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诗
郑板桥七言诗
![郑板桥七言诗](https://img.taocdn.com/s3/m/d5b87f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8.png)
郑板桥七言诗郑板桥(1693年-1765年),字青阳,号峰下,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画家和文人。
他一生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尤其在七言诗创作方面有着独特的造诣。
以下是几首郑板桥的七言诗及相关内容参考。
1.《寄题丛封山居》山居隐瀑只自知,客到闻声始有诗。
人世浮沙几乱破,天涯无事恋深枝。
这首诗词描绘了郑板桥在山居生活中的自得和心境。
他在山间隐居,只有自己才能品味到瀑布的声音,客人到访时才会有诗句的涌现。
在浮躁的人世中,他选择了远离凡俗的生活,只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善美。
2.《和夏至南山卢舍人言志》岚光探梦傥成仙,絮叶风轻不可言。
青松萧瑟宜年少,薰风吹雨识先天。
这首诗以夏至时节为背景,举例描述了郑板桥对山林之美的赞叹和太和之境的追求。
岚光探梦指的是翠绿的山峦如梦似幻的景色,絮叶随风飘舞,轻细得难以形容。
瑟瑟的松林使人们联想到年轻时的激情和活力,而清新的薰风和雨水也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3.《闻王羲之圃林记事》晓霞淡淡挂红楼,林字花韵养心柔。
玉篆丹批留世立,千秋万代对圣丘。
这首诗表达了郑板桥对王羲之和其作品的敬佩之情。
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备受推崇的书法家之一,他的艺术造诣是无与伦比的。
在诗中,郑板桥声称自己尽管纸上形影般的林字有自己的格调,但是与王羲之比起来,他不过是凡人罢了。
4.《晚秋宿虞部冯员外书斋》一点南窗净,万种月影新。
细雨帘上竹,残云帘下云。
风筝寒不碍,叶烛灯忽焚。
龙虎未归处,晓霞满屋闻。
这首诗叙述了郑板桥在秋日夜晚宿在朋友冯员外书斋中所见所感。
诗中描述了虽然窗外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细雨,窗内却是干净明亮的。
竹叶在雨中轻轻颤动,而云彩则在纱帘的上下飘动。
尽管寒风吹动了风筝,叶烛也忽然一下燃尽,但诗人依然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美好。
等到龙虎归来的时候,屋中的晨曦将会满布。
以上是几首郑板桥的七言诗及相关内容参考。
郑板桥的诗词作品以其深远的意境、精湛的技艺、凝练的语句而闻名,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贡献。
郑板桥道情十首全文
![郑板桥道情十首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170f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a.png)
郑板桥道情十首全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郑板桥,字景岳,号拱翠,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
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含蓄内敛、意境深远而著称于世,被誉为"石头古人",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郑板桥道情十首》是郑板桥在感悟人生、抒发情怀的借道情谱写的十首诗歌,展示了他对自然、人生、爱情的独特理解,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温暖。
1.《春溪望山》春溪暗绿水,深深石上流。
翠崖生远岫,碧树隔平畴。
游丝几度断,征棹空拖忧。
我欲因桥遇,归来空憔悴。
这首诗描述了春天溪水碧绿,溪水石上流淌,远处青山苍翠,树木掩映,游丝频断,征途漫长,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归程的期盼和忐忑。
2.《湖边怀古》黄菰青蒲苑,清湖万里篇。
晴烟披浩壤,孤翠上高峦。
不知无限事,正是此心痊。
匣中樽不酌,君命巾弥先。
这首诗以湖边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蒹葭黄菰、湖水碧蓝的景象,借此凝聚了对过往历史的思考和怀念之情。
作者对诗人们无限的创作事业充满敬仰,表达了自己心灵的升华和超脱。
3.《岳阳楼宿雨》倚柱余亭坐,仰看白云流。
清风房壁冷,明月屋梁秋。
蝉鸣花影散,虫噪草声幽。
凭谁归逐吏,千里一家愁。
这首诗写出了在岳阳楼上宿雨的情景,作者坐在亭柱旁,仰望飘动的白云,感受着清风乍起的凉意,明月在房梁上投下苍白的光影。
这种幽怀之情,把离愁之思与家乡之思交织在一起,令人读来心生无限感慨。
4.《林中过故地》竹阴无友迹,流水有穷踪。
幽人籍葱霭,禅客积翠篁。
林藏生古乐,泉隐语遗容。
侬事呼相识,还同一处逢。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林中过去的历史遗迹,竹林幽深,流水潺潺,幽人在竹影中嬉笑,禅客在林间静坐修行。
林中生活着古老的欢乐和废墟,山泉中传递着历史的声音。
作者希望与身边的人共同感受到这份历史的气息和情感的犹存。
5.《秋夜枫林》远山连古木,丛叶映斜疏。
马足深无际,人行静有馀。
看月云深处,闻风叶萧绪。
是非良自寻,心在枫林隅。
郑板桥最出名十首诗
![郑板桥最出名十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3bd47bc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2.png)
