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教材
机械加工技术(高教版)全套教案
![机械加工技术(高教版)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7c3eb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6.png)
机械加⼯技术(⾼教版)全套教案授课教案SHOU KE JIAO AN课程名称机械加⼯技术教材机械加⼯技术授授课时间:第⼀周星期三5~6授课班级:12秋机1课时:2课题:绪⾔教学⽬的:了解课程的特点,掌握机械制造⼯艺学的研究对象。
掌握⽣产过程和⼯艺过程的概念教学重点:⽣产过程和⼯艺过程的概念教学⽅法:讲授与师⽣互动相结合教具:教学过程:绪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和今后的任务:1、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柱产业机械制造⼯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举例:2、我国机械⼯业的成就和差距:我国机械⼯业的主要成就有:1)、增强了提供重⼤技术装备的能⼒。
例:60万kw⽕⼒和30万kw⽔⼒发电设备,1000万t露天煤矿成套设备,300万t钢铁的成套设备,6000m⽯油钻机及采油设备等。
2)、积极开发⾼⽔平的新产品。
⼤部分产品赶上或超过国际80年代⽔平,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平。
例:20-10FP500NC超重型数控龙门铣床、PJ-1喷漆机器⼈、SX041⼤规模集成电路光栅数显仪、可编程控制器等都达到国际先进⽔平。
3)、增强提⾼国防建设新装备的能⼒。
例:我国机械⼯业虽然取得了很⼤的成绩,但与发达的⼯业国家相⽐,在⽣产能⼒、技术⽔平、管理⽔平和劳动⽣产率等⽅⾯还有很⼤的差距。
3、今后我国机械⼯业的发展趋势:⼆、机械制造⼯艺学的研究对象1、机械制造⼯艺学的研究对象:机械制造中的⼯艺问题。
机械制造⼯艺学的课程性质:应⽤性技术学科。
2、什么是机械制造⼯艺?机械制造⼯艺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法和过程的总称。
3、什么是应⽤性技术学科:深⼊了解实践的基础上,利⽤各种基础理论,解决⾯临的实际⼯艺问题。
4、机械制造⼯艺学的形成:5、机械制造⼯艺学解决的问题:(1)、如何保证和提⾼产品的质量。
举例:从精度要求出发说明。
Nm技术应⽤(2)、提⾼劳动⽣产率的措施:①利⽤新材料、新装备、新⽅法。
举例:特种⼑具材料、新型加⼯⽅法、综合专⽤设备(NC、MC、FMS、CIMS)②新⼯艺、新材料:举例:⽆屑加⼯⽅法,新型材料(复合材料、纳⽶材料)③管理机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教材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e59f942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2.png)
粗基准的选择(xuǎnzé)原则
3. 对于(duìyú)所有表面都要加工的表面,选取余量和公差最小的表面作 粗基准,以避免余量不足而造成废品。
第二十四页,共50页。
粗基准的选择(xuǎnzé)原则
4.选取光洁、平整、面积大的表面作粗基准; 5.粗基准不应重复使用。一般(yībān)情况下,粗基准只允许使用一次。
➢ 几何关系:视图完整、正确,表达清楚无歧义,几何元素的 关系应明确,避免在图纸上可能出现加工轮廓的数据不充分、 尺寸模糊不清及尺寸封闭干涉等缺陷。
第二页,共50页。
零件(línɡ jiàn)加工工 艺性分析
➢ 精度与技术要求:包括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若能降低精度要求,则可降低加工 难度,减少加工次数(cìshù),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第二十五页,共50页。
精基准的选择(xuǎnzé)原则
对于形位公差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应采用已加工 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面叫做精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yuánzé): 1. 基准重合原则(yuánzé):选用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 合
的原则(yuánzé)
第二十六页,共50页。
精基准(jīzhǔn)的选择原则
零件(línɡ jiàn) 工零艺件结性构包形括状:的合理性、几何(jǐ hé)图素关系的确定性、精度及
技术要求的可实现性、工件材料的可切削性能等
➢ 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加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尽量避免悬臂、窄槽、内腔尖角以及刚性不稳的薄壁、细长杆 之类的结构,减少或避免采用成型刀具加工的结构,孔系、内 转角半径等尽量按标准刀具尺寸统一以减少换刀次数,深腔处 窄槽和转角尺寸要充分考虑刀具的刚性等等。
机械制造工艺学培训教材
![机械制造工艺学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15281f5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4.png)
引入
例1,利用卧式升降台铣床铣削一平面, 但铣出的平面与底部定位基准平面产生 平行度误差,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例2,在车削工件时,出现圆柱度 和圆跳动超差;端面的平面度或螺 纹的螺距精度超差的现象,这是由 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在正常加工条件下,机床的本身 精度通常是影响加工工件精度最重 要的一个因素。
影响导轨导向精度的因素有制 造、安装、磨损以及使用过程中 的力、热等方面的原因。
4、提高导轨导向精度的措施
(1)机床制造时应从结构、材料、 润滑、防护装置等方面采取措施 以提高导向精度;
(2)机床安装时,应校正好水平和 保证地基质量;
(3)使用时,要注意调整导轨配合 间隙、同时保证良好的润滑和维 护。
(3)前后导轨平行度的影响
导轨扭曲示意图
例:车床导轨扭曲引起的加工误差
D R=DY
tg , sin Dy
B
H
很小, tg sin
Dy Dy H
BH
B
导轨扭曲引起的加工误差
(4)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的平行度的影响
当车床导 轨和主轴回转 轴线在水平面 内不平行时, 使工件产生锥 度。
当车床导 轨和主轴回转 轴线在垂直面 内不平行时, 对工件影响很 小。
(5)导轨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小结
由上分析可知,导轨导向误 差对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对象, 将会产生不同的加工误差。在分 析导轨导向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 响时,主要应考虑导轨导向误差 引起刀具与工件误差敏感方向的 相对位移。
3、影响导轨导向精度因素
