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最简单成语故事典故_适合小学一二年级阅读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二年级成语故事简短
![二年级成语故事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250a796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0.png)
二年级成语故事简短
成语是汉语的瑰宝,它言简意赅,富含哲理。
以下为二年级学生量身定做的简短成语故事,旨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来源和意义。
一、守株待兔
从前,有个农夫在田里干活,突然发现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
农夫很高兴,捡起兔子回家美餐了一顿。
从此,他放弃耕作,每天守在树根旁等待兔子自己撞死。
然而,兔子再也没有出现,农夫最终饿死了。
二、亡羊补牢
有个牧羊人,一天发现羊圈破了个洞,但他没有及时修补。
结果,晚上狼钻进羊圈,叼走了一只羊。
牧羊人后悔不已,立即修补了羊圈。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失。
三、刻舟求剑
战国时期,有个人坐船过江,不慎将剑掉入江中。
他在船上刻了个记号,打算船到岸后按照记号去找剑。
然而,船到岸后,他发现剑早已沉入水底,而记号还在船上。
四、掩耳盗铃
古时候,有个人想偷邻居家的铃铛。
他认为只要用手掩住自己的耳朵,就不会发出声音。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去偷铃铛,结果铃铛还是响了起来。
五、杯弓蛇影
有个官员请客人喝酒,客人发现酒杯里映出了弓箭的影子,以为是有毒,便不敢喝。
官员知道后,解释说是墙上挂着的弓箭映在酒杯里。
客人恍然大
悟,原来是自己杯弓蛇影,虚惊一场。
一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
![一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50a22580029bd64793e2cd7.png)
一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1:防微杜渐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
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
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
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
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
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
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一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2安然无羔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
恙,疾病,借指灾祸。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
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
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
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
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
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
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
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
“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
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一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3:出人头地北宋时,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叫欧阳修,庐陵(今江西永丰)人。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精选10篇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2f070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8.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以下是整理的《⼆年级⼩学⽣成语故事精选10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年级⼩学⽣成语故事精选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个商⼈,专门卖珠宝的,有⼀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名贵的⽊料,造成许多⼩盒⼦,把盒⼦雕刻装饰得⾮常精致美观,使盒⼦会发出⼀种⾹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
有⼀个郑国⼈,看见装宝珠的盒⼦既精致⼜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个,打开盒⼦,把⾥⾯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2.⼆年级⼩学⽣成语故事精选 仙⼈指路 仙⼈指路位于云⾕寺⾄⽪篷路⼝。
⼀怪⽯屹⽴峰巅,其状似⾝着道袍的仙⼈,他⼀⼿举起,似为游客指引进⼈⽪篷之路,故名“仙⼈指路⽯”,⼜名“仙⼈指路峰”。
