会福利状况
2020/5/12
厂商的最优广告投入决策
Pq ( P , A ) TC ( q ) A
P q dTC q 1 0
A
A dq A
P
SMC
SAC
P1 P3
O
2020/5/12
●B ●A E1●
MR Q1
D=AR Q
3、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正常利润
P
SMC SAC
P1
●B
● E1
O
Q1
2020/5/12
MR
D=AR Q
3、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亏损
P P1 P3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较高的消费者被索取较低的价格。
✓例,市场1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市场2需 求的价格弹性为4,则
p1 11/ 4 1.5 p2 11/ 2
24
八、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为什么要拆分贝尔公司、中国电信、国 家电力公司?
欧盟为什么要对微软进行反垄断罚款? 为什么要对铁路价格实行听证制度?
25
对自然垄断的政府管制
✓ 企业的数量 如果厂商数量和其他厂商价格不变 P2
✓ 需求曲线d:表示市场内某个厂商 改变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 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 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d
Q1 Q2 Q
29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其他厂商同时改变价格
P
D
✓需求曲线D:表示市场内某个厂商改 变产品价格,而其他所有厂商也使产
在长期中,由于厂商的进出没有太 多的阻碍,故不会存在超额利润和超额 亏损,长期均衡时利润必定为零。
此时,主观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 本曲线相切,比例需求曲线也通过该点: ➢ MR=LMC=SMC ➢ AR=LAC=SAC ➢ D=d
35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P
D
AR = SAC = LAC
MR = SMC = LMC
定价方法管制
✓ 边际成本定价法 ✓ 平均成本定价法 ✓ 双重定价法
资本回报率管制
26
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一种
市场组织。
✓生产集团:市场上大量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 的厂商总和。
✓ 代表性企业
每家企业都有相同的技术 面对相同的市场需求 以一家代表性企业的行为来分析市场中所有企业的行为
简化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消费者福利
价格与质量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可能会通过产品差异化来提高价格,而产品的质量可能并不总是与价格相符。这可能导 致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却得不到相应的价值。
选择与需求满足
鼓励不同行业的企业跨界合作,打破行业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市场竞 争力。
06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案例分析
微软垄断案
微软垄断案是指微软公司因涉嫌在操作系统市场和浏览器市场实施垄断行为而受到 美国联邦政府和欧洲联盟的调查和处罚。
微软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高市场份额被视为是其垄断地位的来源,而其与浏览器市 场的捆绑销售则被指控为非法。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效率逐渐提高,使得大规模企业具有成本优势。
政府政策和法规
政府管制
政府对某些行业的管制可能导致市场 准入门槛较高,限制了新企业的进入 。
贸易壁垒
政府设置的贸易壁垒可能限制了外国 企业的进入,保护国内企业。
03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影响
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价格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可以影响产品的价格。由于产 品差异化和市场壁垒的存在,企业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来维持较高的价格。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结构中存在一定的垄断力量,使 得市场价格和产量不能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在这种市场 中,生产者或卖方具有一定的市场控制力,可以影响市场 价格和产量。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 的,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市场上存在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没有任何影响。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一、名词解释:1.不完全竞争市场2.垄断市场3.价格歧视4.生产集团5.非价格竞争6.寡头市场7.纳什均衡 8.囚犯的困境 9.纯粹寡头行业 10.差别寡头行业 11.自然垄断12.理想产量 13.多余的生产能力 14.占优策略 15.占优策略均衡 16.博弈均衡二、判断题:1.如果厂商在现有产量水平时MR>MC,那么,增加产量就可以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
2.自然垄断产生的原因之一是规模经济。
3.在现实中大多数垄断不受政府机构的管制。
4.对于单一价格垄断者来说,AR=P。