二、主轴回转运动误差
机床主轴回转误差,是 主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于 其理想回转轴线(平均回转 轴线)的漂移。
1、主轴回转误差的基本形式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1(完整版)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1(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350a15a8956bec0875e326.png)
3.4 齿轮、齿条传动
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可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 动(当齿轮为主动轮时),也可将直线运动转变为旋 转运动(当齿条为主动件时),在实际运用中,以前 者居多。
齿轮齿条传动的效率很高,但制造精度不高时, 传动的平稳性和准确性较差。
3.5 丝杆、螺母传动
丝杆、螺母传动可使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 例如在车床上车螺纹时,丝杆旋转,合上开合螺母后, 刀架便作纵向运动。
3.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
机器零件的基本表面包括:外圆、内 圆(孔)、平面和成型面
基本表面主要由如下的加工方法获得
3.1 切削运动
机床名称
卧式车床 钻床 卧铣、立铣 牛头刨床
龙门刨床 外圆磨床
内圆磨床
平面磨床
机床的切削运动
主运动
进给运动
工件旋转运动 钻头旋转运动 铣刀旋转运动 刨刀往复运动
工件往复运动 砂轮高速旋转
5. 可以用精细车的办法实现有色金属零件的高精度的加 工(有色金属的高精度零件不适合采用磨削)
6 铣削加工
6.1立式铣床的基本结构
主轴箱 主轴
工作台 横溜板 升降台
底座
6.2 铣削的主要加工范围
6.3 铣床的分度加工功能
1.分度头手柄与卡盘中心轴之间的传动比为40:1,即手柄转 40圈,卡盘或工件转1圈。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
索引
一、成本要素 二、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三、金属切削机床 四、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五、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案 六、下料 七、焊接
一、成本计算
变动成本:计件工人工资、辅料、材料费、能耗 固定成本:设备、厂房、管理费用 计算方法:产生费用分摊到单个时间费用,如车工序
36元/H
3.容易产生振动,铣刀的刀齿切入和切出时产 生振动,加工过程中切削面积和切削力变化较 大。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全套ppt课件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7e02bf551810a6f52486c0.png)
2.定位基准的分类
粗基准——在最初的切削工序中,只能使用毛 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来定位,也称作毛基准 。
精基准——在后序的各工序中,采用已加工表 面作为定位基准表面。
15
3.粗基准的选择
(1)对于不需加工全部表面的零件,应采用始终不 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选择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16
用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25
2.划分加工阶段的作用
有利于消除或减小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可尽早发现毛坯的缺陷。 有利于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设备。 有种于合理组织生产和工艺布置。
26
三、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工序集中——在一道工序中尽可能多地包含加工内 容,而使工艺过程中总的工序数目减少。集中到极限时, 工艺过程只有一道工序,这道工序就能把工件加工到图 样规定的要求。
第一节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和特征
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1.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2.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 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变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
(1)工序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 或一组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加工阶段的划分
粗加工阶段:切除工件各加工表面的大部分余量。在 粗加工阶段,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率。
半精加工阶段:达到一定的准确度要求,完成次要表 面的最终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好准备。
精加工阶段:完成各主要表面的最终加工,使工件的 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达到图样规定的要求。
4.精基准的选择
基准重合原则 基准统一原则 互为基准原则 自为基准原则 基准不重合误
实例讲解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书籍
![实例讲解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7cf48c3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9.png)
实例讲解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书籍
以下是几本关于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书籍推荐:
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刘腾著
这本书是一本机械制造方面的经典教材,全面介绍了零件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包括加工工艺分析、加工精度与质量控制、工艺设备选用等内容。
2.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学》- 祝松梅著
该书从零件机械加工的基础知识出发,详细介绍了常见的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还讲解了加工工艺的选用、工艺参数的确定等内容。