它之所以颇负盛名,不仅仅在于外形酷似,⽽且因为有⼀段对世⼈颇有启发作⽤的。
相传很早以前,有⼀位两岁能⽂、四岁会武的神童,只因后来科场失意,擂台负伤,改⾏经商后⼜把⽼本蚀光,在⾛投⽆路时就奔赴黄⼭来寻师访仙。
哪知跑遍了千峰万壑,连⼀个药农、樵夫的踪影也没见到。
⼲粮吃光了就吞野果,⾐服穿烂了就披树⽪、树叶。
渐渐地变得⾻瘦如柴,⼀天终于昏倒路旁,奄奄⼀息。
不知过了多久,来了⼀位⾝背蔑篓,脚着⼭袜芒鞋的⽼⼈,把神童救醒过来,问明情况后,⽼⼈哈哈⼀笑说:“你怎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呢?哪⾥有什么神仙,你快回家去找个⼒⽓活⼲⼲,免得把⼀条命丢在这荒⼭野岭⽩⽩喂了豺狼虎豹。
”说完还送些野果给神童路上吃。
神童⼼想⽼⼈的话是对的,就千恩万谢地辞别了⽼⼈。
没⾛多远,猛⼀下醒悟过来:“我跑遍全⼭连个⼈影也没见过,那⽼汉分明就是仙⼈。
”他回头就追,追上⽼⼈后就双膝跪地,苦苦哀求⽼⼈给指引⼀条成仙得道之路。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五篇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f518e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2.png)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五篇【篇一】二班级学校生读的成语故事墨守成规的典故:故事战国时期,木匠出身的墨翟主见兼爱与非攻,处处推广他的学说。
楚国要去攻打宋国,鲁班为楚设计攻城的云梯。
墨子赶忙去劝阻这场战斗,楚王让墨子与鲁班比试比试攻防演习,墨子擅长防守,鲁班败北。
楚王只好放弃攻打宋国。
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制造了一种云梯,预备攻城之用。
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赶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起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即找到鲁班一同去见楚王。
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宋国。
楚王最终同意了,但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
墨子说:“那好,咱们就当场试试吧。
”说着,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为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进行表演。
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拦住了。
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
鲁班不愿认输,说道:“我有方法应付你,但是我不说。
”墨子说:“我知道你要怎样应付我,但是我也不说。
”楚王听不懂,问是什么意思。
墨子说:“公输子是想杀害我。
他以为杀了我,就没有人帮宋国守城了。
他哪里知道我的门徒约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里等着你们去进攻。
”楚王眼看没有把握取胜,便说:“好了,我打算不攻打宋国了。
”由于墨子善守,后来就把牢守称为“墨守”。
墨守成规的启示:思想保守,守着老法规不愿转变,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
【篇二】二班级学校生读的成语故事拾人牙慧的典故:殷浩有个外甥,姓韩,名康伯,聪颖健谈,颇受殷浩宠爱。
殷浩被流放时,康伯始终跟随在他身边。
有一次,殷浩见康伯正在向别人发表言论,便认真旁听,结果发觉他所讲的,完全是套用抄袭自己的只言片语,没有融入个人的见解,却露出自鸣得意的样子,便对旁人说:“康伯连我的牙慧都没有捡到,就自以为了不起了,这真不应当啊!”拾人牙慧的启示: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而不假思考,不仅无法表明自己的观点,也学不到真正的学问,更不能融会贯穿。
一二年级成语故事
![一二年级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aff485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3.png)
以下是适合一二年级学生的成语故事:
1.亡羊补牢:讲述一个人在失去了一只羊后,及时采取措施修补羊
圈,防止更多的羊丢失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2.守株待兔:讲述一个农夫在树桩旁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后,便每
天都守在那里等待兔子再次出现,结果却一无所获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依赖侥幸心理,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
3.狐假虎威:讲述一只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吓唬其他动物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吓唬人,要靠自己的实力去取得别人的尊重。
4.画蛇添足:讲述一个人在比赛画蛇时,因为觉得自己画得不够好
而给蛇添上了脚,结果却失去了比赛的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恰到好处,不要画蛇添足。
这些成语故事都比较简单易懂,适合一二年级的学生阅读。
通过这些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6篇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b149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f.png)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6篇1.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篇一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2.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篇二铁杵磨针: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3.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篇三见猎心喜:北宋时著名的学者程颢,世称明道先生。
