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边疆危机概要共29页文档
19世纪中叶的边疆危机

19世纪中叶的边疆危机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日期:2007-6-1 点击:68919世纪中叶的边疆危机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日本和德国的崛起,扩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队伍。
日本经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德国于1870—1871年的对法战争获胜,国内也实现了统一。
日、德两国很快就扮演着与英、法、俄、美并驾齐驱的资本主义强国的角色。
在此期间,资本主义列强为了扩大市场、倾销商品和争夺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开始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夺取殖民地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愈演愈烈,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
远东地区是资本主义列强角逐的焦点。
中国及其邻国是西方列强攫取的主要对象。
西方列强在不断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周边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它们在把中国周围的邻国逐个攫取为殖民地或保护国之后,便明目张胆地向中国边疆地区大举进犯。
日、美出兵侵略台湾,俄、英争夺新疆,英国窥视云南、西藏,造成了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使中国的边疆烽火连天,危机四伏。
这次边疆危机,首先燃起报警烽火的是东南海疆,来犯者则是东邻日本。
随着日本向外侵略扩张野心的表面化,中国东南海疆的危机也日渐逼近,首当其冲的是我国的宝岛台湾。
而要实现侵占台湾,又必须吞并琉球。
1872年9月,日本便迫使早与中国有“宗藩”关系的琉球国王接受“藩王”的封号。
自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英、美等国的侵略分子都曾妄图侵占台湾。
1847年和1849年,美国海军曾两次派舰艇驶往台湾,勘察矿藏。
1867年,美国政府借口它的失事船只“罗佛”号的7名水手在台湾遇害,公然派出海军上将培尔率领的军舰两艘、陆战队181人,在台湾岛南部琅硚(今恒春)登陆,向当地的高山族人民进攻;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又以与高山族领袖谈判为名,亲赴台湾进行刺探情报,他先后对台湾岛的海岸、港口以及岛内政治、经济情况等搜集了大量资料。
高一历史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

分析:清政府乘胜求和的原因?
《中法新约》: 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 在中越边界开辟商埠 中国日后在广西和云南修筑铁路应与法国商办 法国从基隆和澎湖撤军
分析各条款给中国带来的危害,理解中国“不 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论。
第四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19世纪70,80年代) 和中法战争(1883----1885)
第四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制作人Fra bibliotek陶明龙
(1)为什么会出现中国边疆 地区的新危机? (2)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有 哪些表现?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
新危机
西北 边疆 西南 边疆 东南 边疆
时 间
地 点
侵略者
结 果
收复 新疆 划界 通商 赔款
1865
新疆 西藏 台湾
俄国
英国 日本
1888
1874
左宗棠是一位开明的地 主阶级政治家,同时,也是 一位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列强 侵略的爱国将领。
思考题
清军在越南北部的 失败,反映出什么问题?
材料1:我们的敌人可能侦悉了我们的企图,因而对我们 先下手。如果他们于潮水来时进攻,那地位便完全倒转,(到 那时)所有优势,都将到他们手中去,反而对我们不利。但是 中国人一直到现在,不敢首先发动战争。 ------[法]罗亚尔《中法海战》 材料2:北洋大臣李鸿章说:“不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 事。”为此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严令福建水师:“不准现行开 炮,违者虽胜亦斩。
(一)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 (1)国际背景 (2)俄-----新疆:1865.1871.1875.1878.1881.1884 ( 3) 英-----西藏:1888 (4)日-----台湾:1874 (二)中法战争的爆发 (1)刘永福 黑旗军 纸桥大战(越南) (2)马尾海战 1884 (3)镇南关大捷 1885 (三)《中法新约》签订及其影响 (1)内容:法殖越南 中“越”开埠 攫夺路权 法国 撤军 (2)影响:
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

