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铬厂作业危害调查

合集下载

大型工业制造国有企业电镀镀铬作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方式探讨与实践

大型工业制造国有企业电镀镀铬作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方式探讨与实践

大型工业制造国有企业电镀镀铬作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方式探讨与实践发布时间:2022-05-31T08:27:11.57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30卷第3期作者:蒋美丹[导读] 含铬(Cr6+)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电镀工艺种。

蒋美丹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含铬(Cr6+)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电镀工艺种。

调查发现,工作场所空气中铬检测浓度与作业人员的鼻科检查记过不相符。

为了分析铬检测结果与作业人员体检结果的关系,并且与工人的主观感受相联系,以期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收集某大型工业制造国有企业公司2012-2015年电镀工段现场检测结果及作业人员2016年职业健康监护结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以电镀工段为调查对象。

该工段有1个电镀作业现场12条镀铬生产线,共有镀铬作业人员54人。

作业人员每年按要求进行职业健康在岗检查,并做好其复查和调离工作。

以某大型工业制造国有企业公司其他非电镀行业且不接触铬危害因素试验中心试车人员为对照组,作业人员的其他劳动条件、工作制度、年龄、工龄等基本相似,共选择对照组作业人员54人,平均年龄36.4岁,平均工龄9.8年。

1.2 方法收集该电镀工段的镀铬生产线现场检测资料、镀铬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及对照组人员比克检查结果,并分析。

1.2.1现场检测 2012-2015年现场日常检测结果显示,镀铬作业现场空气中铬浓度均小于国标中的最低检出浓度(0.01mg/m3)。

检测结果的判定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进行。

1.2.2健康监护对某大型工业制造国有企业公司电镀工段的54名镀铬作业人员填写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个人信息进行统计,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龄、接害工龄、职业史、既往病史等信息。

对54名镀铬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其中3人为上岗前检查,47人为在岗期间检查,4人为离(转)岗时检查。

电镀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镀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镀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背景电镀工艺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汽车制造、五金加工等领域中。

但是,电镀作业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性,如酸洗液和碱洗液的危险性、电解池中易产生的有毒气体等,这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本文就电镀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供电镀作业人员参考。

危险性分析酸洗液和碱洗液危险性酸洗液和碱洗液是电镀作业中常用的清洗液,但是它们存在许多危险性:1.酸洗液和碱洗液对皮肤和眼睛有强烈的刺激性,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眼睛烧伤等。

2.酸洗液和碱洗液易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引起爆炸或火灾。

3.酸洗液和碱洗液是腐蚀性物质,能够腐蚀装备和影响设备寿命。

因此,对于酸洗液和碱洗液的操作要非常小心:1.在操作之前,需要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手套、眼罩等。

2.操作前应熟悉清洗液的使用方法,确保操作正确。

3.操作时避免与皮肤接触,尽可能减少工作时间。

4.在操作之后,需要彻底清洗车间清洗液残留,并保持通风良好。

电解池气体危险性电镀作业中使用的电解池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如氯气、氧气等。

这些气体对于人体有很大的危害:1.长时间接触氯气,会影响呼吸、引起咳嗽、头晕等症状。

2.如果气体中的氧气浓度过低,会引起窒息。

因此,在电镀作业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在操作电解池之前,需要充分了解气体情况,避免产生有毒气体。

2.操作时应该保持通风良好,减少气体的浓度。

3.如发现气体浓度过高,应该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热能危险性在电镀作业中经常会使用高温设备,如电热管、加热炉等。

这些设备也会带来一定的危险性:1.高温设备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2.人员接触高温设备,容易造成皮肤烧伤等伤害。

因此,在操作高温设备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时要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2.在操作之前需要将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保证对设备的操作熟练。

镀锌镀铜镀镍镀铬等电镀行业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镀锌镀铜镀镍镀铬等电镀行业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镀锌镀铜镀镍镀铬等电镀行业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1. 职业病概述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劳动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危险物质、生产技术等原因,导致工人出现身体损伤或疾病的一类职业健康问题。

而在镀锌、镀铜、镀镍、镀铬等电镀行业中,由于该行业存在较多的有害物质和特殊环境,工人们往往会面临着更高的职业病风险。

因此,对于该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也是改善工人职业健康和工作环境的重要一步。

2. 职业病危害因素2.1 电镀液中的有害物质在电镀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电镀液,如酸性、碱性或中性电镀液。

虽然这些电镀液在镀工件的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其中往往会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如金属离子、有氧化还原性的物质、季铵盐类等。

特别是当工人们在长时间接触这些电镀液时,会导致他们的身体逐渐受到损伤,出现头晕、恶心、喉咙疼痛、眼睛刺痛、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

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起中毒、肝肾功能损害等问题。

2.2 噪声和震动在镀锌、镀铜、镀镍、镀铬等电镀过程中,机器设备对金属零件进行抛光、抛丸和磨削时,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噪声和振动。

当工人们长时间处于这种噪声和震动环境中,会使他们的耳膜、听神经和内耳收到明显的刺激,导致听力损害、头痛、眩晕、手脚发麻等症状。

此外,还有些工人需要长时间工作在机器设备上,由于机器的振动会对身体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导致腰椎病、脊柱病等职业病问题。

2.3 热、尘、气体等作业环境在电镀行业中,加热、喷涂、气体排放等工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尘、气体等污染物,对工人的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例如,过多的尘埃和气体吸入会引起喉咙不适、肺部堵塞、呼吸困难等问题,热的环境也会导致工人出现头晕、恶心等反应。

同时,还要承受着强烈刺激作用的气味,让工人的神经感觉长期受到危害,因而容易引发鼻窦炎、喉炎、气管炎等疾病。

2.4 镀液中氰化物含量高镀液中含有氰化物的电镀行业,该类物质含量较高,如果在劳动过程中吸入过多氰化物,就有可能根据人体代谢的缘故,在人体内发生代谢失调。

某电镀铬厂作业危害调查

某电镀铬厂作业危害调查

某电镀铬厂作业危害调查某电镀铬厂作业危害调查铬酐、铬酸、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鼻部损害称为铬鼻病。

从事镀铬作业的电镀厂工人长期接触到铬酸雾,容易发生职业性铬鼻病。

为了解某电镀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制定有关的预防对策,我们于2021年7月对该厂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并对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

