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行政决策冲突的表现、原因和解决方式研究
公司行政管理中的冲突管理与解决
定期评估公司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及时调整和完善,确 保制度能够适应公司发展和变化。
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
倡导合作精神
鼓励员工之间相互协作、支持与合作,树立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减少个人利益冲突。
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建立员工之间的信任关系,增强组织的凝 聚力和向心力。
调解技巧
运用调解技巧,促进双方沟通和协商,协助双方找到解决方案。
仲裁技巧
在双方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第三方协调者可以运用仲裁技巧, 做出裁决或提出建议,帮助双方解决冲突。
制度化解决机制
建立冲突解决机制
公司应建立一套制度化的冲突解决机制,明确 解决冲突的程序和规范。
设立调解委员会
成立专门的调解委员会,负责处理公司内部的 冲突和纠纷。
正面影响
冲突也可能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和变革,促进组织发展和进 步。
02
冲突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预防性策略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公司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沟通机制,包括定 期的会议、报告和反馈等,以确保信息的畅 通和准确。
促进团队合作
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加强团队建设,可以增 强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减少冲突的发生 。
加强员工培训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 增强员工的自我管理和沟通能力,减少因沟 通不畅或误解而产生的冲突。
缓解性策略
01
02
03
调解
当冲突发生时,公司可以 安排调解人来协调双方, 通过协商和妥协来解决问 题。
妥协
在某些情况下,双方可以 通过妥协来达成一致,避 免冲突进一步升级。
缓和
通过采取一些缓和的措施 ,如暂时休会、更换话题 等,来缓解紧张气氛,为 解决冲突创造有利条件。
行政管理的冲突
行政管理的冲突行政管理是指政府或组织内部对资源和人员进行协调和管理的过程。
在行政管理的实践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这些冲突可能来自不同的利益关系、不同的权力关系、不同的价值观等。
本文将讨论行政管理中的冲突,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冲突。
一、冲突的类型在行政管理中,冲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目标冲突:当不同部门或个体在追求不同的目标时,可能会发生目标冲突。
例如,财务部门可能更注重成本控制,而销售部门则更注重市场份额的扩大。
这种冲突需要协调和平衡各个部门的目标,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
2. 任务冲突:当不同岗位或个体在完成任务时存在冲突时,可能会发生任务冲突。
例如,某个项目需要不同部门的合作,但各个部门在资源分配、工作进度等方面存在分歧,可能导致任务无法按时完成。
这种冲突需要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沟通协作等方式解决。
3. 角色冲突:当个体在不同的角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可能会发生角色冲突。
例如,某个人在行政部门担任主管职务,同时还是某个项目的成员,需要既履行行政职责又参与项目的运作,可能面临利益和责任的冲突。
这种冲突需要明确角色定位,避免利益冲突。
4. 人际冲突:当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观念不合、意见不一致等情况时,可能会发生人际冲突。
例如,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在资源分配、权力争夺等方面存在矛盾。
这种冲突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解决,建立积极的工作关系。
二、解决冲突的方法针对上述不同类型的冲突,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解决:1. 沟通与协商: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是解决冲突的基础。
各方应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倾听对方的观点,并通过交流找出共同利益和解决方案。
在沟通和协商过程中,应客观公正地对待问题,避免情绪化和偏见的影响。
2. 第三方介入:当冲突无法通过双方直接沟通解决时,可以请第三方介入协调。
第三方可以是上级领导、专业的中介机构或专门的冲突解决小组。
第三方的介入可以提供客观的视角和中立的立场,帮助各方找到共同点并推进问题的解决。
行政决策中的利益博弈与冲突解决
行政决策中的利益博弈与冲突解决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博弈是不可避免的。
利益相关方可能包括政府机构、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
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可能会导致行政决策的延迟、不公正甚至无法执行,因此必须寻找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些冲突。
一种常见的利益冲突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冲突。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其首要责任是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
然而,企业追求的利益往往是局部的、个体的,与整体社会利益并不完全吻合。
在行政决策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往往需要就政策制定、项目审批、市场准入等问题进行协商和谈判,以平衡双方的利益。
一种常见的解决冲突的方式是制定和执行合理的法律法规,以保护公共利益并规范企业行为。
政府还可以通过公开、透明的决策过程来避免利益被损害,增强社会各界的信任和合作。
另一种常见的利益冲突是政府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冲突。
社会团体通常是为了特定群体或某种正义而发声,要求政府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的诉求。
政府需要处理这些不同的利益诉求,并通过公平、公正的方式做出决策。
为了解决利益冲突,政府可以采取开展社会调查、听取各方意见和利益分析等手段,以了解各方诉求和利益,从而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让社会团体和公众有机会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增加决策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
政府内部也存在利益博弈和冲突。
政府各部门之间可能在权力分配、预算分配等问题上存在利益冲突。
这种冲突可能导致政策执行的延迟或执行效果的降低。
为了解决这种冲突,政府可以建立和完善横向协调机制,通过政策沟通、协商和协调等方式解决利益争端。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内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确保各部门依法行政,维护整体利益。
在行政决策中,利益冲突解决的关键在于公正、公平和合理。
政府应该秉持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坚持为了社会整体利益而服务的宗旨。
政府的决策过程应该公开、透明,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以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
行政管理中的冲突解决技巧
行政管理中的冲突解决技巧
在行政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有效解决冲突是保持组织和团队稳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行政管理中的冲突解决技巧,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处理各种挑战。
倾听和沟通
倾听是解决冲突的第一步。
管理者应该倾听各方的意见和看法,了解冲突背后的真正问题。
通过有效沟通,可以减少误解和不满,促进冲突的解决。
寻求共识
在解决冲突过程中,寻求共识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者应该引导各方协商,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共识的达成有助于减少冲突的进一步升级。
