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职业 教 育 的 目的是 培 养 应用 型人 才 和 具 有一 定 文 化 教 育 侧重 于 技 能和 实 际工 作 能力 的培养 。
墨 子提 出 的检 验学 习理 论 的 “ 表 法 ” 就要 求 学 生 三
学 生 而言 ,提倡 量 力 而 学 ; 老师 而 言 , 倡 量力 而 教 。 对 提 虽然墨子提倡并身体力 行 “ 强说 人 ” ,但 他 并 没 有
一
墨子 的德 育思 想 以 “ 爱 ”为 核心 , 调 德 智并 重 , 兼 强
提出 “ 志不 强 者智 不 达 ” 。
墨 子认 为要 实 现 “ 爱 ” 的社 会 理 想 ,在 人 才 方 面 兼
w ow ns t e ? ”一 边 口说 ,一 边撩 起衣 角学 做 英 语 单 词 、句 型 和 课 文 。 态 势 语 把 课 本 中 静 态 的知 识 h a tma hs c
卖 火 柴 的样 子 ; hw dl i s!” “o e c u io ,踮 起 脚 ,好 象 往 一 变得 鲜 明 生 动 ,使 课 堂 气 氛 宽 松 活 泼 ,使 学 生 学 习 主 间 屋 里 看 烤 鹅 , 同 时 将 一 根 手 指 放 在 嘴 里 ,做 出 馋 极 动 积 极 。这 样 ,学 生 在 动 态 参 与 和 实 践 中 不 知 不 觉 地
在 <T eLte th Sl r ( 卖 火 柴 的小 女 孩 》 h il Mac— el > 《 t e ) 的 身 体 语 言 内 容 ,在 讲 解 时 ,伴 随着 丰 富 的 态 势 语 ,
“
总 之 ,在 小 学 英 语 课 堂 教 学 中 ,运 用 态 势 语 进 行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融入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启示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融入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启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背景下,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为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通过对墨子思想和高职教育的理解,探讨墨子职业教育思想如何融入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并提出相应的启示和建议。
一、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墨子,又称墨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的职业教育先驱。
墨子提出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追求实用性。
墨子提出“苟天命之谓命,苟利養之謂生”、“功名利禄之所由”等著名论断,强调职业的实用性和对社会的贡献。
墨子认为,人们从事职业是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应当注重实用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
2. 崇尚工匠精神。
墨子提出“民生为大,礼义为本”、“除害利民”等思想,强调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社会的责任。
墨子认为,工匠应当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注重技艺的精湛和产品的质量,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3. 注重实践教学。
墨子提出“非我之纪,磨砺不出”、“學以致用”等观点,强调实践教学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墨子认为,只有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践的探索,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职业技能,实现对社会的贡献。
二、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挑战在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1.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转变。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用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高职人才培养需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 衔接产业需求不足。
当前高职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学校开设的专业和培养的人才与实际的岗位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更好地适应产业需求,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展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
墨子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墨子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墨子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摘要:墨子一生都在从事“上说下教”的教育活动,其活动中蕴涵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他提出很多深刻的见解,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而且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对墨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得出几点启示,希冀对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所借鉴。
关键词:墨子;教育思想;现代职业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XX)11-0181-03一、墨子教育思想概述墨子,名翟,是孔子之后又一个具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他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孔子的儒家学派并称为显学。
墨子一生都在从事“上说下教”的政治宣教活动,其活动中蕴涵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他提出了很多非常深刻独到的见解,丰富了我国古代思想教育遗产。
(一)教育目的:培养“兼士”墨子认为,天下之害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如果人们能够兼相爱、交相利,“天下祸篡可使毋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之人。
他认为,教育就承担起培养“贤士”或“兼士”的重任,“贤士”的主要标准是兼爱,不仅要“厚乎德行”,还要“辩乎言谈”,更要“博乎道术”。
“厚乎德行”是要求受教育者达到“兼爱”的思想境界与道德品行;“辩乎言谈”是为了让他们善于去推行自己的思想主张;“博乎道术”是让他们拥有兴利除害的能力,能够亲身投入生产实践中。
墨子把教育的作用提升到为天下兴利治乱的高度,充分地显示了墨子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墨子主张每个人都应当接受教育,即“上说王公大人,次说匹肤徒步之士”。
他的教育对象不仅包括“王公大人”,也包括“农与工肆之人”,真正做到了“有道者劝以相教”。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
他的这种教育思想体现了教育公平观。
与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培养社会上层人物的精英教育思想相比,墨子的“有教无类”更为彻底、更接地气,把受教育对象扩展到整个社会阶层。
墨子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墨子 出生 于 春秋 末 期 , 长 于 “ 成 社稷 无 常奉 ,
君 臣无 常位 ” 战国时代 , 的 他所 创立 的墨学 曾达 到
提 出通过 教 育 培 养 出平 等爱 人 继 而 兼 爱 天 下 的
“ 士” 《 兼 ( 兼爱 下》 。“ 士” ) 兼 具有 “ 爱利 万 民” 的优 秀 品质 , 最后 由其 推 己l 及人 , 建立 一个 “ 兼相 爱 , 交
强大 的生命 力和 重要 的借鉴作 用 。
一
迭, 国家 间争 霸战争不 断 , 贵族 阶级逐 渐堕 落 的现
实, 他认 为社会 如此混 乱 的原 因在 于人 们 的“ 不相
、
墨 子教 育思想 的产生 背景
爱” 《 爱 中》 , (兼 ) 如果 能使 天下 的人都 “ 兼相 爱 , 交