3. 《零件加工工艺与装配工艺手册》- 徐一良著
这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手册,主要介绍了机械零件的常见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包括加工工艺的原理、工艺路线、加工方法等,还包括了工艺设计规范和工艺文件的编制等内容。
4. 《零件制造工艺学》- 蒋正帆著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常见的零件制造工艺,包括锻造、铸造、热处理、机械加工等内容,重点讲解了加工工艺的选择、工艺参数的确定以及常见的工艺问题解决方法等。
以上书籍都是关于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经典教材或实用手册,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本进行学习。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9c6e0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d.png)
• 机械加工质量问题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工艺改进、设备更新、材料优化等。 • 工艺改进:通过调整切削参数、选用合适的刀具和材料等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 设备更新:通过更换精度高、性能好的设备,提高加工质量 • 材料优化: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控制材料杂质等方式提高材料性能
性能、化学性能等。
机械加工材料的选择应 根据加工对象、加工要 求和加工条件进行。
• 金属材料:包括钢、铸铁、铝、 铜等及其合金 • 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 木材、陶瓷等 • 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玻璃纤 维、陶瓷纤维等增强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 性等方面的要求 • 物理性能:包括密度、导热性、 导电性等方面的要求 • 化学性能:包括耐腐蚀性、抗氧 化性等方面的要求
• 机械加工质量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需要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支持。 • 实践经验:通过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积累的经验 • 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掌握的理论知识
05
机械加工安全与环保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个人防护、设备安全、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 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 • 设备安全:包括设备操作、设备检修、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 工作环境:包括防火、防爆、防毒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机械加工质量的检测方法
• 机械加工质量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尺寸检测、形状检测、位置检测等。 • 尺寸检测:通过测量仪器、量具等设备检测工件的尺寸精度 • 形状检测:通过光学仪器、触针式仪器等设备检测工件的形状精度 • 位置检测:通过激光测距仪、光学显微镜等设备检测工件的位置精度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f489b6e1ed9ad51f01df282.png)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1 金属切削原理1.1 刀具材料1.1.1各种刀具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1.1.2碳素工具钢与合金工具钢1.1.3高速钢1.1.4硬质合金1.1.5其他刀具材料1.2 切削液1.2.1 切削液作用、分类、配方和选用1.2.2 切削液加注方法2 材料及热处理2.1热处理2.1.1概述2.1.2热处理对钢铁材料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2.2金属表面处理2.2.1化学镀2.2.2化学处理972.2.3阳极氧化处理2.2.4喷镀2.2.5油漆涂装3 毛坯及余量3.1 毛坯种类和毛坯余量3.1.1轧制件3.1.2铸铁3.1.3锻件3.1.4冲压件3.1.5焊接件3.2 工序间加工余量3.2.1外圆柱表面加工余量及偏差3.2.2内孔加工余量及偏差3.2.3轴端面加工余量及偏差3.2.4平面加工余量及偏差3.2.5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加工余量3.2.6切除渗碳层的加工余量3.2.7齿轮和花键精加工余量4 机械加工质量984.1 机械加工精度4.2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4.2.1已加工表面粗糙度4.2.2加工硬化5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5.1 工艺规程的编制5.2 零件结构的切削加工工艺性5.2.1工件便于装夹和减少装夹次数5.2.2减少刀具的调整与走刀次数5.2.3采用标准刀具,减少刀具种类5.2.4减少刀具切削空行程5.2.5避免内凹表面及内表面的加工5.2.6加工时便于进刀、退刀和测量5.2.7减少加工表面数和缩小加工表面面积5.2.8增加刀具的刚度与耐用度5.2.9保证零件加工时必要的刚度5.2.10 合理地采用组合件和组合表6 车削6.1 车削用量与车削参数计算996.1.1车床切削用量、车削力与车削功率6.1.2自动车床的车削用量6.2 卧式车床与立式车床加工7 铣削7.1 铣床7.1.1铣床主轴联系尺寸与工作台T形槽尺寸7.1.2铣床附件7.1.3铣床附加装置7.2 铣刀及其辅具7.2.1铣刀类型、几何参数与规格7.2.2硬质合金可转位铣刀与刀片7.2.3其他铣刀7.2.4铣刀直径和角度的选择7.2.5铣刀的安装与铣刀辅具7.3铣削用量及铣削钢的参数计算7.3.1铣削进给量的选择7.3.2确定铣削用量及功率常用表格7.3.3铣削切削时间的计算7.4铣削加工工艺1007.4.1分度头的分度计算与分度头应用7.4.2平面的精铣7.4.3型面精铣8 钻削8.1 钻床8.1.1钻床类型、技术参数与联系尺寸8.1.2立式钻床型号、技术参数与联系尺寸8.1.3摇臂钻床型号、技术参数与联系尺寸8.1.4排式钻床型号与技术参数8.1.5铣端面、打中心孔机床型号与技术参数8.1.6数控钻床与十字工作台钻床型号与技术参数8.2 刀具及其辅具8.2.1钻头8.2.2深孔钻8.2.3扩孔钻、锪钻(平底、锥面)8.2.4铰刀8.2.5孔加工复合刀具8.2.6辅具8.3钻、扩、铰孔切削用量及钻削参数计算1018.4钻、扩、铰加工工艺8.4.1加工方法选择8.4.2钻、扩、铰加工工艺举例8.5孔的挤光和滚压9 