中立公正
作为管理者,应该保持中立和公正的立场。
不偏袒任何一方,客观公正地处理冲突,维护组织的整体利益和团队的和谐氛围。
灵活变通
在处理冲突时,管理者需要灵活变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策略。
灵活性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适应变化多端的情况,有效化解冲突。
团队建设
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凝聚力,可以预防和化解许多冲突。
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是预防冲突的重要手段。
在行政管理中,冲突是常态,但如何有效解决冲突是管理者需要重视和学习的技巧。
倾听和沟通、寻求共识、保持中立公正、灵活变通以及团队建设是处理冲突的关键。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管理者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促进组织和团队的健康发展。
行政管理中的冲突解决技巧至关重要,管理者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解决冲突能力,以促进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试论行政决策冲突的表现、原因和解决方式研究
试论行政决策冲突的表现、原因和解决方式研究[摘要] :在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我国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就是行政决策。
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上形成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
真正实现这一基本任务,需要深入探讨和切实解决行政决策过程的法制化、行政决策行为的规范化、行政决策责任的定型化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行政决策、决策机制、决策过程、决策行为、决策责任2004年3月,国务院颁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基本上形成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
这个《纲要》作为指导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为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确定了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纲要》提出,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决策机制包括:科学地、合理地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个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依法公开决策事项、决策依据和决策结果,落实公众知情权;对于全国或者地区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特别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广泛听取意见;政府机关应当定期跟踪与反馈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并且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行政决策;明确行政监督的主体、内容、对象、程序和方式,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责任的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力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这些任务和措施从结构、过程、后果等方面勾画出了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总体框架。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抓好贯彻执行。
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行政决策过程的法制化问题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符合现代行政决策的规律性要求。
行政决策与政策执行的矛盾与解决
行政决策与政策执行的矛盾与解决行政决策和政策执行是现代政府运行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两者之间常常出现矛盾,给政府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行政决策与政策执行之间的矛盾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
行政决策和政策执行的矛盾主要源于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
行政决策往往由政府高层制定,他们可能并不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
这样的决策可能会忽视实际情况,给政策执行者带来困扰。
另一方面,政策执行者在具体操作时,可能无法及时反馈问题和困难,导致政策执行不力。
因此,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加强上下沟通和信息共享,让决策者了解实际情况,同时让执行者反馈问题和困难。
行政决策和政策执行的矛盾还体现在制度不健全和责任模糊上。
有时政府在决策时未能充分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导致政策在执行中出现问题。
责任模糊也是导致矛盾的常见原因。
政策执行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但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相互推诿和责任逃避。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当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决策评估和执行评估机制,确保决策科学合理,并明确责任主体,保证责任落实。
第三,行政决策和政策执行的矛盾还源于官僚主义和效率问题。
在一些地方,行政决策往往过于注重形式和程序,而忽视实际效果。
政策执行者也可能在执行中过于拘泥于规定,忽视实际情况和灵活性。
这种官僚主义的做法容易导致决策和执行脱节,给政府工作带来很多问题。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监督,倡导科学决策和务实执行的理念,鼓励创新和灵活性。
为解决行政决策与政策执行的矛盾,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
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应该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实际情况和困难。
加强责任担当和监督机制。
政府应该明确责任主体,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确保政策执行得到落实。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和评估。
政府应该加强对决策和执行的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制度,提高决策和执行的质量。
行政学冲突的名词解释
行政学冲突的名词解释引言行政学是一门研究行政事务和公共管理的学科,而行政学冲突则是指在行政领域中涉及权力、利益和价值观念的冲突。
本文将对行政学冲突进行深入解释,探讨其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一、行政学冲突的概念行政学冲突是指在行政实践中,不同的行政机关、部门或个人因权力划分、职责边界、政策制定等问题产生的争议和冲突。
行政学冲突既可以是制度性的,也可以是个体间的碰撞,有时甚至可能导致法律程序的启动。
二、行政学冲突的原因1. 权力划分和职责边界不清:行政机关之间的职责和权限划分模糊,导致在具体工作中产生争议和冲突。
2. 利益追求:不同行政机关往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可能导致各机关利益的冲突和竞争。
3. 政策制定的不一致性:不同机关或部门在政策制定中的观点和导向可能不同,导致冲突的发生。
4. 信息不对称:行政机关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从而加剧冲突的发生。
三、行政学冲突的影响1. 行政效率下降:冲突可能导致资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从而影响到行政工作的有效开展。