郑板桥最出名十首诗1、《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江晴》清·郑板桥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3、《题画兰》清·郑板桥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4、《峭壁兰》清·郑板桥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5、《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图题诗》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6、《沁园春·恨》清·郑板桥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7、《渔家·卖得鲜鱼二百钱》清·郑板桥卖得鲜鱼二百钱,米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8、《题画兰》清·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9、《新竹》清·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10、《咏梧桐》清·郑板桥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郑板桥十首名诗
![郑板桥十首名诗](https://img.taocdn.com/s3/m/cdb48f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b.png)
郑板桥十首名诗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清新、深沉、豁达著称,被誉为“郑谷”。
他的诗作以山水、自然为主题,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表现了他对人生、自然、社会的独特见解。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郑板桥的十首名诗:1.《画竹诗》此诗写竹,以竹为友,表现出郑板桥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竹的崇敬。
他通过描绘竹的风姿,表达了对清幽、深邃的追求。
2.《清明雨中行》此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雨景,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表现了郑板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3.《渔家傲·柳》此诗以柳为主题,描绘了柳的风韵和傲骨。
作者通过柳的形象,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4.《野渡》此诗描绘了作者在野渡的景象,表现了郑板桥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和对命运的接受。
5.《朝雨》此诗描绘了朝雨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中展现了郑板桥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
6.《梅花诗》此诗以梅花为主题,描绘了梅花的风姿和傲骨。
作者通过梅花的形象,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7.《山行》此诗描绘了作者的山行经历,表现了郑板桥对山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和对自然的敬畏。
8.《江行》此诗描绘了作者的江行经历,展现了郑板桥对江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9.《秋思》此诗描绘了作者对秋天的思念,表现了郑板桥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10.《观潮》此诗描绘了作者观潮的情景,表现了郑板桥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和对自然的赞美。
郑板桥的诗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对后人的影响深远。
通过欣赏他的诗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风采和思想,领略他的诗词之美,体味他的诗词之意。
愿我们能够在诗的海洋中感悟人生的真谛,领略诗的力量,感悟诗的情感,感悟诗的哲理。
文学家郑板桥的诗词大全
![文学家郑板桥的诗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745a71b6137ee06eef91822.png)
文学家郑板桥的诗词大全文学家郑板桥的诗词大全篇一《咏梧桐》作者:郑板桥原文: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咏梧桐》译文高大的梧桐树在暮色下能够扫动天上的寒星,拂落晓霜。
(两句诗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梧桐的高大雄伟。
)为何不种在扬州,从而引来凤凰栖息?《咏梧桐》注释①西州,指扬州。
②幺凤皇,又名桐花凤,凤凰的一种。
《咏梧桐》鉴赏这是一首借物喻人的诗。
诗中以“扫落秋星”的梧桐所生非地,无凤凰来栖比喻有才之士所生非时,无所成就。
比喻形象贴切。
从诗中能够明显看出诗人对于自己或友人不平遭遇的愤慨。
文学家郑板桥的诗词大全篇二《咏芭蕉》作者:郑板桥原文: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咏芭蕉》译文芭蕉叶是那样多情,一片叶子才舒展开一片叶子又生长了。
(芭蕉叶初生多卷曲,到一定水准才舒展开,诗人认为就像相思之情那样绵绵持续。
)芭蕉自己相思之情舒卷不尽,倒也罢了,风雨吹芭蕉作一片秋声,更能惹动无限愁思。
《咏芭蕉》鉴赏这是一首咏物诗。
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把自己主观的情感赋予本为无情的芭蕉,认为“一叶才舒一叶生”,将芭蕉写得缱绻多情。
诗人又用外来的风雨比喻外界对于芭蕉的摧残,益发增加了芭蕉哀怨的情致。
文学家郑板桥的诗词大全篇三《泜水》作者:郑板桥原文: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
漾漾浮轻波,悠悠汇远浦。
千山倒空青,乱石兀崖堵。
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