相利 ” 样 就 可 以 天 下 治 平 了 , 此 他 主 张 “ 这 因 兼 爱” 并 确立 其 为墨 家 教 育 思想 的核 心 , 进一 步 , 又
相利 ” 的社 会 。他不但 提倡 对求 学者 “ 兼爱 ” 还创 ,
新性 地提 出 了一 系列 独 特 的 教育 理 论 , 富 了 中 丰
下好 战之 国 , 、 、 、 ,今 以并 国之 故 , 齐 晋 楚 越” “ 四分
天下 而有之 ” 。这些 诸 侯 国 日益 强 盛 , 强 凌弱 、 恃
很 高 的地位 , 国晚期 的韩非 子 曾说 :世之 显家 , 战 “
儒 、 也 。儒 之 所 至 , L 也 。墨 之 所 至 , 翟 墨 孑丘 墨
也 。 ( 韩 非子 ・ 学》 战 国时期充斥 着 诸侯 间争 ”《 显 )
霸 的连年征 战 , 墨子 ・ 攻 下 》 《 非 中记 载 : 今 之 天 “
墨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职业教育的新启示

墨 子 的 教 育 思 想 对 当 今 职 业 教 育 的 新 启 示
郭 香
( 东华 理工 大学 师 范学 院 , 西 南 昌 江 摘 要 :中 国古 代 的 职 业 教 育 一 直 发展 缓 慢 。然 而科 学 技 术 的 传 播 是社 会发 展 所 不 可 缺 少 的 一部 分 。 大 力发 展 职 业 教 育 也 是 我 国 经 济发 展 的 重要 需 求 。 墨 子教 育 思 想 中的 “ 尚 贤 ” “ 论 与 实践 相 统 一 ” “ 丝 说 ” 、理 及 素 的提 出 , 我 国 当今 职 对 业教 育的 发 展 具 有 一 定现 实意 义 。 关键词 : 墨子 教 育 思 想 职 业教 育 新 启、
夹 缝 中生 存 的 中国 古代 职 业 教 育
中 国古 代 职 业 教 育 思 想 的 发展 ,主 要受 到传 统教 育理 念 与制 度 、 代 生 产 力 和 科 学技 术 发 展 水 平 等 的 影 响 和 制约 。 古 技 术 和 技 能 的 传 递 . 广 义 上来 说 都 属 于 职 业 教 育 的 范 畴 。 于 从 由 儒 学 长期 居 于 “ 学 ” 位 , 国古 代 职 业 教 育 在 古 代 教 育 的 官 地 中
3结 语 .
教 育的发展 。 职 业 教 育 兴 亡 与 统 治 阶 级 的 指 导 思 想 有 很 大 关 系 ,这 也 是 墨 学 曲折 发 展 的 主要 原 因 。 中 国古 代 的一 些 有 识 之 士 , 但 他 们 对 职 业 教 育 的真 知 灼 见 在 今 天 依 然 闪 烁 着 光 芒 。纵 观 整 个 中 国古 代 教 育 思 想 史 ,提 倡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且 身 体 力 行 的 思 想 家 , 墨子 一 人 。 唯 二 、 国古代 职 业教 育思 想的 一枝 奇葩 : 的职业 教育 思 想 中 子 追 溯 古 代 职 业 教 育 的起 源 ,我 们 可 以从 墨 子 的教 育 思 想 中发 现 古 代 职 业 教 育 思 想 的萌 芽 。墨 子 是 春 秋 战 国时 期 伟 大 的 思 想 家 和 教 育 家 , 学 儒 者 之 业 , 孔 子 之 术 ” 后 创 立 墨 曾“ 受 , 家 学 派 , 儒 学 并 称 “ 学 ” 他 提 出 了一 整 套 独 特 的 教 育 理 与 显 。 论 。 建 了 相 当完 备 的思 想 体 系 。 中与 职 业 教 育 相关 的思 想 构 其 如下 。 ( ) 贤。 一 尚 墨 子 教 育 思 想 中 有 关 提 高 射 御 技 能 的 值 得 一 提 ,他 说 : “ 若 欲 众 其 国 之善 射 之 士者 , 将 富 之 、 之 、 之 、 之 , 譬 必 贵 敬 誉 然 后 国 之 善 射 御 之 士可 得 而 众 也 ” “ 固 国 家 之 珍 而 社 稷 之 佐 ,此 也 , 必 富 之 、 之 、 之 、 之 , 后 国 之 良士 , 将 可得 而众 亦 贵 敬 誉 然 亦 也 ” 墨子 秉 承 这 一 思 想 施 教 , 形 之 中推 动 了 习 武 艺 、 道 。 无 博 术 、 贤 土 的 良好社 会 风 尚 的形 成 。 重 ( ) 二 理论 学 习 与 实践 运 用 高 度 统 一 。 墨 子 注 重 实 践 , 认 为 “ 不 强 者 智 不 达 , 不 信 者 行 不 他 志 言 果 ” 他要 求言 行 一 致 。 教 学 中 , 亲 领 弟 子 从 事 各 种 工 艺 制 . 在 他 作 、 学 实 验 活 动 。 过 实 验 发 现 并 创 立 了光 学 、 学 、 学 、 科 通 力 数 高 师 院 校 对基 础英 语 教 育专 业 人 才 和 实用 商务 英语 翻译 人 才 的 培 养 , 要 立 足 实 际 , 向市 场 , 善 条 件 , 整 培 养 目标 , 需 面 改 调 优化课程设 置 , 革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式 , 区域经济 发展 、 改 为 社 会 繁 荣 和 自身发 展 作 出贡 献 。 参考文献 :
心得体会: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

心得体会: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墨子是23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先贤,他出生在现在的山东滕州。
他是一位思想家、实践家、科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
墨子一生都在从事劳动,并且在劳动过程中不断研究。
毛泽东评价“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是一位比孔子高明的平民圣人”。
墨子为后世留下了以《墨子》命名的经典著作。
在《墨子》这本著作中,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又有社会科学方面的,还有专门对人的思维方面的研究,也就是逻辑学。
所以,墨子是我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一、墨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子思想的内容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逻辑学三大部分,重点有以下几个主张。
1.主张兼爱、非攻他主张兼爱,主张平等,反对战争,反对侵略。
这是他思想的核心内容。
兼爱和仁爱不同,兼爱是平等的爱,是不分亲疏的爱;仁爱是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的爱。
主张非攻,就是不要战争,要和平。
但是不要战争并不是说没有对抗,而是以守为攻。
2.主张尚贤、尚同他尊重人才,崇尚人才。
只要是贤者,都应该向他学习。
他尚同,他反对分等级,主张一致,主张集体主义。
3.主张节用、节葬节用就是主张勤俭,不要浪费资源,保护环境。
食求其饱,衣求其暖。
如同现在的“八项规定”精神一样,不要大吃大喝,铺张浪费。
要建设绿色环保的环境,主张绿色发展。
他反对人死后在家里办太多的仪式,拖很长时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4.主张非命、非乐所谓非命,就是反对宿命论。
他主张“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人人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出身贫贱就永远贫贱,出身高贵就永远高贵。
还有非乐思想,要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下去研究。
他特别不主张搞一些虚华浮华的东西。
二、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墨子思想在教育方面也有丰富深刻的内容。
在教育目标上,他主张培养“兼士”。
“兼士”的标准就是这三句话: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通俗地讲,培养出来的人要“厚道、明白、能干”。
“厚道”是做人厚道;“明白”是说得明白,干得明白;“能干”就是出活儿,不是光说不干,既知乎“道”,又懂乎“术”。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新探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新探[摘要]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杰出的教育家和实践家,他在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特别在职业教育上更是有着精妙独到的见解。
文章对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和探究,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理念,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墨子职业教育现代价值墨子,名翟,出身平民阶层,生活于春秋战国之际。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大规模从事私人讲学的思想家、教育家。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中,墨子不仅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的教育,更强调实用技术的传习。
墨子把劳动和学习结合起来,使其弟子受到了很好的劳动职业训练,使他们掌握一门或多门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充分体现了古代的职业教育思想。