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电镀厂生产车间为调查对象,对车间空气铬酸浓度进行测定。

调查组为23名铬作业工人,男14名,女9名,平均年龄34.9岁(21~48岁),平均工龄3.3a(0.5~14a);对照组为某卷烟厂机修岗位不接触毒物人员25名,男15名、女10名,平均年龄35.8岁(20~44岁),平均工龄3.9a(0.5~13a)。

两组人员个人嗜好、生活.惯相近。

1.2方法1.2.1车间空气铬酸雾浓度测定以江苏建湖兴宇分析仪器厂生产的DCY-2A型双气路大气采样仪为动力采集样本,用冲击式采样瓶(双串联)装5ml蒸馏水为吸收液,流量3L/min,采样时间20min,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分析。

1.2.2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询问职业史、病史和自觉症状,进行内科、外科、五官科检查及血液、尿液分析。

1.3执行标准GBZ1-202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20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12-2021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结果与分析2.1一般情况该厂系一家私有企业,年产值150万元左右。

位于山脚下,占地面积4.5亩,生产区与生活区无截然分开。

生产均为来料电镀,日耗铬酸酐约100kg,生产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车间有通风排毒设施但效果不好,采用24h连续工作两班次运转。

2.2车间空气铬酸雾浓度测定结果分析根据生产特点测定铬酸雾浓度,选择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毒地点作为测定点。

本次调查共测定铬作业点14个,采集样本数84个。

经分析,浓度范围为0~2.332mg/m3,合格点数5个,测定点合格率为35.7%,说明车间内铬污染十分严重。

电镀厂电镀工艺中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电镀厂电镀工艺中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电镀厂电镀工艺中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的不断壮大,各种工业企业不断涌现,电镀厂也是其中一种。

然而,在电镀生产过程中,工人们长期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高温环境、噪音等危害因素,容易患上职业病,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本文将从电镀厂电镀工艺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入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有害化学物质的危害电镀厂的生产工艺中,使用了许多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硫酸、盐酸、氯化铜、氰化钾等等。

这些有害化学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挥发,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其中,硫酸和氯化铜对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的危害最为明显,容易引起慢性呼吸道炎症和角膜炎等职业病,而氰化钾则是一种高度毒性的化学物质,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疼、眩晕、心跳加速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二、高温环境的危害电镀厂中的电镀生产过程需要使用热水槽来加热,因此,电镀车间内的温度非常高,尤其是在夏季和一些热带地区,高温环境的危害尤为明显。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引发中暑、脱水等症状,甚至对肝、肾等内脏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此外,高温环境还能加速有害化学物质的挥发,加重工人的职业病危害。

三、噪音危害电镀车间中一些机器的噪音较大,如机械轧机、电动铣机等,工人们需要长时间暴露在这些噪音环境中。

患有噪声聋等职业病的人数也在增加,这些职业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工人的生活。

四、其他危害因素由于电镀车间中使用的物品和设备较多,因此还存在其它危害因素,如金属粉尘、电磁辐射等,都可能给工人带来影响。

五、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电镀厂电镀工艺中的职业病危害,电镀厂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一方面,可通过改善技术和工艺,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排风设备、防护设施、劳动保护用品等方法来保障工人的健康。

针对有害化学物质的危害,电镀厂应该实行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工人应该配备专用呼吸器,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而对于高温环境的危害,电镀厂需要实行加强制度管理、完善交叉岗位轮换制度等措施,有效规避高温环境对工人的危害。

电镀(表面处理)全国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填写指南(危害因素分析)

电镀(表面处理)全国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填写指南(危害因素分析)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年月日
镀镉
车间名称
氢氧化钠、硫酸
镀锡
车间名称
氢氧化钠、硫酸、氰化物
镀铜
车间名称
镍的化合物、锌化合物、硫酸、氯化氢或盐酸、氢氧化钠
镀镍
车间名称
铬及其化合物、硫酸、氟及其化合物、氢氧化钠
镀铬
车间名称
高温
镀件干燥
车间名称
铬及其化合物、硫酸、盐酸、氢氟酸、硝酸
镀件钝化、浸蚀
车间名称
噪声WL002、砂轮磨尘
磨光
车间名称
汽油、煤油、四氯甲烷、三氯乙烯、乙醇
溶剂除油
车间名称
氢化钠、硫酸
化学除油
车间名称
氢氧化钠
电解除油
车间名称
噪声WL002、其他粉尘
镀件抛光、刷光
车间名称
噪声WL002、矽尘
镀┇
(根据企业实际的工序、机器进行实际接触相应职业危害因素填写)
*注:生产企业如果在原料、辅料或其他生产工序中使用化学制品(如电镀液),应向供应商索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根据该说明书填写。
企业编码 □□—□□—□□—□□□□□
表2-1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表
序号
作业场所 (工作地点)名称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代码)
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
接触危害因素人次数
总人次数
女劳动者人次数
车间名称
氧化锌、氯化锌、锌化合物、氢氧化钠、氯化铵、氰化氢或氢氰酸、氰化物
镀锌
车间名称
镉及其化合物、镍的化合物、氯化铵、氰化氢或氢氰酸、氰化物、氢氧化钠

浙江省某电镀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与分析

浙江省某电镀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与分析

浙江省某电镀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与分析电镀生产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过程,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职业病危害。

本文将对浙江省电镀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以帮助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浙江省电镀生产项目涉及到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包括有害物质中毒、物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威胁以及职业心理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等。

有害物质中毒是电镀生产中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之一、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剂中含有重金属如铬、镉、铜等,这些重金属在高温、高压、酸碱等条件下很容易释放出来,并且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例如,铬化合物可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鼻咽癌等,镉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和肾脏损害等。

因此,必须要求工人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加强通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从根本上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接触。

其次,电镀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电力和化学药剂会产生一定的物理因素,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例如,电镀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对操作人员的皮肤造成灼伤;电流的存在也带来了与电击有关的安全风险。

此外,电镀过程中产生的酸碱溶液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腐蚀。

因此,必须加强对操作人员的防护培训,提醒他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因工作引起的身体不适。

最后,电镀生产项目的工作环境往往存在一定的职业心理压力,如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工作时间的不规律以及噪音、震动等不良环境因素。

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工人出现疲劳、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因此,需要加强对工人心理健康的关注,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并规范工作时间和强度,改善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浙江省电镀生产项目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