逼侧井陉道,卒列不成伍。
背水造奇谋,赤帜立赵土。
韩信购左车,张耳陋肺腑。
何不赦陈馀,与之归汉主?《泜水》鉴赏郑板桥写了很多咏史诗,从这些诗中能够看出郑板桥对于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此诗从泜水入笔,叙述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这个段历史故事。
前六句写景,中间两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议论。
后面八句表达作者的看法,惋惜两个生死之交的朋友最后反目成仇。
诗歌语言流畅,质朴自然。
文学家郑板桥的诗词大全篇四《沁园春·恨》作者:郑板桥原文: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郑板桥最著名的10首古诗
![郑板桥最著名的10首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e2b78c5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5.png)
郑板桥最著名的10首古诗郑板桥,人称板桥先生。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郑板桥最著名的10首古诗,仅供大家参考!郑板桥最著名的10首古诗一、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出自清·郑板桥题兴化故居联语。
诗句言内在决定外在的道理。
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二、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出自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诗句由睡眠中听到屋外风吹竹叶萧萧声,进而联想到民间的疾苦声,然后自然地引渡到自己对民间疾苦的态度,抒发出自己的心志:虽然自己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州县小吏,但对天下百姓的生计温饱、快乐忧愁等都怀有殷殷关切之心。
三、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出自清·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诗句言画根瘦竹为渔竿,意在表明诗人决心脱离官场、归隐江湖的人生志向。
四、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出自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躺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疾苦号寒的怨声。
这句诗写出了对百姓的怜悯和关爱之情。
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出自清·郑板桥《竹石》。
任,任凭。
尔,你。
诗句写竹生山中破岩之中,环境虽然恶劣,却坚忍不拔、傲然挺立风中的形象。
意在借竹以自喻,表达自己高洁坚贞的人格追求。
六、十分学力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
出自清·郑板桥《兰》。
付出了十分的学习功夫,要把所学的东西抛弃三分;就像选择好苗留下来一样,这种功夫自己要探索研究。
七、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语出清·郑板桥《新竹》。
新竹竿高于旧竹竿,全靠老的枝干在底下支撑、扶持。
比喻年轻人会超过老年人,但老年人的作用不可忽视,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尊敬老年人。
八、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
郑板桥诗集
![郑板桥诗集](https://img.taocdn.com/s3/m/dd014af604a1b0717fd5ddf0.png)
17【扬州】 画舫乘春破硝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 词人久已伤白头,酒暖香温倍悄然。
18 【寄松风上人】 岂有千山与万山,别离何易来何难。 一日一日似流水,他乡故乡空倚阑。 云补断桥六月雨,松扶古殿三时寒。 笋脯茶油新麦饭,几时猿鹤来同餐
23 【桃叶渡】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 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 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 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24【莫愁湖】 鸳鸯二字,是红闺佳话,然乎否否?多少英雄儿女态,酿出祸胎冤薮。 前殿金莲,后庭玉树,风雨催残骤。卢家何幸,一歌一曲长久! 即今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山下藤萝飘翠带,隔水残霞舞袖。 桃叶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词人口。风流何罪?无荣无辱无咎。
1 ◎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
◎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题焦山自然庵)
◎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近斗茶。(题茶馆)
◎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春风过耳边。”
2《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诗云》
31 【方景两先生庙】 乾坤欹侧,藉豪英几辈,半空撑住。千古龙逢源不死,七窍比干肺腑。 竹杖麻衣,朱袍白刃,朴拙为艰苦。信心而出,自家不解何故。 也知稷契皋夔,闳颠散适,岳降维申甫。彼自承平吾破裂,题目原非一路。 十族全诛,皮囊万段,魂魄雄而武。世间鼠辈,如何妆得老虎!
