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师用书岳麓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教材整理1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背景
(1)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地位
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之学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3.含义
(1)内容:治身、治国。
(2)构成:“黄”是指黄帝的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
(3)主张: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4.影响
(1)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2)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教材整理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
(1)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2)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大一统事业。
(3)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特点:依据《公羊春秋》学说,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3.内容
(1)《春秋》推崇的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
(2)“天人感应”学说。既宣扬“君权神授”,又提出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3)强调君主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
(4)提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4.影响
(1)政治: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2)思想
①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
②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易混辨析] 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
(1)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汉代儒学,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等理论,强调神化王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发展成为汉武帝以后的官方学说。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
探究点一董仲舒的新儒学
【史料应用】
1.史料一、二中,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有何作用?
【提示】 主张:“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作用:维护了君主权威,加强了中央集权,又限制了君主暴政。
2.史料三体现了董仲舒什么思想?其实质是什么?
【提示】
思想:“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质:以思想专制为维护国家统一服务。
【史论拓展】
如何评价董仲舒新儒学
(1)新儒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国家,稳定社会秩序,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适应了今天祖国统一的迫切需要;但扼杀其他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不可取。
(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唯心主义,但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安定;“天人感应”学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主权力的过度膨胀,有利于防止暴政,发展了“仁政”学说。
(3)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该批判;但是“五常”中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部分内容,应该弘扬。
探究点二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史料应用】
1.史料一中,汉武帝采取的“只读一种书”“利禄的诱引”分别指的是什么?
【提示】 “只读一种书”: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
“利禄的诱引”:儒学成为朝廷选官的考核标准。
2.史料二中,作者认识“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的视角是什么?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 视角:强调“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对文化发展的危害。
观点:不合理。
理由:①“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传播。
②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使读书成为社会风尚。
③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史论拓展】
儒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
.对汉代政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3.对学术文化
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长期被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 A.“独尊儒术”也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地吸收
【解题模板】
1.歌谣:“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这一典故反映了西汉初年盛行( )
【导学号:11140014】A.墨家学说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D.大一统思想
【解析】曹参这种做法,其实是坚持清静无为,不扰民生事,其指导思想是“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
【答案】 C
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导学号:11140015】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D.韩非、董仲舒
【解析】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韩非,主张君主专制,把君主的权力提到极高点。汉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等思想,形成新儒学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答案】 D
3.《春秋繁露》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