一、墨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中国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社会大变革阶段,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黄金时期,这为古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社会、理论两方面的基础。
(一)社会方面战国初期,铁器代替了青铜器,开始广泛使用于农耕及其他方面。
铁犁和牛耕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私营工商业、家庭手工业已经和官营工商业并驾齐驱,工官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职位,工奴也逐渐得到解放,原来由官府、宗族控制的工商业者转化为独立的手工业者。
因此,原来对奴隶主人身依附很强的奴隶渐渐变成人身相对独立的手工业者,个体劳动者人数不断增多。
同时,专门从事学术文化的知识分子,即“士”阶层的范围不断扩大。
“士的崛起有两种类型,原属王官的知识阶层下移和原为下层士人的上升”①,即官学下移,文化下移,平民入仕成为一股潮流。
这些人士的出现,为古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土壤。
(二)理论方面随着私塾的出现,“学在官府”的格局被打破,各学派的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为古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反对弟子樊迟学稼圃,倡导“学而优则仕”,通过举荐弟子入仕,强调了政治职业教育。
墨子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他要求举贤“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 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墨子·尚贤中》),
提倡“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 能则下之”(《墨子 ·尚贤下》)。
同时,他进一步指出:“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 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无能者下之。”(《墨子·尚贤 上》)
墨子推行“上说下教”,认为作为社会的 自然人只有 “赖其力”、“强力从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存与自身的 发展。
同时,他反对宿命论,极力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 力者不生”,教导弟子必须强力从事。这是因为“不强力从 事,即财用不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 (安)宁无忧”( 《墨子·天志中》)的政治理想。
调动学习积极性。
“今击之则鸣,弗击不鸣,隐知豫力,恬漠待问而后对。”
肆 (六)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发展个性特长。
“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 义事成也。”
注重量力施教。
教师要对学生“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把握适当时机。
“因宜因时而教”,这种目标既要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 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 的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
墨对
子 思
现 代 职
想
业 教
育
的
启
示
十大核心思想
兼 非 尚尚天明非非 节节 爱 攻 贤同志鬼命乐 葬用
“兼爱、非攻、尚贤 、尚同”是墨子思想主 流,他代表着农民小生产者的利益,体现了“以 民为本”的思想观念。
墨子思想注重“致用”,其中“量力而行”、 “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肆 (二)确立“智术百工”的教育目标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融入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启示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融入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启示1. 引言1.1 介绍墨子及其职业教育思想墨子(Mozi),名翟,字墨翟,约生于公元前47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墨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之外的第一位重要哲学思想家,他提出的“兼爱”、“非攻”等思想对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主张“实学”“具体”的教育方式。
他认为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只是空泛的理论知识。
墨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让人们能够为社会做出实际贡献。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强调实践、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这与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相符。
在当今社会,高职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将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融入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是非常有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1.2 概述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的现状中国是一个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国家,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和新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结构的变革,传统的技术技能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高职教育需要更加贴近市场、贴近产业,培养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对高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高职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只有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适应时代需求,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融入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启示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融入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启示
墨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墨子提出了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主张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
教育目标的实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些思想为当前的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提供了
启示。
墨子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墨子主张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并通过实践和实践中的反思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给我们启示,现代的高职人才培养
也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墨子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
实践中创造新的知识和技术,并能够应对变化中的挑战。
这对于新时代的高职人才培养也