为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必须加强对有害物质的防护,加强对工人的防护培训,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只有全面落实相关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才能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电镀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镀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镀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电镀加工中涉及最广的是镀锌,镀铜、镍、铬,其中镀锌占45~50%,镀铜、镍、铬占30%,氧化铝和阳极化膜占15%,电子产品镀铅/锡、金约占5%。

电镀原理:借助外界直流电的作用,使被镀导电体的表面沉积一金属或合金层的方法,称为电镀。

基本电镀工艺主要为:镀前准备(检验、抛磨、绝缘处理)—上挂具(篮筐)—前处理(化学除油、电解除油、酸除锈、预处理、中和、活化、预镀等)—电镀或氧化或化学镀—后处理(清洗、钝化、着色、封闭、中和、烘干等)前处理:电镀前的所有工序统称为前处理,目的是修整工件表面,去除工件表面的油脂,锈皮,氧化膜等,为后面镀层沉积提供所需的电镀表面.前处理主要影响到外观结合力,据统计,60%的电镀不良品由于前处理不良所造成.前处理的方式有:喷砂、磨光、抛光、热浸脱脂、超音波脱脂、电脱脂、酸洗活化等。

电镀:在工件表面得到所需镀层的过程,是电镀的核心程序。

后处理:电镀后对镀层进行各种处理以增强镀层的各种性能。

如耐腐蚀性、抗变色能力、可焊性等。

后处理的方式有:钝化、中和、着色、防变色、封孔等电镀分类电镀分为挂镀、滚镀、连续镀和刷镀等方式,主要与待镀件的尺寸和批量有关。

挂镀适用于一般尺寸的制品,如汽车的保险杠,自行车的车把等。

滚镀适用于小件,如紧固件、垫圈、销子等。

连续镀适用于成批生产的线材和带材。

刷镀适用于局部镀或修复。

根据电镀的自动化程度可分为:手工电镀生产线、自动电镀生产线电镀常用化学物质:a.氰化物;包括含氰根的盐类。

剧,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

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气体,可立即呼吸停止而死亡。

可通过呼吸道、食道及皮肤侵入而引起中毒。

轻者有粘膜刺激症状,唇舌麻木、气喘、恶心、呕吐、心悸。

重者,呼吸不规则,意识逐渐昏迷、大小便失禁、可迅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

氰化物中毒治愈后还可能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b.硫酸、盐酸、硝酸、氢氟酸、氨水、氢氧化钠等化学药品:以相对应的气体和酸(碱)雾形式存在于工作场所的空气中,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

电镀行业安全隐患排查(3篇)

电镀行业安全隐患排查(3篇)

第1篇摘要:电镀行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和防腐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电镀工艺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对工人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针对电镀行业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工人生命财产安全及环境保护。

一、引言电镀行业在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和防腐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电镀工艺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酸碱腐蚀、重金属污染、火灾爆炸等。

为保障工人生命财产安全及环境保护,有必要对电镀行业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二、电镀行业安全隐患排查1. 酸碱腐蚀(1)原因分析:电镀过程中,酸碱腐蚀主要来源于电镀液、清洗液等。

这些液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若泄漏或溅出,会对工人造成伤害。

(2)排查方法:对电镀设备、管道、容器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密封性能良好;加强现场管理,设立警示标志,防止酸碱泄漏。

2. 重金属污染(1)原因分析:电镀过程中,重金属离子会进入生产废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排查方法:对电镀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加强对生产废水的监测,确保其达标排放。

3. 火灾爆炸(1)原因分析:电镀过程中,易燃易爆物质如酸碱、有机溶剂等存在火灾爆炸风险。

(2)排查方法:对电镀车间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加强现场管理,禁止吸烟、动火作业;对易燃易爆物质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泄漏。

4. 机械伤害(1)原因分析:电镀设备、工具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机械伤害风险。

(2)排查方法:对电镀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加强现场管理,教育工人正确操作设备。

5. 职业病(1)原因分析:电镀过程中,工人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易患职业病。

(2)排查方法:对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符合工作要求;加强个人防护,提供防护用品;对有害物质进行监测,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安全意识,使其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电镀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镀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镀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5月2日22时,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共和第三工业区创隆实业(深圳)有限公司发生一单员工中毒事故,该公司一员工在二楼电镀车间底铜缸处作业时,疑因中毒呕吐,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该公司主要经营从事表壳、表带、首饰、眼镜框、眼镜、工艺品及其它日用五金制品的电镀和加工业务。

(信息来源:深圳市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事故预警信息2016年第4号文件)电镀企业又发生事故,安博士曾在有限空间事故警示中也曾提到一起,电镀企业发生事故的概率之所以这么高跟电镀企业本身的工艺、使用危险化学品种类多和作业环境差是密不可分的,电镀企业的工艺原理是什么?电镀企业都有哪些危险危害因素?电镀企业都用到什么设备?电镀企业预防事故都有哪些好的安全对策和措施?电镀工作业都有哪些风险和注意事项?接下来,安博士会逐一给大家介绍!电镀加工中涉及最广的是镀锌,镀铜、镍、铬,其中镀锌占45~50%,镀铜、镍、铬占30%,氧化铝和阳极化膜占15%,电子产品镀铅/锡、金约占5%。

电镀原理:借助外界直流电的作用,使被镀导电体的表面沉积一金属或合金层的方法,称为电镀。

基本电镀工艺主要为:镀前准备(检验、抛磨、绝缘处理)—上挂具(篮筐)—前处理(化学除油、电解除油、酸除锈、预处理、中和、活化、预镀等)—电镀或氧化或化学镀—后处理(清洗、钝化、着色、封闭、中和、烘干等)前处理:电镀前的所有工序统称为前处理,目的是修整工件表面,去除工件表面的油脂,锈皮,氧化膜等,为后面镀层沉积提供所需的电镀表面.前处理主要影响到外观结合力,据统计,60%的电镀不良品由于前处理不良所造成.前处理的方式有:喷砂、磨光、抛光、热浸脱脂、超音波脱脂、电脱脂、酸洗活化等。

电镀:在工件表面得到所需镀层的过程,是电镀的核心程序。

后处理:电镀后对镀层进行各种处理以增强镀层的各种性能。

如耐腐蚀性、抗变色能力、可焊性等。

后处理的方式有:钝化、中和、着色、防变色、封孔等电镀分类电镀分为挂镀、滚镀、连续镀和刷镀等方式,主要与待镀件的尺寸和批量有关。

2024年电镀工厂对人体的危害的预防(2篇)

