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治疗

合集下载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一、治疗原则《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指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有以下5点。

1.监测和维护生命体征,防治导致危及生命的伴发病及并发症发生、发展,维护身体主要脏器功能正常及内环境稳定。

2.尽快阻止和逆转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进程,即尽快使狭窄或梗阻的血管再通,恢复有效的脑血流灌注,同时阻止血栓进一步发展以及脑血流灌注的进一步下降。

3.逆转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病理结局,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脑细胞代谢、防治脑水肿等。

4.详细了解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和发病机制,尽早启动二级预防。

5.尽早启动康复治疗,修复神经功能缺损的病理结局,恢复受损的躯体功能,评估和改善语言、认知、情绪等功能,及早回归社会。

6.《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制定了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管理流程,见图1。

图1 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管理流程二、治疗方法《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中,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再灌注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管理流程,以及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他治疗的推荐意见如下。

(一)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1. 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h内AIS患者静脉溶栓部分管理流程见图2。

发病4.5~9h 的AIS或醒后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部分管理流程见图3。

图2 发病4.5 h内AIS患者静脉溶栓部分管理流程图3 发病4.5~9 h的AIS或醒后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部分管理流程2. 血管内治疗AIS血管内治疗救治流程见图4。

图4 AIS血管内治疗救治流程(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AIS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流程见图5。

图5 AIS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流程(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他治疗1. 神经-血管-脑细胞保护在基础及临床前研究中有证据提示神经-血管-脑细胞保护治疗可能获益,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能进一步改善AIS患者的临床结局(Ⅱa类推荐,B级证据,新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流程与规范专家共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流程与规范专家共识

DOI: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7.03.004通信作者:刘新峰,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Email:xfliu2@vip.163.com;蒲传强,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Email:pucq30128@sina.cn·共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流程与规范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缺血性脑卒中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致死致残病因之一,而其中颅内外大血管急性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的亚型,导致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1]。

4.5h内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human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作为处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证据最充分的治疗方式,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2-3];但限于其相对严格的时间窗和适应证、禁忌证要求,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比例相对较低[4]。

另外,相当部分的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对rt-PA并不敏感,仅6%~30%能够实现闭塞血管再通,获益程度有限[5]。

近年来,多项国外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证实,在颅内大血管闭塞性病变中,早期施行以支架型取栓装置为代表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6-10]。

在国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等[11]于2015年发表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从病例选择、治疗方式、围手术期管理等诸多方面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进行了系统要求。

但在我国由于各地区的医疗条件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别,机械取栓设备和技术的推广也存在诸多限制,导致治疗效果的差别比较大。

为进一步规范血管内治疗操作中的具体流程,文中进一步总结国内外近年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拟完善一套基本完整的操作流程规范,以期为临床参考。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及准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前评估及处理流程见图1。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抗血小板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抗血小板治疗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 ( 电子版 ) 2 0 1 3 年6 筻! 鲞 箜
£ h i 』 ! 堡 r 0 1 _ D 堡

综述 ・
缺血性脑卒 中急性期 的抗 血小板治疗
郑伟城 肖卫 民 石 铸
【 摘要 】 血小板 粘附 、激活 和聚集是栓 塞性疾病 的主要环节 ,缺血性脑卒 中急性期 的抗血小
a s t h e i r R CTs e v i d e nc e s .
【 K e y w o r d s 】A n t i p l a t e l e t t h e r a p y ; I s c h e m i c s t r o k e ; A c u t e p h a s e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 t h r o mb o e mb o l i c d i s e a s e s . An t i p l a t e l e t t h e r a p y , h e r e i n , a c t s a p i v o t a l r o l e f o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a c u t e i s c h e mi c s t r o k e .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mo d e r n e x p e r i me n t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v i d e n c e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o n
【 A b s t r a c t 】P l a t e l e t a d h e s i o n , a c t i v a t i o n a n d a g g r e g a t i o n s u b s  ̄ : q u e n t l y p l a y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s i n t h e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脑卒中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轻型1周内,重型1个月内)。

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并发症及其他情况的预防与处理,提出以下推荐意见。

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①避免并处理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颈部过度扭曲、激动、用力、发热、癫痫、呼吸道不通畅、咳嗽、便秘等。