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适应并创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墨子的教育思想还强调人道主义和社会责任。
他主张以善为基础,以仁义为本,倡导
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种人道主义的教育思想对于当前的高职人才培养也
有启示意义,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
发展。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融入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启示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融入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启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如何进行有效的职业教育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重要问题。
墨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职人才培养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墨子强调实践教育墨子主张:“上学而下工,下学而上事”,即上学时要注重学习实用的知识,下学后要注重实践操作。
这与现在高职教育注重实践教学相符合。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真正做到名副其实的“研究生产、服务社会”。
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等优点,这些都与企业需要的“即来即用”的人才需求相吻合。
墨子主张团队合作墨子强调五倍之勇,即一人的力量是五人的力量,这与现代企业的团队合作理念是相符合的,也是高职教育应该注重的方向。
在高职教育中,同学之间需要团队协作,在实践项目中应该搭建小组,团队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协作,鼓励组内成员之间交流互动,共同攻克实践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也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更好地适应今后的职业需求。
墨子注重道德教育墨子主张“兼爱”,即所有人都要平等关爱,这也就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职业教育中,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学校应该在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勇于担当”的职业道德沉淀。
同样,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骨干,更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墨子注重跨界整合墨子提出“大同之道”,即大家都要相互协作,圆融共存,这是现代跨界整合的思想精髓。
在职业教育中,学校和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采用“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学生。
学校应加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学习理论,还要注重技能能够灵活地应用于职业实践中。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及育人价值探究

Studying Abroad Magazine41墨子职业教育思想及育人价值探究文_孙信成 张庆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重视,又要传承。
黄河流域诞生了一大批先贤巨匠,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当前,职业教育进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各职业学校深化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在文化建设、文化育人、工匠精神培养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制约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进行长期有效的发展规划。
近几年,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致力于研究墨子思想,构建墨子特色职教校园文化,形成了墨子特色职业学校理念文化体系。
在墨子思想指导下实施职业教育应用方案及策略,坚持文化立校、文化育人方针,取得明显成效。
在教育目标上,墨子认为教育要培养出真正为社会所需要的“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兼士”“贤士”。
在教育内容上,他坚持“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学生要掌握“农与工肆之人”传授的生产技能,对力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生产技能知识、军事知识等也要学习了解。
在教育方法上,他重视实践操作和生产劳动,提倡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他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对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将产生极为深远的积极影响。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传承。
针对墨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成立了墨子校园文化研究会,组建了墨子主题课题研究组,邀请专家到校指导,进行了多轮梳理和研究,将六十多年悠久工科办学历史形成的办学特色与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相融合,形成了以“为新时代大国工匠奠基”为办学使命、“允德允能 自强不息”为校训、“兼善工学 兼爱天下”为学校理念的具有墨子思想特色的文化体系,并编印成册,在全校进行推广。
墨子文化研究会和课题组成员结合各学科、专业教学和德育工作,撰写了一系列实践性很强的研究文章,编印了多期《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墨子文化论坛》,有效推动了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和传承。
为让古人的智慧变成通俗易懂的读物,组织编印了教师版和学生实践课上与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公民素养、行为习惯、职业意识、劳动意识、工匠精神,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传承墨子精神,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劳动精神,提升职业素养等。
墨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墨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摘要]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墨子就开始重视职业教育,这些特点是弥足珍贵的,墨子教育思想中很多闪光的地方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即使在千年之后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仍然适应于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向前发展,文章着重分析了其教育思想所涵盖的五个方面内容,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总结了这些教育思想为我国现实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墨子教育思想;当代职业教育;启示墨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别具特色,被学界誉为在我国率先实行职业教育的第一人。
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墨子的教育思想及墨子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墨子教育思想的概况墨子基于“兼爱”这个教育思想,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教育理念。
他身处乱世,看到社会环境对人们思想的重大影响;关注下层社会人民,提倡人人都应平等地接受教育;立说传教,注重实践和创新。