他从小聪明青年时代在西京洛阳讲学,非常有名气。
他的弟弟程颐也是的学者,经常讲学,人们称他们为“二程”。
后来,他们的学说被朱熹继承和发展,人们称他们为“程朱学派”。
程颐十六七岁的时候,非常喜爱打猎。
后来他集中心思研究学问,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猎了。
有一次,他惋惜地对友人说:“打猎的爱好我今后没有啦!”有个名叫周茂叔的朋友听到了这话,特地去对程颢说:“你说的话不一定就是如此。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五篇)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03993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b.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成语故事(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成语故事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抱负的⼈。
可他⼩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孩⼦。
进⼊青年时代,他意识到⾃⼰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有长进。
他曾⼏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卧,同被⽽眠,⽽且还有着共同的远⼤理想:建功⽴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次,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好⽂章,⼜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武略。
【篇⼆】⼩学⼆年级成语故事 井底之蛙: 有⼀只⼩青蛙,他⼀直都呆在⼀个井⾥,从来都没有出去过。
有⼀天,它抬头看着天,这时候⼀个⼩乌龟路过井边。
这只⼩青蛙就得意地对⼩乌龟说:“朋友你好啊,你看我⽣活在这⾥多快乐呀!出去玩的时候,我可以在井上跳来跳去,进来休息的时候我有这么⼤⼀个坑的⽔,我⽣活得太开⼼啦!您为什么不进来看看呢?” 乌龟想进去看看,可是井太⼩,它左脚还没进去,右脚就被卡住了,只好慢慢地出来了。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6篇】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84b99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7.png)
【导语】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成语故事【6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成语故事 ⼀打尽: 晋公⼦夷吾和公⼦重⽿是两兄弟。
夷吾得秦国和齐国的帮忙,登上国位,就是晋惠公。
可是惠公的⼤⾂分作两派,拥护惠公的⼀派以却茅和吕省为⾸。
暗⾥拥重⽿的⼀派以⾥克和丕郑为⾸。
可是这班⼈对晋惠公个⼈来说都是有功的。
当丕郑到秦国去公⼲的时候,惠公藉故杀了⾥克。
丕郑回来后,⼼⾥很恐惧,深怕⾃⼰也给惠公杀掉。
可是事情倒没什么对他不利的,他就安⼼下来。
当然,他⼼⾥很恨惠公,便暗地召集同党,商量赶⾛夷吾,迎公⼦重⽿登位。
有⼀天,屠岸夷要来见丕郑。
他从午间等到深夜,才见着丕郑。
丕郑问他有什么事情,屠岸夷告诉他,惠公要杀他,所以请丕郑相救。
丕郑说:“你去叫吕省救你吧!”屠岸夷说:“吕省不是好⼈,我正要喝他们的⾎,吃他们的⾁呢!”丕郑不⼤相信。
屠岸夷还献议了怎样怎样*惠公的办法。
丕郑听了,⼤声喝道:“是谁教你来说的!”屠岸夷见他不信,只好咬破了指头,鲜⾎之流,对天发誓说:“天⽼爷在上,我如有三⼼两意,叫我全家都死光。
”这么⼀来,丕郑就相信了,跟着丕郑这⼀伙⼈密谋了。
他们写了⼀封信给重⽿,请他准备回来。
丕郑、共华、屠岸夷等⼗位⼤⾂都签了字。
屠岸夷把信贴胸的带⾛了。
第⼆天,他们上朝,惠公问丕郑说:“你们为什么要迎公⼦重⽿?”丕郑这⼀班⼈都吃了⼀惊,⼼知不妙,都给缚去软了头。
这九位反对夷吾的⼤⾂全都⼀打尽了。
2.⼩学⼆年级成语故事 ⼼旷神怡: 岳阳楼位于现在湖南省岳阳市,此楼建于唐朝初年,到了北宋时期,⼜由当地州官滕⼦京加以重修。
滕⼦京和范仲淹相处甚好,他们在同⼀年考取进⼠。
公元1044(宋仁宗庆历四年)滕⼦京担任了岳州(今湖南岳阳)知州,第⼆年就重新修建了岳阳楼。
当时为了记述这件事,滕⼦京便请求好友范仲淹为此写篇⽂章。
范仲淹欣然接受好友的请求,写成了传诵千古的佳作《岳阳楼记》。
其中有⼀段这样写道:"⾄若春和景明,……登斯楼也,则有⼼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二年级成语故事【十篇】
![二年级成语故事【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89a6d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5.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是整理分享的⼆年级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画蛇添⾜】 战国时,楚国⼀座寺庙的主⼈们,送给看守庙宇的⼏个⼈们⼀壶酒。
⼈们多酒少,不够喝。
有⼈们提议,谁先画完⼀条蛇,这壶酒就归谁。
⼤家赞同,画了起来。
⼀⼈们先画好了,看别⼈们还在画,他⼜给蛇画了四只脚。
这时,另⼀个⼈们也画好了,那⼈们说:“没有脚,你画的不是蛇。
”说完就把酒喝了。
[注释]⾜:脚。
[提⽰]⽐喻多此⼀举,做了多余的事反⽽把事情弄坏。
【事半功倍】 战国中期,战乱频频,民不聊⽣。
孟⼦对学⽣说:“当年周⽂王施⾏仁政,仅以⽅圆⼀百⾥为基础,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
如果像齐国这样的⼤国,也能这样做,只要付出⼀半的代价,就能结束战乱统⼀全国。