5.在总收益递减的产量区间,MP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6.对单一价格垄断者来说,MR线在需求曲线之下,这是因为为了多销售一单位产品,价格就要下降,这种价格必定低于前一单位产品的价格。
7.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单一价格垄断者所生产的产量只能在其需求曲线富有弹性的区间之内。
8.垄断企业的供给曲线是其MC曲线。
9.完全竞争企业与垄断竞争企业的差别之一是后者可以影响产品的价格。
10.对单一价格垄断来说,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价格低于边际收益。
11.垄断总可以获得经济利润。
12.当一个企业对同一种物品向一个消费者集团收取的价格高于另一个消费者集团,或者实行“数量折扣”(即大量购买收取低价格)时,就存在价格歧视。
13.如果垄断者实行完全的价格歧视,它就可以获得所有消费者剩余。
14.为了对不同消费者集团实行价格歧视,垄断者就应该向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集团收取更高价格。
15.对学生和有身份的人实行不同价格折扣的企业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16.如果一个垄断者实行完全的价格歧视,它的产量水平应该是在边际成本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之点。
17. 如果双头同意勾结,它们就可以共同获得与一个垄断者时同样多的利润。
18.价格歧视越完全,产量也就越接近于其完全竞争的水平。
19.比较单一价格垄断与完全竞争就可以知道,消费者所损失的全部消费者剩余都由垄断者占有了。
经济学原理_第七章_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二节 垄断竞争 六、供给曲线 七、非价格竞争
第二节 垄断竞争
六 供给曲线
不存在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非价格竞争 厂商之间存在着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通 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 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来扩大自己产
七
品的市场销售份额,这就是非价格竞争。
广告分为信息性广告和劝说性广告两类。
[视频] 寡头市场在变化
到寡头后,为了适应竞争,打价格战向倾 向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变化。
第三节 寡头 二、古诺模型
第三节பைடு நூலகம்寡头
二 古诺模型
寡头厂商的价格与产量的决定是一个复杂的问
题,其利润要受所有厂商决策的相互影响。 古诺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 的,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 斯塔克伯格于1934年提出模型,将寡头厂商的 角色定位为“领导者”或“追随者”分析范式。 领导型厂商能得到先出牌的好处即先动优势, 没有反应函数,追随型厂商具有反应函数。
垄断竞争
需求曲线
长期均衡
多余的 生产能力
古诺模型
寡头
斯威齐模型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市场的比较
P=LMC
第一节 垄断 一、垄断市场的条件
第一节 垄断
一 垄断市场的条件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
的市场组织。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 商品;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其他厂商 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垄断的形成原因:第一,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
第一节 垄断
二 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2 收益曲线
P=a-bQ TR(Q)=PQ=aQ-bQ2 MR(Q)=dTR(Q)/dQ=a-2bQ dP/dQ= -b dMR/dQ= -2b
不完全竞争市场
实施价格歧视策略需要具备的条件:
(1)企业是个垄断者,具有一定的市场支配能力,可以操纵 价格。
(2)各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必须各不相同。
(3)各个市场是相互分离的。
例如:电
水
2、价格歧视分类:
一级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对于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 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一级价格歧视下:MR=P
P A
MC
MR
Q2
Q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过程(三)
⑴既定的生产规模为SAC3、 P SMC3曲线所代表;SAC3的位 置相对较高
⑵在既定生产规模下,厂商 H
根据MR=SMC3原则,将产量 调整到Q3;
P3
⑶与Q3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 可由需求曲线P=P(Q)得到为
P3 ;
⑷在MR=SMC的短期均衡点E
上,由于既定生产规模下的 o
定价原则:
一般情况下: 当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 Ed <1时
例如:对钻石就采取高价少销的方法。 当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 Ed >1时
如:补品
高价少销有利 低价多销
例题:假定某企业总成本方程(TC)为已知,为:
TC50020Q2
需求曲线为: P40020 Q
求:其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与产量?