在墨子的教育思想中到处都闪现着人性的光芒。
1、一视同仁的平等教育身逢乱世的墨子深刻观察和体会到社会大环境对人们思想和生活等方面的重大深刻的影响,没有像儒家那样讨论、争辩人性是善还是恶,而是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提出了独特的“染丝说”。
“染丝说”认为人性本没有善恶之分,就像没有染过色的“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五入必而己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染丝说”否定了人性先天就有善恶之分,主张不论贵贱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上说王公大人,次说匹夫徒步之士”,同时也肯定了后天教育和环境的重要性,认为人不仅有受教育的可能性,更有受教育的必要性。
墨子主张积极的教育方法,提倡“强说人”。
《论语·述而》中记载孔子主张“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但是墨子不同意孔子的这个观点,认为讲学授业要积极主动,不能错过传教的机会。
孟子曾反对墨子说:“君子共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
墨子的学习教育思想及实践.docx

墨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说法之一,约生于公元前 468 年,卒于公元前 376 年。
这样算起来,活了九十多岁,算是老寿星了。
墨子生活于孔、孟之间,可以说是既幸也不幸。
说幸,是因为那个时代礼崩乐坏,王权式微,于是,知识分子们的地位空前提高,他们纷纷成为诸侯、权贵们延揽的对象,身上的束缚就此散落,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聪明才智,泼洒自己生命的光华。
因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正因如此,墨子得以建构、宣扬自己的学说,形成了几乎与儒家比肩的墨家学派。
说不幸,则是由于他前有孔子,后有孟子,而这两位因种种原因,在风云际会间,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相继被尊称为“圣”与“亚圣”,而他夹在中间,自汉魏已降,光辉渐被遮掩,声名不显,史料阙如,究竟出于何地,或宋或鲁,亦众说不一,迨至近现代,几乎已不为大众所知。
其实,比之孔孟,墨子不遑多让,同样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甚或犹有过之。
孔子、孟子都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墨子不同,他出身于社会底层。
据说,他的父亲是位优秀的工匠,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墨子很快学会了木、车、皮革、制陶、冶金等手工艺。
他自称“贱人” ,与“农与工肆之人”相熟。
这个出身的不同,决定了墨子与孔孟的思想,特别是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方面不同。
一、教育目标的不同孔孟的教育目标,都是为国家培养管理人才,即是一种精英教育。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而君子是要管理国家的。
他说:“学而优则仕。
”有一次,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即什么样的人可以从政?孔子说,能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君子就可以从政了。
孟子则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可见,他要教育的也是精英。
墨子出身并主要活动于社会底层,从底层人们的愿望出发,他提倡“兼爱” :“兼相爱,交相利。
”本质上是希望底层的人们也能得到关爱,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他要培养的是兼爱之士。
兼士与君子有什么不同?君子的标准,见上引孔子的话。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墨子职业教育思想当代价值摘要:被韩非称为”世之显学”之一的墨家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奇葩。
在墨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职业教育思想独树一帜。
其对科学和技术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等,都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墨子(公元前aso-一公元前389年)名翟,战国初鲁国(今山东滕州)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其科技教育理论与实践达到了同时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他本来师从儒学,但讨厌其重礼厚葬的繁文褥节,便创办了墨学,成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截然不同,最突出是把儒家不屑一顾的技术教育,包括自然科学和劳动技能等教育内容倍加重视和推崇。
墨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和儒家并称“显学”,其职业教育思想独树一帜。
今天,深人研究墨子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对推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墨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墨子所处的战国初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大转变时期。
封建生产关系逐渐成熟,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商业繁荣,产品极大丰富,生产力迅速上升。
这样就把更多的人从物质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脑力劳动,从而创造更丰裕的科学、文化、思想成果。
同时,战国初期又是一个动荡的变革时期。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和新兴的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复杂,除战争外,还竞相养士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产生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和派别,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学术繁荣局面。
二、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简述(一》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基于“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墨家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兼士”或“贤士”,进而实现贤人政治或仁政德治。
对于“兼士”的标准,墨子提出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要具有深厚的道德品质,能言善辩的辩论技能和广博熟练的知识技能。
墨子职业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7), 4032-4037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ss https:///10.12677/ass.2023.127549墨子职业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徐 玲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收稿日期:2023年6月1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19日;发布日期:2023年7月27日摘要 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职业思想独到而精妙,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墨子职业思想包括提倡职业分工,寻求人人平等;重视职业素养,力求德技兼修;规范职业标准,讲求有法所度;考核职业成效,追求义利合一。
在职业教育目的、内容、原则与方法中分别主张培养“兼士”,重视技艺治国;兼明多艺,突出科技创新;寓爱于教,强调以身作则。
