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共21页
街道美学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街道的构成i. 街道与建筑的关系作者认为一种文化的街道和城市建设,是和这种文化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
对于街道的热衷,作者认为是意大利人—英国人,最后才是日本人。
因为意大利人是真的就把街道当作自己的起居室了。
有事没事都来溜达溜达,“这时要是不遇上朋友简直是不可能的。
”所以意大利人建设了大量广场。
而英国人显然更喜欢田园生活。
所以他们而这两种人不论怎么样,都是有着公众生活空间的习惯的,就是说都把公众生活作为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而日本人则基本上没有这种习惯。
所以基本上没有公共空间可言。
而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就是:这3个国家的性格的分别,也是意大利人最外向,而日本人最内向。
这个看来和建筑空间有一种互动的关系。
而作者谈论街道,便首先谈论了城市建筑的不同。
作者谈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郊区住宅的前院,“其前院与其说是为了住宅的主人,不如说是为了路上的行人更为合适。
”而这种院落空间的开放性反而是基于了住宅本身的封闭性看来,相对而言东亚住宅(作者谈论的是日本住宅,而我在所有的和中国住宅有着共同性质的地方,干脆不如替换为东亚住宅好一些)本身比较开放,所以必须首先用院落空间将其围合起来。
也就是说,同样是院落,东亚的院落是住宅内部秩序的一部分,而美洲的院落则往往是外部城市秩序的一部分,这里面可以说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说反而是因为东亚住宅本身私密性不强,所以必须通过院落来完成其私密性。
而美洲则正因为住宅本身私密性好,所以才能够以此为前提将院落贡献给城市。
是良好的私密性成就了良好的公共性。
有好的私密性才能够有好的公共性,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对矛盾。
作者提了一点希望日本人能够从观念上革命的一点很重要:“没有建住宅的地面,纵使归个人所有,也应作为公共性外部秩序的一部分来考虑,这种观念性革命是很必要的。
”而欧洲的住宅,希腊和意大利,则没有前院,“石结构建筑之外的剩余地面全部铺装作为街道使用”,但是因为是住宅外墙直接形成街道,所以却和东亚由院墙形成的街道不同,有着生活性的门窗开口,住宅内外沟通,街道具有非常强烈的生活气息。
街道的美学 读书笔记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2010-10-04 17:34:59背景介绍:芦原义信(1918—2003)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
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在研究生毕业后,他曾在著名建筑师马歇。
布劳耶历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建立自己的芦原义信事务所,在60年代,他先后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教授,曾担任日本建筑学会主席、日本建筑师协会主席。
其设计代表作包括东京驹泽体育馆、索尼大厦、东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艺术大剧院等。
实践经验十分丰富。
全书概述:《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集中体现了芦原义信以“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
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
因为作者具有东西方的教育背景,所以作者在书中既引用来自西方的格式塔理论,又引用中国的“阴阳”学说,对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较,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但在我看来,这本书最重要价值在于,芦原义信归纳出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
在提出这些差异的时候,作者却往往能从一些敏感的生活细节出发,从中挖掘出背后的深刻根源,中西结合,小中见大,令人敬佩。
同时,芦原义信这部《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一扫现代西方建筑理论虽言之凿凿却无法直接指导设计实践的弊端,而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
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
此为此书最大的特点。
同时,作为建筑师的他十分懂得利用图示语言,使得本书更加易读。
本书的组织结构:本书分为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两本,我认为在街道的美学里,作者重点从空间构成尤其是平面的视觉构成的角度来阐述何谓一个美的街道,而在续街道的美学中,作者对其进行了补充,更多的从视觉景观的角度告诉我们何谓美的外部空间。
《街道的美学》读后感