2024年电镀工厂对人体的危害的预防(2篇)

2024年电镀工厂对人体的危害的预防电镀厂有很多种技术,化学镍、镀合金、贵金属电镀、镀铬工艺、镀镍、镀铜工艺、镀锡、镀锌等等,关键是看你厂使用的是哪种工艺,要区别对待。

电镀铬过程排放物中有六价铬,是致癌物质,对人体有害。

电镀镀层中含有的镍(Ni)元素易引发皮肤癌等。

电镀生产过程中对人体的危害电镀生产中要大量使用强酸,强碱,盐类和有机溶剂等化学药品,在作业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安全管理工作做得不好,极易发生中毒,灼伤,以致燃烧爆炸事故。

另一方面,电镀车间工作场地潮湿,设备易受腐蚀,也容易导致触电事故。

目前,除少数大厂的电镀车间外,大多数从事电镀的厂点,规模都较小,设备也简陋,缺少机械装备,劳动防护条件差;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

因此,电镀生产安全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已经成为电镀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

A粉尘危害大多数五金工件在电镀前都必须经过打磨,机械抛光等;另外,为了除去铸件,锻件或热处理后零件表面的熔渣,型砂,氧化皮及其它杂质,还需要进行喷砂处理。

这些作业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可能含有硅,铬,铝,铁,铜和麻布等的粉尘,这些粉尘会给作业工人带来严重的职业危害灾爆炸电镀生产中经常使用有机溶剂对工件进行脱脂除油,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汽油,煤油,丙酮,苯类,三氯乙烯和四氯化碳等;此外,还使用脱漆剂脱除旧涂层,使用罩光(封闭)漆对镀层进行封闭等,脱漆剂中含有大量的二氯甲烷和其他机溶剂,罩光(封闭)漆中也含有多种有机溶剂。

汽油,煤油,苯类和其它一些有机溶剂的闪点很低,在空气中很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下限时一遇火花等点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三氯乙烯和二氯甲烷,虽不易燃烧,但都是有毒易挥发的液体,其蒸气与空气也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还有,部分电镀厂要用到锅炉或反应釜等,它们是压力容器,如使用不当也会发生爆炸事故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如三氯乙烯具有麻醉性,能使人窒息,受紫外线照射会分解出剧毒的光气和强腐蚀性的氯化氢。

电镀企业铬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结果分析

电镀企业铬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结果分析

(下转第161页)电镀行业中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硫酸、硝酸、盐酸、铬酸、氰化物等,其中铬作业可以引起鼻部损害(鼻粘膜充血、糜烂,鼻中隔肥厚、弯曲等)、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等)、呼吸系统症状(气促、咳嗽等)[1]。

本地区电镀企业众多,为进一步了解电镀企业铬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我们对于2012年5月—2013年7月对电镀企业铬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监护,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本地区电镀企业中,以接触铬的作业人员400人作为观察组。

观察组,年龄范围18~52岁,平均年龄33.1岁,工龄0.5~18年,其中有269例为男性患者,有131例为女性患者,其中有165人为健康状况良好,有194人健康状况存在轻度的危害因素,可以通过一些药物做简单的治疗,而剩下的41例受到较为严重的危害。

选取同时期健康检查364人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年龄范围17~55岁,平均年龄35.3岁,其中有221例为男性患者,143例为女性患者,其中有134人为健康状况良好,有186人健康状况存在轻度的危害因素,可以通过一些药物做简单的治疗,而剩下的44人受到较为严重的危害。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GBZ 12-2002)的要求,针对电镀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职业史、既往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耳鼻喉检查,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B 超等检查[2-4]。

主要仪器设备包括:五分类血球分析仪(贝克曼ACT5diff 型)、尿分析仪(科宝5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400plus 型)、全自动心电图机(光电ECG9130P 型)、黑白B 超(西门子SONO LINE ADARA 型)。

统计分析采用SPSS v16.0版本进行两个样本率或多个样本率的χ2检验。

电镀车间危险性分析报告

电镀车间危险性分析报告

电镀车间的概述
01
电镀车间主要进行金属表面处理,涉及多种化 学物质和工艺流程。
0因 2 03
电镀车间通常存在高温、高压、腐蚀等危险 素,对工人安全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电镀车间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安 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02
电镀车间危险源分析
化学危险源
1 2
3
腐蚀性物质
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各种酸、碱和盐等腐蚀性物质,对人体皮 肤、眼睛和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物理风险评估
高温环境
电镀过程中需要加热,可能导致车间温度升高,长时间在高温环 境下工作可能导致中暑和热射病。
噪音污染
电镀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较大,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下可能对 听力造成损害。
机械伤害
电镀设备的高速旋转和移动可能导致机械伤害,如割伤、压伤和碰 撞伤等。
生物风险评估
病菌滋生
电镀车间可能存在细菌、霉菌等 微生物,长期接触可能引发感染 和疾病。
触电危险
电镀设备的高压电和潮湿环境可能导 致触电事故。
总结报告内容
火灾风险
部分化学品易燃易爆,存在火灾事故隐患。
机械伤害
车间内的机械设备可能因操作不当或维护不良导致人员受伤。
总结报告内容
加强化学品储存和使用管理,定 期检查和维护设备,防止泄漏事 故发生。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 预案,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 有效处置。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人员直 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对电镀车间的建议和展望
建议电镀车间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 和整改安全隐患。
鼓励采用环保型的电镀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电镀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安全对策