借鉴墨子职业思想,可以从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注重职业技能训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职业教师教育能力,掌握适切的教育方法等方面促进当代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墨子,职业思想,当代职业教育The Enlightenment of Mozi’s Career Thinking to Contemporary Vocational EducationLing Xu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Kashi University, Kashi XinjiangReceived: Jun. 1st , 2023; accepted: Jul. 19th , 2023; published: Jul. 27th , 2023AbstractMozi was a famous thinker and educator during the pre Qin period in China. His professional ideas were unique and exquisite, which had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Mozi’s professional thought includes advocating profess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seeking equality for all;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and striving for the combination of morality and technology; standardizing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徐玲stressing the proper way to live; evaluating professional results and pursuing the unity of justice and interests. In the aim, content,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advocated to train “Jianshi”, to rule the country by skill, to master multiple arts, to stres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love education and to set an example by oneself. Drawing on Mozi’s pro-fessional thoughts, we can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pay attention to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train innovative tal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enhanc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by enhancing the educational capacity of vocational teachers and mastering appropriate educational methods.KeywordsMozi, Career Thinking, Contemporary Vocational Education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向社会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光荣使命。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孙玉美(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滕州277500)摘要:韩非曾称墨家学派为“世之显学”,可见墨家学派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墨家学派各种高深莫测的思想理念中,职业教育思想有着重要而且独特的地位,墨子所提倡的职业教育思想非常重视对于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教育和培养,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育,等等。
这种职业教育思想不管是对于当时的职业教育发展还是对于当今的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和(关键词:墨子职业教育思想当代价值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主要提倡对于劳动技能、自然科学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与儒家思想中对于技术教育不屑一顾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在墨子众多的理论和思想观念中,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可谓独树一帜,并且对于当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墨子可以说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成功榜样。
一、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墨子生活的年代是战国初期,那是中国历史上一大变革时期,社会动不,战发。
在一期,封建生不断发展并且日趋成熟。
铁农具的现和广泛使大大农业的发展。
,业和业在一时期有了一度的发展,。
社会的生大大的提,生提%在样的,多的可以的生劳动中劳动,样的的科学技术、思想理论等,劳动成,并对的发展生重要的%,墨子的战国初期同是一个社会大革的期,动荡不安,的主和的主的日和复杂%在这种,大并重,他自论,思想,国%在大中现一大的学者和学术思想派,他们发多有名的理论思想,于是在思想学术成“花齐,家争鸣”的象。
二、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以培育“兼士”或者“贤士”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当中,他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希望通过良好的教育培养真正需要的“兼”或“贤”,进而实现仁政德治和贤政治的政治理想。
墨子 提,“兼”或“贤”应该具有良好的尚的思想道德品、超的灵活的论辩技巧和广博的精通的知识技能,即所谓的“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和“博乎道术”。
在三,应该尤重视对于“兼”或者“贤”的思想道德品质方的培养和教育%在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方面,要求培育出的“兼”或“贤”能够做“爱无差等”,做到“视国,若视其国;视家,若视其家;视身,若视其身”,做到不分尊卑贵贱能“饥则食,寒则衣,疾病侍养,死丧埋葬之”。
浅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浅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一墨子教育的内容 (一) 道德教育任何一个流派能够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都有其独特之处。
在先前诸多思想流派中,墨家之所能够独树一帜,主要在于墨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政治主张——兼爱。
墨子的“兼爱”思想完全否定了儒家的“爱”,提出“视人身若其身,视人家若其家,视人国若其国”,通过“兼爱”,使“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社会状态。
他“爱”的对象是所有人,一切人也都相爱,他希望用伦理道德来约束人们,从而消除社会矛盾,安定社会生活。
除“兼爱”外,墨子还提倡“义”。
《墨子·贵义》指出;“万事莫贵于义”。
《淮南子·泰族训》记载了墨子对学生进行“义”的教育的丰硕成果:“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二)节用教育墨子出身低微,自苦为极,一生节俭,反对浪费。
在《墨子》一书中多次强调这样一个衡量衣食住行是否恰当的标准:“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谈到墨子时说:“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费也。
”他认同的节俭原则就是民用和民利,即有利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这一原则是以“兼相爱,交相利”为出发点的,体现出他的博爱和献身精神,如果统治者能够从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保障其根本利益这一角度出发,减少于民不利的开支,那么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国家就会繁荣富强。
(三)思辨教育这方面主要包括思维方式、形式逻辑以及辩论技巧的教育。
要宣扬自己的学说思想,要“上说下教”就需要去辩论,驳倒他们。
墨子认为人的认识和言论是否正确有三个衡量标准,即“三表法”。