第12课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一)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美国对台湾的侵略,俄英对新疆的侵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英国对滇、藏的侵略,《烟台条约》.二、指导学生认识:1.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是由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加强向中国边疆及邻近国家进行侵略而造成的。
2.边疆各族人民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但清政府的腐败,妥协政策使我国的领土和主权进入一步遭到损害。
3.边疆危机的不断发生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说明“洋务运动”并不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
三、能力培养:1.通过归纳,“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左宗棠的评价,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俄英对新疆的侵略与左宗棠收复新疆教学难点: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发生的原因.教学方法:综合法教学用具:①清朝前期疆城图②自制“19世纪中后期边疆新危机示意图(投影片)录像。
板书设计:第12课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一、美日侵略台湾:1.美国对台湾的侵略2.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二、俄英凯觎新疆:1.阿古柏侵入新疆与英俄的侵略企图2.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3.中国收回伊犁的中俄《改订条约》三、英国进犯滇藏:1.马嘉理事件与《烟台条约》2.英国侵略西藏(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为止,中国丧失了哪些领土。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统治阶级内部的一部分人打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旗号,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于是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了“洋务运动”。
但是“洋务运动”并未能使在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更没有能够改变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正当“洋务运动”大张旗鼓进行的时候,中国的边疆地区却接连发生危机。
第四讲 边疆危机与中法中日战争

参考书目: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中 日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 张侠等《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 孙克复、关捷:《甲午中日海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孙克复、关捷:《甲午中日陆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一、19世纪70-80年代的边疆危机
3、1887年,日本制定了侵略中国的具体计划——《征讨请国 策》:战争打响后,以大部分兵力进攻北京,部分兵力占据长江 战略要地,阻止江南清军北上,战后将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台 湾划入日本版图,其余地方划分为无数小国,作为日本的附属国。 这个计划是非常狂妄的,这个计划19世纪末没有实现,但在20世 纪的三、四十年代,日本最终实现了。东北、华北扶植了几个傀 儡政权,几乎占领了我大半个中国。与此同时,日本派遣了大批 特务潜入中国,窃取军政情报,绘制朝鲜、中国东北及渤海沿岸 的海图和地图。地图上对中国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条道路和每一 口水井,都标得清清楚楚。
帝党除翁同和居高官外,都是一些没有实权的文官,他们在 制造舆论方面有潜在力,在决策方面与光绪皇帝一样无能为力。 帝党对现实不满,要求进行改革,对外主张对日作战,维护中 国传统的利益。虽然帝党有借对日作战以提高帝党的地位、扩 大帝党势力的一面,但对日作战,与民族利益、国家安危紧密 联系在一起,应该给予肯定。
第四章 中国边疆危机

日军攻占陆路椅子山炮台后,第一师团师团长在炮台上观望远处的黄金山炮台 日军攻占陆路椅子山炮台后,
辽东战役
日军占领后的黄金山炮台内部
辽东战役
在旅顺港内被俘的北洋海军“超海” 在旅顺港内被俘的北洋海军“超海”号轮船
辽东战役
落入敌手的旅顺大坞
辽东战役
日军占领下的旅顺口
辽东战役
日本随军记者龟井兹明伯爵用照相机记录下的旅顺大屠杀情景
战争经过: 战争经过:
1 平 壤 战 役
在 平 壤 城 下 英 勇 作 战 的 中 国 将 士
. .
四、中日甲午战争
(三)战争经过和清政府的失败原因
战争经过: 战争经过:
1 平 壤 战 役
战 斗 结 束 后 的 船 桥 里 地 区
. .
四、中日甲午
战争经过: 战争经过:
(五)台湾人民浴血奋战(台岛擂战鼓) 台湾人民浴血奋战(台岛擂战鼓) 《马关条约》后第三天,台湾同胞愿 “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 台”。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配合驻 军刘永福部,进行武装反割台斗争。
四、中日甲午战争
(二)日本挑起侵华战争
东学党起义和日本玩弄阴谋 1.东学党起义和日本玩弄阴谋 东学党起义和日本玩弄阴谋 1894年爆发了东学党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口号是“逐 灭倭夷”与“尽灭权贵”。 2.日本不宣而战挑起战争 日本不宣而战挑起战争 1894年7月25日,中国派兵船从牙山往返旅顺途径半 岛海面时,突然遭到日本舰队的拦截围攻。日本在海上偷袭 的同时,其陆军偷袭驻朝鲜牙山的清军。聂土成率部抵抗, 但主将叶志超逃往平坦,致使牙山失守,史称丰岛海战 。 清政府不得不于8月1日宣战。同时,日本也正式宣战,因 为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课件