读《街道的美学》有感《街道的美学》的作者是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成书写于1979年,是作者多年来对街道、广场空间构成方面的研究成果。
收入该书的《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和“背景”的概念以及其他现代建筑理论,并引用中国的“阴阳”之说,对日本、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等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从而归纳出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来许多独到见解。
——译者伊培桐一直以来,诸如我这类初出茅庐的建筑生总喜欢把自己定义为设计建筑的设计师,对周边环境的评判往往是过多的出于对建筑本身的造型与风格的考虑,常常忽视“建筑”与“街道”之间空间的“内”与“外”的转变,认为建筑围合的就是街道,街道是依附于建筑存在的,只要把建筑放在了总平面上,剩余的空地就是道路、广场和绿化的随意拼凑。
而读了《街道的美学》中的街道的构成一章时,才真正的懂得街道不会存在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亦不可能同周围环境分开。
换句话说,街道必定伴随着那里的建筑而存在。
其生存能力就像是人依靠人性一样,依靠于周围的建筑。
完整的街道是协调的空间,街道和其两旁的建筑必然是和谐相处的,我们应该树立以“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以街道的视觉秩序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的出发点,发掘建筑平面布局设计中的视觉秩序规律。
街道是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它的地位无法替代。
在书中,作者利用格式塔心理学详细的介绍了意大利和日本的街道构成区别,认为意大利的街道是由街道两旁排满的建筑形成的封闭空间,也是由于其建筑的连续性和韵律而形成的美丽的街道,建筑和街道都可以反转成为“背景”或“图形”,也就是说在意大利的空间中,内外空间是存在反转的可能性的(如图1)。
而日本的街道与建筑是存在必然的“背景”和“图形”关系的,内外分界明显(如图2)。
读书三街道的美学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背景介绍:芦原义信(1918—2003)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
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在研究生毕业后,他曾在著名建筑师马歇。
布劳耶历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建立自己的芦原义信事务所,在60年代,他先后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教授,曾担任日本建筑学会主席、日本建筑师协会主席。
其设计代表作包括东京驹泽体育馆、索尼大厦、东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艺术大剧院等。
实践经验十分丰富。
全书概述:《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集中体现了芦原义信以“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
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
因为作者具有东西方的教育背景,所以作者在书中既引用来自西方的格式塔理论,又引用中国的“阴阳”学说,对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较,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但在我看来,这本书最重要价值在于,芦原义信归纳出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
在提出这些差异的时候,作者却往往能从一些敏感的生活细节出发,从中挖掘出背后的深刻根源,中西结合,小中见大,令人敬佩。
同时,芦原义信这部《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一扫现代西方建筑理论虽言之凿凿却无法直接指导设计实践的弊端,而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
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
此为此书最大的特点。
同时,作为建筑师的他十分懂得利用图示语言,使得本书更加易读。
本书的组织结构:本书分为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两本,我认为在街道的美学里,作者重点从空间构成尤其是平面的视觉构成的角度来阐述何谓一个美的街道,而在续街道的美学中,作者对其进行了补充,更多的从视觉景观的角度告诉我们何谓美的外部空间。
《街道的美学》读书报告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所读书名】:《街道的美学》【书目作者】:芦原义信(日本)【书的出版时间】:2006.06.01【读书时间】:2009年11月【内容摘要】:本书主要是从作者本国的历史、自然环境条件、风俗习惯、街道的各种现状问题等角度和方面,运用自己的一些研究和理论以及国内外的一些成功实例,提出了符合日本现状的一些街道美化和改进意见。