” [提⽰]⽐喻费⼒⼩,收效⼤。
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千载难逢】 唐朝时,韩愈因为反对将佛祖释加牟尼的遗⾻供奉在皇宫中,被贬了官职。
后来,他向唐宪宗上了奏章,建议在东岳泰⼭举⾏祭天⼤典,还请求皇上让他参加这个仪式,说这是千年也遇不到的盛事。
宪宗对他的奏章很满意,让他担任了吏部侍郎的重要官职。
[注释]载:年。
[提⽰]形容机会难得与可贵。
【拔苗助长】 春秋时,有个急性⼦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天也不见秧苗长⾼,⼼⾥着急,就把⾃⼰⽥⾥的秧苗挨个都拔⾼了⼀些。
他累得筋疲⼒尽,回到家⾥,得意地对⼉⼦说:“我⼲了⼀天,总算帮助秧苗长⾼了⼀些。
”⼉⼦连忙跑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
[提⽰]⽐喻不顾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糟。
【得过且过】 传说,五台⼭上曾经有⼀种鸟叫寒号鸟。
夏天是它们⽻⽑丰满的季节。
那时它们总是张开翅膀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们从不筑巢垒窝,只知道玩乐。
到了冬天,⽻⽑脱落,就不再美丽了。
晚上躲进⽯缝⾥被冻得发抖,⽩天出了太阳,它们⼜⾃我安慰地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注释]且:暂且,不作长远打算。
适合小学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
![适合小学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7a0213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0.png)
适合小学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故事的语言生动凝练,形象鲜明,具有诙谐性和伦理性,蕴藏丰富的知识和道理,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适合小学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
适合小学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1:狼子野心春秋时,若敖氏的后代子文做了楚国令尹。
当时,楚国不设相国,令尹是最高的长官。
他为人公正,执法严明,楚国的属官和百姓都很敬重他。
子文的兄弟叫子良,在楚国做司马,生了个儿子叫越椒。
越椒满月那天,司马府宴请宾客,府中一片喜气洋洋。
子文也应邀来到司马府,看到侄子越椒后,大吃一惊,急忙找来子良,告诉他必须把这个孩子杀掉。
子良听到哥哥这样说吓了一跳,问道:“为什么呢?”子文说:“你看这个孩子,样子像一只狗熊,声音又像豺狼,如果不杀他,将来一定会成为我们若敖氏的祸害。
说:‘狼子野心。
’这明明是一只狼嘛,哪能把它养起来呢?”子良更加不高兴了,他生气地说:“孩子是我的,我决不能杀死他!”子文对此事十分忧虑,他临死的时候,把族人和亲信叫到跟前,告诫他们说:“千万不能让越椒掌权。
将来越椒一旦掌权,你们就赶快逃命,免得遭难。
”子文死后,他的儿子斗般当了令尹,越椒也接替父亲做了司马。
后来,越椒设计害死了斗般,接任了令尹一职,并且带领若敖族人举行叛乱,被楚王打败,整个若敖氏全族的人也被剿灭了。
成语“狼子野心”本来是说狼崽虽小,却有凶残的本性。
后来人们就用它来比喻凶暴的人必然怀有野心。
适合小学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2:贪天之功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不但品德高尚,而且才能出众。
由于骊姬的谗言迫害,他只得逃离祖国,四处漂泊。
这样的他过了十九年。
由于妻子姜氏和众谋臣的帮助,他虽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但为国出力的抱负始终没有被磨灭。
苍天不负苦心人,到了公元前636年,他终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即位,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以后,为了奖赏与自己同甘共苦的谋臣,对他们进行封赏,其中的很多人都得到了优厚的待遇。
可是有一位谋臣介子推却被晋文公忘记了,既没有得到赏赐,职位也没有升迁。
二年级小学生看的成语故事
![二年级小学生看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3b6595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b.png)
二年级小学生看的成语故事【篇三】二班级学校生看的成语故事不贪为宝:鲁襄公十五年,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宝玉,将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
宋人说:“我把它给玉工鉴定,玉工认为它是宝贝,所以我敢献给您。
”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
你把宝给了我,当然丢失了宝;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丢失了不贪这个宝。
这样,双方都丢失了宝。
不如各守其宝。
”宋人见子罕坚辞不收,只得实言相告道:“小民若是留下宝玉,会不得安静,所以特地到都城来献给您。
”于是,子罕命一位玉工对这块宝玉进行了雕琢,送到市场上卖掉,把把卖玉的钱交给宋人,然后派人护送他回家。
【篇四】二班级学校生看的成语故事夜以继日: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建立了西周王朝。
可是,没过几年,周武王就死了,他的儿子成王即位,年纪只有十三岁。
由于成王年纪小,就由叔叔周公辅佐处理朝政。
周公的力量很强,担当辅政的艰难任务后,总是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不管处于什么状况,只要公事来了,就立即办公,从不敢稍有懈怠。
他曾经率领队,平静了东方夷人的叛乱。
他还制定礼法、刑律,分封诸侯,修建并设立东都成周。
由于周公治国过于辛苦,结果在东都建成之后就逝世了。