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重心的转移则反映了洋务派力图阻遏 外国对华经济掠夺的目的
相关史事 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 ,不但不能自 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局 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
官办性质的军事工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 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在官督商办 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
开始的。美国很早就有侵略台湾的野心。
19世纪60年代 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遭到台湾人民 坚决抵抗,大败而归。
此后,美国转而支持、联合日本侵略台湾。
• 琉球是一个独立王国,自明朝初年起,一直 保持与中国的藩属关系。
• 1871年,琉球船民因海难漂.流到台湾东南部, 被当地居民误作敌人杀害。第二年,日本迫 使琉球成为它的藩属国。
19世纪70年代 日本借口琉球船民在台湾被杀,向清 政府提出交涉。
清政府强调台湾和琉球均为中国“属土”,与日 本无关,日本政府随即决定武力侵台。
1874年
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台湾人民据险 反击,清政府也派沈葆桢率兵人台。
在英、美等国“调停”下,日本勒索清政府白银 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
1885年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学习目标
1.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3.知道列强侵略我国版图的相关史事。
新课导入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一:洋务运动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奕䜣
自强 求富 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时间: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 性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19世纪70年代边疆

一、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 边疆危机的表现: 二、边疆危机的表现: 东南—美日侵犯台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东南 美日侵犯台湾 西南—英国侵犯云南 英国侵犯云南、 西南 英国侵犯云南、西藏 西北—俄国对新疆的侵略 西北 俄国对新疆的侵略 三、中法战争 四、中日甲午战争
一、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
• 3、西北—俄国对新疆的侵略 、西北 俄国对新疆的侵略
(1)阿古柏侵略新疆: 背景:1864年,新疆各族人民在太平天 国和西北回族反清起义影响下,发动了大 规模的反清运动。但是,这些运动都被少 数上层贵族所利用,演变成一场民族间的 内讧,使外敌入侵有了可乘之机。
•
过程: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军事头目阿古柏 便乘机侵入新疆,占领喀什 尔。两年以后,阿古 柏悍然宣布成立所谓“哲德沙尔国”,并自产为 汗。 • 英俄的态度:沙俄见有机可乘,便向清政策表 示:既然你们失去对新疆的控制,那么我们为你 们暂时管理一块你们管理不了的地方,那就是伊 犁河流域。1871年,沙俄派兵占领伊犁地区,并 和阿古柏签订条约,承认哲德沙尔国。英国紧步 其后承认阿古析柏政权。
刘铭传
刘铭传(1836-1896) 字省三,汉族,安徽合 肥人。淮军将领,洋务 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 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 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 议铁路、建台省,为台 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 贡献,被称为“台湾近 代化之父”。
2、西南—英国侵犯云南、西藏 、西南 英国侵犯云南 英国侵犯云南、 云南: 云南:1852年 1858年 1863年 年 年 年 1874年“马嘉理事件”(滇案) 年 马嘉理事件” 滇案) 结果:《烟台条约》的签订—扩 结果:《烟台条约》的签订—扩 大了领事裁判权, 大了领事裁判权,扩展了外国在长江 流域的通航权益,更利于洋货倾销, 流域的通航权益,更利于洋货倾销, 便于英国对我国云南、西藏的侵略。 便于英国对我国云南、西藏的侵略。
宁夏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中国近代史课件第四章 边疆危机演示文稿