【关键词】: 建筑建筑群个人空间空间尺度自然环境风俗一、建筑,建筑群,属于人的空间在学建筑学的基础知识时,我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建筑形体上,设计时总是会把自己的喜好、想要张显的个性加到建筑上去,此时的体验是停留在个人的。
大三学习一些城市规划的课程,所以开始考虑的范围会是一个建筑群体,我体验到的也是协调建筑、公服、绿地等的一些关系以及同周边环境的一些关系,同样比较注意多个建筑形成的图形的美观,此时个人的喜好已经开始淡薄了,更多是寻找一种合理性。
大四学更多的住专业知识,这才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什么是建筑和略微的规划知识。
在通过多门课程的接触中,我开始对建筑设计有点认识,真正的把人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考虑到设计中去。
不管什么设计,什么空间,它都是供人来使用的,而且绝不是我这个设计者个人的使用,它们属于人们。
在这里,个性再也不能代表什么,更不能解决问题。
在这里,做为一个建筑学学生,我必须在经济、人文、社会等各种力量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信念,既能代表最普通、最广泛的大众需要,又能支撑我去为之努力。
芦原义信作为享誉世界的规划大师,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国人的关切,对工作的热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细心的生活观察以及多年实践,总结出了许多理论和知识。
《街道的美学》文字和理论通俗易懂,作者从根本上为了人,肯定人的存在,提出要创造有人情味的街道,并且鼓励国人去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
二、芦原义信生平及其理论简介芦原义信(1918一) 著名的日本现代建筑师,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195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曾在马歇·布劳耶事务所工作,1956年在东京创建芦原义信建筑设计研究所,其设计代表作包括东京驹泽体育馆、索尼大厦、东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艺术大剧院等。
街道的美学
《街道的美学》读后感摘要: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中,将日本街道和西欧街道作对比,指出了日本街道存在的不足,做出深刻思考,提出改造意见,这本书对日本、中国甚至整个东南亚的街道改造都存在一些指导意义。
关键词:外部空间阴角空间广场空间人情味正文:这是一本日本建筑师深刻自省的书,反省整个日本街道与欧洲街道相比的不足,从人的尺度来要求建筑和街道,体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
芦原义信在书中引用了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的一段话:“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
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可见,一个城市的街道之美足以体现这个城市的韵味。
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芦原义信先生着重将日本的街道与欧洲,特别是意大利以及希腊等地的街道来做对比,从美学的层面挖掘日本在街道设计方面的不足,强调了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
日本本是从中国文化延伸出的一支,从文化角度看有很大的相似度。
比如建筑材料的运用,多是木头或竹子之类的自然产物。
从日本的街道中可以看到中国街道的影子,同样意味着,《街道的美学》这本书对中国的街道改造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有意思的是,作者认为从居住者是否脱鞋就可以体现出日本和西欧对内部和外部的分割的分别。
所谓穿着鞋生活的西欧气氛,就是由独立个体的对立而形成的外部秩序空间;而脱了鞋生活的日本气氛,就是由一视同仁的个体的集合而形成的内部秩序的空间依照芦原义信先生的观点,东方人习惯把家,或者说建筑本身看成“内”,而把建筑的外部环境看成“外”;而西欧人则习惯将二者统一起来。
以悉尼玫瑰湾住宅和日本城市住宅为例。
悉尼玫瑰湾,分散布置着平房或充其量为二层的独立式住宅,住宅的大门与道路之间有所谓的前院,那里种植了修剪整齐的草坪以及红黄等色的花卉,这个前院与其说是为了该住宅的主人没还不如说是为了路上的行人更为恰当。
因为从住宅中基本上看不到这个前院,从道路上反倒能很好地看到,它为这一带住宅区的环境美化做出了贡献。
街道的美学读后感2000字
街道的美学读后感2000字街道的美学读后感用心感受城市的美,就离不开对街道的美学的审视。
每一条街道都有其独特的美学,这种美学渗透在街道景观的每个角落,与街上行走的人流、建筑、道路等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了迷人的城市风景。
在读完《街道的美学》这本书后,我对于街道的审美和认识愈发深刻了。
首先,书中强调了在城市规划中注重道路的设计。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无论是著名的景点还是生活区都要经过道路连接,甚至有时想要到达一个地方都得穿越缠绕的道路。