总收入方程为: TR 40Q02Q 02
-6.5Q。 解得Q=20。P=85。
四、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1、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含义。由于垄断产业只有一家厂商经营 该产业的全部产品,不存在第二家企业,所以,即使垄断者存在 超额利润(经济利润),在长期也不可能象完全竞争产业那样通 过厂商间的竞争消除超额利润。因此垄断者的长期均衡是指垄断 者在长期、自己进行调整而达到的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与最优产量 点的决定。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名词解释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它包括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三种类型。
完全垄断市场:指整个行业被一家厂商独家控制,排除了任何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行业与厂商合二为一。
自然垄断:指有些行业的生产规模收益十分显著,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只有在整个行业的产量都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规模,而且,只要发挥这一企业在这一生产规模上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在这类产品的生产中,行业中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最先达到这一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这就是自然垄断。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由于垄断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垄断厂商的销售量和市场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的特征:1、厂商的AR曲线与需求曲线d重叠,它们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厂商的MR曲线也是想右下方倾斜的,且位于AR曲线的左下方;3、厂商的TR曲线是先上升,达到最高点后再下降,当MR>0时,TR上升;当MR<0时,TR下降;当MR=0时,TR达到最大。
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成本相同的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它具有以下三个条件:1、产品存在差别;2、厂商数目较多;3、厂商进出比较容易。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厂商对价格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有两种,其中,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场上改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dd(P=AR)
MR
P
Q
如AR¯, 则MR ¯,且MR<AR。
需求曲线D=价格线P=平均收益AR,向右下方倾斜。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7章 *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P
O
Q
H
F
MR
ed.>1
ed.=1
ed.<1
D(AR=P)
G
(a)
P
O
Q
TR
(b)
ed>1时,MR>0 ed<1时,MR<0 ed=1时,MR=0,总收益达最大
(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
dd
P
Q
假定垄断厂商需求曲线是线性的
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制定者。 通过减少销量来提高价格; 产量较高,价格也随之下降。
向右下方倾斜 斜率为负 销量与价格成反比
(2)完全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7章 *
垄断市场,销量增加,价格下降,从而边际收益减少。 MR不与需求曲线重合,而是位于需求曲线下方。 随着产量增加, MR与需求曲线的距离越来越大, MR比价格下降得更快。
③三级价格歧视。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7章 *
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状况制定不同的价格: 对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索取较高价格; 对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制定较低的价格。
如同一种产品,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价格不一样, 黄金时间和非黄金的广告费不一样等。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7章 *
4.垄断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简化分析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产品差异化和价格竞争有助于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市场效率。
消费者福利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产品差异化和价格竞争有助于 增加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和福利水平。消费者可以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 务,并获得更优惠的价格。
技术创新
由于垄断竞争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新厂 商可以较容易地进入市场,而老厂商也可以相对 容易地退出市场。因此,市场竞争激烈,厂商需 要不断创新来保持竞争优势,从而促进了技术创 新。
社会总福利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由于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 新的提高,社会总福利也会相应增加。
产品差异化的策略
品牌建设
通过品牌建设来树立产品的形象和信誉,提 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服务创新
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售后保障,提高消费者的 满意度和忠诚度。
产品创新
不断推出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以满足消 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02
03
04
05
产品差别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生 产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差别 性,这些差别可能体现在 产品的质量、外观、品牌 、包装等方面。
厂商数量众多
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厂商, 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 为对市场影响不大,不会 引起价格波动。
厂商进出容易
相对于完全垄断市场和寡 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 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 ,新厂商可以较容易地进 入市场,而老厂商也可以 相对容易地退出市场。
资源配置
不完全竞争市场可能导致资源 配置效率降低,资源可能流向 低效率的企业或行业。
创新与技术进步
不完全竞争市场可能抑制企业 的创新和技术进步,因为企业 缺乏足够的激励进行创新。
Hale Waihona Puke 社会福利不完全竞争市场可能导致社会 福利损失,消费者可能面临较 高的价格和较少的品种选择, 而企业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简答题
1、简述形成垄断的原因
答:1)度假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金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2)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3)政府的特许。
4)自然垄断。
2、为什么垄断厂商只有在MR=SMC的均衡点上,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
答:1)只要MR﹥SMC,垄断厂商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得到的收益增量就会大于所付出的成本增量。
这时,厂商增加产量是有利的。
随着产量的增加,MR 会下降,而SMC会上升,两者之间的差额会逐步缩小,最后达到MR=SMC 的均衡点,厂商也由此得到了增加产量的全部好处。
2)MR﹤SMC时,正好与1)相反。
所以垄断厂商的利润在MR=SMC处达到最大值。
3、简述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和价格歧视的程度
答:1)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者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2)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互相隔离的。
这样就排除了中间
商由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而从中获利的情况。
价格歧视的程度分为:
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4、简述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答: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之间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2)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
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5、简述古诺模型的假定条件
答:1)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它们的生产成本为零。
2)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
市场的需求曲线。
3)A 、B 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
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个厂商都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6、拐折需求曲线的寡头垄断模型是否意味着假定没有一个厂商在行业中占支配
地位?