镗削9.1镗床9.1.1镗床类型与技术参数9.1.2镗床附件9.2镗刀及其辅具9.2.1镗刀分类、装夹和调节方式9.2.2单刃镗刀9.2.3双刃镗刀9.2.4刀杆与镗杆9.2.5系列刀具9.3镗床的切削用量9.3.1卧式镗床的镗削用量与加工精度9.3.2金刚镗床的精密镗削用量9.3.3坐标镗床的切削用量9.4镗削加工工艺1029.4.1金刚镗床加工9.4.2坐标镗床加工10 拉削10.1 拉刀10.1.1常用拉刀设计10.1.2拉刀技术条件10.1.3圆拉刀设计10.1.4常用拉刀结构特点10.1.5挤压推刀10.2 拉削工艺10.2.1拉削切削液及其浇注方法10.2.2拉刀的刃磨工艺和方法11 磨削11.1 磨料与磨具11.1.1各种磨料的主要物理性能11.1.2磨具大致分类11.1.3普通磨料及其选择11.1.4超硬磨料磨具11.1.5涂覆磨具10311.2 磨床与磨床夹具11.3 普通磨削11.3.1外圆磨削11.3.2内圆磨削11.3.3平面磨削11.3.4无心磨削11.3.5砂轮平衡与修整11.3.6磨削液11.4 高效与精密磨削11.4.1高速磨削11.4.2高速重负荷磨削11.4.3低粗糙度磨削11.5 超硬磨料磨具磨削11.5.1金刚石砂轮磨削11.5.2立方氮化硼(CBN)砂轮磨削11.5.3超硬磨料砂轮修整11.6 砂带磨削11.6.1砂带磨削11.6.2砂带磨削工艺参数选择10411.6.3砂带磨削实例11.7 珩磨11.7.1珩磨油石的选择11.7.2珩磨工艺参数与珩磨液11.7.3特种珩磨工艺11.8 游离磨粒加工11.8.1研磨11.8.2抛光12 精密加工及超精密加工12.1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范畴12.2 金刚石刀具的超精密切削12.3 超精密磨料加工12.3.1精密磨削和超精密磨削12.3.2精密和超精密砂带磨削12.3.3精密和超精密研磨12.3.4精密和超精密抛光13 特种加工13.1 概述13.2 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10513.2.1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机床13.2.2电火花加工的工具电极和工作液系统13.3 电火花切割加工13.3.1电火花线切割机床13.3.2常用电火花线切割电源13.3.3若干因素对线切割工艺效果的影响13.4 电化学加工13.4.1电化学加工原理及设备组成13.4.2电解加工13.4.3电化学抛光13.4.4刷镀13.5 超声加工13.6 高能束加工13.6.1激光加工13.6.2电子束加工13.6.3离子束加工13.7 复合加工13.7.1电解-电火花复合加工13.7.2电解磨削与电解研磨10613.7.3超声电解复合加工13.8 其他特种加工13.8.1水喷射切割13.8.2磨料喷射加工13.8.3挤压珩磨加工14 螺纹加工14.1 车螺纹14.1.1专用螺纹车床14.1.2螺纹车刀14.1.3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计算14.1.4旋风铣削螺纹14.2 丝锥攻螺纹14.2.1普通螺纹丝锥攻螺纹14.2.2螺母丝锥攻螺母螺纹14.2.3锥形丝锥攻锥螺纹14.2.4挤压丝锥挤压螺纹14.3 板牙套螺纹14.3.1板牙及辅具14.3.2圆板牙机动套螺纹的切削速度10714.4 螺纹切头切螺纹14.4.1圆梳刀外螺纹切头切螺纹14.4.2径向平梳刀外螺纹切头切螺纹14.4.3切向平梳刀外螺纹切头切螺纹14.4.4径向平梳刀内螺纹切头切螺纹14.5 铣螺纹14.5.1螺纹铣刀14.5.2铣螺纹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计算14.6 滚压螺纹14.6.1滚压螺纹对坯件的要求14.6.2滚压工具耐用度14.6.3螺纹滚压头滚压螺纹14.6.4滚丝轮滚压螺纹14.6.5搓丝板滚压螺纹14.7 磨螺纹14.7.1砂轮14.7.2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计算14.7.3切削液的选择15 齿轮加工10815.1 概述15.2 成形法铣圆柱齿轮15.3 滚齿15.3.1滚刀15.3.2滚齿工艺15.3.3硬齿面滚齿15.4 插齿15.4.1插齿原理15.4.2插齿机15.4.3插齿刀15.4.4插齿工艺15.5 剃齿15.5.1剃齿原理和方法15.5.2剃齿机15.5.3剃齿刀15.5.4剃齿夹具15.5.5剃齿工艺15.5.6小啮合角剃齿15.6 磨齿10915.6.1磨齿夹具15.6.2砂轮的选择和修形15.6.3磨齿工艺15.7 珩齿15.7.1珩齿机15.7.2珩齿轮15.7.3珩齿工艺15.8 蜗轮和蜗杆加工15.8.1蜗杆加工15.8.2蜗轮加工15.8.3新型蜗杆副加工15.9 直齿锥齿轮加工15.9.1 成型齿轮铣刀铣齿法15.9.2 刨齿15.9.3 双刀盘滚切法铣齿15.10 弧齿锥齿轮加工15.10.1常用弧齿锥齿轮切齿机、检验机、研齿机、磨齿机15.10.2弧齿锥齿轮铣刀15.10.3机床调整计算11015.10.4弧齿锥齿轮EPG检验及推荐值15.10.5研齿15.10.6 锥齿轮切齿机床常用数表15.11 长幅外摆线锥齿轮加工15.11.1 切齿机床、滚动检验机和研齿机型号与主要技术参数15.11.2 切齿刀具15.11.3 长幅外摆线锥齿轮有关参数计算16 花键加工16.1概述16.1.1花键的加工方法16.1.2花键各种加工方法的技术经济性比较16.2花键轴的成形铣削加工16.2.1刀具及其刃磨16.2.2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计算16.2.3高效成形铣削和精铣16.3花键轴的展成加工16.3.1展成加工机床及其附件16.3.2花键滚刀16.3.3工艺参数的选择及计算11116.3.4滚削加工举例16.3.5花键轴的插削加工16.4花键轴的磨削加工16.4.1花键轴磨床16.4.2砂轮16.4.3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计算16.5花键轴的无屑加工16.6花键孔的加工16.6.1用插齿刀加工渐开线花键孔16.6.2用插齿刀加工矩形花键孔17 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17.1难切削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17.1.1概述17.1.2高锰钢的切削加工17.1.3高强度钢的切削加工特点17.1.4不锈钢的切削加工17.1.5高温合金的切削加工17.1.6钛合金的切削加工17.1.7难熔金属及其合金的切削加工11217.1.8喷涂(焊)材料的切削加工17.2难加工非金属硬脆材料的加工17.2.1难加工非金属硬脆材料的性能及其加工特点17.2.2硬脆非金属材料的主要加工方法18 柔性自动化加工18.1柔性自动化加工方法及其系统18.2柔性自动化加工设备18.2.1数控机床技术参数18.2.2加工中心技术性能参数18.2.3柔性制造单元技术性能参数18.2.4数控机床附件18.2.5托板18.3柔性自动化加工系统的工夹具系统18.3.1T SG82工具系统18.3.2各类数控刀柄的柄部18.3.3夹具系统113。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完整完整版)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完整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99559b3968011ca2009154.png)
精选ppt
15