而道路的设计直接决定了城市的交通效率与环境舒适度,所以“道路设计中要更多的考虑行人的需求,让行人能够更流畅地穿行其中,感受城市的魅力。
”这是街道美学的一大核心。
其次,书中也谈到了城市中建筑的美学。
建筑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它的美学与城市的美学是不可分割的。
华丽的大厦、极简主义的设计、特色浓郁的建筑都能带给我们各种快乐和感动。
在街道一侧就能看到建筑的各种风格: 仿古的街头小店、超现代的商场大楼、德国红砖式的公寓楼、西班牙风格的广场建筑等等。
建筑作为城市中的文化载体,它依托着时代背景、文化环境和职业特性,演变出了各种风格。
行走在路上,人们透过建筑的角度看风景,驻足观察,总能有所领悟。
再次,书中也提到了城市商业的美学。
案例分析了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商业建筑,比如中国的百货公司大楼、欧洲的购物中心、日本的超市建筑和美国的购物广场等等。
这种设计把顾客的舒适和便利性考虑在内,以人为本旨在给顾客创造更好的体验。
在商业建筑中,设计风格、商品陈列和空间计划形成了一种体验性美学。
设计主张的“体验美学”不只关乎视觉效果、空间感受,而且能借助各种感觉向城市居民提供更多付诸武器的资讯。
最后,书中也提到了城市环境方面的美学。
城市环境是我们的居住空间,一个舒适的环境不仅是因为我们有舒适的居所,还有宜人的周围环境。
城市的环境涉及到公园、游憩场所、道路、花园和河流等等。
这些地方能够带给人们一种清新自然的美。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
1.澳大利亚帕丁顿的并列式住宅与京都的町家
帕丁顿地区 排列着维多利亚并列式住宅的悉尼古老住宅区。狭长用地上 建造的多为两层住宅,在正面阳台上具有玲珑剔透的铸铁 栏杆。利用小庭院带来季节感,街道具有整体感。道路平 均宽度为10米以上,D/H=1~1.5,道路宽敞明快。 京都町家 道路宽度为6.5米左右,D/H=1,比帕丁顿要低矮和狭窄的 多。与铸铁栏杆相当的是窗上的木格子。住宅的宽度与帕 丁顿一样,受到用地限制,一般大致相同。
1)城市景观魅力之一。 2)由于俯视,视线迅速而确切地把握住领域,把观光者和 街道紧密地联系起来。 3)人们理想的住所和俯视景观有关。高山上是有条件的人 居住,拥挤低洼的地方是平民百姓居住。 4)从视线的几何原理研究俯视景观,确定了俯角10度为俯 视景观中心范围,并以此确定最佳景观观测位。
外部空间布臵的雕塑,作为修建高层建筑的补偿,一方面 具有把美还原给社会的意义产生互动,既保证内外
空间的流动性,居住作为一种内部秩序,应以缝补、纳凉 等形式渗透到外部秩序之中。 在图形构成上,内外空间应该致 力于存在反转的可能性(格式塔心理学 中的互为背景),街道和广场应具有轮 廓清晰的“图形”性格 因此在街道两侧 排列建筑物以形成轮廓,并使建筑物展 现沿街立面是十分必要的。
意大利建筑内部与外部的反转↑
当建筑物的外墙作为面来看,街道同样具有“图形”性格。
通过D/H来研究空间感受。 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 当D/H=1时,高度与宽度间存在着匀称之感。 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 当D/H>2时,则产生宽阔之感。如图:
建筑——通常是指包含由屋顶和外墙从自然中划分 出来的内部空间的实体。 内部空间——可保护人不受自然威胁及外界侵扰, 提供具有目的性或功能 性的场所。 限定建筑空间三要素—— 地板、墙壁、天花板 墙——墙的存在,创造出 高质量内部空间。
《街道的美学》读书报告
《街道的美学》读书报告一、书目简介:书名:《街道的美学》作者:芦原义信(日)译者:尹培桐页数:351页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版次:2006年6月第1版《街道的美学》成书于1979年,是芦原义信先生多年来对街道、广场空间构成方面的研究成果。
1983年出版的《续街道的美学》是在前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展开研究的成果。
《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都收入本书,集中体现了他以“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
在本书中,芦原义信先生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的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
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际。
我认为,这是此书最大的特点。
在日本,东京那样直接遭到关东大地震及二战战火袭击的大城市,得到了彻底进行城市改建的机会。
但是在现实的复兴中,一方面不断重复着试行中的错误,一方面却走向了不正确的方向。
城市中土地私有比公共土地利用规划远为优先的政策,促成了地价飞涨和土地的分割零碎化,土地变成了投机的对象。
日本战后的经济复兴以及技术的发展,在世界上是惊人的,可是,唯有土地政策却缺乏想象力和实施能力,因此面对一些现实的问题到了无能为力的地步。
当时日本城市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有:土地指定用途方面,存在有任意划分的不合理现象;大部分街道毫无舒适感和美感;城市设计重复着缺乏固定形象的试行错误,无法创造出在世界上自豪的街道和居住环境等。
针对这些问题,芦原义信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外国的一些成功的城市设计实例,结合日本的实际情况,写了《街道的美学》及《续街道的美学》这两本书,希望能对改善日本城市的形象起到推动作用。