《墨子·非命上》说:“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墨子提倡理论的准确性,这为墨家学派在中国古代史上形成系统的形式逻辑体系奠定了基础。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新探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新探[摘要]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杰出的教育家和实践家,他在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特别在职业教育上更是有着精妙独到的见解。
文章对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和探究,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理念,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墨子职业教育现代价值墨子,名翟,出身平民阶层,生活于春秋战国之际。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大规模从事私人讲学的思想家、教育家。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中,墨子不仅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的教育,更强调实用技术的传习。
墨子把劳动和学习结合起来,使其弟子受到了很好的劳动职业训练,使他们掌握一门或多门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充分体现了古代的职业教育思想。
一、墨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中国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社会大变革阶段,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黄金时期,这为古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社会、理论两方面的基础。
(一)社会方面战国初期,铁器代替了青铜器,开始广泛使用于农耕及其他方面。
铁犁和牛耕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私营工商业、家庭手工业已经和官营工商业并驾齐驱,工官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职位,工奴也逐渐得到解放,原来由官府、宗族控制的工商业者转化为独立的手工业者。
因此,原来对奴隶主人身依附很强的奴隶渐渐变成人身相对独立的手工业者,个体劳动者人数不断增多。
同时,专门从事学术文化的知识分子,即“士”阶层的范围不断扩大。
“士的崛起有两种类型,原属王官的知识阶层下移和原为下层士人的上升”①,即官学下移,文化下移,平民入仕成为一股潮流。
这些人士的出现,为古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土壤。
(二)理论方面随着私塾的出现,“学在官府”的格局被打破,各学派的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为古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反对弟子樊迟学稼圃,倡导“学而优则仕”,通过举荐弟子入仕,强调了政治职业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墨子职业教育思想当代价值摘要:被韩非称为”世之显学”之一的墨家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奇葩。
在墨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职业教育思想独树一帜。
其对科学和技术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等,都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墨子(公元前aso-一公元前389年)名翟,战国初鲁国(今山东滕州)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其科技教育理论与实践达到了同时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他本来师从儒学,但讨厌其重礼厚葬的繁文褥节,便创办了墨学,成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截然不同,最突出是把儒家不屑一顾的技术教育,包括自然科学和劳动技能等教育内容倍加重视和推崇。
墨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和儒家并称“显学”,其职业教育思想独树一帜。
今天,深人研究墨子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对推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墨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墨子所处的战国初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大转变时期。
封建生产关系逐渐成熟,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商业繁荣,产品极大丰富,生产力迅速上升。
这样就把更多的人从物质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脑力劳动,从而创造更丰裕的科学、文化、思想成果。
同时,战国初期又是一个动荡的变革时期。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和新兴的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复杂,除战争外,还竞相养士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产生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和派别,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学术繁荣局面。
二、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简述(一》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基于“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墨家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兼士”或“贤士”,进而实现贤人政治或仁政德治。
对于“兼士”的标准,墨子提出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要具有深厚的道德品质,能言善辩的辩论技能和广博熟练的知识技能。
道德培养尤甚,使兼士能“爱无差等”,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不分彼此亲疏、贫富、贵贱,都能做到“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埋葬之。
”(僵子·兼爱下》)辩论技能的培养是为了能让兼士去社会上推行“兼爱”的主张;知识技能的培养是让“兼士”投人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有兴利除害的能力。
墨子经常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墨子门徒大多出身于“农与工肆”,同墨子一起学习和劳动,在培养德行基础上,努力掌握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受到了很好的劳动职业训练。
(二)科学和技术为主的教育内容墨家确定了一套独特的教育内容以培养兼士,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科学和技术教育的内容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科学和技术教育的内容更多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思辨能力的培养,在于锻炼和形成严密的语言逻辑,从而在论辩中能说服别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1.自然科学知识墨家学派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W物理学力学。
力学是现代物理的重要分支。
僵升中记述了丰富的力学知识。
如关于机械运动的正确定义:“动,域徙也。
”意思是说,机械运动的本质是物体位置的移动。
这与现代机械运动的定义完全一致。
”光学。
光学是墨家科学教育中最出色的部分,从“光的直线行进”这一基本光学原理,探讨了一系列光学问题,对平面镜、凹顶镜、凸面镜等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几何光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并做了类似“小孔成像”的实验。