②建议对颅内压增高、卧床的脑梗死患者采用抬高头位的方式,通常抬高床头>30°。

③甘露醇和高张盐水可明显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少脑疝的发生风险,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种类、治疗剂量及给药次数。

必要时也可选用甘油果糖或呋塞米。

④对于发病48小时内、60岁以下的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伴严重颅内压增高的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病情仍加重、尤其是意识水平降低的患者,可请神经外科会诊考虑是否行减压术,手术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减少残疾率,提高生活自理率。

60岁以上患者手术减压可降低死亡和严重残疾,但独立生活能力并未显著改善。

因此应更加慎重,可根据患者年龄及患者/家属对这种可能结局的价值观来选择是否手术。

⑤对压迫脑干的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可请神经外科会诊协助处理。

⑥因为缺乏有效的证据且存在增加感染性并发症的潜在风险,不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常规或大剂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⑦不推荐在缺血性脑水肿发生时使用巴比妥类药物,应进一步研究低温治疗重度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①症状性出血转化:停用抗栓(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等致出血药物;②可根据出血原因,选择逆转药物,但应权衡利弊,注意药物副作用;③恢复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时机:对需要抗栓治疗的患者,可于症状性出血转化病情稳定后10 天至数周后开始抗栓治疗,应权衡利弊;对于再发血栓风险相对较低或全身情况较差者,可用抗血小板药物代替抗凝药物。

3、癫痫①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②孤立发作1 次或急性期痫性发作控制后,不建议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③脑卒中后2~3 个月再发的癫痫,建议按癫痫常规治疗进行长期药物治疗;④脑卒中后癫痫持续状态,建议按癫痫持续状态治疗原则处理。

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处理流程

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处理流程

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处理SOP到院内急诊时,激活急诊卒中单元,神经科医师一起尽快采集病史、完成必要的检查、评估、作出正确诊断、及时进行抢救或收住院治疗。

从入院后完成评估到明确诊断开始用药治疗的时间应控制在一小时之内(急诊脑卒中黄金一小时救治)。

一、诊断(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尽快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如院前急救已完善,本步骤可酌情减少),以免延误治疗时间窗。

1、临床病史:仍然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典型者是突然发病,迅速进展的脑部受损的征象,如意识障碍、局灶体征。

2、神经系统检查:重点是发现脑部受损征象,如偏瘫、失语、意识障碍、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等。

同时应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估。

(二)诊断分析步骤1、是卒中还是其他疾病:重视发病形式、发病时间,同时注意排除脑外伤、中毒、癫痫后状态、瘤卒中、高血压脑病、低血糖昏迷、高血糖昏迷、脑部炎症以及躯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

2、是哪一类型的卒中: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卒中,根据起病方式、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除非有其他原因不能检查或患者条件不允许搬动,所有疑为卒中的患者都应尽快进行头部影像学(CT/MRI)检查,观察有无脑梗死、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发病时间是否在小时或6小时内,有无溶栓适应证,进行溶栓之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影像学(CT/MRI)检查后反复评估溶栓指征。

4、检查项目汇总所有患者:头颅CT或MRI、血糖、血清电解质、血液生化、心电图、心肌酶学标记物、血常规、凝血常规;部分患者:肝功能、氧饱和度、毒理学筛查、血液酒精水平、妊娠实验、动脉血气分析、胸片、腰穿、脑电图。