郑板桥清廉的诗句
![郑板桥清廉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3200720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d.png)
郑板桥是一位以清廉著称的清代官员和文学家,他的许多诗句都体现了清廉的主题。
以下是其中几句著名的清廉诗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
还愁口说无凭据,暗里赃私遍鲁东。
”——《题竹石》
这些诗句中,郑板桥表达了自己对清廉的执着追求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注。
他通过描绘竹子等自然景象,寓意清廉自守、不慕荣华的品德,同时也表达了对贪腐现象的深恶痛绝和对公正廉明的向往。
这些诗句不仅反映了郑板桥个人的清廉品质,也体现了他对社会责任和公正正义的追求,深深打动了后人。
郑板桥的古诗词20首_郑板桥写的诗词有哪些
![郑板桥的古诗词20首_郑板桥写的诗词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e98dcf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1.png)
郑板桥的古诗词20首_郑板桥写的诗词有哪些郑板桥是清代的文学家、画家。
由于生活困苦,他在30岁以后以扬州卖画为生,但是他的诗歌依然具有格调趣味。
你读郑板桥的诗词吗?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郑板桥诗词20首,欢迎大家阅读!郑板桥的古诗词20首1、《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题半盆兰蕊图》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3、《江晴》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4、《峭壁兰》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5、《题画兰》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6、《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7、《盆兰》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8、《山中雪后》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9、《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
10、《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玖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11、《游白狼山两首》悬岩小阁碧梧桐,似有人声在半空。
百叩铜环浑不应,松花满地午荫浓。
12、《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绝句》烟蓑雨笠水云居,鞋样船儿帽样庐。
卖取青钱沽酒得,乱摊荷叶摆鲜鱼。
13、《渔家》卖得鲜鱼二百钱,米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14、《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15、《周瑜宅》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16、《桃叶渡》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
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
郑板桥最有名的八首诗
![郑板桥最有名的八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2acbabc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5.png)
郑板桥最有名的八首诗
1、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清代:郑板桥《题画竹》
释义:秋风昨夜渡过潇水湘水,惊动石头,穿过树林一贯发狂。
2、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清代:郑板桥《题画竹》
释义:只有竹枝浑然不怕,挺身而出与狂风搏斗。
3、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清代:郑板桥《竹》
释义:世上人都爱栽花,只有老夫我爱栽竹。
4、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清代:郑板桥《竹石》
释义:不需要每天报平安。
曾见过它清风一般高洁的情操。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清代:郑板桥《竹石》
释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代:郑板桥《竹石》
释义: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7、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清代:郑板桥《予
告归里》
释义:写出一枝清瘦的竹竿,在清风潇潇的江上做钓鱼竿。
8、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清代:郑板桥《效李艾山前辈体》
释义:清风何必自己寻路,寻到青竹梧桐中。
郑板桥十三首诗词
![郑板桥十三首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54dda4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f.png)
郑板桥十三首诗词1. 念奴娇·高座寺》:暮云明灭,望破楼隐隐,卧钟残院。
院外青山千万叠,阶下流泉清浅。
鸦噪松廊,鼠翻经匣,僧与孤云远。
空梁蛇脱,旧巢无复归燕。
2. 泜水》: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
漾漾浮轻波,悠悠汇春圃。
3. 山中雪后》: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4. 得南闱捷音》: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喜又增悲。
5. 道情·老头陀》: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
山门破落无关锁,斜日苍黄有乱松。
6. 念奴娇·方景两先生庙》:乾坤欹侧,藉豪英几辈,半空撑住。
千古龙逢源不死,七窍比干肺腑。
竹杖麻衣,朱袍白刃,朴拙为艰苦。
也知稷契皋夔,闳颠散适,岳降维申甫。
彼自承平吾破裂,题目原非一路。
7. 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8.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 满江红·思家》: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
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
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
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
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
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