(2)数学《墨子·经劝中含有丰富的数学概念,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深邃的数理哲学思想。
如对圆的定义:“圆,一中同长也”。
“一中”即“对中心一点”,“同长”即“等距离”。
这与近代数学中圆的定义“对中心一点等距离的点的轨迹”是完全一致的。
墨子是对十进位值制概念进行总结和阐述的第一个科学家。
十进制的发明,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
正如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J卿数学卷中所说:“如果没有这种十进位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
2.生产技能知识僵矜中记载了许多墨家传授劳动技术的内容。
墨子特别注意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学习经验,掌握技能。
《墨子·辞过》:“圣人做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
”僵子·节用中》:“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鞍、饱、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
”墨子自身为人师表,直接从事生产,并且具有很高的技艺,“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他的门徒大多出身于“农与工肆”,他们同墨子一起学习和劳动,在培养德行的基础上,努力掌握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受到了很好的劳动职业训练,为将来实践墨家的理想打下了基础。
3.军事知识墨子可以说也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他精通各种军事技能,并把它充分的运用到其宣传“非攻”思想的行动中。
僵子·公辙中就记载了墨子通过向公输班演示军事布阵止宋攻楚的一件事。
他不动一兵一刃成功的阻止了楚国攻打宋国,且宣传了自己的“非攻”思想。
《墨子》中“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等章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墨子守城理论的特色:军事谋划与工匠技术相结合。
4.思辨能力的培养包括形式逻辑和论辩方法的教育。
墨子特别强调语言的逻辑性,要“上说下教”,必定要有正确的观点和逻辑严密的语言内容和论辩的方法。
他提出要用“三表”来衡量人的认识和观点是否正确,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和“有用之者”,从历史的经验知识、民众的经历和社会实践中去检验思想与言论的正确与否。
在中国古代逻辑学史上,墨子首先提出了“类”、“故”的概念,提出“察类明故”的命题,即运用类推与求故的方法,讲求以理服人,追求思辨技巧,言行有据。
(三)重“作”重“行”的教育方法重“作”即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墨子主张:“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
”(僵子·耕柱》)对古代好的东西应当继承,而在今天则进一步创造出新的东西,希望好东西能更多一些。
可见,墨子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十分重视。
”重“行”即重视实践。
墨家的实践内容除了道德和社会政治之外,更多的是生产、军事和科技的。
从实践中学习技术,总结经验,培养改造社会、推行政治主张的能力。
在墨家教育方法中,还强调了量力而为。
依据学生的精力和能力进行知识的传输和技能的培养,同时告诫学生凡事也要量力而行,切勿贪多务得。
三、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儒家学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职业教育也深受其害,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虽然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中,职业教育一直没有销声匿迹,但也总是作为官方儒学教育的附庸,政治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
严格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在我国有上百年的历史,而真正的发展在近二、三十年。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开始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熟练技术人员,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的,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是理论能力重于实践动手能力。
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许多适应社会经济生产发展而开设的职业技术学院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成铁的事实。
在职业技术教育欣欣向荣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中寻找他山之石。
(一)要有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识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忽视职业教育,从几千年前的孔子开始,轻视劳动技能的学习,使教育的目的一直在“人仕”中徘徊,上学是为了做官,直到现在,很多大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进政府谋得一官半职。
这种观念已经与社会的需求相违背。
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才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
《二)结合社会需求开设专业墨子在当时动荡的年代,为了社会安定与人民幸福,毅然抛弃儒家繁文褥节“礼”的教育,从实际生产实践中寻找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只要是对生产劳动有帮助的技能都被墨子吸收到自己的教育中来,上升到理论,并亲自带领学生践行。
他的军事技能是为了宣扬自己“非攻”思想,为了人民的安定生活。
我们现在的职业技术学校也应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专业,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对社会的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技能墨家教学注重教书育人、学以致用,即所谓“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即使有广博的知识,还应以实践为根本。
一切说教,一切理论,都必须见诸行动,根本在于实践应用。
墨家艰苦实践的精神不仅体现于践德,而且体现于生产、科技及军事领域。
用以指导教育和教学,表现出积极的实践特征。
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后,就能立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这就要求重视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就应该多到现场练习、操作实践。
多练,多动手,才能熟练地掌握技巧,真正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更多的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的社会所需要的真正人才。
”(四)勇于创新、警于创新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中蕴含创新的精神,他反对孔子“述而不作”的观点,指出要根据实际需要教学,“述而且作”拓展了教育的范围,教学的内容冲出了孔子“六艺”范围,生产技能和科技教育等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同时墨子根据已有的材料和技术创造出新的事物,如他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在以技术技巧为基础的职业技能中,创新能力举足轻重。
如何在现有的技术之上通过技术改革,提高生产力,提高产量和质量,为企业节约成本,也正是体现一名合格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的素质所在。
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通过创新提高自己,证实自己,发展自己。
兰千多年前的墨子给当今的职业技术教育做出了一个成功的榜样,我们更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意识和行动上真正重视起职业技术教育,把它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