以上检查项目尽量在进行溶栓术前得到检验报告。

但不能为了等待实验室检查项目而延误溶栓时间。

二、处理(一)基本生命支持1、气道和呼吸(1)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有明显呼吸困难、窒息时,可采用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以保障通气。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应如何管理重点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应如何管理重点
临床实践往往是建立在基础研究的理论基础之 上的,有了上述理论基础,对于 IS /TIA 急性期维持 脑灌注,也就是合适的脑血流量就有了一个基本标 准。 总的来说,大量的临床观察显示,IS /TIA 急性 期降压:6 ~24 h 间降压可能不存在获益,需避免 此时间 段 降 压;24 ~48 h 间 降 压, 不 同 研 究 存 在 分歧;48 h ~4 周 间 降 压 仍 需 更 多 临 床 研 究 数 据。 当患者状况稳定时,尤其在 48 h 后,可考虑尽 早启动降压;4 周后降压存在获益,可强化降压至目 标值 140 /90 mmHg ( 实际上是启动了 IS /TIA 二级 预防) 。
很显然,上述观察结果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也不 是很明确。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以脑血流自 动调节特点为基础,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参考血压 情况及血压增高的原因,进行 IS /TIA 急性期血压 管理。
( 收稿日期:2016-08-08)
( 本文编辑:姜民慧)
当明确了上述两个因素之后,对 IS /TIA 急性期 就需特别关注脑大动脉的病变情况、血容量情况以 及血压升高的原因,从而安排相应的治疗措施,这是 基本原则。 所以,针对 2014 年的诊治指南,除了应 根据血压水平、急性期血压升高的原因等情况进行 血压管理,应该强调 IS /TIA 的病因和分型,只是考 虑到在短时间内基层医院的医生很难做到这一点, 因此没有强调这一点( 可行性问题)。 而了解有无 高血压病史是应该做到的,因为长期高血压会使脑 血流的自动调节上限及下限均向较高的水平移动, 这一点对血压管理有指导作用。 病情轻重的原因很 复杂,关键还是看脑动脉特别是大动脉的病变、血容 量、血压及血压升高的原因。 由于血压可以间接地 反映血容量的情况,所以 2014 年的诊治指南中只强 调根据血压和血压升高的原因进行 IS /TIA 的血压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完整版)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完整版)

缺血性脑卒申急性期捋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完整版)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诊疗措施包括阜期诊断及治疗、旱期预防再发(二级预防)和阜期康复,常见并发症包括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癫痛、肺炎、排尿障碍与原路感染等。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并发症及真他情况的预防及处理,《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提出以下推荐意见。

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

避免并处理号I�卢面内压地窑的因素,如头颈部适度扭曲、激动、用力、发热、II病、呼吸道不通锡、咳徽、便秘等。

�'建议对卢盟内压增窃、I!÷床的简便死患者采用抬高头位的方式,通常lf:l离床头>Jo·.〈豆、首藏部和高张盐水可明显减轻恼水胁、降低颅内庄、减少脑庙的发笠凤险,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种类‘治z扇窗i由果糖或峡鑫米。

疗剂量Et.给药次敛。

必要时也可t豆对于发病48tj、时肉、60岁以下的恶性大自由中"'1脉梗死伴严理颁内压垠高的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病情仍tJD!P、尤其是意识永平降低的恋者,可请神经外科会i主考虑是否行粮店术,手术治疗可降低死亡事,减少残疾撑,提高生活自理率o60岁以上怠者手术;成压可降低死亡和严赁残疾,但挫立笠;ls能力并亲显著改善.因此应更加ta重,可根据患者盖在的政患者/家属对这种可能结局的价值观来选择是否手术。

(豆、对压迫脑干的大面积小脑蟹死患者可谓神经外科会诊协助处理。

(6’因为缺乏有效的证据息存在精加!H居住并发症的涵在风险,不推荐使用豁皮质激素{馆规或大iflJi!)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寻l忍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窟。

('f不推荐在缺血栓恼水份发2二时使用巴比妥类药物,应滋-步研究{民混治疗重度缺血性脑牢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脑檀死后出血性转化急性脑槌死后出血性转化可以是病程自然演变的结果,也可以是某些治疗方法(溶栓、抗血小板、抗凝、血管内治疗等)的常见并发症。

脑檀死出血转化发生率为8.5%~30.0%,冥中有症状的为1.5%~5.0%。

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解读

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解读

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解读【背景】近年来,卒中急性期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越来越多,而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困惑。

2022新年伊始,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卒中学会(ASA)联合颁布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新指南。

这一最新指南支持建立全方位卒中护理体系的观念,并讨论了从患者认知度、紧急医疗服务的启动、患者转运和分类,到患者到达急诊室后最初几个小时应如何治疗的具体细节。

该指南既给出了卒中早期评估和一般治疗的原则,也讨论了缺血性卒中、特定的治疗策略(如再灌注治疗)以及为脑复苏所应进行的生理机能方面的优化。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管理;指南医疗质量控制被纳入指南以往的临床指南多关注临床技术规范,新指南用大量篇幅对卒中医疗体系进行了描述,包括卒中中心认证、远程卒中系统、远程放射和卒中医疗质量控制。