在这两部著作中作者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概念以及其他现代建筑理论,并引用中国的“阴阳”之说,对日本和意大利、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从而归纳出东方与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这不仅对日本的建筑创作和城市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工作者也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1《街道的美学》一书写成于1979年,是他多年来对街道、广场空间构成方面的研究成果。
作者曾考察了日本以及世界各地的许多城市,作出精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空间设计方面的创造性手法,不仅对日本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有极大现实意义,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及建筑空间构成方面,也不无借鉴参考价值。
此书出版后曾获日本第33届出版文化奖,并被美国哈佛大学等校建筑系选做教材。
——译者尹培桐相对的,日本住宅的基本思想,在于它是家庭私用的内部联序,结果,在西欧的家中和内部要一样地要穿着鞋,而日本则在家中要脱鞋。
也许有人会说,光是穿不穿鞋并不是什么本质的重要区别,然而,在领域性上探讨建筑空间时,这点是不能忽略的,因而是重要的问题。
通常在考虑建筑时,是把“内部”与“外部”,的界线定在一栋建筑的外墙处,有屋顶的建筑物内侧视为“内部”,没有屋顶的建筑物外侧则视为“外部”。
然而,近来的建筑中,有时一幢建筑物的规模十分庞大,而且是组合式的,形成了城市型规模的“群体建筑”,因此,不得不说,也有不能简单地规定“内部”,与“外部”,的情况。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日本以及东方建筑风格与西欧的不同,这是文化的差异带来的。
正如文中所说,日本人注重的是一视同仁的集体的内部秩序,而西欧则注重个人的自由,所以在家里也穿着鞋。
所以,在设计建筑时,文化差异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地域带来的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建筑风格的迥然不同常常是非常明显的。
如果在设计中不能关注到这些文化上的细节,就不能因地制宜,做出好的成果。
在欧洲的住宅中,限定内部空间的墙,意义是极其重要的,由于厚墙所产生的'防护性,才承认了家的存。
例如,布普诺以存在主义立场谈到“新的防护性”,他摘引了圣泰戈鸩派利的《城堡》:在混沌的世界中,在沙漠中,定居在坚固的‘我的家’里,进而把这个家筑为‘城堡’,以对抗沙漠的威胁性攻击,不断进行防御,对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美学的读书笔记
美学的读书笔记《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集中体现了芦原义信以“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
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
因为作者具有东西方的教育背景,所以作者在书中既引用来自西方的格式塔理论,又引用中国的“阴阳”学说,对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较,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但在我看来,这本书最重要价值在于,芦原义信归纳出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
在提出这些差异的时候,作者却往往能从一些敏感的生活细节出发,从中挖掘出背后的深刻根源,中西结合,小中见大,令人敬佩。
同时,芦原义信这部《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一扫现代西方建筑理论虽言之凿凿却无法直接指导设计实践的弊端,而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
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
此为此书最大的特点。
同时,作为建筑师的他十分懂得利用图示语言,使得本书更加易读。
一. 关于“诗文学和画的分界”一般说来,将拉奥孔的嘴巴雕刻得张大或微开显然不会过多影响人们对创作者的能力的评判。
观众评价这件艺术品是按照内心所获得的感受,即以是否产生或产生何种程度的审美愉悦感来评价它的优劣程度,进而以此评价创作者的能力。
假设有两座拉奥孔的雕像,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微开着嘴巴的拉奥孔比张大嘴巴的拉奥孔更能激起人们的美感理由见《美学散步》6-7页莱辛语,人们便认定前者更有艺术性,而将拉奥孔的嘴巴雕成微开状的那位创作者更富有创作才能。
在此条件下,便可以说,艺术反映人的能力。
“艺术是一种技术,古代艺术家本就是技术家”24页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是艺术的特殊目的”,“艺术”的一定是“美”的,“美”的却不一定是“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