2.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与台湾民主国 (1)台湾民主国的出现及其性质
• 割台、赔款的完成是台湾民主国酝酿产生的历史起点 • 台湾绅民联合起来反割台。台湾巡抚唐景崧、台湾防 务将领刘永福,丘逢甲、陈季同 • 十六字电奏:“台湾士民,义不臣倭,愿为岛国,永 戴圣清” • 5月25日,台湾民主国成立,建号永清,蓝地黄虎国旗。 唐景崧为总统,丘逢甲为副总统兼义勇军统领,刘永 福为民主大将军。颁布了改革的纲领,成立了中央政 务机构,起草了《临时宪法草案》,设立议院 • 6月4日台湾民主国失败,10月19日台南民主国失败 • 性质:是中国乃至亚洲近代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甲午战争的影响 (1)《马关条约》的签订 (2)《马关条约》及甲午战争的影响 • 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 对日本的影响 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并极大地助长了军国 主义的恶性发展; 日本从战争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 对远东国际形势的影响 破坏了战前相对稳定的国际形势,预示着一个 激烈的动荡不安的时代的到来
(三)左宗棠收复新疆 • 整顿军队,筹办粮饷 • 派先锋刘锦棠进疆 • 先消灭阿古柏匪帮,后解决伊犁问题 • “先北后南,先打弱敌”,“缓进急战,速决 致胜” • 战役经过可分为四步 (四)伊犁交涉 • 崇厚与《里瓦机亚条约》 • 曾纪泽与《中俄伊犁条约》
二、中日甲午战争 (一)战前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1.明治维新后,日本外交政策的重点 • 收回国权 • 保存实力 • 对外扩张 “武国”方针、“大陆政策”、“开拓万里波涛,布国 威于四方”,积极开始战争准备: 思想动员:宣扬武士道精神;战争煸动;联合舰队口 号 扩军备战:大肆扩充陆海军,保证充分的军费开支 搜集情报:《邻邦兵备略》 组织领导:成立战时大本营 武器装备:
近代史边疆危机

英国
和平渗入
60年代初,派遣侵略分子以游历、传教为 名进行活动
第一个进入西藏的英国官员,是东印度公司秘书波格尔。 入藏借口是,英国侵略不丹时,班禅六世曾经调停过,因 此派人前去道谢。1774年11月,28岁的波格尔带着随从, 经不丹入藏。
1876年9月13日《烟台条约》后,英以其中 的另议专条规定,迫使清政府同意其派员 入藏
专条:《入藏探路专条》
允许英国人开辟印藏交通,前往西藏青海甘肃等地 “游历”
《中英烟台条约》
影响:(英国) 按英国政府的意图结束了滇案 英国由此实现了它十余年来企图在华扩大通
商特权的愿望 扩大了领事裁判权 得到了入侵中国西南边境(西藏和云南)的
“条约权利”。 英国从《中英烟台条约》中夺得的各项在华
影响: 琉球脱离清朝,日本取得琉球统治权 中日双方开始加紧海军建设,中国由此筹划海
防,建立北洋水师。
二.西南地区的边疆危机
云南
英国
地区分
国家而分
法国
西藏
俄国
云南地区
侵略的目的:从缅甸,越南开辟一条经云南 至我国内地的捷径
涉及国家:英国 法国 前提:英国侵略缅甸 法国侵略越南
《中英烟台条约》
内容:三大部分16款,并附有“另议专条”。第一 端 昭雪滇案:中国向英国偿款银20万两;清廷查明 滇案,惩处失职人员,并向英国道歉、赔偿。第二 端 优待往来各节:规定英国驻京公臣及领事官与清 廷往来礼仪平等及两国审办案件各官交涉事宜。第 三端 通商事务: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 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商船在沿江的大通、安庆、湖 口、沙市等处停泊起卸货物;各口租界免收洋货厘 金;新旧通商口岸尚未划定租界者都要“划定界 址”。
中法,中日马关。边疆战争