2. 组织关系破裂:冲突可能导致行政机关之间关系的破裂,缺乏协调与合作,从而对公共事务的整体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3. 形成舆论攻击的口实:冲突容易引发外界的质疑和批评,对行政机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4. 法律程序的启动:在一些严重的冲突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从而给行政机关带来法律风险。
四、解决行政学冲突的方法1. 加强沟通与合作:通过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谐性,有效减少冲突的发生。
2. 权力和职责的明确划定:明确行政机关的权力边界和职责范围,避免冲突的发生。
3. 公正、透明的决策过程:建立公开、透明、讲求法治的政策决策过程,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公平协调。
4. 强化监督与制衡机制: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确保其按照法定程序和职责履行职能,减少行政学冲突的发生。
5. 建立磋商和协商机制:通过制定专门的协商和磋商机制,推动各方在对立冲突中找到平衡点,降低冲突的程度和影响。
行政机关职权冲突的立法原因及解决机制
行政机关职权冲突的立法原因及解决机制[摘要]在行政执法实践中,行政职权冲突十分普遍,从未得到过良好地解决。
我国现阶段对于行政职权冲突解决机制的研究主要仍集中在行政系统内部。
文章从法律角度发掘行政机关职权冲突的立法原因:(一)行政立法权的授予和行使规定不明确;(二)立法主体本位主义严重;(三)立法上对行政职权配置不合理。
从法律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完善行政机关职权冲突解决机制的设想,如完善行政职权配置,完善行政组织法,完善备案审查制度等。
[关键词]行政机关职权冲突;立法原因;解决机制泱泱中国,各种社会关系错综复杂。
社会管理的重要责任绝不可能单独依靠某一个地区行政系统或是单一层级的政府就能完成的。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逐步发展而呈现着不断扩大、增强趋势的现代政府行政职权之间的冲突,正在日益增多。
在我国历史上和当前社会,这个问题都从未能良好地解决过。
一、从立法上分析行政职权冲突的原因现实中,不同行政机关职权不明晰,或者职权冲突,或者职权重叠的不正常现象屡见不鲜。
主管部门不明确,职权范围不清晰,导致行政管理出现空白;令出多方、多方管理、重复处理,使得行政相对人无从应对;不同行政机关依据各自的管理和执法标准,对同一事实的定性、处理标准大相径庭;具体事务职能部门彼此各行其事,缺乏协调,给了行政相对人可乘之机。
行政职权冲突的原因纷繁复杂,本文从立法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一)立法权的授予和行使规定不明确亚里士多德认为:“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们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
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①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行政立法权的授予和行使规定不明确。
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在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法律,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有权制定行政规章;在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它们的人民政府有权制定行政规章。
行政管理中的冲突管理技巧
行政管理中的冲突管理技巧在行政管理中,冲突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巧。
行政机构中的冲突不可避免,而一个成功的行政管理者必须具备解决冲突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行政管理中的冲突管理技巧,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理解冲突的本质冲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可能由不同的观点、兴趣或目标之间的差异引起。
行政管理者首先需要理解冲突的本质,并认识到冲突并非总是坏事。
合理的冲突可以带来创新和改进,而不同意见的碰撞有助于促进更好的决策。
二、积极倾听与沟通倾听是冲突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行政管理者应该给予员工表达意见和反馈的机会,并真诚地倾听他们的观点。
通过有效的沟通,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各方的利益和关注点,从而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行政管理者,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当发生冲突时,管理者需要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管理者应该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创造性的思考和团队合作来解决冲突。
四、协商和妥协在行政管理中,协商和妥协是非常有效的冲突管理技巧。
管理者应该鼓励各方共同参与协商过程,寻找共同的利益点,并通过妥协达到双赢的结果。
在协商过程中,管理者需要保持公正和中立的立场,同时鼓励各方展示灵活性和合作精神。
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是成功解决冲突的关键。
行政管理者应该鼓励员工团结合作,建立积极的工作氛围。
通过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提高员工的沟通能力,管理者可以减少内部冲突的发生,并促进团队的发展和壮大。
六、有效的冲突管理策略除了以上提到的技巧外,行政管理者还可以采用其他有效的冲突管理策略。
例如,管理者可以设立专门的冲突解决机构或委员会,通过第三方的介入来解决冲突。
此外,管理者还可以组织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冲突解决能力。
结论行政管理中的冲突管理技巧对于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至关重要。
通过理解冲突的本质、积极倾听与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商和妥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采用有效的冲突管理策略,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处理冲突,并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和成功。
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及其管理措施
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及其管理措施本文以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及其管理措施为主题,探讨了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的特点、原因和影响,以及应对措施和经验。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为深入理解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的本质及其管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的特点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发生频率高且复杂性大。
由于我国行政管理机构众多,不同机构之间和机构内部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较为普遍。
此外,行政管理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因此内部冲突类型繁多,难以一一列举。
2、多因利益矛盾引起。
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利益矛盾。
行政组织涉及到资源的配置、权利的行使等方面,各部门、各级政府之间和内部之间都存在竞争和互相制约的关系,一旦出现利益矛盾便容易引发内部冲突。
3、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
行政组织内部冲突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广泛,不仅包括行政组织内部的各级政府、机关部门、企业和个人,还包括其他部门、社会组织、民众等。
因此,处理内部冲突需要考虑到多方利益关系及其协调。
4、影响面广泛性强。
行政组织内部冲突所导致的影响通常不仅仅局限于行政组织内部,还有可能波及到其他领域,如社会经济、民生保障等方面。
因此,处理内部冲突需要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应对能力。