2.2 表 面 粗 糙 度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质量的影响: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对机器零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影响较大,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零件表面粗糙,将使接触面积减小,单位面积压力加大,接触
变形加大,磨擦阻力增大,磨损加快; 2) 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对于间隙配合,表面粗糙易磨损,
精选ppt
21
2.4零件的加工精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提问
零件的加工精度与表面 粗糙度的关系如何?
• 精度:宏观几何参数的误差
• 表面粗糙度:微观几何参数的误差
• 加工精度高,必须采用一系列的高精度的加工方法,而 经过高精度的加工后零件表面粗糙度一定低,反之,表 面粗糙度低,零件必须采用一系列的降低表面粗糙度的 加工方法,而低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不一定是高精度 的加工方法。
• 指零件上实际要素的形状与理想形状相符 合的程度;
• 国家标准规定了六类形状公差(见下表)
• 形状精度的标注:框格分为2格,
箭头指向待表达的表面,数字表示
允许误差的大小,单位为毫米。
精选ppt
12
2.1.3 位 置 精 度
• 指零件的实际要素(点、线、面)相对 于基准之间位置的准确度。
圆圈中的英文字母表示基准,框格分3格,箭头指向待
精选ppt
4
第一章
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精选ppt
返回索引 5
1.1 钳工与机械加工
• 钳工:通过工人手持工具进行切削加工。 • 机械加工:采用不同的机床(如车床、铣
床、刨床、磨床、钻床等)对工 件进行切削加工。
精选ppt
6
2.零件表面质量的概念
零件几何参数: 宏观几何参数: 包括:尺寸、形状、位置等要素。 微观几何参数: 指:微观表面粗糙程度。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https://img.taocdn.com/s3/m/cff21a2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5.png)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机械加工工艺是指将工件切削、磨削、抛光等方式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零件的技术。
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
本手册的第1卷将详细介绍机械加工的各个方面,包括切削工艺、磨削工艺、数控加工等内容,以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机械加工工艺,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1. 切削工艺1.1 切削工艺概述1.2 切削机床及其分类1.3 刀具及其选择1.4 切削参数优化1.5 切削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例2. 磨削工艺2.1 磨削工艺概述2.2 磨削机床及其分类2.3 磨削磨料选用2.4 磨削工艺参数2.5 磨削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案例3. 数控加工3.1 数控加工概述3.2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其特点3.3 数控加工工艺规划3.4 数控程序编写及调试3.5 数控加工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案例本手册第1卷详细介绍了机械加工的各个方面,包括切削、磨削和数控加工工艺。
切削工艺的准确选择、刀具的选用以及切削参数的优化都是确保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磨削工艺则注重磨削机床的选择、磨料的选用以及磨削工艺参数的控制。
数控加工则是当今机械加工领域的前沿技术,数控加工工艺的规划和数控程序的编写调试都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
通过本手册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知识,还可以学习到如何解决在加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
希望本手册能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机械加工工艺,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提高自身的机械加工技能。
期待读者能够通过本手册获得实际帮助,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原创,版权归属于OpenAI。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定型机轧分散纳米染料工艺本文将详细介绍定型机轧分散纳米染料工艺的步骤和过程。
定型机轧分散纳米染料工艺是一种用于纺织品染色的高效技术,通过将纳米染料均匀分散在纺织品中,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染色效果,并且具有较低的染色损耗和环境污染。
机械加工技术第一章机械加工概述
![机械加工技术第一章机械加工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cdd418bc8d376eeafaa315b.png)
③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水平;
④制造系统管理技术,即生产模式的先进程度。
任何一台机械产品或设备都是由各种零件和功能部件组成的,如何使这 些零件和功能部件优质高效地制造出来并装配成具有预定功能的产品或设备, 这就是研究制造技术的意义所在。
机械加工技术
第一章 机械加工概述
3.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 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制造自动化
第一章 机械加工概述
(2) 加工与设计趋向集成及一体化 CAD/CAM、FMS、SIMS、并行工程(CE)、快速原型技术(RP)等先进制
造技术的出现,使加工与设计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并走向一体化。各种常规 工艺过程间的界限趋于淡化而集成于统一的制造系统中。
(3) 机械制造工艺技术向先进制造工艺技术转变
这就要求制造企业要以满足顾客的个性需求作为企业的经营宗旨、以用 户满意作为产品质量的有效标准,寻找到既能高效生产又能快速转产的“柔 性”制造方法,形成把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组织成大批量生产的技术及其生产 管理模式。先进制造技术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机械加工技术
第一章 机械加工概述
五、工艺系统的构成
第一章 机械加工概述