电镀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安全对策

电镀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对策摘要:分析了电镀生产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如灼烫、中毒、火灾、爆炸和触电等,以及这些因素产生的原因和途径,并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电镀生产需使用腐蚀品、氧化剂、毒害品和易燃液体等危险化学品,大量的电气设备还会引起火灾和触电.笔者在此对电镀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1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1 中毒有毒物质能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3个途径进入人体,可能造成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1.1.1 氰化物中毒在电镀铜、锌、银、金、铜合金和退镀中,氰化钠、氰化钾、氰化亚铜、氰化锌、氰化银钾和氰化金钾等氰化物被广泛使用.氰化物颗粒、粉末及含量溶液,遇酸或受潮会分解产生更易致人中毒的氰化氢气体.若含氰镀槽的布置、含氰废水的排放和通风管路待存在缺陷,可能会产生氰化氢.例如:含氰镀槽与酸铜槽、酸洗槽、铬槽等酸性物质的距离过近;含氰污水与酸性废水混合排入;含氰废气与酸雾共用一套通风装置;零件表面的酸性物质未清洗干净就进入含氰镀槽,以上情况均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从而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氰化钠和氰化亚铜的溶解过程属络合反应,若操作不慎,放出的热量将会使溶液温度急剧升高,甚至沸腾,分解产生氰化氢和氰气,并可能造成含氰溶液外溢.含量镀槽的工作温度过高和电流密度过大也会导致氰化物分解和扩散.因为氰化物使用不当、通风不良和管理不善,导致作业场所产生大量氰化氢气体,造成人员急性中毒,最终酿成伤亡事故.如2003年10月,XXXX某刀具公司发生了一起中毒事故,该公司在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检修时,检修人员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进入深达4.5m的还原反应池内,发生中毒,由于盲目施救,先后有5人进入池内,最终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导致事故扩大化.事后检测发现:池内氰化氢等气体的浓度严重超标.1.1.2 有机溶剂中毒电镀生产有时需要使用三氯乙烯、汽油、煤油、二甲苯、酒精、天那水、二氯甲烷〔用于退漆剂〕、油漆、电泳漆和油墨等有机溶剂.使用时有机溶剂大量挥发,人体吸入后会引起中毒.如三氰乙烯在清洗槽内呈蒸气状态,若冷却不足或零件带出,会在空气中达到较高沈度,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喷漆、电泳、油墨涂敷、退漆和零件清洗等作业,通常为近距离的手工操作,难以做到人员与有毒物质的有效隔离.若缺少良好的通风和个体防护用品,就会引起急性中毒,长期吸入也会导致慢性中毒.1.1.3 酸雾中毒硫酸、硝酸、盐酸和氢氟酸在电镀中应用广泛.酸铜溶液因空气搅拌会形成酸雾;盐酸除锈会逸出HC1气体;高浓度的氢氟酸会挥发出HF气体;浓硝酸退挂具和零件,会产生NO2等氮氧化合物.作业人员吸入酸雾会造成呼吸道刺激、炎症和肺水肿,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某电镀厂使用硝酸退挂具,操作人员麻痹大意,贸然在硝酸中加入大量尿素而产生大量氮氧化合物,因缺少安全防护措施而造成当场昏死,送医院后不治.长期接触各类酸雾还会引起各类病变.1.1.4 铬雾中毒镀铬会产生铬雾,若未添加抑雾剂则情况更为严重.现场缺少通风措施和个体防护用品,铬物进入呼吸道,就会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和产生慢性影响.1.1.5 其他次氯酸钠溶液常温下易分解,遇酸则分解更快,释放出剧毒的氯气.误食含金、银、铜、铅等物质可能引起重金属中毒.对镍有过敏反应的人员,直接接触镀镍溶液,很可能引起皮肤炎症和湿疹,被称为"镍痒症".1.2 火灾、爆炸1.2.1 易燃液体火灾、爆炸汽油、煤油、柴油、二甲苯、酒精、天那水、油漆和油墨等均属于易燃液体,具有高度易燃爆性.喷漆等涂装作业时有机溶剂大量挥发,若未能及时将其排走和吸收,会形成易燃易爆蒸气,很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在喷酒会场所使用的灯具、开关和电机等电气设备,或与周围的明火距离过近,或在作业场所吸烟,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喷漆柜的设计、材料的选用、通风管路的布置和作业场所的建筑结构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也会引发事故或使事故影响扩大.曾有一企业擅自将喷漆柜的排风装置由高空排放改为经地下隔潮层后再向空中排放,以致大量易燃易爆蒸气积聚在隔潮层中,达到爆炸极限,焊接作业时掉落的焊渣引起了爆炸,造成3人死亡6人受伤的严重后果.若喷漆房及通风管路内沉积的漆垢未事先清除,而进行切割、焊接等动火作业,也有可能造成火灾事故.使用二甲苯、酒精和煤油等清洗零件,排出的废液若进入废水沟等低洼处,聚积后很可能引起火灾爆炸.1.2.2 氢气爆炸电解除油和铬槽电镀过程阴极会放出大量氢气,在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遭遇挂具与极杆接触产生的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产生震耳的爆鸣声,冲击波还可能引起槽内电镀液喷溅.工作电流过大、镀槽液面泡沫过多和现场通风不良等均是氢气大量聚积的主要因素.另外、锌、铁等金属阳极和零件的酸洗过程也会释放出氧气,有可能发生爆炸.1.2.3 锅炉的火灾、爆炸蒸汽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管路堵塞,压力上升,若安全装置失灵有可能造成超压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炉膛密封不良,飞散的火花会引燃周围的易燃可燃物质,引起火灾事故.非法制造和随意改装锅炉很容易引发爆炸事故.1.2.4 禁忌物料混合引起火灾、爆炸双氧水、浓硝酸、浓硫酸、三氧化铬、重铬酸钾、高锰酸钾和过硫酸铵等均属于强氧化剂,此类物质与易燃物、有机物和还原剂等接触均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如三氧化铬与乙醇、天那水和保险粉等接触,即引起着火和爆炸;浓硝酸甚至与木头接触也能引起着火.若不注意氧化剂的存放和使用方法,可能引起火灾、爆炸.1.2.5 电气火灾电镀厂房由于环境湿度大、存在腐蚀性物质,对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构成很大的威胁.如超负荷运行、接触不良、缺少短路和漏电保护措施、乱拉乱接临时电线、电加热等设置不妥、线路老化等均可能引起电气火灾事故.整流器若缺少冷却将温措施,导线截面积过小等引起电流超负荷,可能导致电缆着火.整流器与镀槽距离过近,误操作可能导致镀液溅及电气设备,使用电加热管时槽内液位过低而未将发热部位淹没,产生的高温将使塑料镀槽着火,此类事故在电镀企业屡见不鲜.1.3 灼烫1.3.1 化学灼伤若对各类腐蚀品的危险性认识不足,违规作业,很可能引起化学灼伤.进行浓硫酸、浓硝酸和片碱等物质的搬运、装卸、分取、稀释或溶解,若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很可能灼伤人体皮肤、角膜和呼吸道.若将水倒入浓硫酸就会发生沸溅,引起灼烫.若在塑料槽内稀释浓硫酸,不注意控制稀释速度和冷却降温,温度升高会使塑料槽变形,造成泄漏.片碱的溶解过程可能形成强烈刺激呼吸道的碱雾,引起呼吸道刺激.氢氟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人体沾上氢氟酸后未及时清洗,不久就会产生剧痛.1.3.2 烫伤若蒸汽、热水管道和设备缺少保温层,或直接接触高温溶液,均可引起烫伤.浓硫酸稀释和片碱溶解过程产生的高温也会引起烫伤的.人员在镀槽上方行走或作业,不慎跌入镀槽,如槽内是液碱、硫酸或铬酸等高温且具腐蚀性的溶液,后果则更加严重.曾有一个工人在电镀硬铬时不慎跌入镀槽,造成全身大面积烫伤和化学灼伤,尽管抢救及时,仍无法挽回生命.1.4 触电电镀车间的电气设备易遭受酸雾腐蚀,导致绝缘性能降低,操作人员的手沾有水,很容易引起触电.如电加热管金属外壳未满足敢防腐蚀要求,或未接地,或电热丝与金属外壳绝缘不良,或使用质量不合格的电加热管,或裸露的接头未做有效绝缘等等,均可能引起触电.1.5 机械伤害高速转动的设备,如抛光机、拉丝机、通风扇和离心机等,若缺少防护措施违规操作,工人不注意着装,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1.6 粉尘在抛光、拉丝和喷砂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细小纤维等,如缺少良好的通风和除尘措施,或未配备防尘口罩等,长期影响会引起肺部病变.1.7高温在高温季节,外部气温的影响加之高温镀液、电气设备和烘箱等生产车间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作业场所的温度会超过人体的正常体温,若没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措施,长时间作业易引起中暑.如果缺少经验,发现和救治不及时,可能造成伤亡事故.1.8 噪声滚筒、通风机、超声波清洗机、空压机和气泵等电镀设备产生的噪音往往使车间内的噪声超过国家标准要求的80dB〔以每天接触时间8h计〕.