二、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的原因1、制度性因素。
由于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中权力结构分布不均、地方财政依赖性高等原因,导致行政组织内部意见分歧大、工作效率低、互相攀比等问题,难以达成共识,进而引发内部冲突。
2、思想观念因素。
由于部分行政组织成员存在部门利益至上、个人功利性强等观念,不愿接受其他部门、个人的建议,甚至对其他部门、个人进行压制,给内部合作带来阻碍,引发内部冲突。
3、资源分配因素。
由于行政组织涉及资源的调配、配置等方面,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分配问题容易引起矛盾,尤其是在资源供给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4、领导下属关系因素。
由于部分行政组织领导缺乏明确的管理方式和有效的协调方案,领导下属之间的关系常常容易出现问题,导致内部矛盾与冲突。
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及其管理措施
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及其管理措施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职能部门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甚至同一部门内部都可能发生冲突。
这些冲突如果得不到有效管理和处理,就会给组织的正常运转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组织的瘫痪和崩溃。
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和解决行政组织内部冲突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内部冲突的原因内部冲突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益分歧:不同部门或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为了争夺资源、权力或地位等,可能会产生利益冲突,导致内部冲突的发生。
2. 观念差异:不同的部门或个人可能拥有不同的理念、价值观和工作方式,产生观念上的分歧而引发冲突。
3. 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全面或出现信息失真,容易造成沟通不畅,导致误解和矛盾的产生。
4. 权责不清:在行政组织中,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职责和权力划分不明确,可能会导致责任推诿和决策不明确,产生内部冲突。
5. 竞争压力: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和提升绩效,部门和个人之间可能产生激烈的竞争,容易引发内部冲突。
二、内部冲突的影响内部冲突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可能会对行政组织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 影响组织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破坏组织的和谐氛围,降低员工士气和工作积极性。
2. 造成组织内部的混乱和不稳定,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转,导致任务无法顺利完成。
3. 加剧员工间的矛盾与对立,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冲突。
4. 影响组织的声誉和形象,降低外界对组织的信任度和评价,影响组织的长远发展。
三、内部冲突的管理措施为了有效管理和解决行政组织内部冲突,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 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加强内部沟通和信息共享,及时传递决策和,避免信息失真和误解,促进部门和个人之间的理解与协调。
2. 确立明确的权责分工:规范部门和个人的职责范围和权力边界,明确每个人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责任,避免责任推诿和决策不明确。
行政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行政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行政工作中,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组织和协调能力、沟通和人际关系、时间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行政工作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组织和协调能力问题在行政岗位上,组织和协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常见的问题包括任务分配不合理、工作进度不可控、团队合作困难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如下:1. 合理分配任务:在分配任务时,要根据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工作负荷来合理安排,确保任务分配平衡。
2. 建立明确的工作流程: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指导员工进行工作,避免工作进度不可控的情况。
3. 加强团队合作:通过定期团队会议、团队建设活动等方式,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沟通和人际关系问题在行政工作中,沟通和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但也容易出现问题。
常见问题包括沟通不畅、与同事冲突、与上级沟通困难等。
以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1. 提高沟通技巧:学习良好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清晰、善于提问等,以提高与他人之间的沟通效果。
2. 解决冲突的能力:学会有效地解决冲突,采取妥协、协商或中立的方式,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3. 寻求上级支持:当与上级沟通困难时,可以寻求其他有影响力的同事或部门的支持,帮助解决问题或进行中介。
三、时间管理问题行政工作通常面临着繁琐的任务和紧张的工作时间表。
常见的时间管理问题包括任务优先级不清、拖延症、无法有效利用时间等。
以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1. 设定明确的目标:确定每天、每周和每月的工作目标,重点关注重要且紧急的任务,并合理安排时间。
2. 制定工作计划:编制详细的工作计划,将任务分解为小步骤,并根据工作紧急程度优先处理。
3. 坚持时间管理策略: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如番茄钟、任务列表等,帮助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拖延。
四、应对压力问题行政工作通常伴随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常见的问题包括工作过于繁忙、与时间紧迫、工作与生活平衡等。
行政管理中的冲突解决
1 2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确保各利益相关方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情况, 减少误解和信息不对称。
促进开放和透明的沟通
鼓励各方表达意见和关切,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 和信任。
3
建立反馈机制
及时收集和回应各方的反馈,不断优化和调整管 理措施。
缓解策略:运用调解和仲裁手段
01
02
03
调解机制
在冲突双方自愿的基础上 ,通过第三方调解员协助 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和谐的团队氛围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凝 聚力和向心力,使团队成员更加团结 。
提升个人职业发展与满意度
解决冲突有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提升应对问题和挑战的能 力。
当个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冲突得到妥善解决时,工作满意度将 提高,减少职业倦怠和压力。
THANKS
[ 感谢观看 ]
色模糊而产生的冲突。
CHAPTER 05
冲突解决在行政管理中的意义与价 值
提高组织效率与执行力
01
冲突解决有助于减少组织内部的 摩擦和矛盾,降低内耗,使组织 更加高效地运转。
02
当冲突得到妥善解决时,组织的 执行力将得到提升,确保各项任 务和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促进团队和谐与凝聚力
通过有效的冲突解决,团队成员之间 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和谐,减少人际摩 擦。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不合理、权责 不明确或层级关系复杂