临死之前,他把众大臣叫到身边,要他们好好辅佐成王,治理万民,提出要把自己葬在成周,以表示虽死不忘王命。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对周公为国家呕心沥血的精神特别鄙视。
孟子说:“周公兼学三代开国君主的品德来治理周朝,发觉有不适合当时状况的,就抬起头来想,白天想不好晚上接着想,等想出了好方法,就坐着等待天亮,立刻去施行。
”【篇五】二班级学校生看的成语故事忍辱负重: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不顾将赵云等人的反对,出兵攻打东吴,以夺回被东吴袭夺的战略要地荆州(今湖北江陵),并为大意失荆州而被杀的关羽报仇。
东吴孙权派人求和,刘备拒绝。
于是孙权任命年仅38岁的陆逊为大都督,率领5万兵马前往迎敌。
次年初,刘备的队水陆并进,直抵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在长江南岸六七百里的山地上,设置了几十处兵营,声势非常浩大。
适合一二年级成语故事_成语故事大全
![适合一二年级成语故事_成语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4ebb2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3.png)
适合一二年级成语故事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包括一段或一个精彩的故事,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适合一二年级成语故事。
适合一二年级成语故事1:奴颜婢膝南宋时期,南宋与入侵的元兵交战。
宋朝兵力不足,因此总是打败仗,国家面临着灭亡的危机。
但是昏庸的宋朝皇帝却仍然只顾享乐,而宰相贾似道则隐瞒敌情。
大臣陈仲微知道情况十分严重,便告诉皇帝说:“高宗在位时,君臣都十分昏庸,敌人攻打进来时,那些人向敌人屈膝投降,就像奴才一样满脸堆笑,像婢女一样跪下求饶,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啊!”可是昏庸的宋君根本不放在心上,后来南宋就灭亡了。
适合一二年级成语故事2:一窍不通殷纣王,是商朗的末代帝王,是一个被老百姓所怨恨的暴君。
他整日胡作非为,并不尽心朝政,沉湎于酒色,轻信宠纪担己的谗言,过着荒淫无耻的。
纣王有一个臣子叫比干,是一位忠心的良臣。
他看到纣王如此昏庸,心中十分着急,多次苦口婆心劝谏纣王改邪归正,为民多做好事。
有一次,纣王听信了妲己的话,下令杀害了无辜的梅伯,并要把梅伯剁成肉酱。
比干知道此事后,又急忙劝谏纣王,希望他不要听信妲己的谗言,错杀无辜,并说这样下去是要亡国的。
比干一连几天极力劝谏纣王,引起了纣王的极大不满。
纣王愤怒地嚷道:“我早就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要把他杀了,取出心来看个究竟!”纣王果真杀了比干,并挖出了他的心。
说起这件事,感叹道:“纣王心窍不通,如果通了一窍,那么比干就不会被杀害了!”适合一二年级成语故事3:不遗余力“不遗余力”这则成语的遗是:留;余力:没有使完的力量。
指把所有的力量全部使出来,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三》,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将白起,在赵国的长平一举击败了由赵括率领的四十万赵军。
秦王乘机要挟赵王,要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作为讲和的条件。
赵王连忙召来大将楼昌和上卿虞卿商量对策,说:“长平一战,我们吃了败仗,我想带领全部人马与秦军决一死战,你们看怎样?”“这样做没用,还是派亲信使臣去讲和为好。
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看的成语故事
![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看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9f4259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8.png)
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看的成语故事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看的成语故事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看的成语故事1【四分五裂】战国时期,七国争霸。
七国之中,又以秦国实力。
政治家们看到天下纷争不已,就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
一派是以苏秦为的“合纵”派,主张六国联合起来抗秦。
另一派是以张仪为首的“连横”派,主张由秦国统一天下。
张仪是秦国的着名大臣,一次奉了秦王旨意,劝说魏国与秦国联合起来,对付其他五国。
他见了魏王,说道:“魏国的地理条件非常不好,处于七国之间,打起仗来不能守住城池,这是致命的弱点。
“贵国如果联合南方的楚国而不联合齐国,齐国就会很生气,从魏国的东面打来;如果联合齐国而不联合赵国,赵国也不是好惹的,会在北面挑衅闹事;如果不与韩国联合,韩军会频繁地从西面进攻;如果不与楚国搞好关系,楚国的军队则会从南面发起势不可当的进攻。
“稍有不慎,战争就会降临到魏国头上,一点儿安全保障都没有,这就是我所说的四分五裂的形势啊!”听了张仪的话,魏王觉得自己联合五国抗秦真是失策,原来这五国都是自己的劲敌呀。
于是,魏王向张仪请教,自己身处乱世之中,用什么方法才能保住国土。
张仪笑了一下,劝魏王与秦国联合。
因为秦国在七国之中最为强大,联合秦国,其他诸侯国因为害怕秦国,一定不敢轻易侵犯魏国。
这样一来,魏国的安全就有保障了。
魏王听信了张仪的话,终于依附了秦国,结果却整天为秦国的利益南征北战,耗尽了国力。
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看的成语故事2【任人唯贤】春秋时期,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位是公子纠,另一位是公子小白,他们都很贤明。
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内乱,襄公被杀,公子纠跟着谋士管仲逃到鲁国避难,而公子小白则跟着他的谋士鲍叔牙逃到莒国。
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如果没有实力,保全性命是最重要的`。