答:是的。
拐折需求曲线的提出就是假定某个厂商以外的其他厂商不跟着提高价格,
只跟着降低价格,因此该厂商并不占支配地位。
7、试述古诺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答:
1)在分析寡头市场的厂商行为的模型时,必须首先要掌握每一个模型的假设条件.古诺模型假设是:
第一,两个寡头厂商都是对方行为的消极的追随者,也就是说,每一个厂商都是在对方确定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的前提下,再根据留给自己的的市场需求份额来决定自己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第二,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而且两个厂商都准确地知道市场的需求状况
第三,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且生产成本为零,于是,它们所追求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也就成了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2)在1)中的假设条件下,古诺模型的分析所得的结论为:令市场容量或机会产量为Q O ,则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为31Q O ,行业的均衡产量为32Q O ,.如果将以上的结论推广到m 个寡头厂商的场合,则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为11+m Q O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为1
+m m Q O . (3)关于古诺模型的计算题中,关键要求很好西理解并运用每一个寡头厂商的反应函数:首先,从每个寡头厂商的各自追求自己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模型中求出每个厂商的反映函数.所谓反应函数就是每一个厂商的的最优产量都是其他厂商的产量函数,即Q i=f(Q j ),i 、j=1、2,i j ≠.然后,将所有厂商的反应函数联立
成立一个方程组,并求解多个厂商的产量.最后所求出的多个厂商的产量就是古诺模型的均衡解,它一定满足(2)中关于古诺模型一般解的要求.在整个古诺模型的求解过程中,始终体现了该模型对于单个厂商的行为假设:每一个厂商都是
以积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8、弯折的需求曲线是如何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的?
答:
(1)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主要是用来说明寡头市场上价格的刚性的.
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若行业中的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则其他的厂商都不会跟着提价,这便使得单独提价的厂商的销售量大幅度地减少;
相反,若行业中的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则其他的厂商会将价格降到同一水平,这便使得首先单独降价的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幅度是有限的.
(2)由以上(1)的假设条件,便可以推导出单个寡头厂商弯折的需求曲线:在这条弯折的需求曲线上,对应于单个厂商的单独提价部分,是该厂商的主观的d需求曲线的一部分;
对应于单个厂商首先降价而后其他厂商都降价的不分,则是该厂商的实际需求份额D曲线.于是,在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交接处存在一个折点,这便形成了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在折点以上的部分是d需求曲线,其较平坦即弹性较大;在折点以下的部分是D需求曲线,其较陡峭即弹性较小.
(3)与(2)中的弯折的需求曲线相适应,便得到间断的边际收益MR曲线.换言之,在需求曲线的折点所对应的产量上,边际收益MR曲线是间断的,MR值存在一个在上限与下限之间的波动范围.
(4)正是由于(3),所以,在需求曲线的折点所对应的产量上,只要边际成本MC曲线的位置移动的范围在边际收益MR曲线的间断范围内,厂商始终可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也就是说,如果厂商在是生产过程中因技术、成本等因素导致边际成本MC发生变化,但只要这种变化使得MC曲线的波动不超出间断的边际收益MR曲线的上限与下限,那就始终可以在相同的产量和相同的价格水平上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至此,弯折的需求曲线便解释了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
三、画图题
1、画图表示出垄断厂商实现短期均衡并盈利时所面对的需求曲线dd,以及相应的产量和最大利润。
画出dd曲线
画出SAC曲线
画出SMC曲线
画出MR曲线
表示出Q
1
表示出最大利润(阴影部分)
2、画图表示出垄断厂商实现短期均衡并亏损时所面对的需求曲线dd,以及相应的产量和最大利润。
画出dd曲线
画出SAC曲线并确定其位置
画出SMC曲线
画出MR曲线
表示出Q
1
表示出亏损(阴影部分)
3、画图表示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总收益曲线
画出dd (AR )曲线 画出MR 曲线并确定其位置 画出TR 曲线并确定其位置
4、画图表示斯威齐模型中弯折的需求曲线DD 、dd ,拐点B ,边际收益曲线MR D 、 MR d 以及SMC1、MC2 、SMC3、SMC4
画出dd 曲线 画出DD 曲线
画出B 点
画出MR
曲线
D
曲线
画出MR
d
画出SMC1、MC2 、SMC3、SMC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