等都可能引发冲突。
冲突对企业和组织的影响
负面影响
冲突可能导致组织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员工士气低落等问 题。
正面影响
适度冲突能够激发组织活力,促进创新和变革,提高适应外 部环境的能力。CHAPTER来自02行政管理中的常见冲突
目标冲突
总结词
行政管理中的冲突管理策略
行政管理中的冲突管理策略引言:在行政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无论是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还是非营利组织中,不同部门、团队或个人之间的利益、观点和目标常常会产生冲突。
如何有效地处理和管理这些冲突,成为了行政管理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中的冲突管理策略,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冲突。
一、了解冲突的本质首先,行政管理者需要深入了解冲突的本质。
冲突往往是由于不同的利益、观点或目标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
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资源分配不公、权力斗争、沟通不畅等原因造成的。
了解冲突的本质有助于管理者更准确地分析和解决冲突。
二、积极预防冲突预防冲突是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策略。
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则、设立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等方式来预防冲突的发生。
此外,加强团队建设和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也有助于减少冲突的发生。
三、采用合作解决策略当冲突发生时,采用合作解决策略是一种常见的冲突管理策略。
合作解决策略强调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合作与协商,通过共同努力来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
这种策略要求管理者积极倾听各方意见,促进信息共享和理解,并通过协商、妥协等方式来达成一致。
合作解决策略能够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组织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四、采用竞争解决策略在某些情况下,采用竞争解决策略也是一种有效的冲突管理策略。
竞争解决策略强调个体或团队之间的竞争与较量,通过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利益来解决冲突。
这种策略要求管理者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利益,并采取果断的行动来争取胜利。
然而,采用竞争解决策略可能会导致团队内部的紧张和不和谐,因此需要在具体情境中谨慎使用。
五、寻求中立第三方的帮助在一些复杂和困难的冲突情况下,寻求中立第三方的帮助是一种有效的冲突管理策略。
中立第三方可以是内部的专业人士,如人力资源部门或组织发展顾问;也可以是外部的专业机构,如调解机构或仲裁机构。
中立第三方的介入有助于提供客观的视角和专业的解决方案,帮助各方达成妥协并解决冲突。
行政部门经验分享:如何处理不同职能间的矛盾与冲突
行政部门经验分享:如何处理不同职能间的矛盾与冲突行政部门经验分享:如何处理不同职能间的矛盾与冲突2023年,相较于过去,社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在这种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创新,提高服务水平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行政部门作为一支服务于社会的组织,必须面对许多不同的需求,同时也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
那么,在面对这些矛盾与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一、源头预防处理矛盾与冲突的第一步,是从源头进行预防。
作为行政职能部门,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提前预防矛盾与冲突,从而减少或避免后续表现。
那么,如何进行源头预防呢?1、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一些矛盾与冲突常常是由于规章制度不完善、不明确所引起的。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工作流程、业务细则等,将其进行统一规范,避免因不同操作方式而产生的歧义,以及交流不畅所引起的沟通矛盾。
2、加强沟通行政部门服务广泛,并有较多业务流程交叉。
在完成某项职能业务时,往往需要与其他部门沟通,同时也面对不同人群的需求。
因此,打造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机制,加强沟通,减少交流瑕疵,就能有效地减少存在的矛盾与冲突。
3、人性化服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服务中的冷漠和不耐烦总将激发矛盾或冲突。
因此,当我们处理服务中的一些问题时,应当更加注重人性化服务,细心体贴,真诚思考人们的需求,做到善解人意,避免表现重形式,轻过程和体验。
二、冷静处理,系统思考尽管我们已经为所属行业创建了一套强大的规章制度,但冲突和矛盾仍然难以避免。
当我们遇到这些问题时,不要惊慌失措,而要学会冷静处理,详细分析矛盾的起源,准确找出问题点及利益点。
1、处理态度必须真诚遇到冲突和矛盾,我们首先需要保持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带着负责任的态度去理解矛盾点。
通过倾听和交流,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必须坚持服务,做到真的反馈需求和解决矛盾点。
2、公平处理矛盾无论是哪一方,尽量避免冲动、激动的行为。
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建立一个公平的化解矛盾机制。
行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行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行政工作是组织协调、管理监督和执行决策的重要环节。
在行政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这里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 任务安排和时间分配不合理
可能会出现过于繁琐的任务,给自己留下很少的空余时间,或者任务的时间相互冲突,无法合理地安排时间。
-解决方案: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尽可能做好各项工作的时间分配和优先级,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和自身的能力水平逐一完成,确保任务的按时完成和质量的保证。
2. 与同事或上级间的沟通问题
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与同事或上级产生沟通不畅、意见不合等问题,造成工作进展缓慢。
-解决方案: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遵循信息互通、坦诚相待的原则,尽可能将困难和问题及时与相应的人沟通和交流,保持热情、积极、耐心和友好的态度,寻求共识和解决方案。
3. 部分工作内容的技术难点和操作困难
一些工作可能包含着技术难点,需要进行特殊的学习和培训,有些操作也可能会比较复杂,不容易上手。
-解决方案: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了解相关技术和知识,寻找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或者参加培训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同时也要善于总结和归纳,规范操作流程,降低出错率。
— 1 —
4. 工作中出现的不可预料的问题
在行政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如突发事件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工作进展,甚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风险和损失。
-解决方案:增强自我应对风险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应对紧急情况的技能和方法,积极寻求并汇总相关的信息和数据,维护和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以实现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
— 2 —。
行政管理中的问题解决与冲突管理