第一节 机械制造基本概念 一、研究机械制造工程学科的意义
1.机械制造技术的作用
制造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它为人类 制造出满足生活需要的产品和工具,使人们生活得更加轻松和舒适,有更多 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发明新的产品并将它制造出来供人们使用。制造技术的不 断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机械加工技术
零件的生产纲领可按下式计算
史上最全的机械加工工艺培训课程
![史上最全的机械加工工艺培训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3436ae3a0b4e767f5acfcead.png)
1.1 机械加工工艺的含义
工艺
是指制造产品的技巧、方法和程序。机械制
造过程中,凡是直接改变零件形状、尺寸、相对位
置和性能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它通常包括零件的制造与机器
的装配两部分。
1.2 机械加工工艺的作用
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1.3.6 夹具:
加工工件时,为完成某道工序,用来正确迅速安装工 件的装置。
1.4.1 机械加工中的其他术语
A. 机械制造: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B. 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 C. 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D. 工艺参数:为了达到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所需选用或控制的有关 量。 E. 工艺装备(工装):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总称。包括:刀具、 夹具、模具、量具、检具、 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F. 工件:加工过程中的生产对象。 G. 切削加工:利用切削工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的加工方法。
基孔制的“表面”特征:
1.孔和轴的基本尺寸是一样的; 2.孔的下公差为0,上公差由设计需求确定(H7 H6) 3.轴的上下公差(相对地)不确定,由设计需求确定; 4.孔的配合字母大写,轴的配合字母小写(孔大轴小); 5.现实设计中,98%的情况是采用基孔制的。
基孔制举例
轴 孔 H8
+0.033 Φ 20 0
H.
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或装配单元)
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 位置
I.
工艺尺寸:根据加工的需要,在工艺附图或工艺规程中所给出的尺寸。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培训教材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124247a2e3f5727a5e9624d.png)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 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叫工序。例如图3-4
图3-4 小轴零件
2. 安 装
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定位并夹紧的过程称为安装。
3. 工 位
工件在一次安装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 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 一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位。 如图3-9所示
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
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 降低粗糙度,但不能 提高形状、位置精度
三、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工序集中就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 几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较多。
2、工序分散就是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 的工序内进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很少,最 少时每道工序仅一个简单工步。
3、趋势:工序集中(MC、FMC等)
三、节 拍
节拍是指生产每 一个零件所规定的时 间指标。
计算节拍的公式:
t=60Φ/N 式中 t——节拍,单位为min/件;
(3-2)
Φ——机床每年工作时数,单位为h; N——零件生产纲领,单位为件。
Φ=cmnη 式中 c——每天班次(以2计算);
m——每年周数(以51计算); n——每周一班工作时数(以35计算); η——设备利用率,一般取0.94~0.96。
(2)机械加工工艺卡
它是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其内容介于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之间。它用来指导工人 进行生产和帮助车间干部和技术人员掌握整个零件加工过程 的一种主要工艺文件,广泛用于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中 比较重要的零件或工序。
(3) 机械加工工序卡
如表3-5所示,它是根据工艺卡片的每一道工序制订的, 主要用来具体指导操作工人进行生产的一种工艺文件。多用 于大批大量生产或成批生产中比较重要的零件。该卡片中附 有工序简图,并详细记载了该工序加工所需的资料,如定位 基准选择、工序尺寸及公差以及机床、刀具、夹具、量具、 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等。
机械加工工艺培训教材
![机械加工工艺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e3d5e6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1.png)
上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 工艺过程。 D、一个完整工艺由一个或几个工序组成。 E、设计基准:用以标注尺寸和表面互相关系是所依据的要素。 F、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度量和装配过程中所依据的要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公差与配合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 三、图例解析