第二年,齐国内乱平息,大夫们派使者到鲁国请公子纠回国即位,管仲怕公子小白抢先回国即位,所以带领军队去公子小白回齐国的必经之路堵截。
等了几日,管仲果然看到公子小白正行色匆匆地往齐国而去。
小学一二年级成语故事_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一二年级成语故事_成语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8b1af0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4.png)
小学一二年级成语故事了解故事,不仅可以让我们在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更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先人的聪明和才智,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小学一二年级成语故事。
小学一二年级成语故事1:老马迷途春秋战国时期,齐恒公率军出征,却在途中因大雾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靠一匹老马才能平安回国。
从此,齐国上下对这匹识途老马倍加宠爱,渐渐地,老马迷失了自我。
它常这样想,原来我有如此异能,我可是匹宝马啊!老马陷入了自我陶醉中。
过了一个月,齐恒公再次出征,为了防止迷路,齐恒公又带上了这匹老马。
老马得意极了,把头抬得高高的,连正眼也不瞧那些战马一眼。
不出齐恒公所料,途中又遇大雾,只好就地扎营。
因大雾久久不散,粮食也吃完了,齐恒公只好率人回城取粮,又把老马牵了出来,让它带路。
老马心想:我有异能,肯定能带大王回去。
于是,老马随便选择了一条路,扬蹄前行,不料走了几个时辰,却发现是条死路。
齐恒公怒极之下,一刀杀了老马。
原来老马太骄傲,没有在沿途做下标记,因此迷了路。
老马刚醒悟,已是含泪于九泉之下了。
小学一二年级成语故事2:好好先生: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后,深感要扩大自己的力量,必须得到有智谋的人辅佐。
他听说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在襄阳地区很有声望,特地去拜访他,请教他对天下大势的看法。
就在这次会见中,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两个俊杰,一个是,一个是庞统。
后来,这两人都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
司马徽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社会斗争相当复杂,他自己却经常装糊涂,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不管是好是歹,他总是回答“好”。
日子久了,他也就成为“好好先生”。
二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位熟人。
那人问他近来身体是否安好。
司马徽回答说:“好”。
又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前来拜访,伤心地谈起了自己的儿子死了。
不料,司马徽听了竟说:“太好”。
他的妻子等朋友走后责备他说:“人家以为你是有德行的人,所以直言相告。
哪里有听别人说儿子死了,反而说好的?”司马徽回答说:“好啊,你的话也是太好。
小学二年级最简单成语故事典故_适合小学一二年级阅读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小学二年级最简单成语故事典故_适合小学一二年级阅读的成语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f63c7f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7.png)
小学二年级最简单成语故事典故_适合小学一二年级阅读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所以他们需要看一些最简单成语故事典故。
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小学二年级最简单成语故事典故小学二年级最简单成语故事典故:同流合污战国时期,孟子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孔子十分厌恶“乡愿”,万章不明白乡愿是什么人。
孟子说乡愿是乡里那些八面玲珑、惯于奉承讨好别人的老好人,也就是“好好先生”,他们“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骨子里很坏,让人厌恶。
小学二年级最简单成语故事典故:呕心沥血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
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
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
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小学二年级最简单成语故事典故:嗟来之食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饿死,贵族钱敖想发点善心,他在大路上摆上食物,准备施舍给饥饿的人群,当有难民经过时,他傲慢地喝道:“喂,来吃吧!”谁知那饿汉表示宁愿饿死也不吃这嗟来之食小学二年级最简单成语故事典故:呆若木鸡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
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子帮他训鸡。
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
”又过了几天,纪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
”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
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
他那高兴的样子就甭提了。
简单的儿童四字成语故事(五篇)
![简单的儿童四字成语故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d234a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5.png)