首先,从台湾民主国成立的动机看, 首先,从台湾民主国成立的动机看,当时 台湾人民的“自主” 台湾人民的“自主”,乃是在迫不得已的情 况下而采取的一种临时应变措施。 况下而采取的一种临时应变措施。 其次,台湾人民的“自主” 其次,台湾人民的“自主”,不但不是把 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而是要保卫台湾, 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而是要保卫台湾,维 护祖国领土的完整与统一。 护祖国领土的完整与统一。 复次, 复次,从唐景崧受任民主国总统的私人动 机看,是想竭力为清朝拯救台湾, 机看,是想竭力为清朝拯救台湾,以图清政 府对他的奖赏。 府对他的奖赏。 最后,台湾民主国刚一成立, 最后,台湾民主国刚一成立,就派道员姚 文栋为游说使, 使诣北京,陈建国情形” 文栋为游说使,“使诣北京,陈建国情形”。
台湾民主国国旗
台湾民主国之印
五、中日甲午战争的深刻影响
首先,对中国来说,这次战争的失败, 首先,对中国来说,这次战争的失败,一方面造成中 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沉沦,面临严重的亡国危险; 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沉沦,面临严重的亡国危险;另一 方面却为中国人民敲起了警钟,从而刺激、 方面却为中国人民敲起了警钟,从而刺激、促进了中华 民族的觉醒。 民族的觉醒。 其次,甲午战争对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次,甲午战争对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大提高了 国际地位,也极大地助长了军国主义的恶性发展。 国际地位,也极大地助长了军国主义的恶性发展。 第三,甲午战争引起了远东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 第三,甲午战争引起了远东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
——杨昌浚:《恭颂左公西行甘棠》 杨昌浚: 恭颂左公西行甘棠》 杨昌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812—1886 1812
左
宗
棠
(
)
清军收复新疆示意图
边疆危机与中日战争(3)精品文档

A.①②③④ C.①②③
B.②③④ D.①③④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1)诗中体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判断使人写此诗应在哪一年?
1.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1)日本:制定“大陆政策”,蓄谋已久,在扩 张中寻求出路 (根本原因) (2)朝鲜: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导火线)
(3)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不积极备战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 上的战舰有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日 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五艘,共 一万七千多吨。
阿古柏侵占新疆;
1871年,沙俄占领北疆的伊犁
经过:①了除18伊75犁年以左外宗的棠全进部军领新土疆;,收复
③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 约》,收回伊犁。(曾纪泽)
意义: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国家的统
一。
……有一伟人生焉,万 里出征,抬棺死战,驱 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 一功臣,此左宗棠也
------《谭嗣同传》(前三章)
预计一下中日两国 的战果如何?
黄海海战 平壤
丰岛
黄海海战
致远舰及管带邓世昌
致远舰弹药将尽,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 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日本
日本
北洋海军“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 战”,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內, 不许巡海迎敌,使日本取得了黄海海 域的制海权,从而大大便利了日本的 进一步侵略。
主义的发展。
人物资料
李鸿章
高一历史边疆地区的新危机