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10. 峭壁兰》: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11. 咏梧桐》: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12. 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13. 暮秋村舍即事》:村舍门前三四间,夕阳西下映柴关。
郑板桥仪征的诗
![郑板桥仪征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2006331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f.png)
郑板桥仪征的诗郑板桥仪征的诗 1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郑板桥《沁园春·恨》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
——郑板桥《泜水》花亦无知,月亦无聊,却教风雨怨秋声。
——郑板桥《沁园春·恨》自是相思抽不尽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郑板桥《咏梧桐》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
——郑板桥《咏芭蕉》看蓬门秋草...郑板桥的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人一生阿直不阿,所以他笔下的竹子显得坚定、挺拔、苍劲.竹子这种宁折不弯的精神,又是诗人“清为官、勤为民”的亮节志向的生动写照,表现了诗人坚强不屈的豪迈气概. 新栽瘦竹小园中,石上凄凄三两丝. 竹又不高峰又矮,大家谦让是家风.郑板桥曾先后在范县、潍县等地当作知县.在权欲横行的官场中,诗人深感人世间污浊甚多,钻营敲诈,损人利已,尔虞我诈,溜须拍马不一而足,诗人对此极为反感,转而在大自然中寻找做人的真谛,而对互相“谦让”的竹与石,不争强出头的短竹、矮峰,则推崇备至,给予热情的赞扬.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诗人一生画竹、写竹四十余年,回顾自己的创作经历,感慨良深.“画到生时是熟时”,正是诗人艺术生活的哲理总结,它表现出诗人不懈追求至美艺术的精神.郑板桥有哪些著名的诗文?急求念奴娇郑板桥其一⊙ 石头城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
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
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
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
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
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
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注释】欧刀吴斧:《后汉书.虞诩传》,“宁卧欧刀,以示远近。
”欧刀,行刑的刀。
吴斧指吴刚砍桂树的斧。
风利何曾泊:据《晋书.王浚传》,晋帝要浚到秣陵后受王浑调度,船过秣陵,浚指着船帆对王浑的信使说“风利不得泊也”,自管下金陵抢功去了。
郑板桥七言诗
![郑板桥七言诗](https://img.taocdn.com/s3/m/a9fa55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a.png)
郑板桥七言诗郑板桥(1693-1765),字明达,号卫涛,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书画家、篆刻家。
他以诗文著称,擅长七言绝句和诗词创作,作品内容涉及社会风俗、人生哲理和自然景物等。
以下是一些郑板桥的七言诗作品及其相关参考内容:1.《雨中寻花》长簷短亭润物华,能传一柱赛氛霞。
楼榭葱茏藏翠致,篮舆杂处湿红霞。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寻花的景象,表现出人们对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从描绘雨中花卉的韵味、描绘楼榭的美丽、描绘篮舆的繁华等方面进行拓展。
2.《广陵散·洞庭青饻》沉浮过后梦难成,秋江破浪满湘亭。
洞庭青饻休洗药,岔路白杨度子庚。
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江破浪满湘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从洞庭湖的地理环境、洞庭湖的旅游景点、洞庭湖的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拓展。
3.《金陵三怨·记述》帘飘微雨渐无声,丹枫团扇湿寒莹。
半岭浓霞飞不得,南园春立白杨青。
这首诗以金陵(今南京)为背景,描绘了金陵秋雨中的景色和丹枫飘飘的美丽情景。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从金陵的历史文化、金陵的风俗习惯、金陵的名胜古迹等方面进行拓展。
4.《春望·长安》腊雪晴蓝碧水凝,长安庭院映花明。
宿鸟归林多少翼,春风吹动万家馨。
这首诗以长安(今西安)为背景,描绘了春天长安的景色和生活气息。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从长安的历史文化、长安的建筑风格、长安的人文景观等方面进行拓展。
5.《七夕词》河汉无声溢碧流,七夕银河近鹊洲。
牵牛女儿空笑意,只整妆容不整裾。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情景,表达了牵牛女儿的美丽和俏皮之态。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从七夕节的习俗起源、七夕节的传说故事、七夕节的庆祝活动等方面进行拓展。
以上是一些郑板桥的七言诗作品及其相关参考内容的简要介绍,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拓展,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郑板桥的诗作,领略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郑板桥诗集大全
![郑板桥诗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1a2c66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6.png)
郑板桥诗集大全古今郑板桥,金秋窗前客。
北斗把戒指,玉宇轻薄烟。
岁寒自萧瑟,寒空皆楚田。
永怀深知己,忆非舜孰贤。
梓潼遥望见,溪山出岭前。
天隐雁声低,星沉烟步繁。
残月空山影,流水落台阵。
行醉招佳期,尽日追思痕。
垂杨诗落,卷地问乐年。
醉眠古城外,惊闻少林前。
细雨落芙蓉,斜行穿空眠。
天际石堦影,崑崙山头烟。
翠绿洞庭斜,洞中望吴宫。
江山绕花枝,醉里恋空风。
泫然钟叮咛,愁风空叶中。
忽闻水声低,犹自拨金蓬。
宸游朝来醉,携花景象新。
莫言谁晓日,几许苍生尘。
偷生泪似雨,宿醉春愁春。
月中归船迹,万里同今人。
清朝诗人郑板桥的诗词10篇
![清朝诗人郑板桥的诗词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4236e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6.png)
清朝诗人郑板桥的诗词10篇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拮据。
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