行政管理中的问题解决与冲突管理在行政管理中,问题解决和冲突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任何组织中,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问题和冲突都是无法避免的。
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和冲突,对于组织的稳定发展和良好运转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中的问题解决与冲突管理,提供一些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的有效方法。
一、问题解决在行政管理中,问题解决是一项基本任务。
无论是由于组织内部的操作失误,还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问题经常会出现。
下面将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通过分析问题的起因、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本质,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一个政府部门的效率低下,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导致低效的具体因素,如工作流程是否合理,员工素质是否匹配等。
2.制定解决方案一旦问题的根本原因被找出,我们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具体、可行,并且符合组织的长远目标。
例如,在提高政府部门效率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员工技能;或者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繁琐的环节。
3.实施解决方案并评估效果实施解决方案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一步。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
当问题得到解决,或者问题的影响减小到可以接受的范围时,我们需要评估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并进行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面对类似问题提供经验参考。
二、冲突管理冲突是组织中常见的现象,尤其在行政管理中更为突出。
从个人之间的分歧到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各种形式的冲突都可能对行政管理造成负面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冲突管理的方法。
1.积极的沟通和协商冲突的解决往往需要各方的沟通和协商。
通过积极主动地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可以促进双方对冲突的认识和理解。
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应避免争吵和指责语言,而是通过建设性的方式进行对话,寻求共同的利益点。
2.寻找共赢解决方案在解决冲突时,我们应该着眼于达成共赢的结果。
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的特点、成因及管理
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的特点、成因及管理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很多旧的制度已经瓦解,但新的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由于规则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形形色色的社会冲突的出现。
在行政组织中,冲突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行政组织既有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冲突,也有组织内部的冲突。
就内部冲突而言,行政组织的内部冲突如果处理不得当,既会妨碍到行政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生存,影响其职能的发挥,降低行政效能,又会影响到组织长远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行政组织内部冲突的客观存在,辨识各种不同类型的冲突,找出冲突的成因,进而合理管理冲突,提高行政组织发展能力。
一、理解行政组织内部冲突。
(一)行政组织内部冲突的基本内涵行政组织内部冲突可以被理解为行政主体之间围绕着行政权力、行政职能、行政决策等内容,针对特定目标所发生的矛盾的过程,如摩擦、对抗和博弈以及其他相关过程。
这里的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以及其他与行政机关在行政过程中发生冲突的政府或其他行政部门,行政冲突的表现形式有分歧、不合作、竞争、对立。
行政组织内部冲突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根据冲突的性质划分,可以有破坏性的冲突、建设性的冲突;根据针对事与针对人可分为认知冲突与情绪冲突.如果按照冲突主体的不同进行分类,可以有组织中个人之间的冲突、组织中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冲突、组织中团体之间的冲突、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等。
(二)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冲突的主要表现整体来看,我国的各级行政组织内部还是较为和谐的,但是随着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人推进,行政机关的职能调整、转变,不少矛盾和冲突都逐渐表现出来。
1.行政组织的职能冲突行政组织冲突中最核心的形态是行政职能冲突,这种冲突是行政组织在履行其职能时相互冲撞发生的,它也是很多行政组织冲突形成的原因,并且许多行政冲突都是以它为基础而形成的。
2013年年底,雾霆袭击京津冀地区,天津市为了应对严重污染天气,环保部门临时紧急启动了机动车限行政策。
但是该政策却被交通管理部门拒绝执行,同时也遭到了市民的吐槽和批评,这就是一起典型的行政组织职能冲突案例。
公司行政管理的矛盾与冲突解决
公司行政管理的矛盾与冲突解决在企业组织中,公司行政管理是确保组织顺利运行的重要一环。
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公司行政管理面临的矛盾与冲突也逐渐增多。
本文将探讨公司行政管理中常见的矛盾与冲突,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公司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员工的需求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之间往往存在矛盾。
一方面,员工需要工资待遇的提高、福利待遇的增加等,而公司则需要控制成本,确保盈利。
这导致了公司与员工之间在待遇和福利方面的矛盾。
解决方案:1.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和贡献为其提供相应的报酬,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建立员工参与决策的机制,让员工能够参与公司制定政策和决策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满足员工的需求。
二、部门之间的权力与利益冲突公司行政管理中,不同部门之间往往存在权力和利益的冲突。
每个部门都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整个公司的整体利益。
这导致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困难和冲突。
解决方案:1.建立清晰的权责边界,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防止权力滥用和利益冲突的发生。
2.加强跨部门沟通和协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减少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3.设立跨部门的绩效评估机制,鼓励合作与团队精神,促进部门间的协同工作。
三、公司制度与员工理念的不匹配随着时代的变迁,员工的价值观和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然而,公司的制度和规定往往无法与员工的理念完全匹配,从而造成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解决方案:1.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理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司的制度和规定进行调整和改进。
2.建立灵活的制度,允许员工根据个人需求和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适应。