简单的儿童四字成语故事(五篇)1.简单的儿童四字成语故事道听途说从前, 有一个叫毛空的人, 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艾子于是两个人便闲聊了起来。
毛空对艾子说:“有一户人家养的鸭子, 一只鸭子一次就下了一百多个蛋。
”“这不可能!”艾子不相信地说道。
于是毛空又说道:“我说错了, 不是一只鸭子, 实际上是两只鸭子一次下了一百多个蛋。
”“那也不可能!”艾子还是不信。
毛空又说道: “大概是三只鸭子一次下了那么多蛋, 我记不太清了。
”艾子还是不信, 结果毛空便一次次的增加鸭子的数量, 艾子实在听不下去了, 便对他说道: “你就不能把鸭蛋的数目减少些说吗?”可毛孔却坚持地说: “那不行, 宁可多说也绝不少说。
”接着, 毛空又对艾子说道:“上个月, 从天上掉下来一块肉, 这块肉有十丈宽十丈长。
”艾子依旧不相信地说道: “哪里可能有这样的事情?”毛空于是又说道: “是我记错了, 那大概是二十丈长宽吧!”艾子实在是受不了毛空的吹嘘, 便说道: “这世上哪里会有那么大的肉, 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掉到了哪里?你见到了吗?还有, 刚才说的那个鸭子是那户人家养的?”这时, 毛空尴尬地说道:“我也没有亲眼见到过, 都是从街上听来的。
”2.简单的儿童四字成语故事刻舟求剑从前, 有个人带着一把宝剑坐船。
船才开出来, 突然听见“扑通”一声, 他的剑落到水里去了。
怎么办呢?他想了半天, 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个印记, 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着。
划船的人很着急, 对他说: “让我把船停下来, 你快跳下去把剑捞起来吧!”可那个人却指着船说: “到了对岸再说吧, 反正我在船上划了一条线, 剑是从这儿落下去的, 到时候从这里下去找就行啦!”划船的人说: “你的剑掉进了水里, 剑又不会跟着船走, 怎么还能在对岸找到呢?”那个人不听船夫的话, 于是, 船夫把船划到了对岸。
这时, 那个人脱掉衣服, 从他划的那条线那里跳了下去, 可他捞了很久什么也没捞到。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16篇)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d7242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0.png)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16篇)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篇1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
原来吴王夫差发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
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实在是非常难堪的。
但是勾践暗下决心,一定要恢复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
勾践还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
用心替他驾驭马车,态度谦卑。
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放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
他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常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勾践又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
吴王夫差就更加只顾吃喝玩乐,无心国政,弄得国家日渐衰弱。
经过二十年的充分准备,勾践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
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篇2春秋时,晋国有个勇士名叫豫让,投靠在智伯门下,很受重用。
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杀害。
豫让躲了起来,下决心要为智伯报仇。
过了几个月,豫让装扮成仆役混进赵府,伺机刺杀赵襄子。
结果在茅厕里被发现,赵襄子见豫让为主人报仇就放了他。
豫让说:“你虽然放了我,但我还会刺杀你的!”豫让回去后,剃去眉毛和胡子,又吞食热炭,把声音弄嘶哑,以便从形象到声音都不让人认出来。
朋友们对他说:“你如投靠赵襄子,得到他的信任后,再行刺他,不是更方便吗?”豫让回答说:“作为一个勇士,怎么可以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呢!”这一天,豫让得知赵襄子外出办事,他就预先埋伏在桥下,赵襄子来到桥边,马匹突然惊叫起来。
赵襄子命人到处搜查,在桥下把豫让抓了出来。
赵襄子说:“你舍生取义,确实令人尊敬。
但这次我不能饶恕你了!”豫让说:“多谢赵公厚义,但我临死前请求你能把外袍脱下来,让我刺三剑,偿我为主复仇的意愿。
我死而无怨了。
”赵襄子见他这样忠诚,大为感动,便脱下外袍。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10篇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efe4a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6.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年级⼩学⽣读的成语故事10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年级⼩学⽣读的成语故事 ⽔深⽕热 【释义】好像掉进深⽔和烈⽕之中⼀样难受。
⽐喻⼈民⽣活极端痛苦 【故事】战国时,燕王哙改⾰国政,把君位让给相国⼦之,将军市被和公⼦平不服,起兵攻打⼦之,爆发内战。
燕国⼤乱,齐国乘虚⽽⼊,齐宣王派⼤将匡章率兵⼗万攻燕。
燕国百姓对内战不满,不愿出⼒抵抗齐军,出现“⼠卒不战,城门不闭”的局⾯,有些地⽅的燕国百姓反⽽给齐军送饭递⽔表⽰欢迎。
匡章只⽤了五⼗天⼯夫,就攻下燕国国都。