长时间的工作会造成人员听力损害,并可能造成误操作.1.9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除以上所述各点之外,还可能存在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等危险有害因素.2 安全对策措施2.1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2.1.1 厂区平面布置对策措施〔1〕厂房和化学品库房应与职工宿舍、食堂等生活场所分开设置,且保持安全距离.〔2〕高毒有害作业与低毒无害作业应相对分离布置.〔3〕含氰镀槽应与酸性物质保持安全距离,或有效隔离.〔4〕剧毒品库房应远离热源、电源、火源、水源和居民区,宜靠近使用场所.〔5〕喷漆等易燃易爆生产部位宜设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或多层厂房的最上一层靠外墙处,与周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2.1.2 防毒对策措施〔1〕剧毒品的储存和使用场所应设防盗报警装置,且建筑结构完整,门窗严密,禁止无关人员入内.〔2〕剧毒品的包装容器和包装袋不许随便丢弃,应消毒后由供应商回收,专用的分取容器应存放在库房内.〔3〕改革工艺,尽量使用低毒无害的工艺和物质子,采用低氰或无氰的生产工艺.〔4〕电镀生产应机械化、自动控制、有毒物质生产装置应密闭化,以减少人员与有毒物质的接触,并避免氰化物与酸类物质混合、接触.〔5〕改善通风状况,喷漆、电泳和油墨涂敷等岗位采用正压送风,酸雾、漆雾、有毒气体和粉尘等应吸收处理或高空排放.〔6〕严格控制工作温度和电流密度等.〔7〕配备氰化物的急救药物,如严硝酸异戊酯.2.1.3 防火、防爆对策措施〔1〕以难燃的水性清洗剂代替易燃可燃溶剂.〔2〕控制各类危险化学品的存放量,特别是甲、乙类易燃液体,使用场所的最大存放量不应超过一昼夜需要量.〔3〕易燃易爆场所应是框架或砖混结构,设外开式防火门,安全出口和疏散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4〕喷漆室室体及与其相联接的通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并及时对漆垢进行清理.〔5〕易燃易爆场所的照明灯具、开关和电机等均应符合防爆要求.〔6〕易燃易爆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措施.〔7〕为防止氢气爆鸣,应经常对镀槽的极杆触点进行清洗,使之导电良好,并控制液面的泡沫高度,加强通风,并避免建筑物屋顶留有死角.〔8〕禁忌物料应分开存放,避免混合.〔9〕配置相适应的灭火器材.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不准堆放其他物品.〔10〕易燃易爆场所应考虑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漏报警装置和火灾报警装置.2.1.4 电气安全对策措施〔1〕任何电气装置都不应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2〕电气设备和开关应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3〕潮湿作业场所的用电设备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4〕能引起触电且容易被触及的裸带电体必须设置遮护物或外罩.〔5〕电线应穿阻燃料管敷设.〔6〕电加热管外壳应满足防腐蚀要求.〔7〕整流器等电器设备宜单独设电源室集中放置.〔8〕重要岗位和场所设置事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2.1.5 防灼烫对策措施〔1〕在酸、碱等使用和存放场所设置应急水喷淋装置.〔2〕高温设备和管道表面应有保温层,管道接头和阀门应无泄漏.2.1.6 其他安全技术措施〔1〕蒸汽锅炉和升降机等特种设备应购自有相关资质的生产单位,其安装、改造和维修活动应按照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应按时进行检验检测.〔2〕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腐蚀品、高温物质和粉尘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防毒面具、橡胶手套、护目镜、水鞋、呼吸器和防护服等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3〕高温季节应有防暑降温措施,除加强通风之外,还可采取屋顶水喷淋降温、提供防暑清凉饮料和药品〔如霍香正气水〕,并注意防暑知识和临时急救方法的教育.〔4〕高噪声设备应合理布局,尽量隔离布置.〔5〕抛光、拉丝和喷砂等岗位应强制通风.〔6〕在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和使用场所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安全周知卡和急救须知.2.2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2.2.1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明确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班组长和职工等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企业负责人与各岗位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2.2.2 制定和完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和完善有关剧毒品、易燃易爆场所、生产设备、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动火检修、安全用电和禁止进食等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剧毒品的管理应严格遵循"五双"制度,即应做到双人收发、双人双帐、双人双锁、双人运输和双人使用.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岗位,如含氰镀槽作业、氰化物加料作业、酸洗作业、喷漆作业、设备内作业和特种作业等,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要求严格遵守.2.2.3 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对新入厂工人、复岗岗工人和换岗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使其了解电镀生产的危险有害因素,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水平.特种作业人员应经相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2.2.4 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生产车间、剧毒品库房、电气设备和灭火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2.2.5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应安排专门的资金用于安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改善,新建项目的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2.6 提高劳动保障水平对有毒有害岗位人员进行上岗前、离岗时以及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与职业卫生医疗单位建立联系;设置淋浴室和更衣室.2.2.7 加强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为了防止突发事故发生,并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事故,应制定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2.2.8 积极开展安全评价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3 结束语电镀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危险化学品使用品种繁多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不足.在充分认识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上,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和完善安全设施的同时注重安全管理,其安全生产状况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电镀作业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电镀作业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电镀作业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电镀生产中要大量使用强酸,强碱,盐类和有机溶剂等化学药品,在作业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安全管理工作做得不好,极易发生中毒,灼伤,以致燃烧爆炸事故。