综上所述,公司行政管理中的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在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适应员工的价值观和理念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公司行政管理的健康发展。
行政决策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行政决策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行政决策是指政府或组织中的管理层面对各种问题进行决策并实施的过程。
然而,在行政决策中,常常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信息不对称、不完整、不准确,权责模糊,决策程序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信息问题是影响行政决策的主要障碍之一。
政府和组织内部的信息往往是分散的、不完整的,且很难及时传递给决策者。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确保信息的流通和共享。
政府和组织还可以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将其应用于决策过程中。
权责模糊也是影响行政决策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政府和组织中,不同的部门和职能之间经常存在交叉和重叠,导致权责不清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制定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明确每个部门和职能的责任范围和权限。
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和沟通渠道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决策程序不规范也是行政决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决策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决策程序往往会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为了规范决策程序,可以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决策流程,明确决策的程序和要求。
政府和组织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决策咨询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对重大决策进行评估和审查,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行政决策的有效性,政府和组织还应该加强对决策结果的监督和评估。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检查,可以发现和纠正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加强对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也可以提高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行政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信息不对称、权责模糊和决策程序不规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制定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规范决策程序以及加强对决策结果的监督和评估等措施。
这些解决方案可以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政府和组织的发展与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行政决策冲突的表现、原因和解决方式研究[摘要] :在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我国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就是行政决策。
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上形成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
真正实现这一基本任务,需要深入探讨和切实解决行政决策过程的法制化、行政决策行为的规范化、行政决策责任的定型化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行政决策、决策机制、决策过程、决策行为、决策责任2004年3月,国务院颁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基本上形成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
这个《纲要》作为指导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为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确定了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纲要》提出,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决策机制包括:科学地、合理地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个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依法公开决策事项、决策依据和决策结果,落实公众知情权;对于全国或者地区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特别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广泛听取意见;政府机关应当定期跟踪与反馈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并且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行政决策;明确行政监督的主体、内容、对象、程序和方式,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责任的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力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这些任务和措施从结构、过程、后果等方面勾画出了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总体框架。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抓好贯彻执行。
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行政决策过程的法制化问题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符合现代行政决策的规律性要求。
公众、专家和政府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行政决策,只能在健全的行政决策过程中实现。
现代国家(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行政决策过程的探索,获得了诸如理性决策、渐进决策、综合决策等一系列成果。
尽管各种实践模式和理论观点相互冲突,没有哪一种能够得到公认,但这些成果可以为我们设计完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技术支持。
然而,国家决策的成功经验和现代决策的科学理论,到目前为止,大多具有方法论层面的意义。
从我国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视角看,我们必须在制度层面上解决问题。
这是由我国现实的民主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所决定的。
公众、专家和政府在行政决策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和行为方式并不相同。
公众和专家,一般来说,主要是通过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的形式,参与决策方案的形成过程。
而各级政府和政府各个部门掌握着行政决策权力,由它们作出最后的选择。
虽然人们普遍认识到公众和专家的参与极为重要,实践也证明公众和专家的参与确实有助于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但是,行政决策作为国家权力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不以公众和专家的参与为必要条件。
尤其当行政管理发生危机的时候,“事件的紧迫性及其发展速度会改变决策过程,并常常使决策过程的重要性降低。
”[1-1]在这种情况下,行政决策就变成了只是行政管理者“作出决定”的权力行为,公众和专家的参与似乎没有必要。