一、公差与配合
A、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
1、长度单位 公制:千米(km) 米(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英制:码(yd) 英尺(ft) 英寸(in) 1码=3英尺=36英寸 1英寸=25.4毫米
2、平面角单位 弧度 1度=60分=3600 秒
二 工艺制定原则
A、基本原则:优质、高产、安全、低耗; B、工艺路线原则:
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基准后其它; C、定位基准选择: 1、基准重合原则:将设计基准做为工艺基准; 2、基准统一原则:统一定位基准加工个表面; 3、互为基准原则:相互加工面互相做为工艺基准。
三 加工余量的确定
A、压铸件由于尺寸精度或形位公差达不到产品 图纸要求时,应首先考虑采用精整加工方法, 如校正、拉光、挤压、整形等。必须采用机加 工时应考虑选用较小的加工余量,并尽量以不 受分型面及活动成型影响的表面为毛坯基准面。
B、推荐采用的机加工余量及其偏差值。 1、端面加工余量见表1、 2、镗孔/铰孔加工余量见表2、
表1、推荐端面加工余量及其偏差(MM)
基本尺寸 每面余量
≤100
0.5
+0.4 -0.1
>100~250
0.75
+0.5 -0.2
> 250 ~400
《机械加工工艺》课程标准
![《机械加工工艺》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cc0323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f.png)
《机械加工工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械加工工艺》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机械加工工艺理论和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同时配合生产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具有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中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思路该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确立课程标准,按项目组织整合课程内容;该课程主要以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有机融合了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常用机床夹具的基本知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的编制及常用的工艺装备的设计等内容而建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步骤和方法,能编写中等难度的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能正确理解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并编写简单箱体零件的加工工艺,同时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一)知识教学目标1.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及一般机械加工方法。
2.理解机械加工主要设备的结构特点,了解不同设备的基本运动和加工范围。
3.掌握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4.熟悉典型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了解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及工艺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根据加工对象合理选择普通机床和工艺装备的能力。
2.具有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3.具有解决生产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1.根据三年制中职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
教材开发的建议为:2.本着校企合作的理念,联合企业,组织开发有针对性的教材,内容紧贴岗位能力,技能训练紧贴职业要求,顶岗实习紧贴学生就业,考核标准紧贴职业资格认证,以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3.选取的项目应主要来自企业的生产实际,贯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的原则;4.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围绕项目设置相应工作任务,力求任务明确,可操作性强;给学生有自主开发、协作的能力培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机械加工工艺培训PPT课件
![机械加工工艺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71f68476eeaeaad1f330e6.png)
是生产组织和生产预备工作的依据
生产计划和制订,产品投产前原材料和毛坏的供给,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与采 购,机床负荷的调整,作业计划的编排,劳动力的组织,工时定额的制订以及成本的 核算等,都是以工艺规程作为基本依据的。
是新设计和扩建工厂布局的依据
新设计和扩建工厂(车间)时,生产所需要的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机床的布置、 车间的面积、生产工人的工种、等组长和数量以及辅助部门的安排等,都是以工艺规 程为基础,根据生产类型来确定的。
Datum Plane 基准平面
Datum Point Origin 基准点(起点)
(DRF)基准坐标系
Datum line or axis
基准线或轴
3.3 基准形体含义
•零件上那个用来建立基准的形体,基准形体是在零件上。
模拟基准 SIMULATED DATUM
MEASUREMENTS ARE MADE FROM THE SIMULATED DATUMS
因为孔难加工。(怎么理解难加工反而要以这个为基准?两点)
基孔制的“表面”特征:
1.孔和轴的基本尺寸是一样的; 2.孔的下公差为0,上公差由设计需求确定(H7 H6) 3.轴的上下公差(相对地)不确定,由设计需求确定; 4.孔的配合字母大写,轴的配合字母小写(孔大轴小); 5.现实设计中,98%的情况是采用基孔制的。
1.4.2 机械加工中的其他术语
a.
工艺(序)卡:按产品或零部件的某一工艺阶段受编制的一种
工艺文件。它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这个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
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等。
b.