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下面本店铺就和大家分享清朝诗人郑板桥的诗词,来欣赏一下吧。
道情·老书生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
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渔家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卖得鲜鱼二百钱,籴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绍兴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丞相纷纷诏敕多,绍兴天子只酣歌。
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要何!题半盆兰蕊图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道情·老樵夫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老樵夫,自砍柴。
捆青松,夹绿槐。
茫茫野草秋山外,丰碑是处成荒冢,华表千寻卧碧苔。
坟前石马磨刀坏。
倒不如闲钱沽酒,醉醺醺山径归来。
兰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题画竹·四十年来画竹枝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竹枝词·几家活计卖青山几家活计卖青山,石块堆来锦绣斑。
薄暮回车人半醉,乱雅声里唱歌还。
盆兰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郑板桥(原名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
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
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郑板桥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郑板桥诗词
过绿珠坠楼故址
古往今来岁月深,季伦遗址漫登临。
绿珠楼下香魂杳,经尺珊瑚何处寻。
芙蓉
最怜红粉几分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笋竹二首
其一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其二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吟蟹诗
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
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
题诗二首
其一
一间茅屋在深山,白云半间僧半间。
白云有时行雨去,回头却羡老僧闲。
其二
裴相功名冠六朝,许浑身世落渔樵。
若论风月江山主,丁卯桥应胜午桥。
宦海归来诗
其一
宦海归来两鬓星,故人怜我未凋零。
春风写与平安竹,依旧江南一片青。
其二
宦海归来两髩星,春风高卧竹西亭。
虽然未遂凌云志,依旧江南一片青。
其三
宦海归来两鬓霜,更无心绪问银黄。
惟余数年清湘竹,做得渔竿八尺长。
其四
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
还愁口说无凭据,暗里赃私遍鲁东。
范县诗
四五十家负郭民,落花厅事净无尘。
苦蒿莱把邻僧送,秃袖鹑衣小吏贫。
尚有隐幽难尽烛,何曾顽梗竟能驯。
县门一尺情犹隔,况是君门隔紫寰。
题画
今日醉,明日饱,
说我情形颇颠倒。
那知腹中皆画稿。
画他一幅与太守,
太守慌了锣来了。
四旁观者多惊奇,
又说画卷画的好。
请问世人此中情,
一言反复知多少?
吁嗟乎,一日反复知多少?题诗
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
从今入定风波寂,此后敲门月影遥。
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
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年郑板桥。
题诗
黄金避我竟如仇,湖海英雄不自由。
我避黄金竟如仇,老怀豪宕得自由
咏雪诗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喝道诗
喝道排衙懒不禁,芒鞋问俗入林深。
一杯白水荒途进,惭愧村愚百姓心。
茶壶诗
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
偶题
作宦山东十一年,不知湖上鲫鱼鲜。
今宵尝得君家味,一勺清汤胜万钱。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题竹石图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兰竹石
请君莫作画图看,文里机关,字里机关。
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
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题鸬鹚图
鸬鹚拳足立溪边,红蓼花残九月天。
欲把霜翎斗霜色,直随孤鹤去摩天。
题猫戏蝶图
宠得闺中妇女怜,牙床绣被任他眠。
偶来花下寻蝴蝶,吉兆先期九十年。
题兰草图
一幅青山叠又高,竹枝兰叶两萧萧。
山中樵子曾相约,二月春和去结茅。
题竹枝图
新篁写得四三茎,浓淡相兼自有情。
记否读书窗纸破,萧萧夜半起秋声。
题画竹诗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题画竹
画松亦是真松树,待我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有三株。
题画竹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竹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题画竹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道。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题画竹
四十年来来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题画竹
挥毫已写竹三竿,竹下还添几笔兰。
总为本源同七穆,欲修旧谱与君看。
题画竹
画根竹枝插块石,不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篇二:郑板桥咏竹诗
竹石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效李艾山前辈体(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笋竹二首(清)郑板桥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篇三:郑板桥诗这是郑板桥书斋题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上联: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胜多。
比如画兰、竹易流于枝叶,应删繁就简,如画三秋(深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
下联:画兰、竹要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富有新意,似二月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创造与众不同的新画法。
写文章也是如此。
一篇文章里多余的字要删除, 文章就显得简洁明了,精练就如深秋的树;写文章要求新颖独特,有创新,能与众不同,富有新意,文章就象二月里的鲜花一样,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