另一方面,电镀车间工作场地潮湿,设备易受腐蚀,也容易导致触电事故。

目前,除少数大厂的电镀车间外,大多数从事电镀的厂点,规模都较小,设备也简陋,缺少机械装备,劳动防护条件差;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

因此,电镀生产安全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已经成为电镀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

A粉尘危害大多数五金工件在电镀前都必须经过打磨,机械抛光等;另外,为了除去铸件,锻件或热处理后零件表面的熔渣,型砂,氧化皮及其它杂质,还需要进行喷砂处理。

这些作业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可能含有硅,铬,铝,铁,铜和麻布等的粉尘,这些粉尘会给作业工人带来严重的职业危害,爆炸;在电镀生产中经常使用有机溶剂对工件进行脱脂除油,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汽油,煤油,丙酮,苯类,三氯乙烯和四氯化碳等;此外,还使用脱漆剂脱除旧涂层,使用罩光(封闭)漆对镀层进行封闭等,脱漆剂中含有大量的二氯甲烷和其他机溶剂,罩光(封闭)漆中也含有多种有机溶剂。

汽油,煤油,苯类和其它一些有机溶剂的闪点很低,在空气中很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下限时一遇火花等点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三氯乙烯和二氯甲烷,虽不易燃烧,但都是有毒易挥发的液体,其蒸气与空气也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还有,部分电镀厂要用到锅炉或反应釜等,它们是压力容器,如使用不当也会发生爆炸事故。

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如三氯乙烯具有麻醉性,能使人窒息,受紫外线照射会分解出剧毒的光气和强腐蚀性的氯化氢。

三氯乙烯中毒会造成皮疹,昏厥,高烧,淋巴肿大,最后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直至皮肤溃烂,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苯中毒主要影响人体造血功能,轻的引起白细胞减少,重则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后出现白血病;四氯化碳可引起肝肾严重损害。

电镀生产中有时还要用到氨水,硫化钾等碱性腐蚀品。

某电镀企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及防治

某电镀企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及防治

某电镀企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及防治文章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电镀企业生产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对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分析与评价。

企业能够采取相关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各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要求。

标签:电镀厂;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防治1 背景电镀行业属于表面处理行业,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与功能性,通用性强,应用面广。

故某公司在某电镀工业园区建设金属表面处理的项目。

2 主要危害因素2.1 生产工艺与所用原辅料该企业为吊镀铜镍铬生产线,镀件经过电镀前处理(除油与酸洗工序),经过电镀处理(预镀氰铜、镀酸铜、镀镍及镀铬等工序),再经过电镀后处理(干燥工序)后为成品。

经过一个镀槽后,均经过几个水洗槽进行水洗。

使用的原料主要有片碱、盐酸、氰化钠、硫酸铜、硫酸镍与铬酸酐。

2.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及危害2.2.1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经过现场调查与相关资料分析,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氢氧化钠、氯化氢及盐酸、氰化氢、氰化物、硫酸、可溶性镍化合物、三氧化铬、高温、噪声等。

2.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及危害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为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

吸入氢氧化钠的粉尘或烟雾时,可引起化学性上呼吸道炎。

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

口服后,口腔、食管、胃部烧灼痛,腹绞痛、呕吐血性胃内容物,血性腹泻。

氢氧化钠溅入眼内,可发生结膜炎、结膜水肿、结膜和角膜坏死。

严重者可致失明。

氯化氢及盐酸:氯化氢无色,有窒息性气味,比重大于空气,遇潮湿的空气产生白雾,极易溶于水,形成盐酸。

烟雾吸入后即刻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吸入高浓度烟雾可引起肺水肿,高浓度吸入时,有时尚可引起喉痉挛或水肿,甚至导致窒息,很快死亡,误服盐酸后,口腔、咽部、胸骨后和腹部发生剧烈的灼热性疼痛。

皮肤受氯化氢气体或盐酸雾刺激后,可发生皮炎,水泡;若皮肤接触盐酸液体,则可造成化学性灼伤。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探讨与预防措施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探讨与预防措施

电磁辐射
电镀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 的电磁辐射可能对神经系 统产生损害。
生物因素危害
细菌
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 对细菌产生抑制作用,但同时也
可能对某些细菌产生耐药性。
真菌
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 对真菌产生抑制作用,但同时也
可能对某些真菌产生耐药性。
病毒
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 对病毒产生抑制作用,但同时也
组织员工参加应急演练和培训 ,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药品,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 效地进行处置。
06
电镀行业监管部门职责与政策 建议
监管部门职责明确与协作机制建立
明确监管部门职责
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建立责任制,确保监管工 作有效开展。
加强部门协作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形成 监管合力。

严格执行
03
要求员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
稳定。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指导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电镀行业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为员工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如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使用指导
对员工进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指导,确保员工正确、有效地使用 个人防护用品。
定期检查与更换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探讨与 预防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6
目录
•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概述 • 电镀行业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 •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评估与监
测 • 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
目录
• 电镀行业员工健康教育与培训 计划
• 电镀行业监管部门职责与政策 建议