其中对于卒中医疗质量控制,美国指南是首次涉及,意义重大。

新指南建议,医疗部门应组织一个多学科质量改进委员会,回顾和监测卒中医疗质量指标、循证实践和结局(Ⅰ/B)。

临床过程改进团队的形成和卒中医疗数据库的建立有助于确保医疗质量。

数据库可用于找出卒中医疗质量的差距或不足,一旦找出差距,要启动干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美国指南中纳入医疗质量控制的内容是基于“跟着指南走(GWTG)”项目的成功经验。

GWTG-troke建立了登记、反馈、改进医疗质量控制的模式,并应用于全国200万卒中患者中,取得了极大成功。

质量控制取得的成效远大于某一项新技术应用的效果,遵循循证医学指南开展临床工作有助于挽救患者生命。

指南指出,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建设质量控制委员会,建立卒中登记上的数据库,找出指南与实践间的差距,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

这对全球卒中治疗领域都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更有针对性的急诊影像策略与以往指南不同,新指南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成两类,即症状未缓解的患者和症状已缓解的患者。

症状未缓解者对于症状未缓解的患者,临床干预的重点是血管开通,恢复灌注。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2024年6月,《中华神经科杂志》发布了更新版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

该指南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提供了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诊治的最新推荐意见,涵盖急性期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二级预防抗血小板治疗等多个方面。

本文深入剖析这些关键推荐,结合AIS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解读。

01、血压及血糖管理应谨慎缺血性卒中后70%的患者可见血压升高,多数患者的血压水平在发病后数天内可自行恢复。

血压过高可能增加出血转化风险,血压过低则可能加重缺血损伤。

但是,目前对于AIS的降压目标和时间窗仍没有明确结论。

《指南2023》建议,对于机械取栓术后血管完全再通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维持术后收缩压在140~180 mmHg可能是合理的,应避免将收缩压控制在120 mmHg以下(Ⅱ类推荐,B级证据)。

30%~4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可见血糖升高,但急性期血糖控制方案尚不明确。

相比于高血糖,低血糖引起的损伤尤为严重,可导致脑损伤。

因此,加强AIS患者的血糖监测是合理的,但不推荐过于积极的进行降糖干预,并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02、静脉溶栓时间窗有效拓宽随着“缺血半暗带”理论的完善和推广,基于时间窗的溶栓适应证得到了“组织窗”的有效补充。

WAKE-UP试验提出了一种“扩散加权成像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不匹配”模式,可用来筛选能够从静脉溶栓获益的发病时间不明或醒后卒中患者。

EXTEND试验则借助灌注影像提出了“梗死核心-低灌注不匹配”,旨在筛选出有足够缺血半暗带的患者,成功地将静脉溶栓时间窗拓宽到9 h。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未来将会惠及更多患者。

另外,由“缺血半暗带”衍生出的“组织窗”理论极大地扩展了静脉溶栓的适应人群,并强调了AIS个体化精准诊疗的重要性。

03、替奈普酶获得非劣效证据TNK是一种改良的溶栓药物,与阿替普酶相比,具有更强的血管再通能力和更低的出血风险,单次短时推注后患者即可进行转诊。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治疗方法选择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治疗方法选择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治疗方法选择近年来我国脑血管发病率不断升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3/4,现对近几年来几种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治疗的选择进行讨论。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TLA)是完全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发生卒中概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1次TLA后1个月内卒中发生率4%---8%,1年内12%---13%,5年内24%---29%。

TLA患者发生卒中在第一年内较一般人群高13---16倍,患脑出血可能性是正常中老年人4.6倍。

因此,积极正确治疗TLA是防治脑梗死的关键。

1.1TLA病因引起TLA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首先应该查找病因。

目前认为TLA病因主要有:(1)血流动力学改变。

主要在脑动脉狭窄基础上,血压波动所致。

(2)微栓塞。

多处细动脉—动脉栓塞。

(3)其他,如血液成分及粘度改变(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贫血等)。

为明确病因,查体时应注意心脏,两侧肱动脉压,两侧桡动脉波动及双侧动脉有无杂音:检查血常规、血糖、血脂、颈部血管彩超、颈颅多普勒(TCD)、CT或磁共振(MRI),如颈动脉彩超TCD发现动脉狭窄,应做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血管造影(CTA)检查。

1.2治疗方法经过上述检查,尽可能明确病因,如有局部狭窄,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否则采用药物治疗。