工艺附图:附在工艺规程上用以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加工或装地
的简图或图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表 面 粗 糙 度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质量的影响: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对机器零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影响较大,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零件表面粗糙,将使接触面积减小,单位面积压力加大,接触 变形加大,磨擦阻力增大,磨损加快; 2) 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对于间隙配合,表面粗糙易磨损, 造成间隙迅速加大;对于过盈配合,在装配时,可使微小凸峰 挤平,有效过盈量减少,使配合件强度降低; 3)零件表面粗糙,低谷处容易聚积腐蚀性物质,且不易清除,造 成表面腐蚀; 4)当零件承受载荷时,凹谷处易产生应力集中,以致产生裂纹而 造成零件断裂。
圆圈中的英文字母表示基准,框格分3格,箭头指向待
表达的表面
零件精度等级及其相应的加工方法
精度等级 尺寸精度范围 Ra值范围 ( μ m) 相应的加工方法
低精度
中等 精度
IT13~IT 11
IT10~IT 9 IT8~IT 7
25~12.5
6.3~3.2 1.6~0.8
粗车、粗镗、粗铣、粗刨、钻孔等
1.切削加工的概念
切削加工是利用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刀具从毛坯 或型材上切除多余的材料,以便获得精度和表面粗糙 度均符合要求的零件的加工过程。 切削加工分为机械加工和钳工。
1.1 钳工与机械加工
钳工:通过工人手持工具进行切削加工。
机械加工:采用不同的机床(如车床、铣
床、刨床、磨床、钻床等)对工 件进行切削加工。
2.1.2 形 状 精 度
指零件上实际要素的形状与理想形状相符合的程度; 国家标准规定了六类形状公差(见下表)
形状精度的标注:框格分为2格, 箭头指向待表达的表面,数字表示 允许误差的大小,单位为毫米。
2.1.3 位 置 精 度
指零件的实际要素(点、线、面)相对于基准之间位 臵的准确度。
符号上加Ra值
2.3
加工 粗车 粗铣 钻孔 精铣 精刨 方法 粗镗 粗刨 半精 车
常见加工方法的Ra表面特征
Ra(微米) 50 25 12.5 6.3 表面特征 可见明显刀痕 可见刀痕 微见刀痕 可见加工痕迹
3.2
1.6 0.8 0.4 0.1-0.012
微见加工痕迹
看不清加工痕迹 可辨加工痕迹方向 微辨加工痕迹方向 只能按表面光泽辩识Leabharlann 2.2 表 面 粗 糙 度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意义及应用
符号 符号说明
基本符号 基本符号上加一短 划线 基本符号内加一小 圆
意义及应用
表示粗糙度是用任何方法 获得(包括镀涂等) 表示表面粗糙度是用去除 法获得(如车、铣等) 表示表面粗糙度是用不去 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铸 锻、热轧、冲压等)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 面,Ra的最大允许值 为3.2µ m
机械加工工艺教材
内容
第一章.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金属切削机床 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第四章.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案 第五章.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第六章.数控加工技术 第七章.加工中心自动编程与操作 第八章.装配 第九章.快速成形制造技术 第十章.先进制造技术
第一章 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返回索引
3.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
机器零件的基本表面包括:外圆、内圆 (孔)、平面和成型面 基本表面主要由如下的加工方法获得
3.1 切削运动
要完成零件表面的切削加工,刀具和 工件应具备形成表面的基本运动,即切削 运动
切削运动: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 切削运动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提供切削可能性的运动。主运动只有
• 中等精度:IT7-IT10 通常由精车、铣、刨获得。
• 低 精 度:IT11-IT13 通常由粗车、铣、刨、钻 等加工方法获得。
2.1.1 尺 寸 精 度
零件尺寸要素的误差大小。 问:精度的高低与哪两个因
Φ25
0 -0.04
素有关?
基本尺寸和公差大小。
2.1.2 形 状 精 度
Φ25
0轴加工后可能产生的形状误差 -0.013
精车 粗磨 精磨 精密加工
2.4零件的加工精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提问
零件的加工精度与表面 粗糙度的关系如何?
• 精度:宏观几何参数的误差 • 表面粗糙度:微观几何参数的误差 • 加工精度高,必须采用一系列的高精度的加工方法,而经过高 精度的加工后零件表面粗糙度一定低,反之,表面粗糙度低, 零件必须采用一系列的降低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而低表面 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不一定是高精度的加工方法。 • 实例:各种机床上的手柄:表面粗糙度非常低,但精度不高。
半精车、半精镗、半精铣、半精刨、 扩孔等 精车、精镗、精铣、精刨、粗磨、粗 铰等
高精度
特别 精密 精度
IT7~IT 6
IT5~IT2
0.8~0.2
Ra<0.2
精磨、精铰等
研磨、珩磨、超精加工、抛光等
2.2 表 面 粗 糙 度
表面粗糙度:零件微观表面高低不平的 程度。 产生的原因:
1)切削时刀具与工件相 对运动产生的磨擦; 2)机床、刀具和工件在加工时的振动; 3)切削时从零件表面撕裂的切屑产生的痕迹; 4)加工时零件表面发生塑性变形。
2.2 表 面 粗 糙 度
评定参数:常用的是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2.2 表 面 粗 糙 度
h1 h2 h3 ... h n Ra n 1 l Ra | y ( x) | dx l 0
h1 h2 h3…hn
Ra
2.2 表 面 粗 糙 度
• 国家标准规定:表面粗糙度分为14个等级, 分别用 表示, 数字越大,表面越粗糙。 • 表面粗糙度符号上的数值Ra,单位是微米 (μm)。
2.零件表面质量的概念
零件几何参数: 宏观几何参数: 包括:尺寸、形状、位臵等要素。 微观几何参数: 指:微观表面粗糙程度。
2.1 加 工 精 度
• 加工精度:指零件经切削加工后,其尺寸、 形状、位臵等参数同理论参数的相符合的 程度,偏差越小,加工精度越高,它包括:
a. 尺寸精度:零件尺寸参数的准确程度。
b.形状精度:零件形状与理想形状接近程度。 c.位置精度:零件上实际要素(点、线、面)相对 于基准之间位臵的准确度。
2.1 加 工 精 度
• 国家标准规定:常用的精度等级分为20级, 分别用IT01、IT0、IT1、IT2…IT18表示。 数字越大,精度越低。其中IT5-IT13常用。
• 高 精 度:IT5、IT6 通常由磨削加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