某电镀厂铬作业危害调查

某电镀厂铬作业危害调查

某电镀厂铬作业危害调查
曹信金;谢德兴
【期刊名称】《职业与健康》
【年(卷),期】2005(21)7
【摘要】目的了解电镀厂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提出预防对策,为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电镀厂进行职业卫生调查,测定车间空气铬酸雾浓度并对该厂23名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结果该厂厂区总体布局欠科学,生产设备简陋、陈旧,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无落实;测定铬作业点14个,采集样本84个,浓度范围0~2.332mg/m3,合格点数5个,测定点合格率35.7%;职业健康检查发现铬鼻病患者10人,发病率为43.5%,铬作业工人呼吸系统、鼻咽部自觉症状的出现率和鼻部阳性体征的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该电镀厂铬作业危害较严重,应积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总页数】2页(P992-993)
【关键词】电镀厂;铬作业危害;职业卫生;职业性铬鼻病
【作者】曹信金;谢德兴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卫生防疫站;龙岩市职业病防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35.1
【相关文献】
1.某电镀厂下游水源六价铬污染情况调查 [J], 舒丽萍;刘卫艳;周建萍
2.电镀厂周围环境铬污染的调查分析 [J], 范春霞
3.江南某电镀厂铬作业工人鼻部损害分析 [J], 张捷;成敏;冯鸿义;周维新
4.张家港市铬作业危害现状调查 [J], 邹玉华
5.无锡市电镀行业铬作业危害调查 [J], 杨国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电镀环境的调查报告1

关于电镀环境的调查报告1

关于电镀环境的调查报告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然而在人们越来越奢侈的物质享受的背后,却是生态的失调、环境的恶化。

到处可见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正在威胁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鱼虫绝代,七十年代河水泛滥,原本蔚蓝的天空,被浑浊的灰色所代替,原本“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河水被发臭的水沟所代替,原本撑起的一把把绿色大伞,被人们以愚昧的思想,锋利的斧子所砍掉。

面对这样的惨状,我国政府近几年也在大力抓好环境保护工作,例如,对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每天做好空气质量日报,禁止农民乱施农肥,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然而,人们的愚昧、无知,总是一味的追求经济的一时发展,为了眼前的利益,烟囱个个“吐黑烟”随处可见,树叶片片“缺了补”枯枝败叶,草本清脆的鸟儿叫声,也已经消声灭迹了。

人类的所作所为不但危及者幼小的生灵们,连人类自己也自食其果。

倘若人们不行动起来,我想过不了多久,人们所面临的环境将一片黯然失色。

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可不解决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再治理的方针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

目前人类已经部分认识到了自身与环境的唇寒齿亡的关系(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或者任意排放废弃物等有害物质时,便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

我工作的单位是在钟公庙电镀工业区,人们为了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大量的排放电镀废弃物,使电镀城的环境变成了一个有毒的蒸笼。

这里的环境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到底排放的是什么污染物呢?就此,本人对电镀环境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一、调查目的掌握并了解电镀城的环境状况,以及电镀排放的哪些废弃物。

二、调查对象电镀城居民及上班员工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电镀城内居住的人民,以及在电镀城上班的员工,当场发放填写并当场回收的方式。

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回收80份,回收率达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铬厂作业危害调查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某电镀铬厂作业危害调查铬酐、铬酸、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鼻部损害称为铬鼻病。

从事镀铬作业的电镀厂工人长期接触到铬酸雾,容易发生职业性铬鼻病。

为了解某电镀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制定有关的预防对策,我们于2004年7月对该厂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并对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电镀厂生产车间为调查对象,对车间空气铬酸浓度进行测定。

调查组为23名铬作业工人,男14名,女9名,平均年龄34.9岁(21~48岁),平均工龄3.3a(0.5~14a);对照组为某卷烟厂机修岗位不接触毒物人员25名,男15名、女10名,平均年龄35.8岁(20~44岁),平均工龄3.9a(0.5~13a)。

两组人员个人嗜好、生活习惯相近。

1.2方法
1.2.1车间空气铬酸雾浓度测定以江苏建湖兴宇分析仪器厂生产的DCY-2A型双气路大气采样仪为动力采集样本,用冲击式采样瓶(双串联)装5ml蒸馏水为吸收液,流量3L/min,采样时间20min,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分析。

1.2.2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询问职业史、病史和自觉症状,进行内科、外科、五官科检查及血液、尿液分析。

1.3执行标准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12-2002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2结果与分析
2.1一般情况该厂系一家私有企业,年产值150万元左右。

位于山脚下,占地面积4.5亩,生产区与生活区无截然分开。

生产均为来料电镀,日耗铬酸酐约100kg,生产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车间有通风排毒设施但效果不好,采用24h连续工作两班次运转。

2.2车间空气铬酸雾浓度测定结果分析根据生产特点测定铬酸雾浓度,选择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毒地点作为测定点。

本次调查共测定铬作业点14个,采集样本数84个。

经分析,浓度范围为0~2.332mg/m3,合格点数5个,测定点合格率为35.7%,说明车间内铬污染十分严重。

2.3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2.3.1铬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共发现职业性铬鼻病10人,发病率为43.5%(10/23),其中鼻中膈软骨部穿孔2人。


检出慢性鼻炎2人,眼翼状胬肉2人,白细胞降低1人,乙肝病毒携带者5人,尿液分析异常5人。

2.3.2铬作业工人与对照组自觉症状、体征检查结果分析铬作业工人的自觉症状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头晕、头昏、失民、记忆力减退)、呼吸系统(咳嗽、胸闷、气促)、鼻咽部(流涕、鼻塞、鼻干燥、鼻灼痛、嗅觉减退);阳性体征主要有鼻粘膜充血、肿胀、萎缩,鼻甲红肿、肥大、萎缩,鼻中膈红肿、变薄、糜烂、溃疡、穿孔。

经统计分析,铬作业工人呼吸系统、鼻咽部自觉症状的出现率和鼻部阳性体征的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或差异极显着性,但神经系统自觉症状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3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该电镀厂未经过卫生部门“三同时”审查,厂区总体布局欠科学,生产设备简陋、陈旧,技术较落后,职业卫生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车间铬酸雾浓度严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加上工人直接接触铬酸的时间较长(12h/d),导致职业性铬鼻病发病率极高。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性铬鼻病,建议:①依靠科学技术,改革生产工艺。

用无毒或低毒的试剂代替铬酸,用机械操作代替手工操作。

②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增设抽风排毒或铬酸回收装置,减少毒物在车间内滞留;加强槽边吸风并在电镀槽液面上使用酸雾抑制剂,最大限度地避免毒物对劳动者造成的危害。

③加强宣传培训,做好个人防护。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宣传和培训,增强职业卫生意识,提高防范能力;上班时间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毒面具,缩短接触毒物时间(改二班次运转为三班次运转),禁止在车间内吸烟。

④作业工人要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对已确诊的职业性铬鼻病患者根据病情及早治疗,调离铬作业岗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