1.2.1控制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酗酒、肥胖等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有不稳定斑块时应积极降脂治疗。

血压不宜过多过快下降,特别有动脉狭窄时,否则易加重症状。

如一侧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不能低于130mmHg。

1.2.2 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急性期可口服阿司匹林50—100mg/D。

(2)抗凝药物。

不做常规治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及经抗血小板治疗,症状仍频繁发作者可考虑抗凝治疗,目前多选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3)改善循环治疗。

银杏叶制剂,中药制剂。

1.2.3 血管介入治疗脑血管狭窄血流动力学变化发生TLA时,可考虑血管内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诊断、治疗流程和住院患者组织化管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诊断、治疗流程和住院患者组织化管理

狭窄≥ 50% 或<50%但有易损斑块
大动脉粥样硬化
心源性
直径<2.0
小动脉闭塞
其他病因
病因不明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无确定病因 难分类病因
诊断 依据
临床表现 不强调皮层损害,但仍保留腔梗症状
梗死灶影像 增加了大动脉粥样硬化中分水岭梗 死和多发微小梗死的意义
小结
分析1993年-2009年病因分型的演变趋 势
越来越强调辅助检查的重要性,而弱化临床 表现
动脉狭窄很重要,斑块的易损性也越来越受 重视,在血管检查中,从只是关心狭窄程度 发展到同时关心斑块的易损性
小结
强调了穿支动脉区梗死在动脉粥样硬化 性梗死中的重要性
腔梗的概念被淡化,采用穿支动脉孤立 梗死灶,不强调直径
卒中在我国每年有高达150万—200万新发病例。平均每12秒钟就有一人 发生卒中,每21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
院前处理
关键:
迅速识别疑似脑卒中患者 尽快送到医院 !!!
一 院前脑卒中的识别
突然出现以下症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
①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②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③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④双眼向一侧凝视; ⑤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⑥眩晕伴呕吐; ⑦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⑧意识障碍或抽搐。
(一)病史和体征
1 病史采集:
症状出现的时间 其他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用药史、药物滥用 偏头痛、癎性发作、感染 创伤及妊娠史等
(一)病史和体征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
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 立即进行体格检查: 一般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体检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治疗观察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治疗观察

【 词】 血性 脑 卒 中 ; 关键 缺 急性 期 盘 治疗 ; 察 床 观 【 中图分 类 号】 7 33 R 4. 【 献标 识 码】A 文
【 编号】 1 7 — 7 12 1 )8 a 一 5 - 2 文章 6 4 4 2 (0 0 0 【 )0 1 0
I c m i t o l c lt e t e fa ut bs r a i n s he c sr keci a r a m nto c e o e v to ni
P b n l ce z me o v nin lte t n 2 ain s wih c n e t n rame t a e n ci c f c c .Re u t: Yf r o ̄i n y ;c n e t a r ame t1 0 p te t, t o v n i a te t n sd o l a e a y ii o ol b nil i s ls
t a u r 01 tte i cu in c trawee a mie t c t s h mi to epain swi 4 ain swee r — o J ay 2 0 me h n lso r e r d t d wi a ue ie e e sr k t t t 2 6 p t t r a n i i t h e h e n
性脑 卒 中急性 期 患 者 2 6例 , 4 随机 分 为 综 合 治疗 组 1 6例 , 取 常 规 治疗 加 巴 曲酶 降纤 抗 凝 治 疗 ; 2 采 常规 治 疗 组 10 2 例。 采用 基 础 常规 治疗 , 观察 两 组 临床疗 效 。结 果 : 组 治疗 3 5d神经 功 能缺 损评 分 并 进行 比较 , < .5 差异 有 统 两 、 P 00 , 计学 意 义 。 组治 疗 1个 月后 进 行疗 效判 断 , 两 两组 总有 效 率 比较 ,< .5 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 P 00 , 结论 : 治疗 急 性缺 血性 脑卒 中时 , 联合 应 用 巴 曲酶 降纤抗 凝 治疗 , 临床 疗 效确 切 、 副作 用小 、 无溶 栓 时 间窗 限制 、 用方 便 , 应 能够 明显 降低 患 者 的病 死率 和致 残 率 , 进 患者 的康 复 , 善 患者 的生 活 质量 。 促 改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解 剖 部 大脑半球梗死
中梗死:小于一个脑叶,3.1~5cm