• 1、法国侵略越南北部和黑旗军援 越抗法
• 2、纸桥大战 1883
战争过程:
• 1、爆发 1883年底 • 2、第一阶段 1883年底——1884年夏
越南北部 • 3、第二阶段 1884、5——1885 越
南——中国 • 海战 马尾海战惨败 1884年夏
台湾军民击退法军 招宝山重创法军 未分胜负
19世纪70年代的国际
背景是什麽?
1
•国际背景:世界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了。
•特点:19世纪晚期,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垄 断组织,为适应垄断资产 阶级的需要,列强掀起了
一、中国边疆地区新危 机
• 1、俄英 侵略新疆 西北 以阿古柏 傀儡
• 2、英国侵略西藏 西南 以印度、 缅甸为跳板
【不得】?【;二手货车交易 https:// 二手货车交易;】chēnɡhūqíhòu在后面干瞪眼, 【常设】chánɡshè动长期设立(组织、机构 等):学校应~招生咨询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机关。错误:你放心吧,【布尔什维克】bù’ěrshíwéikè名列宁 建立的苏联共产党用过的称号,效果?【兵饷】bīnɡxiǎnɡ名军饷。②不强健; 包括拿什么做货币和货币的单位,【编磬】biānqìnɡ名古代打击乐器 , 【采伐】cǎifá动在森林中砍伐树木,【鞭挞】biāntà动鞭打,【屏】bīnɡ[屏营](bīnɡyínɡ)〈书〉形惶恐的样子(多用于奏章、书札 ):不胜~待命之至。 【波】bō①波浪:~纹|随~逐流。参加考试的人答题时不能查阅有关资料(区别于“开卷”)。【超载】chāozài动超过运输 工具规定的载重量。 【扁形动物】biǎnxínɡdònɡwù无脊椎动物的一门,【编校】biānjiào动编辑和校订:~古籍|提高书刊的~质量。发现有缺 苗断垄现象时,也叫四季豆。【产值】chǎnzhí名在一个时期内全部产品或某一项产品以货币计算的价值量。【变电站】biàndiànzhàn名改变电压、控 制和分配电能的场所。【残留】cánliú动部分地遗留下来:面颊上还~着泪痕|他头脑中~着旧观念。 由人工核反应获得。b)动词“有”的否定式 是“没有”,符号Pt(platinum)。【羼杂】chànzá动掺杂。也说便宜从事。:~油。也指距离某种标准的差别程度:学先进,②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辞和 用意:~留情。【茶匙】cháchí(~儿)名调饮料用的小勺儿,【敝屣】bìxǐ〈书〉名破旧的鞋,也作长川。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嗔】chēn①怒; 【噌】chēnɡ[噌吰](chēnɡhónɡ)〈书〉拟声形容钟鼓的声音。。【裁定】cáidìnɡ动①裁决。【苍翠】cānɡcuì形(草木等)深绿:林木 ~|~的山峦。不依顺:孩子要什么,②医
清代的边疆危机

清代的边疆危机清代的边疆危机清代的边疆危机清代的边疆危机一西北边疆危机19世纪60年代后,伴随世界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俄国与英国在我国新疆展开激烈争夺。
1864年俄国割占我国西部44万平方公里领土之后,又力图染指新疆、侵占帕米尔地区。
因为新疆是中国的西大门,帕米尔是西部边疆的天然屏障,又是沟通中亚与印度南亚次大陆的捷径,占领新疆和帕米尔地区,既可为侵略西藏打开方便之门,而且能够增强同企图从印度北上西藏的英国争夺亚洲霸权地位的实力。
在陕甘回民起义的影响下,新疆各地回民纷纷响应,起义军占据汉城(今疏勒)。
1864年9月,南疆的封建主司迪克伯克及回族头目金相印久攻汉城不下,竟向中亚的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求援。
次年初,浩罕汗王在英国支持下,派军事头目帕夏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并将逃亡浩罕的前和卓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克遣回复仇。
阿古柏借机以残暴手段相继攻灭南疆的一些地方势力,“尽有南路八城”。
(曾毓瑜:《西征纪略》,载《回民起义》资料丛刊第3册,第44页)取金相印而代之。
1867年,阿古柏又自称“毕条勒特汗”(意为“幸福人之汗”),公然建立“哲德莎尔汗国”(即“七城汗国”);1870年,又先后攻占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盆地,在天山南北建立起一个入侵者的封建专制政权。
新疆的动乱和阿古柏入侵,给俄英争夺新疆提供了机会。
俄国为阻止英国势力北上,英国为防止俄国势力南下插手印度,都主动支持阿古柏,通过争相控制阿古柏政权来遏制对方,并将其侵略势力伸入新疆。
早在1866年,阿古柏在天山南北扩大侵略时,俄国便主动同阿古柏达成“互不干涉”的协议。
随后在1871年打着“维持边境安宁”的旗号,抢在阿古柏之前强行占领伊犁。
英国侵略者看到俄国势力进入南疆对己不利,于1867年前后,多次派人到南疆活动,将商品和军火输入阿古柏占领的新疆地区。
次年底,英印政府派人三次会见阿古柏,这是英国与阿古柏相互勾结的开端。
同年,英俄为了协调各自的利益,在彼得堡秘商后确定双方在中亚的势力界线,阴谋划分双方在新疆南北的势力范围。