对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体现了行政管理一般规律的现象,并不符合中国现阶段的行政管理实际,必须认真加以克服。
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决策的机制,首先要有效地防止行政决策者滥用公共权力。
相对于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来说,行政决策者不滥用公共权力,乃是国家权力运行和行政决策过程的必要前提。
西方发达国家制约行政决策权力,主要是通过民主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过程实现的。
就是说,公民通过定期的投票制约着掌握国家权力的政党组织和政治家,再通过执政党去约束行政权力和行政决策过程。
“政党必须竞争以赢得选举。
政党的领导人将会在投票本身所透露的不充分的信息以外去寻找有关公民偏爱的信息。
这样一来,他们实际上就把制定某些具体政策的权力交给了公民,——如果一个政党不去满足这些政策偏爱,那无异于自杀。
”[2]发达的市场经济培养了成熟的公民社会,而公民社会的理性行为必然对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产生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的作用。
行政决策者面临的惟一选择,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作出高质量的决策,以争取社会公众更为广泛的支持。
在现代民主政治的条件下,行政管理所遵循的是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其制度设计并不以权力制约为考量。
无论是早期公共行政倡导的科层制组织形式,还是新公共管理主张的企业型组织形式,其基本的制度理念都是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当然,西方国家的行政管理并没有真正解决决策者滥用行政权力的问题。
“个体公民极少有人会花费资金和时间去关注和理解绝大多数公共决策所具有的错综复杂的细节和过程。
在绝大部分决策中,只有那些与利益存在着最紧密关联的人,才愿意付出时间和金钱去理解并影响决策。
这意味着,在那些与决策本身有着共同利益的人所主宰的相对狭小的范围内,最困难的行政决策也能够得以制定。
同时,它意味着相对狭小的领域若没有引起公众的重视,行政决策有时也会走向腐化堕落。
”[3-1]我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的历史进程中。
一方面,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国家权力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发挥强有力的整合作用和推动作用。
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另一方面,转型时期的公民社会,还没有成熟到能够对国家权力进行理性的监督和制约。
就是说,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不能完全依靠行政过程的外部因素。
在行政管理体制的构建中,必须首先解决权力制约的问题。
我国的行政管理过程实际上并存着两种基本的行为要求,一是权力制约,二是行政效率。
权力制约是行政效率的必要条件,行政效率则是权力制约的目标取向。
只有确保行政管理者不能滥用权力,才能真正实现行政管理的高效率;也只有取得较高的行政管理效率,权力制约的制度设计才有现实的意义。
从决策权力的制约来说,关键在于把决策过程的理性设计制度化、法律化。
不仅要科学、合理地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个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政府内部的决策规则,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作为决策过程的基本环节,用法律法规固定下来,使其具有强制性约束作用。
然而,政府内部的决策规则对于权力的制约是有限度的。
如果说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和制约比较有效,那也只是在上级正确地行使决策权力的情况下才能成立。
如果上级越权滥用决策权力,下级则不可能依靠规则来进行有效制约。
道理很简单,同一行政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存在着的隶属关系,决定了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领导。
就是在同一行政组织内部的同级之间,决策规则能否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也要取决于这些行政机构是否存在“争权夺利”的行为倾向。
如是,相互制约就会变成相互掣肘,进而破坏行政组织的完整统一,难以产生行政管理的总体效能。
因此,每个行政机构都必须分工协作,在各自的权力运行空间内,明确专业分工和业务范围。
把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当作行政决策的基本环节,需要深刻认识行政决策过程的规律性。
现代决策理论所提供的研究成果,主要局限于技术方法论。
因此,决策科学被称作软科学。
现在,要把这些“软”因素硬化起来,使之成为法定规则,成为制度的构成要素,从而对决策权力的运行产生刚性约束机制,还要做许多工作。
应该根据不同层次行政决策的特点,实行不同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例如把行政决策分为创制性决策(各级政府决策)、执行性决策(政府各部门决策)和操作性决策(行政人员决策)。
决策过程的程序化设计所着眼的创制性决策和执行性决策,可以更多地发挥公众和专家的作用,有利于达到用制度制约决策权力的目的。
操作性决策所侧重的决策过程的标准化设计,可以减少行政人员的自由裁量权。
“在某些时候,减少过分的弹性是基层组织成功地进行管理所必需的。
”行政决策行为的规范化问题决策过程实际上是决策者的行为过程。
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关键在于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行政决策权力,着力点应该放在监督和制约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上面。
这正是监督和制约行政决策的难点所在。
在西蒙提出“有限理性决策”的观念之前,行政管理的研究长期没有注意到“任何行动之前的抉择——关于要干什么事情的决定。
”[5]之后的决策行为分析,揭示出决策行为构成的一些基本要素,如直觉、价值观念、欲望、动机、理解力和计算力等,并且按照决策行为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勾画出决策过程的基本环节和基本步骤。
但是,众多学者提出的各种理论主张,至今没有“能够为解决决策中产生的问题提供万全之策”[3-2]。
或者没有注意,或者给予关注又不能形成一致看法,根源都在于行政决策行为本身的复杂性。
人们很难准确把握和有效控制它的属性和特征。
许多学者从方法论的视角透彻地分析了行政决策行为的诸多制约因素,如信息弊端、社会环境、技术缺陷以及危机状态下的时间压力,等等。
在进行决策过程的制度化设计时,这些问题当然需要重视,但不是、也不能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
重点需要监督和制约行政决策,规范行政决策行为。
《纲要》提出,要加强和完善我国行政决策的监督机制,明确监督的主体、内容、对象、程序和方式。
这里的难点是确定监督内容。
行政决策活动的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是明确的,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可以根据主体和对象的特性来设计。
而对于监督内容就不那么容易理清思路。
根据政府的职能定位,可以勾画出行政决策活动的大致范围和主要内容。
例如,经济活动方面的立项、预算、审批、监管等,社会活动方面的劳动保障、社会救济、社团管理等,政治活动方面的国防外交、社会治安、公民权利保障以及政府人员的选拔任用等。
只要有政府的活动,就有行政决策行为。
但是,仅仅这样梳理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政府的各种决策是怎样作出来的,决策者在作出最后选择的时候,其行为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些才是行政决策的监督内容需要明确地揭示和规定的。
决策行为难以把握和控制,首先在于决策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
思维是人脑的活动机能,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
思维的本质是什么?思维方式的特征是什么?思维方式有哪些类型?面对这些深奥的哲学命题,笔者在这里只想指出,思维活动是无形的,思维活动具有不可视性。
人们要监督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会由于没有明确的视点而无所适从。
这是决策和执行在行为特点上的根本区别。
执行是一种“行动”,人们可以看得见,触摸得到,也就可以通过行动规则,采取实际措施,直接约束执行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行动”。
可是,对于决策行为就不能做到如此直观和具体。
人们只能通过思维者的某种表达形式,才能够知道决策的最后结果。
行政决策的结果一旦被确定,监督和制约决策行为也就失去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