大小
小梗死:1.6~3cm
脑干梗死
腔隙性梗死:<1.5cm
可指导脱水药的合理使用
缺血性卒中分型
• 基于临床表现OCSP分型法
OCSP是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的英文缩写,是 1991年由英国Bamford等在牛津地区进行脑卒中 大规模群体调查时提出一种新的分型方法,它在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尚不能发现病灶时, 就可 根据临床表现(分型依据)将患者简单快速地分 为有明确特征的4个亚型,并提示闭塞血管和梗 死灶的大小和部位,简单易行,对指导治疗、评
粥样硬化血栓性 穿支闭塞
动脉到动脉 栓塞
低灌注/ 栓子清除下降
混合型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Atherothrombosis 粥样硬化斑块和斑块基础上 的血栓形成作为共同的病因
血栓与斑块的关系: 斑块是基础,狭窄、血栓、栓子脱落是结果; 血栓机化成为斑块的一部分
病因分型—急性穿支小动脉闭塞( APSAO)
40-50%
10-20%
病因分型—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
1与梗死病灶相对应 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50%或有易损斑块 证据) 2在狭窄或闭塞动脉外无急 性梗塞灶; 3有至少一个以上卒中危险 因素或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系 统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病因分型—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卒中危险因素定义: 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高血压、糖尿病、
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OCSP分型法
● 完全前循环梗塞(TACI):表现为三联 征,即完全大脑中动脉综合征的表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
应避免:①非低血糖患者输 含糖液体;②过度降低血压; ③大量静脉输液。
急诊室诊断及处理
诊断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若于 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 间。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血管及心 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 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识别与早期治疗
参考资料
1、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2、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主要以2014指南制定)
3、2019 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
(AHA:美国心脏学会/ASA:美国卒中学会)
诊断标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可根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的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 ②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 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 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③症状或体 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 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h以上( 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④排除 非血管性病因;⑤脑C T/M R I排 除脑出血。
卒中单元
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概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 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 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 2周内,轻型1周内,重型1个月内。具有发 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严重影响人类 健康和生活。急性脑卒中的诊疗是一项系统 工程,需要多部门、多环节的配合协调,最 终实现对脑卒中的有效救治。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气道、呼吸 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 检查。

医脉通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诊疗指导规范

医脉通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诊疗指导规范
/
/
/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 脑卒中防治系列规指导范编审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陇德
委 员:按笔划顺序
于生元 马长生 王文志 王永炎 王伊龙 王拥军 王茂斌 王金环 牛小媛 毛 颖 冯晓源 母义明 吉训明 华 扬 刘 鸣 刘建民 刘新峰 许予明 孙立忠 孙宁玲 纪立农 杜怡峰 李 玲 李天晓 李秀华 李坤成 李坤成 杨 莘 杨 弋 杨文英 励建安 佟小光 余 波 宋 彬 张 运 张 素 张 通 张 澍 张允岭 张世明 张苏明 张伯礼 张建宁 张鸿祺 张微微 陈 方 陈 忠 陈生弟 武 剑 苑 纯 范一木 罗柏宁 金征宇 周良辅 周定标 单春雷 赵 冬 赵 钢 赵继宗 胡大一 胡盛寿 姜卫剑 贾建平 徐 克 徐如祥 凌 锋 高 颖 高润霖 高培毅 高培毅 郭晓蕙 黄 燕 黄东锋 崔丽英 彭 斌 葛均波 董 强 韩雅玲 程敬亮 焦力群 曾进胜 游 潮 谢 鹏 蒲传强 蔡定芳 缪中荣 樊东升 霍 勇
5. 血糖管理: (1)血糖超过10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应加强血糖监 测,血糖值可控制在7.7mmol/L至10 mmol/L。 (2)血糖低于3.3mmol/L时,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 注射治疗,目标是达到正常血糖。 6. 营养支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tp:///
10 /
2.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 3.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4.既往有颅内出血 5.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6.近期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 7.血压升高: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 8.活动性内出血 9.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或其他情况 10.48 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 超出正常范围上限) 11.已口服抗凝剂者INR>1.7或PT>15秒 12.目前正在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 a因子抑制剂,各种敏感的 实验室检查异常(如A P T T,I N R,血小板计数、E C T;T T或恰 当的Xa 因子活性测定等) 13.血糖<2.7 mmol/L 14.CT提示多脑叶梗死(低密度影>1/3大脑半球范围) 相对禁忌证 下列情况需谨慎考虑和权衡溶栓的风险与获益(即虽然存在一项 或多项相对禁忌证,但并非绝对不能溶栓): 1.轻型卒中或症状快速改善的卒中 2.妊娠 3.痫性发作后出现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 4.近2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或严重外伤 5.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6.近3个月内有心肌梗死史 注:r t PA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表3同;I N R:国际标准 化比率;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ECT:蛇静脉酶凝结时 间;TT:凝血酶时间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抗血小板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抗血小板治疗