齐军攻占燕国后,并⽆撤回之意。
匡章⼜不管束军队,⼠卒欺凌百姓,燕⼈纷纷起来反抗。
这时,齐宣王向正在齐国游说的孟⼦请教,问道:“有⼈劝我不要吞并燕国,有⼈劝我吞并它,到底该怎么办?”孟⼦回答说:“如果吞并燕国,当地百姓反⽽很⾼兴,那就吞并它。
古⼈有此先例,周武王便是。
”“如果吞并燕国,当地百姓并不⾼兴,”孟⼦⼜说,“那就不要吞并它。
古⼈也有先例,周⽂王便是。
” 孟⼦举了这两个例⼦后指出:“当初齐军攻⼊燕国,燕⼈送饭递⽔表⽰欢迎,那是因为燕国百姓想摆脱苦⽇⼦;⽽今如果齐国进⽽吞并燕国,给燕⼈带来亡国的灾难,使他们陷⼊⽔深⽕热之中,那他们必然会转⽽盼望别国来解救了! 2.⼆年级⼩学⽣读的成语故事 兴⾼采烈 【释义】“兴”,兴趣、兴致。
“采”神采、精神。
“烈”,热烈。
原意是指⽂章志趣⾼尚,⽂词犀利。
现常⽤来形容兴致,情绪饱满。
也⽤来形容⾄现出来的欢乐⽓氛。
【故事】稽康,字⽪夜,他是魏晋之间有名的“⽵林七贤’之⼀,风度翩翩,⽂才超群,当时便有许多⼈倾慕他。
稽康⼀⽣写了不少诗和论⽂。
他在诗中曾⼀再提到环境的险恶。
一 二年纪成语故事
![一 二年纪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72f464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e.png)
一二年纪成语故事成语是汉语中简洁而富有哲理的固定短语,它们大多来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历史事件或古代文学作品。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成语故事来学习成语不仅能够增加词汇量,还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下面,我将为小朋友们讲述几个适合一二年级学生理解的成语故事。
一、守株待兔从前,有一个农夫在田里劳作。
一天,他偶然看到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农夫便捡到了这只兔子。
从那以后,农夫便放弃耕作,每天守在树根旁边等待兔子自己撞死。
然而,兔子再也没有出现,农夫最终饿死了。
成语“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偶然的机会,而应该努力工作。
二、井底之蛙有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它认为井口的那片天空就是整个世界。
一天,一只海龟来到井边,告诉青蛙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广阔。
青蛙不相信,坚持认为井口的天空就是全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眼光狭隘,应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成语“井底之蛙”用来形容那些见识短浅的人。
三、亡羊补牢古时候,有个牧羊人丢了一只羊,邻居劝他修好羊圈,以防羊再次丢失。
牧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结果第二天又丢了一只羊。
这时,牧羊人才后悔没有及时修羊圈。
他赶快把羊圈修好,从此,羊再也没有丢失。
成语“亡羊补牢”意味着出了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四、滥竽充数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竽乐。
他手下有一个乐队,其中有一个人不会吹竽,但他混在乐队里充数。
后来,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他要求乐队的人单独演奏。
这个不会吹竽的人无法再混下去,只好离开。
成语“滥竽充数”用来形容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最简单成语故事典故_适合小学一二年级阅读的成语故
事有哪些
战国时期,孟子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孔子十分厌恶“乡愿”,万章不明白乡愿是什么人。
孟子说乡愿是乡里那些八面玲珑、惯于奉承讨好别人的老好人,也就是“好好先生”,他们“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骨子里很坏,让人厌恶。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
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
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
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
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
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
出来才罢休啊!”
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饿死,贵族钱敖想发点善心,他在
大路上摆上食物,准备施舍给饥饿的人群,当有难民经过时,他傲慢地喝道:“喂,来吃
吧!”谁知那饿汉表示宁愿饿死也不吃这嗟来之食
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
为了能在
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子帮他训鸡。
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
跃欲试,沉不住气。
”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
不够沉稳。
”
又过了几天,纪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
”待到斗
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
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
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
他那高兴的样
子就甭提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