病 死 率和致 残 率与 对 照 组 比较 有 下 降趋 势 , 差 异 但
无 统 计学 意义 。据 此 2 0 0 7年指南 推 荐 : 大部 分急 绝
性 缺血 性脑 卒 中患 者 2  ̄4 4 8h内 口服 阿司 匹林 ( 起
始 剂量 3 5mg I级 推 荐 , 级 证 据 ) 与 2 0 2 , A 。 0 5年 指 南 相 比 , 指 南 依 据 IT 结 果 增 加 了起 始 剂 量 该 S 3 5mg的推荐 , 2 而根 据 中 国 的 C T 研 究 , 者 认 AS 作 为 1 0mg起 始剂 量 可 能也 是 一 种选 择 。需要 注 意 6
张 茁
关 键 词 : 缺 血 ; 血 管 意 外 ; 小板 聚 集 抑 制 剂 脑 脑 血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R73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0 2 (0 8 1-8 10 10 —1 6 2 0 )20 8 —2
脑 卒 中 的高病 死率 和 高致残 率是 对 神经 科 临床
中华 老 年心 脑 血管 病 杂志 2 0 0 8年 1 2月 第 1 O卷 第 l 2期
C i G rt Her Ba se DsD c2 0 , o 0 N . 2 hnJ eir at ri Vesl i,e 0 8 V l1, o 1 a n

述 评 .
缺 血性 脑 卒 中急 性 期 抗 血 小 板 治疗
中的相关 问题 作 一 简述 , 望 对 缺血 性脑 卒 中急 性 希
期 的抗血 小板 治疗 起 到促 进 和规 范 的作 用 。
1 单一 口服 抗血 小板 药 物
雷( Ⅲ级 推荐 , 证 据) 同时 学术 委员 会 呼 吁尽 快 c级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在欧美(ESO执委会、AHA、ASA联盟)脑血管病指南中 明确指出:不能完成急诊溶栓的医院不能收治脑血管病病 人,收治脑血管病病人的医院必须能完成溶栓技术项目。 我国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也明确提出:急性脑梗死病 人在溶栓时间窗内就医,医疗单位必须书面告之病人或家 属急诊溶栓治疗的必要性,而且在美国只要符合适应症, 无需家属签字。
溶栓治疗方案的选择
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h 内(Ⅰ级推荐,A 级证据)和3- 4.5h(Ⅰ,B)的患者 ,应根据适应证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 溶栓治疗。使用方法 :rtPA 0.9 mglkg( 重大剂量为90 mg) 静脉滴注,其中10% 在1 min 内静 脉推注,其余持续滴注1 h ,用药期间及用药24h内应严密监护患者(Ⅰ, A)
处理: 1.密切监护基本生命功能(气道、心脏、血压、体温) 2.需紧急处理的情况:颅内压增高,严重血压异常,血 糖异常和体温异常,癫痫
推荐意见: 1.按上述诊断步骤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 2.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分钟内 完成脑CT 等评估 3.做出治疗决定(Ⅰ级推荐)
卒中单元
推荐意见: 收治脑卒中患者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卒中单元 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能收入卒中
4、溶栓前正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不是溶栓的禁忌。 5、溶栓前使用了降低纤维蛋白原药物,血清纤维蛋白
原浓度不低于200mg/dl,就不是溶栓的禁忌。
动脉溶栓的适应症
动脉溶栓治疗适合 1、大脑中动脉主干梗死。 2、严重后循环梗死。
动脉溶栓适应症: 发病6小时内由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卒中。 发病24小时内由后循环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卒中。
影像学
正常
急性脑缺血
脑梗死
正常 TIA/ PENUMBRA
(ml ·100mg ·min)
血流量
50-55 45
20
10 8
脑组织 正常
血流
细胞
异常 电衰竭 膜衰竭 死亡
脑缺血的可复性
与缺血时间和缺血程度有关
ml/100g/min 可恢复脑缺血
20
不可恢复脑缺血
10
1
2
3 小时
缺血半暗带( PENUMBRA )
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发展
1995年NINDS证实rt-PA对急性脑梗死发病3小时内疗 效及安全性
1996年中国开始尿激酶对发病6小时内急性脑梗死溶栓 进行开放性研究
1998年中国开始尿激酶对发病6小时内急性脑梗死溶栓 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证实尿激酶溶栓相对安全、 有效。
2004年国内rt-PA用于临床(相隔9年) 2008年ECASSⅢ证实4.5小时内溶栓有效性,历经13年
是否适合溶栓
是否是卒中
发病时间
缺血性卒中的初步诊断
是否是 卒中
FAST
Facial Weakness (面部无上肢无力) 双上肢可以上举吗?
Speech problems (语言问题) 能清楚说话和理解语言吗?
Tell 120or999(呼叫救护车)
学改变。 5、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溶栓治疗的禁忌症
1.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 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有 头颅外伤史;近3周内有胃肠 或泌尿系统出血;近2周内进 行过大的外科手术;近1周内 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 脉穿刺。
2.近3个月内有脑梗死或心肌 梗死史,但不包括陈旧小腔 隙梗死而未遗留神经功能体 征。
缺血性卒中的初步诊断
出血? 缺血?
缺血性卒中的初步诊断
发病 时间
发病时间:是患者最后看起来正 常状态的时候为发病时间,而 不是症状出现时间
脑血流与缺血损伤的关系
脑血 45
流量
脑循环储 备极限
25
贫困
脑代谢
灌注 10
储备极限 脑梗死
低灌注
无症状性 血流减少
缺血症状
缺血半暗带 缺血核心
影像表现、CBF和脑组织改变的关系
2010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 指南核心内容
院前处理
推荐意见:对突然出现上述症状疑似脑卒中的患者: 进行简单评估 急救处理 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
急诊室诊断及处理
诊断: 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2.诊断和评估步骤:是否为脑卒中?是缺血性卒中还是 出血性脑卒中?是否适合溶栓治疗?(4.5或6小时内)
8.妊娠。
9.不合作。
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1、心源性栓塞不是溶栓的禁忌。 2、意识障碍也不是溶栓的禁忌,但一般意识障碍的
NIHSS评分较高,须评估出血风险与预后。 3、少量SAH有时会模拟出缺血性卒中的表现,脑表面
的少量出血刺激血管痉挛(如sSAH),出现急性神经 功能缺失,因出血少,头CT不易发现,需注意神经功 能缺失持续时间、有无头痛、颈抵抗或脑膜刺激征等 。
溶栓治疗的目的
早期恢复供血 缩短缺血损害的时间 缩小梗死体积 使可逆性损害的缺血组织恢复 改善神经损害
TIME IS BRAIN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
1、年龄18~80岁。 2、发病4.5h以内(rtPA)或6h内(尿激酶)。 3、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1h,且比较严重。
(NIHSS 4~22分)。 4、脑CT已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
,使溶栓时间窗提高了1.5小时。
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现状
只有16%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3小时内被送 到医院 - 院前延误(四个较大卒中登记中心数字)
只有1.3%患者接受静脉rt-PA溶栓治疗-院内延误
从影像检查到溶栓治疗的时间显著长于美国或加拿大
缺血性卒中的初步诊断
出血?缺血?
3.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 重糖尿病患者。
4.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 伤(如骨折)的证据。
5.已口服抗凝药,且INR>1.5 ;48h内接受过肝素治疗 (APTT超出正常范围)。
6.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 ,血糖<27mmol/L。
7.血压:收缩压>180mmhg, 或舒张压>100mmhg。
单元( I .A ) 或神经内科病房(Ⅱ 级推荐)接受治疗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评估和诊断 一般处理 特异性治疗 急性期并发症的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一般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 维持生命体征 处理并发症
特殊治疗和管理 超早期溶栓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 血管内治疗 细胞保护治疗 外科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